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二十三赴歙州婚期二首

:
淮上客情殊冷落,蛮方春早客何如。
相思方道无来使,回雁峰前好寄书。
南方山水生时兴,教有新诗得寄余。
路带长安迢递急,多应不逐使君书。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卢仝

卢仝

卢仝tóng〈形〉(约795-835) 唐代诗人,汉族,“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的嫡系子孙。祖籍范阳(今河北省涿州市),生于河南济源市武山镇(今思礼村),早年隐少室山,自号玉川子。他刻苦读书,博览经史,工诗精文,不愿仕进。后迁居洛阳。家境贫困,仅破屋数间。但他刻苦读书,家中图书满架。仝性格狷介,颇类孟郊;但其狷介之性中更有一种雄豪之气,又近似韩愈。是韩孟诗派重要人物之一。 98篇诗文

猜你喜欢

采莲曲

:
采莲归,绿水芙蓉衣。
秋风起浪凫雁飞。
桂棹兰桡下长浦,罗裙玉腕轻摇橹。
叶屿花潭极望平,江讴越吹相思苦。
相思苦,佳期不可驻。
塞外征夫犹未还,江南采莲今已暮。
今已暮,采莲花。
渠今那必尽娼家。
官道城南把桑叶,何如江上采莲花。
莲花复莲花,花叶何稠叠。
叶翠本羞眉,花红强如颊。
佳人不在兹,怅望别离时。
牵花怜共蒂,折藕爱连丝。
故情无处所,新物从华滋。
不惜西津交佩解,还羞北海雁书迟。
采莲歌有节,采莲夜未歇。
正逢浩荡江上风,又值徘徊江上月。
徘徊莲浦夜相逢,吴姬越女何丰茸!
共问寒江千里外,征客关山路几重?

采莲归,绿水芙蓉衣。
采莲归去,荷花茂盛得像衣服一样盖满绿水。

秋风起浪凫雁飞。
秋风吹起浪,野鸭大雁飞。

桂棹兰桡下长浦,罗裙玉腕轻摇橹。
划起莲舟到岸边,穿着丝罗裙,玉腕轻摇船桨。

叶屿花潭极望平,江讴越吹相思苦。
远远望去,小岛和深潭之间都是荷叶和莲花,传来江南民歌,更添相思之苦。

相思苦,佳期不可驻。
相思苦,相会的日子留不住。

塞外征夫犹未还,江南采莲今已暮。
塞外征夫仍然没有回来,江南采莲现在又已日暮。

今已暮,采莲花。
现在已经日暮,采摘莲花。

渠今那必尽娼家。
她们未必全是娼家女。

官道城南把桑叶,何如江上采莲花。
城南大道采摘桑叶,哪比得上江上采莲花?

莲花复莲花,花叶何稠叠。
莲花,有一片莲花,花叶是多么茂密重叠。

叶翠本羞眉,花红强如颊。
荷叶虽然翠绿,但比起双眉却为之羞涩失色,红艳的荷花勉强比得上美丽的双颊。

佳人不在兹,怅望别离时。
思念的人不在这里,怅望别离的时候。

牵花怜共蒂,折藕爱连丝。
牵动了花,爱怜其两花共蒂;折断了藕,爱怜其藕丝不断。

故情无处所,新物从华滋。
往日欢情无处寻找,眼前的荷花徒然茂盛。

不惜西津交佩解,还羞北海雁书迟。
不在乎西津解佩以赠,还忧愁北海雁书太晚。

采莲歌有节,采莲夜未歇。
采莲歌有节拍,采莲整夜没有停歇。

正逢浩荡江上风,又值徘徊江上月。
正碰到江风浩荡,又正值江月徘徊。

徘徊莲浦夜相逢,吴姬越女何丰茸!
月影慢慢移动,莲浦夜中相逢,吴姬越女如此之多。

共问寒江千里外,征客关山路几重?
互相问寒江千里之外,关山的路程、征夫的消息。

参考资料:

1、 宫云维.情诗三百首辞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6:161-1632、 俞晓红.大学生必读的中华经典诗歌100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51-52

