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向

刘向

刘向(前77年—前6年),字子政,原名更生,世称刘中垒,世居汉代楚国彭城,仕于京师长安,祖籍沛郡丰邑(今属江苏徐州),出生于汉昭帝元凤四年(前77年),去世于汉哀帝建平元年(前6年)。刘邦异母弟刘交的后代,刘歆之父。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录》,是我国最早的图书分类目录。三篇,大多亡佚。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战国策》《列仙传》等书,其著作《五经通义》有清人马国翰辑本。《楚辞》是刘向编订成书,而《山海经》是其与其子刘歆共同编订成书。 18篇诗文

生平

刘向(公元前77年—公元前6年),祖籍沛丰邑(今属江苏徐州)人。
元延二年(前66年)任辇郎
建平四年(前58年)任谏大夫
甘露三年(前51年)任郎中给事黄门
甘露三年(前51年)任散骑谏大夫给事中,后因反对宦官弘恭、石显下狱,免为庶人
初元元年(前48年)任宗正,受命典校古籍
初元二年(前47年)任中郎
建始元年(前32年)任中郎
建始元年(前32年)任光禄大夫
阳朔二年(前23年)任中垒校尉,致终,典校工作由其子刘歆续成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主要著作

新序
  刘向编撰的一部以讽谏为政治目的的历史故事类编,采集舜、禹以至汉代史实,分类编撰而成的一部书,原书三十卷,今存十卷,由北宋曾巩校订,记载了相传是宋玉对楚王问的话,列举了楚国流行歌曲《下里巴人》、《阳阿》、《薤露》等,说是“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

说苑
  又名《新苑》,共二十卷,按各类记述春秋战国至汉代的遗闻轶事,每类之前列总说:事后加按语。其中以记述诸子言行为主,不少篇章中有关于治国安民、家国兴亡的哲理格言。主要体现了儒家的哲学思想、政治理想以及伦理观念。按类编辑了先秦至西汉的一些历史故事和传说,并夹有作者的议论,借题发挥儒家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带有一定的哲理性。

列女传
  《列女传》是一部介绍中国古代妇女行为的书,也有观点认为该书是一部妇女史。作者是西汉的儒家学者刘向,不过也有人认为该书不是刘向所做,因此,现代流行的有的版本作者一处会标注佚名。也有人为认为,现代流传的版本是后人在刘向所做版本之上又增加若干篇得来的。

别录
  书目名。中国第一部有书名,有解题的综合性的分类目录书。二十卷。西汉刘向撰。汉成帝时,刘向受命参与校理宫廷藏书,校完书后写一篇简明的内容提要,后汇编成《别录》。著录图书六百零三家,计一万三千二百一十九卷,分为六大部类、三十八种,每类之前有类序,每部之后有部序,叙录内容包括:书目篇名,校勘经过,著者生平思想,书名含义,著书原委,书的性质,评论思想,史实,是非,剖析学术源流和书的价值。部序之前、类目之后皆有统计,全书最后还有总计。其子刘歆据此序录删繁就简,编成《七略》。《别录》唐代已佚,今据《汉书·艺文志》可考见其梗概。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主要成就

  刘向所撰《别录》,为我国目录学之祖

  汉成帝河平三年(前26)秋八月,鉴于秘府之书颇有散亡,诏使陈农求遗书于天下,诏刘向领导校勘、整理采访来的书籍。他负责校经传、诸子、诗赋;任宏校兵书;尹咸校术数;李柱国校方技。在三阁校书19年,把数十年间堆积如山的宫廷藏书重加整理。每校完一书,乃条贯篇目,撮其旨意,编成当时国家藏书总目——《别录》,开创了世界上最早的图书目录工作的先例。方法为:广罗遗本,较之异同,除去重复,条别篇章,定著目次,然后再写定正本,撰写叙录。叙录的内容有:叙撰人之生平,辨书籍之真伪,剖学术之源流。《别录》记录了上古至西汉的文化典籍,为古代文化史之精华,对后世目录学、分类学有极深远的影响。该书已佚,今从《七略》可窥一斑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介绍

  刘向是楚元王刘交四世孙,历经宣帝、元帝、成帝朝历任散骑谏大夫、散骑宗正、光禄大夫等职。宣帝时,为谏大夫。元帝时,任宗正。后因屡次上书称引灾异,弹劾宦官外戚专权,反对宦官弘恭、石显下狱,旋得释。后又因反对恭、显下狱,被免为庶人。成帝即位后,得进用,任光禄大夫,改名为“向”,官至中垒校尉,故又世称刘中垒。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录》,为我国目录学之祖。治《春秋谷梁传》。据《汉书·艺文志》载,刘向有辞赋33篇,今仅存《九叹》一篇。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等书,《五经通义》有清人马国翰辑本。原有集,已佚,明人辑为《刘中垒集》。《楚辞》是刘向在前人基础上辑录的一部“楚辞”体的诗歌总集,收入战国楚人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汉代贾谊淮南小山庄忌方朔王褒、刘向诸人的仿骚作品。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学术观点

提倡诸子学说
  刘向、刘歆父子是在儒学作为经学而一统天下之后,又重新研究和整理诸子百家的著作与学说并强调从中吸取思想营养以改善儒学的重要人物。刘向在对《管子》、《晏子》、《韩非子》、《列子》、《邓析》、《关尹子》、《子华子》以及《战国策》等著作进行了系统整理的基础上,认为它们皆有符合儒家经义的地方。例如,刘向说: 《管子》书,务富国安民,道约言要,可以晓合经义。 ① 荀卿之书,其陈王道甚易行 , 其书比于传记,可以为法 ②。至于道家,刘向则认为 (道家)秉要执本,清虚无为,及其治身接物,务崇不兢,合于六经 ③。除此之外,刘向还在《说苑》、《新序》中直接采用并假借诸子之口来表达自己的政治、学术见解,实际上这也是对诸子学的一种肯定。刘歆继承父业,他在《七略》中把儒家和诸子各家并列为十家,并认为各家可以互相补充: 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
  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 不仅如此,刘歆还特别强调从诸子各家中汲取思想营养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兼采各家之长,方能 通万方之略.正如《易》中所说: 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今异家者各推所长,穷如究虑,以明其指,虽有蔽短,合其要归,亦六经之支与流裔.既然诸子各家皆为 六经之支与流裔 ,那么在当时 去圣久远,道术缺废,无所更索 的情况下, 彼九家者,不犹愈于野乎·若能修六艺之术,而观此九家之言,舍短取长,则可以通万方之略矣。 ①这就是说,在刘歆看来,只有恢复诸子学的思想传统,才能在吸收各家思想长处的基础上,使儒学由僵化的经学、世俗的神学变为真正能够治国安民的经世致用之学。
  刘向、刘歆父子在当时经学独尊的情况下,大力倡导研究诸子之学,对削弱官方学术思想的统治、解放思想是有积极意义的。
  刘向早年得《枕中鸿宝苑秘书》,“书中言神仙使鬼物为金之术及邹衍重道延命方”,深受神秘思想的影响。继又参与石渠阁的五经讲论,濡染于今文经学活动。他后来论历代兴革、国政得失,就拿出了今文学者的派头,以阴阳五行、天人感应作为论证的依据。元帝时,他上封事,论舜及文武周公时的祥瑞和幽厉以后春秋时期的灾异而归结于“灾异未有稠如今者也”。上文引成帝时上封事,论宗周以来大臣操持国柄之危国,借“王氏外祖坟墓在济南者,其梓柱生枝叶、扶疏上出屋”之异,申言“事势不两大,王氏与刘氏亦且不并立”。这表明刘向的历史观是神学的历史观。他这种思想反映了西汉晚年大权旁落、皇族失势的悲观情绪。

神学观点
  《汉书·五行志》保存了刘向《洪范五行传论》约一百五十二条。其中论灾异跟后、妃、君夫人及外戚间的关系的约三十一条,论灾异跟君主失势、国家败亡间关系的约三十九条。这不只是刘向政治立场在学术上的反映,这并且是有意地利用阴阳五行学说作政治斗争的工具。《汉书·五行志》也保存了刘歆论《洪范五行传》的材料,约七十三条,尽管论述的对象基本上都在刘向曾经论述的范围内但没有一条的具体论述是跟刘向相同的。这也由于刘歆的政治态度跟父亲不同,在学术上就也有不同的反映。刘氏父子学术见解的不同,是当时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反映。
  刘向虽相信“天命所授者博,非独一姓”,“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但认为“明者起福于无形,销患于未然”,可以“刘氏长安,不失社稷”。这就等于说天命还是可以人力为转移,或至少可以多延一些时期。在刘歆的遗文里,就看不到这样的说法了。依《汉书·律历志》所保存下来《三统历谱》的材料来看,历代的兴衰是按着五行相生的顺序进行的。按照这样的顺序,王莽以土德继汉的火德,就应该是当然的。王莽在死到临头时就还这样说:“天生德于予,汉兵有如予何!”
  当刘向校订皇家藏书的时候,却很少运用这种神学历史观,而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了人文主义的态度。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九叹

:

逢纷
伊伯庸之末胄兮,谅皇直之屈原。
云余肇祖于高阳兮,惟楚怀之婵连。
原生受命于贞节兮,鸿永路有嘉名。
齐名字于天地兮,并光明于列星。
吸精粹而吐氛浊兮,横邪世而不取容。
行叩诚而不阿兮,遂见排而逢谗。
后听虚而黜实兮,不吾理而顺情。
肠愤悁而含怒兮,志迁蹇而左倾。
心戃慌其不我与兮,躬速速其不吾亲。
辞灵修而陨志兮,吟泽畔之江滨。
椒桂罗以颠覆兮,有竭信而归诚。
谗夫蔼蔼而漫著兮,曷其不舒予情?
始结言于庙堂兮,信中涂而叛之。
怀兰蕙与衡芷兮,行中野而散之。
声哀哀而怀高丘兮,心愁愁而思旧邦。
愿承闲而自恃兮,径淫曀而道壅。
颜霉黧以沮败兮,精越裂而衰耄。
裳襜襜而含风兮,衣纳纳而掩露。
赴江湘之湍流兮,顺波凑而下降。
徐徘徊于山阿兮,飘风来之洶洶。
驰余车兮玄石,步余马兮洞庭。
平明发兮苍梧,夕投宿兮石城。
芙蓉盖而菱华车兮,紫贝阙而玉堂。
薜荔饰而陆离荐兮,鱼鳞衣而白蜺裳。
登逢龙而下陨兮,违故都之漫漫。
思南郢之旧俗兮,肠一夕而九运。
扬流波之潢潢兮,体溶溶而东回。
心怊怅以永思兮,意晻晻而日颓。
白露纷以涂涂兮,秋风浏以萧萧。
身永流而不还兮,魂长逝而常愁。
叹曰:
譬彼流水纷扬磕兮,波逢汹涌濆壅滂兮。
揄扬涤荡飘流陨往触崟石兮,
龙卬脟圈缭戾宛转阻相薄兮,
遭纷逢凶蹇离尤兮,垂文扬采遗将来兮。

