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濙
胡濙(yíng)(1375年-1463年9月20日),字源洁,号洁庵,武进(今江苏武进)人,明朝重臣、文学家、医学家。胡濙为建文二年(1400年)进士,历授兵科、户科都给事中。曾奉明成祖朱棣之命前往各地追寻建文帝朱允炆下落。胡濙历仕六朝,前后近六十年,他为人节俭宽厚,喜怒不形于色,被比作文彦博,是宣宗的“托孤五大臣”之一。任礼部尚书三十二年,累加至太子太师。天顺七年(1463年),胡濙去世,年八十九。获赠太保,谥号“忠安”。 1篇诗文
胡濙(yíng)(1375年-1463年9月20日),字源洁,号洁庵,武进(今江苏武进)人,明朝重臣、文学家、医学家。胡濙为建文二年(1400年)进士,历授兵科、户科都给事中。曾奉明成祖朱棣之命前往各地追寻建文帝朱允炆下落。胡濙历仕六朝,前后近六十年,他为人节俭宽厚,喜怒不形于色,被比作文彦博,是宣宗的“托孤五大臣”之一。任礼部尚书三十二年,累加至太子太师。天顺七年(1463年),胡濙去世,年八十九。获赠太保,谥号“忠安”。 1篇诗文
寻访建文
胡濙生下来是白发,满月后才变黑。建文二年(1400年),胡濙中进士,授兵科给事中。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即位,胡濙升任户科都给事中。
建文帝朱允炆在大火中驾崩,而有人说他逃走了,还有许多旧臣随从。胡濙自永乐五年(1407年)起连续14年受朱棣之命在外暗访建文帝踪迹。他所到之处,也间或向朱棣报告民间隐情。母亲去世时,他请求回去守丧,朱棣不许,升他为礼部左侍郎。永乐十七年(1419年),胡濙又出巡江、浙、湖、湘各省府州,再次出访。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他回到朝廷,马上赶到宣府去拜见朱棣。当时朱棣已就寝,听说胡濙到来,立即起来召见他。胡濙把自己所了解到的情况全部告诉了朱棣,到漏下四鼓才出来。在胡濙没到来之前,有传言建文帝从海上走了,朱棣便分派宦官郑和等人浮海下西洋,到这时朱棣才消除了疑虑。
任职南京
皇太子朱高炽在南京监国,汉王朱高煦制造流言诽毁太子。朱棣改胡濙到南京任职,命他顺便调查此事。胡濙到后,秘密上疏驰送北京,报告太子监国七事,并说太子诚敬孝谨,并没有别的过失,朱棣很高兴。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明仁宗朱高炽即位,召胡濙到北京任行在礼部侍郎。胡濙上书提出十个理由,力言建都北京不便,请仁宗回南京,以节省繁重的南北转运供给费用。仁宗都嘉许采纳了。过后听说他曾有密疏上奏先帝,便怀疑他,最后没把他召来北京。胡濙转任太子宾客,兼南京国子监祭酒。
宠遇日隆
洪熙元年(1425年),仁宗驾崩,明宣宗朱瞻基即位,胡濙迁礼部左侍郎。
宣德元年(1426年),胡濙来朝见,宣宗便留他在行在礼部,不久进升为礼部尚书。同年,汉王朱高煦谋反,胡濙与杨荣等人赞佐宣宗亲征。叛乱平息后,宣宗给他的赏赐很丰厚。
宣德二年(1427年),宣宗把京师长安右门的一座宅第赐给胡濙,拨给两个守门人,赐给四枚银章。胡濙生日时,宣宗在胡濙家中赐宴庆祝。
宣德四年(1429年),胡濙兼管詹事府事务。
宣德六年(1431年),兼掌行在户部的行在兵部尚书张本去世,胡濙又兼管行在户部。当时国家开支项目渐多,胡濙担心财物不足开支。减免租税的诏书一下,胡濙常常阻拦不执行,宣宗曾恳切地告诫他,但对胡濙优待不减。宣宗曾设宴招待胡濙和杨士奇、夏原吉、蹇义,说:“天下无患,全倚仗卿等四人之力。”\u0026nbsp;
助定朝局
明英宗朱祁镇即位后,下诏节省过度的开支。胡濙于是上奏减少对英宗的供应,以及裁省法王以下番僧四五百人,使得浮费大为减省。
