艮岳百咏 艮岳

:

势连坤轴近乾冈,地首东维镇八方。江不风波山不险,子孙千亿寿无疆。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李质

(?—823)唐人。始为汴州节度使牙将,尝以计诛李齐,迎韩充镇汴。终金吾将军。 106篇诗文

猜你喜欢

太行路

:
太行之路能摧车,若比人心是坦途。
巫峡之水能覆舟,若比人心是安流。
人心好恶苦不常,好生毛羽恶生疮。
与君结发未五载,岂期牛女为参商。
古称色衰相弃背,当时美人犹怨悔。
何况如今鸾镜中,妾颜未改君心改。
为君熏衣裳,君闻兰麝不馨香。
为君盛容饰,君看金翠无颜色。
行路难,难重陈。
人生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
行路难,难于山,险于水。
不独人间夫与妻,近代君臣亦如此。
君不见左纳言,右纳史,朝承恩,暮赐死。
行路难,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间。

太行之路能摧车,若比人心是坦途。
太行山的道路崎岖不平,往往使得行走其间的车子损坏掉,但是和人心比较起来,太行山反而成为平坦的道路了。

巫峡之水能覆舟,若比人心是安流。
巫峡的水能够使行经其间的船只翻覆,但是如果和人心比较起来,巫峡的水反而成了波澜不起的川流了。

人心好恶苦不常,好生毛羽恶生疮。
人的爱好与厌恶之心反覆不定,喜欢这个人的时候,可以喜欢上了天;厌恶这个人的时候,就说这个人满身都长了疮疤。

与君结发未五载,岂期牛女为参商。
和夫君结褵不到五年,突然间,两人就从原本恩爱的牛郎、织女星,成了难以相见的参星和商星。

古称色衰相弃背,当时美人犹怨悔。
古人说“色衰爱弛”,当时的美人还觉得很怨恨呢。

何况如今鸾镜中,妾颜未改君心改。
更何况是我的容貌还没有改变,夫君的心却早已改变了呢?

为君熏衣裳,君闻兰麝不馨香。
为了夫君,我把衣服薰得香喷气四溢,夫君闻到兰麝的香味却不觉得香;

为君盛容饰,君看金翠无颜色。
为了夫君,我努力的梳妆打扮,夫君看到我满头的金翠却仍然觉得颜色如土。

行路难,难重陈。
人间路实在很难走啊,也很难陈述啊!

人生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
生在世间,最好不要生做女儿身,因为身为女人,百年的苦乐都要随人而定。

行路难,难于山,险于水。
人间路实在很难走啊,比登山难,比入水难。

不独人间夫与妻,近代君臣亦如此。
不只人间的夫妻容易有反覆,近代的君臣关系也是如此。

君不见左纳言,右纳史,朝承恩,暮赐死。
你没看到吗?左边“纳言”,右边“纳史”;早上才承受皇上的恩典,晚上就被皇上赐了死。

行路难,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间。
人间路实在很难走啊,不在山之高,不在水之深,只在人心反反覆覆之间而已。

参考资料:

1、 龚克昌 彭重光.白居易诗文选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42-45

太行之路能摧车,若比人心是坦途。
太行:山名,又名五行山、王母山、女娲山,在山西高原与河北平原之间,形势险要。

巫峡之水能覆(fù)舟,若比人心是安流。
巫峡:长江三峡之一,水急浪高,舟行极险。安流:平静的水流。

人心好恶苦不常,好生毛羽恶生疮。

与君结发未五载,岂期牛女为参商。
牛女:即牛郎织女。此处借指人心相距很远,水火不容。

古称色衰相弃背,当时美人犹怨悔。

何况如今鸾(luán)镜中,妾颜未改君心改。
鸾镜:梳妆用的镜子。古代西域一个国王有一只鸾鸟,三年不鸣。他的夫人说,鸾见到影就鸣,可以挂起镜子来照它。鸾鸟见到自己的影子,真的悲鸣起来。

