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栖曲二首

:

卓女红妆期此夜,胡姬沽酒谁论价。风流荀令好儿郎,偏能傅粉复薰香。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徐陵

徐陵

徐陵(507~583)字孝穆,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徐摛之子。南朝梁陈间的诗人,文学家。早年即以诗文闻名。八岁能文,十二岁通《庄子》、《老子》。长大后,博涉史籍,有口才。梁武帝萧衍时期,任东宫学士,常出入禁闼,为当时宫体诗人,与庾信齐名,并称“徐庾”,与宋朝郭茂倩并称“乐府双壁。”入陈后历任尚书左仆射,中书监等职,继续宫体诗创作,诗文皆以轻靡绮艳见称。至德元年去世,时年七十七,赠镇右将军、特进,其侍中、左光禄、鼓吹、侯如故,谥曰章。 有四子:徐俭,徐份,徐仪,徐僔。 53篇诗文

猜你喜欢

早梅

:
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梅花要迎接春天的来临,所以它早先开放。尽管冬天的天气是多么寒冷,但它还是傲然独立,毫不畏惧。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它只是怕开花落在群芳之后,到那时,人们游春的意兴索然,再也没有人特别注意地观赏它了。

参考资料:

1、 张志江,张薇 .诗趣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8.1. :第12页 .2、 谢明 刘光前 .历代咏物诗选读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6年12月第1版 :第20页 .

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yí)寒。
发:开花。疑:畏惧,害怕。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别意:格外注意,特别注意。

参考资料:

1、 张志江,张薇 .诗趣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8.1. :第12页 .2、 谢明 刘光前 .历代咏物诗选读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6年12月第1版 :第20页 .
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在咏梅诗中仅以早梅为题的就为数不少。这类诗的一个共同特点是突出一个“早”字。这首《早梅》诗,用极富表现心理状态的手法,写出了梅花的坚强性格。

  诗题是《早梅》,却并没有具体描写早梅的形象、姿韵,而是在议论早梅“早发”的原因。“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为了迎接美好的春天的来临,梅花不畏严寒,不惧风霜而早于众花开放。“迎春”二字,回答了“早发”的原因。“不疑寒”,化入了梅花不怕严寒的坚强性格。这些均从诗人口中说出,倍感亲切。同时,在诗人观赏早梅生发出来的感叹中,隐隐寄寓着诗人的情怀。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承上联,继续抒写早梅的原因。唯怕百花开在先头,自己落了后,没有人再来观赏,所以,争先恐后,早早放出了芳香。“畏”字引出的意义深远。原来,梅花独自早早开放,是有着一种追求的,不能落在“众花后”,而要开在“百花前”。诗人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梅花人的个性,用“疑”“畏”等极富于表现心理状态的字眼,生动描写了梅花不怕严寒的坚强性格和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而且,巧妙地寄寓了诗人自己怀才不遇、孤芳自赏的情怀。

  诗里没有直接出现梅的画面,也没有任何对梅的形象描绘,但读后,早梅的形象却鲜明可触。这是因为诗人的议论,紧紧扣住了一个“早”字,突出了早梅的性格。

参考资料:

1、 程龙 宋宝军 .花卉诗注析 :山西教育出版社 ,1990年06月 :第4页 .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东飞伯劳歌

:

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
谁家女儿对门居,开颜发艳照里闾。
南窗北牖挂明光,罗帷绮箔脂粉香。
女儿年几十五六,窈窕无双颜如玉。
三春已暮花从风,空留可怜与谁同。

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
伯劳东飞燕子西去,黄姑和织女时而相见。

谁家女儿对门居,开颜发艳照里闾。
门前是谁家的女儿蹲坐住门前,她的美丽倩影投照在里屋。

南窗北牖挂明光,罗帷绮箔脂粉香。
皎浩的月光透过窗牖,照耀在女子的帷帐上,屋内飘散着脂粉的芳香。

女儿年几十五六,窈窕无双颜如玉。
女子今年将要十五六岁,身材窈窕,容颜如玉,洁白美丽,无与伦比。

三春已暮花从风,空留可怜与谁同。
但三春已经过去,日暮时分花朵都已凋零,女儿虽然可爱,但尚没有夫家,这般美丽又有谁爱怜呢?

