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剧·梁山泊李逵负荆

:

第一折

(冲末扮宋江、同外扮吴学究、净扮鲁智深、领卒子上。宋江诗云)涧水潺潺绕寨门,野花斜插渗青巾。杏黄旗上七个字,替天行道救生民。某姓宋名江,宇公明,绰号顺天呼保义者是也。曾为郓州郓城县把笔司吏,因带酒杀了阎婆惜,迭配江州牢城。路经这梁山过,遇见晁盖哥哥,救某上山。后来哥哥三打祝家庄身亡,众兄弟推某为头领。某聚三十六大伙,七十二小伙,半垓来的小偻儸,威镇山东,令行河北。某喜的是两个节令,清明三月三,重阳九月九。如今遇这清明三月三,放众弟兄下山上坟祭扫。三日已了,都要上山,若违令者,必当斩首。(诗云)俺威令谁人不怕,只放你三日严假。若违了半个时辰,上山来决无干罢。(下)(老王林上,云)曲律竿头悬草种,绿杨影里拨琵琶。高阳公子休空过,不比寻常卖酒家。老汉姓王名林,在这杏花庄居住,开着一个小酒务儿,傲些生意。嫡亲处三口儿家属,婆婆早年亡化过了,止有一个女孩儿,年长十八岁,唤做满堂娇,未曾许聘他人。俺这里靠着这梁山较近,但是山上头领都在俺家买酒吃。今日烧的镟锅儿热着,看有甚么人来。(净扮宋刚、丑扮鲁智恩上)(宋刚云)柴又不贵,米又不贵。两个油嘴,正是一对。某乃宋刚,这个兄弟叫做鲁智恩。俺与这粱山泊较近,俺两个则是假名托姓,我便认做宋江,兄弟便认做鲁智深,来到这杏花庄老王林家,买一钟酒吃。(见王林科,云)老王林,有酒么?(王林云)哥哥,有酒,有酒,家里请坐。(宋刚云)打五百长钱酒来。老王林,你认得我两人么?(王林云)我老汉眼花,不认的哥哥们。(宋刚云)俺便是宋江,这个兄弟便是鲁智深。俺那山上头领,多有来你这里打搅。若有欺负你的,你上粱山来告我,我与你做主。(王林云)你山上头领,都是替天行道的好汉,并没有这事。只是老汉不认的太仆,休怪,休怪。早知太仆来到,只合远接。接待不及,勿令见罪。老汉在这里,多亏了头领哥哥照顾老汉。(做递酒科,云)太仆请满饮此杯。(宋刚饮科)(王林云)再将酒来。(鲁智恩饮酒科,云)哥哥好酒。(宋刚云)老王,你家里还有甚么人?(王林云)老汉家由并无甚么人.有个女孩儿,唤做满堂娇,年长一十八岁,未曾许聘他人。u0027老汉别无甚么孝顺,着孩儿出来与太仆递钟酒儿,也表老汉一点心。(宋刚云)既是闺女,不要他出来罢。(鲁智恩云)哥哥怕甚么?着他出来。(王林云)满堂娇孩儿,你出来。(旦儿扮满堂娇云)父亲唤我做甚么?(王林云)孩儿,你不知道,如今有梁山上宋公明亲身在此,你出来递他一钟儿酒。(旦儿云)父亲,则怕不中么?(王林云)不妨事
。(旦儿做见科)(宋刚云)我一生怕闻脂粉气,靠后些。(王林云)孩儿,与二位太仆递一钟儿酒。(旦做递酒科)(宋刚云)我也递老王一钟酒。(做与王林酒科)(宋刚云)你这老人家,这衣服怎么破了?把我这红绢褡膊与你补这破处。(老王林接衣科)(鲁智恩云)你还不知道,才此这杯酒是肯酒,这褡膊是红定。把你这女孩儿与俺宋公明哥哥做压寨夫人。只借你女孩儿去三日,第四日便送来还你。俺回山去也。(领旦下)(王林云)老汉眼睛一对,臂膊一对,只看着这个女孩儿,似这般可怎么了也?(做哭科)(正末扮李逵做带醉上,云)吃酒不醉不如醒也。俺梁山泊上山儿李逵的便是。人见我生得黑,起个绰号叫俺做黑旋风。奉宋公明哥哥将令,放俺三日假限,踏青赏玩,不免下山,去老王林家再买几壶酒,吃个烂醉也呵,(唱)

【仙吕】【点绛唇】饮兴难酬,醉魂依旧。寻村酒,恰问罢王留。(云)俺问王留道,那里有酒?那厮不说便走。俺喝道:走那里去?被俺赶上一把揪住张口毛,恰待要打。那王留道:休打,休打,爹爹,有。(唱)王留道兀那里人家有。

【混江龙】可正是清明时候,却言风雨替花愁。和风渐起,暮雨初收。俺则见杨柳半藏沽酒市,桃花深映钓鱼舟。更和这碧粼粼春水波纹绉,有往来社燕,远近沙鸥。

(云)人道我梁山泊无有景致,俺打那厮的嘴。(唱)

【醉中天】俺这里雾锁着青山秀,烟罩定绿杨洲。(云)那桃树上一个黄莺儿,将那桃花瓣儿啗阿啗阿,啗的下来,落在水中,是好看也。我也曾听的谁说来?我试想咱。哦!想起来了也。俺学究哥哥道来,(唱)他道是轻薄桃花逐水流。(云)俺绰起这桃花瓣儿来,我试看咱,好红红的桃花瓣儿。(做笑科,云)你看我:好黑指头也!(唱)恰便是粉衬的这胭脂透。(云)可惜了你这瓣儿,俺放你趁那一般的瓣儿去。我与你赶,与你赶,贪赶桃花瓣儿。(唱)早来到这草桥店垂杨的渡口。(云)不中,则怕误了俺哥哥的将令,我索回去也。(唱)待不吃呵,又被这酒旗儿将我来相迤逗,他、他、他,舞东风在曲律杆头。

(云)兀那王林,有酒么?不则这般白吃你的,与你一抄碎金子,与你做酒钱。(王林做采泪科,云)要他那碎金子做甚么?(正末笑科,云)他口里说不要,可揣在怀里。老王将酒来。(王林云)有酒,有酒。(做筛酒科)(正末云)我吃这酒在肚里,则是翻也翻的。不吃,更待干罢。(唱)

【油葫芦】往常时酒债寻常行处有,十欠着九。(带云)老王也,(唱)则你这杏花庄压尽他谢家楼。你与我便熟油般造下春醅酒,你与我花羔般煮下肥羊肉。一壁厢肉又熟,一壁厢酒正等。抵多少锦封未拆香先透,我则待乘兴饮两三瓯。

【天下乐】可正是一盏能消万种愁,(云)老王也,咱吃了这酒呵,(唱)把烦恼都也波丢,都丢在脑背后,这些时吃一个没了休。(带云)我醉了呵。(唱)遮莫我倒在路边,遮莫我卧在瓮头,(做吐科,云)老王僳,(唱)直醉的来在这搭里呕。

(云)老王,这酒寒,快镟热酒来。(王林云)老汉知道。(做换酒科,哭,云)我那满堂娇儿也!(正末云)快酾热酒来。(王林又哭,云)我那满堂娇儿也!(正末云)老王,我不曾与你酒钱来,你怎么这般烦恼?(王林云)哥哥,不干你事,我自有撇不下的烦恼哩,你则吃酒。(正末唱)