离世
灵怀其不吾知兮,灵怀其不吾闻。
就灵怀之皇祖兮,愬灵怀之鬼神。
灵怀曾不吾与兮,即听夫人之谀辞。
余辞上参于天坠兮,旁引之于四时。
指日月使延照兮,抚招摇以质正。
立师旷俾端辞兮,命咎繇使并听。
兆出名曰正则兮,卦发字曰灵均。
余幼既有此鸿节兮,长愈固而弥纯。
不从俗而诐行兮,直躬指而信志。
不枉绳以追曲兮,屈情素以从事。
端余行其如玉兮,述皇舆之踵迹。
群阿容以晦光兮,皇舆覆以幽辟。
舆中涂以回畔兮,驷马惊而横奔。
执组者不能制兮,必折轭而摧辕。
断镳衔以驰骛兮,暮去次而敢止。
路荡荡其无人兮,遂不禦乎千里。
身衡陷而下沉兮,不可获而复登。
不顾身之卑贱兮,惜皇舆之不兴。
出国门而端指兮,冀壹寤而锡还。
哀仆夫之坎毒兮,屡离忧而逢患。
九年之中不吾反兮,思彭咸之水游。
惜师延之浮渚兮,赴汨罗之长流。
遵江曲之逶移兮,触石碕而衡游。
波澧澧而扬浇兮,顺长濑之浊流。
凌黄沱而下低兮,思还流而复反。
玄舆驰而并集兮,身容与而日远。
棹舟杭以横濿兮,济湘流而南极。
立江界而长吟兮,愁哀哀而累息。
情慌忽以忘归兮,神浮游以高历。
心蛩蛩而怀顾兮,魂眷眷而独逝。
叹曰:
余思旧邦心依违兮,
日暮黄昏羌幽悲兮,
去郢东迁余谁慕兮,
谗夫党旅其以兹故兮,
河水淫淫情所愿兮,
顾瞻郢路终不返兮。

怨思
惟郁郁之忧毒兮,志坎壈而不违。
身憔悴而考旦兮,日黄昏而长悲。
闵空宇之孤子兮,哀枯杨之冤雏。
孤雌吟于高墉兮,鸣鸠栖于桑榆。
玄蝯失于潜林兮,独偏弃而远放。
征夫劳于周行兮,处妇愤而长望。
申诚信而罔违兮,情素洁于纽帛。
光明齐于日月兮,文采耀燿于玉石。
伤压次而不发兮,思沉抑而不扬。
芳懿懿而终败兮,名靡散而不彰。
背玉门以奔骛兮,蹇离尤而干诟。
若龙逢之沉首兮,王子比干之逢醢。
念社稷之几危兮,反为雠而见怨。
思国家之离沮兮,躬获愆而结难。
若青蝇之伪质兮,晋骊姬之反情。
恐登阶之逢殆兮,故退伏于末庭。
孽臣之号咷兮,本朝芜而不治。
犯颜色而触谏兮,反蒙辜而被疑。
菀蘼芜与菌若兮,渐藁本于洿渎。
淹芳芷于腐井兮,弃鸡骇于筐簏。
执棠谿以刜蓬兮,秉干将以割肉。
筐泽泻以豹鞟兮,破荆和以继筑。
时溷浊犹未清兮,世殽乱犹未察。
欲容与以俟时兮,惧年岁之既晏。
顾屈节以从流兮,心巩巩而不夷。
宁浮沅而驰骋兮,下江湘以邅回。
叹曰:
山中槛槛余伤怀兮,征夫皇皇其孰依兮,
经营原野杳冥冥兮,乘骐骋骥舒吾情兮,
归骸旧邦莫谁语兮,长辞远逝乘湘去兮。

远逝
志隐隐而郁怫兮,愁独哀而冤结。
肠纷纭以缭转兮,涕渐渐其若屑。
情慨慨而长怀兮,信上皇而质正。
合五岳与八灵兮,讯九鬿与六神。
指列宿以白情兮,诉五帝以置辞。
北斗为我折中兮,太一为余听之。
云服阴阳之正道兮,御后土之中和。
佩苍龙之蚴虬兮,带隐虹之逶蛇。
曳彗星之皓旰兮,抚朱爵与鵔鸃。
游清灵之飒戾兮,服云衣之披披。
杖玉策与朱旗兮,垂明月之玄珠。
举霓旌之墆翳兮,建黄纁之总旄。
躬纯粹而罔愆兮,承皇考之妙仪。
惜往事之不合兮,横汨罗而下沥。
乘隆波而南渡兮,逐江湘之顺流。
赴阳侯之潢洋兮,下石濑而登洲。
陆魁堆以蔽视兮,云冥冥而闇前。
山峻高以无垠兮,遂曾闳而迫身。
雪雰雰而薄木兮,云霏霏而陨集。
阜隘狭而幽险兮,石嵾嵯以翳日。
悲故乡而发忿兮,去余邦之弥久。
背龙门而入河兮,登大坟而望夏首。
横舟航而济湘兮,耳聊啾而戃慌。
波淫淫而周流兮,鸿溶溢而滔荡。
路曼曼其无端兮,周容容而无识。
引日月以指极兮,少须臾而释思。
水波远以冥冥兮,眇不睹其东西。
顺风波以南北兮,雾宵晦以纷纷。
日杳杳以西颓兮,路长远而窘迫。
欲酌醴以娱忧兮,蹇骚骚而不释。
叹曰:
飘风蓬龙埃坲々兮,草木摇落时槁悴兮,
遭倾遇祸不可救兮,长吟永欷涕究究兮,
舒情陈诗冀以自免兮,颓流下陨身日远兮。

惜贤
览屈氏之离骚兮,心哀哀而怫郁。
声嗷嗷以寂寥兮,顾仆夫之憔悴。
拨谄谀而匡邪兮,切淟涊之流俗。
荡渨涹之奸咎兮,夷蠢蠢之溷浊。
怀芬香而挟蕙兮,佩江蓠之婓婓。
握申椒与杜若兮,冠浮云之峨峨。
登长陵而四望兮,览芷圃之蠡蠡。
游兰皋与蕙林兮,睨玉石之嵾嵯。
扬精华以炫燿兮,芳郁渥而纯美。
结桂树之旖旎兮,纫荃蕙与辛夷。
芳若兹而不御兮,捐林薄而菀死。
驱子侨之奔走兮,申徒狄之赴渊。
若由夷之纯美兮,介子推之隐山。
晋申生之离殃兮,荆和氏之泣血。
吴申胥之抉眼兮,王子比干之横废。
欲卑身而下体兮,心隐恻而不置。
方圜殊而不合兮,钩绳用而异态。
欲俟时于须臾兮,日阴曀其将暮。
时迟迟其日进兮,年忽忽而日度。
妄周容而入世兮,内距闭而不开。
俟时风之清激兮,愈氛雾其如塺。
进雄鸠之耿耿兮,谗介介而蔽之。
默顺风以偃仰兮,尚由由而进之。
心懭悢以冤结兮,情舛错以曼忧。
搴薜荔于山野兮,采撚支于中洲。
望高丘而叹涕兮,悲吸吸而长怀。
孰契契而委栋兮,日晻晻而下颓。
叹曰:
江湘油油长流汩兮,挑揄扬汰荡迅疾兮。
忧心展转愁怫郁兮,冤结未舒长隐忿兮,
丁时逢殃可奈何兮,劳心悁悁涕滂沱兮。

忧苦
悲余心之悁悁兮,哀故邦之逢殃。
辞九年而不复兮,独茕茕而南行。
思余俗之流风兮,心纷错而不受。
遵野莽以呼风兮,步从容于山廋。
巡陆夷之曲衍兮,幽空虚以寂寞。
倚石岩以流涕兮,忧憔悴而无乐。
登巑岏以长企兮,望南郢而闚之。
山修远其辽辽兮,涂漫漫其无时。
听玄鹤之晨鸣兮,于高冈之峨峨。
独愤积而哀娱兮,翔江洲而安歌。
三鸟飞以自南兮,览其志而欲北。
原寄言于三鸟兮,去飘疾而不可得。
欲迁志而改操兮,心纷结其未离。
外彷徨而游览兮,内恻隐而含哀。
聊须臾以时忘兮,心渐渐其烦错。
原假簧以舒忧兮,志纡郁其难释。
叹《离骚》以扬意兮,犹未殫于《九章》。
长嘘吸以于悒兮,涕横集而成行。
伤明珠之赴泥兮,鱼眼玑之坚藏。
同驽骡与乘駔兮,杂斑駮与阘茸。
葛藟虆于桂树兮,鸱鸮集于木兰。
偓促谈于廊庙兮,律魁放乎山间。
恶虞氏之箫《韶》兮,好遗风之《激楚》。
潜周鼎于江淮兮,爨土鬵于中宇。
且人心之持旧兮,而不可保长。
邅彼南道兮,征夫宵行。
思念郢路兮,还顾睠睠。
涕流交集兮,泣下涟涟。
叹曰:
登山长望中心悲兮,菀彼青青泣如颓兮,
留思北顾涕渐渐兮,折锐摧矜凝氾滥兮,
念我茕茕魂谁求兮,仆夫慌悴散若流兮。

愍命
昔皇考之嘉志兮,喜登能而亮贤。
情纯洁而罔薉兮,姿盛质而无愆。
放佞人与谄谀兮,斥谗夫与便嬖。
亲忠正之悃诚兮,招贞良与明智。
心溶溶其不可量兮,情澹澹其若渊。
回邪辟而不能入兮,诚原藏而不可迁。
逐下袟于後堂兮,迎虙妃于伊雒。
刜谗贼于中廇兮,选吕管于榛薄。
丛林之下无怨士兮,江河之畔无隐夫。
三苗之徒以放逐兮,伊皋之伦以充庐。
今反表以为里兮,颠裳以为衣。
戚宋万于两楹兮,废周邵于遐夷。
却骐骥以转运兮,腾驴骡以驰逐。
蔡女黜而出帷兮,戎妇入而綵绣服。
庆忌囚于阱室兮,陈不占战而赴围。
破伯牙之号钟兮,挟人筝而弹纬。
藏瑉石于金匮兮,捐赤瑾于中庭。
韩信蒙于介胄兮,行夫将而攻城。
莞芎弃于泽洲兮,瓟瓥蠹于筐簏。
麒麟奔于九皋兮,熊罴群而逸囿。
折芳枝与琼华兮,树枳棘与薪柴。
掘荃蕙与射干兮,耘藜藿与蘘荷。
惜今世其何殊兮,远近思而不同。
或沉沦其无所达兮,或清激其无所通。
哀余生之不当兮,独蒙毒而逢尤。
虽謇謇以申志兮,君乖差而屏之。
诚惜芳之菲菲兮,反以兹为腐也。
怀椒聊之蔎蔎兮,乃逢纷以罹诟也。
叹曰:
嘉皇既殁终不返兮,山中幽险郢路远兮。
谗人諓諓孰可愬兮,征夫罔极谁可语兮。
行吟累欷声喟喟兮,怀忧含戚何侘傺兮。

