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春词

:
日日人空老,年年春更归。相欢在尊酒,不用惜花飞。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王涯

王涯〔唐〕(764~835))字广津,太原人。约生于唐代宗广德二年,卒于文宗太和九年,年约七十余岁。博学工文。梁肃异其才,荐于陆贽。贞元八年,(公元七九二年)擢进士,又举宏辞。再调蓝田尉。久之,以左拾遗为翰林学士,进起居舍人。元和时,累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穆宗立,出为剑南、东川节度使。文宗时,以吏部尚书代王播总盐铁,为政刻急,始变法,益其税以济用度,民生益困。 29篇诗文

猜你喜欢

渌水曲

:
渌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蘋。
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渌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蘋。
清澈的湖水在皎洁月光的映照下波光粼粼,南边的湖面上,一位美丽的姑娘正在月光下采撷着白蘋。

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含苞待放的荷花简直就象一位娇媚多情的少女欲语还休,让人不免神魂摇荡,无限哀婉惆怅起来。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134

(lù)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蘋(pín)
渌水曲:古乐府曲名。渌水:即绿水,清澈的水。明秋月:在秋夜的月亮下发光。“明”字是形容词用如动词。月:一作“日”。南湖:即洞庭湖。白蘋:一种水生植物,又称“四叶菜”“田字草”,是多年生浅水草本,根茎在泥中,叶子浮在水面之上。

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欲语:好像要说话。愁杀:即“愁煞”,愁得不堪忍受的意思。杀:用在动词后,表示极度。荡舟人:这里指思念丈夫的女子。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134
渌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蘋。
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此诗描写的是一幅迷人的胜似春光的秋景。首句写景,诗人就其所见先写渌水,南湖的水碧绿澄彻,一至映衬得秋月更明。一个“明”字,写出南湖秋月之光洁可爱。次句叙事,言女子采白苹。三、四两句构思别致精巧,“荷花”不仅“娇”而且“欲语”,不特“欲语”而且十分媚人,一至使荡舟采苹的姑娘对她产生妒意。这两句诗,选词甚妙,设境奇绝,把荷花写活了,把境界写活了。末两句诗写出典型的南方秋景,不仅无肃杀之气,无萧条之感,而且生气勃勃,胜似春日;从景色的描写,表现出诗人愉悦的情绪。

  对此诗的理解,也有人认为是写一位男子在劳作中对爱人的思念。按这样理解,这首诗就与《诗经》开篇《国风·周南·关雎》极为相似,它们都选择了渌水荡舟的背景。不过《关雎》中或愁或思,或得或喜,都溢于言表;而这首《渌水曲》虽也直言“愁杀”,但语气隐忍克制,如雾里看花,热泪欲零还住。《关雎》中由思而愁,由得而喜,情节十分完整,意态高雅,从容而颇具富贵气象;而《渌水曲》则似唯有无边愁怨,不着际涯,正是抉择其寂寞凄凉之状。《关雎》中,哀止于“反侧”;《渌水曲》中,心含悲凄仍不忘劳作,都可谓哀而不伤。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其三

:
江畔枫叶初带霜,渚边菊花亦已黄。
轻舟落日兴不尽,三湘五湖意何长。

江畔枫叶初带霜,渚边菊花亦已黄。
江边的枫叶刚刚经历过风霜火红似火,小岛边上的菊花也已经逐渐变得枯黄。

轻舟落日兴不尽,三湘五湖意何长。
乘着小舟泛湖,直到太阳下山还没有尽兴,在这湘江、洞庭湖上我们忘却忧愁饮酒作诗,更显得情意悠长。

参考资料:

1、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371

江畔枫叶初带霜,渚(zhǔ)边菊花亦已黄。
渚:水中陆地,即小岛。

轻舟落日兴不尽,三湘五湖意何长。
三湘:指沅湘、潇湘、资湘,泛指湘江流域及洞庭湖地区。五湖:此处指洞庭湖。

参考资料:

1、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371
江畔枫叶初带霜,渚边菊花亦已黄。
轻舟落日兴不尽,三湘五湖意何长。

  这首诗写诗人继续歌咏洞庭湖,写诗友们饶有兴趣地在秋风落叶中怀古论今。前两句“江畔枫叶初带霜,渚边菊花亦已黄”,俊逸清畅的情调中又充满忧伤和苍凉。

  后两句“轻舟落日兴不尽,三湘五湖意何长”,说他们游兴正浓,虽然都觉得抑郁,但生活还是要继续。诗中表明,感受秋风之凉爽和秋叶之静美,忘却无尽烦恼和满怀忧愁,在湖光山色之间与旧友畅游,这才是珍惜现在、享受生活的积极人生态度。

  诗人歌咏洞庭湖,即景抒情,吊古伤怀,寄托深而寓意长。全诗形象明朗,色彩鲜亮,章韵高亢,声调昂扬,和谐完美地表现了苍凉的情绪,可谓声情并茂。前人谓贾至“特工诗,俊逸之气,不减鲍照、庾信,调亦清畅,且多素辞,盖厌于漂流沦落者也”,这一评论相当中肯。这组诗的艺术特色正是充满俊逸之气和清畅之调。

参考资料:

1、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3712、 何国治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643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新竹

:
新篁才解箨,寒色已青葱。
冉冉偏凝粉,萧萧渐引风。
扶疏多透日,寥落未成丛。
惟有团团节,坚贞大小同。

新篁才解箨,寒色已青葱。
新竹上的苞叶才刚刚褪去,就已透出青冷的翠色。

冉冉偏凝粉,萧萧渐引风。
柔垂的枝干偏偏布满竹粉,渐渐招来清风,枝叶沙沙作响。

扶疏多透日,寥落未成丛。
高低疏密有致的叶片透过很多阳光,还没有密密挨挨的挤在一起。

惟有团团节,坚贞大小同。
但那一团团竹节,不管大小,都透着坚贞的气韵。

新篁(huáng)才解箨(tuò),寒色已青葱。
新篁:新生之竹。亦指新笋。解箨:竹笋脱壳。

(rǎn)冉偏凝粉,萧萧渐引风。
冉冉:形容毛、枝条等柔软下垂的样子。

扶疏多透日,寥落未成丛。
扶疏:枝叶茂盛,高低疏密有致。寥落:稀少。

惟有团团节,坚贞大小同。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 / 上高侍郎

: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天上的碧桃和着甘露种植,日边的红杏倚着彩云栽培。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芙蓉生长在这秋天的江畔,从不抱怨东风不让她及时开放。

参考资料:

1、 张国举 等.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823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yǐ)云栽。
天上:指皇帝、朝廷。碧桃:传说中仙界有碧桃。和:带着,沾染着。倚云:靠着云。形容极高。

(fú)(róng)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芙蓉:荷花的别名。

参考资料:

1、 张国举 等.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823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此诗前两句比喻别人考中进士并表达羡慕之意,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对借皇家权贵雨露之恩者的不满;后两句比喻自己的自信和进取态度,也有希望得到高侍郎援引赏识的意思。全诗运用比体,寄兴深微。

  此诗一开始就用“天上碧桃”、“日边红杏”来作比拟。“天上”、“日边”,象征着得第者“一登龙门则身价十倍”,地位不寻常:“和露种”、“倚云栽”比喻他们有所凭恃,特承恩宠:“碧桃”、“红杏”,鲜花盛开,意味着他们春风得意、前程似锦。这两句不但用词富丽堂皇,而且对仗整饬精工,正与所描摹的得第者平步青云的非凡气象悉称。