采莲归,绿水芙蓉衣。

秋风起浪凫(fú)雁飞。
凫:野鸭。

桂棹(zhào)兰桡(ráo)下长浦(pǔ),罗裙玉腕(wàn)轻摇橹(lǔ)
桂棹兰桡:桂兰均为船桨,此处均指船。下长浦:沿着水边向下游去。罗裙:丝罗制的裙子。多泛指妇女衣裙。玉腕:洁白温润的手腕。橹:拨水使船前进的工具,置于船边,比桨长,用于摇动。这里可理解为船桨。

叶屿花潭极望平,江讴(ōu)越吹相思苦。
叶屿花潭:屿潭之间满是荷叶荷花。屿,水中洲渚。潭,水边深处。江讴越吹:泛指南方民歌。讴,徒歌。吹,有乐器伴奏的歌。

相思苦,佳期不可驻。
佳期:这里指采莲女和征夫约会的时光。驻:停留。

塞外征夫犹未还,江南采莲今已暮。

今已暮,采莲花。

渠今那必尽娼(chāng)家。
渠:伊,她。娼家:乐妓之家。

官道城南把桑叶,何如江上采莲花。
官道:大道。把:采。

莲花复莲花,花叶何稠(chóu)叠。
稠叠:稠密重迭。

叶翠本羞眉,花红强如颊。

佳人不在兹,怅望别离时。
佳人:这里指所思念的人。兹:这里。

牵花怜共蒂,折藕(ǒu)爱连丝。
共蒂:即并头莲,一茎有红白两花。古人常用以比喻好夫妻。丝:谐“思”,喻情思相连。

故情无处所,新物从华滋。
故情:旧日的欢情。无处所:无所寻觅。新物:花和藕。华滋:长得很茂盛。

不惜西津交佩解,还羞北海雁书迟。
西津:这里作“南津”解,同“南浦”,分别之地。交佩解:解佩赠与对方以表爱慕。羞:此处意为忧,怕。北海雁书:指塞外征夫寄来的书信。

采莲歌有节,采莲夜未歇。
节:节拍。

正逢浩荡江上风,又值徘(pái)(huái)江上月。
徘徊:指月影慢慢移动。

徘徊莲浦夜相逢,吴姬越女何丰茸(róng)
吴姬越女:泛指江南一带的采莲女,丰茸:茂密的样子,指人多。

共问寒江千里外,征客关山路几重?
关山:关隘山岭。

参考资料:

1、 宫云维.情诗三百首辞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6:161-1632、 俞晓红.大学生必读的中华经典诗歌100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51-52
采莲归,绿水芙蓉衣。
秋风起浪凫雁飞。
桂棹兰桡下长浦,罗裙玉腕轻摇橹。
叶屿花潭极望平,江讴越吹相思苦。
相思苦,佳期不可驻。
塞外征夫犹未还,江南采莲今已暮。
今已暮,采莲花。
渠今那必尽娼家。
官道城南把桑叶,何如江上采莲花。
莲花复莲花,花叶何稠叠。
叶翠本羞眉,花红强如颊。
佳人不在兹,怅望别离时。
牵花怜共蒂,折藕爱连丝。
故情无处所,新物从华滋。
不惜西津交佩解,还羞北海雁书迟。
采莲歌有节,采莲夜未歇。
正逢浩荡江上风,又值徘徊江上月。
徘徊莲浦夜相逢,吴姬越女何丰茸!
共问寒江千里外,征客关山路几重?

