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王大娘戴竿

:
楼前百戏竞争新,唯有长竿妙入神。
谁谓绮罗翻有力,犹自嫌轻更著人。

楼前百戏竞争新,唯有长竿妙入神。
勤政楼前百技竞赛,各自展现自己的高超与魅力,而王大娘的长竿更是鹤立鸡群,惊险美妙无比。

谁谓绮罗翻有力,犹自嫌轻更著人。
谁能料到妇女反而更有力气,顶着长竿犹自嫌轻,还要在上面顶个木山,叫人在山上翻滚歌舞。

楼前百戏竞争新,唯有长竿妙入神。
楼:指勤​政楼​。百戏:指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

谁谓绮(qǐ)罗翻有力,犹自嫌轻更著(zhù)人。
绮罗:指妇女穿的有纹彩的丝织品,此处指王大娘。翻:反而,反倒。著:一作“着”。

楼前百戏竞争新,唯有长竿妙入神。
谁谓绮罗翻有力,犹自嫌轻更著人。

  “楼前百戏竞争新,唯有长竿妙入神。”前二句展示了一幅让人惊叹的画面。王大娘那细细的长竿顶着那么大的一座木山,还有一个小孩子在山上翻滚出入,真够刺激。而着一“唯”字,更有“万绿丛中一点红”之妙。

  “谁谓绮罗翻有力,犹自嫌轻更著人。”后两句进一步写出王大娘超乎常人的力量与神妙绝伦的技艺。“谁谓”的反问语气更突出了人们的惊讶诧异,增强了情感的表达效果。

  此诗不仅再现了唐玄宗勤政楼前人们观赏百戏的热闹场面,对王大娘过人的力量和神妙的技艺表示了由衷的赞叹,而且从一个侧面展现了盛唐​时期文化艺术的高度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安宁和谐。据《太平​御览》记载,刘晏写下此诗,博得了唐玄宗、杨贵妃等人的一片赞颂,唐玄宗非常高兴,赏赐了刘晏一制象牙笏和一领黄纹袍。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勤政楼前百技竞赛,各自展现自己的高超与魅力,而王大娘的长竿更是鹤立鸡群,惊险美妙无比。
谁能料到妇女反而更有力气,顶着长竿犹自嫌轻,还要在上面顶个木山,叫人在山上翻滚歌舞。

注释
楼:指勤​政楼​。百戏:指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
绮罗:指妇女穿的有纹彩的丝织品,此处指王大娘。翻:反而,反倒。杜甫​《送赵十七明府之县​》诗:“论交翻恨晚,卧病却愁春。”
著:一作“着”。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鉴赏

  “楼前百戏竞争新,唯有长竿妙入神。”前二句展示了一幅让人惊叹的画面。王大娘那细细的长竿顶着那么大的一座木山,还有一个小孩子在山上翻滚出入,真够刺激。而着一“唯”字,更有“万绿丛中一点红”之妙。

  “谁谓绮罗翻有力,犹自嫌轻更著人。”后两句进一步写出王大娘超乎常人的力量与神妙绝伦的技艺。“谁谓”的反问语气更突出了人们的惊讶诧异,增强了情感的表达效果。

  此诗不仅再现了唐玄宗勤政楼前人们观赏百戏的热闹场面,对王大娘过人的力量和神妙的技艺表示了由衷的赞叹,而且从一个侧面展现了盛唐​时期文化艺术的高度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安宁和谐。据《太平​御览》记载,刘晏写下此诗,博得了唐玄宗、杨贵妃等人的一片赞颂,唐玄宗非常高兴,赏赐了刘晏一制象牙笏和一领黄纹袍。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创作背景

  春天为万物勃生之时,人之情感也在春天时最为丰富。此时若接到念中情人相约会的书信,必然会十分喜悦。该词反映了这种欣喜、激动之情。该词从接到情书写起,把一个恋人对爱情渴望而又焦虑的心理展示得细致入微,情感描写往复回环,富有波澜。

参考资料:

1、 王寅生 ,张福海选注.爱情词品珍:东方出版社,1995年8月第1版.:222-2232、 朱明伦.古代情词三百首: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7月.:278-278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刘晏

刘晏

刘晏(716年-780年),字士安。曹州南华(今山东菏泽市东明县)人,唐代经济改革家、理财家。刘晏幼年才华横溢,号称神童,名噪京师,《三字经》有“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之语。唐德宗李适后来刘晏追赠郑州刺史,加赠司徒。《全唐文》、《全唐诗》录有刘晏的作品。 2篇诗文

