九章

:

惜诵
  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
  所作忠而言之兮,指苍天以为正。
  令五帝使折中兮,戒六神与向服。
  俾山川以备御兮,命咎繇使听直。
  竭忠诚而事君兮,反离群而赘肬。
  忘儇媚以背众兮,待明君其知之。
  言与行其可迹兮,情与貌其不变。
  故相臣莫若君兮,所以证之不远。
  吾谊先君而后身兮,羌众人之所仇也。
  专惟君而无他兮,又众兆之所雠也。
  壹心而不豫兮,羌无可保也。
  疾亲君而无他兮,有招祸之道也。
  思君其莫我忠兮,忽忘身之贱贫。
  事君而不贰兮,迷不知宠之门。
  患何罪以遇罚兮,亦非余之所志也。
  行不群以巅越兮,又众兆之所咍也。
  纷逢尤以离谤兮,謇不可释也。
  情沉抑而不达兮,又蔽而莫之白也。
  心郁邑余侘傺兮,又莫察余之中情。
  固烦言不可结而诒兮,愿陈志而无路。
  退静默而莫余知兮,进号呼又莫吾闻。
  申侘傺之烦惑兮,中闷瞀之忳忳。
  昔余梦登天兮,魂中道而无杭。
  吾使厉神占之兮,曰有志极而无旁。
  终危独以离异兮,曰君可思而不可恃。
  故众口其铄金兮,初若是而逢殆。
  惩于羹者而吹齑兮,何不变此志也?
  欲释阶而登天兮,犹有曩之态也。
  众骇遽以离心兮,又何以为此伴也?
  同极而异路兮,又何以为此援也?
  晋申生之孝子兮,父信谗而不好。
  行婞直而不豫兮,鲧功用而不就。
  吾闻作忠以造怨兮,忽谓之过言。
  九折臂而成医兮,吾至今而知其信然。
  矰弋机而在上兮,罻罗张而在下。
  设张辟以娱君兮,愿侧身而无所。
  欲儃徊以干傺兮,恐重患而离尤。
  欲高飞而远集兮,君罔谓汝何之?
  欲横奔而失路兮,盖志坚而不忍。
  背膺牉以交痛兮,心郁结而纡轸。
  擣木兰以矫蕙兮,糳申椒以为粮。
  播江离与滋菊兮,愿春日以为糗芳。
  恐情质之不信兮,故重著以自明。
  矫兹媚以私处兮,愿曾思而远身。

涉江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被明月兮佩宝璐。
  世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
  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
  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
  与日月兮同光。
  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
  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
  步余马兮山皋,邸余车兮方林。
  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
  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疑滞。
  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
  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
  入溆浦余儃徊兮,迷不知吾所如。
  深林杳以冥冥兮,乃猿狖之所居。
  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
  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
  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
  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接舆髡首兮,桑扈臝行。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
  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乱曰:鸾鸟凤皇,日以远兮。
  燕雀乌鹊,巢堂坛兮。
  露申辛夷,死林薄兮。
  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
  阴阳易位,时不当兮。
  怀信佗傺,忽乎吾将行兮!

哀郢
  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
  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
  去故乡而就远兮,遵江夏以流亡。
  出国门而轸怀兮,甲之鼂吾以行。
  发郢都而去闾兮,怊荒忽其焉极?
  楫齐扬以容与兮,哀见君而不再得。
  望长楸而太息兮,涕淫淫其若霰。
  过夏首而西浮兮,顾龙门而不见。
  心婵媛而伤怀兮,眇不知其所蹠。
  顺风波以从流兮,焉洋洋而为客。
  凌阳侯之汜滥兮,忽翱翔之焉薄。
  心絓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
  将运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
  去终古之所居兮,今逍遥而来东。
  羌灵魂之欲归兮,何须臾而忘反。
  背夏浦而西思兮,哀故都之日远。
  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
  哀州土之平乐兮,悲江介之遗风。
  当陵阳之焉至兮,淼南渡之焉如?
  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
  心不怡之长久兮,忧与愁其相接。
  惟郢路之辽远兮,江与夏之不可涉。
  忽若不信兮,至今九年而不复。
  惨郁郁而不通兮,蹇侘傺而含慼。
  外承欢之汋约兮,谌荏弱而难持。
  忠湛湛而愿进兮,妒被离而鄣之。
  尧舜之抗行兮,瞭杳杳而薄天。
  众谗人之嫉妒兮,被以不慈之伪名。
  憎愠惀之修美兮,好夫人之慷慨。
  众踥蹀而日进兮,美超远而逾迈。
  乱曰:
  曼余目以流观兮,冀一反之何时?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

抽思
  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
  思蹇产之不释兮,曼遭夜之方长。
  悲秋风之动容兮,何回极之浮浮。
  数惟荪之多怒兮,伤余心之忧忧。
  愿摇起而横奔兮,览民尤以自镇。
  结微情以陈词兮,矫以遗夫美人。
  昔君与我诚言兮,曰黄昏以为期。
  羌中道而回畔兮,反既有此他志。
  憍吾以其美好兮,览余以其修姱。
  与余言而不信兮,盖为余而造怒。
  愿承閒而自察兮,心震悼而不敢。
  悲夷犹而冀进兮,心怛伤之憺憺。
  兹历情以陈辞兮,荪详聋而不闻。
  固切人之不媚兮,众果以我为患。
  初吾所陈之耿著兮,岂至今其庸亡?
  何独乐斯之謇謇兮?愿荪美之可光。
  望三王以为像兮,指彭咸以为仪。
  夫何极而不至兮,故远闻而难亏。
  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
  孰无施而有报兮,孰不实而有获?
  少歌曰:
  与美人抽思兮,并日夜而无正。
  憍吾以其美好兮,敖朕辞而不听。
  倡曰:有鸟自南兮,来集汉北。
  好姱佳丽兮,牉独处此异域。
  惸茕独而不群兮,又无良媒在其侧。
  道卓远而日忘兮,愿自申而不得。
  望北山而流涕兮,临流水而太息。
  望孟夏之短夜兮,何晦明之若岁?
  惟郢路之辽远兮,魂一夕而九逝。
  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
  愿径逝而未得兮,魂识路之营营。
  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
  理弱而媒不通兮,尚不知余之从容。
  乱曰:
  长濑湍流,溯江潭兮。
  狂顾南行,聊以娱心兮。
  轸石崴嵬,蹇吾愿兮。
  超回志度,行隐进兮。
  低徊夷犹,宿北姑兮。
  烦冤瞀容,实沛徂兮。
  愁叹苦神,灵遥思兮。
  路远处幽,又无行媒兮。
  道思作颂,聊以自救兮。
  忧心不遂,斯言谁告兮。

怀沙
  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
  伤怀永哀兮,汩徂南土。
  眴兮杳杳,孔静幽默。
  郁结纡轸兮,离慜而长鞠。
  抚情效志兮,冤屈而自抑。
  刓方以为圜兮,常度未替。
  易初本迪兮,君子所鄙。
  章画志墨兮,前图未改。
  内厚质正兮,大人所盛。
  巧倕不斲兮,孰察其拨正。
  玄文处幽兮,矇瞍谓之不章;
  离娄微睇兮,瞽以为无明。
  变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
  凤皇在笯兮,鸡鹜翔舞。
  同糅玉石兮,一概而相量。
  夫惟党人之鄙固兮,羌不知余之所臧。
  任重载盛兮,陷滞而不济。
  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
  邑犬之群吠兮,吠所怪也。
  非俊疑杰兮,固庸态也。
  文质疏内兮,众不知余之异采。
  材朴委积兮,莫知余之所有。
  重仁袭义兮,谨厚以为丰。
  重华不可遌兮,孰知余之从容!
  古固有不并兮,岂知其何故也?
  汤禹久远兮,邈而不可慕也?
  惩违改忿兮,抑心而自强。
  离慜而不迁兮,愿志之有像。
  进路北次兮,日昧昧其将暮。
  舒忧娱哀兮,限之以大故。
  乱曰:
  浩浩沅湘,分流汩兮。
  修路幽蔽,道远忽兮。
  怀质抱情,独无匹兮。
  伯乐既没,骥焉程兮。
  民生禀命,各有所错兮。
  定心广志,余何所畏惧兮?
  曾伤爰哀,永叹喟兮。
  世浑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
  知死不可让,愿勿爱兮。
  明告君子,吾将以为类兮。

思美人
  思美人兮,揽涕而竚眙。
  媒绝路阻兮,言不可结而诒。
  蹇蹇之烦冤兮,陷滞而不发。
  申旦以舒中情兮,志沉菀而莫达。
  愿寄言于浮云兮,遇丰隆而不将。
  因归鸟而致辞兮,羌迅高而难当。
  高辛之灵盛兮,遭玄鸟而致诒。
  欲变节以从俗兮,媿易初而屈志。
  独历年而离愍兮,羌凭心犹未化。
  宁隐闵而寿考兮,何变易之可为!
  知前辙之不遂兮,未改此度。
  车既覆而马颠兮,蹇独怀此异路。
  勒骐骥而更驾兮,造父为我操之,
  迁逡次而勿驱兮,聊假日以须是时。
  指嶓冢之西隈兮,与纁黄以为期。
  开春发岁兮,白日出之悠悠。
  吾将荡志而愉乐兮,遵江夏以娱忧。
  揽大薄之芳茝兮,搴长洲之宿莽。
  惜吾不及古人兮,吾谁与玩此芳草?
  解萹薄与杂菜兮,备以为交佩。
  佩缤纷以缭转兮,遂萎绝而离异。
  吾且儃徊以娱忧兮,观南人之变态。
  窃快在中心兮,扬厥凭而不竢。
  芳与泽其杂糅兮,羌芳华自中出。
  纷郁郁其远蒸兮,满内而外扬。
  情与质信可保兮,羌居蔽而闻章。
  令薜荔以为理兮,惮举趾而缘木。
  因芙蓉而为媒兮,惮褰裳而濡足。
  登高吾不说兮,入下吾不能。
  固朕形之不服兮,然容与而狐疑。
  广遂前画兮,未改此度也。
  命则处幽吾将罢兮,愿及白日之未暮也。
  独茕茕而南行兮,思彭咸之故也。

惜往日
  惜往日之曾信兮,受命诏以昭时。
  奉先功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
  国富强而法立兮,属贞臣而日竢。
  秘密事之载心兮,虽过失犹弗治。
  心纯庞而不泄兮,遭谗人而嫉之。
  君含怒而待臣兮,不清澈其然否。
  蔽晦君之聪明兮,虚惑误又以欺。
  弗参验以考实兮,远迁臣而弗思。
  信谗谀之浑浊兮,盛气志而过之。
  何贞臣之无罪兮,被离谤而见尤。
  惭光景之诚信兮,身幽隐而备之。
  临沅湘之玄渊兮,遂自忍而沉流。
  卒没身而绝名兮,惜壅君之不昭。
  君无度而弗察兮,使芳草为薮幽。
  焉舒情而抽信兮,恬死亡而不聊。
  独障壅而弊隐兮,使贞臣为无由。
  闻百里之为虏兮,伊尹烹于庖厨。
  吕望屠于朝歌兮,宁戚歌而饭牛。
  不逢汤武与桓缪兮,世孰云而知之。
  吴信谗而弗味兮,子胥死而后忧。
  介子忠而立枯兮,文君寤而追求。
  封介山而为之禁兮,报大德之优游。
  思久故之亲身兮,因缟素而哭之。
  或忠信而死节兮,或訑谩而不疑。
  弗省察而按实兮,听谗人之虚辞。
  芳与泽其杂糅兮,孰申旦而别之?
  何芳草之早殀兮,微霜降而下戒。
  谅聪不明而蔽壅兮,使谗谀而日得。
  自前世之嫉贤兮,谓蕙若其不可佩。
  妒佳冶之芬芳兮,嫫母姣而自好。
  虽有西施之美容兮,谗妒入以自代。
  愿陈情以白行兮,得罪过之不意。
  情冤见之日明兮,如列宿之错置。
  乘骐骥而驰骋兮,无辔衔而自载;
  乘泛泭以下流兮,无舟楫而自备。
  背法度而心治兮,辟与此其无异。
  宁溘死而流亡兮,恐祸殃之有再。
  不毕辞而赴渊兮,惜壅君之不识。

橘颂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曾枝剡棘,圆果抟兮。
  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精色内白,类任道兮。
  纷緼宜修,姱而不丑兮。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
  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
  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
  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愿岁并谢,与长友兮。
  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
  年岁虽少,可师长兮。
  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悲回风
  悲回风之摇蕙兮,心冤结而内伤。
  物有微而陨性兮,声有隐而先倡。
  夫何彭咸之造思兮,暨志介而不忘!
  万变其情岂可盖兮,孰虚伪之可长?
  鸟兽鸣以号群兮,草苴比而不芳。
  鱼葺鳞以自别兮,蛟龙隐其文章。
  故荼荠不同亩兮,兰茝幽而独芳。
  惟佳人之永都兮,更统世以自贶。
  眇远志之所及兮,怜浮云之相羊。
  介眇志之所惑兮,窃赋诗之所明。
  惟佳人之独怀兮,折若椒以自处。
  曾歔欷之嗟嗟兮,独隐伏而思虑。
  涕泣交而凄凄兮,思不眠以至曙。
  终长夜之曼曼兮,掩此哀而不去。
  寤从容以周流兮,聊逍遥以自恃。
  伤太息之愍怜兮,气于邑而不可止。
  糺思心以为纕兮,编愁苦以为膺。
  折若木以弊光兮,随飘风之所仍。
  存彷佛而不见兮,心踊跃其若汤。
  抚珮衽以案志兮,超惘惘而遂行。
  岁曶曶其若颓兮,时亦冉冉而将至。
  薠蘅槁而节离兮,芳以歇而不比。
  怜思心之不可惩兮,证此言之不可聊。
  宁溘死而流亡兮,不忍此心之常愁。
  孤子吟而抆泪兮,放子出而不还。
  孰能思而不隐兮,照彭咸之所闻。
  登石峦以远望兮,路眇眇之默默。
  入景响之无应兮,闻省想而不可得。
  愁郁郁之无快兮,居戚戚而不可解。
  心鞿羁而不开兮,气缭转而自缔。
  穆眇眇之无垠兮,莽芒芒之无仪。
  声有隐而相感兮,物有纯而不可为。
  邈漫漫之不可量兮,缥绵绵之不可纡。
  愁悄悄之常悲兮,翩冥冥之不可娱。
  凌大波而流风兮,讬彭咸之所居。
  上高岩之峭岸兮,处雌蜺之标颠。
  据青冥而摅虹兮,遂儵忽而扪天。
  吸湛露之浮源兮,漱凝霜之雰雰。
  依风穴以自息兮,忽倾寤以婵媛。
  冯昆仑以澂雾兮,隐渂山以清江。
  惮涌湍之礚礚兮,听波声之汹汹。
  纷容容之无经兮,罔芒芒之无纪。
  轧洋洋之无从兮,驰委移之焉止?
  漂翻翻其上下兮,翼遥遥其左右。
  氾潏潏其前后兮,伴张驰之信期。
  观炎气之相仍兮,窥烟液之所积。
  悲霜雪之俱下兮,听潮水之相击。
  借光景以往来兮,施黄棘之枉策。
  求介子之所存兮,见伯夷之放迹。
  心调度而弗去兮,刻著志之无适。
  曰吾怨往昔之所冀兮,悼来者之悐悐。
  浮江淮而入海兮,从子胥而自适。
  望大河之洲渚兮,悲申徒之抗迹。
  骤谏君而不听兮,重任石之何益?
  心絓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

惜诵
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
痛心啊,由于进谏而招来不幸,我要倾诉心中的激情和怨情。

所作忠而言之兮,指苍天以为正。
如果我的话不是出于忠诚啊,我愿上指苍天让他来作证。

令五帝使折中兮,戒六神与向服。
让五方神帝来公平裁决吧,我愿面对六宗神祇把事理说清。

俾山川以备御兮,命咎繇使听直。
请山川众神都来听证做陪审啊,命法官皋陶把是非曲直判明。

竭忠诚而事君兮,反离群而赘肬。
我竭尽忠诚来侍奉君王啊,反被小人看作是多余的瘤肿。

忘儇媚以背众兮,待明君其知之。
我不懂奉迎谄媚而惹恼小人啊,只有等待明君体察我的衷情。

言与行其可迹兮,情与貌其不变。
我的一言一行都有迹可查啊,我表里如一从不变更。

故相臣莫若君兮,所以证之不远。
所以考察臣子没有比得上君王的啊,因为这种考察在眼前就可得到印证。

吾谊先君而后身兮,羌众人之所仇也。
我坚守人生道义是先君后己,竟然被众人怨恨仇视。

专惟君而无他兮,又众兆之所雠也。
我心中思念的只有君王您啊,众人却把我当做仇敌。

壹心而不豫兮,羌无可保也。
我忠诚专一毫不迟疑,可结果却不能保全自己。

疾亲君而无他兮,有招祸之道也。
我极力地亲近君王别无他想,却成了招灾惹祸的根基!

思君其莫我忠兮,忽忘身之贱贫。
为君王着想没人比我更忠心啊,我竟然忘却了自己人微才疏。

事君而不贰兮,迷不知宠之门。
侍奉君王我从不三心二意啊,根本不知什么取宠邀幸的门路。

患何罪以遇罚兮,亦非余之所志也。
忠心有何罪竟遭惩罚啊,这真是我心中从未意想到。

行不群以巅越兮,又众兆之所咍也。
行为不同俗随流就要跌跤,还要受到群小的讥讽嗤笑。

纷逢尤以离谤兮,謇不可释也。
一连串的责怪,不断的诽谤啊,真使我愁肠百结不平难消!

情沉抑而不达兮,又蔽而莫之白也。
心情郁郁难以倾诉啊,君王受蒙蔽忠心难剖。

心郁邑余侘傺兮,又莫察余之中情。
心头愁闷失意潦倒啊,又有谁理解我心头的苦恼。

固烦言不可结而诒兮,愿陈志而无路。
本来有说不完的话却无法投寄啊,我愿陈述心志却无路使君王知晓。

退静默而莫余知兮,进号呼又莫吾闻。
隐退沉默吧,可谁又明白我呢?上前呼喊吧,可谁又听我的呼号?

申侘傺之烦惑兮,中闷瞀之忳忳。
一再的失意使我心烦意乱啊,满怀的愁绪呵,难写难描。

昔余梦登天兮,魂中道而无杭。
从前我曾梦中飞游苍天啊,魂悠悠中途遇河却无渡船。

吾使厉神占之兮,曰有志极而无旁。
我请大神替我占卜啊,他说:“你有大志可惜无外人助援。”

终危独以离异兮,曰君可思而不可恃。
“难道我就终将孤独被君王疏远?”他说:“可以为君王着想却不可依仗。

故众口其铄金兮,初若是而逢殆。
因为众口一词可以把黄金熔化啊,当初你就是这样忠诚才遭受到危险。

惩于羹者而吹齑兮,何不变此志也?
被汤烫过的人见到凉菜也要吹气,为什么你不把初衷改变改变?

欲释阶而登天兮,犹有曩之态也。
想不用天梯就打算登天,你的态度一丝没改还像从前。

众骇遽以离心兮,又何以为此伴也?
众人害怕你,不与你同心同德,为什么会和你做伴?

同极而异路兮,又何以为此援也?
虽同事一君但你们路途各异,为什么会给你助援?