  王勃的这首诗,虽是拟乐府旧题,但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较大的创新,代表着初唐时期诗歌创作的风气。

  诗写一位采莲女子怀念征夫的感情。诗人选择了傍晚同分采莲归来的特定背景来打写。一开始,诗即写女子采莲归来、绿水荡漾,沾湿了她的衣裳,又杂和着荷花的清香。这是女子经过一番采莲劳动的形象。这时,秋风吹起浪涛,野鸭和大雁受惊而高飞,也触动了采莲女的内心情感。这句写景有“兴”的意味。下面四句,接写这位年青漂亮,服饰华丽的女子,轻轻地摇着精美的画舫随波而下,极目眺望无边无际覆盖着绿叶的岛屿和开放着荷花的水潭,耳中听着远处传来的江上渔歌、吴越小曲。这些所见所闻,都惹起了她的相思苦恨,“相思”二字就是全诗的旨意。接着又用四句点明相思的由来,是因为岁月流逝,而出塞的征夫至今尚未归来,思妇在水上采莲,消磨时光,感到孤独寂寞;现在到了傍晚时分,她独自归来。触景生情,因而心中产生了思远的情怀。“今已暮”三宇,呼应首句的“归”字,表明这首诗所写的是采莲女子日暮归来时的相思之情。继而诗又探入一层,写思妇的品质。尽管傍晚采莲归来,独宿空床的生活令人难以煎熬,但采莲女还是忠贞于她们的爱情,坚持自已的操守,“那必尽娼家”,用反问句式,谓女子并没有都沦落为娼女,意即她自己决不会因为亲人远戍而变心。不仅不会变心,相反,比别人还要坚定。“官道”二句以疑问的口气,将采莲女和采桑女加以比较对照,认为前者比后者在爱情上更加忠诚,这其实是诗中思妇的自我表白。“城南把桑”系用汉乐府典故,《陌上桑》里的女子罗敷,是一个忠实于爱精的典型形象。此诗里的采莲女自云对丈夫的感情超过罗敷,可见,她对爱情是多么执着。

  从“莲花复莲花”到“还羞北海雁书迟”,主要是咏物写人,抒发思妇的离愁别恨。江上莲花朵朵,莲叶田田,花叶纷披,十分稠密。荷叶的翠绿色,比不上女于的禅娟蛾眉;鲜红娇艳的荷花,也只能差可与女子红润的脸庞相比美。这几句由纯为写物转到以物比人,着重突出女子的年青貌美,从而唤起她的离恨。“佳人不在兹,帐望别离时。”尽管江上环境很优美,自己也是韶华容颜,但因为征夫远在塞外,她惆怅地遥望那别离的地方,回忆当初难分难舍的情景,心中充满了悲作之感,转而咏物。“牵花怜共蒂,折藕爱连丝”。牵动荷花,喜爱它们并蒂开放;折断莲藕,喜爱它们丝丝相连的缠绵形象。这两句寓情于物,借白藕的丝丝相连,荷花的同根并蒂,表达思妇征夫的柔情蜜意。今天,当日的两情依依己经无处可以寻找了。虽然物态还如同过去一样,但在思妇看来,它们只不过是一片生长得很茂盛的荷花荷叶而已,想到这里,不禁无限伤情。自己为爱情付出了极大的代价,而到头来则长期为离愁别恨所折磨。“西津交佩解”,用晋葛洪《神仙传》记载的郑交甫在江边遇到两位神女,十分爱慕她们,神女解下玉佩以相赠的故事。这句意谓采莲女过去曾与征夫以身相许,而毫无悔恨。“北海雁书”,用汉班固《汉书·李广苏武传》中苏武北海牧羊,雁足传书的典故。此句则谓征夫在边塞上,久无书信,不免使女子产生担心和怀疑。这种忆昔伤今之情,归结到底,表现了采莲女深沉的相思情怀。这一节从时间和空间上反反复复地交错写来,对于女子的“相思苦”确实写得很深刻,富有感染力。

  从“采莲歌有节”到篇末,诗情再作转换和深化。本来,采莲女己经在日暮时分归来了,这里则写她夜间又到江上采莲。她一边采莲,一边有节奏地唱着采莲曲。夜间江上的景象和白天大不一样。傍晚,吹起了秋风,此时更是凉风萧瑟。高远的天空里,一轮明月伴随着采莲女来往徘徊,清淡的光辉照耀着江水,闪动着粼粼波光。江风冷月,传达出了采莲女深沉的枨触,再一次表达了她的“相思苦”的情怀。这里完全是寓情于景,没有从正面写情语。它与上文写其“采莲归”来时的情感,对照起来加以体会,颇得详略映衬之妙。采莲女在江上来往采莲,遇到了其他夜间出来采莲的吴娃越女,她们都打扮得很娇艳美丽。姐妹们相见,互致问候,都探问从这条寒江到达征夫所在的关山千里的边塞,究竟是山儿重,水几重。可见,饱受着别离的煎熬、相思的苦恨的女子,不是一个采莲女,而是许许多多日夜辛勤劳动的采莲妇女。这就在前文写采莲女“相思苦”的基础上,描写了广大劳动妇女在爱情婚姻上的不幸,将征夫思妇的普通题材,提高升华为一个富有广泛社会意义的主题,写得非常深刻,是十分可贵的。

