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怨(送人赴上庠)

:
千里功名岐路。几纟两英雄草屦,八座与三台。个中来。
壮士寸心如铁。有泪不沾离别。剑未斩楼兰。莫空还。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卓田

卓田,[公元一二o三 年前后在世]字稼翁,号西山,建阳人。开禧元年(1205)进士。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泰中前后在世。生平事迹不详。能小词,能赋驰声。尝作词云:“丈夫只手把吴钩。欲断万人头。因何铁石,打成心性,却为花柔。君看项籍并刘季,一怒使人愁。只因撞着虞姬、戚氏,豪杰都休。”存于《花庵词选》的凡三首。 25篇诗文

猜你喜欢

书韩干牧马图

:
南山之下,汧渭之间,想见开元天宝年。
八坊分屯隘秦川,四十万匹如云烟。
骓駓骃骆骊骝騵,白鱼赤兔骍騜鶾。
龙颅凤颈狞且妍,奇姿逸态隐驽顽。
碧眼胡儿手足鲜,岁时翦刷供帝闲。
柘袍临池侍三千,红妆照日光流渊。
楼下玉螭吐清寒,往来蹙踏生飞湍。
众工舐笔和朱铅,先生曹霸弟子韩。
厩马多肉尻脽圆,肉中画骨夸尤难。
金羁玉勒绣罗鞍,鞭箠刻烙伤天全,不如此图近自然。
平沙细草荒芊绵,惊鸿脱兔争后先。
王良挟策飞上天,何必俯首服短辕?

南山之下,汧渭之间,想见开元天宝年。
南山之下,汧水渭水之间,我可以想象出开元天宝那些年。

八坊分屯隘秦川,四十万匹如云烟。
朝廷建立八坊养马,连秦川都觉得太狭隘,四十万匹骏马奔驰,似阵阵云烟。

骓駓骃骆骊骝騵,白鱼赤兔骍騜鶾。
马儿毛色各异,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龙颅凤颈狞且妍,奇姿逸态隐驽顽。
头似龙,颈似凤,有狞恶有俊妍。奇姿逸态,令人叹为观止,也有些劣性马,跳踉嘶叫,混杂其间。

碧眼胡儿手足鲜,岁时翦刷供帝闲。
绿眼睛的胡人以善养马出名,每年剪毛刷马,精心挑选,供给天子的御马监。

柘袍临池侍三千,红妆照日光流渊。
天子临池观马,左右侍从美女三千,红妆在日光的照耀下分外光鲜。

楼下玉螭吐清寒,往来蹙踏生飞湍。
楼下的玉螭口中吐出不绝的寒水,马群在水波中奔跑溅起水花似箭。

众工舐笔和朱铅,先生曹霸弟子韩。
画工们把笔舐满了颜料临摹,曹霸和弟子韩干的画技压倒群贤。

厩马多肉尻脽圆,肉中画骨夸尤难。
内厩的马多肉臀部肥圆,能在画肉时画出骨相,真是难上加难。

金羁玉勒绣罗鞍,鞭箠刻烙伤天全,不如此图近自然。
马匹戴着黄金羁白玉勒,马鞍子是罗绫绣成,它们遭到鞭打火烙已伤天全,怎比得韩干画上的马,神骏天然。

平沙细草荒芊绵,惊鸿脱兔争后先。
你看,一望无际的平沙上,细草蒙蒙似绵,马儿轻逸快捷,恐后争先。

王良挟策飞上天,何必俯首服短辕?
这些马真该让王良挟着鞭子赶上青天,为什么要俯首拉车,留在人间?

参考资料:

1、 李梦生.宋诗三百首全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92-932、 马亮.苏轼作品鉴赏: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85-873、 孔凡礼 刘尚荣.苏轼诗词选:中华书局,2005:83-86

南山之下,汧(qiān)渭之间,想见开元天宝年。
韩干:大梁人,官太府寺丞。善画人物,尤工鞍马。初师曹霸。天宝中召入供奉,悉图宫中名马。南山:指秦岭,在陕西陇县南。汧渭:汧水及渭水,均在陕西。开元、天宝:唐玄宗年号。

八坊分屯(tún)(ài)秦川,四十万匹如云烟。
八坊:唐时置八坊于岐、豳、泾、宁间,管理马匹,地广千里。秦川:指陕西、甘肃东部一带。四十万匹:开元时令王毛仲管马政,至十三年,马有四十三万。