【赏花时】咱两个每日尊前语话投,今日呵,为甚将咱佯不愀。(王林云)你不知道,我自嫁我的女孩儿,为此着恼。(正末唱)哎!你个呆老子畅好是忒掐搜,(云)比似你这般烦恼,休嫁他不的。(王林哭科,云)哎哟!我那满堂娇儿也。(正末唱)你何不养着他到苍颜皓首?(云)你晓的世上有三不留么?(王林云)哥,是那三不留?(王末云)蚕老不中留,人老不中留,(唱)呆老子,常言道:女大不中留。

(云)我问你那女孩儿,嫁了个甚么人?(王林云)哥,我那女孩儿嫁人,我怎么烦恼?则是晦气,被一个贼汉夺将去了。(正末做打科,云)你道是贼汉,是我夺了你女孩儿来?(唱)

【金盏儿】我这里猛睁眸,他那里巧舌头,是非只为多开口。但半星儿虚谬,恼翻我怎干休!一把火将你那草团瓢烧成为腐炭,盛酒瓮摔成碎瓷瓯。(带云)绰起俺两把板斧来,(唱)砍折你那蟠根桑枣树,活杀您那阔角水黄牛。

(云)兀那老王,你说的是,万事皆休;说的不是,我不道的饶你哩。(王林云)太仆停嗔息怒,听老汉漫漫的说与你听。有两个人来吃酒,他说我一个是宋江,一个是鲁智深。老汉便道;正是梁山泊上太仆,我无甚孝顺,我只一个十八岁女孩儿,叫做满堂娇,着他出来拜见,与太仆递一杯儿酒,也表老汉的一点心。我叫出我那女孩儿来,与那宋江、鲁智深递了三杯酒。那宋江也回递了我三钟酒,他又把红褡膊揣在我怀里。那鲁智深说这三钟酒是肯酒,这红褡膊是红定。俺宋江哥哥有一百八个头领,单只少一个人哩。你将这十八岁的满堂娇,与俺哥哥做个压寨夫人。则今日好日辰,俺两个便上梁山泊去也。许我三日之后,便送女孩儿来家。他两个说罢,就将女孩儿领去了。老汉偌大年纪,眼睛一对,臂膊一双,则觑着我那女孩儿。他平白地把我女孩儿强抢将去,哥,教我怎么不烦恼?(正末云)有甚么见证?(王林云)有红绢褡膊便是见证。(正末云)我待不信来,那个士大夫有这东西。老王,你做下一瓮好酒,串下一个好牛犊儿。只等三日之后,我轻轻的把着手儿,送将你那满堂娇孩儿来家,你意下如何?(王林云)哥,你若送将我那女孩儿来家,老汉莫要说一瓮酒,一个牛犊儿,便杀身也报答大恩不尽。(正末唱)

【赚煞】管着你目下见仇人,则不要口似无梁斗,一句句言如劈竹。(带云)宋江俫,(唱)不争你这一度风流,倒出厂一度丑。誓今番泼水难收,到那里问缘由,怎敢便信口胡诌?则要你肚囊里揣着状本熟,不要你将无来作有,则要你依前来依后。(云)我如今回去见俺宋公明,数说他这罪过,就着他辞了三十六大伙,七十二小伙,半垓来小偻儸,同着鲁智深一径离了山寨,到你庄上。那盯节我若叫你出来,你可休似乌龟一般,缩了头再也不肯出来。(王林云)老汉若不见他,万事休论。我若见了他,我认的他两个,恨不的咬掉他一块肉采。我怎么肯不出见他?(正末云)老王,兀的不是俺宋江哥哥?他道没也。老儿,俺斗你耍哩。(唱)你可也休翻做了鑞枪头。(下)(王林云)李逵哥哥去了。我也收拾过铺面,专等三日之后,送满堂娇娇孩儿来家。满堂娇孩儿,则被你痛杀我也。(下)


第二折

(宋江同吴学究、鲁智深领卒子上)(宋江诗云)旗帜无非人血染,灯油尽是脑浆熬。鸦嗛肝肺扎煞尾,狗咽骷髅拌搜毛。某乃宋江是也。因清明节令,放众头领下山踏青赏玩去了,今日可早三日光景也。在那聚义堂上,三通鼓罢,都要来齐。小偻儸寨门首觑者,看是那一个先来。(卒子云)理会得。(正末上,云)自家李山儿的便是。将着这红褡膊,见宋江走一遭来。(唱)

【正宫】【端正好】抖搜着黑精神,扎煞开黄髭髟

力,则今番不许收拾。俺可也磨拳擦掌,行行里,按不住莽撞心头气。

【滚绣球】宋江口来,这是甚所为?甚道理?不知他主着何意?激的我怒气如雷。可不道他是谁,我是谁,俺两个半生来岂有些嫌隙?到今日,却做了日月交食。不争几句闲言语,我则怕恶识多年旧面皮,展转猜疑。

(云)小偻儸报复去,道我李山儿来了也。(卒子做报科,云)喏,报的哥哥得知,有李山儿来了也。(宋江云)着他过来。(卒子云)着过去。(做见科)(正末云)学究哥哥,喏,帽儿光光,今日做个新郎,袖儿窄窄,今日做个娇客。俺宋公明在那里?请出来和俺拜两拜,俺有些零碎金银在这里,送与嫂嫂做拜见钱。(宋江云)这厮好无礼也。与学究哥哥施礼,不与我施礼。这厮胡言乱语的,有什么说话?(正末唱)

【倘秀才】哎!你个刎颈的知交庆喜,(宋江云)庆甚么喜?(正末唱)则你那压寨的夫人在那里?(指鲁智深科,云)秃驴,你做的好事来。(唱)打干净球儿不道的走了你。(宋江云)怎么?智深兄弟,也有你那?(正末唱)强赌当,硬支持,要见个到底。(宋江云)山儿,你下山去,有甚么事,何不就明对我说?(正末做恼不言语科)(宋江云)山儿,既然不好和我说,你就对学究哥哥根前说波。(正末唱)

【滚绣球】俺哥哥要娶妻,这秃厮会做媒。(宋江云)智深兄弟,说你曾做甚么媒来?(鲁智深云)你看这厮,到山下去僝了多少酒?醉的来似踹不杀的老鼠一般,知他支支的说甚么哩?(正末唱)元来个梁山泊有天无日,(做拔斧斫旗科)(唱)就恨不斫倒这一面黄旗。(众做夺斧科)(宋江云)你这铁牛,有甚么事也不查个明白,就提起板斧来,要斫倒我杏黄旗,是何道理?(学究云)山儿,你也忒口快心直哩。(正末唱)你道我;式心快,忒心直,还待要献勤出力。(做喊科,云)众兄弟们都来。(宋江云)都来做甚么?(正末唱)则不如做个会六亲庆茸的筵席,(宋江云)做甚么筵席?(正末唱)走不了你个撮合山师父唐三藏,更和这新女婿郎君。哎!你个柳盗跖,看那个便宜。(宋江云)山儿,你下山在那里吃酒?遇着甚人?想必说我些什么?你从头儿说,则要说的明白。(正末唱)

【倘秀才】不争你抢了他花朵般青春艳质,这其间抛闪杀那草桥店白头老的。(宋江云)这事其中必有暗昧。(正末唱)这桩事分明甚暗昧,生割舍,痛悲凄,(带云)宋江口来,(唱)他其实怨你。

(宋江云)元来是老王林的女孩儿,说我抢将来了。休道不是我,便是我抢将来,那老子可是喜欢也是烦恼?你说我试听。(正末唱)