  梁、陈以来,《采莲曲》是诗人常用的乐府旧题,大多或摹写水容物态,或描绘采莲女的容貌服饰。特别是在风格上,他们的作品比较浮艳绮靡。王勃的这首诗,虽然抒情主人公同样是采莲女,自然景物的描绘乃至遣词造语,也都明显地受到南朝诗人的影响,但所塑造的伤离恨别,刻骨相思的女子形象,尤其是思妇征夫的主题揭示出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思想价值,则是南朝诗人所无法相比的。王勃在理论上对六朝余风深致不满,而在创作实践上又未能摆脱其影响。这首诗就是一个例证。它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初唐诗歌从六朝余风向唐诗刚健爽朗的风格变化发展的轨迹。

  王勃以前的诗人拟写此题,都是五言短章,此诗则运用七言,篇幅也比较宏大,表现出初唐七古崇尚铺陈赋写的一般倾向。不过,此诗在“四杰体”七古中抒情性较强,很注意将人物的感情寄寓在客观景物的描写刻画之中,具有强烈抒情效果。诗以七言为基本句式,大量运用五言句,又灵活地参用“三五七”、“三三七”句式,学习、模仿乐府民歌的结体方式,也加强了诗的抒情性。诗中多用蝉联和复沓的形式,更使诗流转圆美,情韵婉扬。诗中“采莲”、“莲叶”、“莲花”、“花”、“叶”等字词多次出现,造成重迭复沓的形式,显然具有南朝民歌《西洲曲》的风味。并且重迭复沓的形式还往往与蝉联方式交织运用,节奏铿锵,音韵和婉。总之,虽然此诗具有叙事诗的骨髓,但它艺术上的成功之处乃在于抒情。此诗中几个主要表现方法,都对加强其抒情性具有很大的作用。

参考资料:

1、 周啸天.唐诗鉴赏辞典补编: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30-332、 黄岳洲.中国古代文学名篇鉴赏辞典(上卷):华语教学出版社,2013:13-14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送母回乡

:
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
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
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
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
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
将车子停下来,茫然的回顾周边,感觉自己就像楚囚一般困顿窘迫。

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
忧愁伤感从中蓦然升起,悲伤的眼泪如鲠在喉。

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
慈母刚刚得了重病,我就想要送她去拜访名医。

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
可是就在当车子急迫接送时,苍天就无情地带走了我的慈母!

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母亲对自己养育之恩都无法报答,人生在世还能追求其他的东西吗?

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

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

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
方:才,刚刚。

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

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舟中晓望

:
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
舳舻争利涉,来往接风潮。
问我今何适?天台访石桥。
坐看霞色晓,疑是赤城标。

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
扬帆起航,远望东南方向,高山水乡还很遥远。

舳舻争利涉,来往接风潮。
卦象显吉,宜于远航。那就高兴地趁好日子乘风破浪前进吧。

问我今何适?天台访石桥。
若要问我现在要去哪里?我要到天台山观赏石桥。

坐看霞色晓,疑是赤城标。
朝霞映红的天际璀璨美丽,那大约就是赤城山的尖顶所在。

参考资料:

1、 王力.《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4年3月第2版

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
挂席:挂帆,扬帆。水国:犹水乡。遥:遥远。

(zhú)(lú)争利涉,来往接风潮。
舳舻:指首尾衔接的船只。舳,指船尾;舻,指船头。利涉:出自《易经》“利涉大川”,意思是,卦象显吉,宜于远航。接:靠近,挨上。风潮:狂风怒潮。