(zhuī)(pī)(yīn)(luò)(lí)(liú)(yuán),白鱼赤兔骍(xīng)(huáng)(hàn)
“骓”二句:指形形色色的马。骓,毛色苍白相杂的马。駓,毛色黄白相杂的马。骃,浅黑间白的马。骆,黑鬣的白马。骊,纯黑的马。骝,黑鬣的红马。騵,白腹的红马。白鱼,两目似鱼目的马。赤兔,红马。骍,红黄色的马。騜,毛色黄白相杂的马。鶾,长毛马。

龙颅(lú)凤颈狞且妍,奇姿逸态隐驽(nú)顽。
奇姿:特殊的姿态;上面所说的“狞”,其实就是奇姿。逸德:秉性纯良。弩顽:难以驯服、质地不好的劣等马。隐:隐藏,夹在中间。

碧眼胡儿手足鲜,岁时翦(jiǎn)刷供帝闲。
碧眼胡儿:谓牧马人,据诗,知唐时牧马人多为长着碧蓝眼睛的少数民族的人。胡儿,西域少数民族。鲜:鲜明,此处意为灵活。剪刷:剪毛和洗刷,此乃牧马人分内的事。帝闲:内廷的马厩。

(zhè)袍临池侍三千,红妆照日光流渊。
柘袍:黄袍。此代指皇帝。临池:谓临池学习书法。池,砚池。三千:谓宫女之多。

楼下玉螭(chī)吐清寒,往来蹙(cù)踏生飞湍(tuān)
螭:传说中无角的龙。古代常雕刻其形作为器物装饰。此指池边吐水的螭首。蹙踏:踢,踏。

众工舐(shì)笔和朱铅,先生曹霸弟子韩。
舐:以舌取食或舔物,这里是说用手舔笔。众工:众画工。朱铅:指绘画的颜料。曹霸:唐著名画家,魏曹髦之后。天宝末曾奉诏画御马及功臣,官至左武卫将军。

(jiù)马多肉尻(kāo)(huí)圆,肉中画骨夸尤难。
“厩马”二句:说内厩马肥胖,难以画出骨相。尻脽,臀部。韩干画马善于表现骨相,故云。

金羁(jī)玉勒绣罗鞍(ān),鞭(biān)(chuí)刻烙(lào)伤天全,不如此图近自然。
羁:马笼头。勒:马络头。鞭箠:用马鞭子鞭打。箠,马鞭。烙:灼,烧。伤:伤害。天全:不遭受任何伤害的自然状态,即本性。

平沙细草荒芊(qiān)绵,惊鸿脱兔争后先。
平沙:广漠的沙源,此谓草原。荒芊绵:草原上的荒草,长得很茂盛,绵延不断。芊,茂盛。惊鸿:曹植《洛神赋》:“翩若惊鸿。”鸿受惊就飞得快。脱兔:逃跑的兔子。比喻行动非常迅速。脱,逃脱。

王良挟策飞上天,何必俯首服短辕(yuán)
王良:《苏轼诗集》引宋人注:“王良,赵简子时御者。”《淮南子·览冥训》说王良善御马。后引申为星名。《晋书·天文志》:“王良五星,在奎北,居河中,天子奉车御官也。”“挟策飞上天”出于此。策:马鞭。辕:车前驾牲畜的直木。据《苏轼诗集》宋人注引《晋书》:“蔡漠戏王导,短辕犊车。”

参考资料:

1、 李梦生.宋诗三百首全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92-932、 马亮.苏轼作品鉴赏: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85-873、 孔凡礼 刘尚荣.苏轼诗词选:中华书局,2005:83-86
南山之下,汧渭之间,想见开元天宝年。
八坊分屯隘秦川,四十万匹如云烟。
骓駓骃骆骊骝騵,白鱼赤兔骍騜鶾。
龙颅凤颈狞且妍,奇姿逸态隐驽顽。
碧眼胡儿手足鲜,岁时翦刷供帝闲。
柘袍临池侍三千,红妆照日光流渊。
楼下玉螭吐清寒,往来蹙踏生飞湍。
众工舐笔和朱铅,先生曹霸弟子韩。
厩马多肉尻脽圆,肉中画骨夸尤难。
金羁玉勒绣罗鞍,鞭箠刻烙伤天全,不如此图近自然。
平沙细草荒芊绵,惊鸿脱兔争后先。
王良挟策飞上天,何必俯首服短辕?