晋申生之孝子兮,父信谗而不好。
晋国的申生是个孝子啊,父亲把他逼死就是听信了谗言。

行婞直而不豫兮,鲧功用而不就。
鲧为人刚直不活转,他的功业因此不得实现。”

吾闻作忠以造怨兮,忽谓之过言。
我听说尽忠君王容易与人结怨,对此我毫不在意以为是夸大。

九折臂而成医兮,吾至今而知其信然。
手臂多次折伤的人可能成良医,如今我才明白这话一点儿不差。

矰弋机而在上兮,罻罗张而在下。
如今这个世道,天上利箭横飞,地上张罗设网。

设张辟以娱君兮,愿侧身而无所。
处处暗设机关陷害君王,哪里有我立足容身的地方。

欲儃徊以干傺兮,恐重患而离尤。
我徘徊不去以求留在君王身旁啊,又怕更大的祸患落在头上。

欲高飞而远集兮,君罔谓汝何之?
我想抽身远走高飞啊,又怕君王诬我说:“你背叛我,要去什么地方?”

欲横奔而失路兮,盖志坚而不忍。
想放弃正路像小人那样乱窜啊,可我一向心坚志专又不忍心。

背膺牉以交痛兮,心郁结而纡轸。
我的前胸和后背就像裂开一样啊,我心头郁闷难舒,绞痛难忍。

擣木兰以矫蕙兮,糳申椒以为粮。
捣碎木兰,揉碎蕙草啊,舂碎申椒做干粮。

播江离与滋菊兮,愿春日以为糗芳。
再播种下江离栽上菊花啊,待到春天做成干粮芬芳。

恐情质之不信兮,故重著以自明。
唯恐我的真情得不到表达啊,所以三番五次表明衷肠。

矫兹媚以私处兮,愿曾思而远身。
保持自己的美德,离群索居吧,我反复想过隐身远藏。

涉江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
我从小就爱好这奇特的服饰啊,直到老年这习惯也没有衰减。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腰间挂着长长的宝剑啊,头上戴着高高的通天冠。

被明月兮佩宝璐。
缀着明月珠啊,身佩美玉串串。

世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
世道混浊没有人理解我啊,我要远走高飞,毫不留恋。

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
驾起青龙白龙车啊,我与舜帝啊同游天帝的玉园。

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
登上昆仑山啊,把玉树花美餐。我和天地啊一样长寿,

与日月兮同光。
我和日月啊一样光灿灿。

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
痛心啊南方并没有人了解我,天一亮我就渡过了湘水长江。

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
登上鄂渚我回头眺望啊,唉,丝丝寒风凄苦悲凉。

步余马兮山皋,邸余车兮方林。
让我的马儿在山边漫步,把我的车儿停放在林旁。

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
我驾一叶扁舟上溯沅水啊,齐力摇起船桨,拍水击浪。

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疑滞。
船儿随波起伏不肯前进啊,陷入旋涡打转波荡。

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
早晨,从枉渚出发,晚上,投宿在辰阳。

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
如果我的心是正直的啊,虽处穷乡僻壤又有何伤!

入溆浦余儃徊兮,迷不知吾所如。
行到溆浦我有些打不定主意啊,心中迷惘不知该去何方。

深林杳以冥冥兮,猿狖之所居。
茂密的山林一片阴暗啊,那本是猿猴住的地方。

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
高峻的大山遮天蔽日啊,山下淫雨霏霏迷迷茫茫。

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
无边无际的雪花啊飞飞扬扬,布满天空的浓云阴沉无光。

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
可怜我一生无欢乐啊,孤独地生活在这高山老林中。

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我不能改变心志去随波逐流啊,当然就要穷愁潦倒终生。

接舆髡首兮,桑扈臝行。
接舆愤世剃去自己的头发,桑扈穷得裸体而行。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忠心的人啊,不被重用,贤明的人求进身也难成功。

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
伍子胥终遭祸殃啊,比干被剖心不得善终。

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
纵观历史都是这样啊,我又何苦抱怨今人的行径!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但我要坚持正道而毫不犹豫,当然那将使我一生遭难不见光明!

乱曰:鸾鸟凤皇,日以远兮。
尾声:鸾鸟和凤凰啊,一天比一天远了。

燕雀乌鹊,巢堂坛兮。
燕雀和乌鹊啊,却把窝筑在庙堂上面。

露申辛夷,死林薄兮。
瑞香和辛夷啊,都死在林丛草间。

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
腥的臊的都被重用啊。芳的香的却不得靠前。

阴阳易位,时不当兮。
阴阳错位都颠倒了位置,这世道真是失常大变。

怀信佗傺,忽乎吾将行兮!
怀抱忠心的人反失意,我还是赶快远走别迟疑!

哀郢
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
上天不再保佑我家邦啊,为什么让人们这样凄凄惶惶?

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
他们颠沛流离,亲人失散啊,正当仲春二月逃向东方。

去故乡而就远兮,遵江夏以流亡。
离开故乡郢都走向远处啊,沿着长江夏水流亡。

出国门而轸怀兮,甲之鼂吾以行。
一走出城门我心不禁一阵疼痛啊,甲日的早晨我动身向东方。

发郢都而去闾兮,怊荒忽其焉极?
从郢都出发离开家乡啊,我心中恍惚,前途渺茫。

楫齐扬以容与兮,哀见君而不再得。
举起船桨让船儿随水飘荡啊,可怜我再也见不到君王。

望长楸而太息兮,涕淫淫其若霰。
远望那高大的梓树我不禁长叹啊,眼泪就像雪珠般簌簌流淌。

过夏首而西浮兮,顾龙门而不见。
过了夏首一路飞流直下啊,回头已看不见郢都城门在何方。

心婵媛而伤怀兮,眇不知其所蹠。
牵肠挂肚心悲伤啊,前途渺茫不知何处是我停脚的地方。

顺风波以从流兮,焉洋洋而为客。
随着风波任其漂泊吧,从此我就是一个无家的浪子到处飘荡。

凌阳侯之汜滥兮,忽翱翔之焉薄。
航行在汹涌的波涛上啊,就像飞了起来不知把我抛向何方。

心絓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
情思郁结难排解啊,愁肠百曲不舒畅。

将运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
我将让我的船儿顺流东下啊,先南入洞庭再北上长江。

去终古之所居兮,今逍遥而来东。
离开了世世代代居住的故土啊,而今漂泊来东方!

羌灵魂之欲归兮,何须臾而忘反。
我的心一直想回去啊,何曾一时一刻把它忘记。

背夏浦而西思兮,哀故都之日远。
船背夏首向东行啊,心儿却飞向西,悲伤啊郢都一天比一天远离。

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
登上水边高地纵目远望啊,想借此暂且舒散一下我的愁绪。

哀州土之平乐兮,悲江介之遗风。
可一见这片安乐的土地悲心又起啊,可怜大江两岸还保存着古朴的风气。

当陵阳之焉至兮,淼南渡之焉如?
面对着洪波巨浪往哪儿去啊,烟波浩渺南渡又将到何处?

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
想不到高屋大厦变成废墟啊,两座东门怎么能荒草簇簇?

心不怡之长久兮,忧与愁其相接。
心中不快这样久啊,旧忧未去又添新愁。

惟郢路之辽远兮,江与夏之不可涉。
想郢都的道路是多么遥远啊,长江夏水怎么能回头再渡!

忽若不信兮,至今九年而不复。
忽然间被疏远不再被任用啊,至今已整整过了九个年头。

惨郁郁而不通兮,蹇侘傺而含慼。
满怀悲苦心不畅啊,失意潦倒真忧愁。

外承欢之汋约兮,谌荏弱而难持。
那群小为邀君欢一副媚态啊,实际内心空虚毫无操守。

忠湛湛而愿进兮,妒被离而鄣之。
我一片忠心希望为国献身啊,反被小人嫉妒使我们君臣离分。

尧舜之抗行兮,瞭杳杳而薄天。
尧舜的德行多么高尚啊,光明远烛直达天庭。

众谗人之嫉妒兮,被以不慈之伪名。
众小人把他们嫉妒诽谤,给他们加上“不慈”的恶名。

憎愠惀之修美兮,好夫人之慷慨。
忠诚有德的人被君王厌恶憎恨啊,反喜欢那巧嘴滑舌夸夸其谈的人。

众踥蹀而日进兮,美超远而逾迈。
众群小奔走钻营一天天高升啊,贤臣良士被冷落日益疏远不亲近。

乱曰:曼余目以流观兮,冀一反之何时?
尾声:我放眼眺望四方啊,何时能回一次故乡?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飞鸟还要飞回自己的巢窝啊,狐狸死了还把头朝向生他养他的山冈。

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
我真是无罪啊而被抛弃流放,日日夜夜我怎能把它忘!

抽思
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
心头闷闷一团忧思啊,独自长叹倍增忧伤。

思蹇产之不释兮,曼遭夜之方长。
愁思如麻难理难剪啊,夜啊偏偏又这样漫长。

悲秋风之动容兮,何回极之浮浮。
秋风使草木改变了颜色啊,为什么天地也在秋风中浮荡?

数惟荪之多怒兮,伤余心之忧忧。
我常常想起您是那么爱动怒,真伤透了我的心痛苦难当。

愿摇起而横奔兮,览民尤以自镇。
有时我真想立刻离您远去啊,见人们动辄得咎又打消此想。

结微情以陈词兮,矫以遗夫美人。
还是把心中的话写成诗篇吧,把它进献给您,我的君王。

昔君与我诚言兮,曰黄昏以为期。
先前你曾和我约定啊,说:“黄昏就是我们的佳期。”

羌中道而回畔兮,反既有此他志。
谁料想你半路又反悔啊,违背前言又打别的主意。

憍吾以其美好兮,览余以其修姱。
你对我夸耀你的美貌丽容啊,你对我炫示你的媚态娇姿。

与余言而不信兮,盖为余而造怒。
和我说过的话你全不算数啊,为什么还对我大发脾气?

愿承閒而自察兮,心震悼而不敢。
我本想找空闲向你解释明白啊,可一直心里害怕不敢倾吐。

悲夷犹而冀进兮,心怛伤之憺憺。
我悲伤犹豫,可仍想对你说啊,真是苦啊,满腹悲伤不能诉。

兹历情以陈辞兮,荪详聋而不闻。
我把这情形向你陈述啊,可你假装耳聋不肯听。

固切人之不媚兮,众果以我为患。
本来正直的人就不会献媚啊,群小真就把我当成害人精。

初吾所陈之耿著兮,岂至今其庸亡?
当初我所说的是那样明白啊,难道至今你就把它全遗忘?

何独乐斯之謇謇兮?愿荪美之可光。
为什么我爱忠心耿耿地向你进言,就是希望你的美德更加光大发扬。

望三王以为像兮,指彭咸以为仪。
愿你以三王五霸做楷模啊,我把彭咸作为自己的榜样。

夫何极而不至兮,故远闻而难亏。
什么目标不能达到啊,美名远播,万古流芳。

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
善良的品德全靠自己修养啊,美好的名声不能浪得空想。

孰无施而有报兮,孰不实而有获?
不付出哪能得到回报啊,不结果实怎会收获满仓?

少歌曰:
小歌:

与美人抽思兮,并日夜而无正。
我向君王倾诉出我的委屈啊,从早说到晚却得不到公平的裁定。

憍吾以其美好兮,敖朕辞而不听。
你一味地向我炫耀你的美貌啊,你骄傲得连我的陈辞听也不听。

倡曰:有鸟自南兮,来集汉北。
唱:有只鸟儿从南方飞来啊,飞落在汉水以北的地方。

好姱佳丽兮,牉独处此异域。
羽毛模样是多么美丽啊,孤孤单单栖息在异乡。

惸茕独而不群兮,又无良媒在其侧。
我孤苦零丁无伴侣啊,也没有好媒人在身旁。

道卓远而日忘兮,愿自申而不得。
路途遥远你一天天把我遗忘啊,我欲诉深情却又无门见到君王。

望北山而流涕兮,临流水而太息。
遥望南山止不住眼泪流淌啊,对着流水我叹息哀伤。

望孟夏之短夜兮,何晦明之若岁?
初夏的夜本来很短啊,为什么竟像一年般的长!

惟郢路之辽远兮,魂一夕而九逝。
想来郢都的路是多么遥远啊,可是魂梦一夜跑九趟。

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
我不顾道路是弯还是直啊,直奔南方的群星和月亮。

愿径逝而未得兮,魂识路之营营。
想径直南行识不得路啊,魂灵为找路来往奔忙。

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
为什么我的心那样正直啊?别人的心不与我一样。

理弱而媒不通兮,尚不知余之从容。
提亲的人太弱不能为我沟通啊,还不知我心胸磊落坦荡。

乱曰:
尾声:

长濑湍流,溯江潭兮。
长长的浅滩湍急的流水,我溯江而上。

狂顾南行,聊以娱心兮。
我频频地望着南行的大道,聊以平慰我的愁肠。

轸石崴嵬,蹇吾愿兮。
我的心坚如高大的磐石,飞回郢都是我的愿望。

超回志度,行隐进兮。
山高路险心儿早已飞过,人啊还缓缓地走在路上。

低徊夷犹,宿北姑兮。
走走停停路难行,夜晚投宿在北姑。

烦冤瞀容,实沛徂兮。
心烦意乱满怀苦楚,就像不断的流水难消除。

愁叹苦神,灵遥思兮。
我悲苦,我叹息,我呻吟,我的心啊在思念着远方。

路远处幽,又无行媒兮。
路又远啊地又偏,又没人替我传达衷肠。

道思作颂,聊以自救兮。
倾诉愁思写成诗章,聊以自慰宽愁肠啊。

忧心不遂,斯言谁告兮。
忧心忡忡不遂意,这些话儿对谁讲!

怀沙
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
初夏的江水一片汪洋啊,草木繁茂莽莽苍苍。

伤怀永哀兮,汩徂南土。
痛心啊,止不住的哀伤,我急急地奔向南方。

眴兮杳杳,孔静幽默。
举目四望一片昏暗啊,死一般沉寂听不到一丝声响。

郁结纡轸兮,离慜而长鞠。
无穷的委屈和悲痛郁结心头啊,身遭不幸有喝不完的苦浆。

抚情效志兮,冤屈而自抑。
拍拍心窝问问心啊,强自压下满腹的委屈和冤枉。

刓方以为圜兮,常度未替。
虽说方的可以削成圆啊,可正常的法度并不因此而废弃。

易初本迪兮,君子所鄙。
如果把初衷和追求来改变啊,定会被贤人君子看不起。

章画志墨兮,前图未改。
章程规划早已出之笔墨啊,当初图谋的经国大法不能改移。

内厚质正兮,大人所盛。
品行淳厚心地正直啊,才是贤人君子所赞许的。

巧倕不斲兮,孰察其拨正。
巧倕如果不砍上几斧啊,谁知他有变曲为直的神工妙技?

玄文处幽兮,矇瞍谓之不章;
黑色的彩绘放在暗处啊,瞎人说它不鲜艳。

离娄微睇兮,瞽以为无明。
离娄微微闭着眼啊,盲人说他是瞎眼汉。

变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
硬把白的说成黑啊,把上当下颠倒颠。

凤皇在笯兮,鸡鹜翔舞。
凤凰关进竹笼里啊,反叫鸡鸭翱翔舞翩翩。

同糅玉石兮,一概而相量。
美玉沙石混在一起啊,一样看待不分贵和贱。

夫惟党人之鄙固兮,羌不知余之所臧。
想那小人鄙陋又愚顽啊,根本不知我心良善。

任重载盛兮,陷滞而不济。
我肩负重任责任大啊,陷入泥沼我不能起航向前。

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
我怀揣美玉手握宝啊,无人知我不知给谁看。

邑犬之群吠兮,吠所怪也。
村犬成群乱狂吠啊,全因少见多怪无识见。

非俊疑杰兮,固庸态也。
诽谤俊士忌英贤啊,本是庸人的本性和习惯。

文质疏内兮,众不知余之异采。
我外表质朴心豁达啊,众人不知我出众的才干。

材朴委积兮,莫知余之所有。
成材原木堆一起啊,没人知我栋梁在里面。

重仁袭义兮,谨厚以为丰。
我重仁义不停地自修啊,忠厚朴实才感充实心里安。

重华不可遌兮,孰知余之从容!
明君舜帝不再遇啊,有谁知道我雍容大方,气定神闲?

古固有不并兮,岂知其何故也?
贤臣不遇明君自古就有啊,这其中的缘故有谁了然?

汤禹久远兮,邈而不可慕也?
商汤、夏禹时代久远啊,千载悠悠,难慕难羡。

惩违改忿兮,抑心而自强。
止住恨啊不再怨,要坚强,自把苦水咽。

离慜而不迁兮,愿志之有像。
遭受祸患不悔改啊,愿为后人做模范。

进路北次兮,日昧昧其将暮。
向北赶路去投宿啊,夕阳沉沉将落山。

舒忧娱哀兮,限之以大故。
把忧愁痛苦全忘掉吧,生命的尽头已不远。

乱曰:
尾声:

浩浩沅湘,分流汩兮。
浩浩荡荡的沅水湘水啊,各自奔流涌向前。

修路幽蔽,道远忽兮。
漫长的道路多险阻啊,它是那么渺茫遥远。

怀质抱情,独无匹兮。
我怀抱一颗忠心和真情啊,却孤独无依没人来相伴。

伯乐既没,骥焉程兮。
相马的伯乐已经死去啊,纵有千里马又有谁来分辨?

民生禀命,各有所错兮。
世上众人的命啊,各自的生死早注定。

定心广志,余何所畏惧兮?
安下心来放宽怀啊,我又何必惧死恋生?

曾伤爰哀,永叹喟兮。
诉不尽的忧伤止不住的悲哀啊,长吁短叹一声连一声。

世浑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
世道混浊无人了解我啊,人心难测,看不透啊说不清。

知死不可让,愿勿爱兮。
我知道一死已不可免啊,那就不必再吝惜这残生。

明告君子,吾将以为类兮。
告诉你啊,以死守志的先贤,我将加入到你们的行列中。

思美人
思美人兮,揽涕而竚眙。
怀念着我心爱的人啊,揩干眼泪而远望。

媒绝路阻兮,言不可结而诒。
没人介绍而路又迢遥,有话却无法成章。

蹇蹇之烦冤兮,陷滞而不发。
我至诚一片而蒙冤,我进退两难而不前。

申旦以舒中情兮,志沉菀而莫达。
愿每日陈述我的心思,心思沉顿而难表现。

愿寄言于浮云兮,遇丰隆而不将。
愿浮云为我捎信,云师却不肯讲情。

因归鸟而致辞兮,羌迅高而难当。
托鸿鸟为我传书,鸿高飞而不应命。

高辛之灵盛兮,遭玄鸟而致诒。
我难比帝喾高辛,能遇凤凰而授卵。

欲变节以从俗兮,媿易初而屈志。
要变节而随流俗,我知耻而有所不敢。

独历年而离愍兮,羌凭心犹未化。
多年来我遭受摧残,毫不减我心中的愤懑。

宁隐闵而寿考兮,何变易之可为!
宁失意而长此终身,我何能如掌之易反?