问我今何适?天台访石桥。
今何适:现在到哪儿去。访,造访,参观。

坐看霞(xiá)色晓,疑是赤城标。
霞色:云霞的颜色。赤城:赤城山,在天台县北,属于天台山的一部分,山中石色皆赤,状如云霞。标,山顶。

参考资料:

1、 王力.《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4年3月第2版
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
舳舻争利涉,来往接风潮。
问我今何适?天台访石桥。
坐看霞色晓,疑是赤城标。

  孟浩然诗多写自己的日常生活,常常“遇景入咏,不钩奇抉异”(皮日休评价),故诗味的淡泊往往叫人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这首《舟中晓望》,就记录着他约在开元十五年自越州水程往游天台山的旅况。实地登览在大多数人看来要有奇趣得多,而他更乐于表现名山在可望而不可即时的旅途况味。

  船在拂晓时扬帆出发,一天的旅途生活又开始了。“挂席东南望”,开篇就揭出“望”字,可见情切。诗人大约又一次领略了“时时引领望天末,何处青山是越中”的心情。“望”字是一篇的精神所在。此刻诗人似乎望见了什么,又似乎什么也没望见,因为水程尚远,况且天刚破晓。这一切意味都包含在“青山——水国——遥”这五个平常的字构成的诗句中。

  既然如此,只好暂时忍耐些,抓紧赶路吧。第二联写水程,承前联“水国遥”来。“争利涉”以一个“争”字表现出心情迫切、兴致勃勃,而“来往接风潮”则以一个“接”字表现出一个常与波涛为伍的旅人的安定与愉悦感,跟上句相连,便有乘风破浪之势。

  到此自然想要知道他“何往”了,第三联于是转出一问一答来。这其实是诗人自问自答:“问我今何适?天台访石桥。”这里遥应篇首“东南望”,点出天台山,于是首联何所望,次联何所往,都得到解答。天台山是东南名山,石桥尤为胜迹。这一联初读似口头常语,无多少诗味。然而只要联想到这些关于名山胜迹的奇妙传说,就会体味到“天台访石桥”一句话中微带兴奋与夸耀的口吻,感到作者的陶醉和神往。而诗的意味就在无字处,在诗人出语时的神情风采之中。

  正因为诗人是这样陶然神往,眼前出现的一片霞光便引起他一个动人的猜想:“坐看霞色晓,疑是赤城标。”在诗人的想象中,映红天际的不是朝霞,而当是山石发出的异彩。这想象虽绚丽,然而语言省净,表现朴质,没有用一个精美的字面,体现了孟诗“当巧不巧”的特点。尾联虽承“天台”而来,却又紧紧关合篇首。“坐看”照应“望”字,但表情有细微的差异。一般说,“望”比较着意,而且不一定能“见”,有张望寻求的意味。而“看”则比较随意,与“见”字常常相联,“坐看霞色晓”,是一种怡然欣赏的态度。可这里看的并不是“赤城”,只是诗人那么猜想罢了。如果说首句由“望”引起的悬念到此已了结,那么“疑”字显然又引起新的悬念,使篇中无余字而篇外有余韵,写出了旅途中对名山向往的心情,十分传神。

  此诗似乎信笔写来,却首尾衔接,承转分明,篇法圆紧;它形象质朴,却又真彩内映;它没有警句炼字,却有兴味贯串全篇。从声律角度看,此诗是五言律诗(平仄全合),然而通体散行,中两联不作骈偶。这当然与近体诗刚刚完成,去古未远,声律尚宽有关;同时未尝不出于内容的要求。这样,它既有音乐美,又洒脱自然。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87-88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陪李北海宴历下亭

:
东藩驻皂盖,北渚凌清河。
海右此亭古,济清名士多。
云山已发兴,玉佩仍当歌。
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
蕴真惬所欲,落日将如何?
贵贱俱物役,从公难重过!