  题画马的诗,自从杜甫写了《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等名作后,数百年间,几成绝响,到了苏轼,才继武杜甫,作了此诗及《韩干马十四匹》等优秀作品。

  苏轼这首古风,题的是《牧马图》,起首便擒题,从韩干所处的时代及地点写起,说见了这幅图,仿佛见到了关中南山下、汧渭二水间开元、天宝年间养马的盛况。诗没有直接从图入手,故意示以迂回,便给人以突如其来的感觉。词句又有意长短参差,中间以排比,跳荡突兀。清方东树感叹说“如生龙活虎”,纪昀对这句式也很赞赏,说:“若第二句去一‘之’字作一句,神味便减。”古人论诗,认为贵在工于发端,清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上说:“起手贵突兀。”并举王维“风劲角弓鸣”,杜甫“莽莽万重山”、“带甲满天地”,岑参“送客飞鸟外”等篇,认为“直疑高山坠石,不知其来,令人惊绝”。苏轼这首诗的开端也是如此,明明是题画,却对画不着一字,旁出奇兵,令人瞠目,为下吟咏铺设了广阔的余地。

  由时间、地点,诗接着咏马,仍不写画而述实事。诗写道,唐玄宗时,设置八坊,养有四十万匹马,各种毛色的马都很齐全,而皇帝御厩中的马,气概更是不凡。从“八坊分屯”句至“往来蹙踏”句十二句,诗用绚丽的词藻,铺排马的神态毛色,使人应接不暇。在形容时又各有侧重,二句写颜色,二句写神态,二句写牧马人应题;余下数句,又旁及宫廷盛况,带写到马,才思横溢,喷薄而出。在句格上富有变化,写毛色的句子,《御选唐宋诗醇》指出是本韩愈《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诗“鸦鸱雕鹰雉鹄”句,清王士禛又提出是学《急就篇》句法,“由其气大,故不见其累重之迹”。这首诗全篇学杜甫,插入这两句学韩愈的诗,便在雄浑肆荡中带有了奇崛生新、硬语盘空之态。

  诗写到这里,已经神旺气足,把唐玄宗时有关养马的事作了详尽的介绍,以下才开始入题,但仍用“众工舐笔和朱铅”作衬,引入绘画;接句写到了韩干,但前四字“先生曹霸”还是衬,真正入题只有“弟子韩”三字而已。能在大段描写后入题,已打破了题画诗的常规;入题后仍然不急于着题,更属不易。出人意料的是,诗在匆匆轻点题后,忽然又远荡开去,转写画马之难。诗说天子马厩中的马肥而多肉,不易表现骨相,韩干却能“肉中画骨”,更见工力。同时,又用厩马装饰华美、加鞍着辔、烙上火印,失却马的神韵作反衬,正式赞叹韩干所画“近自然”,笔力奇横。诗中真正花在写画上的只有这几句,因为衬跌得很足,所以表现得十分饱满,回观前面大段描写,又似乎句句写的是画面。因此,下文便立即进入收煞。收煞时,诗仍不肯平平,又别出一意,说画中马的神骏,应当与天马相并共提。这样一结,陡起波澜,被纪昀赞为:“到末又拖一意,变化不测。”诗的结句,又是苏轼借马陈述胸中的抱负,抒发不平。“不合作诗云‘王良挟矢飞上天,何必俯首求短辕’,意以骐骥自比,讥讽执政大臣无能尽我之才,如王良之能驭者,何必折节干求进用也”(《乌台诗案》)。这意思,也与苏轼在同年所作《韩干马十四匹》诗的结句“世无伯乐亦无韩,此诗此画谁当看”相同。

  苏诗多奇句奇篇,这首诗尤为突出。诗是题画,但全诗真正涉及画的只有数句,所以纪昀说:“章法奇绝。”这批语正点出了苏诗恣肆不常的本色。

参考资料:

1、 李梦生.宋诗三百首全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92-932、 马亮.苏轼作品鉴赏: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85-873、 孔凡礼 刘尚荣.苏轼诗词选:中华书局,2005:83-86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夏日绝句

: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活着就要当人中的俊杰,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

参考资料:

1、 周一贯 李子山.小学生必读古诗词80首.杭州市: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12年:197页2、 李承林.中华文典 中华句典大全集.北京市: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57页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鬼雄:鬼中的英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项羽:秦末时自立为西楚霸王,与刘邦争夺天下,在垓下之战中,兵败自杀。江东:项羽当初随叔父项梁起兵的地方。