【叨叨令】那老儿,一会家便哭啼啼在那茅店里,(带云)觑着山寨,宋江好恨也!(唱)他这般急张拘诸的立。那老儿,一会家便怒畔畔在那柴门外,(带云)哭道:我那满堂娇儿也!(唱)他这般乞留曲律的气。(宋江云)他怎生烦庙那?(正未唱)那老儿,一会家便闷沉沉在那酒瓮边,(带云)那老儿拿起瓢耙,揭开蒲墩,舀一瓢冷酒来,汨汨的咽了。(唱)他这般迷留没乱的醉。那若儿,托着-片席头便慢腾腾放在土坑上,(带云)他出的门来,看一看,又不见来,哭道:我那满堂娇儿!(唱)他这般壹留兀渌的睡。似这般过不的也么哥,似这般过不的也么哥,(宋江云)这厮怎的?(正末唱)他道俺梁山泊不甜人不义。

(宋江云)学究兄弟,想必有那依草附木,冒着俺家名姓,做这等事情的,也不可知。只是山儿也该讨个显证,才得分晓。(正末云)自有,有这红褡膊,不是显证?(宋江山)山儿,我今日和你打个赌赛:若是我抢将他女孩儿来,输我这六阳会首。若不是我,你输些甚么?(正末云)哥,你与我赌头罢,您兄弟摆一席酒。(宋江云)摆一席酒?到好了你,须要配得上我的。(正末云)罢、罢、罢!哥,倘若不是你,我情愿纳这颗牛头。(宋江云)既如此,立下军状,学究兄弟收着。(正末云)难道花和尚就饶了他?(鲁智深云)我这光头不赌他罢,省的你叫不利市。(做立状科)(正末唱)

【一煞】则为尔两头白面搬兴废,转背言词说是非。这厮敢狗行狼心,虎头蛇尾。不是我节外生枝,囊里盛锥。谁着你夺人爱女,逞己风流,被咱都知(宋江云)你看黑牛这村沙样势那。(正末唱)休怪我村沙样势,平地上起孤堆。

(宋江云)若不是我呵,我不道的饶了你哩。(正末唱)

【黄钟尾】那怕你指天画地能瞒鬼,步线行针待哄谁?又不是不精细,又牙是不伶俐。(宋江云)我和你就下山去。(正末唱)下山寨,到那里,李山儿共质对,认的真,觑的实,割你头,塞你嘴。(宋江云)这铁牛怎敢无礼?(正末唱)非铁牛,敢无礼,既赌赛,怎翻悔?莫说这三十六英雄,一个个都是弟兄辈。(云)众兄弟每都来听着。(宋江云)你着他听甚么?(正末云)俺如今和宋江、鲁智深同到那杏花庄上,只等那老王林道出一个"是"字儿,你那做媒的花和尚,休要怪我一斧分开两个瓢,谁着你拐了一十八岁满堂娇?单把宋江一个留将下,等我亲手伏待哥哥这一遭。(宋江云)你怎生伏待我?(正末云)我伏侍你,我伏侍你,一双手揝住衣领,一双手摊住腰带,滴溜扑摔个一字;阔脚板踏住胸脯,举起我那板斧来,觑着脖子上,可叉!(唱)便跳出你那七代先灵,也将我来劝不得。(下)

(宋江云)山儿去了也。小偻儸备两匹马来,某和智深兄弟亲下山寨,与老王林质对去走一遭。(诗云)老王林出乖露丑,李山儿将没做有。如今去杏花庄前,看谁输六阳魁首。(同下)


第三折

(王林做哭上,云)我那满堂娇儿也,则被你想杀我也。老汉王林,被那两个贼汉将我那女孩儿抢将去了,今日又是三日也。昨日有那李逵哥哥去梁山上寻那宋江、鲁智深,要来对证这一桩事哩。老汉如今收拾下些茶饭,等侯则个。(做哭科,云)我那满堂娇儿,说道今日第三日,送他来家,不知来也是不来?则被你想杀我也。(宋江同智深、正末上)(宋江云)智深兄弟,咱行动些。你看那山儿,俺在头里走,他可在后面。俺在后面走,他可在前面。敢怕我两个逃走了那?(正末云)你也等我一等波,听见到丈人家去,你好喜欢也。(宋江云)智深兄弟,你看他那厮迷言迷语的,到那里认的不是,山儿,我不道的饶了你哩。(正末唱)

【商调】【集贤宾】过的这翠巍巍-带山崖脚,遥望见滴溜溜的酒旗招。想悲欢不同昨夜,论真假只在今朝。(云)花和尚,你也小脚儿,这般走不动,多则是做媒的心虚,不敢走哩。(鲁智深云)你看这厮!(正末唱)鲁智深似窟里拔蛇,(云)宋公明,你也行动些儿。你只是拐了人家女孩儿,害羞也不敢走哩。(宋江云)你看他波!(正末唱)宋公明似毡上拖毛。则俺那周琼姬,你可甚么上子乔,玉人在何处吹箫?我不合蹬翻了莺燕友,拆散了这凤鸾交。

(云)我今日同你两个,来这杏花庄上呵,(唱)

【逍遥乐】倒做了逢山开道,(鲁智深云)山儿,我还要你遇水搭桥哩。(正末唱)你休得顺水推船,偏不许我过河拆桥。(宋江做前走科)(正末唱)当不的他纳胯扭腰。(宋江云)山儿,你不记得上山时,认俺做哥哥,也曾八拜之交哩。(正末唱)哥也,你只说在先时,有八拜之交。元宋是花木瓜儿外看好,不由咱不回头儿暗笑。待和你争甚么头角,辩甚的衷肠,惜甚的皮毛。

(云)这是老王林门首。哥也,你莫言语,等我去唤门。(宋江云)我知道。(正末叫门科)老王!老王!开门来。(王林做打盹)(正末又叫科)(云)老王!开门来,我将你那女孩儿送来了也。(王林做惊醒科,云)真个来了?我开开这门。(做抱正末科,云)我那满堂娇儿也!呸!原来不是。(正末唱)

【醋葫芦】这老儿外名唤做半槽,就里带着一杓。是则是去了你那一十八岁这个满堂娇,更做你家年纪老。(云)俺叫了两三声不开门,第三声道:送将你那满堂娇女孩儿来了。他开开门,搂着俺那黑膊子,叫道:我那满堂娇儿也。(唱)老儿也似这般烦恼的无颠无倒,越惹你揉眵抹泪哭嚎啕。

(云)哥也,进家里来坐着。(宋江、鲁智深做入坐科)(正末云)他是一个老人家,你可休唬他,我如今着他认你也。老王,你过去认波。(王林云)老汉正要认他哩。(宋江云)兀那老子,你近前来,我就是宋江。我与你说,那个夺将你那女孩儿去,则要你认的是者。我与山儿赌着六阳会首哩。(正末云)老王,你认去,可正是他么?(王林做认科,云)不是他!不是他!(宋江云)可如何?(正末云)哥也,你等他好好认咱,怎么先睁着眼吓他?这一吓他还敢认你那?兀的老王,只为你那女孩儿,俺弟兄两个赌着头哩。老王,兀那个不是你那女婿,拐了满堂娇孩儿的宋江?(王林做再认摇头科,云)不是!不是!(宋江云)可何如?(正末唱)

【幺篇】你则合低头就坐来,谁着你睁睛先去瞧?则你个宋公明威势怎生豪,刚一瞅,早将他魂灵吓掉了。这便是你替天行道,则俺那无情板斧肯担饶?(云)老王,你来,兀那秃厮,便是做媒的鲁智深,你再去认咱。(鲁智深云)你快认来。(王林做再认科,云)不是!不是!那两个一个是青眼儿长子,如今这个是黑矮的。那一个是稀头发腊梨,如今这个是剃头发的和尚。不是!不是!(鲁智深云)山儿,我可是哩。(正末云)你这秃厮,由他自认,你先幺喝一声怎么?(唱)

