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区觉生观察游剑潭韵 其一

:

自有名诗镇,潜蛟未敢腾。山青头似佛,月白影随僧。

顽石偏通窍,恬波不起棱。斯游非剑侠,一片道心澄。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张书绅

张书绅,字子训,号半崖,台北大龙峒人。原籍同安。同治四年(1865)举人。候选训导。曾参与《淡水厅志》撰辑采访。书法澹逸萧疏,骨格遒劲。 4篇诗文

猜你喜欢

香菱咏月·其一

:
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诗人光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
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

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
月亮挂在中天夜色多么寒凉,月光如此皎洁月轮分外团圆。诗人们月下吟常常雅兴勃发,漂泊的游子惹恨牵愁却不忍把她遥观。

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
月轮啊!你是翡翠楼边悬挂着的玉镜,月轮啊!你是珍珠帘外高挂着的冰盘。这美好的夜晚何必要点起蜡烛,辉煌的光彩映照着这画栋雕栏。

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jiǎo)皎影团团。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
寒:寒冷。团团:团圆。

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huáng)映画栏。
悬:悬挂着。良宵:美好的夜晚。晴彩:辉煌的光彩。

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诗人光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
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

  这是香菱所写的第一首咏月诗。

  作为学步的开头,此诗在技巧上显然是非常稚拙的。如借用宝钗的话来说,那就是:“这个不好,不是这个做法”。林黛玉则讲得更为具体和明白:“意思却有,只有措词不雅。皆因你看的诗少被他缚住了。”

  所谓“意思却有”,大概是指此诗咏月而不离题,还能运用形象语言及比喻等技法来描绘月轮的形象。但其缺点也正在于“措词不雅”和构思被缚等方面。

  诗的首联写了寒秋之夜天宇上一轮皎洁的明月,用吴刚月中伐桂这一古老的传说,来暗点眼下这桂子飘香的晚秋时节。但除了这里有一点意蕴外,其它的如以“皎皎”写月色,“团团”摹月形,均为俗套。诗的颌联显得形象单薄,支离破碎,说诗人们往往借月来光长诗兴,山野的过客不忍对她而平添愁恨,意思显豁,别无余韵。且“常思玩”三字选语太硬,太俗太露。诗的颈联,本应是另转新意,但此处仍原地踏步,仅仅堆砌一些华艳的词藻来装点门面。什么“翡翠楼边”、“珍珠帘外”之类,对偶固然精切,仍不免有肥辞瘠义之嫌。至于“玉镜”、“冰盘”之喻,也已变成诗中多余之赘疣。而诗的结联还是归结为月光的明澈,这样的收尾既得无力且又无韵致。由此可见,作为刚刚学诗的香菱,即使为一首好诗而整日苦思冥想,“越发弄成呆子一般”,但毕竟初次尝试,还是免不了要有失败的教训。作者故意把这首诗弄得如此蹩脚,使之符合人物的学识和身份,这别出心裁的安排,实在是多么不容易!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卖花声·雨花台

:

衰柳白门湾,潮打城还。小长干接大长干。歌板酒旗零落尽,剩有渔竿。
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坛。更无人处一凭栏。燕子斜阳来又去,如此江山。

衰柳白门湾,潮打城还。小长干接大长干。歌板酒旗零落尽,剩有渔竿。
衰败的杨柳围绕着建康城,潮水打着空城,又寂寞的返回。放眼望去,大街小巷依旧,而歌板声零零落落,酒帘子稀稀疏疏,昔日的繁华,如今只有孤寂的渔人在垂钓寒江。

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坛。更无人处一凭栏。燕子斜阳来又去,如此江山。
六朝的繁华如今就如秋草枯败,雨花台也已空寂无人。独自一人在此处凭栏远眺。燕子在斜阳里翩翩飞舞,归来又飞去,江山已是如此景象。

参考资料:

1、 袁世硕.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简编 下:中国人民出版社,2015.01:725-7262、 朱敦源.中华散曲365首精华今译:东北朝鲜民族教育出版社,1993.10:3763、 徐寒.历代古词鉴赏 下:中国书店,2011.06:637

衰柳白门湾,潮(cháo)打城还。小长干接大长干。歌板酒旗零落尽,剩有渔竿。
雨花台:在南京中华门(旧称聚宝门)外聚宝山上。相传梁云光法师在这里讲经,感天雨花,故称雨花台。雨,降落。白门湾:南京临江地方。白门,本古建康城的外门,后指代南京。城:这里指古石头城,在今南京清凉山一带。小长干、大长干:古代里巷名,故址在今南京城南。