东藩驻皂盖,北渚凌清河。
李公在历下亭驻下太守的车盖。我由北渚经过清河前来拜访。

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
历下亭是齐地最古老的亭兮,济南是名土辈出的地方。

云山已发兴,玉佩仍当歌。
云山磅礴已令人生发诗兴,美人陪饮更令人对酒高歌。

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
修长的竹林清爽无比,致使交流的河水徒然涌波送凉。

蕴真惬所欲,落日将如何?
这里的景物蕴含真趣,令人心怡;可惜红日西沉,宴会将散,无可奈何。

贵贱俱物役,从公难重过!
贵者如公、贱者如我同是被事物役使,恐怕今后难以把您重访。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杜甫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8月版,第9-10页2、 李时人编著,中华山名水胜旅游文学大观(上) 诗词卷,三秦出版社,第791页3、 韩成武 张志民,杜甫诗全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第16页

东藩驻皂(zào)盖,北渚(zhǔ)凌清河。
东藩:李北海,均指李邕。北海在京师之东,故称东藩。皂盖:青色车盖。汉时太守皆用皂盖。北渚:指历下亭北边水中的小块陆地。清河:大清河,又名济水,原在齐州(济南)之北,后被黄河夺其河路。

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
海右:古时正向为南,因海在东,陆地在西,故称陆地为“海右”。

云山已发兴(xìng),玉佩仍当歌。
云山已发兴:曹毗文:招仪凤于云山。云山指远处的云影山色。发兴催发作诗的兴致。当:是当对的当。玉佩:唐时宴会有女乐,此处指唱歌侑酒的歌妓。

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
修竹:修长的竹子。阮籍诗:修竹隐山阴。交流:两河交汇。

蕴真惬(qiè)所欲,落日将如何?
蕴真:蕴含着真正的乐趣。惬:称心,满意。

贵贱俱物役,从公难重过!
贵:尊贵,指李邕。贱:低贱,杜甫自谦之称。俱:都。物役:为外物所役使。公:指李邕。难重过:难以再有同您一起重游的机会。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杜甫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8月版,第9-10页2、 李时人编著,中华山名水胜旅游文学大观(上) 诗词卷,三秦出版社,第791页3、 韩成武 张志民,杜甫诗全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第16页
东藩驻皂盖,北渚凌清河。
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
云山已发兴,玉佩仍当歌。
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
蕴真惬所欲,落日将如何?
贵贱俱物役,从公难重过!

  杜甫曾自称少小脱略,结交老苍。这时能陪李邕游历下亭,真是快意当前,不能无诗。

  全诗十二句。诗前四句游历下亭及其原因。李邕前辈驻东济南,杜甫得以共泛清河同游历下亭。这段的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骨一联,极切合情景,亭既古老,人多名士。此诗原注称“时邑人塞处士在坐竹“。济南自汉以来,有伏生传尚书予张生、欧阳生等,皆是名儒。之后,各朝代都有才人。所以这联为人所喜爱,至今仍在历下亭悬挂,为游人观赏。次四句写亭中宴饮,周围云山美景,助发雅兴,眼前玉琨歌会,对酒为乐,歌声清扬,举觞劝客。更有修竹笼翠,亭中不觉暑热,亭外虽空有碧波交流,但也助人兴。良辰美景中,长少才俊咸集共饮,真是赏心乐事。此四句全以虚字当腰,极显抑扬之能事,为本段的特色。最后四句写宴游历下亭之感想,此亭深蕴自然真趣,令人恣情留恋,日落席散又该如何,可感可叹啊!大家都为外物役使,身不由己,不知何时能再与李邕前辈共游同乐。则系抒情,寓无限之留恋,伤重游之无期。系叹息人生之别易见难。但更有深于此者,则矗贵贱俱物役骨,无贵无贱,皆为物役,受外物之支配束缚,不得自由自在、这当是老庄思想在诗里的流露。

  全诗辞真意切,情感深挚,其中“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二句为时人后人赏誉,悬挂亭中,至今流传。

参考资料:

1、 金启华、金小平选评,杜甫诗文,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04,第14页2、 海兵编著,杜甫诗全集详注,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12,第8页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兰溪棹歌