【幺篇】谁不知你是镇关西鲁智深,离五台山才落草。便在黑影中摸索也应着,只被你爆雷似一声先唬倒。那呆老子怕不知名号,(带云)适才间他也待认来。(唱)只见他摇头侧脑费量度。

(宋江云)既然认的不是,智深兄弟,我们先回山去,等铁牛自来支对。(正末云)老王,我的儿,你再认去。(王林云)哥,我说不是他,就不是他了,教我再认怎的?(正末做打王林科)(王林云)可怜见,打杀老汉也。(正末唱)

【后庭花】打这老子没肚皮揽泻药,偏不的我敦葫芦摔马杓。(宋江云)小偻儸将马来,俺与鲁家兄弟先回去也。(正末云)你道是弟兄每将马来,先回山寨上去。我道:哥也,你再坐一坐,等那老子再细认波。(唱)哥哥道备马来还山寨,(带云)哎!哥也,羞的你兄弟,(唱)恰便似牵驴上板桥。恼的我怒难消,踹匾了盛浆铁落,辘轳上截井索,芭棚下瀽副槽,掷碎了舀酒瓢,砍折了菜刀。

【双雁儿】就恨不一把火,刮刮拶拶烧了你这草团瓢。将人来,险中倒,气得咱,一似那鲫鱼跳。可不道家有老敬老,家有小敬小。

(宋江云)智深兄弟,咱和你回山寨去。(诗云)堪笑山儿忒慕古,无事空将头共赌。早早回来山寨中,舒出脖子受板斧。(同鲁智深下)(正末做叹科,云)嗨!这的是山儿不是了也。(唱)

【浪里来煞】方信道人心未易知,灯台不自照。从今后开眼见个低高。没来由共哥哥赌赛着,使不的三家来便厮靠,则这三寸舌是俺斩身刀。(下)(王林云)李逵哥哥去了也。他今日果然领将两个人来,着我认道是也不是。元来一个是真宋江,一个是真鲁智深,都不是拐我女孩儿的。不知被那两个天杀的拐了我满堂娇儿去,则被你想杀我也。(宋刚做打嚏,同鲁智恩、旦儿上,云)打嚏耳朵热,一定有人说。可早来到杏花庄也。我那太山在那里?我每原许三日后,送你女孩儿回家。如今来也。(王林做相见,抱旦哭科,云)我那满堂娇儿也!(宋刚云)太山,我可不说谎,准准三日,送你令爱还家。(王林云)多谢太仆抬举!老汉只是家寒,急切里不曾备的喜酒。且到我女儿房里吃一杯淡酒去,待明日宰个小小鸡儿请你。(鲁智恩云)老王,我那山寨上有的是羊酒,我教小偻儸赶二三十个肥羊,抬四五十担好酒送你。(王林云)多谢太仆!只是老汉没的谢媒红送你,惶恐杀人也。(宋刚云)俺们且到夫人房里吃酒来。(下)(王林云)这两个贼汉,元来不是梁山泊上头领。他拐了我女孩儿,左右弄做破罐子,倒也罢了。只可惜那李逵哥哥,一片热心,赌着头来,这须不是耍处。我如今将酒冷一碗,热一碗,劝那两个贼汉吃的烂醉。到晚间等他睡了,我悄悄蓦上梁山,报与宋公明知道,搭救李逵,有何不可?(诗云)做什么老王林夜走梁山道?也则为李山儿恩义须当报。但愁他一涌性杀了假宋江,连累我满堂娇要带前夫孝。(下)


第四折

(宋江同吴学究、鲁智深领卒子上,云)某乃宋江是也。学究兄弟颇奈李山儿无礼,我和他打下赌赛,到那里,果然认的不是。我与鲁家兄弟先回来了,只等山儿来时,便当斩首。小偻儸,踏着山岗望者,这早晚山儿敢待来也。(正末做负荆上,云)黑旋风,你好是没来由也,为着别人,输了自己。我今日无计所奈,砍了这一束荆杖,负在背上,回山寨见俺公明哥哥去也呵。(唱)

【双调】【新水令】这一场烦恼可也奔人来,没来由共哥哥赌赛。袒下我这红内袄,跌绽我这旧皮鞋。心下量猜,(带云)到山寨上,哥哥不打,则要头。(唱)怎发付脖项上这一块?

【驻马听】有心待不顾形骸,(带云)这碧湛湛石崖不得底的深涧我待跳下去,休说一个,便是十个黑旋风也不见了。(唱)两三番自投碧湛崖。敬临山寨,行一步如上吓魂台。我死后,墓顶上谁定远乡牌?灵位边谁咒生天界?怎擘划,但得个完全尸首,便是十分采。

【搅筝琶】我来到辕门外,见小校雁行排。(带云)往常时我来呵,(唱)他这般退后趋前,(带云)怎么今日的。(唱)他将我佯呆不睬。(做偷瞧科,云)哦!元来是俺宋公明哥哥和众兄弟都升堂了也。(唱)他对着那有期会的众英才,一个个稳坐抬颏。我说的明白,道莽撞的廉颇请罪来,死也应该。

(见科)(宋江云)山儿,你来了也?你背着甚么哩?(正末云)哥哥,您兄弟山涧直下砍了一束荆杖,告哥哥打几下。您兄弟一时间没见识,做这等的事来。(唱)

【沉醉东风】呼保义哥哥见责,我李山儿情愿餐柴。第一来看着咱兄弟情,第二来少欠他脓血债。休道您兄弟不伏烧埋,由你便直打到梨花月上来。若不打,这顽皮不改。

(宋江云)我元与你赌头,不曾赌打。小偻儸,将李山儿踹下聚义堂,斩首报来。(正末云)学究哥哥,你劝一劝儿!智深哥,你也劝一劝儿!智深哥,你也劝一劝儿!(学究同鲁智深劝科)(宋江云)这是军状。我不打他,则要他那颗头。(正末云)哥,你道甚么哩?(宋江云)我不打你,则要你那颗头。(正末云)哥哥,你真个不肯打?打一下是一下疼,那杀的只是一刀,倒不疼哩。(宋江云)我不打你。(正末云)不打!谢了哥哥也。(做走科)(宋江云)你走那里去?(正末云)哥哥道是不打我。(来江云)我和你打赌赛。我则要你那六阳会首。(正末云)罢、罢、罢,他杀不如自杀。借哥哥剑来,待我自刎而亡。(宋江云)也罢,小偻儸将剑来递与他。(正末做接剑科,云)这剑可不元是我的?想当日跟着哥哥打围猎射,在那官道旁边,众人都看见一条大蟒蛇拦路。我走到根前,并无蟒蛇,可是一口太阿宝剑。我得到这剑,献与俺哥哥悬带。数日前我曾听得支楞楞的剑响,想杀别人,不想道杀害自己也。(唱)