思古
冥冥深林兮,树木郁郁。
山参差以崭岩兮,阜杳杳以蔽日。
悲余心之悁悁兮,目眇眇而遗泣。
风骚屑以摇木兮,云吸吸以湫戾。
悲余生之无欢兮,愁倥傯于山陆。
旦徘徊于长阪兮,夕彷徨而独宿。
发披披以鬤鬤兮,躬劬劳而瘏悴。
魂俇俇而南行兮,泣霑襟而濡袂。
心婵媛而无告兮,口噤闭而不言。
违郢都之旧闾兮,回湘、沅而远迁。
念余邦之横陷兮,宗鬼神之无次。
闵先嗣之中绝兮,心惶惑而自悲。
聊浮游于山陿兮,步周流于江畔。
临深水而长啸兮,且倘佯而氾观。
兴离骚之微文兮,冀灵修之壹悟。
还余车于南郢兮,复往轨于初古。
道修远其难迁兮,伤余心之不能已。
背三五之典刑兮,绝洪范之辟纪。
播规矩以背度兮,错权衡而任意。
操绳墨而放弃兮,倾容幸而侍侧。
甘棠枯于丰草兮,藜棘树于中庭。
西施斥于北宫兮,仳倠倚于弥楹。
乌获戚而骖乘兮,燕公操于马圉。
蒯聩登于清府兮,咎繇弃而在野。
盖见兹以永叹兮,欲登阶而狐疑。
乘白水而高骛兮,因徙弛而长词。
叹曰:
倘佯垆阪沼水深兮,容与汉渚涕淫淫兮,
锺牙已死谁为声兮?纤阿不御焉舒情兮,
曾哀悽欷心离离兮,还顾高丘泣如洒兮。

远游
悲余性之不可改兮,屡惩艾而不迻。
服觉皓以殊俗兮,貌揭揭以巍巍。
譬若王侨之乘云兮,载赤霄而凌太清。
欲与天地参寿兮,与日月而比荣。
登昆仑而北首兮,悉灵圉而来谒。
选鬼神于太阴兮,登阊阖于玄阙。
回朕车俾西引兮,褰虹旗于玉门。
驰六龙于三危兮,朝西灵于九滨。
结余轸于西山兮,横飞谷以南征。
绝都广以直指兮,历祝融于硃冥。
枉玉衡于炎火兮,委两馆于咸唐。
贯澒濛以东朅兮,维六龙于扶桑。
周流览于四海兮,志升降以高驰。
徵九神于回极兮,建虹采以招指。
驾鸾凤以上游兮,从玄鹤与鹪明。
孔鸟飞而送迎兮,腾群鹤于瑶光。
排帝宫与罗囿兮,升县圃以眩灭。
结琼枝以杂佩兮,立长庚以继日。
凌惊雷以轶骇电兮,缀鬼谷于北辰。
鞭风伯使先驱兮,囚灵玄于虞渊。
遡高风以低佪兮,览周流于朔方。
就颛顼而敶辞兮,考玄冥于空桑。
旋车逝于崇山兮,奏虞舜于苍梧。
济杨舟于会稽兮,就申胥于五湖。
见南郢之流风兮,殒余躬于沅湘。
望旧邦之黯黮兮,时溷浊其犹未央。
怀兰茝之芬芳兮,妒被离而折之。
张绛帷以襜襜兮,风邑邑而蔽之。
日暾暾其西舍兮,阳焱焱而复顾。
聊假日以须臾兮,何骚骚而自故。
叹曰:
譬彼蛟龙乘云浮兮,
汎淫澒溶纷若雾兮。
潺湲轇轕雷动电发馺高举兮。
升虚凌冥沛浊浮清入帝宫兮,
摇翘奋羽驰风骋雨游无穷兮。

逢纷
伊伯庸之末胄兮,谅皇直之屈原。
我是伯庸的后代啊,是正直诚信的屈原。

云余肇祖于高阳兮,惟楚怀之婵连。
我的始祖是古帝高阳氏啊,楚怀王与我同根相连。

原生受命于贞节兮,鸿永路有嘉名。
我秉受正气而生啊,生辰合道起了美名。

齐名字于天地兮,并光明于列星。
我的名字与天地相齐啊,光辉灿烂如同群星。

吸精粹而吐氛浊兮,横邪世而不取容。
我吸天地精华吐出浊气啊,身处浊世也决不苟合求容。

行叩诚而不阿兮,遂见排而逢谗。
我行为忠诚刚直不阿啊,于是遭谗害被弃置不用。

后听虚而黜实兮,不吾理而顺情。
君王听信假话贬斥忠良啊,不理睬我反顺从邪恶奸佞。

肠愤悁而含怒兮,志迁蹇而左倾。
我心怀愤恨满腔怒火啊,我心遭压抑失去平衡。

心戃慌其不我与兮,躬速速其不吾亲。
心神恍惚啊君王不与我同心,孤独冷落啊君王不同我亲近。

辞灵修而陨志兮,吟泽畔之江滨。
我辞别君王心灰意冷啊,低吟悲歌在泽畔水滨。

椒桂罗以颠覆兮,有竭信而归诚。
先贤遭祸身危难啊,依然竭尽忠信一片诚心。

谗夫蔼蔼而漫著兮,曷其不舒予情?
众谗人嘁嘁喳喳抑人扬己啊,君王何不昭示我的真情!

始结言于庙堂兮,信中涂而叛之。
当初我们曾在庙堂约好啊,如今却听信谗言中途变心。

怀兰蕙与衡芷兮,行中野而散之。
我怀揣兰蕙和衡芷啊,却被抛弃荒野不用。

声哀哀而怀高丘兮,心愁愁而思旧邦。
怀念故土高山声声哀叹啊,思恋祖国家乡满怀愁情。

愿承闲而自恃兮,径淫曀而道壅。
我本想找机会自能竭尽忠心啊,怎奈道路堵塞幽暗不通。

颜霉黧以沮败兮,精越裂而衰耄。
面目黧黑人憔悴啊,身老力衰没精神。

裳襜襜而含风兮,衣纳纳而掩露。
阵阵冷风吹动我的裙裳啊,浓浓寒露打湿我的衣裙。

赴江湘之湍流兮,顺波凑而下降。
奔赴湍急的长江和湘水啊,顺随波涛向下漂行。

徐徘徊于山阿兮,飘风来之洶洶。
我慢步徘徊在山窝啊,山风阵阵回旋凶猛。

驰余车兮玄石,步余马兮洞庭。
驾起我的车啊向玄石山奔驰,让我的马儿啊在洞庭山慢步徐行。

平明发兮苍梧,夕投宿兮石城。
黎明我从苍梧山出发啊,傍晚我投宿在石城山顶。

芙蓉盖而菱华车兮,紫贝阙而玉堂。
荷花车盖菱花车啊,紫贝楼台白玉厅。

薜荔饰而陆离荐兮,鱼鳞衣而白蜺裳。
薜荔为装饰美玉做卧席啊,五彩的上衣,洁白的裙裳。

登逢龙而下陨兮,违故都之漫漫。
登上逢龙山向下眺望啊,离开故都道路多么漫长。

思南郢之旧俗兮,肠一夕而九运。
想起那郢都的风物习俗啊,一夜之间九转愁肠。

扬流波之潢潢兮,体溶溶而东回。
波高流急茫茫一片啊,浪涛翻滚奔向东方。

心怊怅以永思兮,意晻晻而日颓。
心惆怅止不住的思念啊,精神郁闷一天天倍觉神伤。

白露纷以涂涂兮,秋风浏以萧萧。
霜露一片白茫茫啊,秋风急吹萧萧响。

身永流而不还兮,魂长逝而常愁。
身随水流不回返啊,灵魂远逝愁难当。

叹曰:
尾声:

譬彼流水纷扬磕兮,波逢汹涌濆壅滂兮。
就像那奔腾的江水,轰轰隆响啊。风卷大波浪翻滚,浩浩荡荡啊。

揄扬涤荡飘流陨往触崟石兮,
大风鼓荡,波浪起伏,撞击巨石啊。

龙卬脟圈缭戾宛转阻相薄兮,
打着旋涡,盘旋冲击,水流终究被阻挡啊。

遭纷逢凶蹇离尤兮,垂文扬采遗将来兮。
时逢浊世遭凶险,终获罪愆啊。留下清词丽句美篇,传于来世后人观。

离世
灵怀其不吾知兮,灵怀其不吾闻。
怀王不知道我的清白啊,怀王不了解我的忠诚。

就灵怀之皇祖兮,愬灵怀之鬼神。
我要向怀王的先祖倾诉心曲啊,我要向怀王的神灵诉说冤情。

灵怀曾不吾与兮,即听夫人之谀辞。
怀王本不与我志同道合啊,又听信那小人的阿谀奉承。

余辞上参于天坠兮,旁引之于四时。
我说的话上合天地啊,四时之神也可以作证。

指日月使延照兮,抚招摇以质正。
让日月长照监察啊,让北斗来质对证明。

立师旷俾端辞兮,命咎繇使并听。
我的话可请师旷来考察啊,可令法官皋陶一起来听。

兆出名曰正则兮,卦发字曰灵均。
通过卜兆我起名叫正则啊,根据卦象我的表字叫灵均。

余幼既有此鸿节兮,长愈固而弥纯。
我小时候已有大节美行啊,长大后更加坚定而纯正。

不从俗而诐行兮,直躬指而信志。
从不随波逐流胡作妄行啊,我身心正直,意志坚定。

不枉绳以追曲兮,屈情素以从事。
决不违反正道追求邪曲啊,委屈自己的意志苟合求容。

端余行其如玉兮,述皇舆之踵迹。
我的行为端正纯洁如玉啊,继承先王治国的正道传统。

群阿容以晦光兮,皇舆覆以幽辟。
众小人花言巧语蒙蔽君王啊,致使国家处于危险黑暗之中。

舆中涂以回畔兮,驷马惊而横奔。
就像车行中途突然回转啊,马儿受惊狂奔驰骋。

执组者不能制兮,必折轭而摧辕。
车夫不能控制啊,必然轭断辕毁车倾。

断镳衔以驰骛兮,暮去次而敢止。
勒口断折惊马飞驰啊,直到傍晚无人敢停。

路荡荡其无人兮,遂不禦乎千里。
宽阔的大道空无一人啊,脱缰的野马千里奔行。

身衡陷而下沉兮,不可获而复登。
我横遭陷害被贬落啊,不能再获得君王的信用。

不顾身之卑贱兮,惜皇舆之不兴。
我不顾念自身的卑贱啊,我哀伤的是祖国不能强盛。

出国门而端指兮,冀壹寤而锡还。
我走出城门可依然忠心耿耿啊,希望君王一旦醒悟召我回朝廷。

哀仆夫之坎毒兮,屡离忧而逢患。
仆夫为我愤愤不平啊,可怜我屡受迫害和不幸。

九年之中不吾反兮,思彭咸之水游。
放逐九年不召还我啊,真想与彭咸一起游水戏浪。

惜师延之浮渚兮,赴汨罗之长流。
可羡师延投水免遭刑罚啊,我也要举身自沉汨罗江。

遵江曲之逶移兮,触石碕而衡游。
沿着曲折的江水宛转漂流啊,船触石岸掉头就横走。

波澧澧而扬浇兮,顺长濑之浊流。
波声隆隆回波浪卷啊,顺水驶向浅滩的浊流。

凌黄沱而下低兮,思还流而复反。
乘着夏水顺流而下啊,多想遇回水使我转回头。

玄舆驰而并集兮,身容与而日远。
船儿飞驰并肩齐进啊,我随波逐浪一天天远去。

棹舟杭以横濿兮,济湘流而南极。
摇起船桨把大江横渡啊,渡过湘水奔向南方极远之处。

立江界而长吟兮,愁哀哀而累息。
我站在江岸高歌长吟啊,心中愁苦止不住声声叹息。

情慌忽以忘归兮,神浮游以高历。
神情恍惚忘了归去啊,精神高高飞行在天际。

心蛩蛩而怀顾兮,魂眷眷而独逝。
心怀忧愁思恋故乡啊,灵魂依依不舍孤独远去。

叹曰:
尾声:

余思旧邦心依违兮,
我思念故国啊,心中犹豫迟疑。

日暮黄昏羌幽悲兮,
暮色苍苍啊,心中一片忧苦。

去郢东迁余谁慕兮,
离开郢都东去啊,我是思恋谁?