猜你喜欢

聊城

:
刃血攻聊已越年,竟凭儒术罢戈鋋。
田单漫逞烧牛计,一箭终输鲁仲连。

刃血攻聊已越年,竟凭儒术罢戈鋋。
当年的“聊城之战”整整持续了一年齐军都未攻下,最后竟然只用攻心之术就大败燕军。

田单漫逞烧牛计,一箭终输鲁仲连。
单使用“火牛阵”抵御齐军攻打,最后却因鲁仲连的一封劝降书而军心涣散,不得不撤兵。

参考资料:

1、 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白马非马译注

刃血攻聊已越年,竟凭儒术罢戈(gē)(chán)
刃血攻聊:指战国时期破燕复齐战争的最后一场战役“聊城之战”。已越年:聊城之战中,由于守聊燕军拼死抵抗,齐军久攻不下,战争持续一年之久。儒术:指鲁仲连采取攻心战术通过和平方式使燕军投降。

田单漫逞(chěng)烧牛计,一箭终输鲁仲连。
田单:齐国将领,破燕复齐战争的军事统帅。烧牛计:指破燕复齐的经典战役“火牛阵”。 一箭:鲁仲连把劝降书绑在箭上射进聊城,瓦解守聊燕军的士气,使之最终放弃聊城撤兵。鲁仲连:战国时期齐国著名的贤士。

参考资料:

1、 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白马非马译注
刃血攻聊已越年,竟凭儒术罢戈鋋。
田单漫逞烧牛计,一箭终输鲁仲连。
  这是一首咏古的七言绝句,作者以战国时期乐毅伐齐直至破燕复齐战争的历史事件为题材,说明了鲁仲连采取攻心战术和平解决战争的明智手段较之田单穷兵黩武的战术更胜一筹,赞颂了鲁仲连高度的战争智慧。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望雪

:
冻云宵遍岭,素雪晓凝华。
入牖千重碎,迎风一半斜。
不妆空散粉,无树独飘花。
萦空惭夕照,破彩谢晨霞。

冻云宵遍岭,素雪晓凝华。
夜晚严冬的阴云将山岭遮盖,清晨到处都是洁白的雪花。

入牖千重碎,迎风一半斜。
雪片飘进窗户后变成细碎的粉末,迎风飘舞,忽东忽西。

不妆空散粉,无树独飘花。
没人梳妆却飘洒下香粉,没有树林却偏偏飘来鲜花。

萦空惭夕照,破彩谢晨霞。
雪花亮光照彻天空,使黯淡的夕阳残照感到羞惭,五彩缤纷的朝霞也失去了光彩。

参考资料:

1、 王启兴 主编.校编全唐诗 上.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392、 程景新,邹同庆,关淑惠.咏雪古诗百首.郑州:海燕出版社,1990年11月第1版:11-12

冻云宵(xiāo)遍岭,素雪晓凝华。
冻云:冬季天气寒冷,连云彩也好象冻结在一起。冻,一作“秋”。宵:夜晚。素雪:白雪。晓:清晨,一作“晚”。华:同“花”。

入牖(yǒu)千重碎,迎风一半斜。
牖:窗户。

不妆空散粉,无树独飘花。
不妆:无人梳妆。

萦空惭夕照,破彩谢晨霞(xiá)
萦空:指雪光照亮天空。萦,环绕。破彩:使彩云破灭。谢:雕落,衰败。晨霞:朝霞。

参考资料:

1、 王启兴 主编.校编全唐诗 上.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392、 程景新,邹同庆,关淑惠.咏雪古诗百首.郑州:海燕出版社,1990年11月第1版:11-12
冻云宵遍岭,素雪晓凝华。
入牖千重碎,迎风一半斜。
不妆空散粉,无树独飘花。
萦空惭夕照,破彩谢晨霞。

  寒冷的天气里山林上空的云都好像被冻住了,洁白的冰雪凝聚了江山。 看似美丽的风景却是一碰即碎的画卷,好像被风吹斜了一半。天空到处飘散着雪花仿佛不需要化妆的大地也画上了浓妆,满山遍野的树都在尽情的用花瓣展现自己的美丽。望着天空上快落下的太阳自己有一丝愧疚,没有早上美丽的晨霞,也不会有黄昏邂逅的七彩。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守睢阳作