【步步娇】则听得宝剑声鸣,使我心惊骇,端的个风团快。似这般好器械,一柞来铜钱,恰便似砍麻秸。(带云)想您兄弟十载相依,那般恩义都也不消说了。(唱)还说甚旧情怀,早砍取我半壁天灵盖。(王林冲上,叫科,云)刀下留人。告太仆,那个贼汉送将我那女孩儿来了。我将他两个灌醉在家里,一径的乘报知。太仆与老汉做主咱。(宋江云)山儿,我如今放你去,若拿得这两个棍徒,将功折罪;若拿不得,二罪俱罚。您敢去么?(正末做笑科,云)这是揉着我山儿的痒处。管教他瓮中捉鳖,手到拿来。(学究云)虽然如此,他有两副鞍马,你一个如何拿的他住?万一被他走了,可不输了我梁山泊上的气概。鲁家兄弟,你帮山儿同走一遭。(鲁智深云)那山儿开口便骂我秃厮会做媒,两次三番要那王林认我,是甚主意?他如今有本事自去拿那两个,我鲁智深决不帮他。(学究云)你只看聚义两个宇,不要因这小忿,坏了大体面。(宋江云)这也说的是。智深兄弟,你就同他去拿那两个顶名冒姓的贼汉来,(鲁智深云)既是哥哥分付,您兄弟敢不同去?(同下)(宋刚、鲁智恩上,云)好酒,俺们昨夜都醉了也。今早日高三丈,还不见太山出来,敢是也醉倒了。(正末同鲁智深、王林上,云)贼汉!你太山不在这里?(做见就打科,宋刚云)兀那大汉,你也通个名姓,怎么动手便打?(正末云)你要问俺名姓?若说出来,直唬的你尿流屁滚。我就是梁山泊上黑爹爹李逵,这个哥哥是真正花和尚鲁智深。(做打科,唱)

【乔牌儿】你顶着鬼名儿会使乖,到今日当天败。谁许这满堂娇压你那莺花寨?也不是我黑爹爹忒性歹。

(宋刚云)这是真命强盗,我们打他不过,走,走,走!(做走科)(正末云)这厮走那里云(做追上,再打科)(唱)

【殿前欢】我打你这吃敲材,直著你皮残骨断肉都开。那怕你会飞腾就透出青霄外,早则是手到拿来。你、你、你,好一个鲁智深不吃斋,好一个呼保义能贪色。如今去亲身对证休嗔怪,须不是我倚强凌弱,还是你自揽祸招灾。

(做拿住二贼科)(正末云)这贼早拿住了也。(王林同旦儿做拜科)(鲁智深云)兀那老头儿不要拜,明日你同女儿到山寨来,拜谢宋头领便了。(同正末押二贼下)(王林云)他们拿这两个贼汉去了也,今日才出的俺那一口臭气。我儿,等待明日牵羊担酒,亲上梁山去,拜谢宋江头领走一遭。(旦儿做打战科,王林云)我儿不要苦,这样贼汉有什么好处?等我慢慢的拣一个好的嫁他便了。(同下)(宋讧同吴学究领卒子上,云)学究兄弟,怎生李山儿同鲁智深到杏花庄去了许久,还不见来?俺山上该差人接应他么?(学究云)这两个贼子到的那里?不必差人接应,只早晚敢待来也。(卒子做报科,云)喏!报的哥哥得知,两位头领得胜回来了也。(正末同鲁智深押二贼上,云)那两个贼汉擒拿在此,请哥哥发落。(宋江云)好宋江!好鲁智深!你怎么假名冒姓,坏我家的名目?小偻儸,将他绑在那花标树上,取这两副心肝,与咱配酒。枭他首级,悬挂通衢警众。(卒子云)理会的。(拿二贼下)(正末唱)

【离亭宴煞】蓼儿洼里开筵待,花标树下肥羊宰,酒尽呵拚当再买。涎邓邓眼睛剜,滴屑屑手脚卸,碜可可心肝摘。饿虎口中将脆骨夺,骊龙颔下把明珠握,生担他一场利害。(带云)智深哥哥,(唱)我也则要洗清你这强打挣的执柯人,(带云)公明哥哥,(唱)出脱你这干风情的画眉客。

(宋江云)今日就聚义堂上,设下赏功筵席,与李山儿、鲁智深庆喜者。(诗云)宋公明行道替天,众英雄聚义林泉。李山儿拔刀相助,老王林父子团圆。

题目杏花庄王林告状

正名梁山泊李逵负荆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康进之

康进之 元代戏曲作家。棣州(今山东惠民)人。生卒年及生平事迹均不详。后世人评价他是“豪放激越”的“本色派”作家,元代钟嗣成《录鬼簿》将其列为“前辈已死名公才人”,可知其为元代前期杂剧作家。 2篇诗文

猜你喜欢

冀州道中

:
我行冀州路,默想古帝都。
水土或匪昔,禹贡书亦殊。
城郭类村坞,雨雪苦载涂。
丛薄聚冻禽,狐狸啸枯株。
寒云着我巾,寒风裂我襦。
盱衡一吐气,冻凌满髭须。
程程望烟火,道傍少人居。
小米无得买,浊醪无得酤。
土房桑树根,仿佛似酒垆。
徘徊问野老,可否借我厨?
野老欣笑迎,近前挽我裾。
热水温我手,火炕暖我躯。
丁宁勿洗面,洗面破皮肤。
我知老意仁,缓缓驱仆夫。
窃问老何族?云是奕世儒。
自从大朝来,所习亮匪初。
民人籍征戍,悉为弓矢徒。
纵有好儿孙,无异犬与猪。
至今成老翁,不识一字书。
典故无所考,礼义何所拘?
论及祖父时,痛入骨髓余。
我闻忽太息,执手空踌蹰。
踌蹰向苍天,何时更得甦?
饮泣不忍言,拂袖西南隅。

我行冀州路,默想古帝都。
我行走在冀州的道路上,心里默默的思念着故国的首都。

水土或匪昔,禹贡书亦殊。
也许,现在的地理环境与过去不同;也许,《禹贡》里的地理区划与现在大不一样。

城郭类村坞,雨雪苦载涂。
城郭荒凉象村落一样,加以雨雪载逾。

丛薄聚冻禽,狐狸啸枯株。
树林间聚集着挨冻的禽鸟,狐狸在枯树边嗥叫。

寒云着我巾,寒风裂我襦。
低低的寒云似乎要压着我的帽子,冷风吹裂了我的衣衫。

盱衡一吐气,冻凌满髭须。
有时朝上一望,嘴里吐出的白气,一下子就变成了冰渣,挂满了胡须。

程程望烟火,道傍少人居。
一程一程地走着, 盼望找到人家,可是道路两旁的居人很少。

小米无得买,浊醪无得酤。
小米无处去买,薄酒也买不到。

土房桑树根,仿佛似酒垆。
前面弯曲而干枯的桑树断根旁,出现了一间低小的土房,看上去它好象是一个酒店。

徘徊问野老,可否借我厨?
我犹豫不决的问野老:能不能借厨房我用一下。

野老欣笑迎,近前挽我裾。
野老看见我们就笑脸相迎,挽着我的衣襟。

热水温我手,火炕暖我躯。
端过热水让我暖手,让我坐在火炕上。

丁宁勿洗面,洗面破皮肤。
并且一再叮咛,不要用水洗脸,因为脸上受冻时间长了,乍遇见水容易弄破。

我知老意仁,缓缓驱仆夫。
我对于这位老人的殷勤很受感动,慢慢遣走仆夫以便密谈。

窃问老何族?云是奕世儒。
急忙问野老出生于哪一个家族?回答说:“我们一家几代都是读书人。

自从大朝来,所习亮匪初。
自从蒙古人贵族一来,规矩、制度就完全与原来不一样。

民人籍征戍,悉为弓矢徒。
百姓登记去打仗,都成了弓箭手。

纵有好儿孙,无异犬与猪。
儿孙纵好,也与猪狗一个样。

至今成老翁,不识一字书。
像我这个老头子,连一个字也不认识。

典故无所考,礼义何所拘?
一切道德法律全不过问,礼义更不受拘束。

论及祖父时,痛入骨髓余。
一谈起我的祖和父,那伤心深入骨髓还有余啊!