参考资料:

1、 周一贯 李子山.小学生必读古诗词80首.杭州市: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12年:197页2、 李承林.中华文典 中华句典大全集.北京市: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57页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诗的前两句,语出惊人,直抒胸臆,提出人“生当作人杰”,为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死”也应该做“鬼雄”,方才不愧于顶天立地的好男儿。深深的爱国之情喷涌出来,震撼人心。最后两句,诗人通过歌颂项羽的悲壮之举来讽刺南宋当权者不思进取、苟且偷生的无耻行径。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不是几个字的精致组合,不是几个词的巧妙润色;是一种精髓的凝练,是一种气魄的承载,是一种所向无惧的人生姿态。那种凛然风骨,浩然正气,充斥天地之间,直令鬼神徒然变色。“当作”之所“亦为”,一个女子啊!纤弱无骨之手,娇柔无力之躯,演绎之柔美,绕指缠心,凄切入骨,细腻感人无以复加。透过她一贯的文笔风格,在她以“婉约派之宗”而著称文坛的光环映彻下。笔端劲力突起,笔锋刚劲显现时,这份刚韧之坚,气势之大,敢问世间须眉几人可以匹敌?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女诗人追思那个叫项羽的楚霸枭雄,追随项羽的精神和气节,痛恨宋朝当权者苟且偷安的时政。都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仅一河之遥,却是生死之界,仅一念之间,却是存亡之抉。项羽,为了无愧于英雄名节,无愧七尺男儿之身,无愧江东父老所托,以死相报。“不肯”!不是“不能”、不是“不想”、不是“不愿”、不是“不去”。一个“不肯”笔来神韵,强过鬼斧神工,高过天地造化。一种“可杀不可辱”、“死不惧而辱不受”的英雄豪气,漫染纸面,力透纸背,令人叫绝称奇而无复任何言语!

  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做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旗鼓。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参考资料:

1、 徐昭武 杨培晶.小学古诗词背育篇目译释与赏析大全.长春市: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年:91页2、 陈祖美编.李清照作品赏析集:巴蜀书社,1992年版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谒金门·示知命弟

:
山又水,行尽吴头楚尾。兄弟灯前家万里,相看如梦寐。
君似成蹊桃李,入我草堂松桂。莫厌岁寒无气味,余生今已矣。

山又水,行尽吴头楚尾。兄弟灯前家万里,相看如梦寐。
越过一座座山,穿过一条条河,走遍这古代吴国和楚国交界的地方,兄弟俩默默地对坐在灯前,想到万里之远的家乡,互相对望着犹如在梦中一样。

君似成蹊桃李,入我草堂松桂。莫厌岁寒无气味,余生今已矣。
你本来才华出众,名实相符,犹如桃李芬芳吸引众人来观赏,而今却服随我忍受寂寞与荒凉。不要怕寒冬来临,没有了芳香,我的生命历程已快走完,即将自由解放。

参考资料:

1、 吴熊和.唐宋词精华 上:太白文艺出版社,2001:6032、 马奇中.唐诗·宋词·元曲三百首: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4783、 刘尊明.新编千家词三百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5:234-2354、 蒋方 编选.黄庭坚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232-234

山又水,行尽吴头楚尾。兄弟灯前家万里,相看如梦寐(mèi)
山又水:万水千山,指路程艰远。吴头楚尾:指如今的江西省北部,因为其地在春秋时为吴、楚两国交界处,故称“吴头楚尾”。梦寐:此借指兄弟团聚。

君似成蹊(xī)桃李,入我草堂松桂。莫厌岁寒无气味,余生今已矣。
成蹊桃李:谓实至名归,无须凭借官职地位而得到人们的尊重。草堂松桂:代指隐居。岁寒:一年的严寒时节。无气味:大乘佛教。

参考资料:

1、 吴熊和.唐宋词精华 上:太白文艺出版社,2001:6032、 马奇中.唐诗·宋词·元曲三百首: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4783、 刘尊明.新编千家词三百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5:234-2354、 蒋方 编选.黄庭坚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232-234
山又水,行尽吴头楚尾。兄弟灯前家万里,相看如梦寐。
君似成蹊桃李,入我草堂松桂。莫厌岁寒无气味,余生今已矣。