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坛。更无人处一凭栏。燕子斜阳来又去,如此江山。
寒:荒凉。燕子斜阳:化用刘禹锡《乌衣巷》诗意。原诗是:“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参考资料:

1、 袁世硕.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简编 下:中国人民出版社,2015.01:725-7262、 朱敦源.中华散曲365首精华今译:东北朝鲜民族教育出版社,1993.10:3763、 徐寒.历代古词鉴赏 下:中国书店,2011.06:637

衰柳白门湾,潮打城还。小长干接大长干。歌板酒旗零落尽,剩有渔竿。
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坛。更无人处一凭栏。燕子斜阳来又去,如此江山。

  该词为怀古伤今之作。上片写登雨花台远望之所见。白门、石头城、大小长干都是南京古代的繁华之地,只今却空有渔翁的钓竿,呈现出一派萧瑟、冷落,对比鲜明,不胜今昔之感。下片写雨花台之景色,笔法极其飘忽,将眼前之景与昔日之景混为一片,把内心的苍凉沉痛之情融入景物之中,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全词辞采清丽自然,声律和谐宛转,在萧瑟凄凉的意象中,寄托着作者深沉绵远的感慨。

   词的上片一开头,作者便调动读者的视觉与听觉,让人们看到的是“衰柳”,听到的是冰冷的潮水打着空城而退去声音。看上去作者是在写景,而实际上就像传感系统一样,作者非常敏锐地从“衰柳”上,从冷潮中,感到了苍凉冷落,并且把自己这种深沉的感慨,透露和传导给了读者。

  接着,作者举目远眺:“小长干接大长干。歌板酒旗零落尽,剩有渔竿。”放眼望去,小巷大街依旧,而歌板声却零零落落,以至子听不到了;酒帘子稀稀疏疏,以至于看不见了,只有孤寂的渔人在垂钓寒江。写街巷不着笔于市鹰、铺面、人烟,而以“歌板酒旗”来点染。看上去,作者好像信手拈来似的,而实际上是从大量的事物中提炼出来的,是从前人的诗句中锻铸出来的。朱彝尊把“歌板酒旗”集中起来,先之以“零落”来描写,继之以“尽”字来述说:寥寥几笔便抹去了古都金陵昔日的歌舞升平,而造成一个萧条幽僻的境界,手法多么简炼、自然。

  词的下片以“秋草”起笔,点出了时序,这也与上片的“衰柳”遥相呼应,构成了一幅凋零衰败的画面。作者由眼前所见,回溯金陵的往昔。“六朝”的繁华不复存在了,就像那“秋草”一样枯萎了。“六朝寒”,凝练地概括了漫长的兴衰史,一个“寒”字,把视觉与感觉勾通起来,透露了作者吊古伤今的叹哨之情。写雨花台而着一“空”字,进而又写“空”到了“更无人”的地步。这就是说,此时此地,除了自己,再也没有别的人了。然而,作者就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中,独自倚着栏杆眺望的。

  接下去,一笔陡转,在“斜阳”里倏地飞来了“燕子”,让人精神为之一振,觉得似乎有了生机。然而,遗憾的是这燕子却是“来又去”了。看来,连燕子都感到雨花台衰败荒凉,到了不堪栖息的地步了,何况是人呢。这真是在绝无写处又生出了妙笔。最后,作者以“如此江山”直抒胸臆,把全部感慨着落在这四个字上。

  该词字字深含兴亡交替的感慨,句句流露世事变迁的叹息,全篇意境深远浑厚,情思忧戚缠绵。可以说全篇整体写景,又是整体抒情,景含情深,情以景出。笔力遒劲而醇雅,化用前人旧句,自然和谐,殊不见斧凿痕。

参考资料:

1、 马步云.景中寓情愫 澹中见丰腴——读朱彝尊《卖花声·雨花台》[J].名作欣赏,1985,(第6期).2、 张乃良.借古城之盛衰 写胸中之波澜——朱彝尊《卖花声·雨花台》读析[J].文史知识,1993,(第4期).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定风波·为有书来与我期

:
为有书来与我期,便从兰杜惹相思。昨夜蝶衣刚入梦,珍重,东风要到送春时。
三月正当三十日,占得,春光毕竟共春归。只有成阴并结子,都是,而今但愿著花迟。

为有书来与我期,便从兰杜惹相思。昨夜蝶衣刚入梦,珍重,东风要到送春时。
期盼有书信来与我期约,所以见到香草和兰草还有杜若,就禁不住起相思之意。昨天夜里梦到了友人,道一声珍重。到了暮春时节,而且东风就要把美人吹送到自己身边来了,虽然相见遥遥无期,相思却绵绵不断。