我闻忽太息,执手空踌蹰。
听了老人的流泪之言,我一面叹息,一面拉着他的手,但又说不出话。

踌蹰向苍天,何时更得甦?
许久许久,只有问问苍天,到什么时候我们才得死而复活呢!

饮泣不忍言,拂袖西南隅。
我们都抽噎着哭泣起来,面向着屋子西南角供神的地方生气。

参考资料:

1、 刘琦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9,791-792页2、 曹础基主编. 中国古代文学 (第四册)[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767-768.3、 王余纪 闻国新. 历代叙事诗选[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841984 ,272-273.

我行冀州路,默想古帝都。
冀州:今河北省中南部、山东省西端、河南省北端一带。古帝都:冀州为古九州之一。据《禹贡》载,九州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和豫州。据《史记·五帝本纪》,黄帝杀蚩尤后为诸侯尊为天子,“邑于涿鹿之阿”,涿鹿亦属古冀州地域,故称为古帝都。

水土或匪昔,禹贡书亦殊。
禹贡:《尚书》中的一篇,是中国最早的地理著作,记载以黄河流域为主的山川、地理交通、物产等情况。

城郭类村坞(wù),雨雪苦载涂。
村坞:山间的村,句意谓以前繁华的城市如今像零落萧条的山间村落。载涂:充满路途。

丛薄聚冻禽,狐狸啸枯株。
丛簿:草木从生的地方。

寒云着我巾,寒风裂我襦(rú)
襦:短衣,组袄。

(xū)衡一吐气,冻凌满髭须。
盱衡:扬眉张目。盱,睁开眼睛向上看。衡,眉毛以上。冻凌:冰。

程程望烟火,道傍少人居。

小米无得买,浊醪(láo)无得酤(gū)
醪:浊酒。酤:通“沽”,买酒。

土房桑树根,仿佛似酒垆(lú)
垆:酒店里安放酒瓮的土台子。

徘徊问野老,可否借我厨?

野老欣笑迎,近前挽我裾(jū)
裾:衣服的前后部分。

热水温我手,火炕暖我躯。

丁宁勿洗面,洗面破皮肤。

我知老意仁,缓缓驱仆夫。
驱仆夫:遣走仆人,以便与老人知心细谈。

窃问老何族?云是奕(yì)世儒。
奕世儒:累世相继的读书人。奕,累,重。

自从大朝来,所习亮匪初。
大朝:指元朝。亮:同“谅”,确实,诚信。

民人籍征戍,悉为弓矢徒。
籍:登记在簿册上。老百姓都被征去当兵。

纵有好儿孙,无异犬与猪。

至今成老翁,不识一字书。

典故无所考,礼义何所拘?

论及祖父时,痛入骨髓(suǐ)余。
骨髓余:入骨髓有余,言痛苦之深。

我闻忽太息,执手空踌蹰。

(chóu)(chú)向苍天,何时更得甦(sū)
踌蹰:止足不行的样子。甦:病体康复称“甦”,这里的复原的意思。

饮泣不忍言,拂袖西南隅。

参考资料:

1、 刘琦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9,791-792页2、 曹础基主编. 中国古代文学 (第四册)[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767-768.3、 王余纪 闻国新. 历代叙事诗选[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841984 ,272-273.
我行冀州路,默想古帝都。
水土或匪昔,禹贡书亦殊。
城郭类村坞,雨雪苦载涂。
丛薄聚冻禽,狐狸啸枯株。
寒云着我巾,寒风裂我襦。
盱衡一吐气,冻凌满髭须。
程程望烟火,道傍少人居。
小米无得买,浊醪无得酤。
土房桑树根,仿佛似酒垆。
徘徊问野老,可否借我厨?
野老欣笑迎,近前挽我裾。
热水温我手,火炕暖我躯。
丁宁勿洗面,洗面破皮肤。
我知老意仁,缓缓驱仆夫。
窃问老何族?云是奕世儒。
自从大朝来,所习亮匪初。
民人籍征戍,悉为弓矢徒。
纵有好儿孙,无异犬与猪。
至今成老翁,不识一字书。
典故无所考,礼义何所拘?
论及祖父时,痛入骨髓余。
我闻忽太息,执手空踌蹰。
踌蹰向苍天,何时更得甦?
饮泣不忍言,拂袖西南隅。

  此诗中不仅刻画出北方农村的贫困萧条,也写出了北方农民热情好客、诚恳淳朴的性格,指责了蒙古统治者对汉族文化的摧残。此诗语言朴实,时近口语,直抒所见所感,不事雕琢,感情真挚而关怀深切。

  “我行冀州路,想古帝都”, 诗歌起句,作者便点明题目——冀州道中。接着,“默想”两字,又把笔触伸向了广阔浩瀚、沧海桑田的历史长河,描写出冀州的古老和历史的悠久。这两句,作者由历史的沉思转入对今昔变化的猜测,为下面的见闻描写作了巧妙的过渡。

  从“城郭类村坞”,到“仿佛似酒栌”十四句,是作者对自己冀州道中所见的描绘。 “城郭类村坞,雨雪苦载途”。以前, 曾是繁华都城的所在地,而今,城市却象山间的村庄一样凋弊;荒凉雨雪交加,充塞道路,害苦了行路的客人。这两句,作者用凋弊的城市和寒冷的雨雪展示出了冀州的荒芜和凄凉。

  下面两句,“丛薄聚冻禽,狐狸啸枯株”。紧承上句,进一步渲染烘托出冀州的破败。草木丛生之处,挨冻的鸟几正瑟缩地聚集着,枯树之间,狐狸也发出凄婉的长声吼叫。冀州道中,鸟儿和狐狸是这般境况。接着,作者笔锋一转,由冻禽、狐狸写到了人。“寒风” 四句,诗人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了隆冬严寒的逼人。一个“著”字,形象地描写出了雨雪之大;一个“裂”字,又生动地突出了寒风之强猛;而“盱衡一吐气,冻凌满髭须”两句,则通过一个具体行为动作的描写又淋漓尽致地刻画出了天气的异常寒冷。狐啸、风吼、雨雪交加的旅途上,诗人是多么渴望能看见一星烟火,寻找到一点米、酒,以此来解除身上的寒冷,去掉腹中的饥饿。

  然而,“程程望烟火,道旁少人居。小米无得买,浊醪无得酤。”这里,“程程” 两字用得非常巧妙,它既描绘出作者渴求的心理,又表现出诗人行走的路途之远,忍受的饥寒之深。他走了一站又一站,但始终看不到一丝烟火,看不到一粒米、一滴酒。这四句,作者又通过对人烟稀少的描写,更增添了路途的凄惨和悲凉。

  “土房桑树根,仿佛似酒垆。”突然,前面弯曲而干枯的桑树断根旁,出现了一间低小的土房,看上去它好象是一个酒店。这两句,作者用“土房桑树根”非常形象地再现出北方农村特有的纯朴景色,“仿佛” 两字,则既写出土房的矮小,极不显眼,又描写出风雪弥漫,整个大地隐隐约约,不易看清。

  以上,作者从城市凋敝、人烟稀少、粮食奇缺等方面,生动形象地向人们展示出了翼州的破败、荒芜和凄凉,深刻地揭露了元代统治者对此方城镇的洗劫,对农业经济的严重破坏。

  “徘徊问野老”至“痛入骨髓余”,是作者对翼州道中所闻的描写。诗人着重描写出一个由世儒沦落为野老的人物形象,通过他的一言一行满含悲愤地控诉了战争对汉文化的破坏和摧残,情真意切,催人泪下。

