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劲亮直 傅玄的祖父傅燮,曾任东汉汉阳太守。父亲傅干,是曹魏的扶风太守。傅玄少时孤苦贫寒,但博学多识,文采出众,通晓乐律。他的性格刚强正直,不能容忍别人的短处。
傅玄最初在郡里任计吏,两次被推举为孝廉及太尉府的征召,他都不就任。后被州里举为秀才,任郎中,与东海人缪施都因当时美名被选拔为著作郎,奉命撰集《魏书》。
受封鹑觚 傅玄后来参安东、卫将军军事。转任温县令,又升任弘农太守,领典农校尉。任内颇为称职,多次上书陈说治国之策,都时事多有匡正。
咸熙元年(264年),五等制建立后,傅玄受封为鹑觚男。同年,司马炎继位晋王,以其为散骑常侍。
咸熙二年十二月丙寅(266年2月8日),司马炎受禅,建立西晋。进封傅玄为鹑觚子,又加官驸马都尉。
共掌谏职 司马炎刚即位时,广纳直言,傅玄与散骑常侍皇甫陶共同掌管谏官之职。傅玄于是上疏请求推荐贤才,司马炎同意,并让傅玄草拟诏书献上。傅玄上疏认为:应该撤除闲散无用的职位,并建议统一规划天下若干人分别为士人、农民、工人、商人。尊崇儒道崇尚学术,以农业为贵,以商业为贱。又提起先前皇甫陶建议任命散官都要经考核事的上奏,认为应该制定相应的制度,考核天下官员,缩短居官时间久,以鼓励他们建立良好的教化,争着做一些政绩。还认为应该将恢复儒学看做当务之急。书上奏后,武帝下诏褒赏。不久,傅玄升任侍中。
最初,是傅玄推荐皇甫陶的,但等到入朝后两人就有抵触,傅玄因政事与皇甫陶争执,被有关部门弹劾,两人都因而获罪免官。
上言五事 泰始四年(268年),傅玄被任命为御史中丞。当时州郡多有水涝旱灾,傅玄又上疏陈述应做的五事:
1. 在用牛问题上,应该以雇佣士兵用官府的牛给予利润十分之四,用私人的牛则与官府平分。
2. 应该重申汉代对于开垦农田不务实,验证后便诛杀二千石俸禄官员的旧典,以警戒天下郡县,都用死刑督促他们。
3. 应该重新选用河堤谒者,并将其分为五部,使他们各自精通分掌的职事。
4. 应该询问河堤谒者石恢关于水利和农田方面的得失,会对现今的田税制度有所补益。
5. 应该在高平川再设一郡,让安定西州都尉征募乐意迁徙的百姓,以大量免除徭役之数来补充,这样来打通北行的道路,渐渐充实边境,以防羌胡屡次反叛。又建议将这安定和武威二郡归秦州刺史胡烈统管。
武帝下诏回报说:“得到你所陈奏的应办之事,谈到农事的得失和水利官员的兴废,以及安定边境抗御胡夷政事宽严的事,你的陈述周详完备,一应俱全,这的确是治国的根本大事,当今的迫切任务。你的论述都很正确,朕深知你忠心王室,你要更广泛地思考应做的事,并把情况告诉朕。”
因事免职 泰始五年(269年),傅玄任太仆。当时连年五谷不登,西羌胡人骚扰边境,武帝下诏让公卿讨论这些事。傅玄应答武帝所问,陈述事理恳切率直,他的建议虽然没有全部施行,但时常得到宽容。后转任司隶校尉。
咸宁四年(278年),景献皇后羊徽瑜驾崩,在弘训宫设立祭丧的位置。按旧制,司隶校尉上朝时应该在端门外面独坐一席。而进入殿内,便按司隶校尉的官秩在众卿之下,按次序就坐,与人同坐一席。而谒者认为弘训宫是在殿内,于是把傅玄的位置设在卿位之下。傅玄大怒,大声呵叱谒者。谒者假称是尚书安排的,傅玄又面对百官大骂尚书并离席。御史中丞庾纯劾奏傅玄大不敬,傅玄自己的上表又不合事实,因而坐罪免官。
傅玄天性严峻急躁,碰上事情不能有所宽容;每次有奏疏检举,有时候时间已经很晚,他便手捧奏章,整饬自己的冠带,焦躁不安地不睡,坐着等天亮。于是那些王公贵族都对他感到畏惧屈服,使得台阁之间风气清廉。不久,傅玄在家中去世,享年六十二岁,朝廷赐谥号为刚。