谗夫党旅其以兹故兮,
小人太多啊,使我落到这地步。

河水淫淫情所愿兮,
河水滔滔东流啊,真愿像它那样无虑无忧。

顾瞻郢路终不返兮。
回望郢都的道路啊,我再也不能踏上归途。

怨思
惟郁郁之忧毒兮,志坎壈而不违。
心情郁闷忧愁怨恨啊,命运虽坎坷也决不背弃理想。

身憔悴而考旦兮,日黄昏而长悲。
我憔悴痛苦一夜到天明啊,从清晨到傍晚难排悲伤。

闵空宇之孤子兮,哀枯杨之冤雏。
可怜独居空室的孤儿啊,哀伤小鸟栖息在老树枯杨。

孤雌吟于高墉兮,鸣鸠栖于桑榆。
失伴的雌鸟在高墙上悲啼啊,鸠鸟在桑树上声声鸣唱。

玄蝯失于潜林兮,独偏弃而远放。
黑猿离开了茂密的山林啊,孤零零被丢弃在远方。

征夫劳于周行兮,处妇愤而长望。
征夫在大道上奔波不息啊,家中妻子含恨相思盼望。

申诚信而罔违兮,情素洁于纽帛。
我坚守诚信之道决不背离啊,我的感情就如束帛纯洁无伤。

光明齐于日月兮,文采耀燿于玉石。
我的美德与日月齐辉啊,我的文采与美玉争光。

伤压次而不发兮,思沉抑而不扬。
可伤身遭压迫不能振发啊,情思受到压抑不得高扬。

芳懿懿而终败兮,名靡散而不彰。
香气郁郁终于消散啊,身败名灭不显不彰。

背玉门以奔骛兮,蹇离尤而干诟。
离开君王奔向远方啊,忠贞获罪自取祸殃。

若龙逢之沉首兮,王子比干之逢醢。
就好像关龙逄被杀掉了头啊,也似王子比干遇害被开膛。

念社稷之几危兮,反为雠而见怨。
我担心祖国危在旦夕啊,反与小人结仇遭恨怨。

思国家之离沮兮,躬获愆而结难。
我思虑国家纲纪遭破坏啊,自己反倒获罪招患难。

若青蝇之伪质兮,晋骊姬之反情。
小人就像青蝇变白为黑啊,晋国骊姬挑拨亲情进谗言。

恐登阶之逢殆兮,故退伏于末庭。
我怕亲近君王遭遇灾祸啊,所以我退身隐伏荒野泽畔。

孽臣之号咷兮,本朝芜而不治。
佞臣贼子吵吵嚷嚷啊,朝无贤良一片混乱。

犯颜色而触谏兮,反蒙辜而被疑。
我不惜触犯君王忠言直谏啊,反倒蒙受罪过被君王猜疑。

菀蘼芜与菌若兮,渐藁本于洿渎。
蘼芜杜若被堆积不用啊,藁本被浸在小水沟里。

淹芳芷于腐井兮,弃鸡骇于筐簏。
芬芳的白芷泡在臭水井啊,鸡骇犀被丢进草筐竹器。

执棠谿以刜蓬兮,秉干将以割肉。
用棠谿利剑去割蓬蒿野草啊,用干将宝剑当厨刀砍肉剖皮。

筐泽泻以豹鞟兮,破荆和以继筑。
豹皮口袋装满泽泻恶草啊,用大杵捣碎美玉和氏璧。

时溷浊犹未清兮,世殽乱犹未察。
时世浑浊美丑不清啊,世道混乱好坏不明。

欲容与以俟时兮,惧年岁之既晏。
我想慢慢地等待时机啊,又担心年纪已老等不及。

顾屈节以从流兮,心巩巩而不夷。
想要委屈心志随流从俗啊,可总是七上八下心有忧惧。

宁浮沅而驰骋兮,下江湘以邅回。
宁愿浮身沅水漂流而去啊,进长江入湘水天涯浪迹。

叹曰:
尾声:

山中槛槛余伤怀兮,征夫皇皇其孰依兮,
车行山中声声响,我心中悲伤啊。征夫惴惴心不安,他的归宿在何方啊。

经营原野杳冥冥兮,乘骐骋骥舒吾情兮,
荒原山野苦奔波,杳无人迹草木莽莽啊。乘上骏马奔驰啊,寻求贤君舒泄我的情肠。

归骸旧邦莫谁语兮,长辞远逝乘湘去兮。
死后尸骨也要埋故乡,此心此情向谁讲啊。永别了,我要远去,乘舟湘水漂流远方。

远逝
志隐隐而郁怫兮,愁独哀而冤结。
心中忧伤郁闷不快啊,满腹冤屈独自哀伤。

肠纷纭以缭转兮,涕渐渐其若屑。
愁肠百转心乱如麻啊,止不住的泪水滚滚流淌。

情慨慨而长怀兮,信上皇而质正。
心中愤懑慨然长叹思念不止啊,我要向上帝申诉为我作证明。

合五岳与八灵兮,讯九鬿与六神。
五岳八方的神灵齐来考察啊,可向九鬿六宗众神灵讯问。

指列宿以白情兮,诉五帝以置辞。
我指着众星列宿发誓啊,我向五方天帝倾诉我的衷情。

北斗为我折中兮,太一为余听之。
北斗可证明我中正不偏啊,太一帝为我辨别善恶奸忠。

云服阴阳之正道兮,御后土之中和。
遵循天地阴阳之正道啊,坚持大地的中和之行。

佩苍龙之蚴虬兮,带隐虹之逶蛇。
驾御青龙蜿蜒飞行啊,系着长长的绚丽彩虹。

曳彗星之皓旰兮,抚朱爵与鵔鸃。
彗星紧紧跟随一道光明啊,乘坐着朱雀鵕鸡向上飞行。

游清灵之飒戾兮,服云衣之披披。
我遨游在清凉的高空啊,我身披长长的五彩云衣。

杖玉策与朱旗兮,垂明月之玄珠。
手持玉花和红色大旗啊,身佩光耀闪闪的明月珠。

举霓旌之墆翳兮,建黄纁之总旄。
高举起云旗遮天蔽日啊,竖起五色旄缨的金黄旗。

躬纯粹而罔愆兮,承皇考之妙仪。
我品行纯正没有瑕疵啊,我继承了先父的美好风仪。

惜往事之不合兮,横汨罗而下沥。
可叹从前与君不能配合啊,只好南下横渡汨罗江。

乘隆波而南渡兮,逐江湘之顺流。
乘着滚滚波涛向南行进啊,顺着长江湘水追波逐浪。

赴阳侯之潢洋兮,下石濑而登洲。
奔向那浩渺的大水浪涛啊,越过急流险滩登上山岛。

陆魁堆以蔽视兮,云冥冥而闇前。
高耸的大山挡住我的视线啊,浓云一片眼前一片晦暗。

山峻高以无垠兮,遂曾闳而迫身。
群山高峻连绵不断啊,山势峥嵘直逼面前。

雪雰雰而薄木兮,云霏霏而陨集。
大雪纷纷覆盖山林啊,乌云密布低沉翻卷。

阜隘狭而幽险兮,石嵾嵯以翳日。
山高谷狭幽深险峻啊,怪石嶙嶙遮住阳光。

悲故乡而发忿兮,去余邦之弥久。
可怜远离故乡心里怨恨啊,我离开故国日子已经很长。

背龙门而入河兮,登大坟而望夏首。
走出郢都东门进入大河啊,我登上高岸把夏口眺望。

横舟航而济湘兮,耳聊啾而戃慌。
掉转船头把湘水渡过啊,我一阵阵耳鸣精神恍惚忧伤。

波淫淫而周流兮,鸿溶溢而滔荡。
波涛连天打着旋涡翻滚啊,大水浩茫奔流一片汪洋。

路曼曼其无端兮,周容容而无识。
道路漫长遥远没有尽头啊,周围一片纷乱没有标志。

引日月以指极兮,少须臾而释思。
依靠着日月北极来指引啊,才一下消除心头的忧思。

水波远以冥冥兮,眇不睹其东西。
江水深远望不到头啊,一片浩渺不辨东西。

顺风波以南北兮,雾宵晦以纷纷。
顺风随波漂南荡北啊,大雾弥漫如夜似漆。

日杳杳以西颓兮,路长远而窘迫。
太阳遥遥向西落下啊,路途迢迢忧心难舒。

欲酌醴以娱忧兮,蹇骚骚而不释。
我本想一醉解千愁啊,可愁思绵绵难消除。

叹曰:
尾声:

飘风蓬龙埃坲々兮,草木摇落时槁悴兮,
旋风盘旋尘土飞扬啊,草木随风凋落枝枯叶飞。

遭倾遇祸不可救兮,长吟永欷涕究究兮,
遭难遇祸不可挽救啊,悲吟长叹止不住的泪水。

舒情陈诗冀以自免兮,颓流下陨身日远兮。
赋诗抒怀希望免祸啊,随水日益远去故国难回。

惜贤
览屈氏之离骚兮,心哀哀而怫郁。
读完屈原的《离骚》啊,我心郁闷悲伤不畅快。

声嗷嗷以寂寥兮,顾仆夫之憔悴。
我大声疾呼而无人应啊,看那仆人也都憔悴伤怀。

拨谄谀而匡邪兮,切淟涊之流俗。
我要整治奸佞匡正邪恶啊,要涤荡卑浊的世风流俗。

荡渨涹之奸咎兮,夷蠢蠢之溷浊。
我要扫荡污秽以除谗佞啊,要铲除无礼的贪残之徒。

怀芬香而挟蕙兮,佩江蓠之婓婓。
我怀抱美好手持蕙草啊,我身佩江离芳香浓郁。

握申椒与杜若兮,冠浮云之峨峨。
我手持申椒和杜若啊,头戴切云冠高耸巍峨。

登长陵而四望兮,览芷圃之蠡蠡。
登上高山四面眺望啊,看到园圃中香芷行行。

游兰皋与蕙林兮,睨玉石之嵾嵯。
在长满兰草的水边和蕙林游玩啊,一回眸又见一片玉石林千姿百态。

扬精华以炫燿兮,芳郁渥而纯美。
美玉鲜花闪耀着明亮的光辉啊,散发出醉人的浓香纯真美好。

结桂树之旖旎兮,纫荃蕙与辛夷。
我系结上柔嫩的桂树枝啊,再联缀上荃草香蕙和辛夷。

芳若兹而不御兮,捐林薄而菀死。
如此芳香的花草不被佩戴啊,反把它抛弃在丛林堆积枯死。

驱子侨之奔走兮,申徒狄之赴渊。
我要跟随王子乔奔走前后啊。又想学申徒狄投渊洁身自好。

若由夷之纯美兮,介子推之隐山。
又想像许由伯夷清高纯洁啊,像介子推隐身深山无所贪求。

晋申生之离殃兮,荆和氏之泣血。
可怜晋国申生被谗遭祸啊,可叹楚国卞和抱玉泣血。

吴申胥之抉眼兮,王子比干之横废。
吴国子胥死后挖去两眼啊,王子比干横遭剖心之祸。

欲卑身而下体兮,心隐恻而不置。
我欲卑躬屈膝顺从世俗啊,可心中作痛不忍放弃美德。

方圜殊而不合兮,钩绳用而异态。
方与圆形状不同不能相合啊,钩绳用处不同因而曲直有别。

欲俟时于须臾兮,日阴曀其将暮。
我欲稍等片刻美好时光啊,可是日色昏昏残阳将西落。

时迟迟其日进兮,年忽忽而日度。
时光一天天地慢慢流逝啊,年岁却匆匆地一天天度过。

妄周容而入世兮,内距闭而不开。
我想苟合求容以迎合时俗啊,可是心里总是拒绝不愿行。

俟时风之清激兮,愈氛雾其如塺。
我欲等待时政清明风气变啊,可雾气愈来愈浓如尘蔽空。

进雄鸠之耿耿兮,谗介介而蔽之。
想像雄鸠那样进献微末诚信啊,谗谄小人又百般阻挠蒙蔽圣听。

默顺风以偃仰兮,尚由由而进之。
想默默地随风俯仰顺从流俗啊,心中又犹豫不甘堕落丧失操行。

心懭悢以冤结兮,情舛错以曼忧。
心里不快愁肠百结啊,心绪繁乱忧思深长。

搴薜荔于山野兮,采撚支于中洲。
我在山野摘取芳草薜荔啊,采集香草撚支在小洲上。

望高丘而叹涕兮,悲吸吸而长怀。
我北望高山叹息流涕啊,止不住的悲泣长思难忘。

孰契契而委栋兮,日晻晻而下颓。
怎不怀忧令人志消神伤啊,太阳渐渐昏暗沉落西方。

叹曰:
尾声:

江湘油油长流汩兮,挑揄扬汰荡迅疾兮。
江湘滔滔不断东流啊,鼓浪扬波飞流而去。

忧心展转愁怫郁兮,冤结未舒长隐忿兮,
辗转反侧忧愁难眠啊,怨情难消长恨难驱。

丁时逢殃可奈何兮,劳心悁悁涕滂沱兮。
生不逢时有何办法啊,心中忧愁泪落如雨。

忧苦
悲余心之悁悁兮,哀故邦之逢殃。
我心里一片忧苦悲伤啊,痛惜祖国又遭受祸殃。

辞九年而不复兮,独茕茕而南行。
离开郢都九年不能归啊,我孑然一身走向南方。

思余俗之流风兮,心纷错而不受。
想起楚国的污浊世风啊,我心绪烦乱不能忍受。

遵野莽以呼风兮,步从容于山廋。
沿着山野我呼唤清平啊,山弯弯里我慢步行走。

巡陆夷之曲衍兮,幽空虚以寂寞。
我在平坦的山窝里巡行啊,四周一片空虚寂寞无声。

倚石岩以流涕兮,忧憔悴而无乐。
我身靠着山岩悲痛流涕啊,我心中忧苦憔悴无欢情。

登巑岏以长企兮,望南郢而闚之。
登上高高山顶久立长望啊,看一看故乡望一望南郢。

山修远其辽辽兮,涂漫漫其无时。
山峦绵绵一眼望不到头啊,路途遥遥归期无奈难定。

听玄鹤之晨鸣兮,于高冈之峨峨。
耳听神鸟玄鹤引颈晨鸣啊,看见它站立在峨峨山顶。

独愤积而哀娱兮,翔江洲而安歌。
孤独愤闷我要排解哀思啊,游江中芳洲纵情歌唱。

三鸟飞以自南兮,览其志而欲北。
三青鸟从南方翩翩飞来啊,看它神态想要飞向北方。

原寄言于三鸟兮,去飘疾而不可得。
我想让三青鸟为我捎信啊,它疾速飞去我难寄衷肠。

欲迁志而改操兮,心纷结其未离。
我想改变志向和节操啊,可心乱如麻忠诚难忘。

外彷徨而游览兮,内恻隐而含哀。
表面上我自由自在地游览啊,可内心忧痛含悲满怀哀伤。

聊须臾以时忘兮,心渐渐其烦错。
暂且求得片刻时光把忧思忘却啊,可忧愁烦乱又渐渐堵满心房。

原假簧以舒忧兮,志纡郁其难释。
我希望鼓瑟吹笙舒解忧愤啊,可心中愁思百结难遣难忘。

叹《离骚》以扬意兮,犹未殫于《九章》。
悲吟《离骚》抒怀明志啊,心中忧苦难尽诉于《九章》。

长嘘吸以于悒兮,涕横集而成行。
我止不住的抽泣声声悲啼啊,拭不干的涕泪满面交流成行。

伤明珠之赴泥兮,鱼眼玑之坚藏。
把明珠丢进泥里令人伤心啊,把鱼眼当做宝珠严严收藏。

同驽骡与乘駔兮,杂斑駮与阘茸。
把骡子和骏马混同一样啊,无才无德之徒杂集一堂。

葛藟虆于桂树兮,鸱鸮集于木兰。
恶草葛藟爬满桂树枝干啊,恶鸟鸱鸮落在木兰树上。

偓促谈于廊庙兮,律魁放乎山间。
贪愚小人在朝堂高谈阔论啊,高士贤良却放逐山野蛮荒。

恶虞氏之箫《韶》兮,好遗风之《激楚》。
厌弃古乐虞舜的箫《韶》啊,却把流行的《激楚》欣赏。

潜周鼎于江淮兮,爨土鬵于中宇。
传国九鼎沉入江淮啊,反把土锅摆在殿堂。

且人心之持旧兮,而不可保长。
人心怀有淳朴的古风啊,但世风日下难保久长。

邅彼南道兮,征夫宵行。
我转身登上向南的道路啊,就像征夫昼夜辛苦奔忙。

思念郢路兮,还顾睠睠。
我思念着回郢的道路啊,一步三回首难舍难忘。

涕流交集兮,泣下涟涟。
禁不住的涕泣交流啊,老泪纵横滚滚流淌。

叹曰:
尾声:

登山长望中心悲兮,菀彼青青泣如颓兮,
登上高山远望,心中无限悲伤啊。看那草木茂盛,眼泪流水般流淌啊。

留思北顾涕渐渐兮,折锐摧矜凝氾滥兮,
思念故乡回头北望,禁不住泪水浪浪啊。摧折我的意志信念,与世俗随声应响啊。

念我茕茕魂谁求兮,仆夫慌悴散若流兮。
可自念我孤单一人,我找谁侍奉君王啊?我的仆人慌恐愁苦,像流水般的散亡啊。

愍命
昔皇考之嘉志兮,喜登能而亮贤。
当年我先父志向美好啊,喜欢推举俊才和贤能。

情纯洁而罔薉兮,姿盛质而无愆。
他情性纯洁身无污秽啊,行为无过失姿质美盛。

放佞人与谄谀兮,斥谗夫与便嬖。
远逐奸佞和谄谀小人啊,斥退谗夫和嬖爱近臣。

亲忠正之悃诚兮,招贞良与明智。
亲近诚厚的忠正之士啊,招纳贤良和明智之人。

心溶溶其不可量兮,情澹澹其若渊。
他心胸开阔不可度量啊,性情恬逸深渊般沉静。

回邪辟而不能入兮,诚原藏而不可迁。
邪僻的言行难以侵入啊,永葆忠诚之志不变更

逐下袟于後堂兮,迎虙妃于伊雒。
把乱政的侍妾从后宫中赶出啊,把贤女宓妃从洛水迎进宫中。

刜谗贼于中廇兮,选吕管于榛薄。
把谗夫佞贼从朝廷逐出啊,把吕望管仲从民间选进朝中。

丛林之下无怨士兮,江河之畔无隐夫。
让山野之中没有怨恨之士啊,使江边泽畔没有隐居的贤能。

三苗之徒以放逐兮,伊皋之伦以充庐。
把三苗之类的奸佞通通放逐啊,让伊尹皋陶样的贤臣充满朝廷。

今反表以为里兮,颠裳以为衣。
如今善恶不分里外颠倒啊,反把裙裳当成上衣。

戚宋万于两楹兮,废周邵于遐夷。
亲近宋万之流置于高位啊,反把周公邵公放逐废弃。

却骐骥以转运兮,腾驴骡以驰逐。
弃千里马不用让它拉车负重啊,却乘驾驴骡让它飞奔驰骋。

蔡女黜而出帷兮,戎妇入而綵绣服。
把蔡国美女贬逐赶出帷帐啊,反纳戎狄丑妇让她着彩披凤。

庆忌囚于阱室兮,陈不占战而赴围。
勇士庆忌囚禁在地牢啊,却让懦夫陈不占解围出征。

破伯牙之号钟兮,挟人筝而弹纬。
摔碎伯牙名琴号钟啊,反把小筝弹奏拨弄。

藏瑉石于金匮兮,捐赤瑾于中庭。
把石头珍藏在金匮里啊,却把美玉抛弃在院中。

韩信蒙于介胄兮,行夫将而攻城。
韩信身披铠甲只当小卒啊,反让小兵为大将率兵攻城。

莞芎弃于泽洲兮,瓟瓥蠹于筐簏。
把芳草莞芎遗弃在水泽啊,匏瓢藏在竹器让虫蛀尽。

麒麟奔于九皋兮,熊罴群而逸囿。
麒麟奔窜在水泊大泽啊,熊罴成群在御苑安然徘徊。

折芳枝与琼华兮,树枳棘与薪柴。
把芳枝玉花摧残折尽啊,却栽植多刺的枳棘和木柴。

掘荃蕙与射干兮,耘藜藿与蘘荷。
挖掉香草荃蕙和射干啊,却把藜藿蘘荷恶草败叶栽。

惜今世其何殊兮,远近思而不同。
可惜今世与从前多么悬殊啊,想想先前看看现今真不相同。

或沉沦其无所达兮,或清激其无所通。
有人沉沦世俗不能显达啊,有人清明自励不为世容。

哀余生之不当兮,独蒙毒而逢尤。
可怜我生不逢时啊,独受苦难遭罪过。

虽謇謇以申志兮,君乖差而屏之。
我虽忠直地表明心志啊,但与君心相违遭排斥。

诚惜芳之菲菲兮,反以兹为腐也。
我真诚爱惜芬芳香气啊,君王反说这是腐臭气息。

怀椒聊之蔎蔎兮,乃逢纷以罹诟也。
怀揣椒聊香气四溢啊,竟逢乱世身遭打击。

叹曰:
尾声:

嘉皇既殁终不返兮,山中幽险郢路远兮。
圣君已经逝世,一去不回返啊。山中幽暗危险,郢都路遥远啊。

谗人諓諓孰可愬兮,征夫罔极谁可语兮。
谗人花言巧语,可向谁诉说啊,行人前途茫茫,又能向谁言啊。

行吟累欷声喟喟兮,怀忧含戚何侘傺兮。
边走边吟边长叹,一声声悲叹不断啊。忧愁凄苦满心怀,穷愁潦倒悲无限啊。

思古
冥冥深林兮,树木郁郁。
山林一片阴暗幽深啊,树木繁茂葱葱郁郁。

山参差以崭岩兮,阜杳杳以蔽日。
高山起伏峥嵘险峻啊,峻岭绵绵遮天蔽日。

悲余心之悁悁兮,目眇眇而遗泣。
可怜我心中无限愁苦啊,我两眼模糊泪下如雨。

风骚屑以摇木兮,云吸吸以湫戾。
疾风萧萧摇动草木啊,浓云团团翻滚飘浮。

悲余生之无欢兮,愁倥傯于山陆。
可怜我一生毫无欢乐啊,忧愁困苦在野岭荒山。

旦徘徊于长阪兮,夕彷徨而独宿。
白天我在长长山坡游荡啊,夜晚我辗转反侧独宿孤眠。

发披披以鬤鬤兮,躬劬劳而瘏悴。
我披头散发一头散乱啊,我劳苦憔悴病病恹恹。

魂俇俇而南行兮,泣霑襟而濡袂。
我神魂不定匆匆南行啊,我泪水不止沾湿衣衫。

心婵媛而无告兮,口噤闭而不言。
心中忧愁凄苦向谁诉说啊,我只好噤声闭口不语不言。

违郢都之旧闾兮,回湘、沅而远迁。
离开郢都我的故里家乡啊,渡过湘江沅水漂泊远迁。

念余邦之横陷兮,宗鬼神之无次。
念我的祖国横遭危难啊,宗庙无人祭祀香火断。

闵先嗣之中绝兮,心惶惑而自悲。
哀怜祖宗事业无人继承啊,心中惶惶恐惧自伤自怜。

聊浮游于山陿兮,步周流于江畔。
暂且在山峡行走游荡啊,信步周游在大江岸畔。

临深水而长啸兮,且倘佯而氾观。
面临江水放声长啸啊,徘徊徜徉纵日游观。

兴离骚之微文兮,冀灵修之壹悟。
作《离骚》隐约谏戒君王啊,盼君王顿然醒悟更张改弦。

还余车于南郢兮,复往轨于初古。
召还我的车驾回郢都啊,重修先王的旧规常典。

道修远其难迁兮,伤余心之不能已。
道路遥远实难回还啊,可伤我一片思君之心不断。

背三五之典刑兮,绝洪范之辟纪。
君王背离三皇五帝的常法啊,断绝《洪范》的纲纪法宪。

播规矩以背度兮,错权衡而任意。
抛弃圆规矩尺而违背法度啊,丢开衡称而任意称重量短。

操绳墨而放弃兮,倾容幸而侍侧。
执持法纪的人被弃置不用啊,阿谀谗谄小人陪侍在君前。

甘棠枯于丰草兮,藜棘树于中庭。
甘棠枯死在野草丛中啊,蒺藜荆棘却种满庭院。

西施斥于北宫兮,仳倠倚于弥楹。
美女西施被贬出宫中啊,丑妇仳倠反侍立堂前。

乌获戚而骖乘兮,燕公操于马圉。
乌获得宠与君王同车共乘啊,燕公养马操劳在马厩圈栏。

蒯聩登于清府兮,咎繇弃而在野。
蒯瞆忤逆不义反进宗庙啊,皋陶贤明却弃逐荒野山间。

盖见兹以永叹兮,欲登阶而狐疑。
见是非如此颠倒使我长叹啊,想进身献忠心又迟疑难决断。

乘白水而高骛兮,因徙弛而长词。
还是乘浮白水远走高飞吧,趁此退身永别这龌龊世间。

叹曰:
尾声:

倘佯垆阪沼水深兮,容与汉渚涕淫淫兮,
徜徉在垆山坡池水深深啊,徘徊在汉水边涕泪涟涟。

锺牙已死谁为声兮?纤阿不御焉舒情兮,
子期伯牙已死谁把琴音弹奏啊,纤阿不把车驾,怎能把技艺献?

曾哀悽欷心离离兮,还顾高丘泣如洒兮。
倍增哀伤凄然长叹,心肠痛断啊,回望高山悲痛泣下,泪洒江天。

远游
悲余性之不可改兮,屡惩艾而不迻。
可悲我忠直的本性不可改变啊,虽然屡遭打击也坚守不移。

服觉皓以殊俗兮,貌揭揭以巍巍。
我披服众芳艳丽鲜明与众不同啊,我志愿高远巍然充塞天地。

譬若王侨之乘云兮,载赤霄而凌太清。
愿像仙人王乔乘云驾雾啊,驾起红云飞行遨游在太空。

欲与天地参寿兮,与日月而比荣。
愿与天地同寿长命无期啊,与日月同辉齐放光明。

登昆仑而北首兮,悉灵圉而来谒。
登上昆仑山北向天门啊,众仙人齐来拜见接迎。

选鬼神于太阴兮,登阊阖于玄阙。
在北极挑选忠正的鬼神啊,与我从玄阙山同登天庭。

回朕车俾西引兮,褰虹旗于玉门。
掉转我的车驾向西行啊,高举虹旗直驱玉门山顶。

驰六龙于三危兮,朝西灵于九滨。
驾起六龙奔驰在三危仙山啊,召西方众神灵齐会九曲水滨。

结余轸于西山兮,横飞谷以南征。
让我的车驾绕过西山啊,横度飞泉谷向南奔行。

绝都广以直指兮,历祝融于硃冥。
穿越都广山野一直向南啊,经过海神祝融的驻地朱冥。

枉玉衡于炎火兮,委两馆于咸唐。
回转车驾绕过大火山啊,我在咸池两次驻马暂停。

贯澒濛以东朅兮,维六龙于扶桑。
穿过鸿蒙之气向东去啊,到东海扶桑树上拴六龙。

周流览于四海兮,志升降以高驰。
我遍行天下周游四海啊,我上天下地奔走飞行。

徵九神于回极兮,建虹采以招指。
召九天神灵聚会天中啊,高树彩旗指挥四方神灵。

驾鸾凤以上游兮,从玄鹤与鹪明。
乘驾鸾风向上飞行啊,紧紧跟随玄鹤和鹪明。

孔鸟飞而送迎兮,腾群鹤于瑶光。
孔鸟飞舞来往迎送啊,群鹤飞集在北极之星。

排帝宫与罗囿兮,升县圃以眩灭。
排开帝宫和天苑啊,登上悬圃目炫销魂。

结琼枝以杂佩兮,立长庚以继日。
系结玉枝增加佩饰啊,太阳隐没再升起长庚。

凌惊雷以轶骇电兮,缀鬼谷于北辰。
乘惊雷追逐奔逸的闪电啊,把害人的百鬼锁在北极星。

鞭风伯使先驱兮,囚灵玄于虞渊。
驱赶风伯让他前面开路啊,再把玄帝暂囚禁在虞渊中。

遡高风以低佪兮,览周流于朔方。
迎着高风在高空徘徊啊,我要把北方周游遍行。

就颛顼而敶辞兮,考玄冥于空桑。
我向颛顼帝陈述衷情啊,再到空桑山考问玄冥。

旋车逝于崇山兮,奏虞舜于苍梧。
转过车头再驰向崇山啊,再至苍梧山向舜帝奏明。

济杨舟于会稽兮,就申胥于五湖。
驾起杨木轻舟来至会稽啊,向伍子胥问道在五湖之中。

见南郢之流风兮,殒余躬于沅湘。
看见楚国窳败的政治和恶俗啊,我自沉沅湘坚守峻洁的操行。

望旧邦之黯黮兮,时溷浊其犹未央。
望故乡一片昏暗不明啊,世道混乱污浊方兴未尽。

怀兰茝之芬芳兮,妒被离而折之。
怀抱兰草白茝一派芳香啊,反遭奸人嫉妒被摧残凋零。

张绛帷以襜襜兮,风邑邑而蔽之。
君王张设绛帷多么鲜明美好啊,然政风衰颓正好自蔽圣聪。

日暾暾其西舍兮,阳焱焱而复顾。
明亮亮的太阳西山隐没啊,余光闪耀还想高照当空。

聊假日以须臾兮,何骚骚而自故。
暂且趁此时光游戏片刻啊,可愁思如故难得欢情。

叹曰:
尾声:

譬彼蛟龙乘云浮兮,
就像那水中蛟龙,腾云驾雾飞升啊,在浓云里浮游,

汎淫澒溶纷若雾兮。
纷然如雾一片蒙蒙啊。

潺湲轇轕雷动电发馺高举兮。
蜿蜒纵横如水流,雷鸣电闪,飞向高空啊。

升虚凌冥沛浊浮清入帝宫兮,
飞上天空,弃去污浊乘清风,进入帝宫啊。

摇翘奋羽驰风骋雨游无穷兮。
摆龙尾振双翅,乘风驾雨,遨游太空啊。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虎求百兽

:
荆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群臣莫对。
江乙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今王之地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之于昭奚恤,故北方之畏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犹百兽之畏虎也!”

荆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群臣莫对。
楚宣王问群臣,说:“我听说北方诸侯都害怕楚令尹昭奚恤,果真是这样吗?”群臣无人回答。

江乙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于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江乙回答说:“老虎寻找各种野兽来吃。找到了一只狐狸,狐狸对老虎说:‘您不敢吃我,上天派我做群兽的领袖,如果您吃掉我,这就违背了上天的命令。您如果不相信我的话,我在前面走,您跟在我的后面,看看群兽见了我,有哪一个敢不逃跑的呢?’老虎信以为真,就和狐狸同行,群兽见了它们,都纷纷逃奔。老虎不明白群兽是害怕自己才逃奔的,却以为是害怕狐狸。

今王之地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之于昭奚恤,故北方之畏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犹百兽之畏虎也!”
现在大王的国土方圆五千里,大军百万,却由昭奚恤独揽大权。所以,北方诸侯害怕昭恤,其实是害怕大王的军队,这就像群兽害怕老虎一样啊。”

(jīng)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群臣莫对。
荆宣王:楚宣王。

江乙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zhǎng)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于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suì)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食:吃。子:你。无敢:不敢。天帝:上天。使:派遣、命令。长:长官,首领。这里作动词,意为“做……首领”,掌管。逆:违抗。以......为......:认为......是......。不信:不真实,不可靠。遂:于是,就。走:逃跑。以为:认为。

今王之地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之于昭奚恤,故北方之畏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犹百兽之畏虎也!”
然:认为......正确。故:所以。畏:害怕。皆:都。曰:说。而:才。是:这。

荆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群臣莫对。
江乙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今王之地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之于昭奚恤,故北方之畏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犹百兽之畏虎也!”
  这是一则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说的是狐狸凭自己的智谋逃出了虎口。后来都用来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狡猾的狐狸凭借老虎的威风,在森林中吓唬别人,但是,狡诈的手法决不能使狐狸改变虚弱的本质。把戏一旦被戳(chuō)穿,它非但会受到群兽的围攻,还将被受骗的老虎吞吃。引申说明仗势欺人的坏蛋,虽然能够嚣张一时,但最终决不会有好的下场。 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现人们用它来比喻倚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也讽刺了那些仗着别人威势,招摇撞骗的人。借着别人的势力,或职务上的权力作威作福的人就是狐假虎威。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叶公好龙