知前辙之不遂兮,未改此度。
我明知正路难通,但我不能不走正路。

车既覆而马颠兮,蹇独怀此异路。
尽管是车翻而马倒,我依然望着前途。

勒骐骥而更驾兮,造父为我操之,
我再把好马辔上,请造父为我执鞭。

迁逡次而勿驱兮,聊假日以须是时。
慢慢地走,不必驱驰,让我把光景流连。

指嶓冢之西隈兮,与纁黄以为期。
指着嶓冢山的西边,那汉水发源地点,就走到日落昏黄,也莫嫌道途遥远。

开春发岁兮,白日出之悠悠。
我姑且等待明年,艳阳的春日绵绵。

吾将荡志而愉乐兮,遵江夏以娱忧。
我要放怀地歌唱,逍遥在江水、夏水之边。

揽大薄之芳茝兮,搴长洲之宿莽。
我攀摘灌木中的苻蓠,我采集沙滩上的卷施。

惜吾不及古人兮,吾谁与玩此芳草?
和古人可惜不能同时,摘来香草啊同谁赏识。

解萹薄与杂菜兮,备以为交佩。
采取萹薄与同蔬菜,尽可以纽成环佩。

佩缤纷以缭转兮,遂萎绝而离异。
也未尝不好看一时,终萎谢而遭毁败。

吾且儃徊以娱忧兮,观南人之变态。
我姑且快乐逍遥,观赏南方人的异态。

窃快在中心兮,扬厥凭而不竢。
只求我心中快活,把愤懑置之度外。

芳与泽其杂糅兮,羌芳华自中出。
芳香与污秽杂混一起啊,芳花终会卓然自现。

纷郁郁其远蒸兮,满内而外扬。
馥郁的芳香必然远扬,内部充实外表自有辉光。

情与质信可保兮,羌居蔽而闻章。
只要真诚的素质长保不亡,声名会突破一切的阻障。

令薜荔以为理兮,惮举趾而缘木。
想请薜荔替我说合,又怕走路去攀上树枝。

因芙蓉而为媒兮,惮褰裳而濡足。
想采荷花替我媒介,又怕下水打湿了裙子。

登高吾不说兮,入下吾不能。
登高吧,我不高兴,下水吧,我也不能。

固朕形之不服兮,然容与而狐疑。
固然是我手足不惯。我犹豫而心不能定。

广遂前画兮,未改此度也。
完全依照着旧贯,我始终不肯改变。

命则处幽吾将罢兮,愿及白日之未暮也。
命该受难我也不管,趁着这日子还未过完。

独茕茕而南行兮,思彭咸之故也。
一个人孤单地走向南边,只想追求彭咸的典范。

惜往日
惜往日之曾信兮,受命诏以昭时。
痛想当年曾受君王的信任啊,受王命草宪令使政事清明。

奉先功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
继承先王的功业恩惠百姓啊,修明法度的缺陷和漏洞。

国富强而法立兮,属贞臣而日竢。
国家富强法度建起啊,忠臣理事君王安乐自轻松。

秘密事之载心兮,虽过失犹弗治。
国家机密大事放在心上啊,纵或有过错君王也宽容。

心纯庞而不泄兮,遭谗人而嫉之。
我心地淳朴守口如瓶啊,于是遭到小人的嫉妒和围攻。

君含怒而待臣兮,不清澈其然否。
君王从此对我含怒没笑脸啊,根本不把是非对错来澄清。

蔽晦君之聪明兮,虚惑误又以欺。
小人蒙住君王的耳和眼啊,挑拨是非造谣生事把君王欺蒙。

弗参验以考实兮,远迁臣而弗思。
你不调查验证就信以为真啊,不加思考地就把我弃置不用。

信谗谀之浑浊兮,盛气志而过之。
你听信小人的一派胡言乱语啊,怒气冲冲地指责我不义不忠。

何贞臣之无罪兮,被离谤而见尤。
忠贞的臣子并无罪过啊,为什么反遭诽谤受指责?

惭光景之诚信兮,身幽隐而备之。
真是愧对天日啊,一片忠诚反蒙冤,我还是逃到幽暗之处躲一躲。

临沅湘之玄渊兮,遂自忍而沉流。
面对着沅水湘水的深渊啊,强忍满腔悲愤自沉江河。

卒没身而绝名兮,惜壅君之不昭。
终于身死名也灭啊,可惜昏君依然昏昏不理解。

君无度而弗察兮,使芳草为薮幽。
君王心无分寸又不明察啊,使芳草埋没在荒林草野。

焉舒情而抽信兮,恬死亡而不聊。
我向何处倾诉衷情陈说忠信啊,宁愿默默死去也决不偷生苟活!

独障壅而弊隐兮,使贞臣为无由。
我孤独地被隔绝抛弃在荒漠啊,致使忠贞之臣啊无从尽忠报国。

闻百里之为虏兮,伊尹烹于庖厨。
听说百里奚曾当过俘虏啊,伊尹也曾在厨房煮饭烧过火。

吕望屠于朝歌兮,宁戚歌而饭牛。
吕望曾在朝歌做过屠夫啊,宁戚也曾半夜喂牛叩角而歌。

不逢汤武与桓缪兮,世孰云而知之。
如果不遇圣君汤武和桓缪啊,世上谁又知道他们才能卓绝?

吴信谗而弗味兮,子胥死而后忧。
吴王听信谗言不知悔改啊,伍子胥死后终遭祸。

介子忠而立枯兮,文君寤而追求。
介子推一片忠心抱树而死啊,晋文公醒悟后才去追寻搜索。

封介山而为之禁兮,报大德之优游。
改绵山为介山并封山禁伐啊,用来报答介子推的大恩大德。

思久故之亲身兮,因缟素而哭之。
想起追随自己多年的故旧啊,便穿起白丧服痛哭不绝。

或忠信而死节兮,或訑谩而不疑。
有的人一片忠信守节而死啊,有的人欺蒙诈骗而高官得做。

弗省察而按实兮,听谗人之虚辞。
不去考察了解事实真相啊,只听信小人的一派信口胡说。

芳与泽其杂糅兮,孰申旦而别之?
鲜花的芬芳和美玉的光泽混合在一起啊,谁又能清清楚楚地把它们分别?

何芳草之早殀兮,微霜降而下戒。
为什么芳草这么早地凋零啊,只因薄霜已降而不知防戒。

谅聪不明而蔽壅兮,使谗谀而日得。
实在是君王昏昏受蒙蔽啊,让谗谀小人日益洋洋自得。

自前世之嫉贤兮,谓蕙若其不可佩。
小人妒贤自古就是这样啊,说什么不可佩的是蕙草杜若。

妒佳冶之芬芳兮,嫫母姣而自好。
嫉妒美人的风姿秀韵啊,丑女嫫母搔首弄姿自作风骚。

虽有西施之美容兮,谗妒入以自代。
纵使有西施般的美貌啊,制造流言斐语取代她的美好。

愿陈情以白行兮,得罪过之不意。
我希望陈述真情表白心意啊,竟会获罪真是出乎意料。

情冤见之日明兮,如列宿之错置。
我的真情和冤枉日益清楚啊,就像众星在天空排列着。

乘骐骥而驰骋兮,无辔衔而自载;
跨上骏马放开四蹄飞奔啊,却没有勒马的缰绳和铁嚼。

乘泛泭以下流兮,无舟楫而自备。
乘上竹木筏顺流急下啊,却没有船桨任水飘。

背法度而心治兮,辟与此其无异。
不遵法度单凭主观去治国啊,就像上面的譬喻一样危险一样糟。

宁溘死而流亡兮,恐祸殃之有再。
我宁愿早些死去被水飘走啊,我担心祸殃再一次来到。

不毕辞而赴渊兮,惜壅君之不
话没说完就投向深渊啊,可惜这一切君王不会知道。

橘颂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天地间生长着一种佳树,那是橘树,习服这一方水土。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天生的习性不能移植,只生长在南国荆楚。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根深坚牢难以迁徙,那是因为它心志专一。

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碧绿的叶子,洁白的花朵,缤纷一片令人心喜。

曾枝剡棘,圆果抟兮。
枝条繁密刺儿尖利,挂满团团的橘实。

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绿中透出点点橘黄,色彩多么斑斓绚丽。

精色内白,类任道兮。
鲜艳的外表,纯洁的内里,如同可担重任的贤人志士。

纷緼宜修,姱而不丑兮。
枝繁叶茂,风姿美丽,美得真是无可挑剔。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
啊,你自幼的志气,就与众人殊异。

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
你卓然独立从不变易,怎不令人可敬可喜!

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
根深坚固难以迁徙,心胸坦荡别有希冀。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你清醒地独立于世,宁愿绝水横渡也不随水流去。

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
你断绝私欲谨慎自守,永不会犯错误。

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你坚守美德从无偏私,为人高尚可配天地。

愿岁并谢,与长友兮。
我愿与日月共生死,长结友谊不离不弃。

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
至善至美而不过分,枝干坚直又有纹理。

年岁虽少,可师长兮。
你虽然年纪轻轻,却可做人们的老师。

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你的德行可与伯夷相比,为人榜样,供人学习。

悲回风
悲回风之摇蕙兮,心冤结而内伤。
悲哀啊,旋风撕卷着蕙草,我心郁结,我心忧伤。

物有微而陨性兮,声有隐而先倡。
柔弱的蕙草易被摧残啊,秋风无形却能产生巨大影响。

夫何彭咸之造思兮,暨志介而不忘!
为什么彭咸令人长久思慕啊,他那高尚节操和志向令人难忘。

万变其情岂可盖兮,孰虚伪之可长?
千变万化岂能把真情掩盖啊,哪有虚伪能够保持久长?

鸟兽鸣以号群兮,草苴比而不芳。
鸟兽鸣叫把同伴呼唤啊,鲜草靠近枯草堆就失去芬芳。

鱼葺鳞以自别兮,蛟龙隐其文章。
鱼儿鼓鳞炫示自己与众不同啊,蛟龙潜入渊底把美丽的鳞甲隐藏。

故荼荠不同亩兮,兰茝幽而独芳。
所以苦菜与甜菜从不种在一地啊,兰芷生在幽僻的深山才独具芳香。

惟佳人之永都兮,更统世以自贶。
只有佳人才能永葆美好啊,虽历经百世也自善良。

眇远志之所及兮,怜浮云之相羊。
我的志向是那么远大啊,可惜就像白云飘浮在天上。

介眇志之所惑兮,窃赋诗之所明。
我高远的志向不被理解啊,我只好赋诗一表我的衷肠。

惟佳人之独怀兮,折若椒以自处。
思想起我孤独幽怨的情怀啊,只好折枝杜若和椒枝独自守在这里。

曾歔欷之嗟嗟兮,独隐伏而思虑。
我止不住地一次次长吁短叹啊,人虽隐伏荒野可心头的思虑难息。

涕泣交而凄凄兮,思不眠以至曙。
我涕泪交流心悲凄啊,彻夜不眠愁思如缕。

终长夜之曼曼兮,掩此哀而不去。
难挨的漫漫长夜终于熬过啊,可心头的悲哀依然长留不去。

寤从容以周流兮,聊逍遥以自恃。
我还是起身去四处游荡吧,姑且逍遥一番自解愁绪。

伤太息之愍怜兮,气于邑而不可止。
悲伤叹息可怜我的不幸啊,满怀的苦闷郁悒难解难舒。

糺思心以为纕兮,编愁苦以为膺。
把我满心的愁思结成一条佩带啊,把我满怀的愁苦编为一件内衣。

折若木以弊光兮,随飘风之所仍。
折一枝若木枝遮蔽阳光啊,任随旋风把我飘来荡去。

存彷佛而不见兮,心踊跃其若汤。
眼前的一切模模糊糊看不清啊,我的心像开了锅翻腾不止。

抚珮衽以案志兮,超惘惘而遂行。
整一整衣裳稳一稳神啊,走吧,恍恍惚惚若有所失。

岁曶曶其若颓兮,时亦冉冉而将至。
岁月匆匆很快地流逝啊,我的生命也渐渐走到尽头。

薠蘅槁而节离兮,芳以歇而不比。
芳草枯萎茎折叶落啊,一片凋零香消芳收。

怜思心之不可惩兮,证此言之不可聊。
可怜我的愁思永不止啊,我的这些表白也无济于事。

宁溘死而流亡兮,不忍此心之常愁。
我宁愿死去或永远漂泊啊,也不忍我的心永远这般愁苦。

孤子吟而抆泪兮,放子出而不还。
我孤儿般的呻吟着,擦着眼泪啊,我像被赶出家门的孤儿不得回去。

孰能思而不隐兮,照彭咸之所闻。
谁能思想起这些而不心痛啊,我决心仿效先贤走彭咸的路。

登石峦以远望兮,路眇眇之默默。
我登上高山向远处眺望啊,漫漫长路死一般的寂静。

入景响之无应兮,闻省想而不可得。
我走进这无影无声的寂寞世界啊,连看一看、听一听、想一想都不可能。

愁郁郁之无快兮,居戚戚而不可解。
这里只有无穷的愁苦没有一丝欢乐啊,满心是解不开、驱不散的愁绪苦情。

心鞿羁而不开兮,气缭转而自缔。
我的心被束缚不得舒展啊,像被千万条绳索把它捆紧。

穆眇眇之无垠兮,莽芒芒之无仪。
辽阔无边四周一片寂静啊,莽苍苍空荡荡无像无形。

声有隐而相感兮,物有纯而不可为。
秋声虽小可使草木感应啊,蕙草虽本性纯真却难抵秋风。

邈漫漫之不可量兮,缥绵绵之不可纡。
世事茫茫不可预料啊,愁思不断缥缈绵长。

愁悄悄之常悲兮,翩冥冥之不可娱。
愁满心怀常使我悲苦啊,在黑暗中飞舞也难欢畅。

凌大波而流风兮,讬彭咸之所居。
驾着波涛顺水漂流啊,投向彭咸居住的地方。

上高岩之峭岸兮,处雌蜺之标颠。
我飞上高山峭壁啊,站在虹霓的顶端。

据青冥而摅虹兮,遂儵忽而扪天。
我占据青空吐气成虹啊,突一挥手抚摸青天。

吸湛露之浮源兮,漱凝霜之雰雰。
我吸饮着清露串串啊,又含漱着洁白的霜花片片。

依风穴以自息兮,忽倾寤以婵媛。
我依在风穴旁闭目休息啊,陡然间翻身醒来又愁思绵绵。

冯昆仑以澂雾兮,隐渂山以清江。
我背靠昆仑俯瞰云雾滚滚飞腾啊,我依凭岷山下视江水奔流直前。

惮涌湍之礚礚兮,听波声之汹汹。
急流击石令人惊心啊,涛声不绝震响耳畔。

纷容容之无经兮,罔芒芒之无纪。
乱纷纷江水横冲直撞啊,白茫茫江水汪洋一片。

轧洋洋之无从兮,驰委移之焉止?
波涛滚滚不知流向哪里啊,弯弯曲曲流到何处才算完。

漂翻翻其上下兮,翼遥遥其左右。
浪涛翻滚忽上忽下啊,又或左或右翻腾在两边。

氾潏潏其前后兮,伴张驰之信期。
江水波起浪涌忽前忽后啊,就像潮汐的涨落定时不变。

观炎气之相仍兮,窥烟液之所积。
看炎夏的热气一阵阵升腾啊,看水汽上升凝成为雨露云烟。

悲霜雪之俱下兮,听潮水之相击。
悲叹啊,霜雪都飘落大地,潮水撞击的声音又传到耳边。

借光景以往来兮,施黄棘之枉策。
我凭借着日光月影上下往来啊,我用弯曲的黄棘神木充做马鞭。

求介子之所存兮,见伯夷之放迹。
我寻求介子推隐居过的居处啊,我发现了伯夷隐居的遗址首阳山。

心调度而弗去兮,刻著志之无适。
心里思忖我不再离开他们啊,抱定决心不再去别处的打算。

曰吾怨往昔之所冀兮,悼来者之悐悐。
尾声:我怨恨以往不识时务的追求啊,我痛惜后来无辜蒙受的惊惧。

浮江淮而入海兮,从子胥而自适。
我愿随着江淮漂流入海啊,跟从伍子胥以满足自己的心意。

望大河之洲渚兮,悲申徒之抗迹。
我望见大河中的沙洲啊,悲哀地想起申徒狄的高行骨气。

骤谏君而不听兮,重任石之何益?
一次次规谏君王而不被听信啊,抱石自沉又将有何益?

心絓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
心头郁闷不舒畅啊,愁思百结难消释。

惜诵
  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
  所作忠而言之兮,指苍天以为正。
  令五帝使折中兮,戒六神与向服。
  俾山川以备御兮,命咎繇使听直。
  竭忠诚而事君兮,反离群而赘肬。
  忘儇媚以背众兮,待明君其知之。
  言与行其可迹兮,情与貌其不变。
  故相臣莫若君兮,所以证之不远。
  吾谊先君而后身兮,羌众人之所仇也。
  专惟君而无他兮,又众兆之所雠也。
  壹心而不豫兮,羌无可保也。
  疾亲君而无他兮,有招祸之道也。
  思君其莫我忠兮,忽忘身之贱贫。
  事君而不贰兮,迷不知宠之门。
  患何罪以遇罚兮,亦非余之所志也。
  行不群以巅越兮,又众兆之所咍也。
  纷逢尤以离谤兮,謇不可释也。
  情沉抑而不达兮,又蔽而莫之白也。
  心郁邑余侘傺兮,又莫察余之中情。
  固烦言不可结而诒兮,愿陈志而无路。
  退静默而莫余知兮,进号呼又莫吾闻。
  申侘傺之烦惑兮,中闷瞀之忳忳。
  昔余梦登天兮,魂中道而无杭。
  吾使厉神占之兮,曰有志极而无旁。
  终危独以离异兮,曰君可思而不可恃。
  故众口其铄金兮,初若是而逢殆。
  惩于羹者而吹齑兮,何不变此志也?
  欲释阶而登天兮,犹有曩之态也。
  众骇遽以离心兮,又何以为此伴也?
  同极而异路兮,又何以为此援也?
  晋申生之孝子兮,父信谗而不好。
  行婞直而不豫兮,鲧功用而不就。
  吾闻作忠以造怨兮,忽谓之过言。
  九折臂而成医兮,吾至今而知其信然。
  矰弋机而在上兮,罻罗张而在下。
  设张辟以娱君兮,愿侧身而无所。
  欲儃徊以干傺兮,恐重患而离尤。
  欲高飞而远集兮,君罔谓汝何之?
  欲横奔而失路兮,盖志坚而不忍。
  背膺牉以交痛兮,心郁结而纡轸。
  擣木兰以矫蕙兮,糳申椒以为粮。
  播江离与滋菊兮,愿春日以为糗芳。
  恐情质之不信兮,故重著以自明。
  矫兹媚以私处兮,愿曾思而远身。

涉江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被明月兮佩宝璐。
  世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
  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
  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
  与日月兮同光。
  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
  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
  步余马兮山皋,邸余车兮方林。
  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
  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疑滞。
  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
  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
  入溆浦余儃徊兮,迷不知吾所如。
  深林杳以冥冥兮,乃猿狖之所居。
  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
  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
  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
  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接舆髡首兮,桑扈臝行。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
  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乱曰:鸾鸟凤皇,日以远兮。
  燕雀乌鹊,巢堂坛兮。
  露申辛夷,死林薄兮。
  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
  阴阳易位,时不当兮。
  怀信佗傺,忽乎吾将行兮!