后来被追封为清泉侯,其子傅咸世袭爵位。
傅玄博学能文,虽显贵,而著述不废,曾参加撰写《魏书》;又著《傅子》数十万言,书撰评论诸家学说及历史故事。傅玄作诗以乐府诗体见长。今存诗60余首,多为乐府诗。其中虽有一些宗庙乐章和模拟之作,但是也有不少作品继承了汉代乐府民歌的传统,反映了社会问题。其中尤以反映妇女问题的作品最为突出。如《豫章行·苦相篇》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的现象和妇女的痛苦。《秦女休行》描写庞烈妇的正义复仇举动,《秋胡行》表现秋胡妻的贞烈、鞭挞了秋胡的轻薄行径,都从正面歌颂了妇女的高贵品质。他还有一首《墙上难为趋》,将贵族和贫士对比,有针砭社会的意义。傅玄的诗不求华艳,风格比较雄健,如《秦女休行》,后人就誉为“音节激扬,古质健劲”(《采菽堂古诗选》),颇有汉魏风韵,但语言有时流于艰涩。傅玄还有一些描写爱情的小诗,如《西长安行》、《车遥遥》篇、《云歌》等,善用比兴,宛转清巧,语简情深。象《云歌》这类长短句的形式,对鲍照的诗歌创作有一定影响。
《隋书·经籍志》载“晋司隶校尉《傅玄集》15卷”,今佚。明人张溥辑有《傅鹑觚集》1卷,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又《傅子》已佚,今存辑本。傅玄的文辞之美,深为世人所赞,足可以与《杨子》、《墨子》、《孙子》、《孟子》齐名。
思想
哲学 傅玄的思想成就主要有唯物论的哲学思想,认识论上的朴素唯物主义。在自然宇宙观上,认为“元气”是构成自然界事物的基本元素,自然界的生成不是靠“造物主”、“神”、“天”等神秘力量。丰富和发展了古代元气一元论的自然观,充分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指出了人性的可塑性。
关于傅玄的哲学思想的独到贡献,钟泰先生在其所著《中国哲学史》中,认为傅玄能够发前人所未发,能够认识到道家对法家的影响,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钟先生评价傅玄云:“老庄之用,在于申韩。晋人言老庄者多,而知申韩者少。故吾尝言晋人未能得老庄之全,以是蒙其害而不获其用。既得《傅子》读之,觉其尚公道,重爵禄,犹有法家之意。”
政治 傅玄的政治思想成就,主要是“民本”思想。认为“国以民为本”,民安则国安,民危则国危。傅玄总结秦亡的教训,指出要实现长治久安,统治者须息欲富民,“民富则安乡重家,敬上而从教;贫则危乡轻家,相聚而犯上,饥寒切身,而不行非者寡矣。”具体提出分民定业、兴修水利、公平役赋、“官民同耕”、裁汰冗员等主张;反对腐化,提介简朴,严肃吏治,注重德治,充分体现了民本思想。
文学 傅玄的文学著述颇丰,诗赋、散文、史传、政论无不擅长。傅玄文学的突出成就在诗歌方面,现存一百多首,绝大多数是乐府诗,独树一帜,成就最高。
傅玄的文辞之美,深为世人所赞,足可以与《杨子》、《墨子》、《孙子》、《孟子》齐名。
在赋役租税问题上,主张应根据客观需要来决定轻重,调动生产者积极性,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在文学上,傅玄以乐府诗体见长,今存诗60多首,其中以反映妇女问题的作品最为突出。