: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 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 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叶公子高非常喜欢龙,衣带钩、酒器上都刻着龙,屋子内外都雕刻着龙。他这样爱龙,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来到叶公的住所,龙头搭在窗台上探看,龙尾伸到了厅堂里。叶公一看是真龙,转身就跑,被吓的像失了魂似的,惊恐万状,茫然无措。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只不过是那些像龙却不是龙的东西罢了。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kuī)头于牖(yǒu),施(yì)尾于堂。 叶公见之,弃而还(xuán)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叶公:春秋时楚国叶县县令沈诸梁,名子高,封于叶(古邑名,今河南叶县)。子高:叶公的字。钩:衣服上的带钩。写:画。凿:通“爵”,古代饮酒的器具。屋室雕文:房屋上雕刻的图案、花纹“文”通“纹”。以:在。闻:听说。下之:到叶公住所处。窥:这里是探望、偷看的意思。牖:窗户。施:延伸,同“拖”。堂:厅堂。还走:转身就跑。还,通“旋”。走:逃跑。五色无主:脸色一忽儿白,一忽儿黄。五色:这里指脸色。是:由此看来。好:喜欢。夫:这,那。是叶公非好龙也: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 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这个故事,用很生动的比喻,辛辣地讽刺了叶公式的人物,深刻地揭露了他们只唱高调、不务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通过这个故事,我们要丢弃“理论脱离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树立实事求是的好思想、好作风。同时也讽刺了名不副实、表里不一的人。但历史上的叶公却不是这样的人。

  叶公最著名的功劳是他不以怨报德,果断率兵平定了白公胜的叛乱,从而稳定了楚国政权。之后,为了楚国的长治久安,把职位让给别人,这一让贤之举,被专家们评为不迷权贵、深明大义。

  叶公沈诸梁,字子高,被楚昭王封为叶邑尹而始姓叶。叶公生于楚国王室之家,其曾祖父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秦国出兵击退吴军后,楚昭王把沈诸梁封到楚国北疆重镇“方城之外”的叶邑为尹。沈诸梁受到了楚国朝野及四境诸侯的敬重,时年24岁。

  经考古发掘证实,他主持叶政期间,采取养兵息民、发展农业、增强国力的策略,组织民众修筑了中国现存最早的水利工程,使当地数十万亩农田得以灌溉,这比著名的蜀守李冰修的都江堰早200多年,比郑国渠早300多年。至今,叶公修筑的东陂、西陂遗址保存尚好,是叶公治水的历史见证。

  史学专家安国楼博士称,叶公确实有画龙的爱好,但龙是神化了的动物,不可能下降叶宅,“叶公好龙”折射出叶公所在地和所处时代龙文化的丰厚内涵。专家们还指出,汉代刘向描写的这一寓言故事,反映出汉代儒家思想走向独尊的地位后,对楚道之风等其他学派的贬斥。

  根据《周礼》规制,叶公去世后,即被立祠享祭。叶公的后裔为纪念祖上之德与祖居之地,部分改沈为叶,是为叶姓之源。因此,叶公沈诸梁又是世界叶姓华人公认的始祖。每年清明前后,澧河之滨的叶公墓前,来自海内外的叶姓子孙纷纷回乡祭祖,已成为中原文化旅游的一大景观。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晏子使楚

: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予?”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张袂成阴 一作:张袂成帷)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予?”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张袂成阴 一作:张袂成帷)
  晏子出使到楚国。楚人因为晏子身材矮小,在大门的旁边开一个小门请晏子进去。晏子不进去,说:“出使到狗国的人从狗门进去,今天我出使到楚国来,不应该从这个狗门进去。”迎接宾客的人带晏子改从大门进去。(晏子)拜见楚王。楚王说:“齐国没有人可派吗?竟派您做使臣。”晏子回答说:“齐国的都城临淄有七千五百户人家,人们一起张开袖子,就能遮天;挥洒汗水,就是下雨;街上行人肩膀靠着肩膀,脚尖碰脚后跟,怎么能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这样,那么为什么会打发你来呢?”晏子回答说:“齐国派遣使臣,各有不同的规矩,那些有德有才的人被派遣出使到有德有才的君主所在的国家,没有德没有才的人被派遣出使到没有德没有才的国王所在的国家。我晏婴是最不贤,没有德才的人,所以只好出使到楚国来了。”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将要出使楚国。楚王听到这个消息,对身边的大臣说:“晏婴是齐国的一个能言善辩的人,现在 他正要来,我想要羞辱他,用什么办法呢?”侍臣回答说:“在他来的时候,大王请允许我们绑着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大王(就)问:‘(他)是做什么的?’(我则) 回答说:‘(他)是齐国人。’大王(接着再)问:‘(他)犯了什 么罪?’(我就)回答:‘(他)犯了偷窃罪。’"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晏子来到了楚国,楚王请晏子喝酒,喝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两名小官员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来。楚王问道:“绑着的人是做什么的人?’(公差)回答 说:“(他)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楚王看着晏子问道:“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东西的吗?”晏子离开座位回答道:“我听说(这样一件事):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就是枳树,只是叶子相像罢了,他们的果实味道却不同。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水土地方不相同啊。老百姓生长在齐国不偷东西,到了楚国就偷东西,莫非楚国的水土使百姓善于偷东西吗?”楚王笑着说:“圣人不是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予?”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张袂成阴 一作:张袂成帷)
  使:出使,被派遣前往别国。后面的两个使字,一个作名词即使者,一个作动词即委派。以:因为。短:长短,这里是人的身材矮小的意思。袂:衣袖。命:命令,这里是委任、派遣的意思。主:主张,这里是规矩、章程的意思。后面的主字,是指主人、国君。不肖:不贤,这里指没有德才的人。宜:应该。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将:将要。使:出使。闻:听说。之: 之 这个消息,代“晏子将使楚”这件事。左右:身边的人。谓……曰:对……说。习辞者:善于辞令(很会说话)的人。 习,熟练、善于;辞,辞令;者:......的人。方:将要。吾:我。欲:想。辱:侮辱。之:代词,代晏子。何以也:用什么办法呢?何以,即以何。对:回答。为:这里相当于“于”。缚:捆绑。而:表顺承。何:什么。坐:犯罪。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赐:赏赐,给予。酒酣:酒喝得正畅快的时候。酣,喝得正畅快的时候。诣:到........去(指到尊长那里去)。曷:同“何”,什么。为:相当于“于”,当。固:本来。善:擅长避席:离开座位,表示郑重和严肃的意思古代把席子铺在地上坐,所以座位叫“席”。避,离开。席,座具闻:听说之:代下面晏子说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生:生长则:就是。则为:就变为。为:变为。枳:一种灌木类植物,果实小而苦。也叫【枸橘】,果实酸苦。徒:只是,仅仅。其实:它们的果实。味:味道不同:不一样所以然者何: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然,这样。所以:……原因对曰:回答道得无:莫非。耶:语气助词,“吗”?圣人:才德极高的人熙:同“嬉”,开玩笑。反取病焉:反而自讨没趣了。病,辱。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楚人为小门晏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予?”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张袂成阴 一作:张袂成帷)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晏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晏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整个故事就是一条成语:自取其辱。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论语》中。子贡问怎样交朋友。孔子说:“忠言相告,好话对导,他不听就算了,不要自找羞辱。”但是多数后人对这个成语的了解来自本篇课文。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结果不但轻而易举被晏子化解了,最后反被晏子侮辱了。成语的意思是说自己所受到的侮辱难堪,都是因为自己造成的。

  2、面对楚王的第二次侮辱,晏子这样回击楚王:“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 (晏子的这段话里,衍生出三个成语:一是举袂成云;二是挥汗成雨:挥,甩掉;大家用手洒出去的汗珠就像下雨一样,形容人很多。当然,这一成语后来也形容出汗很多,就不是原先的意义了。三是磨肩接踵:磨,并;磨肩,肩膀靠肩膀;踵,脚跟;接踵,脚尖碰脚跟。肩挨肩,脚碰脚,形容人多,拥挤。这一成语也写作“摩肩接踵”。)

  3、当楚王取笑齐国人偷盗时,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说:“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道理,齐国人在齐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这段话中包含了一个成语:南橘北枳。枳:落叶灌木,味苦酸,球形。也叫枸橘。南方之橘移植淮河之北就会变成枳。比喻同一物种因环境条件不同而发生变异。)后人遂用“南橘北枳”来比喻环境对人的影响,现代汉语中似乎用晏贬义稍多些,形容某种事物因为环境的变化而“异化”或者“变质”。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触龙说赵太后

: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粥耳。”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太后曰:“老妇不能。”太后之色少解。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没死以闻。”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太后笑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

  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

  子义闻之曰:“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而守金玉之重也,而况人臣乎。”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赵太后刚刚掌权,秦国就加紧进攻赵国。赵太后向齐国求救。齐国说:“一定要用长安君作为人质,才出兵。”赵太后不同意,大臣们极力劝谏。太后明白地对身边近臣说:“有再说让长安君为人质的,我一定朝他脸上吐唾沫!”

  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粥耳。”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太后曰:“老妇不能。”太后之色少解。
  左师触龙对太后侍臣说,希望拜见太后。太后怒气冲冲地等着他。触龙走入殿内就用快走的姿势慢慢地走着小步,到了太后面前道歉说:“老臣的脚有毛病,不能快走,很长时间没能来拜见您了。我私下原谅了自己,但是又怕太后的贵体有什么不适,所以想来看望您。”说:“我也是脚有毛病全靠坐车走动。”触龙说:“您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太后说:“就喝点粥罢了。”触龙说:“老臣近来特别不想吃东西,还是强迫自己走走,每天走三四里,稍微增加了点食欲,身体也舒适些了。”太后说:“我做不到像您那样。”太后的脸色稍微和缓了些。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没死以闻。”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太后笑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
  左师公说:“犬子舒祺,年龄最小,不成器;可是臣已衰老,私心又疼爱他,希望您能让他补充黑衣卫士的人数,来保卫王宫。我冒着死罪来禀告太后!”太后说:“答应您!年龄多大了?”触龙回答:“十五岁了。虽然还小,但想趁我未死之前来托付给您。”太后说:“男人也疼爱小儿子吗?”触龙回答:“比妇人爱得厉害些。”太后笑着说:“妇人更厉害。”触龙回答:“老臣认为您疼爱燕后超过爱长安君。”太后说:“您错了,不像疼爱长安君那样厉害。”左师公说:“父母爱子女,就要为他们考虑得长远些。您送燕后出嫁时,她上了车还握着她的脚后跟为她哭泣,惦念、伤心她的远嫁,这也够伤心的了。送走以后,不是不想念她了;但每逢祭祀您一定为她祈祷,祈祷说:‘千万不要被赶回来啊’这难道不是从长远考虑,希望她有子孙相继为王吗?”太后说:“是这样。”

  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
  左师公说:“从现在算起往上推三代,一直到赵氏建立赵国的时候,赵王的子孙凡被封侯的,他们的子孙还有能继承爵位的吗?”太后说:“没有。”触龙又问:“不仅是赵国,其他诸侯国君的被封侯的子孙的后继人有还在的吗?”太后说:“我没有听说过。”触龙说:“他们当中祸患来得早的就会降临到自己头上,祸患来得晚的就降临到子孙头上。难道国君的子孙就一定不好吗?根本的原因是他们地位高贵却没有功,俸禄优厚却没有劳,而且拥有的贵重宝器太多了啊!现在您把长安君的地位提的很高,并且把肥沃的土地封给他,还给他很多贵重的宝器,却不趁现在让他有功于国,一旦您百年之后,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立身呢?老臣认为您为长安君考虑得太短浅,所以认为您对长安君的爱不如燕后。”太后说:“您说得对。任凭您指派他吧!”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
  于是为长安君备车一百乘,到齐国去作人质。齐国才出兵。

  子义闻之曰:“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而守金玉之重也,而况人臣乎。”
  子义听到这事说:“国君的孩子,可算是国君的亲骨肉了,尚且还不能凭靠无功的尊位、没有劳绩的俸禄来守住金玉宝器,更何况是人臣呢!”