哀郢
  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
  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
  去故乡而就远兮,遵江夏以流亡。
  出国门而轸怀兮,甲之鼂吾以行。
  发郢都而去闾兮,怊荒忽其焉极?
  楫齐扬以容与兮,哀见君而不再得。
  望长楸而太息兮,涕淫淫其若霰。
  过夏首而西浮兮,顾龙门而不见。
  心婵媛而伤怀兮,眇不知其所蹠。
  顺风波以从流兮,焉洋洋而为客。
  凌阳侯之汜滥兮,忽翱翔之焉薄。
  心絓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
  将运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
  去终古之所居兮,今逍遥而来东。
  羌灵魂之欲归兮,何须臾而忘反。
  背夏浦而西思兮,哀故都之日远。
  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
  哀州土之平乐兮,悲江介之遗风。
  当陵阳之焉至兮,淼南渡之焉如?
  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
  心不怡之长久兮,忧与愁其相接。
  惟郢路之辽远兮,江与夏之不可涉。
  忽若不信兮,至今九年而不复。
  惨郁郁而不通兮,蹇侘傺而含慼。
  外承欢之汋约兮,谌荏弱而难持。
  忠湛湛而愿进兮,妒被离而鄣之。
  尧舜之抗行兮,瞭杳杳而薄天。
  众谗人之嫉妒兮,被以不慈之伪名。
  憎愠惀之修美兮,好夫人之慷慨。
  众踥蹀而日进兮,美超远而逾迈。
  乱曰:
  曼余目以流观兮,冀一反之何时?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

抽思
  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
  思蹇产之不释兮,曼遭夜之方长。
  悲秋风之动容兮,何回极之浮浮。
  数惟荪之多怒兮,伤余心之忧忧。
  愿摇起而横奔兮,览民尤以自镇。
  结微情以陈词兮,矫以遗夫美人。
  昔君与我诚言兮,曰黄昏以为期。
  羌中道而回畔兮,反既有此他志。
  憍吾以其美好兮,览余以其修姱。
  与余言而不信兮,盖为余而造怒。
  愿承閒而自察兮,心震悼而不敢。
  悲夷犹而冀进兮,心怛伤之憺憺。
  兹历情以陈辞兮,荪详聋而不闻。
  固切人之不媚兮,众果以我为患。
  初吾所陈之耿著兮,岂至今其庸亡?
  何独乐斯之謇謇兮?愿荪美之可光。
  望三王以为像兮,指彭咸以为仪。
  夫何极而不至兮,故远闻而难亏。
  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
  孰无施而有报兮,孰不实而有获?
  少歌曰:
  与美人抽思兮,并日夜而无正。
  憍吾以其美好兮,敖朕辞而不听。
  倡曰:有鸟自南兮,来集汉北。
  好姱佳丽兮,牉独处此异域。
  惸茕独而不群兮,又无良媒在其侧。
  道卓远而日忘兮,愿自申而不得。
  望北山而流涕兮,临流水而太息。
  望孟夏之短夜兮,何晦明之若岁?
  惟郢路之辽远兮,魂一夕而九逝。
  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
  愿径逝而未得兮,魂识路之营营。
  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
  理弱而媒不通兮,尚不知余之从容。
  乱曰:
  长濑湍流,溯江潭兮。
  狂顾南行,聊以娱心兮。
  轸石崴嵬,蹇吾愿兮。
  超回志度,行隐进兮。
  低徊夷犹,宿北姑兮。
  烦冤瞀容,实沛徂兮。
  愁叹苦神,灵遥思兮。
  路远处幽,又无行媒兮。
  道思作颂,聊以自救兮。
  忧心不遂,斯言谁告兮。

怀沙
  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
  伤怀永哀兮,汩徂南土。
  眴兮杳杳,孔静幽默。
  郁结纡轸兮,离慜而长鞠。
  抚情效志兮,冤屈而自抑。
  刓方以为圜兮,常度未替。
  易初本迪兮,君子所鄙。
  章画志墨兮,前图未改。
  内厚质正兮,大人所盛。
  巧倕不斲兮,孰察其拨正。
  玄文处幽兮,矇瞍谓之不章;
  离娄微睇兮,瞽以为无明。
  变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
  凤皇在笯兮,鸡鹜翔舞。
  同糅玉石兮,一概而相量。
  夫惟党人之鄙固兮,羌不知余之所臧。
  任重载盛兮,陷滞而不济。
  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
  邑犬之群吠兮,吠所怪也。
  非俊疑杰兮,固庸态也。
  文质疏内兮,众不知余之异采。
  材朴委积兮,莫知余之所有。
  重仁袭义兮,谨厚以为丰。
  重华不可遌兮,孰知余之从容!
  古固有不并兮,岂知其何故也?
  汤禹久远兮,邈而不可慕也?
  惩违改忿兮,抑心而自强。
  离慜而不迁兮,愿志之有像。
  进路北次兮,日昧昧其将暮。
  舒忧娱哀兮,限之以大故。
  乱曰:
  浩浩沅湘,分流汩兮。
  修路幽蔽,道远忽兮。
  怀质抱情,独无匹兮。
  伯乐既没,骥焉程兮。
  民生禀命,各有所错兮。
  定心广志,余何所畏惧兮?
  曾伤爰哀,永叹喟兮。
  世浑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
  知死不可让,愿勿爱兮。
  明告君子,吾将以为类兮。

思美人
  思美人兮,揽涕而竚眙。
  媒绝路阻兮,言不可结而诒。
  蹇蹇之烦冤兮,陷滞而不发。
  申旦以舒中情兮,志沉菀而莫达。
  愿寄言于浮云兮,遇丰隆而不将。
  因归鸟而致辞兮,羌迅高而难当。
  高辛之灵盛兮,遭玄鸟而致诒。
  欲变节以从俗兮,媿易初而屈志。
  独历年而离愍兮,羌凭心犹未化。
  宁隐闵而寿考兮,何变易之可为!
  知前辙之不遂兮,未改此度。
  车既覆而马颠兮,蹇独怀此异路。
  勒骐骥而更驾兮,造父为我操之,
  迁逡次而勿驱兮,聊假日以须是时。
  指嶓冢之西隈兮,与纁黄以为期。
  开春发岁兮,白日出之悠悠。
  吾将荡志而愉乐兮,遵江夏以娱忧。
  揽大薄之芳茝兮,搴长洲之宿莽。
  惜吾不及古人兮,吾谁与玩此芳草?
  解萹薄与杂菜兮,备以为交佩。
  佩缤纷以缭转兮,遂萎绝而离异。
  吾且儃徊以娱忧兮,观南人之变态。
  窃快在中心兮,扬厥凭而不竢。
  芳与泽其杂糅兮,羌芳华自中出。
  纷郁郁其远蒸兮,满内而外扬。
  情与质信可保兮,羌居蔽而闻章。
  令薜荔以为理兮,惮举趾而缘木。
  因芙蓉而为媒兮,惮褰裳而濡足。
  登高吾不说兮,入下吾不能。
  固朕形之不服兮,然容与而狐疑。
  广遂前画兮,未改此度也。
  命则处幽吾将罢兮,愿及白日之未暮也。
  独茕茕而南行兮,思彭咸之故也。

惜往日
  惜往日之曾信兮,受命诏以昭时。
  奉先功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
  国富强而法立兮,属贞臣而日竢。
  秘密事之载心兮,虽过失犹弗治。
  心纯庞而不泄兮,遭谗人而嫉之。
  君含怒而待臣兮,不清澈其然否。
  蔽晦君之聪明兮,虚惑误又以欺。
  弗参验以考实兮,远迁臣而弗思。
  信谗谀之浑浊兮,盛气志而过之。
  何贞臣之无罪兮,被离谤而见尤。
  惭光景之诚信兮,身幽隐而备之。
  临沅湘之玄渊兮,遂自忍而沉流。
  卒没身而绝名兮,惜壅君之不昭。
  君无度而弗察兮,使芳草为薮幽。
  焉舒情而抽信兮,恬死亡而不聊。
  独障壅而弊隐兮,使贞臣为无由。
  闻百里之为虏兮,伊尹烹于庖厨。
  吕望屠于朝歌兮,宁戚歌而饭牛。
  不逢汤武与桓缪兮,世孰云而知之。
  吴信谗而弗味兮,子胥死而后忧。
  介子忠而立枯兮,文君寤而追求。
  封介山而为之禁兮,报大德之优游。
  思久故之亲身兮,因缟素而哭之。
  或忠信而死节兮,或訑谩而不疑。
  弗省察而按实兮,听谗人之虚辞。
  芳与泽其杂糅兮,孰申旦而别之?
  何芳草之早殀兮,微霜降而下戒。
  谅聪不明而蔽壅兮,使谗谀而日得。
  自前世之嫉贤兮,谓蕙若其不可佩。
  妒佳冶之芬芳兮,嫫母姣而自好。
  虽有西施之美容兮,谗妒入以自代。
  愿陈情以白行兮,得罪过之不意。
  情冤见之日明兮,如列宿之错置。
  乘骐骥而驰骋兮,无辔衔而自载;
  乘泛泭以下流兮,无舟楫而自备。
  背法度而心治兮,辟与此其无异。
  宁溘死而流亡兮,恐祸殃之有再。
  不毕辞而赴渊兮,惜壅君之不识。

橘颂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曾枝剡棘,圆果抟兮。
  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精色内白,类任道兮。
  纷緼宜修,姱而不丑兮。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
  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
  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
  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愿岁并谢,与长友兮。
  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
  年岁虽少,可师长兮。
  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悲回风
  悲回风之摇蕙兮,心冤结而内伤。
  物有微而陨性兮,声有隐而先倡。
  夫何彭咸之造思兮,暨志介而不忘!
  万变其情岂可盖兮,孰虚伪之可长?
  鸟兽鸣以号群兮,草苴比而不芳。
  鱼葺鳞以自别兮,蛟龙隐其文章。
  故荼荠不同亩兮,兰茝幽而独芳。
  惟佳人之永都兮,更统世以自贶。
  眇远志之所及兮,怜浮云之相羊。
  介眇志之所惑兮,窃赋诗之所明。
  惟佳人之独怀兮,折若椒以自处。
  曾歔欷之嗟嗟兮,独隐伏而思虑。
  涕泣交而凄凄兮,思不眠以至曙。
  终长夜之曼曼兮,掩此哀而不去。
  寤从容以周流兮,聊逍遥以自恃。
  伤太息之愍怜兮,气于邑而不可止。
  糺思心以为纕兮,编愁苦以为膺。
  折若木以弊光兮,随飘风之所仍。
  存彷佛而不见兮,心踊跃其若汤。
  抚珮衽以案志兮,超惘惘而遂行。
  岁曶曶其若颓兮,时亦冉冉而将至。
  薠蘅槁而节离兮,芳以歇而不比。
  怜思心之不可惩兮,证此言之不可聊。
  宁溘死而流亡兮,不忍此心之常愁。
  孤子吟而抆泪兮,放子出而不还。
  孰能思而不隐兮,照彭咸之所闻。
  登石峦以远望兮,路眇眇之默默。
  入景响之无应兮,闻省想而不可得。
  愁郁郁之无快兮,居戚戚而不可解。
  心鞿羁而不开兮,气缭转而自缔。
  穆眇眇之无垠兮,莽芒芒之无仪。
  声有隐而相感兮,物有纯而不可为。
  邈漫漫之不可量兮,缥绵绵之不可纡。
  愁悄悄之常悲兮,翩冥冥之不可娱。
  凌大波而流风兮,讬彭咸之所居。
  上高岩之峭岸兮,处雌蜺之标颠。
  据青冥而摅虹兮,遂儵忽而扪天。
  吸湛露之浮源兮,漱凝霜之雰雰。
  依风穴以自息兮,忽倾寤以婵媛。
  冯昆仑以澂雾兮,隐渂山以清江。
  惮涌湍之礚礚兮,听波声之汹汹。
  纷容容之无经兮,罔芒芒之无纪。
  轧洋洋之无从兮,驰委移之焉止?
  漂翻翻其上下兮,翼遥遥其左右。
  氾潏潏其前后兮,伴张驰之信期。
  观炎气之相仍兮,窥烟液之所积。
  悲霜雪之俱下兮,听潮水之相击。
  借光景以往来兮,施黄棘之枉策。
  求介子之所存兮,见伯夷之放迹。
  心调度而弗去兮,刻著志之无适。
  曰吾怨往昔之所冀兮,悼来者之悐悐。
  浮江淮而入海兮,从子胥而自适。
  望大河之洲渚兮,悲申徒之抗迹。
  骤谏君而不听兮,重任石之何益?
  心絓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

  《楚辞》篇名。包括9篇作品。依王逸《楚辞章句》的次序是:《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桔颂》、《悲回风》。这9篇的作者,王逸都定为屈原。

  宋代洪兴祖则疑《思美人》、《惜往日》、《桔颂》、《悲回风》4篇非屈原作(《楚辞补注》)。明代许学夷也以《惜往日》、《悲回风》二篇非屈原口气,疑为唐勒、景差等人所作(《诗源辨体》)。清代顾成天则定《惜诵》、《惜往日》二篇为河、洛间人所作(《读骚别论》)。而近人还有说《哀郢》为庄辛所作的(钱穆《先秦诸子系年》)。但所有这些怀疑,多以文气为判定真伪的标准,尚无确凿有力的证据。

  关于《九章》名称的意思,王逸训“章”字为“著也,明也,言己所陈忠信之道甚著明也”,显系出于汉代经生陋说,不足为训;朱熹认为《九章》乃“后人辑之,得其九章,合为一卷”(《楚辞集注》),较为合理。至于辑录、题名者,或认为是刘向,或认为是淮南王幕府中的文学之士,尚无定论。

  关于《九章》各篇的写作时、地问题,王逸认为它们都是屈原流放于江南时所作;朱熹则认为“非必出于一时之言也”(《楚辞集注》)。细观《九章》各篇内容,朱说较符合作品实际。至于《九章》中各篇的具体写作时间及其排列次序,明代黄文焕,清代林云铭、蒋骥及现代楚辞学者各有考订,说法不一。

  《九章》各篇的思想内容,因并非出于一时一地,所以应当分别看待。其中:

  《惜诵》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遭受打击后的愤懑心情,内容略与《离骚》前半篇相似。

  《涉江》似是自叙放逐江南的行迹,反映了诗人高洁的情操与黑暗混浊的现实生活的矛盾。

  《哀郢》一说作于庄□暴郢之后,一说作于白起破郢(前278)之后,抒写了诗人对破国亡家的哀思及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抽思》大概作于屈原被疏于汉北之时,抒发了诗人见疏于怀王之后的怫郁幽怨之情。

  《怀沙》为屈原自沉之前不久所作,一说为怀沙石沉江,一说为怀念长沙,其中着重叙写了诗人正道直行、不随世浮沉的节操以及准备以死来殉理想、殉信仰的决心。

  《思美人》反映了诗人思念其君而不能自达,但又不愿变心从俗的心情。

  《惜往日》有人认为是屈原的绝命词。概叙了诗人一生的政治遭遇,为因谗人破坏和国君昏庸使自己的理想不能实现而深感痛惜,也表示了必死的决心。

  《桔颂》一般认为是屈原早期的作品,通篇就桔的形象和特征作出拟人化的描写,可以看成是作者人格和个性的缩影。

  《悲回风》则流露了一种低徊缠绵的忧苦之情。

  《九章》各篇的艺术风格和成就,也不一律。其中《桔颂》一篇清新秀拔,别具一格,从辞赋的体裁上说,开了体物写志的先河。《哀郢》、《涉江》、《怀沙》三篇情景交融,诗味腴厚,在《楚辞》中允称上品。其写景之句如“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宛然如画。抒情语句如“楫齐扬以容与兮,哀见君而不再得。望长楸而太息兮,涕淫淫其若霰”,恳挚缠绵,颇有回肠荡气之致。至于《惜往日》、《悲回风》二篇,艺术上较他篇略为逊色。《九章·桔颂》图清代门应兆作。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译文

惜诵
  痛心啊,由于进谏而招来不幸,我要倾诉心中的激情和怨情。
  如果我的话不是出于忠诚啊,我愿上指苍天让他来作证。
  让五方神帝来公平裁决吧,我愿面对六宗神祇把事理说清。
  请山川众神都来听证做陪审啊,命法官皋陶把是非曲直判明。
  我竭尽忠诚来侍奉君王啊,反被小人看作是多余的瘤肿。
  我不懂奉迎谄媚而惹恼小人啊,只有等待明君体察我的衷情。
  我的一言一行都有迹可查啊,我表里如一从不变更。
  所以考察臣子没有比得上君王的啊,因为这种考察在眼前就可得到印证。
  我坚守人生道义是先君后己,竟然被众人怨恨仇视。
  我心中思念的只有君王您啊,众人却把我当做仇敌。
  我忠诚专一毫不迟疑,可结果却不能保全自己。
  我极力地亲近君王别无他想,却成了招灾惹祸的根基!
  为君王着想没人比我更忠心啊,我竟然忘却了自己人微才疏。
  侍奉君王我从不三心二意啊,根本不知什么取宠邀幸的门路。
  忠心有何罪竟遭惩罚啊,这真是我心中从未意想到。
  行为不同俗随流就要跌跤,还要受到群小的讥讽嗤笑。
  一连串的责怪,不断的诽谤啊,真使我愁肠百结不平难消!
  心情郁郁难以倾诉啊,君王受蒙蔽忠心难剖。
  心头愁闷失意潦倒啊,又有谁理解我心头的苦恼。
  本来有说不完的话却无法投寄啊,我愿陈述心志却无路使君王知晓。
  隐退沉默吧,可谁又明白我呢?
  上前呼喊吧,可谁又听我的呼号?
  一再的失意使我心烦意乱啊,满怀的愁绪呵,难写难描。
  从前我曾梦中飞游苍天啊,魂悠悠中途遇河却无渡船。
  我请大神替我占卜啊,他说:“你有大志可惜无外人助援。”
  “难道我就终将孤独被君王疏远?”
  他说:“可以为君王着想却不可依仗。
  因为众口一词可以把黄金熔化啊,当初你就是这样忠诚才遭受到危险。
  被汤烫过的人见到凉菜也要吹气,为什么你不把初衷改变改变?
  想不用天梯就打算登天,你的态度一丝没改还像从前。
  众人害怕你,不与你同心同德,为什么会和你做伴?
  虽同事一君但你们路途各异,为什么会给你助援?
  晋国的申生是个孝子啊,父亲把他逼死就是听信了谗言。
  鲧为人刚直不活转,他的功业因此不得实现。”
  我听说尽忠君王容易与人结怨,对此我毫不在意以为是夸大。
  手臂多次折伤的人可能成良医,如今我才明白这话一点儿不差。
  如今这个世道,天上利箭横飞,地上张罗设网。
  处处暗设机关陷害君王,哪里有我立足容身的地方。
  我徘徊不去以求留在君王身旁啊,又怕更大的祸患落在头上。
  我想抽身远走高飞啊,又怕君王诬我说:“你背叛我,要去什么地方?”
  想放弃正路像小人那样乱窜啊,可我一向心坚志专又不忍心。
  我的前胸和后背就像裂开一样啊,我心头郁闷难舒,绞痛难忍。
  捣碎木兰,揉碎蕙草啊,舂碎申椒做干粮。
  再播种下江离栽上菊花啊,待到春天做成干粮芬芳。
  唯恐我的真情得不到表达啊,所以三番五次表明衷肠。
  保持自己的美德,离群索居吧,我反复想过隐身远藏。

涉江
  我从小就爱好这奇特的服饰啊,直到老年这习惯也没有衰减。
  腰间挂着长长的宝剑啊,头上戴着高高的通天冠。
  缀着明月珠啊,身佩美玉串串。
  世道混浊没有人理解我啊,我要远走高飞,毫不留恋。
  驾起青龙白龙车啊,我与舜帝啊同游天帝的玉园。
  登上昆仑山啊,把玉树花美餐。
  我和天地啊一样长寿,我和日月啊一样光灿灿。
  痛心啊南方并没有人了解我,天一亮我就渡过了湘水长江。
  登上鄂渚我回头眺望啊,唉,丝丝寒风凄苦悲凉。
  让我的马儿在山边漫步,把我的车儿停放在林旁。
  我驾一叶扁舟上溯沅水啊,齐力摇起船桨,拍水击浪。
  船儿随波起伏不肯前进啊,陷入旋涡打转波荡。
  早晨,从枉渚出发,晚上,投宿在辰阳。
  如果我的心是正直的啊,虽处穷乡僻壤又有何伤!
  行到溆浦我有些打不定主意啊,心中迷惘不知该去何方。
  茂密的山林一片阴暗啊,那本是猿猴住的地方。
  高峻的大山遮天蔽日啊,山下淫雨霏霏迷迷茫茫。
  无边无际的雪花啊飞飞扬扬,布满天空的浓云阴沉无光。
  可怜我一生无欢乐啊,孤独地生活在这高山老林中。
  我不能改变心志去随波逐流啊,当然就要穷愁潦倒终生。
  接舆愤世剃去自己的头发,桑扈穷得裸体而行。
  忠心的人啊,不被重用,贤明的人求进身也难成功。
  伍子胥终遭祸殃啊,比干被剖心不得善终
  纵观历史都是这样啊,我又何苦抱怨今人的行径!
  但我要坚持正道而毫不犹豫,当然那将使我一生遭难不见光明!
  尾声:鸾鸟和凤凰啊,一天比一天远了。
  燕雀和乌鹊啊,却把窝筑在庙堂上面。
  瑞香和辛夷啊,都死在林丛草间。
  腥的臊的都被重用啊。
  芳的香的却不得靠前。
  阴阳错位都颠倒了位置,这世道真是失常大变。
  怀抱忠心的人反失意,我还是赶快远走别迟疑!