参考资料:

1、 《中国古典爱情诗歌选注 》 - 张岗选注 2011年 第117页

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
伯劳:鸟的一种,属雀形目,伯劳科。除西藏无记录外,遍布全国。黄姑:牵牛星。

谁家女儿对门居,开颜发艳照里闾(lǘ)
发艳:艳光照人。闾[lǘ]:乡里。

南窗北牖(yǒu)挂明光,罗帷绮(qǐ)(bó)脂粉香。
牖:窗户。明光:阳光。绮箔:帷幔。

女儿年几十五六,窈(yǎo)(tiǎo)无双颜如玉。

三春已暮花从风,空留可怜与谁同。
三春:农历正月称孟春,二月称仲春,三月称季春。

参考资料:

1、 《中国古典爱情诗歌选注 》 - 张岗选注 2011年 第117页

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
谁家女儿对门居,开颜发艳照里闾。
南窗北牖挂明光,罗帷绮箔脂粉香。
女儿年几十五六,窈窕无双颜如玉。
三春已暮花从风,空留可怜与谁同。

  这首诗前两句是比:“伯劳”,亦称博劳,又名鵙,是一种健壮的益鸟。“黄姑”是河鼓的转音,即牵牛星。以东来西去的鵙与燕,以隔河相对的牵牛与织女,比喻彼此常常相见却不得相亲相近的情景。

  接下来的四句,是作者以诗中男子的立场,即目即事所作的实景描写:"对门居住的是谁家的女儿呀?那张笑脸和乌亮的头发照亮了整个儿闾里。那女儿容光焕发,无论她是站在南窗内还是北牖下,都想象似在那挂一个明亮的小太阳,且连那罗帐和细绫制的绣帘都溢散着脂粉的芳香。那姑娘年仅十五六岁,窈窕无双,面如美玉,堪称绝代佳人。“

  诗的最后两句,是由此引起的兴叹:“哎,如此隔街相望下去,一旦那佳丽三春已暮,花从风落,岂不空留下一片可怜!那时她又将随何人而去?”

  此诗以“实理实心”描写了一位男子对一位少女的恋慕之情。肝胆剖露,不事浮饰。因而后来唱和者甚广:上起萧衍的儿子梁简文帝萧纲,下至唐代李暇,仅《乐府诗集》就以同名同题收列了十首之多。然而论起造诣,却无后来居上之感,大多不及萧衍这首朴实大方。

参考资料:

1、 《汉魏六朝诗歌鉴赏辞典 》 - 吕晴飞 1990年.第690页-第691页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将发石头上烽火楼诗

:
徘徊恋京邑,踯躅躧曾阿。
陵高墀阙近,眺迥风云多。
荆吴阻山岫,江海含澜波。
归飞无羽翼,其如别离何。

徘徊恋京邑,踯躅躧曾阿。
留恋京城,还在京城徘徊,脚步因重迭的山停止不前。

陵高墀阙近,眺迥风云多。
登上石头山高处看皇宫,感到皇宫很近,眺望远方风起云涌。

荆吴阻山岫,江海含澜波。
荆、吴远方都被高山挡住视线,江河湖海都波涛汹涌。

归飞无羽翼,其如别离何。
空中飞回又恨身无羽翼,象这样的别离之情怎么受得了。

参考资料:

1、 殷海国.山水诗奇葩——谢灵运谢朓诗选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05月:118

徘徊恋京邑,踯(chí)(zhú)(xǐ)曾阿。
将发:即将出发。石头:山名,在今南京市西长江边。烽火楼:利用烟和光来报警而建造的高楼。踟躅:住足不进的样子。躧:鞋,这里作踏解。曾阿:同“层阿”,重迭的山。

陵高墀(chí)(què)近,眺(tiào)(jiǒng)风云多。
墀阙:是指宫殿。墀,即丹墀,指宫殿的红色台阶。阙,指宫殿门左右对峙的一对高建筑物。

荆吴阻山岫(xiù),江海含澜波。
荆:荆州,今湖北、湖南一带。因湖北刺山而得名。吴:今江苏、浙江、安徽一带。山岫:山峰。

归飞无羽翼,其如别离何。
其如:即如其,象这样。

参考资料:

1、 殷海国.山水诗奇葩——谢灵运谢朓诗选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05月:118
徘徊恋京邑,踯躅躧曾阿。
陵高墀阙近,眺迥风云多。
荆吴阻山岫,江海含澜波。
归飞无羽翼,其如别离何。

  这首诗开头两句吟后顿觉一种惆怅忧伤的气氛透入心扉,眼前仿佛看到这样一位青年,他满面愁容,步履迟疑地走出京城,向着江边的山上一步一步地往上踏行。他之所以“徘徊”,“踯躅”,是因为他对“京邑”“恋”念极了。“恋京邑”为一篇中要领。

  “陵高墀阙近,眺迥风云多”。皇宫在京邑中,是诗人日常出没之处。建康为东吴、东晋古都,古迹胜景不胜枚举。诗人登上烽火楼,既没有放眼江天山野,一抒久处“墀阙”之怀,也没有凭吊陈迹,发思古之幽情,而是首先回首俯视“墀阙”。他平素身处墀阙,似乎对墀阙看犹未足,而来登此烽火楼作一饱览。按理说,他此日登楼所望“墀阙”,比他平日所见应是远了。但诗人在此却说是“近”了。这乍想似乎违于理,但深思后便觉合乎情。这“近”字实从首句中“恋”字而来,因其“恋京邑”,故视京邑中的一切便反远为“近”了。“近”字凝结着诗人对京邑、墀阙的无限深情。前三句写京邑,“眺迥”句与上句对举,转写荆州。他对京邑是那样的“恋”,对即将赴任的荆州,诗人也以三句作答。据《南齐书》本传载:谢朓去荆不久,便被同僚王秀之向武帝告密,武帝随令“朓可还都”。据此可知,荆州随王府的人际关系是复杂的。谢朓对此也当早有所料,故“风云多”一语,绝非简单的写景,而实隐含着对此去荆州的畏惧之情。

  接着两句,隐含此情尤深:“荆吴阻山岫,江海含澜波。”荆吴之间,有山有水。山水本是诗人素性爱好玩赏之自然景物,此时却成了他的惆怅忧郁的象征。山是阻隔两地之情的障碍,江水有着险不可测的波澜。诗人此去荆州福祸未卜,一腔心事咏叹无端,移情于景,以寄托其畏惧之思。

  “归飞”一句,笔意陡转,神思飞越,由将去而未去荆州的此时,想到去荆州后思归之日,陆地有山岫相阻,水路有澜波惊扰,空中又恨身无羽翼。未去荆州时,已对京邑恋不可舍,去了荆州,遇上人事趄必将更“恋京邑”。“恋京邑”而归不得京邑,其心境之愁苦忧思,亦必十倍于今日。忧思及此,笔锋再一转:“其如别离何?”自我提问道:早知日后愁苦,何必今日离此京邑而去荆州呢?

  这首诗以“恋京邑”提携全篇,明写京邑可恋,暗写荆州可畏。由情及景,以景融情,由今及后,由后复今,妙笔回还往复,互为呼应。诗意含蕴,耐人寻味。

参考资料:

1、 吴小如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9月:877-879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西陵遇风献康乐

:

我行指孟春,春仲尚未发。
趣途远有期,念离情无歇。
成装候良辰,漾舟陶嘉月。
瞻涂意少悰,还顾情多阙。

哲兄感仳别,相送越坰林。
饮饯野亭馆,分袂澄湖阴。
凄凄留子言,眷眷浮客心。
回塘隐舻栧,远望绝形音。

靡靡即长路,戚戚抱遥悲。
悲遥但自弭,路长当语谁!
行行道转远,去去情弥迟。
昨发浦阳汭,今宿浙江湄。

屯云蔽曾岭,惊风涌飞流。
零雨润坟泽,落雪洒林丘。
浮氛晦崖巘,积素惑原畴。
曲汜薄停旅,通川绝行舟。

临津不得济,伫檝阻风波。
萧条洲渚际,气色少谐和。
西瞻兴游叹,东睇起凄歌。
积愤成疢痗,无萱将如何!