  《镜花缘》第八十回写打灯谜,有一条花名谜的谜面就借用了这一联现成诗句。谜底是“凌霄花”。非常切贴。“天上碧桃”、“日边红杏”所以非凡,不就在于其所处地势“凌霄”吗?这里可以体会到诗句暗含的另一重意味。唐代科举惯例,举子考试之前,先得自投门路,向达官贵人“投卷”(呈献诗文)以求荐举,否则没有被录取的希望。这种所谓推荐、选拔相结合的办法后来弊端大启,晚唐尤甚。高蟾下第,自慨“阳春发处无根蒂”,可见当时靠人事“关系”成名者大有人在。这正是“碧桃”在天,“红杏”近日,方得“和露”“倚云”之势,不是僻居于秋江之上无依无靠的“芙蓉”所能比拟的。

  第三句中的秋江芙蓉显然是作者自比。作为取譬的意象,芙蓉是由桃杏的比喻连类生发出来的。虽然彼此同属名花,但“天上”、“日边”与“秋江”之上,所处地位极为悬殊。这种对照,与左思《咏史八首》名句“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类似,寄托贵贱之不同乃是“地势使之然”。这里还有一层寓意。秋江芙蓉美在风神标格,与春风桃杏美在颜色妖艳不同。《唐才子传》称“蟾本寒士,……性倜傥离群,稍尚气节。人与千金无故,即身死不受”,又说“其胸次磊块”等等。秋江芙蓉孤高的格调与作者的人品是统一的。

  末句“不向东风怨未开”,话里带刺。表面只怪芙蓉生得不是地方(生在秋江上)、不是时候(正值东风),却暗寓自己生不逢辰的悲慨。与“阳春发处无根蒂,凭仗东风次第吹”同样“怨而切”,只不过此诗全用比体,寄兴深微。

  诗人向“大人物”上书,不卑不亢,毫无胁肩谄笑的媚态,这在封建时代,是较为难得的。说“未开”而非“不开”,这是因为芙蓉开花要等到秋高气爽的时候。这里似乎表现出作者对自己才具的自信。

参考资料:

1、 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314-1315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唐太宗吞蝗

:
贞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将吞之,左右遽谏曰:“恐诚疾,不可!”太宗:“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
贞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将吞之,左右遽谏曰:“恐诚疾,不可!”太宗:“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
  贞观二年,京城长安大旱,蝗虫四起。唐太宗进入园子看粮食(损失情况),看到有蝗虫(在禾苗上面),捉了几只念念有词道:“百姓把粮食当作身家性命,而你吃了它,这对百姓有害。百姓有罪,那些罪过全部在我(身上),你如果真的有灵的话,你就吃我的心吧,不要再害百姓了。”将要吞下去。周围的人忙劝道:"恐怕吃了要生病的!不能吃啊!”太宗说道:“我真希望它把给百姓的灾难移给我一个人!为什么要逃避疾病呢?”(说完)马上就把它吞了。
贞观二年,京师旱,蝗(huáng)虫大起。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duō)数枚而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将吞之,左右遽(jù)(jiàn)曰:“恐诚疾,不可!”太宗:“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
  贞观二年:即公元628年,贞观为唐太宗年号。京师:京城,国都、长安。苑:古代帝王游玩、打猎和躬耕的园林。掇:抓取。予:唐太宗自称。遽:马上。谏:委婉地规劝。朕:皇帝自称。躬:身体。冀:希望。是:这(是)。蚀:吞下。遂:立刻。予一人:古代帝王自称。咒:批评。作:起,兴起。其:如果。食:吃。谏:谏人。过:罪过。
贞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将吞之,左右遽谏曰:“恐诚疾,不可!”太宗:“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
  本文叙述了唐太宗在蝗灾爆发后,吞食蝗虫的故事。文章主要通过语言描写刻画人物形象。唐太宗见到蝗虫后咒骂蝗虫与百姓夺食,“是害于百姓”,可见他首先想到的是人民,忧虑的是民生。人后又说:“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言语之中流露出一个心怀子民的帝王甘愿为人民承担责任的勇气。当左右劝止他吃蝗虫时,他说:“所冀移灾朕躬,何疾避之?”进一步表现了唐太宗愿为人民承载灾难的勇气和坚决消灭蝗虫的决心。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