哀郢
  上天不再保佑我家邦啊,为什么让人们这样凄凄惶惶?
  他们颠沛流离,亲人失散啊,正当仲春二月逃向东方。
  离开故乡郢都走向远处啊,沿着长江夏水流亡。
  一走出城门我心不禁一阵疼痛啊,甲日的早晨我动身向东方。
  从郢都出发离开家乡啊,我心中恍惚,前途渺茫
  举起船桨让船儿随水飘荡啊,可怜我再也见不到君王。
  远望那高大的梓树我不禁长叹啊,眼泪就像雪珠般簌簌流淌。
  过了夏首一路飞流直下啊,回头已看不见郢都城门在何方。
  牵肠挂肚心悲伤啊,前途渺茫不知何处是我停脚的地方。
  随着风波任其漂泊吧,从此我就是一个无家的浪子到处飘荡。
  航行在汹涌的波涛上啊,就像飞了起来不知把我抛向何方。
  情思郁结难排解啊,愁肠百曲不舒畅。
  我将让我的船儿顺流东下啊,先南入洞庭再北上长江。
  离开了世世代代居住的故土啊,而今漂泊来东方!
  我的心一直想回去啊,何曾一时一刻把它忘记。
  船背夏首向东行啊,心儿却飞向西,悲伤啊郢都一天比一天远离。
  登上水边高地纵目远望啊,想借此暂且舒散一下我的愁绪。
  可一见这片安乐的土地悲心又起啊,可怜大江两岸还保存着古朴的风气。
  面对着洪波巨浪往哪儿去啊,烟波浩渺南渡又将到何处?
  想不到高屋大厦变成废墟啊,两座东门怎么能荒草簇簇?
  心中不快这样久啊,旧忧未去又添新愁。
  想郢都的道路是多么遥远啊,长江夏水怎么能回头再渡!
  忽然间被疏远不再被任用啊,至今已整整过了九个年头。
  满怀悲苦心不畅啊,失意潦倒真忧愁。
  那群小为邀君欢一副媚态啊,实际内心空虚毫无操守。
  我一片忠心希望为国献身啊,反被小人嫉妒使我们君臣离分。
  尧舜的德行多么高尚啊,光明远烛直达天庭。
  众小人把他们嫉妒诽谤,给他们加上“不慈”的恶名。
  忠诚有德的人被君王厌恶憎恨啊,反喜欢那巧嘴滑舌夸夸其谈的人。
  众群小奔走钻营一天天高升啊,贤臣良士被冷落日益疏远不亲近。
  尾声:我放眼眺望四方啊,何时能回一次故乡?
  飞鸟还要飞回自己的巢窝啊,狐狸死了还把头朝向生他养他的山冈。
  我真是无罪啊而被抛弃流放,日日夜夜我怎能把它忘!

抽思
  心头闷闷一团忧思啊,独自长叹倍增忧伤。
  愁思如麻难理难剪啊,夜啊偏偏又这样漫长。
  秋风使草木改变了颜色啊,为什么天地也在秋风中浮荡?
  我常常想起您是那么爱动怒,真伤透了我的心痛苦难当。
  有时我真想立刻离您远去啊,见人们动辄得咎又打消此想。
  还是把心中的话写成诗篇吧,把它进献给您,我的君王。
  先前你曾和我约定啊,说:“黄昏就是我们的佳期。”
  谁料想你半路又翻悔啊,违背前言又打别的主意。
  你对我夸耀你的美貌丽容啊,你对我炫示你的媚态娇姿。
  和我说过的话你全不算数啊,为什么还对我大发脾气?
  我本想找空闲向你解释明白啊,可一直心里害怕不敢倾吐。
  我悲伤犹豫,可仍想对你说啊,真是苦啊,满腹悲伤不能诉。
  我把这情形向你陈述啊,可你假装耳聋不肯听。
  本来正直的人就不会献媚啊,群小真就把我当成害人精。
  当初我所说的是那样明白啊,难道至今你就把它全遗忘?
  为什么我爱忠心耿耿地向你进言,就是希望你的美德更加光大发扬。
  愿你以三王五霸做楷模啊,我把彭咸作为自己的榜样。
  什么目标不能达到啊,美名远播,万古流芳
  善良的品德全靠自己修养啊,美好的名声不能浪得空想。
  不付出哪能得到回报啊,不结果实怎会收获满仓?
  小歌:
  我向君王倾诉出我的委屈啊,从早说到晚却得不到公平的裁定。
  你一味地向我炫耀你的美貌啊,你骄傲得连我的陈辞听也不听。
  唱:
  有只鸟儿从南方飞来啊,飞落在汉水以北的地方。
  羽毛模样是多么美丽啊,孤孤单单栖息在异乡。
  我孤苦零丁无伴侣啊,也没有好媒人在身旁。
  路途遥远你一天天把我遗忘啊,我欲诉深情却又无门见到君王。
  遥望南山止不住眼泪流淌啊,对着流水我叹息哀伤。
  初夏的夜本来很短啊,为什么竟像一年般的长!
  想来郢都的路是多么遥远啊,可是魂梦一夜跑九趟。
  我不顾道路是弯还是直啊,直奔南方的群星和月亮。
  想径直南行识不得路啊,魂灵为找路来往奔忙。
  为什么我的心那样正直啊?
  别人的心不与我一样。
  提亲的人太弱不能为我沟通啊,还不知我心胸磊落坦荡。
  尾声:
  长长的浅滩湍急的流水,我溯江而上。
  我频频地望着南行的大道,聊以平慰我的愁肠。
  我的心坚如高大的磐石,飞回郢都是我的愿望。
  山高路险心儿早已飞过,人啊还缓缓地走在路上。
  走走停停路难行,夜晚投宿在北姑。
  心烦意乱满怀苦楚,就像不断的流水难消除。
  我悲苦,我叹息,我呻吟,我的心啊在思念着远方。
  路又远啊地又偏,又没人替我传达衷肠。
  倾诉愁思写成诗章,聊以自慰宽愁肠啊。
  忧心忡忡不遂意,这些话儿对谁讲!

怀沙
  初夏的江水一片汪洋啊,草木繁茂莽莽苍苍。
  痛心啊,止不住的哀伤,我急急地奔向南方。
  举目四望一片昏暗啊,死一般沉寂听不到一丝声响。
  无穷的委屈和悲痛郁结心头啊,身遭不幸有喝不完的苦浆。
  拍拍心窝问问心啊,强自压下满腹的委屈和冤枉。
  虽说方的可以削成圆啊,可正常的法度并不因此而废弃。
  如果把初衷和追求来改变啊,定会被贤人君子看不起。
  章程规划早已出之笔墨啊,当初图谋的经国大法不能改移。
  品行淳厚心地正直啊,才是贤人君子所赞许的。
  巧倕如果不砍上几斧啊,谁知他有变曲为直的神工妙技?
  黑色的彩绘放在暗处啊,瞎人说它不鲜艳。
  离娄微微闭着眼啊,盲人说他是瞎眼汉。
  硬把白的说成黑啊,把上当下颠倒颠。
  凤凰关进竹笼里啊,反叫鸡鸭翱翔舞翩翩。
  美玉沙石混在一起啊,一样看待不分贵和贱。
  想那小人鄙陋又愚顽啊,根本不知我心良善。
  我肩负重任责任大啊,陷入泥沼我不能起航向前。
  我怀揣美玉手握宝啊,无人知我不知给谁看。
  村犬成群乱狂吠啊,全因少见多怪无识见。
  诽谤俊士忌英贤啊,本是庸人的本性和习惯。
  我外表质朴心豁达啊,众人不知我出众的才干。
  成材原木堆一起啊,没人知我栋梁在里面。
  我重仁义不停地自修啊,忠厚朴实才感充实心里安。
  明君舜帝不再遇啊,有谁知道我雍容大方,气定神闲?
  贤臣不遇明君自古就有啊,这其中的缘故有谁了然?
  商汤、夏禹时代久远啊,千载悠悠,难慕难羡。
  止住恨啊不再怨,要坚强,自把苦水咽。
  遭受祸患不悔改啊,愿为后人做模范。
  向北赶路去投宿啊,夕阳沉沉将落山。
  把忧愁痛苦全忘掉吧,生命的尽头已不远。
  尾声:
  浩浩荡荡的沅水湘水啊,各自奔流涌向前。
  漫长的道路多险阻啊,它是那么渺茫遥远。
  我怀抱一颗忠心和真情啊,却孤独无依没人来相伴。
  相马的伯乐已经死去啊,纵有千里马又有谁来分辨?
  世上众人的命啊,各自的生死早注定。
  安下心来放宽怀啊,我又何必惧死恋生?
  诉不尽的忧伤止不住的悲哀啊,长吁短叹一声连一声。
  世道混浊无人了解我啊,人心难测,看不透啊说不清。
  我知道一死已不可免啊,那就不必再吝惜这残生。
  告诉你啊,以死守志的先贤,我将加入到你们的行列中。

思美人
  怀念着我心爱的人啊,揩干眼泪而远望。
  没人介绍而路又迢遥,有话却无法成章。
  我至诚一片而蒙冤,我进退两难而不前。
  愿每日陈述我的心思,心思沉顿而难表现。
  愿浮云为我捎信,云师却不肯讲情。
  托鸿鸟为我传书,鸿高飞而不应命。
  我难比帝喾高辛,能遇凤凰而授卵。
  要变节而随流俗,我知耻而有所不敢。
  多年来我遭受摧残,毫不减我心中的愤懑。
  宁失意而长此终身,我何能如掌之易反?
  我明知正路难通,但我不能不走正路。
  尽管是车翻而马倒,我依然望着前途。
  我再把好马辔上,请造父为我执鞭。
  慢慢地走,不必驱驰,让我把光景流连。
  指着嶓冢山的西边,那汉水发源地点,
  就走到日落昏黄,也莫嫌道途遥远。
  我姑且等待明年,艳阳的春日绵绵。
  我要放怀地歌唱,逍遥在江水、夏水之边。
  我攀摘灌木中的苻蓠,我采集沙滩上的卷施。
  和古人可惜不能同时,摘来香草啊同谁赏识。
  采取萹薄与同蔬菜,尽可以纽成环佩。
  也未尝不好看一时,终萎谢而遭毁败。
  我姑且快乐逍遥,观赏南方人的异态。
  只求我心中快活,把愤懑置之度外
  芳香与污秽杂混一起啊,芳花终会卓然自现。
  馥郁的芳香必然远扬,内部充实外表自有辉光。
  只要真诚的素质长保不亡,声名会突破一切的阻障。
  想请薜荔替我说合,又怕走路去攀上树枝。
  想采荷花替我媒介,又怕下水打湿了裙子。
  登高吧,我不高兴,下水吧,我也不能。
  固然是我手足不惯。
  我犹豫而心不能定。
  完全依照着旧贯,我始终不肯改变。
  命该受难我也不管,趁着这日子还未过完。
  一个人孤单地走向南边,只想追求彭咸的典范。

惜往日
  痛想当年曾受君王的信任啊,受王命草宪令使政事清明。
  继承先王的功业恩惠百姓啊,修明法度的缺陷和漏洞。
  国家富强法度建起啊,忠臣理事君王安乐自轻松。
  国家机密大事放在心上啊,纵或有过错君王也宽容。
  我心地淳朴守口如瓶啊,于是遭到小人的嫉妒和围攻。
  君王从此对我含怒没笑脸啊,根本不把是非对错来澄清。
  小人蒙住君王的耳和眼啊,挑拨是非造谣生事把君王欺蒙。
  你不调查验证就信以为真啊,不加思考地就把我弃置不用。
  你听信小人的一派胡言乱语啊,怒气冲冲地指责我不义不忠。
  忠贞的臣子并无罪过啊,为什么反遭诽谤受指责?
  真是愧对天日啊,一片忠诚反蒙冤,我还是逃到幽暗之处躲一躲。
  面对着沅水湘水的深渊啊,强忍满腔悲愤自沉江河。
  终于身死名也灭啊,可惜昏君依然昏昏不理解。
  君王心无分寸又不明察啊,使芳草埋没在荒林草野。
  我向何处倾诉衷情陈说忠信啊,宁愿默默死去也决不偷生苟活!
  我孤独地被隔绝抛弃在荒漠啊,致使忠贞之臣啊无从尽忠报国
  听说百里奚曾当过俘虏啊,伊尹也曾在厨房煮饭烧过火。
  吕望曾在朝歌做过屠夫啊,宁戚也曾半夜喂牛叩角而歌。
  如果不遇圣君汤武和桓缪啊,世上谁又知道他们才能卓绝?
  吴王听信谗言不知悔改啊,伍子胥死后终遭祸。
  介子推一片忠心抱树而死啊,晋文公醒悟后才去追寻搜索。
  改绵山为介山并封山禁伐啊,用来报答介子推的大恩大德
  想起追随自己多年的故旧啊,便穿起白丧服痛哭不绝。
  有的人一片忠信守节而死啊,有的人欺蒙诈骗而高官得做。
  不去考察了解事实真相啊,只听信小人的一派信口胡说。
  鲜花的芬芳和美玉的光泽混合在一起啊,谁又能清清楚楚地把它们分别?
  为什么芳草这么早地凋零啊,只因薄霜已降而不知防戒。
  实在是君王昏昏受蒙蔽啊,让谗谀小人日益洋洋自得
  小人妒贤自古就是这样啊,说什么不可佩的是蕙草杜若。
  嫉妒美人的风姿秀韵啊,丑女嫫母搔首弄姿自作风骚。
  纵使有西施般的美貌啊,制造流言斐语取代她的美好。
  我希望陈述真情表白心意啊,竟会获罪真是出乎意料
  我的真情和冤枉日益清楚啊,就像众星在天空排列着。
  跨上骏马放开四蹄飞奔啊,却没有勒马的缰绳和铁嚼。
  乘上竹木筏顺流急下啊,却没有船桨任水飘。
  不遵法度单凭主观去治国啊,就像上面的譬喻一样危险一样糟。
  我宁愿早些死去被水飘走啊,我担心祸殃再一次来到。
  话没说完就投向深渊啊,可惜这一切君王不会知道。

橘颂
  天地间生长着一种佳树,那是橘树,习服这一方水土。
  天生的习性不能移植,只生长在南国荆楚。
  根深坚牢难以迁徙,那是因为它心志专一。
  碧绿的叶子,洁白的花朵,缤纷一片令人心喜。
  枝条繁密刺儿尖利,挂满团团的橘实。
  绿中透出点点橘黄,色彩多么斑斓绚丽。
  鲜艳的外表,纯洁的内里,如同可担重任的贤人志士。
  枝繁叶茂,风姿美丽,美得真是无可挑剔。
  啊,你自幼的志气,就与众人殊异。
  你卓然独立从不变易,怎不令人可敬可喜!
  根深坚固难以迁徙,心胸坦荡别有希冀。
  你清醒地独立于世,宁愿绝水横渡也不随水流去。
  你断绝私欲谨慎自守,永不会犯错误。
  你坚守美德从无偏私,为人高尚可配天地。
  我愿与日月共生死,长结友谊不离不弃。
  至善至美而不过分,枝干坚直又有纹理。
  你虽然年纪轻轻,却可做人们的老师。
  你的德行可与伯夷相比,为人榜样,供人学习。