正统五年(1440年),山西灾荒,朝廷下诏进行宽免抚恤,但过后又命令官员出去采买物料。胡濙上书说皇上的诏令应该言而有信。他又说军人旗校谋求受到差遣,他们一出便骚扰百姓,应撤消这一举动。都被批准了。胡濙行在礼部的印章丢失,英宗下诏不问罪,命令改铸。过后,印又丢了,胡濙被弹劾入狱。不久,印章找到了,胡濙得复职。
正统九年(1444年),胡濙年已七十,请求退休,英宗不许。
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之变”时,英宗被俘,群臣聚在朝廷上痛哭,有人建议南迁。胡濙说:“文皇(朱棣)把陵墓安排在这里,就是向子孙表示不再迁都之志。”他的意见与兵部侍郎于谦相合,中外人士心才定下来。
议礼上皇
明代宗朱祁钰即位后,升授胡濙为太子太傅。同年,工部右侍郎赵荣、右都御史杨善等出使也先,胡濙说上皇(即英宗)被俘已久,应该带上衣服饮食送去,不见回报。上皇将回来时,代宗命礼部制定奉迎的礼仪。胡濙等人建议派礼部官员到龙虎台迎接,锦衣卫准备法驾在居庸关迎接,百官到土城外迎接,各将领到校场门迎接,上皇从安定门入京城,进入东安门,在东上北门面南而坐,代宗拜见完毕后,百官朝见,然后上皇进入南城大内。这建议呈上后,代宗传下圣旨,说以一轿二马到居庸关迎接,到安定门后再换法驾,其他的准如所奏。
给事中刘福等人说这礼仪太轻,代宗回报说:“朕尊大兄为太上皇帝,这已是尊礼无加了。刘福等人还说礼太轻,其居心何在?礼部要集中官员详细调查他。”胡濙等人说:“这几位大臣并没有别的用意,只是想让陛下亲情和睦深厚而已。”代宗说:“昨天收到太上皇的信,说迎驾之礼应该从简,朕怎能违背?”群臣这才不敢说。正好千户龚遂荣写信投给大学士高谷,说奉迎之礼应当从厚,并提到唐肃宗迎接太上皇的故事。高谷装在袖中带入朝廷,胡濙与王直等人一同观看。王直与胡濙想上奏代宗,被都御史王文阻拦,而给事中叶盛竟把此事上奏给了代宗。叶盛的同僚林聪又弹劾王直、胡濙、高谷等人,说他们都是股肱大臣,应当有闻必告,不宜私下议论。有诏书索要那封信。胡濙等人便把信呈了上去,并且说:“肃宗迎接太上皇的典礼,如今正可仿效实行。陛下应亲自到安定门外迎接,分派大臣到龙虎台迎接。”代宗不高兴地说:“就听从朕的命令,不要再吵着更改了。”\u0026nbsp;
上皇到京后,住在南城宫中。胡濙请代宗在明年元旦率群臣在延安门朝见上皇,代宗不许。上皇生日,胡濙请让百官到延安门拜贺,代宗也不许。景泰三年(1452年)正月,胡濙与王直都被升为太子少傅。改换太子后,他加兼太子太师。
阁臣王文厌恶吏科给事中林聪,便罗织罪名,想杀了林聪。胡濙不肯署名,便称病,几天不上朝。代宗派太监兴安去探病,胡濙说:“老臣本没有病,听说想杀林聪,受到惊吓而已。”林聪因此得被释放。
高寿而终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代宗病重。同月十六日,胡濙与吏部尚书王直、兵部尚书于谦会同群臣商议,决定一起上奏请复立沂王为太子。众人推举商辂主草奏疏,疏成后已经是日暮西山,来不及奏上朝廷。于是群臣决定在次日清晨代宗临朝时,再将奏疏递上去。同日夜间,夺门之变发生,英宗复辟。胡濙闻讯后,竭力撑着病体入宫朝见,遂即请求离职。英宗赐给玺书、白金、纸币、袭衣,拨给驿车,并授予他的一个儿子为锦衣卫官员,世袭镇抚使。
胡濙历事六朝,前后近六十年,中外人士称他是德高望重的老人。回家后,他有三个弟弟,都已七十多岁了,个个须眉皓白,这时候欢聚一堂,便把这样的相聚称为“寿恺”。 [23]\u0026nbsp;
天顺七年(1463年),胡濙病重,在临终前,他将几个儿子召到面前,说:“你们要谋求报答国恩,不要败坏我家的名声。”说完便瞑目而逝,终年八十九岁。英宗闻讯后惊愕悲悼,追赠太保,谥号“忠安”,并专门派人前往祭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