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中

:
日暮黄云合,年深白骨稀。旧村乔木在,秋草远人归。
废井莓苔厚,荒田路径微。唯馀近山色,相对似依依。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耿湋

耿湋 [唐] (约公元七六三年前后在世),字洪源,河东(今属山西)人,唐代诗人。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公元七六三年前后在世,大历十才子之一。登宝应元年进士第,官右拾遗。工诗,与钱起、卢纶、司空曙诸人齐名。湋诗不深琢削,而风格自胜。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153篇诗文

猜你喜欢

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

:
一身从远使,万里向安西。
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
寻河愁地尽,过碛觉天低。
送子军中饮,家书醉里题。

一身从远使,万里向安西。
我孤身一人奉命出使到万里之遥的安西。

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
一路上,想起家乡的月,不免对月垂泪;踩着脚下的沙,更觉路途艰辛。

寻河愁地尽,过碛觉天低。
漫漫长路,似乎要走到大地的尽头,正如当年张骞寻找黄河的源头。通过了沙漠,走在广阔的高原之上,天似乎也变得低了。

送子军中饮,家书醉里题。
今日你我于军中痛饮,你将走上我来时的路。我乘醉写下家书,就请你为我传递。

参考资料:

1、 谢楚发.高适岑参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173-174

一身从远使,万里向安西。
从远使:指在安西都护府任职。

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tí)
汉月:汉家的明月。借指故乡。乡泪:思乡的眼泪。费:一作“损”。

寻河愁地尽,过碛(qì)觉天低。
寻河:借汉代通西域穷河源的故事表明自己到极边远的地区。

送子军中饮,家书醉里题。
家书:家人来往的书信。

参考资料:

1、 谢楚发.高适岑参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173-174
一身从远使,万里向安西。
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
寻河愁地尽,过碛觉天低。
送子军中饮,家书醉里题。

  这首诗本为送李判官入京,却先从自己从长安入安西着笔。“一身从远使,万里向安西。”说自己在天宝八年(749年)受高仙芝之聘,不远万里,从长安来到安西。安西,在唐代是一个十分遥远、荒凉的所在,不少人视为畏途,而诗人为实现一身报国志心甘情愿地前往这个遥远荒凉的地方。 在“一身”与“万里”的悬殊中,表现出作者惊人而又超人的胆魄和勇气;同时,“一身”也包含离别家乡亲人之意,为下文写乡愁埋下伏笔。“从”、“向”二字的连用,又表现出作者一往无前、义无反顾的气概。两句起得十分有力,着墨不多,但却内涵丰富而又形象鲜明,为下面具体描写安西情形作了自然的导引。中间两联,是全诗的重点,作者着重写了来安西途中的所见所感。颔联“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写星夜兼程赶路的情形。在长安与家人见惯了的一轮明月,此时却独挂在沙漠上,显得有几分愁惨,仿佛在对人垂泪一样。这里不说自己因对月思乡而垂泪,却反说明月对己垂泪。而自己的思乡之念,已形象地见于言外。这也是将明月拟人化,赋予无生命的月亮以活泼的人格,给在沙漠上行进的孤身一人作陪衬,使得天上地下的景物融成一片,遥相对应,别有情致。在夜中行进,松软的沙子使坐骑格外吃力,“费马蹄”三字,既指对马蹄的磨损,更有沙软难行之意,足见行进的艰难,但作者仍然奋进不息。接着,颔联一方面承接颈联,继续写行进,同时又一转,从夜间过渡到白天:“寻河愁地尽,过碛觉天低。”这一联景象十分逼真、壮阔。上句用张骞出使西域寻找黄河源头的典故,意喻简直要走到天地的尽头;通过沙漠时,觉得天也格外低矮了。这里面,既有对旅途艰辛的描写,但更多的却是从一个刚从内地来到西北边陲的人的眼中,以惊愕的神情,来描写那未曾见过的新奇而壮阔无比的景象,其中饱和着作者对新鲜生活的追求和对边疆的热爱,充满着由衷的激情。