悲回风
  悲哀啊,旋风撕卷着蕙草,我心郁结,我心忧伤。
  柔弱的蕙草易被摧残啊,秋风无形却能产生巨大影响。
  为什么彭咸令人长久思慕啊,他那高尚节操和志向令人难忘。
  千变万化岂能把真情掩盖啊,哪有虚伪能够保持久长?
  鸟兽鸣叫把同伴呼唤啊,鲜草靠近枯草堆就失去芬芳。
  鱼儿鼓鳞炫示自己与众不同啊,蛟龙潜入渊底把美丽的鳞甲隐藏。
  所以苦菜与甜菜从不种在一地啊,兰芷生在幽僻的深山才独具芳香。
  只有佳人才能永葆美好啊,虽历经百世也自善良。
  我的志向是那么远大啊,可惜就像白云飘浮在天上。
  我高远的志向不被理解啊,我只好赋诗一表我的衷肠。
  思想起我孤独幽怨的情怀啊,只好折枝杜若和椒枝独自守在这里。
  我止不住地一次次长吁短叹啊,人虽隐伏荒野可心头的思虑难息。
  我涕泪交流心悲凄啊,彻夜不眠愁思如缕。
  难挨的漫漫长夜终于熬过啊,可心头的悲哀依然长留不去。
  我还是起身去四处游荡吧,姑且逍遥一番自解愁绪。
  悲伤叹息可怜我的不幸啊,满怀的苦闷郁悒难解难舒。
  把我满心的愁思结成一条佩带啊,把我满怀的愁苦编为一件内衣。
  折一枝若木枝遮蔽阳光啊,任随旋风把我飘来荡去。
  眼前的一切模模糊糊看不清啊,我的心像开了锅翻腾不止。
  整一整衣裳稳一稳神啊,走吧,恍恍惚惚若有所失
  岁月匆匆很快地流逝啊,我的生命也渐渐走到尽头。
  芳草枯萎茎折叶落啊,一片凋零香消芳收。
  可怜我的愁思永不止啊,我的这些表白也无济于事
  我宁愿死去或永远漂泊啊,也不忍我的心永远这般愁苦。
  我孤儿般的呻吟着,擦着眼泪啊,我像被赶出家门的孤儿不得回去。
  谁能思想起这些而不心痛啊,我决心仿效先贤走彭咸的路。
  我登上高山向远处眺望啊,漫漫长路死一般的寂静。
  我走进这无影无声的寂寞世界啊,连看一看、听一听、想一想都不可能。
  这里只有无穷的愁苦没有一丝欢乐啊,满心是解不开、驱不散的愁绪苦情。
  我的心被束缚不得舒展啊,像被千万条绳索把它捆紧。
  辽阔无边四周一片寂静啊,莽苍苍空荡荡无像无形。
  秋声虽小可使草木感应啊,蕙草虽本性纯真却难抵秋风。
  世事茫茫不可预料啊,愁思不断缥缈绵长。
  愁满心怀常使我悲苦啊,在黑暗中飞舞也难欢畅。
  驾着波涛顺水漂流啊,投向彭咸居住的地方。
  我飞上高山峭壁啊,站在虹霓的顶端。
  我占据青空吐气成虹啊,突一挥手抚摸青天。
  我吸饮着清露串串啊,又含漱着洁白的霜花片片。
  我依在风穴旁闭目休息啊,陡然间翻身醒来又愁思绵绵。
  我背靠昆仑俯瞰云雾滚滚飞腾啊,我依凭岷山下视江水奔流直前。
  急流击石令人惊心啊,涛声不绝震响耳畔。
  乱纷纷江水横冲直撞啊,白茫茫江水汪洋一片。
  波涛滚滚不知流向哪里啊,弯弯曲曲流到何处才算完。
  浪涛翻滚忽上忽下啊,又或左或右翻腾在两边。
  江水波起浪涌忽前忽后啊,就像潮汐的涨落定时不变。
  看炎夏的热气一阵阵升腾啊,看水汽上升凝成为雨露云烟。
  悲叹啊,霜雪都飘落大地,潮水撞击的声音又传到耳边。
  我凭借着日光月影上下往来啊,我用弯曲的黄棘神木充做马鞭。
  我寻求介子推隐居过的居处啊,我发现了伯夷隐居的遗址首阳山。
  心里思忖我不再离开他们啊,抱定决心不再去别处的打算。
  尾声:
  我怨恨以往不识时务的追求啊,我痛惜后来无辜蒙受的惊惧。
  我愿随着江淮漂流入海啊,跟从伍子胥以满足自己的心意。
  我望见大河中的沙洲啊,悲哀地想起申徒狄的高行骨气。
  一次次规谏君王而不被听信啊,抱石自沉又将有何益?
  心头郁闷不舒畅啊,愁思百结难消释。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介绍

  《楚辞》篇名。包括9篇作品。依王逸《楚辞章句》的次序是:《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桔颂》、《悲回风》。这9篇的作者,王逸都定为屈原

  宋代洪兴祖则疑《思美人》、《惜往日》、《桔颂》、《悲回风》4篇非屈原作(《楚辞补注》)。明代许学夷也以《惜往日》、《悲回风》二篇非屈原口气,疑为唐勒、景差等人所作(《诗源辨体》)。清代顾成天则定《惜诵》、《惜往日》二篇为河、洛间人所作(《读骚别论》)。而近人还有说《哀郢》为庄辛所作的(钱穆《先秦诸子系年》)。但所有这些怀疑,多以文气为判定真伪的标准,尚无确凿有力的证据。

  关于《九章》名称的意思,王逸训“章”字为“著也,明也,言己所陈忠信之道甚著明也”,显系出于汉代经生陋说,不足为训朱熹认为《九章》乃“后人辑之,得其九章,合为一卷”(《楚辞集注》),较为合理。至于辑录、题名者,或认为是刘向,或认为是淮南王幕府中的文学之士,尚无定论。

  关于《九章》各篇的写作时、地问题,王逸认为它们都是屈原流放于江南时所作;朱熹则认为“非必出于一时之言也”(《楚辞集注》)。细观《九章》各篇内容,朱说较符合作品实际。至于《九章》中各篇的具体写作时间及其排列次序,明代黄文焕,清代林云铭、蒋骥及现代楚辞学者各有考订,说法不一。

  《九章》各篇的思想内容,因并非出于一时一地,所以应当分别看待。其中:

  《惜诵》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遭受打击后的愤懑心情,内容略与《离骚》前半篇相似。

  《涉江》似是自叙放逐江南的行迹,反映了诗人高洁的情操与黑暗混浊的现实生活的矛盾。

  《哀郢》一说作于庄□暴郢之后,一说作于白起破郢(前278)之后,抒写了诗人对破国亡家的哀思及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抽思》大概作于屈原被疏于汉北之时,抒发了诗人见疏于怀王之后的怫郁幽怨之情。

  《怀沙》为屈原自沉之前不久所作,一说为怀沙石沉江,一说为怀念长沙,其中着重叙写了诗人正道直行、不随世浮沉的节操以及准备以死来殉理想、殉信仰的决心。

  《思美人》反映了诗人思念其君而不能自达,但又不愿变心从俗的心情。

  《惜往日》有人认为是屈原的绝命词。概叙了诗人一生的政治遭遇,为因谗人破坏和国君昏庸使自己的理想不能实现而深感痛惜,也表示了必死的决心。

  《桔颂》一般认为是屈原早期的作品,通篇就桔的形象和特征作出拟人化的描写,可以看成是作者人格和个性的缩影。

  《悲回风》则流露了一种低徊缠绵的忧苦之情。

  《九章》各篇的艺术风格和成就,也不一律。其中《桔颂》一篇清新秀拔,别具一格,从辞赋的体裁上说,开了体物写志的先河。《哀郢》、《涉江》、《怀沙》三篇情景交融,诗味腴厚,在《楚辞》中允称上品。其写景之句如“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宛然如画。抒情语句如“楫齐扬以容与兮,哀见君而不再得。望长楸而太息兮,涕淫淫其若霰”,恳挚缠绵,颇有回肠荡气之致。至于《惜往日》、《悲回风》二篇,艺术上较他篇略为逊色。《九章·桔颂》图清代门应兆作。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屈原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忧国忧民的屈原在长沙附近汩罗江怀石自杀,端午节据说就是他的忌日。他写下许多不朽诗篇,成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积极影响。 31篇诗文

猜你喜欢

卜居

:

  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竭知尽忠而蔽障于谗。心烦虑乱,不知所从。乃往见太卜郑詹尹曰:“余有所疑,愿因先生决之。”詹尹乃端策拂龟,曰:“君将何以教之?”

  屈原曰:“吾宁悃悃款款,朴以忠乎,将送往劳来,斯无穷乎?

  “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宁正言不讳以危身乎,将从俗富贵以偷生乎?宁超然高举以保真乎,将哫訾栗斯,喔咿儒儿,以事妇人乎?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以洁楹乎?

  “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将泛泛若水中之凫,与波上下,偷以全吾躯乎?宁与骐骥亢轭乎,将随驽马之迹乎?宁与黄鹄比翼乎,将与鸡鹜争食乎?

  “此孰吉孰凶?何去何从?

  “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吁嗟默默兮,谁知吾之廉贞!”

  詹尹乃释策而谢曰:“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用君之心,行君之意。龟策诚不能知此事。”

  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竭知尽忠而蔽障于谗。心烦虑乱,不知所从。乃往见太卜郑詹尹曰:“余有所疑,愿因先生决之。”詹尹乃端策拂龟,曰:“君将何以教之?”
  屈原(被)流放了,三年不再能见(到国王)。(他)竭尽智慧用尽忠心,却被谗言遮挡和阻隔。(他)心情烦闷思想混乱,不知道何去何从。就前往拜见太卜郑詹尹说:“我有所疑惑,希望由先生您来决定。”詹尹就摆正蓍草拂净龟壳说:“您有什么赐教的啊?”

  屈原曰:“吾宁悃悃款款,朴以忠乎,将送往劳来,斯无穷乎?
  屈原说:“我是宁愿忠实诚恳,朴实地忠诚呢,还是迎来送往,而使自己不会穷困呢?

  “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宁正言不讳以危身乎,将从俗富贵以偷生乎?宁超然高举以保真乎,将哫訾栗斯,喔咿儒儿,以事妇人乎?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以絜楹乎?
  “是宁愿凭力气除草耕作呢,还是游说于达官贵人之中来成就名声呢?是宁愿直言不讳来使自身危殆呢,还是跟从习俗和富贵者来偷生呢?是宁愿超然脱俗来保全(自己的)纯真呢,还是阿谀逢迎战战兢兢,咿咿喔喔(语无伦次地谄言献媚)来巴结妇人呢?是宁愿廉洁正直来使自己清白呢,还是圆滑求全,像脂肪(一样滑)如熟皮(一样软),来谄媚阿谀呢?

  “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将泛泛若水中之凫,与波上下,偷以全吾躯乎?宁与骐骥亢轭乎,将随驽马之迹乎?宁与黄鹄比翼乎,将与鸡鹜争食乎?”
  “是宁愿昂然(自傲)如同(一匹)千里马呢,还是如同(一只)普普通通的鸭子随波逐流,偷生来保全自己的身躯呢?“是宁愿和良马一起呢,还是跟随驽马的足迹呢?是宁愿与天鹅比翼齐飞呢,还是跟鸡鸭一起争食呢?”

  “此孰吉孰凶?何去何从?”
  “这些选择哪是吉哪是凶?应该何去何从?”

  “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吁嗟默默兮,谁知吾之廉贞!”
  “(现实)世界浑浊不清:蝉翼被认为重,千钧被认为轻;黄钟被毁坏丢弃,瓦锅被认为可以发出雷鸣(般的声音);谗言献媚的人位高名显,贤能的人士默默无闻。可叹啊沉默吧,谁知道我是廉洁忠贞的呢?”

  詹尹乃释策而谢曰:“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用君之心,行君之意。龟策诚不能知此事。”
  詹尹便放下蓍草辞谢道:“所谓尺有它不足的地方,寸有它的长处;物有它不足的地方,智慧有它不能明白的问题;卦有它算不到的事,神有它显不了灵的地方。您(还是)按照您自己的心,决定您自己的行为(吧)。龟壳蓍草实在无法知道这些事啊!”

  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竭(jié)知尽忠而蔽复(zhàng)于谗(chán)。心烦虑乱,不知所从。乃往见太卜郑詹(zhān)尹曰:“余有所疑,愿因先生决之。”詹尹乃端策拂龟,曰:“君将何以教之?”
  放:放逐。复见:指再见到楚王。蔽复:遮蔽、阻挠。太卜:掌管卜筮的官。因:凭借。端策:数计蓍草;端,数也。拂龟:拂去龟壳上的灰尘。

  屈原曰:“吾宁悃(kǔn)悃款款,朴以忠乎,将送往劳(láo)来,斯无穷乎?
  悃悃款款:诚实勤恳的样子。送往劳来:送往迎来。劳,慰劳。

  “宁诛(zhū)(chú)草茅以力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宁正言不讳以危身乎,将从俗富贵以偷生乎?宁超然高举以保真乎,将哫(zú)(zǐ)(lì)斯,喔(ō)(yī)儒儿,以事妇人乎?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将突梯滑稽(jī),如脂如韦,以絜(jié)(yíng)乎?
  大人:指达官贵人。偷生:贪生。超然:高超的样子。高举:远走高飞。保真:保全真实的本性。哫訾:以言献媚。栗斯:阿谀奉承状。栗:恭谨,恭敬。斯:语助词。喔咿儒儿:强颜欢笑的样子。妇人:指楚怀王的宠姬郑袖,她与朝中重臣上官大夫等人联合排挤馋毁屈原。突梯:圆滑的样子。滑稽:一种能转注吐酒、终日不竭的酒器,后借以指应付无穷、善于迎合别人。如脂如韦:谓像油脂一样光滑,像熟牛皮一样柔软,善于应付环境。絜楹:度量屋柱,顺圆而转,形容处世的圆滑随俗。

  “宁昂昂若千里之驹(jū)乎,将泛泛若水中之凫(fú),与波上下,偷以全吾躯乎?宁与骐骥亢(kàng)(è)乎,将随驽(nú)马之迹乎?宁与黄鹄(hú)比翼乎,将与鸡鹜争食乎?”
  昂昂:昂首挺胸、堂堂正正的样子。泛泛:漂浮不定的样子。凫:水鸟,即野鸭。亢轭:并驾而行。亢,同"伉",并也;轭,车辕前端的横木。驽马:劣马。宁与黄鹄比翼乎:黄鹄:天鹅;比:旧读bì。鹜:鸭子。

  “此孰吉孰凶?何去何从?”
  

  “世溷(hùn)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fǔ)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吁(xū)(jiē)默默兮,谁知吾之廉贞!”
  溷浊:肮脏、污浊。千钧:代表最重的东西。古制三十斤为一钧。黄钟:古乐中十二律之一,是最响最宏大的声调。这里指声调合于黄钟律的大钟。瓦釜:陶制的锅。这里代表鄙俗音乐。高张:指坏人气焰嚣张,趾高气扬。

  詹尹乃释策而谢曰:“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用君之心,行君之意。龟策诚不能知此事。”
  谢:辞谢,拒绝。数:卦数。逮:及。

  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竭知尽忠而蔽障于谗。心烦虑乱,不知所从。乃往见太卜郑詹尹曰:“余有所疑,愿因先生决之。”詹尹乃端策拂龟,曰:“君将何以教之?”

  屈原曰:“吾宁悃悃款款,朴以忠乎,将送往劳来,斯无穷乎?

  “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宁正言不讳以危身乎,将从俗富贵以偷生乎?宁超然高举以保真乎,将哫訾栗斯,喔咿儒儿,以事妇人乎?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以洁楹乎?

  “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将泛泛若水中之凫,与波上下,偷以全吾躯乎?宁与骐骥亢轭乎,将随驽马之迹乎?宁与黄鹄比翼乎,将与鸡鹜争食乎?

  “此孰吉孰凶?何去何从?

  “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吁嗟默默兮,谁知吾之廉贞!”

  詹尹乃释策而谢曰:“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用君之心,行君之意。龟策诚不能知此事。”

  《卜居》是《楚辞》篇名。王逸认为屈原所作﹐朱熹从其说。近世学者多认为非屈原作﹐但也还不能作定论。篇中写屈原被放逐﹐“三年不得复见”﹐为此心烦意乱﹐不知所从﹐就前去见太卜郑詹尹﹐请他决疑。屈原先述世道不清﹑是非善恶颠倒的一连串疑问﹐然后詹尹表示对这些疑问“龟策诚不能知事”﹐只好说“用君之心﹐行君之意”。显然﹐《卜居》并非真的问卜决疑之作﹐只不过设为问答之语﹐以宣泄作者的愤世嫉俗之意而已。篇中多用譬喻﹐如“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等﹐形像鲜明﹐而且音节嘹亮﹐对比强烈﹐体现了激愤的情绪。就形式而言﹐《卜居》全篇用对问体﹐凡提八问﹐重重叠叠而错落有致﹐决无呆板凝滞之感。后世辞赋杂文中宾主问答之体﹐实即滥觞于此。

  《卜居》记述了屈原对人生道路的坚定选择,显示了一位伟大志士身处黑暗世道的铮铮风骨。也许因为构成全文主体的,乃是诗人自己言论的缘故吧,后世往往又直指其作者为屈原。 即使是伟大的志士,也并非总是心境开朗的。不妨可以这样说:正是由于他们的个人遭际,关联着国家民族的命运,所以心中反而更多不宁和骚动。其痛苦、愤懑的抒泻,也带有更深切的内涵和远为强烈的激情。 屈原正是如此。当他在《卜居》中出现的时候,已是强谏遭斥、远放汉北的“三年”以后。“忠而被谤”,能无哀愤?“既放”在外而找不到报效家国之门,能不痛苦得“心烦虑乱,不知所从”?本文开篇描述他往见郑詹尹时的神思萧散之状,正告诉读者:一种怎样深切的痛苦和骚动,在折磨着这位哲人的心灵。

  这痛苦和骚动的展开,便是构成全文主体的卜问之辞。篇目题为“卜居”,可见卜问的是有关安身立命的大问题。而当诗人发出“宁……将……”的两疑之问时,显然伴随着对生平遭际的庄肃回顾。因而诵读这节文字,只有联系屈原的崎岖经历,才能真切地感受到其间的情感推涌和涨落。

  “吾宁悃悃款款(勤苦忠厚貌)朴以忠乎?将送往劳来斯无穷乎?”这庄严的回顾,似于是从青年时代的修身立业开始的。思绪悠悠却又突兀而问,平静中带着自信,突兀中夹几分焦虑,表现的是一种志在兴邦,而急于有所作为的青年之思考和选择。接着的“吾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将游大人(权贵)以成名乎?”则又情绪激昂起来,于自信中汩汩涌腾出一派傲气——正如屈原在《桔颂》中就骄傲表述的,他“苏世独立”、“廓其无求”,誓志靠自己的“力耕”,来实现“诛锄”天下“草茅”的壮愿,而决不愿向腐朽的权贵攀附、折腰!这便是青年屈原,在踏上楚国政坛前夕所作出的人生选择。这与当时的许多纨袴子弟,为了实现个人对名位、富贵的企盼,而奔走钻营于王公大人府邸,构成了何其鲜明的对比!

  到了“宁正言不讳以危身乎”句的跳出,屈原的思绪,大抵已回顾到他担任楚怀王左徒时期。当时,诗人正以“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离骚》)的满腔热忱,投身于振兴楚国、改革朝政的大潮之中,同时也就与朝中的旧贵族势力发生了直接的冲突。卜问中由此滚滚而发的两疑之问,正成了这一冲突景象的惊心写照:一边是屈原的“竭知尽忠”,“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史记·屈原列传》);一边则是贵族党人的“竞进贪婪”,不惜走后宫“妇人”(怀王之妃郑袖)的门路,以“哫訾栗斯”的阿谈献媚,换取权位和私利。一边是屈原“廉洁正直”,为楚之安危强谏怀王,甘冒“正言不讳以危身”之祸;一边则是贵族党人“突梯滑稽”(圆滑讨好)的巧言令色、颠倒黑白,向屈原施以中伤和谗毁。屈原的遭受迫害和被怀王暴怒“放流”,就正发生在这十数年间。当诗人回顾这一段遭际时,胸中便充塞了无量的悲愤。两疑式的发问,因此挟带着怫郁之气排奡直上,正如阵阵惊雷碾过云霾翻沸的夜天,足令狐鬼鼠魅为之震慑。两种绝然相反的处世哲学的尖锐对立,在这节铺排而出的卜问中,得到了鲜明的表现。

  在如此尖锐的对立中,屈原的选择是孤傲而又坚定的: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一条为国为民的献身之路,愿效“骐骥”的昂首前行和“黄鸽”的振翮高翥,而决不屑与野凫“偷生”、与鸡鹜“争食”!但这选择同时又是严峻和痛苦的,因为它从此决定了屈原永不返朝的悲剧命运。忠贞徙倚山野,邪佞弹冠相庆,楚国的航船触礁桅折,楚怀王也被诈入秦身死!处此“溷浊而不清”的世道,诗人能不扼腕啸叹?文中由此跳出了最愤懑、最奇崛的悲呼之语:“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佞的嚣张、朝政的混乱,用“蝉翼”的变轻为重、“瓦釜”的得意雷鸣喻比,真是形象得令人吃惊!全篇的卜问以此悲呼之语顿断,而后发为 “吁嗟默默兮,谁知吾之廉贞”的怆然啸叹。其势正如涌天的怒浪突然凌空崩裂,又带着巨大的余势跌落。其间该蕴蓄着这位伟大志士,卓然独立、又痛苦无诉的几多哀愤!

