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基

若耶溪杳郭深居精舍

:
上人好山居,入山惟恐浅。
纡余涉渊沄,结构依嶘嵃。
冈峦外挺拔,水木终隐显。
其前对鹅鼻,突兀正冠冕。
其傍连木禾,积翠森偃蹇。
后有狮子岩,崷崒露龈涘。
春花炫阳林,秋草馥阴畎。
高通云雨过,侧见星斗转。
桃源不远求,箕颍安足践。
我来三伏凉,羁怀忽如展。
谈经道心融,听法俗虑剪。
疏窗夜深启,孤月挂遥岘。
空蒙白毫光,闪铄动崖巘。
何当此卜邻,永用辞淟湎。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为本大师题唐临晋帖

:
乾符天子万机暇,宫中扈从多儒冠。
玉堂中宴出晋帖,翠气荡摇山雪寒。
侍臣模写各臻妙,碧树琼柯相照耀。
令孜嗟叹至尊喜,内官拜舞宫娥笑。
日斜宴罢归内园,外门有事人不言。
君不见关东夜飞赤白丸,昭陵玉匣秋风酸。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寄题契世本东溪渔唱亭

:

落日去层峦,清溪檐轻浪。呕哑戢柔橹,欸乃发孤唱。

初随飘风起,复逐行云飏。月色照未阑,滩声杂逾壮。

恐有濯缨人,一听一惆怅。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五月三日会王氏南楼得激字

:

蹇步属时叹,睽违苦多戚。偶寄越城隅,颇喜得幽寂。

炎夏天象明,群山皎如涤。况有文献友,同心不离逖。

虽无鼎俎盛,斗酒聊相觅。登楼望禹穴,慷慨生感激。

玄珠沦赤水,金简不可觌。崩腾六合内,惨淡多羽檄。

天弧弛虚壳,封豕逃砧锧。惟见野田中,白骨杂瓦砾。

忧来歌一曲,客泪再三滴。晚风吹晴霞,海色映石壁。

展诗肆遐眺,严令困勍敌。诸公俱凤麟,愧我独樗栎。

危途知骥騄,勉旃树功绩。无然学儿女,怆恨山阳笛。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发安溪至青田戎事急不得留有感

:

鶪鸣戒晨装,挂席日尚早。风乱沙上云,雨昏江中岛。

士生从王事,薄质非所宝。但惧筋力微,任重躜远道。

昔迈园柳青,今来江枫老。豺狼互灭没,忧虞何时了。

朝原思眷令,夜船梦萱草。寸步隔河山,惄焉伤怀抱。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丹霞蔽日行

:

彤霞何煌煌,蔽此白日色。炎埃被九野,照灼后土赤。

朱陵开火府,熺烂相荡射。山蒸绛红气,川泻丹砂液。

穹玄变光曜,众草相烜赫。迥迷河林茜,高夺昆仑碧。

郁华不能神,玄乌巳化魄。女娲在青天,岁莫还鍊石。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题沧江独钓图

:

山绕沧江一钓船,又随斜日下长川。小鱼不食大鱼去,风定远林生白烟。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题脩竹图

:

九疑山下湘江畔,多少筼筜覆碧湍。自有清阴堪解愠,也能结实待栖鸾。

濛濛暖翠晨烟洽,颗颗明珠夕露漙。长日焚香对图画,青冥风雨共凄寒。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风流子  咏草

:

雪尽水平津,萋萋处、风景最愁人。想金勒风归,绣帏深闭,玉颜自老,芳意徒新。

送日挽烟千万里,迤逦际苍旻。蜀魄叫迷,楚魂思殢,碧云如梦,眉黛空颦。

凄凉长门殿,飞花与清泪,共滴华茵。惟有乱萤时来,夕砌相亲。

恨此身不化,柔条弱蔓,暗随灵雨,得到枫宸。窗掩黄昏,一生几度青春。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菩萨蛮·越城晚眺

:

西风吹散云头雨,斜阳却照天边树。树色荡湖波,波光艳绮罗。
征鸿何处起,点点残霞里。月上海门山,山河莽苍间。

西风吹散云头雨,斜阳却照天边树。树色荡湖波,波光艳绮罗。
秋风吹来,雨过天晴,斜阳远照,可以看到远处天边的树林。青青的湖波荡漾着树影,粼粼波光闪亮,比那些华贵的衣服还要艳丽。

征鸿何处起,点点残霞里。月上海门山,山河莽苍间。
渐渐消退的残霞里,有几只大雁飞来。月亮从海口那边的山上升起,整个山河都沉浸在没有边际的苍茫之间。

参考资料:

1、 夏传才,《中国古代山水旅游诗选讲》第231-232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

西风吹散云头雨,斜阳却照天边树。树色荡湖波,波光艳绮(qǐ)罗。
波:一作“青”。绮罗:华贵的丝织品或丝绸衣服。

征鸿何处起,点点残霞里。月上海门山,山河莽(mǎng)苍间。
征鸿:大雁于秋天南来。海门:指江水入海之口。

参考资料:

1、 夏传才,《中国古代山水旅游诗选讲》第231-232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

西风吹散云头雨,斜阳却照天边树。树色荡湖波,波光艳绮罗。
征鸿何处起,点点残霞里。月上海门山,山河莽苍间。

  词牌“菩萨蛮”下标明词名为“越城晚眺”,按习惯思维,此词该是刘基在绍兴所作。湘湖有古迹越王城,又叫越王台,诗词中为顺口押韵等原因,偶亦有称越城、越台的,李白在《送友人寻越中山水》诗中的“西陵绕越台”即指此;而作为越国古城,绍兴同样有相同名称的胜迹。但《诚意伯文集》中收入的这首词,确实为刘基在游萧山湘湖越王城时所填。

  秋风吹来,雨过天晴,大地明净,斜阳照远,可以看到远处天边的树林。青青的湖波荡漾着树影,粼粼波光闪亮,比有花纹的绮罗还要艳丽。渐渐消退的残霞里,有几点大雁飞来。月亮从海口那边的山上升起,整个山河都沉没在没有边际的苍茫之间。这首小词写雨后黄昏到日出的景色变化,生动传神。

参考资料:

1、 夏传才,《中国古代山水旅游诗选讲》第231-232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