傅玄博学能文,虽显贵,而著述不废,曾参加撰写《魏书》;又著《傅子》数十万言,书撰评论诸家学说及历史故事。傅玄作诗以乐府诗体见长。今存诗60余首,多为乐府诗。其中虽有一些宗庙乐章和模拟之作,但是也有不少作品继承了汉代乐府民歌的传统,反映了社会问题。其中尤以反映妇女问题的作品最为突出。如《豫章行·苦相篇》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的现象和妇女的痛苦。《秦女休行》描写庞烈妇的正义复仇举动,《秋胡行》表现秋胡妻的贞烈、鞭挞了秋胡的轻薄行径,都从正面歌颂了妇女的高贵品质。他还有一首《墙上难为趋》,将贵族和贫士对比,有针砭社会的意义。傅玄的诗不求华艳,风格比较雄健,如《秦女休行》,后人就誉为“音节激扬,古质健劲”(《采菽堂古诗选》),颇有汉魏风韵,但语言有时流于艰涩。傅玄还有一些描写爱情的小诗,如《西长安行》、《车遥遥》篇、《云歌》等,善用比兴,宛转清巧,语简情深。象《云歌》这类长短句的形式,对鲍照的诗歌创作有一定影响。
傅玄年少时在河内避难,专心读书,其后虽然显达富贵,但著述没有荒废。撰述著作评论治国的三教九流以及三史旧事,评断得失,各为条例,书名叫《傅子》,分为内、外、中三篇,共有四部、六录,合共一百四十首,几十万字,连同文集一百余卷流行于世。傅玄当初写成内篇,儿子傅咸交给司空王沈看。王沈给傅玄的信中说:“看到您所著的书,言辞宏富道理齐备,筹划治理国家大事,重视儒家教化道义,足以堵塞杨朱、墨翟学说的放浪形迹,可以跟往古的荀况、孟轲相比并。每次开卷,没有不感慨叹息的。‘不见贾谊,自己认为超过他,现在才知道比不上’。真是这样啊!”
《隋书·经籍志》载“晋司隶校尉《傅玄集》15卷”,今佚。明人张溥辑有《傅鹑觚集》1卷,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又《傅子》已佚,今存辑本。清代严可均在《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辑录傅玄的散文和辞赋,丁福保《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辑录其全部著作,清《四库全书》辑录其大量诗文,近现代出版的《汉魏六朝诗选》、《汉魏六朝散文选》、《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等书,选收傅玄不少诗文。
书法 傅玄工书法,善篆隶,其作品今无存。
车遥遥兮马洋洋,追思君兮不可忘。
君安游兮西入秦,愿为影兮随君身。
君在阴兮影不见,君依光兮妾所愿。
车遥遥兮马洋洋,追思君兮不可忘。
车马遥遥行远去到何方,追念你的行踪啊不能把你遗忘。
君安游兮西入秦,愿为影兮随君身。
你游历到哪里呢?是否西入秦地,我愿像影子跟随在你身旁。
君在阴兮影不见,君依光兮妾所愿。
你在暗处时影子无法随身,希望你永远依傍着光亮。
参考资料:
1、 蔡景仙.传世诗词鉴赏: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552、 徐寒.历代古诗鉴赏 上:中国书店,2011:3493、 李元洛.历代文人爱情诗词曲三百首:岳麓书社,2012:130车遥(yáo)遥兮马洋洋,追思君兮不可忘。
遥遥:言远去。洋洋:同“扬扬”,通假字,得意的样子。
君安思兮西入秦,愿为影兮随君身。
安:怎么,代词。
君在阴兮影不见,君依光兮妾(qiè)所愿。
阴:暗处。光:明处。
参考资料:
1、 蔡景仙.传世诗词鉴赏: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552、 徐寒.历代古诗鉴赏 上:中国书店,2011:3493、 李元洛.历代文人爱情诗词曲三百首:岳麓书社,2012:130车遥遥兮马洋洋,追思君兮不可忘。
君安游兮西入秦,愿为影兮随君身。