为君熏衣裳,君闻兰麝(shè)不馨香。

为君盛容饰,君看金翠无颜色。
盛容饰:着意加以打扮修饰。无颜色:即无光彩。

行路难,难重陈。
陈:陈述。

人生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

行路难,难于山,险于水。

不独人间夫与妻,近代君臣亦如此。

君不见左纳言,右纳史,朝承恩,暮赐死。
纳言:隋唐时期门下省长官,是宰相一级的高官。纳史:应作内史,隋唐时期中书省长官,是宰相一级的高官。

行路难,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间。

参考资料:

1、 龚克昌 彭重光.白居易诗文选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42-45
太行之路能摧车,若比人心是坦途。
巫峡之水能覆舟,若比人心是安流。
人心好恶苦不常,好生毛羽恶生疮。
与君结发未五载,岂期牛女为参商。
古称色衰相弃背,当时美人犹怨悔。
何况如今鸾镜中,妾颜未改君心改。
为君熏衣裳,君闻兰麝不馨香。
为君盛容饰,君看金翠无颜色。
行路难,难重陈。
人生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
行路难,难于山,险于水。
不独人间夫与妻,近代君臣亦如此。
君不见左纳言,右纳史,朝承恩,暮赐死。
行路难,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间。

  此诗首先用了两个对比,以太行之路险能摧车和巫峡之水急能覆舟来与多变之人心相比,指出前者与后者相比实在是平坦之途,从而读者可想见人心之险恶了。

  接着诗人连用四个典故来进一步说明人心易变的具体表现。一个是赵壹所说的当别人说你好时仿佛羽毛能从你的皮下生长出来,而当他不喜欢你时,同是这一层皮他却能说成是生疮溃烂。另一个则是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牛郎织女”,牛郎织女虽然每年只能相聚一次,但却非常恩爱,但没有想到这样看似非常牢固的情感关系也会反目成仇,就像参、商两个星宿不能同时出现在天空一样,变成了“有你没我”势不两立的敌对关系。第三个典故也是古人非常熟悉的汉武帝与李夫人之事,是讲女人取悦于自己的男人是因为其青春貌美,而随着其年长色衰男人就不再宠幸她了,李夫人就是为自己这个遭遇而怨恨的。但这个典故还只是一个铺垫,下面的第四个典故“鸾镜”进一步说明,女人爱照镜子,当她还在为自己依然充满活力的形象而沾沾自喜之时,却没有想到她的男人就已经变心了。

  接着诗人用了两个排比句,讲失去了男人恩宠的女人,无论她怎么做,都无法让其回心转意了:为男人用香兰、麝香熏衣服,但变了心的男人却不闻其香;为男人盛妆打扮修饰,男人看着这些金玉饰品却不见其色。

  接下来诗人对上述表现进行总结,强调“行路难”,为女人的依附性地位及其遭遇发出了呼喊,并对诗一开头就提到的山、水之险进行回应。但这还只是诗人表面的目的。此诗的深层目的在于为君臣关系中处于弱势的臣子的遭遇而鸣不平。朝中的高官可以是早承恩而暮赐死的,可以说在朝做官是战战兢兢、朝不保夕的。诗人认为,行路难,其实不是说的那些平常的山水之路,而是那些君臣交往(当然也可以扩展为所有上下级交往甚至于一切人际交往)之中的难测的“圣心”。变化莫测的圣心就像上述典故中的男人一样,随时都有可能抛弃自己的臣子。

  诗人在诗中毫不留情地对最高统治者展开了批判,其勇气可嘉,但也让人为其政治前途感到担心。当然诗人敢于这样写的原因在于在他写此诗时,与他想法相同的还大有人在,“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也促成他敢于放言。另外诗人指出这一点的目的是希望最高统治者能设法改善君臣关系,对臣下多一些宽容和尊重,这样对唐王朝本身也是有利的。

