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禁门松雪

:
宿云开霁景,佳气此时浓。瑞雪凝清禁,祥烟幂小松。
依稀鸳瓦出,隐映凤楼重。金阙晴光照,琼枝瑞色封。
叶铺全类玉,柯偃乍疑龙。讵比寒山上,风霜老昔容。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王涯

王涯〔唐〕(764~835))字广津,太原人。约生于唐代宗广德二年,卒于文宗太和九年,年约七十余岁。博学工文。梁肃异其才,荐于陆贽。贞元八年,(公元七九二年)擢进士,又举宏辞。再调蓝田尉。久之,以左拾遗为翰林学士,进起居舍人。元和时,累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穆宗立,出为剑南、东川节度使。文宗时,以吏部尚书代王播总盐铁,为政刻急,始变法,益其税以济用度,民生益困。 29篇诗文

猜你喜欢

老马

:
卧来扶不起,唯向主人嘶。
惆怅东郊道,秋来雨作泥。

卧来扶不起,唯向主人嘶。
老马卧下后就不能站起来了,只能向主人发出一声声的嘶叫。

惆怅东郊道,秋来雨作泥。
最让它惆怅的是东郊的道路,下过秋雨后都变成了稀泥。

卧来扶不起,唯向主人嘶(sī)
唯:只有。嘶:马叫。

惆怅东郊道,秋来雨作泥。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咏三良

:
束带值明后,顾盼流辉光。
一心在陈力,鼎列夸四方。
款款效忠信,恩义皎如霜。
生时亮同体,死没宁分张。
壮躯闭幽隧,猛志填黄肠。
殉死礼所非,况乃用其良。
霸基弊不振,晋楚更张皇。
疾病命固乱,魏氏言有章。
从邪陷厥父,吾欲讨彼狂。

束带值明后,顾盼流辉光。
衣冠整洁的三良正遇上明君秦穆公,他们才高志大,一顾一盼都光彩四射。

一心在陈力,鼎列夸四方。
他们竭尽全力辅助朝政,使秦国与列国鼎足而立,受到四方称颂。

款款效忠信,恩义皎如霜。
三良效忠穆公恳切殷勤忠诚不二,君臣间恩礼情义就像秋霜般洁净。

生时亮同体,死没宁分张。
穆公在生时同三良就像一个人一样,死了也不肯同三良分身。

壮躯闭幽隧,猛志填黄肠。
壮士之躯埋闭在幽深墓道,勇猛之志只得填充在棺木中。

殉死礼所非,况乃用其良。
人死陪葬不是礼义之举,况且还是用他的忠信良臣!

霸基弊不振,晋楚更张皇。
霸主的基业于是乎衰败不振,而晋楚的国势趁此壮大兴隆。

疾病命固乱,魏氏言有章。
魏武帝之子之所以不从父命,以人为殉,是认识到父亲被疾病搞迷乱了,遗命不需要遵从。

从邪陷厥父,吾欲讨彼狂。
康公遵从非礼的殉葬作法,陷入父皇陷阱,我想揭竿而起讨伐那昏庸的秦康公。

束带值明后,顾盼流辉光。
明后:明君,谓秦穆公。

一心在陈力,鼎辉夸四方。

款款效忠信,恩义皎如霜。

生时亮同体,死没宁分张。

壮躯闭幽隧(suì),猛志填黄肠。
幽隧:墓道。黄肠:苏林曰:以柏木黄心致累棺外,故曰黄肠,指棺木。

殉死礼所非,况乃用其良。

霸基弊不振,晋楚更张皇。
张皇:张大、扩大。

疾病命固乱,魏氏言有章。

从邪陷厥(jué)父,吾欲讨彼狂。
从邪:指殉葬之作法。彼狂:指秦穆公子康公。

束带值明后,顾盼流辉光。
一心在陈力,鼎列夸四方。
款款效忠信,恩义皎如霜。
生时亮同体,死没宁分张。
壮躯闭幽隧,猛志填黄肠。
殉死礼所非,况乃用其良。
霸基弊不振,晋楚更张皇。
疾病命固乱,魏氏言有章。
从邪陷厥父,吾欲讨彼狂。