三月正当三十日,占得,春光毕竟共春归。只有成阴并结子,都是,而今但愿著花迟。
此时正当三月三十日,春景不常,很快春天就要离去了。虽然以后将是遍地的绿荫和累累的果实,可如今我却盼望春天再长一些,花期再长一些。

参考资料:

1、 惠淇源.婉约词全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310-3102、 王寅生 ,张福海选注.爱情词品珍:东方出版社,1995年8月第1版.:222-2233、 朱明伦.古代情词三百首: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7月.:278-2784、 秋枫.婉约词(图文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3月:290-290

为有书来与我期,便从兰杜惹(rě)相思。昨夜蝶(dié)衣刚入梦,珍重,东风要到送春时。
与我期:言对方有信来与我相约。兰杜:兰草和杜若,均为香草。相思:彼此想念。后多指男女相悦而无法接近所引起的想念。

三月正当三十日,占得,春光毕竟共春归。只有成阴并结子,都是,而今但愿著(zhù)花迟。
毕竟:到底,终归。成阴并结子:后人常以“成阴结子”喻比女子结婚生子。而今:如今。 但愿:只愿,只希望。

参考资料:

1、 惠淇源.婉约词全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310-3102、 王寅生 ,张福海选注.爱情词品珍:东方出版社,1995年8月第1版.:222-2233、 朱明伦.古代情词三百首: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7月.:278-2784、 秋枫.婉约词(图文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3月:290-290
为有书来与我期,便从兰杜惹相思。昨夜蝶衣刚入梦,珍重,东风要到送春时。
三月正当三十日,占得,春光毕竟共春归。只有成阴并结子,都是,而今但愿著花迟。
  此词着意抒情。写人物而以景物相衬,于情景交融中微露惜春怀人之意。含蓄委婉,轻柔细腻,往往语意双关,耐人寻味。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山市

: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

  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
  奂山的山市,是(淄川)县有名的八景之一,但好几年也难得见到一次。有位名叫孙禹年的公子,同几位志同道合朋友(在)楼上饮酒,忽然看见(奂山)山头有一座孤零零塔耸立起来,高高地插入青天。(大家)面面相觑,惊疑不定,心想附近并没有这么个禅院。没过多久,又出现了几十座高大的宫殿,碧绿色的琉璃瓦,飞翘的殿檐,(人们)这才明白是(出现)山市。不到一会儿,只见一座高高低低的城墙,连绵不断有六七里长,竟然像一座城市。其中(景物)有像楼一样的,有像厅堂一样的,有像街巷一样的,(一个个)清晰地出现在眼前,(多得)可以用亿万来计算。忽然,一阵大风刮起,空气中的尘土之大,城市变得隐隐约约。接着,风停了,天空又变得晴朗起来,刚才的一切都消失了,只有一座高楼,直插云霄,这座楼每层有五间,门窗全都是大开着的;每一行有五处明亮的地方,(透露出)那是楼那边的天空。

  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一层层地指着数,楼越高亮点越小,数到第八层,亮点才如星星一般大了;又往上数,就昏暗得看不分明,没法计算层次了。楼上的人往来匆匆,有靠着的,有站立的,形态各不一样。过了一会,楼渐渐低矮下来,可以看见楼顶了,慢慢地又像平常的高楼一样了,又渐渐地像座高房子,突然间又只像拳头那么大,像豆粒那么小,接着就什么也看不见了。

  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又听说有起早赶路的人,看见山上有店铺集市(人来人往),和人世间没有两样,所以又叫“鬼市”。

参考资料:

1、 蒲松龄 著,朱其铠 主编.全本新注聊斋志异.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

  奂(huàn)山山市,邑(yì)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yǔ)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méng),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yuán)(pì)(nì),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mǎng)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xiāo)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
  山市:山市蜃景,与“海市蜃楼”相似。奂山:山名。旧淄川县有涣山,也写作焕山。邑:县。这里指清代淄川县,今属淄博市。孙公子禹年:对孙禹年的尊称。公子,旧时用来称呼豪门贵族子弟。然数年恒不一见:经常是多年看不见一次。然,但是。数年,许多年。恒,经常。同人:共事的人或志同道合的友人饮:喝酒。青冥:青天,天空。青,形容天空的颜色。冥,形容天高远无穷的样子。相顾: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念:想。禅院:佛寺。禅,佛教用语,表示与佛教有关的事物。无何:不久,不一会儿。碧瓦飞甍:青色的瓦和翘起的屋檐。飞甍:两端翘起的房脊。甍,房脊。始悟:才明白。始:才,悟:明白未几:不久,不一会儿。与前边的“无何”含义相同。高垣睥睨:高高低低的城墙。高垣,高墙。睥睨,又写做“埤堄”。指女墙,即城墙上呈凹凸形的矮墙。连亘:连绵不断。居然城郭:竟然变成一座城郭了。居然,竟然。城郭,城市。中有楼若者:其中有的像楼。堂若者:有的像厅堂。堂,厅堂。坊若者:有的像牌坊。坊,街巷、店铺。历历在目:清晰地出现在眼前。以:用。莽莽然:一片迷茫的样子。莽莽,一片迷茫。依稀:隐隐约约。既而:不久。一切乌有:这个词用来形容什么都没有,或者也可以用来形容漏得或者消磨、消耗得所剩无几。现指,所有的(景象)都没有了。乌有,虚幻,不存在。乌,同“无”。危楼:高楼。危,高。直接:连接。霄汉:云霄与天河。窗扉:窗户。皆:都。洞开:敞开。

  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piāo)(miǎo),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xiè)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shū)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裁如星点:才像星星那么小。裁,通“才”,仅仅。黯然缥缈:黯淡下来,隐隐约约,若有若无。黯然,昏暗的样子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又作“飘渺”。而:然后。往来屑屑:形容来往匆匆。屑屑,忙碌的样子。或:有的人。凭:靠着。不一状:形态不一。逾时:过了一会儿。倏忽:突然。遂:终于。人烟市肆:人家和集市。市肆,集市。肆,店铺。孤:孤零零。耸:耸立。惊疑:惊奇,疑惑。碧:青绿色。同人:同业朋友。然:但是。数:几。明(出自文中“则明渐少”):光亮。行(出自文中“又闻有早行者”):赶路(另一说行也为走的意思)与世无别:跟尘世上的情形没有什么区别。孙公子禹年:对孙禹年的尊称。风定天清:大风停止,天空晴朗。孤塔耸起:意思是孤零零的一座塔耸立起来。

  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参考资料:

1、 蒲松龄 著,朱其铠 主编.全本新注聊斋志异.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

  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纵观山市出现的全过程,可分四个阶段。

  初生阶段

  这是目击者眼中的画面。文章还描写了目击者的心理变化:见孤塔时,彼此“相顾惊疑”,表明它是突然出现的,而且跟实读者带到目击者所在的地方了。

  以下所写仍是目击者所见画面,但读者在感觉上发生了变化:一切都如同亲见。

  发展阶段

  先总写一笔:“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颇有恢宏的气象。然后分写:“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虽然寥寥数语,却可以诱发读者想像出一幅跟《清明上河图》相似的画卷来。这幅画卷最后在风中消失,又不禁使人感到怅然。

  高潮阶段

  因“风定天清,一切乌有”,只剩下一座高接霄汉的危楼,所以楼的形状看得格外清楚,连楼外天空也显现了出来,给人的感觉是距离比先前的城郭缩短了一些。更为特殊的是,楼上还有来来往往的人,或凭或立,与人有照应开头的作用,说明奂山这个地方确实能看到这种奇异的现象。

  时间的变化:忽——无何——未几——忽——既而——逾时——倏忽

  景致的变化:孤塔——宫殿——城郭——危楼——消失

  消退阶段

  景象全部消失,山市景象结束。作者的最后一句话和第一句话相呼应,给山市增加了神秘感。

  主题思想

  《聊斋志异》以谈狐说鬼的形式.揭露当时现实的黑暗和官吏的罪恶,对科举制度和礼教也有所批判,并以同情的笔调描绘了青年男女相爱的故事。但书中也存在着一些宣传“忠,孝,节,义”的封建伦理观念和迷信色彩。