:
接战春来苦,孤城日渐危。
合围侔月晕,分守若鱼丽。
屡厌黄尘起,时将白羽挥。
裹疮犹出阵,饮血更登陴。
忠信应难敌,坚贞谅不移。
无人报天子,心计欲何施。

接战春来苦,孤城日渐危。
与叛军的交战从春天一直持续到现在,战斗十分艰苦,四顾无援,睢阳已成为一作空城,日渐艰危。

合围侔月晕,分守若鱼丽。
叛军重重围困睢阳的态势,就像月亮周围的晕圈一样,围了一层又一层,守军则根据敌强我弱的形势布成像鱼丽那样的阵法,抵御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屡厌黄尘起,时将白羽挥。
守城军民同仇敌忾,多次击退了敌人的进攻,指挥官站在城头亲冒矢石,不时地挥动旗帜指挥军民作战。

裹疮犹出阵,饮血更登陴。
受伤的将士包扎好伤口,又重新回到了战场上,守城官兵浴血奋战,愈战愈勇。

忠信应难敌,坚贞谅不移。
将领忠心报国,又能取信于士兵,应该是不可战胜的,坚贞不屈与敌战斗到底的意志决不会改变。

无人报天子,心计欲何施。
我和将士们苦战守城,战况危急,却无人上报天子,虽有破敌的谋略,却无法得以实现。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3682、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79

接战春来苦,孤城日渐危。
睢阳:唐郡名,在今河南省商丘县南。接战:指交战。

合围侔(móu)月晕,分守若鱼丽。
侔:等同。月晕:指月亮周围的晕圈。若:一作“效”。鱼丽:一作“鱼鳞”,是古代的一种阵法。

屡厌黄尘起,时将白羽挥。
厌:压住。黄尘:指叛军进攻时所扬起的尘土。

裹疮(chuāng)犹出阵,饮血更登陴(pī)
裹疮:指包扎伤口。饮血:指浴血奋战。陴:指城上有射孔的矮墙。

忠信应难敌,坚贞谅不移。
移:改变。

无人报天子,心计欲何施。
心计:指破敌的谋略。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3682、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79
接战春来苦,孤城日渐危。
合围侔月晕,分守若鱼丽。
屡厌黄尘起,时将白羽挥。
裹疮犹出阵,饮血更登陴。
忠信应难敌,坚贞谅不移。
无人报天子,心计欲何施。

  《守睢阳作》是张巡困守睢阳孤城时苦战的记录。开头二句“接战春来苦,孤城日渐危”,落笔点题,写出了睢阳保卫战的时日已久和所面临的危机。

  战斗从春天开始,一个“苦”字包含了爱国将士无数含辛茹苦的经历。“孤城”二字,写出了瞧阳孤立无援的处境;“日渐”二字,写出了睢阳危机的步步逼近;一个“危”字,惊心动魄。这说明,诗人不以漫长的“春来苦”为苦,而以睢阳这战略要地的“日渐危”为忧,诗人忧国忧民,置生死度外的满腔爱国情怀就清晰可见了。

  “合围侔月晕,分守若鱼丽”二句,说明敌我双方攻守的阵势。敌人的包围圈步步缩小,如同“月晕”之箍月一般,水泄不通,这就愈显出了上文中的“孤城”之孤;而唐在城墙上以五人为伍分兵警戒,如同平地对垒的鱼丽阵容一样严整,这就透露出唐军广大将士众志成城,齐心卫国的战斗韧性,也说明了诗人作为统帅临危不惧,治军有方。

  “屡厌黄尘起,时将白羽挥”,承接上文,写诗人对叛军的刻骨仇恨和指挥从容自若。“屡”字表明了敌人进攻的频繁,“厌”字则入木三分地绘出了诗人对叛军的义愤之情。张巡在《谢加金吾表》中曾向唐肃宗李亨汇报“臣被围四十七日,凡一千八百余战,当臣效命之时,是贼灭亡之日。”四十七日内就有那么多场战斗;是日经年,其战斗次数之多就可想而知了。面对如此频繁的战斗,想到睢阳保卫战在全局的重要位置,诗人心中分外自豪,“时将白羽挥”五字是一洗战斗的血腥之气,传神地描绘出了诗人那仿佛诸葛亮羽扇纶巾,“指麾三军,皆从其进止”(《三国志》)般的儒将风度。