  这是一首在写作上很有特色的诗歌,诗人灵活地运用了对比、比喻、排比等手法,并且通篇运用比喻,结构紧凑、首尾相应,使全诗在展现批判力量的同时,还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可以想见此诗发表的当时,是颇能引起广大士绅的强烈共鸣的,但这也为其他不满诗人的一些保守官僚提供了最好的攻击借口。后来诗人遭到贬谪此诗可能就是一个导火索。

参考资料:

1、 龚克昌 彭重光.白居易诗文选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42-45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贝宫夫人

:
丁丁海女弄金环,雀钗翘揭双翅关。
六宫钗语一生闲,高悬银牓照青山。
长眉凝绿几千年,清凉堪老镜中鸾。
秋肌稍觉玉衣寒,空光贴妥水如天。

丁丁海女弄金环,雀钗翘揭双翅关。
被风吹拂的海女(贝宫夫人)及侍女,响起了叮铃的佩环,贝宫夫人头上雀钗高耸,雀翅紧闭关。

六宫不语一生闲,高悬银牓照青山。
她有六个寝宫,整日不语多安闲,庙门前银匾高悬,辉耀着四周的群山。

长眉凝绿几千年,清凉堪老镜中鸾。
夫人长眉凝翠绿,神寿长久几千年,她清心寡欲,铜镜中常飞着青凤鸾。

秋肌稍觉玉衣寒,空光贴妥水如天。
秋天的风光多明净,水色天色难分辨,看夫人玉衣多单薄,令人稍觉肌肤寒。

参考资料:

1、 (唐)李贺.《李贺集》:岳麓书社,2003年01月第1版:第322页2、 (唐)李贺 著;徐传武 译.徐传武译.山东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08月第1版:第403页

丁丁海女弄金环,雀钗翘揭双翅关。
丁丁:环佩相击声。海女:海神之女。弄金环:风儿吹拂之下,海女塑像上的金环丁丁作晌。雀钗:雀形的钗头。翘揭:高起之貌。双翅关:雀之双翅合起未开。

六宫钗语一生闲,高悬银牓(bǎng)照青山。
六宫:原指古代天子居住之地,有正寝一,燕寝五。神既称夫人,则亦仿天子之制立六宫仪制。钗语一生闲:海女泥塑,钗能言语,故曰“一生闲”。银榜:宫前门上银白色牌额。照青山:夫人像与山对立相映照。

长眉凝绿几千年,清凉堪老镜中鸾(luán)
凝:凝固钗变。绿:代黑。几千年:谓之神寿长久。清凉:凄清荒凉。镜中鸾:谓夫人没有匹偶,只如孤鸾,自睹镜中形影。

秋肌稍觉玉衣寒,空光贴妥水如天。
玉衣:以白玉为衣饰,言其衣服华好。空光:深秋季节空明澄彻的天宇。贴妥:妥帖稳称。

参考资料:

1、 (唐)李贺.《李贺集》:岳麓书社,2003年01月第1版:第322页2、 (唐)李贺 著;徐传武 译.徐传武译.山东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08月第1版:第403页
丁丁海女弄金环,雀钗翘揭双翅关。
六宫不语一生闲,高悬银牓照青山。
长眉凝绿几千年,清凉堪老镜中鸾。
秋肌稍觉玉衣寒,空光贴妥水如天。

  诗歌的前两句“丁丁海女弄金环,雀钗翘揭双翅关”。描写贝宫夫人的环佩和头饰,衬托出神女异常的美貌。

  “六宫不语一生闲,高悬银膀照青山”。描绘了贝宫夫人神像的沉默,神庙里高恳的镜子照着远处的青山隐隐,创造出一种静溢的神秘。

  “长眉凝绿化千年,清凉堪老镜中鸾“。”凝绿”的长眉中,又一次见到了李贺喜欢使用的色彩,诗人将这千年的时间凝结为了贝宫夫人神像上那一弯绿眉,这是时间凝结而成的色彩。“清凉堪老镜中鸾”,前人解释道“今神清净为心,无有情欲,镜中鸾影尚存,安有老期”。“鸾”是爱人的象征,但是通过"堪老"二字,李贺笔下的贝宫夫人拒绝这种人间的感情。和李商隐的嫦娥不同,李贺的贝宫夫人是一个没有情欲的形象,抽离了人的感情,从而制造了读者和贝宫夫人之间的疏离感。