我行指孟春,春仲尚未发。
原拟孟春即动身,牵延仲春未成行。

趣途远有期,念离情无歇。
奔赴上路远有期,思念不尽离别情。

成装候良辰,漾舟陶嘉月。
打点行装待吉日,泛舟前往乐良辰。

瞻涂意少悰,还顾情多阙。
展望前程乐观少,回顾往事遗憾深。

哲兄感仳别,相送越坰林。
仁兄道别感伤多,远送郊野又一程。

饮饯野亭馆,分袂澄湖阴。
饯行效外亭馆里,握别湖南水清静。

凄凄留子言,眷眷浮客心。
挽留对话同悲伤,行客眷念情难分。

回塘隐舻栧,远望绝形音。
池塘弯曲隐舟楫,远望隔断匿身影。

靡靡即长路,戚戚抱遥悲。
迟缓踏上漫长路,忧惧远悲存于心。

悲遥但自弭,路长当语谁!
远悲徒然自制止,路长愁思向谁倾?

行行道转远,去去情弥迟。
行走不停路转远,越去越远迟缓增。

昨发浦阳汭,今宿浙江湄。
昨日起锚浦阳北,今天停泊浙江滨。

屯云蔽曾岭,惊风涌飞流。
云层聚集掩重岭,急风涌起飞流惊。

零雨润坟泽,落雪洒林丘。
断续细雨润丘泽,飘飘雪花洒山林。

浮氛晦崖巘,积素惑原畴。
浮云遮掩峰峦暗,积雪覆盖田野隐。

曲汜薄停旅,通川绝行舟。
曲塘深处停行旅,通达大河无船行。

临津不得济,伫檝阻风波。
面临渡口不得过,风浪阻隔船下帆。

萧条洲渚际,气色少谐和。
寂寞冷落沙洲边,景象惨淡心如焚。

西瞻兴游叹,东睇起凄歌。
西望萌生行游叹,东看兴起凄怆吟。

积愤成疢痗,无萱将如何!
怨恨郁结成疾患,如何忘忧去病根?

参考资料:

1、 邓魁英,袁本良.古诗精华:巴蜀书社,2000:第583页2、 陈宏天,赵福海,陈复兴.昭明文选译注 第三卷 (第二版):吉林文史出版社,2007年:第67页

我行指孟春,春仲尚未发。
西陵:指钱塘。康乐:指谢灵运,是惠连的从兄,与惠连友善,曾同游始宁墅。指:打算,决定。盂春:春季的第一个月。古人常于季节名称前冠以孟、仲、季,以表季节中的月次。春仲:即仲春,指春季的第二月。