  “裹疮犹出阵,饮血更登陴”二句,主要是为唐军广大将士雕像。“疮”字表示伤口决非新创,表明战事的艰苦卓绝,旧创未好又添新伤,“裹”字表明了将士不顾伤痛,带伤苦战。一个“犹”字,出神入化,成功地体现了将士奋战到底的坚强毅力。“饮血”者是指重伤员,战伤痛得他们流下眼泪,但听到战斗警报,他们同样拼尽全力爬上城头矮墙,竭尽全力防守。据《通鉴·唐纪三十五》记载,至德二年七月,“诸军馈救不至,士卒消耗至一千六百人,皆饥病不堪斗,遂为贼所围,张巡乃修守具以拒之。”《通鉴·唐纪三十六》记载,同年冬十月,“城中食尽,议弃城东走。张巡、许远谋,以为睢阳江淮之保障,若弃之去,贼必乘胜长驱,是无江淮也。”为了保卫睢阳,守城兵士把可以吃的东西都吃光了。最后被迫罗雀、掘鼠、杀马。“人知必死,莫有叛者。”

  “忠信应难敌,坚贞谅不移”二句,是说自己誓死报国的意志也永远不会动摇。一个“难敌”,一个“不移”,把诗人赤子爱国心给鲜明地烘托出来了。

  最后两句“无人报天子,心计欲何施”,是诗人在绝境中的感叹之辞,在孤城将陷、人将殉国之际,诗人感到自己死而无怨,遗憾的只是自己振兴国家的许多想法、建议将“无人报天子”,从而也就无法实施“心计”。这最后的一笔使全诗感情达到高潮,说明诗人不但是一位视死如归的民族英雄形象,也是一位“位卑未敢忘忧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贤臣良辅的形象。

  除了成功地塑造了抒情主人公的不朽形象之外,这首诗歌叙事简洁,有点有面,点面结合,重点突出,全诗十二句,除去开头两句、结尾两句之外,其余八句,每两句间均各各对偶,每副对句又都对仗工稳,自然,饶有韵致,增强了诗歌的音乐美和节奏感。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御箭连中双兔

:
宸游经上苑,羽猎向闲田。
狡兔初迷窟,纤骊讵着鞭。
三驱仍百步,一发遂双连。
影射含霜草,魂消向月弦。
欢声动寒木,喜气满晴天。
那似陈王意,空随乐府篇。

宸游经上苑,羽猎向闲田。
天子游猎经过上林苑,士卒负羽箭走向荒田。

狡兔初迷窟,纤骊讵着鞭。
三窟之狡兔奔跑快捷,骏马追赶岂用得上鞭。

三驱仍百步,一发遂双连。
网开一面更衬出百步神技,一箭射中双兔连。

影射含霜草,魂消向月弦。
清晨兔影映在含霜草上,魂魄消于如月弓弦。

欢声动寒木,喜气满晴天。
欢呼声惊动寒天树木,洋洋喜气溢满了晴天。

那似陈王意,空随乐府篇。
哪像陈王那样子,只能把射猎场面寄于诗篇。

参考资料:

1、 彭国忠 等.唐代试律诗.合肥:黄山书社,2006:1-3

(chén)游经上苑,羽猎向闲田。
宸游:帝王之巡游,此指天子游猎。羽猎:帝王出猎,士卒负羽箭随从,故称“羽猎”。

狡兔初迷窟,纤(xiān)(lí)(jù)着鞭。
狡:狡猾。窟:洞窟,这里指窝。纤闲:古骏马名。讵:岂,怎。

三驱仍百步,一发遂双连。
三驱:古王者田猎之制。谓田猎时须让开一面,三面驱赶,以示好生之德。

影射含霜草,魂消向月弦。
含霜草:意指清早草上的霜还未融化。向月弦:拉开后形状如满月的弓弦。

欢声动寒木,喜气满晴天。
寒木:泛指寒天的树木。

那似陈王意,空随乐府篇。
陈王:指三国魏曹植。曹植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乐府篇:指曹植的《名都篇》。

参考资料:

1、 彭国忠 等.唐代试律诗.合肥:黄山书社,2006:1-3
宸游经上苑,羽猎向闲田。
狡兔初迷窟,纤骊讵着鞭。
三驱仍百步,一发遂双连。
影射含霜草,魂消向月弦。
欢声动寒木,喜气满晴天。
那似陈王意,空随乐府篇。

  这是一首叙事诗,在写作上似乎有些类似曹植的《名都篇》。首联写天子的狩猎队伍,从皇宫出发经过上林苑到达目的地——闲田。“闲”字至关重要,它说明了天子狩猎不是在良田上举行,不扰民,不害农。二三联写射兔过程,描写了一个热闹紧张的场面,其中“一发遂双连”是直点题目。四联从人、弓两方面描写射猎场景:上句言狡兔,“含霜草”意指霜还未化的清晨时分;“向月弦”,状写弓被拉得极满,如满月,这是借弓称美皇帝的技艺。五联是承上联而来,“欢声”、“喜气”都是对御箭连中双兔的说明,“动寒木”和“满晴天”,极言随从者称颂山呼之声。尾联以议论作结,犹言吾皇实有武技,胜于只在诗篇中空见射猎之事的陈思王曹植。