  这就是构成《卜居》主体的卜问之辞,从形式上看,它简直就是一篇直诘神明的小《天问》。但由于《卜居》所问,均为诗人身历的现实遭际,其情感的抒泻就不像《天问》那般舒徐,而是与自身奋斗道路的选择、蒙谗遭逐的经历一起,沸涌直上、翻折而下,带有了更大的力度。其发问也不同于《天问》的一气直问,而采取了“宁……将……”的两疑方式,在对立铺排中摩奡震荡,似乎表现出某种“不知所从”、须由神明决断的表象。但由于诗人在两疑之问中寓有褒贬笔法,使每一对立的卜问,突际上都表明了诗人的选择立场。如问自身所欲坚守的立身原则,即饰以“悃悃款款”、“超然高举”、“廉洁正直”之词,无须多加探究,一股愿与慨然同风的正气,已沛然弥漫字行之间。对于群小所主的处世之道,则斥之为“偷生”、“争食”,状之为“喔咿儒儿”、“突梯滑稽”,那鄙夷不屑之情,正与辞锋锐利的嘲讽勃然同生。与对千里之驹“昂昂”风采描摹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对与波上下之凫“氾氾”丑态的勾勒——其间所透露的,不正是对贵族党人处世哲学的深深憎恶和鞭挞之情么?明睿的“郑詹尹”对此亦早已洞若观火,所以他的“释策而谢”,公然承认“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也正表达了对屈原选择的由衷钦佩和推崇。

  寓诗人的选择倾向于褒贬分明的形象描摹之中,而以两疑之问发之,是《卜居》抒泻情感的最为奇崛和独特之处。正因为如此,此文所展示的屈原心灵,就并非是他对人生道路、处世哲学上的真正疑惑,而恰是他在世道溷浊、是非颠倒中,志士风骨之铮铮挺峙。《卜居》所展示的人生道路的严峻选择,不只屈原面对过,后世的无数志士仁人千年来都曾面对过。即使在今天,这样的选择虽然随时代的变化而改换了内容,但它所体现的不坠时俗、不沉于物欲的伟大精神,却历久而弥新,依然富于鼓舞和感染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说,读一读《卜居》无疑会有很大的人生启迪:它将引导人们摆脱卑琐和庸俗,而气宇轩昂地走向人生的壮奇和崇高。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召旻

:

旻天疾威,天笃降丧。瘨我饥馑,民卒流亡。我居圉卒荒。

天降罪罟,蟊贼内讧。昏椓靡共,溃溃回遹,实靖夷我邦。

皋皋訿訿,曾不知其玷。兢兢业业,孔填不宁,我位孔贬。

如彼岁旱,草不溃茂,如彼栖苴。我相此邦,无不溃止。

维昔之富不如时,维今之疚不如兹。彼疏斯粺,胡不自替?职兄斯引。

池之竭矣,不云自频。泉之竭矣,不云自中。溥斯害矣,职兄斯弘,不烖我躬。

昔先王受命,有如召公,日辟国百里,今也日蹙国百里。於乎哀哉!维今之人,不尚有旧!

旻天疾威,天笃降丧。瘨我饥馑,民卒流亡。我居圉卒荒。
老天暴虐难提防,接二连三降灾荒。饥馑遍地灾情重,十室九空尽流亡。国土荒芜生榛莽。

天降罪罟,蟊贼内讧。昏椓靡共,溃溃回遹,实靖夷我邦。
天降罪网真严重,蟊贼相争起内讧。谗言乱政职不供,昏愦邪僻肆逞凶,想把国家来断送。

皋皋訿訿,曾不知其玷。兢兢业业,孔填不宁,我位孔贬。
欺诈攻击心藏奸,却不自知有污点。君子兢兢又业业,对此早就心不安,可惜职位太低贱。

如彼岁旱,草不溃茂,如彼栖苴。我相此邦,无不溃止。
好比干旱年头到,地里百草不丰茂,像那枯草歪又倒。看看国家这个样,崩溃灭亡免不了。

维昔之富不如时,维今之疚不如兹。彼疏斯粺,胡不自替?职兄斯引。
昔日富裕今日穷,时弊莫如此地凶。人吃粗粮他白米,何不退后居朝中?情况越来越严重。

池之竭矣,不云自频。泉之竭矣,不云自中。溥斯害矣,职兄斯弘,不烖我躬。
池水枯竭非一天,岂不开始在边沿?泉水枯竭源头断,岂不开始在中间?这场祸害太普遍,这种情况在发展,难道我不受灾难?

昔先王受命,有如召公,日辟国百里,今也日蹙国百里。於乎哀哉!维今之人,不尚有旧!
先王受命昔为君,有像召公辅佐臣。当初日辟百里地,如今国土日受损。可叹可悲真痛心!不知如今满朝人,是否还有旧忠臣?

参考资料:

1、 朱 熹.诗经集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50-1512、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638-6433、 王秀梅 译注.诗经(下).北京:中华书局,2015:737-742

(mín)天疾威,天笃(dǔ)降丧。瘨(diān)我饥馑,民卒流亡。我居圉(yǔ)卒荒。
旻天:此泛指天。疾威:暴虐。笃:厚,重。瘨:灾病。居:国中。圉:边境。

天降罪罟(gǔ),蟊(máo)贼内讧。昏椓(zhuó)靡共,溃(kuì)溃回遹(yù),实靖夷我邦。
罪罟:罪网。昏椓:昏,乱;椓,通“诼”,谗毁。靡共:不供职。共,通“供”。溃溃:昏乱。回遹:邪僻。靖夷:想毁灭。靖,图谋;夷,平。

(gāo)皋訿(zǐ)訿,曾不知其玷。兢(jīng)兢业业,孔填(chén)不宁,我位孔贬。
皋皋:欺诳。訿訿:谗毁。孔:很。填:长久。贬:指职位低。

如彼岁旱,草不溃茂,如彼栖苴(chá)。我相此邦,无不溃止。
溃:毛传:“遂也。”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遂者草之畅达,与‘茂’义相成。”苴:枯草。相:察看。止:语气词。

维昔之富不如时,维今之疚不如兹。彼疏斯粺(bài),胡不自替?职兄(kuàng)斯引。
时:是,此,指今时。疚:贫病。疏:程瑶田《九谷考》以为即稷,高粱。粺:精米。替:废,退。职:主。兄:“况”的假借。斯:语助词。引:延长。

池之竭矣,不云自频(bīn)。泉之竭矣,不云自中。溥(pǔ)斯害矣,职兄斯弘,不烖(zāi)我躬。
频:滨。溥:同“普”,普遍。弘:大。烖:同“灾”。

昔先王受命,有如召(shào)公,日辟国百里,今也日蹙(cù)国百里。於(wū)乎哀哉!维今之人,不尚有旧!
先王:指武王、成王。召公:周武王、成王时的大臣。蹙:收缩。於乎:同“呜呼”。

参考资料:

1、 朱 熹.诗经集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50-1512、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638-6433、 王秀梅 译注.诗经(下).北京:中华书局,2015:737-742

旻天疾威,天笃降丧。瘨我饥馑,民卒流亡。我居圉卒荒。

天降罪罟,蟊贼内讧。昏椓靡共,溃溃回遹,实靖夷我邦。

皋皋訿訿,曾不知其玷。兢兢业业,孔填不宁,我位孔贬。

如彼岁旱,草不溃茂,如彼栖苴。我相此邦,无不溃止。

维昔之富不如时,维今之疚不如兹。彼疏斯粺,胡不自替?职兄斯引。

池之竭矣,不云自频。泉之竭矣,不云自中。溥斯害矣,职兄斯弘,不烖我躬。

昔先王受命,有如召公,日辟国百里,今也日蹙国百里。於乎哀哉!维今之人,不尚有旧!

  此诗是《大雅》的最后一篇,它的主题,《毛诗序》以为是“凡伯刺幽王大坏也”,与前一篇《大雅·瞻卬》的解题一字不异。这种情况在《毛诗序》中并不多见,说明《召旻》与《瞻卬》的内容是有关联的。从诗的开头看,读者多少也能发现一些共同点,《瞻卬》首两句是“瞻卬昊天,则不我惠”,仰望茫茫上空,慨叹老天没有恩情,《召旻》首两句是“昊天疾威,天笃降丧”,悲呼老天暴虐难当,不断降下灾祸,两者语气十分相似,只是《召旻》的口吻更激切一些。周幽王宠幸褒姒,斥逐忠良,致使国家濒于灭亡,所以诗人作《瞻卬》一诗刺之;周幽王又任用奸佞,败坏朝纲,这与宠幸褒姒一样对国家造成极大危害,所以诗人再作《召旻》一诗刺之。

  此篇共七章,句式基本为四字句,但也有三字句、五字句、六字句乃至七字句穿插其间。首章一开始就责天,责天实际上并不是简单的指斥。因为周人的天命观已有天人感应的色彩,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天子的所作所为会影响天的意志,天子政治清明,自然风调雨顺,天子昏庸暴虐,天就会降下各种自然灾害;所以“天笃降丧”必然是天子缺德的结果。这样,百姓受饥馑荼毒,流离失所,即使在边僻之地也遭灾荒的惨象马上就攫住了读者的心,使之受到强烈的震撼,为受难的民众而悲悯,并由此去思索上天为何降罪于世人。

  第二章逐渐进入主题。“天降罪罟”义同上章的“天笃降丧”,变易其词反覆陈说老天不仁,当然仍是意在斥王。这一句与前一篇《瞻卬》的“天之降罔(网)”也是同义的,这多少也可见出两章内容上的相关性。然“蟊贼内讧”,勾心斗角,败坏朝纲,是昏王纵容的结果,已与上章所说天降之灾带来饥馑流亡全然不同,这也可见“天降罪罟”实在的意思应是“王施恶政”。“昏椓靡共,溃溃回遹”二句,所用的语词虽然今人不很熟悉,但在当时却是很有生命力的词汇。痛斥奸佞小人乱糟糟地互相谗毁伤害,不认真供职,昏愦邪僻尽做坏事,已经是咬牙切齿的愤恨,但这还不够,于是最后再加上一句:“实靖夷我邦”——这是要把我们好好一个国家给葬送掉啊!读到此处,读者仿佛可以看到诗人的心在淌血。

  在上章不遗余力地痛斥奸人之后,第三章诗人从另一个角度继续进行抨击,并感叹自己职位太低无法遏制他们的气焰。上章有带叠字词的“溃溃回遹”句,这章更进一步又用了两个双叠字词组“皋皋訿訿”、“兢兢业业”,一毁一誉,对比鲜明,不啻有天壤之别。“曾不知其玷”,问那些小人怎么会不知道他们的缺点?可谓明知故问,是在上一章强弓硬弩般的正面进攻之后转为匕首短剑般的旁敲侧击,虽方式不同,但照样刺得很深。而“我位孔贬”又糅入了诗人的身世之感,这种身世之感不是单纯的位卑权微之叹,而是与伤幽王宠信奸人败坏政事的家国之恨密不可分的。身为士大夫,哪怕是地位最低的那一层次,也有尽心竭力讽谏规劝君王改恶从善的责任与义务,这虽尚不如后来顾炎武所标举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境界那么高,却也不乏时代的光辉了。

  第四章的描写又回应第一章,以天灾喻人祸。引人注意的是两个“如彼……”句式,一般来说,下一个“如彼……”句之后,应该也有说明性的文字,但这儿“草不溃茂”既是上承“如彼岁旱”的说明性文字,又是下应“如彼栖苴”的说明性文字。也就是说,照例是“如彼岁旱,草不溃茂;如彼栖苴,草不溃茂”的完整句式缩掉了一句,但此种缩略并不影响语义,反而使文势更具跌宕之致,这恐怕也不是诗人有意为之,而是他的妙手偶得。此章末两句“我相此邦,无不溃止”,诗人说:我看这个国家,没有不灭亡的道理!这种写出来的预言恰恰反映出诗人心理上的反预言,痛陈国家必遭灭亡正是为了避免这种灭亡。但历史告诉人们:指出灭亡的趋势并不能使昏君暴君停止倒行逆施,他们对国家形势的觉悟只可能是在遭遇灭亡之后,但遭遇灭亡便是终结,觉悟便也毫无意义;忠臣义士的劝谏对此种历史过程向来是无能为力的,他们的所作所为,无非是为历史中黯淡的一幕幕抹上一丝悲壮的色彩罢了。

  第五章诗人作起了今昔对比,前面两句,是颇工整的对偶,这两句也有人点作四句,“不如时”、“不如兹”单独成句,亦可。“富”与“疚”的反差令人伤心,更令人对黑暗现实产生强烈的憎恨,于是诗人再一次针砭那些得势的小人,“彼疏斯粺,胡不自替”,斥责别人吃粗粮他们吃细粮,却尽干坏事,不肯退位让贤。这两句令人想起《魏风·伐檀》的名句:“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第六章开头四句也是对偶,是全诗仅有的比兴句(“如彼岁旱”、“如彼栖苴”当然也可视为用了“比”的手法,可是也不妨解为天灾之实象,虽有“如”字而无“比”意),清代陈奂《诗毛氏传疏》以为“池竭喻王政之乱由外无贤臣,泉竭喻王政之乱由内无贤妃”,可备一说。这数句用意一如《大雅·荡》末章“颠沛之揭,枝叶未有害,本实先拨”(大树推倒横在地,枝叶暂时没损伤,但是根断终枯死)数句,告戒幽王当悬崖勒马,迷途知返,否则小祸积大祸,小难变大难,国家终将覆亡。“职兄斯弘”句与上章末句“职兄斯引”仅一字不同而意义完全一样,不惜重言之,正见诗人希望幽王认识局势的严重性的迫切心情。而“不烖我躬”决不是诗人担心自己遭殃的一念之私。诗人反问:灾难普遍,难道我不受影响?意在向王示警:大难一起,覆巢之下岂有完卵?您大王也将身受其害,快清醒清醒吧!改弦更张现 在还来得及。

  于是,末章怀念起当朝的前代功臣,希望像当初召公那样的贤明而有才干的人物能出来匡正幽王之失,挽狂澜于既倒,而这又是与此篇斥责奸佞小人的主题是互为表里的。这一章中,昔日“辟国百里”与今日“蹙国百里”的对比极具夸张性,但也最真实地反映了今昔形势的巨大差异,读之令人有惊心动魂之感。最后两句“维今之人,不尚有旧”,出以问句,问当时之世是否还有赤胆忠心的老臣故旧,是诗人由失望而濒于绝望之际,迸发全部力量在寄托那最后的一丝希望。这一问,低徊掩抑,言近旨远,极具魅力。后世许多诗词作品以问句作结以求取得特殊的艺术效果,实滥觞于《诗经》中此类句法。

  明代孙鑛认为,诗人其心苦、其词迫而导致此诗各章意思若断若连,但全诗“不经意”中自有“奇峭”的特色。这是一篇好诗,但其作者凡伯到底是怎样的人,古代学者却聚讼纷纭。清代李超孙《诗氏族考》认《大雅·板》之凡伯与《瞻卬》、《召旻》之凡伯为两人,后者为前者世袭爵位的后裔。而此篇何以取名为《召旻》,今人程俊英《诗经译注》此篇的题解说:“比较合理的说法是最后一章提到召公,所以取名‘召旻’,以别于《小旻》(《小雅》中的一篇)。”这种看法比《毛诗序》解“旻”为“闵(悯)”要圆通。

参考资料:

1、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638-6432、 王秀梅 译注.诗经(下).北京:中华书局,2015:737-742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有狐

:
有狐绥绥,在彼淇梁。心之忧矣,之子无裳。
有狐绥绥,在彼淇厉。心之忧矣,之子无带。
有狐绥绥,在彼淇侧。心之忧矣,之子无服。

有狐绥绥,在彼淇梁。心之忧矣,之子无裳。
狐狸在那慢慢走,就在淇水石桥上。我的心里真忧愁,你的身上没衣裳。

有狐绥绥,在彼淇厉。心之忧矣,之子无带。
狐狸在那慢慢走,就在淇水浅滩上。我的心里真忧愁,你没腰带不像样。

有狐绥绥,在彼淇侧。心之忧矣,之子无服。
狐狸在那慢慢走,就在淇水河岸旁。我的心里真忧愁,你没衣服我心伤。

参考资料:

1、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128-1292、 王秀梅 译注.诗经(上):国风.北京:中华书局,2015:130-131

有狐绥(suí)绥,在彼淇(qí)梁。心之忧矣,之子无裳(cháng)
狐:狐狸。一说狐喻男性。绥绥:慢走貌。朱熹《诗集传》训为独行求匹貌。淇:卫国水名。淇水在今河南浚县东北。梁:河梁。河中垒石而成,可以过人,可用于拦鱼。之子:这个人,那个人。裳:下身的衣服。上曰衣,下曰裳。

有狐绥绥,在彼淇厉。心之忧矣,之子无带。
厉:水深及腰,可以涉过之处。一说通“濑”,指水边沙滩。带:束衣的带子。实指衣服。

有狐绥绥,在彼淇侧。心之忧矣,之子无服。
侧:水边。服:衣服。

参考资料:

1、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128-1292、 王秀梅 译注.诗经(上):国风.北京:中华书局,2015:130-131
有狐绥绥,在彼淇梁。心之忧矣,之子无裳。
有狐绥绥,在彼淇厉。心之忧矣,之子无带。
有狐绥绥,在彼淇侧。心之忧矣,之子无服。

  这是一首情诗。有人把它理解为妻子担忧在外的丈夫没有御寒衣物的诗,则诗以主人公看见有狐开篇,以狐之绥绥,来比久役于外的丈夫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之貌。只见有一只身材单薄的狐狸,狐独地散漫地出没在淇河水落石出的地方。这应该是一幅冷清的秋天的景象,淇水河边,水落石出,狐狸身单影只地行走在石梁上。见此情景,女主人公心里对丈夫的担忧油然而生,他想到那久役于外的丈夫还没有御寒的下裳。

  全诗一唱三叹,每章只更换两个字,反复强化,深入地表达担忧之情。狐狸走在水浅的地方,湿了腿脚,由此想到自己男人还没有束紧衣裤的带子呢。狐狸走在河的岸边,完全没有弄湿身上,她就想到丈夫还没有成身的衣服呢。随着视线所及,看到狐狸从水落石出的地方,一步步走到岸上来,她就想到丈夫该穿什么衣物,真可谓知冷知热。从这个角度上说,此诗是贤妇人惦念远方丈夫冷暖的佳作。

  有人把此诗解为寡妇表白有心求偶之情,也可通。狐为妖媚之兽,诗人称此妇为“狐”,看来此妇也颇有风姿,诗人以诗揭露其心事,比之为狐、以物喻人,别饶风致。全诗三章,皆用比意。

  首章言“有狐绥绥,在彼淇梁”,梁为石不沾水之处,在梁则可以穿好下裳,所以这多情的寡妇,以有狐求偶,对其所怜惜的鳏夫,表白自我的爱心说:“我心里所忧愁的,是那人还无以为裳,若是他娶了我他就可以不愁没有衣裳了。”次章言“有狐绥绥,在彼淇厉”,“厉”为深水可涉之处。《邶风·匏有苦叶》诗云:“深则厉,浅则揭”,涉过深水。需要有衣带束衣。此妇担心的,是心上所爱慕的那人还没有衣带。她想:“若是我嫁给他,我可以替他结成衣带他就不愁涉过深水时没有衣带了。”三章言此狐“在彼淇侧”,既然已在淇侧,可见已经渡过淇水,可以穿好衣服了。可是她担心那个人,还无以为服,她心想:“若是我和他结为婚姻,那么,那人就不愁没有衣服了。”

  这三章诗充分而细致地表露了这位年青寡妇的真挚爱心,即事抒怀,不作内心的掩蔽,大胆吐露真情,自是难得的佳作。在旧时代,遭逢丧乱,怨女旷夫,在各自失去配偶之后,想重建家庭,享受室家之爱,这是人生起码的要求,自然是无可非议的。这首诗,表白了寡妇有心求偶之情,在《国风》中是一首独特的爱情诗。至于此妇所爱慕的对方,是否已经觉察到她的爱心,以及如何作相应的表态,那是另外的事了。

参考资料:

1、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128-1292、 王秀梅 译注.诗经(上):国风.北京:中华书局,2015:130-131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雨无正

:

浩浩昊天,不骏其德。降丧饥馑,斩伐四国。旻天疾威,弗虑弗图。舍彼有罪,既伏其辜。若此无罪,沦胥以铺。

周宗既灭,靡所止戾。正大夫离居,莫知我勚。三事大夫,莫肯夙夜。邦君诸侯,莫肯朝夕。庶曰式臧,覆出为恶。

如何昊天,辟言不信。如彼行迈,则靡所臻。凡百君子,各敬尔身。胡不相畏,不畏于天?