  “三良”事最早见于《诗经·秦风·黄鸟》。据《左传》鲁文公六年载,“秦穆公任好卒,以子车氏之三子奄息、仲行、针虎为殉,皆秦之良也。国人哀之,为之赋《黄鸟》。”此后史家、诗人对秦穆公杀害三良一事的评论便络绎不绝,有对具体史实进行加工的,如东汉应劭认为秦穆公与三良约定同生共死,三良自愿殉葬;有由此探讨君臣关系、个体生命价值的,如陶渊明、苏轼等等。

  柳宗元《咏三良》诗意可分两层来分析。前十句为第一层,是就三良来说。诗人以饱蘸热情之笔,刻画了三良一心报国、忠君以死的义士形象。应该说,这与《黄鸟》一诗的记载是相违背的。《黄鸟》首章云:“交交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维此奄息,百夫之特。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清马瑞辰曰:“诗以黄鸟之止棘、止桑、止楚,为不得其所,兴三良之从死,为不得其死也。棘、楚皆小木,桑亦非黄鸟所宜止,《小雅·黄鸟》诗‘无集于桑’是其证也。”马说甚是。诗中描绘三良死前是“临其穴,惴惴其栗”,全无视死如归的气概,正是死不得其所的明证。不过宗元反其道而行,也是有所本的。汉末王粲《咏史诗》论三良之死曰:“结发事明君,受恩良不訾。临末要之死,焉得不相随?……人生各有志,终不为此移。同知埋身剧,心亦有所施。”认为他们具有事君以死的志向。二诗对照,无论是“束带值明后”与“结发事明君”的细节描绘,还是“生时亮同体,死没宁分张”与“人生各有志,终不为此移”的死亡价值判断,其相似之处都是惊人的。究其原因,王粲《咏史诗》作于汉献帝建安十六年随曹操西征马超归途中,其时王粲效力于曹氏不久,故宣扬“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认为三良从穆公而死乃忠义之举。而柳宗元《咏三良》则是借史事来抒己之怀抱,既有对在朝为官时峥嵘岁月的回忆,又有对宪宗者流打击王叔文政治集团行为的讨伐。其《读书》一诗云:“幽沈谢世事,俛默窥唐虞。上下观古今,起伏千万途。遇欣或自笑,感戚亦以吁。”《咏史》之咏叹燕昭王、乐毅,《咏三良》之批判秦康公,无不是由读史而引起的感慨。其《冉溪》诗云:“少时陈力希公侯,许国不复为身谋。”顺宗重用王叔文集团,刘禹锡、柳宗元等人积极参政,使得“人情大悦”,政局为之一新。“生时亮同体,死没宁分张”,正是君臣相得的形象写照。

  然而若撇开柳宗元《咏三良》诗的政治隐喻不谈,而就其对君臣关系的讨论来看,不得不说此诗的深刻性和陶渊明的同题之作相比是有很大差距的。陶诗虽亦有“出则陪文舆,入必侍丹帷。箴规向已从,计议初无亏”的描述,但“忠情谬获露,遂为君所私”与“厚恩固难忘,君命安可违”的议论,则深刻揭示了为人臣子的无奈与悲哀。事君以忠,为君所赏,本是做臣子的价值体现,但若过于忠诚,连同身家性命都被国君据为己有,那么结果只能是投穴同死。渊明说“忠情谬获露”,“谬”字真是深可玩味:君主的厚恩往往与其对臣子的控制紧紧联系在一起,“君命安可违”实乃“君命不可违”。他对君主专制下的臣子的个人价值进行了深沉的反思。人才乃国之公器,非国君的一己之私,更何况人本身又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这直接启发了苏轼《和〈咏三良〉》“我岂犬马哉?从君求盖帷”中洋溢的对个体独立人格的尊重以及“杀身固有道,大节要不亏”中对为人臣子原则的揭橥。宗元《咏三良》诗在这一点上,和陶渊明相比是一个倒退。