  通过这样的层层转接,对万里西行的铺叙、描写,最后终于写到了给李判官送行,“送子军中饮,家书醉里题。”这最后的送行绝没有悲切之语,而是在军帐中与李判官痛饮,使临行前的聚会,充满着振奋人心的豪壮气概。诗人也没有写旅途珍重之语,因为此诗前三联已经叙述了自己西行时的种种情形,而李判官的东归,也是顺着这一条路线,在上面的描写中已经暗含旅途艰难、须多保重之意,这里无须再作赘语了。诗人此时更多的想到了自己远在长安的家人。他万里西行之后,那久已蕴蓄于心的深切乡思,此时一经李判官返京的触发,如火山喷发一样不可遏止,于是就趁痛饮酒酣之时,在军帐中作书,将心中的万语千言写出,托李判官带回长安家中。“家书醉里题”,一方面表现出诗人在醉中仍然没有忘记家乡和亲人,足见乡思之切、之深;另一方面也极为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在醺然中挥毫疾书、下笔不能自休的情景。一股豪气充满军帐,融注在全诗的字句中,给读者以深刻的感受。

  全诗气魄沉雄,在远行的豪情中有思乡的清泪,在艰辛的磨难中又表现出勇猛奋进的精神。且都是通过对安西的新奇而特有景物的描写,曲折表现出来的。

参考资料:

1、 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补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328-329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待储光羲不至

:
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
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
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
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

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
清早就已打开层层的屋门,坐立不安地盼着友人,竖耳倾听有没有车子到来的声音。

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
以为听到了友人身上玉佩的清脆响声,正要出门去迎接,哪知原来自己弄错了。

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
晚钟响在皇家的园林里,细雨从春城的上空轻轻拂过。

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
已经明白他顾不上过来,是自己太过急切想要见到他。

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

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
要欲:好像。

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

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
了自:已经明了。空复情:自作多情。

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
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
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
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

  此诗写出了诗人很渴望和友人见面的心情。重重门户从清早就打开,这样还不够,还要坐着,想听听载着友人到来的马车发出的声音,这一个细节,写活了抽象的友情。当然,光听见车声还不行,还要等到友人身上的玉佩因步行而发出的清脆的撞击声时,才是出户迎接的绝好时机。首联写动作,颔联写心情,其实都是写渴望,和渴望中些微的焦急,在这一切的核心,是爱。颈联一转,从写心情转移到写景。这是一个很自然的跳跃。通常在候人不至之时,为了避免焦虑,等候者会自然地把注意力转移到别处,即便是最枯燥的风景,也看得津津有味。颈联表达恰好表达出了等待者久候人不至的心情。时间已经不早,晚钟已经响起,诗人已经等待了一天,但是友人未至,而且又下起小雨。可以想象自然的光线已逐渐暗下去,雨在若有若无地降落,在这种阴郁,潮湿,幽暗而又寂静的环境和氛围中,愁绪在以喷泉的速度生长。尾联十字,一声长叹,写已明知友人不来,而期待之情仍萦绕于怀,经久不去。

  王维此诗颈联侧重于听觉,陈与义的《春雨》里也有相似的句子:“孤莺啼永昼,细雨湿高城”,其实细较之下,也可以觉出很大的不同。王维的两句,晚钟鸣响,用耳朵听,自不必说,雨过春城,当然也是用听,两句都是表现一个感官所攫到的效果。反观陈与义的诗,莺啼是听觉,而雨湿高城,却与王维的雨过高城不同。过,只写雨的一种状态,运动的状态,但是湿,却写出了雨过所产生的效果。这大概也是在《泊船瓜洲》中王安石把春风“又到”,“又过”,最终改为“又绿”的原因。但是王维的这两句不能从原诗中孤立出来,此联的“晚钟”是和首联的“朝已启”相照应的,而“过”字,表达的也许是因春雨已过对友人还不来的一种埋怨之情。

  这首诗的深层意思其实在前四句,即肯定储光羲的值得人敬爱的为人,所以才写作者期待之殷切。

参考资料:

1、 邓安生 等.王维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150-151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题张十一旅舍三咏·葡萄

:
新茎未遍半犹枯,高架支离倒复扶。
若欲满盘堆马乳,莫辞添竹引龙须。

新茎未遍半犹枯,高架支离倒复扶。
葡萄新抽的芽尚未长全一半还如枯木,高高葡萄架子松散歪斜倒了又被扶起。

若欲满盘堆马乳,莫辞添竹引龙须。
如果要想秋天餐盘中堆满美味的马乳葡萄,就不要推辞,应该增加竹杆扎牢架子牵引龙须。

参考资料:

1、 汤贵仁.韩愈诗选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79-80

新茎未遍半犹枯,高架支离倒复扶。
半犹枯:指老枝于新芽刚出时的状态。支离:松散歪斜,指葡萄枝条杂乱的攀络状。

若欲满盘堆马乳,莫辞添竹引龙须。
马乳:葡萄中的一个优良品种。引:牵引,引导。龙须:比喻葡萄卷曲的藤蔓。葡萄茎上会长出须状丝。

参考资料:

1、 汤贵仁.韩愈诗选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79-80
新茎未遍半犹枯,高架支离倒复扶。
若欲满盘堆马乳,莫辞添竹引龙须。

  这首诗是组诗中的第三首,全诗写景简洁精练,寥寥数语就生动地勾画出自然景象;抒情委婉含蓄,蕴含了作者孤独怨愤的心境;咏物与言志融为一体,表面咏物,实际是表达人生哲理。

  “新茎未遍半犹枯,高架支离倒复扶”,写旅舍中的葡萄树经过人们的照顾后正待逢时生长之状。春夏之交,葡萄树上新的枝叶开始生长,但仍未完全复苏,尚有一半的茎条是干枯的。有人为其搭起了高高的架子,又将垂下的枝条扶上去。

  后二句“若欲满盘堆马乳,莫辞添竹引龙须”,要在葡萄架子上多加竹条,扩大修缮,将葡萄的枝蔓引好。诗人希望种葡萄之人能对这株葡萄多加培育,让它结出丰硕的果实。

  这首诗通过描绘葡萄生长之态,表达自己仕途困顿、渴望有人援引的心情。托物言志,咏物与言志融为一体,表面写葡萄,实际是表达自己谪后的希冀。

参考资料:

1、 汤贵仁.韩愈诗选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79-802、 卞孝萱 张清华.韩愈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12-13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小儿垂钓

: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一个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身坐在青苔上绿草映衬着他的身影。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连忙远远地摆了摆手,不敢回应路人生怕惊动了鱼儿。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279-280页

蓬头稚(zhì)子学垂纶(lún),侧坐莓(méi)苔草映身。
蓬头:形容小孩可爱。稚子:年龄小的、懵懂的孩子。垂纶:钓鱼。纶:钓鱼用的丝线。莓:一种野草。苔:苔藓植物。映:遮映。

路人借问遥(yáo)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借问:向人打听。鱼惊:鱼儿受到惊吓。应:回应,答应,理睬。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279-280页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小儿垂钓》是一首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诗作,诗写一“蓬头稚子”学钓鱼,“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向小儿招手,想借问打听一些事情,那小儿却“怕得鱼惊不应人”(怕惊了鱼而不置一词),真是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形神兼备,意趣盎然。其艺术成就丝毫不亚于杜牧著名的《清明》一诗。

  此诗分垂钓和问路两层,第一、二句重在写垂钓(形),第三、四句重在问路(传神)。

  第一、二句,稚子,小孩也。“蓬头”写其外貌,突出了小孩的幼稚顽皮,天真可爱。“纶”是钓丝,“垂纶”即题目中的“垂钓”,也就是钓鱼。诗人对这垂钓小儿的形貌不加粉饰,直写出山野孩子头发蓬乱的本来面目,使人觉得自然可爱与真实可信。“学”是这首诗的诗眼。这个小孩子初学钓鱼,所以特别小心。在垂钓时,“侧坐”姿态,草映其身,行为情景,如在眼前。“侧坐”带有随意坐下的意思。侧坐,而非稳坐,正与小儿初学此道的心境相吻合。这也可以想见小儿不拘形迹地专心致志于钓鱼的情景。“莓苔”,泛指贴着地面生长在阴湿地方的低等植物,从“莓苔”不仅可以知道小儿选择钓鱼的地方是在阳光罕见人迹罕到的所在,更是一个鱼不受惊、人不暴晒的颇为理想的钓鱼去处,为后文所说“怕得鱼惊不应人”做了铺垫。“草映身”,也不只是在为小儿画像,它在结构上,对于下句的“路人借问”还有着直接的承接关系──路人之向小儿打问,就因为看得见小儿。