戎成不退,饥成不遂。曾我暬御,憯憯日瘁。凡百君子,莫肯用讯。听言则答,谮言则退。

哀哉不能言,匪舌是出,维躬是瘁。哿矣能言,巧言如流,俾躬处休!

维曰予仕,孔棘且殆。云不何使,得罪于天子;亦云可使,怨及朋友。

谓尔迁于王都。曰予未有室家。鼠思泣血,无言不疾。昔尔出居,谁从作尔室?

浩浩昊天,不骏其德。降丧饥馑,斩伐四国。旻天疾威,弗虑弗图。舍彼有罪,既伏其辜。若此无罪,沦胥以铺。
你这浩瀚无际的长天上苍,从不肯普照你的恩惠之光。只管降下遍地丧亡和饥荒,残害四方诸侯让百姓遭秧。老天爷挟着秋风施展暴虐,肆无忌惮不管不顾也不想。放任那些有罪的逃之夭夭,让他们的罪行全得以隐藏。相反像这些无罪的老百姓,一个挨一个相继沦落丧亡。

周宗既灭,靡所止戾。正大夫离居,莫知我勚。三事大夫,莫肯夙夜。邦君诸侯,莫肯朝夕。庶曰式臧,覆出为恶。
大周天子宗亲已经被灭亡,哪里也找不到落脚的地方。爵高位显的大夫四散流亡,全然不理解我的劳苦忧伤。那些司徒公卿中下大夫们,不肯早起晚睡为国事奔忙。各邦国君王和列位诸侯啊,不肯朝夕陪王伴驾在身旁。那些平民百姓原本很善良,反倒起来为非作歹反朝堂。

如何昊天,辟言不信。如彼行迈,则靡所臻。凡百君子,各敬尔身。胡不相畏,不畏于天?
你为什么这样啊我的苍天?合法度的话你一句听不见!就好比那走路的慢慢腾腾,永远不能到达目的地终点。你们这些自命不凡的君子,一个个明哲保身不敢承担!为什么再不敬畏周室天子,为什么再不敬畏浩浩长天?

戎成不退,饥成不遂。曾我暬御,憯憯日瘁。凡百君子,莫肯用讯。听言则答,谮言则退。
兵祸已经酿成一时难退却,饥荒已经成灾局面扭转难。我们这些昔日的近臣侍卫,愁惨惨一天天地憔悴不堪。你们这些自命不凡的君子,一个个不肯勤于问政进谏。听到顺耳的话就随口搭腔,听到谗言委委琐琐退一边。

哀哉不能言,匪舌是出,维躬是瘁。哿矣能言,巧言如流,俾躬处休!
可怜啊!那不善言谈之人,其实他们并不是笨嘴拙舌,他们是投入工作鞠躬尽瘁!可贺啊!那能言善辩之辈,靠能说会道一套套如流水,做了不倒翁永远处高官位!

维曰予仕,孔棘且殆。云不何使,得罪于天子;亦云可使,怨及朋友。
世人都说这从政为官之事,要求非常之高高而且危险。如果说话办事不顺从旨意,就会从天子那里招致罪愆。如果说话办事顺从了旨意,就会从朋友那里受到埋怨。

谓尔迁于王都。曰予未有室家。鼠思泣血,无言不疾。昔尔出居,谁从作尔室?
明明告诉你快点迁到王都,你张口就说还没建成房屋。闻听此言我忧愤血泪哭出,没有一句不痛彻我的肺腑!想当初你仓皇出逃的时候,又有谁给你造好华舍大屋!

参考资料:

1、 王秀梅 译注.诗经(下):雅颂.北京:中华书局,2015:437-4422、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402-406

浩浩昊(hào)天,不骏其德。降丧饥馑(jǐn),斩伐四国。旻天疾威,弗虑弗图。舍彼有罪,既伏其辜。若此无罪,沦胥(xū)以铺。
浩浩:广大的样子。昊天:犹言“皇天”。骏:长,美。降丧饥馑:上天降下了死亡和饥荒。斩伐:犹言“残害”。四国:四方诸侯之国,犹言“天下四方”。疾威:暴虐。虑、图:二字同义,都是考虑、谋划的意思。既:尽。伏:隐匿、隐藏。辜:罪。舍:舍弃。沦胥:沉没、陷入。铺:同“痡”,病苦。

周宗既灭,靡(mí)所止戾(lì)。正大夫离居,莫知我勚(yì)。三事大夫,莫肯夙(sù)夜。邦君诸侯,莫肯朝夕。庶曰式臧(zāng),覆出为恶。
周宗:即“宗周”,指西周王朝。靡所:没处。止戾:安定、定居。正大夫:长官大夫,即上大夫。勩:劳苦。三事大夫:指三公,即太师、太傅、太保。邦君:封国的君主。莫肯朝夕:庶:庶几,表希望。式:语首助词。臧:好,善。覆:反。

如何昊天,辟言不信。如彼行迈,则靡所臻(zhēn)。凡百君子,各敬尔身。胡不相畏,不畏于天?
辟言:正言,合乎法度的话。行迈:出走、远行。臻:至。所臻,所要到达的地方。敬:谨慎。胡:何。

戎成不退,饥成不遂。曾我暬(xiè)御,憯(cǎn)憯日瘁。凡百君子,莫肯用讯。听言则答,谮(zèn)言则退。
遂:通“坠”,消亡。曾:何。暬御:侍御。国王左右亲近之臣。憯憯:忧伤。瘁:劳苦、憔悴。讯:读为“谇”,谏诤。听言:顺耳之言。答:应。谮言:诋毁的话,此指批评。

哀哉不能言,匪舌是出,维躬是瘁。哿(gě)矣能言,巧言如流,俾躬处休!
出:读为“拙”,笨拙。躬:亲身。瘁:病。或谓憔悴。哿:欢乐。能言:指能说会道的人。休:美好。

维曰予仕,孔棘(jí)且殆(dài)。云不何使,得罪于天子;亦云可使,怨及朋友。
维:句首助词。于仕:去做官。孔:很。棘:比喻艰难。殆:危险。

谓尔迁于王都。曰予未有室家。鼠思泣血,无言不疾。昔尔出居,谁从作尔室?
尔:指上言正大夫、三事大夫等人。鼠:通“癙(shǔ)”:忧伤。疾:通“嫉”,嫉恨。从:随。作:营造。

参考资料:

1、 王秀梅 译注.诗经(下):雅颂.北京:中华书局,2015:437-4422、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402-406

浩浩昊天,不骏其德。降丧饥馑,斩伐四国。旻天疾威,弗虑弗图。舍彼有罪,既伏其辜。若此无罪,沦胥以铺。

周宗既灭,靡所止戾。正大夫离居,莫知我勚。三事大夫,莫肯夙夜。邦君诸侯,莫肯朝夕。庶曰式臧,覆出为恶。

如何昊天,辟言不信。如彼行迈,则靡所臻。凡百君子,各敬尔身。胡不相畏,不畏于天?

戎成不退,饥成不遂。曾我暬御,憯憯日瘁。凡百君子,莫肯用讯。听言则答,谮言则退。

哀哉不能言,匪舌是出,维躬是瘁。哿矣能言,巧言如流,俾躬处休!

维曰予仕,孔棘且殆。云不何使,得罪于天子;亦云可使,怨及朋友。

谓尔迁于王都。曰予未有室家。鼠思泣血,无言不疾。昔尔出居,谁从作尔室?

  此诗题为“雨无正”,可是,从全篇诗句中,并无“雨多”之意,也无“政多如雨”之言,因而历朝历代很多人都怀疑诗题与诗意不合。有人疑为“雨无止”;有人疑为“周无正”(正,同“政”);更有人说韩诗有《雨无极》篇,诗文比毛诗篇首多“雨无其极,伤我稼穑”二句。各执一说,莫衷一是。姚际恒《诗经通论》说:“此篇名《雨无正》不可考,或误,不必强论。”

  全诗七章。一、二章章十句,三、四章章八句,五、六、七章章六句,共五十四句,能于参差错落中见整饬。

  诗的第一章首先以无限感慨、无限忧伤的语气,埋怨天命靡常:“不骏其德”,致使丧乱、饥馑和灾难都一起降在人间。但是,真正有罪的人,依然逍遥自在,而广大无罪的人,却蒙受了无限的苦难。这里,表面是埋怨昊天,实际上是借以讽刺幽王。接着,第二章就直接揭示了残酷的现实问题:“周宗既灭,靡所止戾”。可是在这国家破灭、人民丧亡之际,一些王公大臣、公卿大夫们,逃跑的逃跑,躲避的躲避,不仅不能为扶倾救危效力,反而乘机做出各种恶劣的行径。因而,第三章作者就进一步揭示出了造成这次灾祸的根本原因:国王“辟言不信”,一天天胡作非为,不知要把国家引向何处;而“凡百君子”又“不畏于天”,反而助纣为虐,做出了一系列既不自重、又肆无忌惮的坏事。第四章,作者又以沉痛的语言指出:战祸不息,饥荒不止,国事日非,不仅百官“莫肯用讯”,国王也只能听进顺耳的话而拒绝批评,只有他这位侍御小臣在为危难当头的国事而“憯憯日瘁”了。第五章,作者再次申诉自己处境的艰难。由于国王“听言则答,谮言则退”,致使自己“哀哉不能言”,而那些能说会道之徒则口若悬河。自己“维躬是瘁”,而他们却“俾躬处休”。不是自己拙口笨舌,而是国王是非不分、忠奸不辨的行为使自己无法谏诤了。对比鲜明,感情更加深沉。因此,在第六章里,作者又进一步说明了“于仕”的困难和危殆。仕而直道,将得罪天子;仕而枉道,又见怨于朋友。左右为难,忧心如焚。最后一章,作者指出:要劝那些达官贵人迁向王朝的新都吧,他们又以“未有家室”为借口而加以拒绝,加以嫉恨,致使自己无法说话,而只有“鼠思泣血”。其实,他们在国家危难之际,外地虽然没有家室,也照样纷纷逃离了。

  由此可见,这是一首抒情诗。作者面对国破、世危的局面,思前想后,感愤万端。既埋怨天命靡常,又揭露国王信谗拒谏、是非不分。执事大臣或苟且偷安,或花言巧语,致使天灾人祸,一起降临人间。面对昏君乱世,他忧国忧时,苦恼悲哀,虽想要勤于国事,救危扶倾,而又处境孤危,不知所措。因此只有忧伤、悲痛,怨天尤人,无可奈何。真可谓处饥馑、危亡、离乱之世,心有救乱济世之志,而行无救乱济世之力,所以只有揭示现实真象,以发泄他满腔的忧愤罢了,其感情是深沉的、真挚的。这是时代的呐喊和哀怨,因而对读者进一步认识那个时代的历史和那个时代的思想感情,也是有意义的。

  作者在抒发他那复杂而深厚的思想感情时,通篇采用了直接叙述的方式来表达,少打比喻,不绕弯子,语言质朴,感情真实,层层揭示,反覆咏叹,时而夹杂一些议论,颇有一种哀而怨、质而雅的艺术之美。

参考资料:

1、 王秀梅 译注.诗经(下):雅颂.北京:中华书局,2015:437-442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九歌·国殇

: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魂魄毅兮 一作:子魂魄兮)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手拿干戈啊身穿犀皮甲,战车交错啊刀剑相砍杀。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旗帜蔽日啊敌人如乌云,飞箭交坠啊士卒勇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犯我阵地啊践踏我队伍,左骖死去啊右骖被刀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埋住两轮啊绊住四匹马,手拿玉槌啊敲打响战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天昏地暗啊威严神灵怒,残酷杀尽啊尸首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出征不回啊往前不复返,平原迷漫啊路途很遥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佩带长剑啊挟着强弓弩,首身分离啊壮心不改变。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实在勇敢啊富有战斗力,始终刚强啊没人能侵犯。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魂魄毅兮 一作:子魂魄兮)
身已死亡啊精神永不死,您的魂魄啊为鬼中英雄!

参考资料:

1、 汪涌豪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783-7852、 黄寿祺 梅桐生.楚辞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51-533、 余恕诚 等.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第二版):524、 郑国民 等.语文(扩展模块).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153-1545、 郑国民 等.语文(扩展模块)教师教学用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145

操吴戈兮被(pī)(xī)甲,车错毂(gǔ)兮短兵接。
国殇:指为国捐躯的人。殇:指未成年而死,也指死难的人。吴戈:吴国制造的戈,当时吴国的冶铁技术较先进,吴戈因锋利而闻名。被,通“披”,穿着。犀甲:犀牛皮制作的铠甲,特别坚硬。车错毂兮短兵接:敌我双方战车交错,彼此短兵相接。毂:车轮的中心部分,有圆孔,可以插轴,这里泛指战车的轮轴。错:交错。短兵:指刀剑一类的短兵器。

(jīng)蔽日兮敌若云,矢(shǐ)交坠兮士争先。
旌蔽日兮敌若云:旌旗遮蔽的日光,敌兵像云一样涌上来。极言敌军之多。矢交坠:两军相射的箭纷纷坠落在阵地上。

凌余阵兮躐(liè)余行,左骖(cān)(yì)兮右刃伤。
凌:侵犯。躐:践踏。行:行列。左骖殪兮右刃伤:左边的骖马倒地而死,右边的骖马被兵刃所伤。殪:死。

(mái)两轮兮絷(zhí)四马,援玉枹(fú)兮击鸣鼓。
霾:通“埋”。古代作战,在激战将败时,埋轮缚马,表示坚守不退。枹:鼓槌。鸣鼓:很响亮的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天时:上天际会,这里指上天。天时怼:指上天都怨恨。怼:恨。威灵:威严的神灵。严杀:严酷的厮杀。一说严壮,指士兵。尽:皆,全都。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出不入兮往不反:出征以后就不打算生还。反:通“返”。忽:渺茫,不分明。超远:遥远无尽头。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秦弓:指良弓。战国时,秦地木材质地坚实,制造的弓射程远。首身离:身首异处。心不惩:壮心不改,勇气不减。惩:悔恨。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诚:诚然,确实。以:且,连词。武:威武。终:始终。凌:侵犯。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魂魄毅兮 一作:子魂魄兮)
神以灵:指死而有知,英灵不泯。神:指精神。鬼雄:战死了,魂魄不死,即使做了死鬼,也要成为鬼中的豪杰。

参考资料:

1、 汪涌豪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783-7852、 黄寿祺 梅桐生.楚辞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51-533、 余恕诚 等.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第二版):524、 郑国民 等.语文(扩展模块).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153-1545、 郑国民 等.语文(扩展模块)教师教学用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145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魂魄毅兮 一作:子魂魄兮)

  《九歌》是一组祭歌,共11篇,是屈原据民间祭神乐歌的再创作。《九歌·国殇》取民间“九歌”之祭奠之意,以哀悼死难的爱国将士,追悼和礼赞为国捐躯的楚国将士的亡灵。乐歌分为两节,先是描写在一场短兵相接的战斗中,楚国将士奋死抗敌的壮烈场面,继而颂悼他们为国捐躯的高尚志节。由第一节“旌蔽日兮敌若云”一句可知,这是一场敌众我寡的殊死战斗。当敌人来势汹汹,冲乱楚军的战阵,欲长驱直入时,楚军将士仍个个奋勇争先。但见战阵中有一辆主战车冲出,这辆原有四匹马拉的大车,虽左外侧的骖马已中箭倒毙,右外侧的骖马也被砍伤,但他的主人,楚军统帅仍毫无惧色,他将战车的两个轮子埋进土里,笼住马缰,反而举槌擂响了进军的战鼓。一时战气萧杀,引得苍天也跟着威怒起来。待杀气散尽,战场上只留下一具具尸体,静卧荒野。

  作者描写场面、渲染气氛的本领是十分高强的。不过十句,已将一场殊死恶战,状写得栩栩如生,极富感染力。底下,则以饱含情感的笔触,讴歌死难将士。有感于他们自披上战甲一日起,便不再想全身而返,此一刻他们紧握兵器,安详地,心无怨悔地躺在那里,他简直不能抑止自己的情绪奔进。他对这些将士满怀敬爱,正如他常用美人香草指代美好的人事一样,在诗篇中,他也同样用一切美好的事物,来修饰笔下的人物。这批神勇的将士,操的是吴地出产的以锋利闻名的戈、秦地出产的以强劲闻名的弓,披的是犀牛皮制的盔甲,拿的是有玉嵌饰的鼓槌,他们生是人杰,死为鬼雄,气贯长虹,英名永存。

  依现存史料尚不能指实这次战争发生的具体时地,敌对一方为谁。但当日楚国始终面临七国中实力最强的秦国的威胁,自怀王当政以来,楚国与强秦有过数次较大规模的战争,并且大多数是楚国抵御秦军入侵的卫国战争。从这一基本史实出发,说此篇是写楚军抗击强秦入侵,大概没有问题。而在这种抒写中,作者那热爱家国的炽烈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楚国灭亡后,楚地流传过这样一句话:“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屈原此作在颂悼阵亡将士的同时,也隐隐表达了对洗雪国耻的渴望,对正义事业必胜的信念,从此意义上说,他的思想是与楚国广大人民息息相通的。作为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第一位伟大诗人,他所写的决不仅仅是个人的些许悲欢,那受诬陷被排挤,乃至流亡沅湘的坎壈遭际;他奉献给人的是那颗热烈得近乎偏执的爱国之心。他是楚国人民的喉管,他所写一系列作品,道出了楚国人民热爱家国的心声。

  此篇在艺术表现上与作者其他作品有些区别,乃至与《九歌》中其他乐歌也不尽一致。它不是一篇想像奇特、辞采瑰丽的华章,然其“通篇直赋其事”(戴震《屈原赋注》),挟深挚炽烈的情感,以促迫的节奏、开张扬厉的抒写,传达出了与所反映的人事相一致的凛然亢直之美,一种阳刚之美,在楚辞体作品中独树一帜,读罢实在让人有气壮神旺之感。

参考资料:

1、 汪涌豪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783-7852、 黄寿祺 梅桐生.楚辞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51-533、 李桂生. 《国殇》的主题与兵学文献价值[J].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2007,04. 4、 欧阳理华,王黎霞. 《九歌·国殇》内涵新探[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7,03.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