  《咏三良》诗的后六句为第二层,是就秦康公来说。秦穆公命令三良为自己殉葬,这在礼仪上是不合的,朱熹即云:“史记秦武公卒,初以人从死,死者六十六人。至穆公遂用百七十七人,而三良与焉。盖其初特出于戎翟之俗,而无明王贤伯以讨其罪。于是习以为常,则虽以穆公之贤而不免。”在中原地区人看来,秦穆公以一百七十七人殉葬,自然是极其野蛮的行为,又何况其中还有国家的贤才。穆公死后,秦国的东征有所缓慢,晋、楚相继称霸,这和穆公以贤殉葬、大失人心有一定的关系。《左传》中“君子”即言:“秦穆之不为盟主也宜哉,死而弃民。先王违世,犹诒之法,而况夺之善人乎?……今纵无法以遗后嗣,而又收其良以死,难以在上矣。君子是以知秦之不复东征也。”宗元所论正是本此。然而他的真正意图并不在批判秦穆公,而是借此讨伐穆公的继任者康公,其策略是拿康公与魏颗进行比较。《左传》鲁宣公十五年记载:“魏武子有嬖妾,无子。武子疾,命颗曰:‘必嫁是。’疾病则曰:‘必以为殉。’及卒,颗嫁之,曰:‘疾病则乱,吾从其治也。’”魏颗在魏武子的不同命令之间选择了改嫁父妾的做法。这样既挽救了父妾的性命,又避免了魏武子背上以人殉葬的骂名。可是在史书有关三良殉死的记载中,却没有康公的声音,甚至让人感觉不到他的存在。穆公的命令明显是错误的,倘若三良从死并非出于自愿而是胁迫所致,康公命令他们不死,不但可以避免父亲残暴的遗命付诸行动,而且还可赢得人心,加强自己的统治基础,甚至可以继续父亲的东征事业。在这种情况下,康公如果选择沉默,即是承认穆公命令的有效性。柳宗元正是在此基础上立论的。应该说宗元的立论角度是颇为新颖的,然而倘若仔细研究,则会发现宗元的论证恰恰是偏颇的。

  首先,如前朱熹所言,秦国的风俗与中原地区不同,以人殉葬是习以为常之事,穆公父子的行为是合乎旧俗而有违于情理,没有与时俱进。宗元对秦国当时旧俗似乎没有注意到,没有把穆公父子的行为放到特定的环境中去考察。

  其次,康公与魏颗面对的情况是不同的:魏颗面临着两种选择,即既可以执行武子神智清醒时的使妾改嫁的命令,也可以执行其父神智不清时的使妾殉葬的命令,而康公只有一种选择,在“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的春秋时期,康公执行父命乃被动行事,无可厚非。当然,康公以三良殉葬,只是一味尽孝而不顾国家利益和生者的性命,也最终毁了父亲的一世英名(他本可以挽救的),宗元就此讨伐他也是对的,这表现了宗元的人道主义精神和时代的进步。不过宗元说“吾欲讨彼狂”,称康公为狂乱之人,大加讨伐,在程度上未免重了些。苏辙以为:“然三良之死,穆公之命也。康公从其言而不改,其亦异于魏颗矣。故黄鸟之诗交讥之也。”与宗元一样,苏辙对康公的处境似乎没有明察,自然也谈不上“了解之同情”了。

  再次,就此诗的写作意图而言,如前所述,此诗是借讨伐康公来讨伐唐宪宗。柳宗元认为康公与宪宗的共同点是“从邪陷厥父”。这里,他又犯了一个逻辑上的错误。穆公使三良殉葬的命令是错误的,康公如果改变父命,这无疑是正确之举。可是现在宗元以宪宗来类比康公,就诗歌本身来说,应该是责备宪宗没有改变父亲错误的命令,但实际情况是宪宗改变了在宗元看来是正确的命令,因为他把顺宗朝几乎所有的变革措施都废除了,并且残酷打击了所有运动参与者。所以宗元把宪宗和康公相类比是错误的。

参考资料:

1、 高平.柳宗元《咏三良》诗质疑[J].古典文学知识,2008(02)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空囊

:
翠柏苦犹食,晨霞高可餐。
世人共卤莽,吾道属艰难。
不爨井晨冻,无衣床夜寒。
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