  后两句中“遥招手”的主语还是小儿。当路人问道,小儿害怕应答惊鱼,从老远招手而不回答。这是从动作和心理方面来刻划小孩,有心计,有韬略,机警聪明。小儿之所以要以动作来代替答话,是害怕把鱼惊散。小儿的动作是“遥招手”,说明小儿对路人的问话并非漠不关心。小儿在“招手”以后,又怎样向“路人”低声耳语,那是读者想象中的事,诗人再没有交代的必要,所以,在说明了“遥招手”的原因以后,诗作也就戛然而止。

  在唐诗中,写儿童的题材比较少,因而显得可贵。这首七绝写小儿垂钓别有情趣。诗中没有绚丽的色彩,没有刻意的雕饰,就似一枝清丽的出水芙蓉,在平淡浅易的叙述中透露出几分纯真、无限童趣和一些专注。 此诗不失为一篇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描写儿童的佳作。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279-280页2、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659-660页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送白少府送兵之陇右

:
践更登陇首,远别指临洮。
为问关山事,何如州县劳。
军容随赤羽,树色引青袍。
谁断单于臂,今年太白高。

践更登陇首,远别指临洮。
白少府带领戍卒将去陇右,行将分手远别,直奔临洮。

为问关山事,何如州县劳。
试问关山送兵之事,与在州县劳苦相比怎样?

军容随赤羽,树色引青袍。
士兵们身带赤羽之箭,使行进的军容更为雄壮,满山的树色青青,使身着青袍的白少府更为威武。

谁断单于臂,今年太白高。
料想谁可俘虏匈奴强虏,将星高照,此行定能击败匈奴。

参考资料:

1、 佘正松.高适诗文注评:中华书局,2009:1452、 3. 萧枫,桑希臣.唐诗宋词元曲:线装书局,2002:2533、 高光复.高适岑参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92

(jiàn)(gēng)登陇(lǒng)首,远别指临洮(táo)
践更:古代服徭役时,轮到的人可以出钱雇人代替。受钱代人服役,叫“践更”。此指服役的士卒。陇首:陇山,在今陕西省陇县西北。临洮:郡名,原称洮州。天宝元年更名为临洮郡,治所在今甘肃临潭,属陇右节度使。

为问关山事,何如州县劳。
关山事:指从军于关山隘口行役之事。何如:何及,哪赶得上。州县劳:任州县劳顿之职。

军容随赤羽,树色引青袍。
赤羽:赤色旗帜。树色:指树木的青绿色。青袍:指县尉之服。唐代不同级别的官员穿不同服色。

谁断单于臂,今年太白高。
断单于臂:即斩断单于的右臂。单于:匈奴最高首领的称号,此指敌酋。古时地理方位,如面向南,则西为右,东为左。匈奴在北,面南,则西为右,故曰断其右臂。太白:星座名,古时认为是将星。

参考资料:

1、 佘正松.高适诗文注评:中华书局,2009:1452、 3. 萧枫,桑希臣.唐诗宋词元曲:线装书局,2002:2533、 高光复.高适岑参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92
践更登陇首,远别指临洮。
为问关山事,何如州县劳。
军容随赤羽,树色引青袍。
谁断单于臂,今年太白高。

  首联以明快的手法点明了作为远行者的友人此行的行程紧急,以及要去的目的地。以士卒五更即出发而登陇山,道出军情之急。二句中分别用一“登”字、“指”字,既示征途渺远,又显疾进之态。这位即将与诗人离别的远行者,与诗人分手之后,到天快亮、东方欲晓之时就要赶到陇山,攀援登临其山岗之上,而此行要到的地点则是处在遥远的西北边塞的临洮。这样开头,不但表明友人离别的匆忙,同时也表明行者征人赶路的急迫。日夜兼程,行色匆匆,人马迅急,可见前方军情紧急,形势逼人。把这首诗中所描绘的征人出征的景况与杜甫《兵车行》开头几句诗所展现的情景相比,是非常有意思的。杜诗云:“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而在高适的这首送别诗中则没有一点这种征人出征,亲朋相送的场景描绘,有的只是义无反顾的豪雄气概。当然杜甫诗里出征的是士兵,而高适诗里远行的却是护送征夫的县尉,前者是被迫服役,后者则是渴望立功边塞而从军行役。这是两诗表现主旨根本不同的所在,从而其思想风格、情感色调也自然迥异。并且在表现手法上两诗也显然有所不同。杜诗是重墨铺染,而高诗则是概括精炼。“残更”、“远别”四字,用词就极为简洁,不但省去了惜别情景的展示,而且舍弃了行军途程中的一切耳闻目见,突出地表现了行人征夫一心一意手奔赴西北边塞以求建功立业的急切心情。一“登”一“指”又动态地表明了赴边的迅急与行者心情的紧迫。细玩其意,“远行”二字中似乎还包含着诗人的惜别之情。总之,诗人在这里留下了大量的空白,以引发读者丰富的审美联想。