君在阴兮影不见,君依光兮妾所愿。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人虽已经离去,情却常难断绝。因此就有了“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伤,有了“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无奈。此诗即借一位妻子真切的内心独白,抒写了这种难以言传的离情别意。
“车遥遥兮马洋洋”——诗之开篇,是女主人公追忆夫君离去的梦幻般的虚景。不过,在此刻追忆之际,这虚景也可能为眼前所见的实景所引发。似乎是一个春日的早晨,阳光明媚、草色青青。画面近处,则是一位倚栏而立的女子,正痴痴地注视着穿过新绿树影的车马,东来西往。倘若能从近处观察,你便可发现:她其实并不“看着”车马,而是沉入了迷茫的幻境之中——眼前的车马,勾起了她十分珍贵的忆念。她仿佛觉得,此刻还正是亲爱的夫君离去的时候:那车身也一样颠簸、轻摇,那马儿也一样舒缓、潇洒。就这样在遥遥无尽的大道上去了,什么时候再见到它载着夫君归来?当消歇的马蹄声,终于将她从幻境中惊觉,车马和夫君便全都云雾般消散。美好的春景,在女主人公眼中只变得一片黯然。这无情之景,不过让她忆及往事,徒然增添一段缠绕不去的思愁罢了。
这就是“车遥遥兮马洋洋”所化出的诗境。这诗境妙在没有“时间”。它既可能是女主人公独伫楼头所见的实景,又为一个早已逝去的美好虚景所叠印,便在女主人公心中造出一片幻觉,引出一种惆怅失意的无限追念。
“追思君兮不可忘”,即承上文之境,抒发了女主人公追忆中的凄婉情思。那情景怎么能够忘怀呢——当夫君登车离去时,自己是怎样以依恋的目光追随着车影,几乎是情不自禁地倾身于栏杆。倘若不是空间之隔,她真想伸出手去,再攀住车马话别一番呢!夫君究竟要去往哪里?“君安游兮西入秦”正以自问自答方式,指明了这远游的令人忧愁的去向。她说:夫君之入秦,既然是为了求宦进取,我自然不能将你阻留;只是这一去颠沛万里,可教我怎能不牵挂你?句中的“安游”从字面上看,只是一种幽幽的自问之语。不过在体会女主人公心境时,读者不妨把它理解为对旅途平安的一片祈祝之情。她当时就这样噙着泪水,送别了夫君。全没有想到,夫君的“入秦”竟如此久长,使自己至今形单影只、空伫楼头。
对往事的温馨追忆,由此把女主人公推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而人在痛苦的时候,想象力往往异常活跃。在女主人公倚栏独立、顾影自伤之际,一个重要的发现吸引了她。她想:世界上什么事物最难分离?这静静跟随着她的地上的身影就是!影之于身,朝暮相随、无时不在,没有人能将它们分离须臾。那就让我作夫君的身影吧!那时候不管登山还是临水,我都能时时陪伴着他。倘若是举杯邀月,他便可和我月下共舞;倘若他夜深难寐,我便跟随他漫步中庭——我再不会感到孤单,夫君也不会再有寂寞,那该有多好呵!“愿为影兮随君身”一句,正是女主人公顾影自伤中触发的奇妙诗思。这诗思妙在来自日常生活,而且特别适合于常常陷入顾影自伤痛苦的女子心理。这诗思又异常动人,表现的是虽在痛苦之中,而关切夫君犹胜过自身的妻子的深情。
想到这里,女主人公似乎颇有些喜意了,因为她“解决”了一个日日萦绕她的痛苦难题。但她忽然又想到,身影之存在是需要“光”的。若是身在背阴之处,那影子也会“不见”的,这样岂不又要分离?她简直有些焦急了,终于在诗之结尾,向夫君发出了凄凄的呼唤:“君在阴兮影不见,君依光兮妾所愿”——夫君哪,你可不要到那背阴处去呀,一去我就会不见了。你站在阳光下好吗?那可是我的一片心愿呢!