翠柏苦犹食,晨霞高可餐。
纵然翠柏味苦,朝霞高高,也还可以当作饭餐。

世人共卤莽,吾道属艰难。
世人大多苟且偷生,我持节守道显得异常艰难。

不爨井晨冻,无衣床夜寒。
早晨开不了火,井水也冻了,夜来无衣难御寒。

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
太贫穷了怕人笑话,袋中还是应该留下一文钱。

翠柏苦犹食,晨霞高可餐。
翠柏:原产中国的一种松科乔木。晨:一作“明”。高:一作“朝”。

世人共卤(lǔ)莽,吾道属艰难。
卤莽:通“鲁莽”,苟且偷安。吾道:我的忠君报国之道。

不爨(cuàn)井晨冻,无衣床夜寒。
爨:烧火做饭。

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
囊空:谓袋中无钱。一钱:一文钱,指极少的钱。

翠柏苦犹食,晨霞高可餐。
世人共卤莽,吾道属艰难。
不爨井晨冻,无衣床夜寒。
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

  首联“翠柏苦犹食,明霞高可餐”,诗人紧扣诗题,意在言外,写出两层意思,一层是说穷困潦倒,只得餐霞食柏,权且充饥,这是明意。除此之外,还有另一层言外之意,在古人看来,明霞翠柏均非凡俗之物,杜甫此语出自《列仙传》“赤松子好食柏实”和司马相如《大人赋》“呼吸沆瀣餐朝霞”。表现杜甫虽生当乱世,饥寒交迫,但仍不同流俗,品节高尚。

  颔联“世人共卤莽,吾道属艰难”,揭示囊空的根本原因。所谓“世人共卤(鲁)莽”,指人多苟且偷安。战乱爆发后,诗人弃家鄜州,奔赴灵武,中途陷于叛军之手,后又因两次直言上奏,受贬去职,但他“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及至贫寒如此,仍然持道守节。这里,杜甫所说的“吾道”,是不愿苟得之直道,忠勇报国之达道。颔联两句,通过对比的手法,将杜甫高尚不俗的品格鲜明地凸现出来了。

  颈联“不爨井晨冻,无衣床夜寒”,进而具体写贫状。作者皆从“寒”字来入笔。上句说“不爨”,并非因为“井晨冻”,而是因为无食。严冬季节,却晨炊无米,夜寒难御,可见一贫如洗。

  尾联“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点明“空囊”题旨。在写法上,此联出之以幽默诙谐之笔。诗人已是身无分文,贫不自救,却还要强留一钱在空囊之中,以免他人笑话,这举动本身就是一种反常。作者正是以这种貌似轻松诙谐的话,渲染自己心里沉重悲苦的情绪。申涵光评杜诗云:“杜公每遇废弃之物,便说得性情相关,如病马、除架是也”(《仇注杜诗》引)。

  这首五律措语平实,庄谐间出,颔联以庄语见清操,尾联以谐语抒感慨,相得益彰。而音节拗折,是一首拗律,如首联“翠柏苦犹食,明霞高可餐”两句,一孤平一单仄,不求谐声;俯首拾柏,柏味甚苦,此句相应多仄声,明霞仰头可餐,其意甚高,此句相应多平声,可谓声情相符。

参考资料:

1、 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补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266-267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晚泊浔阳望庐山

: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经过了几千里江上扬帆,竟然都没遇到一座名山。

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当我在浔阳城外泊了船,才看到香炉峰非同一般。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
我曾读过慧远公的小传,其尘外之踪永使我怀念。

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
东林精舍虽然近在眼前,却徒然听到传来的钟声。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挂席:张帆。

(bó)舟浔(xún)阳郭,始见香炉(lú)峰。
郭:外城。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zōng)
远公传:梁代·释慧皎《高僧传》有东晋东林寺慧远法师的传记。

东林精舍近,日暮(mù)空闻钟。
东林精舍:即东林寺,在庐山峪岭以北。精舍,僧人所居。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

  这首《晚泊浔阳望庐山》,一开篇便是“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淡笔轻轻挥洒,勾勒出一片宽广的大自然,不精雕细刻个别景物,却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我们仿佛看到诗人的轻舟,掠过千里烟波江上的无数青山。诗的起势高远。而且“名山都未逢”,又将诗人对于名山的热烈向往之情充分地抒写出来了。接着,“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只以“始见”二字轻轻点染,就描摹出诗人举头见到庐山在眼前突兀而起的惊喜神态。这四句如行云流水,一气直下,以空灵之笔叙事;感情却从“都未逢”、“始见”等平淡字眼含蓄地透露。