参考资料:

1、 《触龙说赵太后》赏析 .人民教育出版社[引用日期2014-06-3]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qiǎng)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tuò)其面。”
  太后:帝王的母亲,这里指赵孝成王的母亲赵威后。新用事:刚刚掌权。用事:指当权,掌管国事。急:加紧。求救于齐:向齐国求救。于:向,介词。必:一定。以……为:把……作为。长安君:赵威后的小儿子,封于赵国的长安,封号为长安君。质:人质。古代两国交往,各派世子或宗室子弟留居对方作为保证,叫“质”或“质子”。强:竭力,极力。谏:古代臣对君、下对上的直言规劝。明:明白地。左右:指赵威后身边的侍臣。复言:再说。令:让,使。唾:吐唾沫,动词。唾其面:朝他脸上吐唾沫。

  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yī)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xì)也,故愿望见太后。”太后曰:“老妇恃(shì)(niǎn)而行。”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粥耳。”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qiǎng)步,日三四里,少益耆(shì)食,和于身。”太后曰:“老妇不能。”太后之色少解。
  左师:春秋战国时,宋、赵等国官制有左师、右师,为掌实权的执政官。言:说,是“言于左右”的省略,“左右”承前省。“言于左右”是“对太后的侍臣说”。见:谒见,拜见。盛气:怒气冲冲。揖:应为“胥”。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触龙见赵太后章》和《史记·赵世家》均作“胥”。胥:通“须”,等待。入:进入殿内。徐趋:用快走的姿势,慢步向前走。徐:慢慢地。趋:小步快走。古礼规定,臣见君一定要快步往前走,否则便是失礼。触龙因年老病足,不能快走,又要做出“趋”的姿势,只好“徐趋”。自谢:主动请罪。谢:道歉。病足:脚有毛病。病:有病,动词。曾:竟,副词。疾:快。不得:不能。见:指拜见太后。窃:私下,私意,表谦敬的副词。自恕:原谅自己。恕:宽恕,原谅。玉体:贵体,敬词。古人重玉,所以用玉来比喻太后的身体。后来,玉体一词,常被用来形容美女的体态。郄:同“隙”,空隙,引申为毛病。所郄:是具有名词性的“所”字结构,作“有”的宾语。有所郄:有什么毛病。望见:这是一种表敬的说法,意思是不敢走得太近,只能在远处望望。恃:依靠,凭借。辇:古代用两人拉的车子,秦汉以后特指皇帝坐的车子。日:每日,时间名词作状语。得无:副词性固定结构,与语气词“乎”相呼应,表示带有揣测性语气的问话,可译为为“该不会……吧”。衰:减少。今者:近来。者:助词,附于时间词后,使时间词由单音词变成复音词,并起提顿作用。殊:很,特别,副词。强步:勉强散散步。步:散步,步行,动词。日:每天(步行)。少:稍微,略微,副词。益:增加,动词。耆:同“嗜”,喜爱。耆食:喜爱吃的食物。和:和谐,这里是舒适的意思。色:脸色,指赵太后的怒色。少解:稍微不和缓了些。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qí),最少(shào),不肖(xiào);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没(mò)死以闻。”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hè)而托之。”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太后笑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ǎo)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zhǒng),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sì)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
  公:对人的尊称。贱息:卑贱的儿子。这是对别人谦称自己的儿子,与现在说的“犬子”“贱子”意同。息:儿子。舒祺:触龙幼子的名字。少:年幼。不肖:原意是不像先辈(那样贤明),后来泛指儿子不成材、不成器。肖:像,似。怜:怜爱。文言里的“爱”和“怜”在亲爱的意义上是同义词。令:让(他)。“令”后省略兼语“之”,指舒祺。得:能够。黑衣:指卫士,王宫卫士穿黑衣,所以用“黑农”借代卫士。以:来,连词。没:冒昧。没死:冒着死罪。以:连词,来。闻:使上级知道,使动用法。这里可译为“请求”。敬:表示客气的副词。诺:表示答应的意思。敬诺:意为“答应”,是应答之词。几何:多少。愿:希望。及:趁。填沟壑:指死后无人埋葬,尸体丢在山沟里。这是对自己死亡的谦虚说法。壑:山沟。托之:把他托付给(您)。丈夫:古代对成年男子的通称。甚:厉害,形容词。于:比,介词。异甚:特别厉害。以为:认为。媪:刘老年妇女的尊称,同今之“老太太”。燕后:赵太后的女儿,嫁给燕王为后。贤于:胜过。君:您,对人的尊称。过:错。之甚:那样厉害。子:这里泛指子女。为:替,介词。计:打算,考虑。深远:长远,作动词“计”的补语。持:握持。踵:脚后跟。燕后上了车,赵太后在车下还要握着她的脚后跟,舍不得她离去。为之:为她。泣:小声哭。念悲:惦念并伤心。远:远去,形容词用如动词。非弗:不是不,都是副词。必:一定,副词。祝之:为她祈祷。祝:向神祈祷。使:让(她)。反:同“返”。古代诸侯的女儿嫁到别国,只有在被废或亡国的情况下,才能返回本国。所以赵太后为燕后祈祷:一定别让她回来。计久长:打算得长远。有子孙:(希望燕后)有子孙。

  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yú)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太后曰:“诺,恣(zì)君之所使之。”
  世:代,古代父子相继为一代。今三世:从现在算起上推三代。现在第一代是赵孝成王,上推第二代是他的父亲赵惠文王,上推第三代是他的祖父赵武灵王。“三世以前”当指他的曾祖父赵肃侯(前—前)。赵之为赵:赵氏家族建立赵国(的时候)。前“赵”指赵氏家族。后“赵”指赵国。之:助词,变主谓句为词组,作状语。为:成为,建立,动词。赵国国君原是晋文公大臣赵衰的后代。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韩、赵、魏三家分晋,赵烈侯山晋国一个大夫变为诸侯,正式建立赵国。侯者:被封为侯的人。侯:封侯,活用为动词。继:活用为名词,继承人。在者:在侯位的人。微独:不仅,不但。微:不,否定副词。独:仅,副词。此:这,指代上面说的三世以前封侯的、他们的子孙没有继承侯位的这件事。身:指“侯者”自身。远者及其子孙,“及”前竹略“祸”字。人主:国君,诸侯。则:就,连词。善:好。位:地位。尊:尊贵,高贵。而:可是,转折连词。奉:同“俸”,俸禄,相当现的工资待遇。劳:功劳。尊:使……尊贵,形容词使动用法。封:古代帝王或诸侯把土地分给子孙或臣下作为他的食邑或领地。膏腴:比喻土地肥沃。膏:汕脂。腴:腹下的肥肉。“以膏腴之地”是介词结构,在这里是补语。译成现代汉语时,要移到“封之”之前作状语,按“以膏腴之地封之”翻译。及今:趁现在(您在世)。令:是“令(之)"的省略,让(他)。山陵崩:古代用以比喻国君或王后的死,表明他们的死不同寻常,犹如山陵崩塌,这是一种委婉的说法。这里指赵太后去世。何以:疑问代词。以:介词。何以:凭什么,介词宾语前置。自托:寄托自己。以:认为,动词。为:替,介词。计短:考虑得太短浅。不若:不如。诺:应答之词,表示同意,可译“对”。恣:任凭。使之:支使他,派遣他。前“之”,助词,不译;后“之”,代词,代长安君。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shèng),质于齐,齐兵乃出。
  约车:套车。约:捆缚,套。乘:量词,古代一车四马叫“乘”。质于齐。质:作人质,名词活用为动词。

  子义闻之曰:“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而守金玉之重也,而况人臣乎。”
  子义:赵国贤人。犹:还。尊:用作名词。指尊高的地位。

参考资料:

1、 《触龙说赵太后》赏析 .人民教育出版社[引用日期2014-06-3]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粥耳。”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太后曰:“老妇不能。”太后之色少解。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没死以闻。”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太后笑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

  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

  子义闻之曰:“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而守金玉之重也,而况人臣乎。”

  《触龙说赵太后》一文开篇就描绘了一个气氛极为紧张的局面:赵君新亡,秦兵犯赵赵求齐助,齐要长安君作人质爱子心切的赵太后不肯让儿子去冒这个风险,严词拒绝了大臣们的强谏,并声称“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在这样剑拔弩张的情况下,触龙的谏说显然要困难许多。他深知要能说服赵太后,就必须让她明白“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道理。然而,若从正面去讲道理,则将不但无济于事,反而会自取其辱。因此,必须顺着太后溺爱长安君的心理因势利导,巧说妙谏。 [2]

  在争取到面见太后机会后,触龙先用缓冲法关切地询问太后的起居饮食,并絮絮叨叨地与她谈论养生之道,使本来“盛气而揖之”、戒备心极强的“太后之色少解”。这样,就从感情上消除了太后的逆反心理和敌对情绪,为进谏的成功拆除了第一道屏障。接着,触龙用引诱法恳切地为自己的幼子舒棋请托,以期让太后产生共鸣,从而引出她的心事。果然很快就勾起了太后的爱子之情。在她看来,触龙简直可以算得上是同病相怜的“知己”了。她不仅“笑曰”了,而且饶有趣味地与触龙争论谁更疼爱幼子的问题,开始毫不掩饰地向触龙袒露心迹了。这就为下一步谈论如何爱子的话题奠定了基础。

  触龙抓住契机,引出太后爱燕后的话题。女儿远嫁,长期不见,而出於一个君主的威严又不能提起,这是一个母亲埋在内心的隐痛。有人提起,对太后是个释放郁结的机会,当然也愿意听了。左师说起燕后远嫁,太后曾为她“泣”“哀”“思”,可每到祭祀却祝:“必勿使反。”借此提出“父母一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命题。然后把太后为燕后长远打算的爱与为長安君短浅计议的爱作比较,并由远及近的提出帝王的子孙不是都不好,而祸及其身是因为“位尊而无功,俸厚而無勞”所致。最后直指“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与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於国。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托於赵。”话说到这里,太后已心服口服了。左师劝谏的使命圆满完成。他俩在長安君质齐问题上达成共识,心与心在同心点上重合了。

  触龙的谏说自始至终未有一语提及“令长安君为质”,而太后情不自禁地说出“态君之所使之”,同样没有直接说穿派长安君入质于齐的话,与触龙的精彩说辞彼此配合,相映成趣。双方心照不宣,达成默契,丝毫不显馗尬。文末用“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作结,使首尾圆合,结构谨严,同时也增强了故事的喜剧色彩,彰显了触龙谏说的卓著成效。

  触龙的攻心术,使趙太后从抵触到对撞再到接纳最后到契合,始终未提長安君质齐这个话题。可听了触龙一席话后,太后主动要求触龙派遣長安君使齐为质。看似无心插柳,实是以情一动人,这就是智者的风采与魅力。

参考资料:

1、 黄亚琴,高尚义.说谏文中的双璧——《邹忌讽齐王纳谏》与《触龙说赵太后》赏析:《语文天地:高中版》,2007年第21期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