这位深情的妻子,分明是被别离的痛苦折磨够了。在她的心中,再挨不得与夫君的片刻分离。痛苦的“追思”引出她化身为影的奇想,在这奇想的字字句句中,读者所听到的只是一个声音:“不离”!“不离”!“不离”!而诗中那六个连续使用的“兮”字,恰如女主人公痛苦沉吟中的叹息,又如钢琴曲中反复出现的音符,追随着思念的旋律,一个高似一个,一个强似一个,声声敲击在读者的心上,具有极大的感染力。
这首诗完全是女主人公的内心独白,或者说是她一片痴心的“自说自话”。迷茫中把眼前的车马,认作为载着夫君离去的车马;为了不分离,就想化为夫君的身影;而且还不准夫君站到阴处:似乎都可笑之至、无理得很。然而,这种“无理得很”的思致,倒恰恰是多情之至微妙心理的绝好表露。
参考资料:
1、 《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9月版,第351-352页燕人美兮赵女佳,其室则迩兮限层崖。
燕女美貌啊赵女佳好,居所近在咫尺啊,倩影远隔层崖,怎能见到她!
云为车兮风为马,玉在山兮兰在野。
我欲乘云车风马,前往求访,她如兰似玉,僻处山野;
云无期兮风有止,思多端兮谁能理?
云有时不遇,风有时停止,我思慕多端,无以慰解,谁能为我理清这相思的烦恼?
参考资料:
1、 吴小如 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347-348燕人美兮赵女佳,其室则迩(ěr)兮限层崖。
燕、赵:为二国名。战国时燕国都在今北京市大兴县,赵国都在今河北省邯郸县。古诗曰“燕赵多佳人”。这里“燕人”、“赵女”也可能是用来比贤才之士,贤才居处山野,过风云际会就出而用世。迩:近。限:隔着。层崖:层层山崖。
云为车兮风为马,玉在山兮兰在野。
玉、兰:用美玉和兰花比喻美人。
云无期兮风有止,思多端兮谁能理?
无期:指没有约定日期。多端:多头绪,多方面。
参考资料:
1、 吴小如 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347-348这首诗《玉台新咏》卷九题为《燕人美篇》,又作《燕人美兮歌》。这是一首表现思慕情感的诗。全诗仅六句。首二句着重写所思女子的美和诗人与她之间的阻隔,后四句写诗人的追求以及求之不遇的怅惘心绪。
诗歌一开头就热情赞美燕姬赵女的佳妙,表达一腔思慕之情。诗人不畏层峦叠嶂的阻隔,幻想以云为车,以风为马,驱风驾云去追求美的偶象。然而她们如兰似玉幽居山野深谷,难以寻觅,更何况风云飘忽无定,难以依靠。诗人的满腔情愫谁能理解呢?此诗篇幅不长,却将诗人的思慕之情写的宛曲有致,一波三折。
此诗写思慕情感,主要是通过对一种可望而不可即、求之而不可得的境界的描写来实现的。这类境界常见于古诗,如《诗经》中的《国风·秦风·蒹葭》和《国风·周南·汉广》两篇。陈启源《毛诗稽古篇》云:“夫说之必求之,然惟可见而不可求,则慕悦益至”,此诗的创作,显然曾受到这样的构思的影响。诗人并未正面直接地表白内心感情,描绘也不事藻饰,然而无限情思,尽在其中。诗歌采用的是楚歌体形式,每句嵌用“兮”字,自然形成一种略有参差,而大体整齐、和谐的节奏。同时它又是押韵的,“佳”“崖”为平声韵,“马”“野”“止”“理”为仄声韵。诗人似乎注意到了声韵与整首诗情调和意境的配合,这里,平声韵舒畅昂扬,仄声韵略显短促低沉,形成一种委婉、悠扬而又沉郁的旋律,不仅与赞美、思慕佳人而最终追求不到,无以慰藉情怀的内容相吻合,而且与主人公内心的情感律动相合拍。整首诗在谋篇布局、意象组合、用韵转意、节奏旋律上,都达到了和谐统一。