  “徘徊问野老,可否借我厨?”饥寒交迫的诗人终于找到了一户人家,但中途的所见又使他犹豫不决。惨不忍睹的浩劫使翼州变得一片荒凉,这劫后余生的野老,诗人不忍心再去打扰他。“徘徊”两字,非常真实地描写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但野老却出乎诗人的预料,他欣然笑迎,上前挽起诗人的衣袖,宛如对待一位阔别重逢的朋友。

  “野老欣笑迎”八句,作者用“笑”“挽”“温”“暖”“叮咛”以及“我知”,十分生动地描绘出了野老的纯朴善良和厚道,读罢,老人的形象仿佛呼之欲出。这样一位仁爱的老人,他居住的地方,他出生的家族。诗人恳切相问。“云是奕世儒”一句,解除了诗人心中的疑惑,这位老人原来出生于世代读书之家。“自从大朝来” 十二句,是老人的言语,他揭露了元代统治者对文化的轻视,鞭挞了战争的连绵。“纵有好儿孙, 无异犬与猪。”两句,作者借老人之口有力地揭示出元朝专制统治下人民的愚昧和无知。“论及祖父时,痛入骨髓余。”则又通过老人对过去时光的回忆,表现出诗人对国泰民安、文化发达礼仪昌盛社会的怀念和向往,也进一步突出了诗人对现实的悲愤和痛恨。

  “我闻忽太息”以下,是作者的所感。“我闻忽太息,执手空踌蹰。”作者听过老人的讲述和议论,不由得发出深深地叹息,他十分同情这老人的遭遇,也痛恨这现实的黑暗和荒唐,他紧紧握住老人的手却止步不行。这里,作者连续描写了三个动作:“太息” “执手”“踌蹰”,每一个动作都强烈地突出了诗人内心的悲苦。“踌蹰向苍天, 何时更得甦。”诗人止步不前,抬头仰望,问茫茫苍天;这令人窒息统治结束和繁荣的时代恢复的时间。字里行间,流露出无限的悲痛。末尾两句,“饮泣不忍言,拂袖西南隅。”作者把自己的悲痛推向了高潮,他泪流及面,饮泣吞声,不忍再说出更令人悲痛的话语,只得独自拂袖向西南方走去。“拂袖西南隅”一句,在悲痛之余更含有一股愤怒之气。

  这是一首叙事诗,看似平铺直叙,实际上感情充沛,又有严密的逻辑性。以时间先后为序,又各有侧重点,抓住重点充分描写,层层深人地揭示主题。先写北方的荒无人烟,再写文化被破坏的具体情况。由表及里,以诗人的悲愤为高潮,戛然而止。中间写老人的诚恳朴厚,使人看到传统文化教养的优良,加深对破坏的痛恨。

参考资料:

1、 田军 王洪等主编. 金元明清诗词曲鉴赏辞典[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 ,333-335.2、 周啸天主编. 元明清名诗鉴赏[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177.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寿阳曲·别朱帘秀

:
才欢悦,早间别,痛煞煞好难割舍。画船儿载将春去也,空留下半江明月。
才欢悦,早间别,痛煞煞好难割舍。画船儿载将春去也,空留下半江明月。
才享受相逢的喜悦,一霎时又要离别。我心里是那样的悲痛,实在难分又难舍。画船载走了你,也载走了春光,只空空留下让人惆怅不已的半江明月。

参考资料:

1、 羊春秋 等.元曲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54-552、 蘅塘退士 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373
才欢悦,早间别,痛煞(shà)煞好难割舍。画船儿载(zài)将春去也,空留下半江明月。
双调:宫调名。寿阳曲:曲牌名,又名“落梅风”。朱帘秀:元代著名女演员,艺名珠帘秀。早:在词句中往往有“已经”的意思。间别:离别,分手。痛煞煞:非常痛苦的样子。将:语气助词。春:春光,美好的时光。一语双关,亦暗指朱帘秀。

参考资料:

1、 羊春秋 等.元曲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54-552、 蘅塘退士 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373
才欢悦,早间别,痛煞煞好难割舍。画船儿载将春去也,空留下半江明月。

  此曲的开端,全是活在人们口头的语言。盖作者当时的感情澎湃,不可遏抑,于是脱口而出,不暇推敲,越去粉饰,越有真意;越少做作,越近自然,越能叩开人们的心扉。“才欢悦,早间别,痛煞煞好难割舍”,正是作者的“真”,正是作者“心头舌尖”必欲说出的一句话,因而在感情色彩上特别显得真实、强烈而深刻。“才”字极言欢悦之短促,“早”字极言离别之骤然,两句合在一起,正是古人所说的“别时容易见时难”。从欢乐的相会遽然跌入无情的分离,作者“割舍”时的痛苦心情就可想而知了。“痛煞煞”用口语,越是平易不加修饰,越见出感情的真挚。“好难割舍”四字,虽无人物形态、语言上的具体描写,却将两情依依、久驻难分的一幕,完整地反映了出来。诗词在这种情况下要把语言加工整形一番,不能热辣辣直诉肺腑,而这就是散曲的优势所在了。

  化俗为雅,变熟为新,是作曲的一条必须遵循的原则。这支曲子的结尾,在极俗极熟的声口之后,继之以极雅极新的曲辞,使之“俗而不俗,文而不文”。“画船儿载将春去也,空留下半江明月。”固然是从宋人俞国宝的“画船载取春归去,余情付湖水湖烟”(《风入松》)的句意脱化而来,但比起俞作更富韵味,更具形象。作者在《蟾宫曲·醉赠乐府珠帘秀》中有句云:“系行舟谁遣卿卿。”可知当初朱帘秀是乘着船来到此地的。如今,尽管难分难舍,她终于还是再一次跨上了行舟,船儿也终究离开了江岸。作者不忘叙出那是一只“画船”,因为只有这样的船只才能配合美人的风韵。“画船儿”是美的,可惜却越离越远了,而且作者觉得它载走了生活中的美,载走了希望,载走了春天。好像朱帘秀一去,春的温暖,春的明媚,春的生机和活力,都被那只画船儿载走了,于是作者的空虚寂寞、凄凉惆怅之感,便在字里行间强烈地透露出来。末句“空留下半江明月”,进一步从眼下的留存来衬出失落的惨重。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许浑《谢亭送别》:“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关汉卿《四块玉·别情》:“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都是在离人远去的失落之后,借以眼前的景语,且都带有象征的意味。此曲也是一样,作者举目四望,只留下了江上冷清清的月影,在近处的波面上瑟瑟晃漾。“半江明月”除了孤寂感外,还有一种残缺感,它正是作者送别朱帘秀后的残破心灵的反照。

参考资料:

1、 羊春秋 等.元曲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54-55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喜春来·金鱼玉带罗襕扣

:

金鱼玉带罗襕扣,皂盖朱幡列五侯,山河判断在俺笔尖头。得意秋,分破帝王忧。

金鱼玉带罗襕扣,皂盖朱幡列五侯,山河判断在俺笔尖头。得意秋,分破帝王忧。
自己身着绮罗袍,腰扣玉带,佩带着鲤鱼状的金符,出行黑色车盖、红色旗帜,位与五侯同列。疆域虽大,河山虽壮,却全在我的笔尖掌握。正当得意之秋,分减帝王之忧,乃是宰相不该忘的职志。
金鱼玉带罗襕(lán)扣,皂(zào)盖朱幡(fān)列五侯,山河判断在俺笔尖头。得意秋,分破帝王忧。
喜春来:曲牌名。金鱼:形状如鲤鱼的金符,标志官阶的一种佩饰。玉带:用玉装饰的官服腰带。罗襕:绮罗袍,元朝以丝罗制的官服。皂盖朱幡:黑色车盖红色旗帜,高官出行的仪仗。列五侯:位与五侯同列。“五侯”指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爵位。得意秋:称心得意的岁月。分破:分减、减少。元人口语。