  颔联以“关山事”与“州县劳”对比,认为从军行役之“关山事”,还不如作“州县”之吏那么劳顿,一为高适有任封丘尉之痛苦经历,故有此言;二亦可见其对军旅生活之向往,表现了诗人心中隐隐的一种得意。行者所要踏上的行程,其自然条件毕竟是险恶的,征程也是艰辛的,所以承接首二句下来诗人又通过一个设问,使一开始就高昂激越的情调旋律得到一个回环,由此以表现诗人对行者此次远征的关切。此次远行是由县尉送兵赴边,更可见当时边塞战事的紧张,补充兵力已刻不容缓。这看似简单明白的一问,却含意丰富,既表现出诗人对行者从军行役路途艰苦的体贴关注与惜别难舍之意,同时又赞颂了行者不畏险难的豪迈情怀。感情真挚,态度诚恳,耐人细读。

  颈联状疾进之军容,诗人通过想象所描绘出的行者送兵赴边途中的情景。赴边征人军容严正,刀枪林立,人不离鞍,马不停蹄。姓白的县尉参与其中,从而使这疾行猛赶、奋勇挺进的行军队伍中忽隐忽现、忽前忽后地闪现着标志着县尉作为使臣所执旌节上的羽饰;而道路两旁的林木,苍苍的树色中也不时有县尉所穿青袍的闪现。诗人侧面着笔,以象征热情之“赤色”相衬,中间“随”字与“引”字锻炼极为生动,既刻画出行者随军奋勇前进,风尘仆仆的劳苦形象,更刻画了行者一往无前的气概,以其随身装束之色彩,传出士卒昂扬奋发之神态,从而给我们展现出一幅气势豪雄的千里行军图;“树色”碧绿,中间用一“引”字,使穿“青袍”之白少府和碧绿之“树色”妙合无垠,给人以满眼生机,以及白少府义气慷慨之奕奕神采。“随”、“引”二字,使诗歌具流走之势,紧扣行军特点。“赤”、“青”二色,亮丽鲜明,颇具青春气息。可谓达到人境浑一,诗画交融之境界。

  尾联不直接表达唐军必胜的信念,而以“谁断单于臂”之反诘顿起,再以“今年太白高”作答,显示唐军居高临下,势如破竹之势,这里自然表现出高适此时的一腔豪情。语言响亮有力,用典浑化无迹,此种虚处传神,使诗歌含蕴更为深厚。

  全诗的首联写白少府告别亲友带兵轮换到西北边地驻防时登临六盘山头,远离故乡直指河西临洮。颔联写自己作为守边官吏,烦劳地方官员为了关山战事辛苦带兵换防,实在是问心有愧,对不住人家。颈联却笔锋一转,语气豪迈:奔赴边关的将士们,军容齐整,红色箭羽紧随其身,在绿色的原野上青色战袍着身,格外耀眼夺目。言外之意是赞许白少府带兵有方,军势威猛。尾联诗人豪气冲天,尽显盛唐军人的气象:谁能砍断匈奴单于的臂膀,今年的太白星高悬,必有敌人进犯边境,杀敌报国,正等待着英武的军人和将士。

参考资料:

1、 余正松.边塞诗选:凤凰出版社,2012:2242、 匡扶.甘肃历代诗文词曲鉴赏辞典:敦煌文艺出版社,1994:1203、 邵永杰.陇头歌 历代六盘山诗词选萃:宁夏人民出版社,2013:86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