: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一弯蛾眉月挂在柳湾的上空,月光清朗,凉爽宜人。越中山色倒映在水平如镜的溪面上,煞是好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淅淅沥沥的春雨,下了三天,溪水猛涨,鱼群争抢新水,夜半人静之时纷纷涌上溪头浅滩。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255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凉月:新月。越:古代东南沿海一带称为越,今浙江省中部。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兰溪:兰溪江,也称兰江,浙江富春江上游一支流,在今浙江省兰溪市西南。桃花雨:江南春天桃花盛开时下的雨。三日:三天。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255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这是一首富于民歌风味的船歌。全诗以清新灵妙的笔触写出了兰溪的山水之美及渔家的欢乐之情。

  歌唱当地风光的民歌,除有特殊背景外(如刘禹锡《踏歌词》)取景多在日间。因为在丽日艳阳照映下,一切景物都显得生气蓬勃、鲜妍明媚,得以充分展示出它们的美。此篇却独出心裁,选取夜间作背景,歌咏江南山水胜地另一种人们不大注意的美。这是它在取材、构思上的一个显著特点。 

  “凉月如眉挂柳湾”“凉月”二字,既写出月色秀郎,又点出春雨过后凉爽宜人的气候。“挂柳湾”,使人想象月挂梢头,光泻兰溪,细绦弄影,溪月相映增辉的情景。

  “越中山色镜中看”是低头观看溪水,把兰溪山水写得极为飘逸迷人。“镜”,是喻溪水,并且暗示出月光的明洁,溪面的平静,水色的清澈。这里,诗人没有着意渲染疏星秀月,夹岸青山,只说了“镜中看”三字,而丰富的韵致恰恰就在这里。它启发读者去想象那幽雅的兰溪山色,在溪水的倒影中,摇曳生姿,朦胧而飘渺,使人如坠入仙境一般。淡淡的笔墨,描绘出一个多么美妙的艺术境界。

  这两句是诗人的视觉感受。首句是仰望天空。次句写俯察,一俯一仰,景象清新。“凉月如眉”,“山色镜中”,都是比喻一明喻山色之形,一暗喻溪水明净。挂字比拟,看字更点明人在景色之中。闪光水色有了人的活动,则更显得灵动,跟显生机,使兰溪有胜似仙境之感。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船继续前行,不觉意间已从平缓如镜的水面驶到滩头。听到滩声哗哗,诗人才联想到连日春雨,兰溪水涨,滩声听起来也变得更加急骤了。在滩声中,似乎时不时听到鱼儿逆水而行时发出的泼刺声,诗人又不禁想到,这该是撒欢的鲤鱼趁着春江涨水,在奔滩而上了。南方二三月间桃花开时,每有绵绵春雨。这种持续不断的细雨,能使江水上涨,却不会使水色变浑,所以次句有水清如镜的描写,如果是北方的桃花汛,则自无“山色镜中看”的清澈之景。由此可见诗人观察事物描写景物的真切。因是夜中行舟,夜色本来比较黯淡朦胧,这里特意选用“桃花雨”的字面,感觉印象中便增添了黑暗的冬天色彩;夜间本来比较宁静,这里特意写到鲤鱼上滩的声响,遂使静夜增添了活泼的生命跃动气息。实际上,这里所写的“三月桃花雨”与“鲤鱼来上滩”都不是目接之景,前者因滩声喧哗而有此联想,后者因游鱼泼刺而有此猜测。两者都是诗人的想象之景。正因为多了这一层想像的因素,诗情便显得更为浓郁。

  这首诗,从头至尾没有写到“人”,也没有写到“情”,而读来却使人感到景中有人,景中有情。诗人将山水的明丽动人,月色的清爽皎洁,渔民的欣快欢畅,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明澈秀丽的画卷中,读后给人以如临其境的美感。从诗的结构看,前二句是静景,后二句是动景,结句尤为生动传神,一笔勾勒,把整个画面画活了,使人感到美好的兰溪山水充满蓬勃生机,是全诗最精彩的点睛之笔。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676-677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