金鱼玉带罗襕扣,皂盖朱幡列五侯,山河判断在俺笔尖头。得意秋,分破帝王忧。

  这是一首豪气快意的小令,前两句先通过服饰、车马表明自己身居高位;接下来再正面抒发自己气吞山河的气势,以及辅佐帝王、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全曲写得气势非凡,一气贯通。

  开篇两句呈现出一种华丽的贵胄之气和踌躇满志之态。“金鱼玉带罗襕扣”是从衣饰显示出其品阶,显然伯颜此时已身居高位,位列五候,甚是尊贵。他所佩戴的金鱼鱼符,所系的玉饰腰带,所穿衣服的扣子,无一不是达官贵人特有的佩饰,昭示着他们的门第身份和地位。

  “皂盖朱幡列五候”,写的是其仪仗车饰,显示其位高权重。古代高官出行往往用黑色的车盖,红色的旗帜,即“皂盖朱幡”。元代并无裂地封侯之制,此处用“列五侯”来表明他身处高官显贵之列。

  位高者权也重,对江山社稷自然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山河判断在俺笔尖头”写的就是这层意思。疆域虽大,河山虽壮,却全在俺笔尖掌握。有一种站在河山之巅,俯瞰中华大地,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天下之大,舍我其谁的豪气。将河山之重与笔尖之轻相提并论,有举重若轻的洒脱与优游感。

  “得意秋,分破帝王忧”的结句将作者的志得意满和豪气干云演绎到极致。据说作此小令之时,伯颜已率师攻破建康,与其他两路元军会师临安,南宋幼主已降。此时,正是伯颜建功立业的得意之秋。此句实际上是作者自明心志,建功立业并非是要图谋个人荣华,而是要为帝王分忧,其胸怀天下,高瞻远瞩的气魄令人感佩,难怪他病卒后,谥“忠武”。

  这首小令朴实、飘逸,有豪迈之气,其中“山河判断在俺笔尖头”之句颇有宏大气象。前几句极言其“武”,英武和事功兼备。后面一句点题,表明其“忠”。

参考资料:

1、 墙峻峰等注评.元曲三百首:长江文艺出版社,2015.07:第25-26页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落梅风·因他害

:
因他害,染病疾,相识每劝咱是好意。相识若知咱就里,和相识也一般憔悴。
因他害,染病疾,相识每劝咱是好意。相识若知咱就里,和相识也一般憔悴。
因为想他害了相思,得了一身的病。朋友们劝我都是一番好意。可朋友们要是知道我心里想的,一定会和我一样憔悴。

参考资料:

1、 蒋星煜 等.元曲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1245
因他害,染病疾,相识每劝咱是好意。相识若知咱就里,和相识也一般憔(qiáo)(cuì)
相识每:相好的朋友们。每,即“们”字,元人俗语。就里:内情。和:连。

参考资料:

1、 蒋星煜 等.元曲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1245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蟾宫曲·扬州汪右丞席上即事

:
江城歌吹风流,雨过平山,月满西楼。几许年华,三生醉梦,六月凉秋。按锦瑟佳人劝酒,卷朱帘齐按凉州。客去还留,云树萧萧,河汉悠悠。
江城歌吹风流,雨过平山,月满西楼。几许年华,三生醉梦,六月凉秋。按锦瑟佳人劝酒,卷朱帘齐按凉州。客去还留,云树萧萧,河汉悠悠。
江城扬州充满风情的笙管笛萧声和歌声十分热烈而温柔,一阵小雨经过了宽敞的平山堂,清澈的月光笼罩西楼,已经如此一大把的年纪,如同是在三生石上陶然迷醉的梦境中,虽然是夏日的六月,却凉爽如秋,弹奏锦瑟的美人是在劝酒,卷起朱帘又出来一队舞女,踩踏着《凉州》舞曲的节奏。我已经乘船离开送别者还在殷勤挽留,只见两岸上的树影婆娑天空中银河悠悠。

参考资料:

1、 素芹注释.《元曲三百首注释》: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02:第29页2、 毕宝魁,尹博著.元曲三百首译注评:现代出版社,2015.06:第42页
江城歌吹风流,雨过平山,月满西楼。几许年华,三生醉梦,六月凉秋。按锦瑟(sè)佳人劝酒,卷朱帘齐按凉州。客去还留,云树萧(xiāo)萧,河汉悠悠。
双调:宫调名。蟾宫曲:是元曲牌名,属北曲双调。也是昆曲里一支用途极广的北曲曲牌。江城,:即扬州。平山:指平山堂,在扬州蜀冈中峰大明寺西侧,欧阳修所建。几许:多少。三生:佛教理论,认为人有前生、今生、来生。锦瑟:弹拨乐器,五十弦,瑟上花纹如锦。凉州:唐代天宝乐曲名,多表现边塞题材。留:挽留。河汉:天河,也称银河。

参考资料:

1、 素芹注释.《元曲三百首注释》: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02:第29页2、 毕宝魁,尹博著.元曲三百首译注评:现代出版社,2015.06:第42页
江城歌吹风流,雨过平山,月满西楼。几许年华,三生醉梦,六月凉秋。按锦瑟佳人劝酒,卷朱帘齐按凉州。客去还留,云树萧萧,河汉悠悠。

  “江城歌吹风流,雨过平山,月满西楼”。开篇三句点明时间地点,同时写出良宵美景。“扬州”在古代一直是个繁华的高消费城市。唐代在繁荣热闹方面简直可以和首都长安相比,而夜生活则远远超过长安,“平山”兼有读书、讲学、观景之功能,因为南望江南远山正与栏杆桕平而得名。这次欢送宴会大概就在这里举行。“月满西楼”是李清照《一剪梅》中的原话,却天衣无缝。这三句写景如画,一阵雨过后,天气转晴,雨后的天空如洗。雨水冲刷了天地间的一切尘埃,又给这里送来了清爽。这对于正在欣赏歌舞品尝美酒佳肴的主客无疑是一种助兴,气氛会更加热烈。

  “几许年华,三生醉梦,六月凉秋”三句触景生情。转写自己的主观感受。卢挚三十七岁时曾任江东按察副使在扬州衙门,此次再到扬州已经是二十多年过去了,自己也年过花甲,旧地重游,又见故人,感慨之多不难想象,人生如梦的感觉用“三生醉梦”来表达,更增加许多迷离朦胧,正逢这六月中却有凉爽的初秋的感觉,心情自然起伏难平。本来就百感交集之时,送别的场景再掀高潮,“按锦瑟佳人劝酒,卷朱帘齐按凉州”再转向当时场景,弹奏锦瑟的美人可能是劝酒曲或是唱着劝酒词,卷起朱帘又出来一队舞蹈演员挑着“凉州”舞曲。“卷朱帘”三字属于纪实笔法,可知是很大的演出厅,旁边还有一些化妆室等,所以节目按照顺序逐渐出场,而这是又一个高潮。“客去还留”则写离开时依依惜别和主人殷勤挽留的情景。“云树萧萧,河汉悠悠”是写离开后在船上所看到的景色。虽然不是“杨柳岸,晓风残月”的苍凉,却也很空旷悠远,与前面的热闹形成对比,委婉抒发别后的冷清和寂寞。

  全篇景起景收,中间叙事兼抒情,意脉清晰,一波三折,尺幅中便有波澜,是一篇值得品味的佳作。

参考资料:

1、 毕宝魁,尹博著.元曲三百首译注评:现代出版社,2015.06:第42页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