  此诗有两点值得注意:一、运用了衬托手法。狡兔三窟,兔子其实是一种灵敏矫健的动物,故很难射中,加上为示好生之德,狩猎时要让开一道,更增加了射猎的难度。但尽管如此,天子还是连中了两兔。射中双兔,除了因为有良弓之外,更重要的因素在于有百步穿杨的技术,而这种技术在反衬之下就显得尤为高超了,是对君王射艺的一种称赞。二、尾联含义深刻巧妙。陈思王曹植曾作乐府诗《名都篇》,写洛阳贵族子弟如何耽于斗鸡走马之乐,而无治国忧民之心,中间两度出现“我”字,看似自责,其实是刺世。诗人说“那似陈王意”,就意味着他写这首诗所抱的心情和曹植是不同的,并未对狩猎本事心存讽刺。文治武功向来是封建社会衡量好的君主的两个重要标准,此诗从一个方面,向读者展示了这种观念的影响。

参考资料:

1、 彭国忠 等.唐代试律诗.合肥:黄山书社,2006:1-3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颍阳别元丹丘之淮阳

:
吾将元夫子,异姓为天伦。
本无轩裳契,素以烟霞亲。
尝恨迫世网,铭意俱未伸。
松柏虽寒苦,羞逐桃李春。
悠悠市朝间,玉颜日缁磷。
所失重山岳,所得轻埃尘。
精魄渐芜秽,衰老相凭因。
我有锦囊诀,可以持君身。
当餐黄金药,去为紫阳宾。
万事难并立,百年犹崇晨。
别尔东南去,悠悠多悲辛。
前志庶不易,远途期所遵。
已矣归去来,白云飞天津。

吾将元夫子,异姓为天伦。
我把元夫子你啊,看成为异姓兄弟,天伦相恰。

本无轩裳契,素以烟霞亲。
我本来就对官位爵禄没有兴趣,素来喜欢亲近烟霞风景。

尝恨迫世网,铭意俱未伸。
苦恨于世网人情的逼迫,铭心刻骨的意愿没有得到实现。

松柏虽寒苦,羞逐桃李春。
松柏虽然寒苦,也羞以追逐桃李那样的艳春。

悠悠市朝间,玉颜日缁磷。
市朝之间,岁月悠悠,青春玉颜已经衰老。

所失重山岳,所得轻埃尘。
所失去的东西重于山岳,所得到的轻于埃尘。

精魄渐芜秽,衰老相凭因。
精魄渐渐芜秽,衰老的体征竞相出现。

我有锦囊诀,可以持君身。
我最近得到一个锦囊妙诀,可以使你保持青春。

当餐黄金药,去为紫阳宾。
就是炼吃黄金药,可以成为仙人紫阳的宾客。

万事难并立,百年犹崇晨。
万事难以尽得其好处,百年很快就会过去,要抓紧时间。

别尔东南去,悠悠多悲辛。
与你分别以后,我将去东南方,思念你的心情悠悠多是悲辛。

前志庶不易,远途期所遵。
不要改变修道的夙愿,征途遥遥,贵在持之以恒。

已矣归去来,白云飞天津。
休矣,世事,我归去来兮,犹如洛阳的天津桥头白云飞飘。

吾将元夫子,异姓为天伦。

本无轩裳契(qì),素以烟霞亲。
轩裳:指官位爵禄。

尝恨迫世网,铭意俱未伸。

松柏虽寒苦,羞逐桃李春。

悠悠市朝间,玉颜日缁(zī )(lín)
缁磷:当源出《论语·阳货》:“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淄。”意思是:坚固的东西磨也磨不薄,纯白的东西染也染不黑。

所失重山岳,所得轻埃尘。

精魄渐芜秽(huì),衰老相凭因。
芜秽:污浊;污秽。

我有锦囊诀,可以持君身。

当餐黄金药,去为紫阳宾。
黄金药:道教谓炼丹所得黄金為仙药。

万事难并立,百年犹崇晨。

别尔东南去,悠悠多悲辛。

前志庶不易,远途期所遵。

已矣归去来,白云飞天津。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