  1、悬是作者笔锋一转“然数年恒不一见”,又给山市增添了一些神秘的气氛,读者的好奇心被强烈的激发了。

  融情入景

  以情衬景。作者在描写时,是通过孙禹年及其朋友的眼睛来描写山市奇景的。孙禹年在与朋友饮酒时,忽然看见远处奂山山峰上出现了隐隐约约的高耸的“孤塔”,他们不禁“相顾而疑”,因为此处根本就没有寺院,哪来的孤塔呢?这种强烈的惊奇、迷惑的情绪,既是对离奇的山市景色一种烘托,又是感染读者的一种媒介。作者在描述的过程中融入了这种情绪,一步步吸引读者,去揭开山市的秘密。文中伴随着惊异的情绪波动,层层展开描写,使山市的每一景物,每一次变幻都给人以新奇的感觉。接着,“孤塔”旁又出现了数十所华丽的宫殿,直到此时,作者才点明了“始悟为山市”。孙某及其朋友由“惊疑”而“悟”。伴随着“悟”而来的应该是轻松、释然的心情,集中精神观赏难得一见的山市奇观。

  楼上各色人的活动,细腻地点染了楼中人物的姿态和神韵。如果说,前面是以粗、虚、略的笔法勾勒了城市的概貌,写起来气势飞动的话,那么后面则是以细、实、详的笔墨,具体描绘了山市中的一楼一景,一人一态,写得极有情味,这样的描写,我们不只是看到了“山市”里的高楼、城郭,而且似乎触摸到了“山市”里人情风俗的气息。同时,也使得本是无中生有的山市蜃景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富有实感。同时,作者在描绘景物时点到为止,给读者留下了无限想像与玩味的空间。

  动静互变

  山市景象变幻不定,作者着力捕捉山市的每一次变化,在短短的一百字中,将其描写的生动、形象、令人拍案叫绝。

  绝大多数人只能望而兴叹。这篇文章是根据目击者的叙述写的,它历历如画地再现了山市由生成到消失的过程,无论是大笔勾勒或工笔描摹,都能曲尽其妙。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独秀峰

:

来龙去脉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
桂林山水奇八九,独秀峰尤冠其首。
三百六级登其巅,一城烟水来眼前。
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伤焉?

来龙去脉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
全然找不到来龙去脉,只见一座高峰突然出现,高可入云,直插南斗星。

桂林山水奇八九,独秀峰尤冠其首。
桂林山水本来就十有八九奇绝卓异,而独秀峰更是首屈一指。

三百六级登其巅,一城烟水来眼前。
几百级阶梯拾级而上才到达它的峰巅,尽览全城风光,但见轻雾迷漫,碧波荡漾。

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伤焉?
青山尚且可以矗立如琴弦,人生孤立无援又有何妨碍!

参考资料:

1、 百度百科.独秀峰

来龙去脉(mài)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
来龙去脉:旧时堪舆(风水先生)以山势为龙,以山势起伏连绵为龙脉。南斗:星宿名,在南天。

桂林山水奇八九,独秀峰尤冠其首。
独秀峰:位于桂林市中心,以平地孤拔,无他峰相对,故名。

三百六级登其巅(diān),一城烟水来眼前。

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伤焉?
伤:妨碍。

参考资料:

1、 百度百科.独秀峰

来龙去脉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
桂林山水奇八九,独秀峰尤冠其首。
三百六级登其巅,一城烟水来眼前。
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伤焉?

  《独秀峰》是袁枚晚年重游桂林所作,虽然诸家选评赏析极少,几乎被人遗忘,但细读之,仍然可以从中鲜明地感受到“性灵”说的审美追求。

  题名为“独秀峰”,但诗人并未平铺直叙,作一般性的平实说明,而是以“来龙去脉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这种突兀的笔触,夸饰性的语言,横空劈来。一个“插”字,逼真地写出诗人与独秀峰不期而遇时敏锐而又独特的审美感受,显示了独秀峰的动态美;也生动地突现出独秀峰孤峰横插、直冲云霄的不凡气势。同时,还由孤立的山,联想到孤立的人生,发出青山尚且劲直、人生何必感伤的兴叹,表达了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情怀。

  这首诗极言独秀峰孤兀参天,并寄寓了孤高自守的高尚追求。作者先写从远处遥望独秀峰,好似插入青天的利剑,高峻笔直,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奇景多多,却远不如这一峰雄伟奇特。拾级而上,俯视天下,一城烟水浩渺无边,胸襟亦为之开阔。观景生情,奇景感染着像独秀峰一般孤高傲岸清俊的诗人。前三联蓄足情势,尾联水到渠成抒发了“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伤焉?”的豪迈感慨。

  这首诗歌化静为动,以动写静,增强动感,化无形为有形,赋予静态的独秀峰以动感的形象,展现了“绝无有”的“插南斗”之势。“插”字用得妙,妙在化静为动,山由无到有、到直冲云天的过程被动态的呈现出来,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独秀峰的独特姿态。

参考资料:

1、 百度百科.独秀峰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