  在这水天一色的神殿背景之下,诗人最后写道,“秋肌稍觉玉衣寒”。诗人通过想象,模拟了贝宫夫人的体感。“稍觉”使得这种疏离感没有那么绝对。

  诗人借贝宫夫人神像以及故事,来抒发心中的悲痛。诗人把生活女性化,为了表现失意心态。山林仙妹表现的是希望的心灵历程,江海女神为失望的凄苦心境,形成在传统诗学基础上的寄托遥深的文学品格。

参考资料:

1、 (唐)李贺 著;吴企明 笺注.李长吉歌诗编年笺注:中华书局,2012.22、 神化女性形象与诗人生存困境[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何蕾.2012-09-10 3、 蔡伦.论西方学界的李贺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7. 4、 黄震云; 张英.李贺诗中的神女意象和诗学品格.[J].职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94-96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早上五盘岭

:
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
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
栈道谿雨滑,畬田原草干。
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
清晨我驱赶着四匹马拉的高车,空旷绵延的五盘岭尽收眼底。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江流曲折回转,两岸石崖对峙;太阳尚未出山,群峰聚在一起。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
曙光中烟霭笼罩着苍翠的山色,入云的树木幽暗阴沉充满寒气。

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
稀疏的松柏间露出孤零零的驿站,湍急的河道隐藏在繁密的花丛里。

栈道谿雨滑,畬田原草干。
雨后溪水潺潺栈道湿滑难行,农田里的荒草干枯没有绿意。

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我一点也不觉得蜀道难行,因为此次远行是为了知己。

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cuán)
攒:积聚。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

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tān)
回滩:曲折流急的河道。

栈道谿(xī)雨滑,畬(shē)田原草干。
谿:同“溪”。畬田:采用刀耕火种的方法耕种的田地。

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
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
栈道谿雨滑,畬田原草干。
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诗人入蜀作杜鸿渐的幕僚,感知遇之恩,兼寄济国心愿,诗人心绪也较为明快开朗。全诗以开合变幻笔法写远景布近景,着力于染,归结于点,皴染调匀其色泽,勾勒妙画其形神,风烟美景,琳琅满目,尽人于画面,而又疏密有致,层层有序,诗人从容悠然的心绪也豁落落地毕现。诗句组对精严,语言华美而不繁缛,是岑参融六朝丰美华艳的艺术风格与唐之清新俊逸于一体的佳作。

  诗末说“此行为知己,不觉行路难”,前文也只是比较有节制地描写蜀道之难。杜鸿渐也是一位作家,岑参的新诗肯定是要给他看的,这就不可能完全自由地抒写,也就不可能十分精彩了。

  先前杜甫入蜀时也经过此地,有《五盘》诗云:“五盘虽云险,山色佳有馀。仰凌栈道细,俯映江木疏。地僻无网罟,水清反多鱼。好鸟不妄飞,野人半巢居。喜见淳朴俗,坦然心神舒。东郊尚格斗,巨猾何时除?故乡有弟妹,流落随丘墟。成都万事好,岂若归吾庐!”《杜诗详注》卷九:“栈道盘曲有五重”,仇注云:“栈在上,江在下,岭在中间,故云仰凌俯映”。杜诗及其注释可以与岑诗互参。

参考资料:

1、 (唐)岑参著.岑参集:三晋出版社,2008.10:106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秋日

:
反照入闾巷,忧来与谁语。
古道无人行,秋风动禾黍。

反照入闾巷,忧来与谁语。
夕阳的斜照,射入了深深的闾巷,有谁和我说话,排解新来的忧伤。

古道无人行,秋风动禾黍。
古道荒凉,黄昏时很少看到行人,秋风掀动禾黍,我愁思绵绵无量。

参考资料:

1、 蒙万夫 等.千家诗鉴赏辞典.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331-332

反照入闾(lǘ)巷,忧来与谁语。
反照:即返照,夕阳的返光。闾巷:里巷,乡里。忧来与谁语:一作“愁来谁共语”。

古道无人行,秋风动禾黍(shǔ)
无:一作“少”。禾黍:禾与黍。泛指黍稷稻麦等粮食作物。

参考资料:

1、 蒙万夫 等.千家诗鉴赏辞典.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331-332
反照入闾巷,忧来与谁语。
古道无人行,秋风动禾黍。

  这是一首抒发感伤情绪的咏史怀古诗,描绘秋日傍晚的寂静凄凉景色,抒发了满怀忧愁而又无人“共语”的悲哀,语言凝练,耐人寻味。

  诗一开始从写静态的景入笔:一抹夕阳的余晖斜照在还留有残砖破瓦的街巷上。这凄凉的秋暮景色,不禁使诗人触景伤情,忧从中来。此时诗人希望有人能来听他诉说心中的忧伤。若能如此,或许能消释一点压在诗人心头的忧伤。次句紧承首句,“忧来与谁语”,可是环顾四周,竟空无一人,没有谁能来听自己倾诉。这两句诗,景中有情,情随景生。诗人以朴素简练的语言,点染出自己面对断垣残壁的空城时的悲哀,而此时的空城又恰恰是秋天里“反照入闾巷”时分的空城,这就更浓重地渲染出了作者此时的悲凉心情。

  诗的后两句把人们的视线从近景引向远景:在冷清的古道上几乎看不到行人,只见古道旁杂草丛生的田野里,禾黍在秋风中瑟缩发抖。昔日喧闹的古道上,只有秋风吹禾黍发出的肃杀凄凉的声音,这声音使古道显得越发空旷寒寂,听了愈使人愁绪纷乱,心情悲伤。这里“秋风动禾黍”一句还暗合了《诗经·王风·黍离》之意。《王风·黍离》诗序说:“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宗周之颠覆,彷徨不忍去。”作者在这里贴切自然地借“黍离之悲”抒发了昔盛今衰的无限惆怅之感。诗人在后两句诗中以极其洗练传神的笔墨轻轻地勾勒了几笔,虽无一字言“忧”,而“忧”意早已溢出言外,悠长不尽。

  这首诗结构简单,但画面十分生动,令人读后易生苍凉之感。

参考资料:

1、 蒙万夫 等.千家诗鉴赏辞典.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331-332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清平乐·禁庭春昼

:
禁庭春昼,莺羽披新绣。百草巧求花下斗,只赌珠玑满斗。
日晚却理残妆,御前闲舞霓裳。谁道腰肢窈窕,折旋笑得君王。

禁庭春昼,莺羽披新绣。百草巧求花下斗,只赌珠玑满斗。
深宫里春日的白天,只见到黄莺鸟长出了新的羽毛。在花下挖空心思玩“斗百草”,输赢的赌注需要成斗的金银珠宝。

日晚却理残妆,御前闲舞霓裳。谁道腰肢窈窕,折旋笑得君王。
到了晚上,整理下并不完整的妆容,在御前很随意的跳起了霓裳羽衣舞。谁知这曼妙的身姿,不久就把君王逗的开心起来。

禁庭春昼,莺羽披新绣。百草巧求花下斗,只赌珠玑(jī)满斗。
披:长叠;新长出。新绣:新的衣服。这里指“新的羽毛”。斗百草:斗百草又称鬭百草。一种中国民间游戏。竞采花草,比赛多寡优劣,常于端午行之。巧求:挖空心思去找。只:语助词,用于句尾或句首。珠玑:珠宝。

日晚却理残妆,御前闲舞霓(ní)(cháng)。谁道腰肢窈(yǎo)(tiǎo),折旋笑得君王。
霓裳:霓裳羽衣舞。折旋:不久便折服。笑得:欢笑了;逗乐了。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