(qū)途远有期,念离情无歇。
趣途:上路。趣:同“趋”,趋向,奔赴。歇:尽,竭。成装:整理好行装。

成装候良辰,漾舟陶嘉月。
良辰:谓好日子。陶:乐,喜悦。嘉月:嘉美的月份,指春月。

(zhān)涂意少悰(cóng),还顾情多阙(quē)
瞻:向前望。悰:乐。阙:缺憾。

哲兄感仳(pǐ)别,相送越坰(jiōng)林。
哲兄:对兄长的敬称,此指谢灵运。仳别:分别。仳:别离。坰林:野外的树林。

饮饯野亭馆,分袂(mèi)澄湖阴。
饮饯:设宴饮酒饯别。亭馆:供人游憩歇宿的亭台馆舍。分袂:分手。袂:衣袖。澄湖:明净的湖水。阴:水之南曰阴,此谓湖水的南面。

凄凄留子言,眷眷浮客心。
凄凄:悲伤貌。留子:留下的人,指灵运。眷眷:依恋向往貌。浮客:犹言“游子”,指诗人自己。

回塘隐舻(lú)(yì),远望绝形音。
回塘:曲折的堤岸。舻栧:船头和船桨。形音:形影和声音。

(mǐ)靡即长路,戚( qī)戚抱遥悲。
靡靡:迟迟,缓慢貌。即:就,往。戚戚:忧伤貌。抱:怀着。遥悲:远途之悲。

悲遥但自弭(mǐ),路长当语谁!
弭:终止。

行行道转远,去去情弥(mí)迟。
转:更。去去:意谓离去愈来愈远。弥:更。迟:长久。

昨发浦阳汭(ruì),今宿浙江湄。
浦阳:浦阳江,又称浦江。钱塘江支流。汭:河流转弯处。浙江:水名。古渐水,又名之江,以其多曲折,故称浙江。湄:水边。

屯云蔽曾岭,惊风涌飞流。
屯云:聚集的云层。曾岭:高山。曾:通“层”,重叠。

零雨润坟泽,落雪洒林丘。
零:落。坟:高地。泽:沼泽,聚水的洼地。洒:洒落,散落。林丘:树木和土丘,泛指山林。丘:丘陵,低矮小山。

浮氛晦崖巘(yǎn),积素惑原畴(chóu)
浮氛:飘动的云雾。晦:暗。崖巘:高崖险峰。巘:山峰。积素:积雪。素:白色,用以指代白雪。惑:迷惑。意谓分辨不清。原畴:平畴原野。原:原野。

曲汜(sì)薄停旅,通川绝行舟。
曲汜:曲折的水流处。汜:由干流分出又汇合到干流的水。薄:通“泊”,停泊。停旅:驻留的旅人。

临津不得济,伫(zhù)(jí)阻风波。
津:渡口。济:渡。伫楫:停船。伫:停止。楫:船桨,此代指船。

萧条洲渚(zhǔ)际,气色少谐和。
萧条:寂寞,冷落,凋零。洲渚:水中陆地,大的曰洲,小的曰渚。气色:景象。谐和:即和谐,协调,意谓赏心悦目。

西瞻兴游叹,东睇(dì)起凄歌。
兴:起。 游叹:离家在外的感叹。东睇:向东望。睇:小看,泛指看。凄歌:悲歌。

积愤成疢(chèn)(mèi),无萱将如何!
积愤:久积之愤。愤:怨恨。疢痗:忧伤,疾病。无萱:没有忘忧草。萱:忘忧草,意为不能忘忧。

参考资料:

1、 邓魁英,袁本良.古诗精华:巴蜀书社,2000:第583页2、 陈宏天,赵福海,陈复兴.昭明文选译注 第三卷 (第二版):吉林文史出版社,2007年:第67页

我行指孟春,春仲尚未发。
趣途远有期,念离情无歇。
成装候良辰,漾舟陶嘉月。
瞻涂意少悰,还顾情多阙。

哲兄感仳别,相送越坰林。
饮饯野亭馆,分袂澄湖阴。
凄凄留子言,眷眷浮客心。
回塘隐舻栧,远望绝形音。

靡靡即长路,戚戚抱遥悲。
悲遥但自弭,路长当语谁!
行行道转远,去去情弥迟。
昨发浦阳汭,今宿浙江湄。

屯云蔽曾岭,惊风涌飞流。
零雨润坟泽,落雪洒林丘。
浮氛晦崖巘,积素惑原畴。
曲汜薄停旅,通川绝行舟。

临津不得济,伫檝阻风波。
萧条洲渚际,气色少谐和。
西瞻兴游叹,东睇起凄歌。
积愤成疢痗,无萱将如何!

  一至四句叙述了诗人临行前那一缕淡淡的哀愁。“我行指孟春,春仲尚未发。趣途远有期,念离情无歇。成装候良辰,漾舟陶嘉月。”指明了启程的季节不是孟春正月,而是仲春二月。谢灵运有答诗云“暮春虽未交,仲春善游邀”,也可以证明俩人的分手是在二月。念路途遥远,离情即迫。行装业已打点完毕,行前再与族兄泛舟赏月。这时,闲适恬淡的心情早已不复存在,遥望着伸延不尽的路途,难免又生悲慨。“瞻涂意少悰,还顾情多阙”则暗示了此次出仕的矛盾心情。本来,步人仕途,为日后一展宏愿已奠定了良好的基石,这应当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但诗人却流露出一种难言的伤感。