  上半首是从眼中所见直写“望”庐山之意,下半首则是从意中所想透出“望”字神情。面对着香炉峰上烟云缭绕,诗人的思绪也随之飘忽。他想起了曾经在香炉峰麓建造“东林精舍”,带领徒众“同修净业”的高僧慧远。他读过慧远的传记,深深地倾慕与怀念这位高僧弃绝尘俗的幽踪。此刻,东林精舍就在眼前,而远公早作了古人,诗人因此而感到惆怅和感伤。诗的末尾,写夕照中从东林寺传来一阵悠扬的钟声。把诗人惆怅、怀念的感情抒写得更为深远。山寺都是朝暮鸣钟,“日暮”是“闻钟”的时间,“闻钟”又渲染了“日暮”的气氛。日暮闻钟,带给人忧郁感和神秘感。而“空”字,表明高僧已逝,钟声空闻,从而传达出诗人的怀念、惆怅等复杂的感情。后四句字面上没有出现“望”字,但诗人遐想高僧和聆听暮钟,却透露出了“望”意。

  其实所谓“韵”和“神韵”,就是指诗人用平淡自然的语言和高度传神的笔法写景抒情罢了。由于笔墨疏淡,景物在若有若无,若隐若现之间,却蕴藏着丰富悠远的情思,余味无穷。王士祯等人推崇这首诗有“神韵”,足当“逸品”,“一片空灵”,主要是欣赏孟浩然诗的“清空”、“古淡”的韵致。这首诗流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倾羡,企图超脱尘世的思想;在艺术上,诗人以简淡的文字传出景物和人物的风神,表现丰富的情意,给人以言简意赅、语淡味醇、意境清远、韵致流溢的感受。

  纵观全诗,气势不凡,色彩清幽素淡,神韵自然贯通,诗人用“晚泊浔阳”的所见、所闻、所思,表露了对隐逸生活的追慕。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初秋夜坐赠吴武陵

:
稍稍雨侵竹,翻翻鹊惊丛。
美人隔湘浦,一夕生秋风。
积雾杳难极,沧波浩无穷。
相思岂云远,即席莫与同。
若人抱奇音,朱弦縆枯桐。
清商激西颢,泛滟凌长空。
自得本无作,天成谅非功。
希声閟大朴,聋俗何由聪。

稍稍雨侵竹,翻翻鹊惊丛。
萧萧的夜雨随风袭入竹林,惊恐的鸦鹊翻飞于林丛之中。

美人隔湘浦,一夕生秋风。
思念的人儿被阻隔在河的对岸,整夜里刮着瑟瑟寒风。

积雾杳难极,沧波浩无穷。
浓浓云雾,茫然无际,苍苍潇水,波涛汹汹。

相思岂云远,即席莫与同。
所思念的人儿怎说得上遥远?只可惜在座席上不能与他同膝共咏。

若人抱奇音,朱弦縆枯桐。
这美人心中怀藏奇妙的乐曲,焦桐木上,紧绷的丝弦根根朱红。

清商激西颢,泛滟凌长空。
清商曲调在秋空中飞扬激荡,犹如闪动的浮光映射到苍穹。

自得本无作,天成谅非功。
琴曲得自内心真情而非做作,天然而成岂有半点人为的加工。

希声閟大朴,聋俗何由聪。
但细微的心声被封闭在心里,耳聋的俗人又从哪儿能知情听懂?