参考资料:
1、 吴小如 等 .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2年9月版 :第347-348页 .苦相身为女,卑陋难再陈。
男儿当门户,堕地自生神。
雄心志四海,万里望风尘。
女育无欣爱,不为家所珍。
长大逃深室,藏头羞见人。
垂泪适他乡,忽如雨绝云。
低头和颜色,素齿结朱唇。
跪拜无复数,婢妾如严宾。
情合同云汉,葵藿仰阳春。
心乖甚水火,百恶集其身。
玉颜随年变,丈夫多好新。
昔为形与影,今为胡与秦。
胡秦时相见,一绝逾参辰。
苦相身为女,卑陋难再陈。
身为女子的苦难,位卑身贱难诉申。
男儿当门户,堕地自生神。
男子当家撑门户,刚出生就被重视。
雄心志四海,万里望风尘。
雄心壮志溢四海,驰骋万里望风尘。
女育无欣爱,不为家所珍。
女儿自小无欢爱,家人轻视少关心。
长大逃深室,藏头羞见人。
长大以后,她只能居于深院,藏头遮首怕见人。
垂泪适他乡,忽如雨绝云。
眼含泪水远嫁他乡,宛如雨滴离开云。
低头和颜色,素齿结朱唇。
在婆家总是低眉下首面带笑,皓齿咬住双红唇。
跪拜无复数,婢妾如严宾。
对公婆、丈夫等的跪拜没有数,对婢妾也要如同庄严的客人那样敬重。
情合同云汉,葵藿仰阳春。
感情相投如牛郎天河会织女,仰赖丈夫如葵藿三月向阳春。
心乖甚水火,百恶集其身。
情意相背似水火,把各种的罪名都强加到女子的身上。
玉颜随年变,丈夫多好新。
玉貌逐渐变苍老,丈夫喜新弃旧人。
昔为形与影,今为胡与秦。
往昔她与丈夫,像形和影一样不能分离,如今彼此却如胡与秦,相隔万里。
胡秦时相见,一绝逾参辰。
即使胡秦之地的人,时而也有相见的时候,但她与丈夫却如天上的参星和辰星,永不相见。
苦相身为女,卑陋难再陈。
苦相:作者虚拟的人名,借此表示妇女的苦难。卑陋:指身份、地位卑贱。
男儿当门户,堕地自生神。
雄心志四海,万里望风尘。
女育无欣爱,不为家所珍。
长大逃深室,藏头羞见人。
垂泪适他乡,忽如雨绝云。
垂泪适他乡:这里指女子眼含泪水远嫁他乡。适,到。
低头和颜色,素齿结朱唇。
素齿:牙齿藏在唇内,不敢启齿。这里形容女子出嫁后不敢随便说话。
跪拜无复数,婢妾如严宾。
。
情合同云汉,葵藿仰阳春。
云汉:银河。这里借喻天上的牛郎、织女星。
心乖甚水火,百恶集其身。
心乖:指男子变了心。
玉颜随年变,丈夫多好新。
昔为形与影,今为胡与秦。
胡与秦:胡,北方少数民族。秦,指汉族。胡与秦地域、种族不同。
胡秦时相见,一绝逾参辰。
参辰:指天上的参星和辰星。两颗星星一颗升起时,另一颗就降落,不能同时见于天空。这里比喻二人不相见。
苦相身为女,卑陋难再陈。
男儿当门户,堕地自生神。
雄心志四海,万里望风尘。
女育无欣爱,不为家所珍。
长大逃深室,藏头羞见人。
垂泪适他乡,忽如雨绝云。
低头和颜色,素齿结朱唇。
跪拜无复数,婢妾如严宾。
情合同云汉,葵藿仰阳春。
心乖甚水火,百恶集其身。
玉颜随年变,丈夫多好新。
昔为形与影,今为胡与秦。
胡秦时相见,一绝逾参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