  五至八句描绘了诗人与族兄分别时那一幕伤感的场面。“哲兄感仳别,相送越垌林。饮饯野亭馆,分袂澄湖阴。”族兄送了一程又一程,越城郭,穿林间,饯饮之后,终于在湖畔长揖作别了。依依惜别之情跃然纸上。史载,灵运无所推重,惟与惠连结忘年交。景平元年(423年)灵运由永嘉郡去职移居会稽,过视了年仅十七岁的谢惠连,便大相知赏。元嘉五年(428年)灵运表陈东归,复与惠连等共为山泽之游。《谢氏家录》载:灵运每对惠连辄有佳句。其在永嘉供职时,竟日思诗不得,忽梦见惠连,即成“池塘生春草”这一名句。灵运颇以为得意,常说:“此语有神助,非我语也。”可见两人之一往情深。这次分手是难舍难分的。更何况,这一年春正月,与谢灵运深构仇隙的会稽太守孟颛颉告发灵运谋反,灵运只好诣阙上表以自解,被命为临川内史。这就意味着,这次离别非同以往,两人都要远离会稽,各奔东西了。这更加剧了久结于怀的离愁别绪。“凄凄留子言,眷眷浮客心。回塘隐舻栧,远望绝形音。”执手话别,意绪绵绵。一叶轻舟渐渐的隐去了,身影渐小,别音渐消。

  九至十二句刻画了诗人拭泪启程后的戚戚怀抱。“靡靡即长路,戚戚抱遥悲。悲遥但自弭,路长当语谁!”行迈靡靡,中心遥遥,长路漫漫,前程难料。这些,诗人以为自己尚可排解,但内心的忧思又向谁来倾述呢。“行行道转远,去去行弥迟。昨发浦阳汭,今宿浙江湄。”离愁是绵长的,像一条路,走到哪里,它就伸延到哪里。正如李后主所感悟到的“离情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古往今来的离愁,凝结成了这些感人肺腑的诗句。后两句用“昨发”“今宿”等字眼,将时光推移,隐含着诗人别情的凄苦悠长。

  十三至十六句渲染诗人在西陵行舟受阻的场景。“屯云蔽曾岭,惊风涌飞流。零雨润坟泽,落雪洒林丘。浮氛晦崖巘,积素惑原畴。”浓云滚滚,覆盖着层峦起伏的群岭,惊风阵阵,掀起了无数的浪花。霎时间,雨雪纷飞,润泽了大地,笼罩了林丘。“曲汜薄停旅,通川绝行舟。”则与诗题相映照。在这种恶劣的气候里,诗人被迫在岸边停泊下来。

  十七至二十句以悲慨的语调总括全诗。“临津不得济,伫楫阻风波。萧条洲渚际。气色少谐和。”此借用《孔丛子》记载的“临津不济”的语句,既是凭古伤今,也是写的眼中实景。茫茫原野,万物萧条,自然逼出最后四句:“西瞻兴游叹,东睇起凄歌。积愤成疢痗,无萱将如何!”不管西瞻也好,东睇也好,叹前程凶险,念知己已去,留下的只有悲慨,只有凄歌。积愤成疾,何以消忧。

  这首诗结构十分严整。它以倒叙的手法,通过景物的细致描写与时间的缓慢推移,将那淡淡的愁绪渐渐推向忧思难忘的极致,因而把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读其诗,回环往复,丝丝入扣,给人以“渐入佳境”之感。

参考资料:

1、 贺新辉.古诗鉴赏辞典(中):中国妇女出版社,2004:第823页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子夜歌·始欲识郎时

:
始欲识郎时,两心望如一。
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

始欲识郎时,两心望如一。
刚刚开始想要认识郎君的时候,总是希望两颗心都是一样的渴望彼此。

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
把思念之情放入织机,哪里还担心我们不会是一对呢?

始欲识郎时,两心望如一。
始欲:刚开始想要。识郎时:认识郎君的时候。望如一:希望如同一样。渴望是一样的。如一,一律;一样。

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
理丝:抽理蚕丝。整理丝线。丝,谐“情思”的“思”。残机:残剩着没有完成织物的织机。残留着织品的织机。残破的织布机。何悟:哪里悟得,何不领悟。匹:布匹。绢匹。布帛宽二尺二寸为幅,长四丈为匹。这里用着双关语,暗喻二人不能成为匹配。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