稍稍雨侵竹,翻翻鹊惊丛。
稍稍:萧森,阴晦。翻翻:翩翩,鸟飞轻疾的样子。

美人隔湘浦(pǔ),一夕生秋风。
美人:此指吴武陵。湘浦:潇水边。湘,这儿实为潇水。浦,水边。

积雾杳(yǎo)难极,沧波浩无穷。
杳幽暗深远。极:穷尽,这儿指看到尽头。沧:水青苍色。

相思岂云远,即席莫与同。
云:谓,说。这儿是说得上的意思。即席:就席,在座席上。莫与同:不能与他同坐。莫,没,不。

若人抱奇音,朱弦縆(gēng)枯桐。
若人:伊人,此人。若,此。抱:怀有。縆:紧绷。这儿指琴弦紧紧地张在琴上。枯桐:焦枯的桐木。这儿借指琴身。

清商激西颢(hào),泛滟(yàn)凌长空。
清商:古代以宫、商、角、徵、羽表示五阶声律,商音清越,故名清商。激:激扬,飞荡。西颢:秋天。古人以东南西北配春夏秋冬,西代表秋。又古人称西方为颢天。颢:白色。泛滟:浮光闪动的样子。这儿比喻琴声美妙感人,使人心波动荡。凌:直冲向上。

自得本无作,天成谅非功。
自得:自有所得,自己心中有所感受体会。得,心得感受。作:造作,做作。天成:天然而成,不借助人力。谅:确实,真的。功:人工。

希声閟(bì)大朴,聋俗何由聪。
希声:细微的声音。希,细。閟:关闭,封闭。大朴:本质,本性。大,重大的,基本的。朴,未经加工成器的原材料,借指朴质的天性。聋俗:愚昧不明事理的世俗之人。聋,听觉丧失或迟钝,喻愚昧无知。何由:由何,从何。聪:听觉灵敏,听得很清楚。

稍稍雨侵竹,翻翻鹊惊丛。
美人隔湘浦,一夕生秋风。
积雾杳难极,沧波浩无穷。
相思岂云远,即席莫与同。
若人抱奇音,朱弦縆枯桐。
清商激西颢,泛滟凌长空。
自得本无作,天成谅非功。
希声閟大朴,聋俗何由聪。
  这首诗可以分为二层。第一层为开头八句,写诗人在初秋夜坐之时对吴武陵的思念之情,充满了关切和同情。这种思念之情由“一夕生秋风”而引起。凄雨侵竹,惊鸟翻飞,浓雾弥漫,烟波浩渺,勾勒出一片秋夜乍寒凄凉的景象,这衬托出诗人被贬谪的愁苦忧戚的心情,也暗示出朝廷的黑暗和政局的险恶。正直不屈的才士横遭打击和迫害,如鹊鸟在寒冷的风雨中栖居无所,惊惧难安。他们被贬谪到边荒,毫无出路,如浓雾烟波无穷无尽一样。这里,诗人一方面表达了自己的忧愤痛苦,一方面又表达了对吴武陵的惺惺相惜和深切同情。诗人由己及友,很自然地勾起了对吴武陵的思念,他们同病相怜,在初秋风雨之夜都会愁苦难当的。第二层为后面八句,写诗人对吴武陵琴艺和才华的高度赞赏,为人才被埋没而深表愤慨。首先,诗人写吴武陵的琴弦和琴身,十分华丽名贵,为下面写琴声的美妙作一铺垫。然后写琴音的清扬流荡,作者用浮光闪动上激秋空来比喻,十分新奇巧妙。琴声清越,可以上凌天空,使人体会到琴声的穿透力强,曲调高远。琴声激荡,如波光闪耀,粼粼夺目,使人体会到琴声中激情洋溢,而且音质清丽,曲调流畅。这两句又与秋天和潇江景物紧紧相扣,运用比喻不但贴切,而且自然。其次写琴曲的自得天成。这就是说,琴曲是吴武陵内心真情的流露,没有丝毫的造作和人为的刻意。吴武陵的志趣高远,才华横溢,已不言而喻。最后两句,诗人为吴武陵的才华被埋没而抱屈不平,深表愤疾。吴武陵琴声美妙清越,但对权贵来说,只是听不见的细微声音。吴武陵在被贬之后,刚直不屈,其本性朴质如初,毫无亏损,他心中流露的真情志趣,权贵们不仅不愿听赏,而且也是无法听懂无法理解的。权贵们正如聋子一样,对才士的情趣、忧愤、才华根本就感受不到。这里,柳宗元用辛辣的嘲讽表达了心中无比的愤慨,为朋友,也为自己。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