  全词以兄弟相见为脉络,充满对知命的赞扬,同时也感伤叹喟,表现了兄弟情深。

  上片叙述知命不远万里前来贬所看望词人,兄弟秉烛相对,恍若梦寐,流露出抑制不住的惊喜之情。“山又水,行尽吴头楚尾。”这两句是说,你携着我的妻儿一路跋山涉水,穿越那古代吴、楚两国的边界,千里迢迢来看我,真是不容易啊。开首两句极言路途之坎坷遥远,对弟弟不因自己遭贬而稍移兄弟之情,不远万里前来看望自己流露出深深的感激之情。“吴头楚尾”的说法含蓄别致,足见词人在遣词造句上的讲究。“兄弟灯前家万里,相看如梦寐。”兄弟二人别后在离家万里的黔州重逢,且在作者遭贬之际,当两人秉烛相对时,真像在梦中一样。此情此景,真不是是两人所曾预料到的。这两句流露出词人对兄弟重逢的惊喜之情。“他乡遇故知”本是人生一大喜事,更不必说是手足情深了。而且此时的词人无故遭贬,思想极度苦闷孤独,所以当看到兄弟妻儿出现在自己眼前时,竟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下片触景生情,向兄弟敞开心扉,对未来的生活表现出悲观失望的情绪。“君似成蹊桃李,入我草堂松桂。”成蹊桃李,这里借用来称赞其弟黄叔达。两句是说:如今的你品行高洁、才华出众,如同那虽不夸耀自己却艳丽芬芳的桃李一样,备受时人赏识和推重;哪像我,仿佛那幽居深山草堂的松桂。词人以“松桂”自喻,表现了其遭远谪的处境,而且因“松”为“岁寒三友”之一,“桂”花虽不艳,其香却馥郁,它们都有君子才美不外现之品,以之喻己,于萧瑟中亦含少许自许和不平。“莫厌岁寒无气味,余生今已矣。”如今的两人,处境和精神面貌都迥然不同,一个春风得意,一个心如槁灰;一个如阳春的桃李,一个如寒冬的松桂。作者希望弟弟不要嫌自己心灰意懒,情绪低落,因为他对将来的前途已不抱什么希望了。词人在莫名其妙地以“诬毁”先朝之罪被贬谪黔州后,自言“身如槁木,心如死灰”,号其所居为“槁木寮”、“死灰庵”,可见其心境之消沉落寞。如今面对自己的亲兄弟,满腹悲愤和辛酸涌上了心头,故能敞开心扉,流露出深深的悲观情绪。

  这首词语短情深,生动地展现了两位患难与共的同胞兄弟的深挚情意,其中蕴涵着深深的人生沧桑之感,读来颇能引发共鸣。作者运用其作诗的遒劲笔法,放笔直抒天伦情谊,质朴浑厚,为宋词中之少见。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唐宋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783-7842、 丁敏翔.宋词鉴赏大全集: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85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山花子·此处情怀欲问天

:
此处情怀欲问天,相期相就复何年。行过章江三十里,泪依然。
早宿半程芳草路,犹寒欲雨暮春天。小小桃花三两处,得人怜。

此处情怀欲问天,相期相就复何年。行过章江三十里,泪依然。
此时此地的心情,无法说清楚。期待着能相聚,却不知要到哪一年。章江早过了三十里了,离别的泪依然在流。

早宿半程芳草路,犹寒欲雨暮春天。小小桃花三两处,得人怜。
该尽早投宿,明日还有一半的路要赶。在这样一个随时会下雨的寒冷的暮春季节里,只有偶尔几处的桃花,让人觉得可爱。

参考资料:

1、 温庭筠等著;崇贤书院释译.图解婉约词:黄山书社,2016.03:第238页2、 任溶溶主编;李剑亮译注.宋词精选: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11.01:第261页-第262页

此处情怀欲问天,相期相就复何年。行过章江三十里,泪依然。
山花子:词牌名。又名《摊破浣溪沙》、《添字浣溪沙》、《感恩多令》等。双调,四十八字,上片三平韵,下片两平韵,过片两句多用对偶。相期相就:相约聚会。此指男女之间的幽期欢会。期,邀约,会合。就,接近,趋合。章江:即章水,古称豫章水,亦名南江,是赣江的西源。

早宿半程芳草路,犹寒欲雨暮(mù)春天。小小桃花三两处,得人怜。
小小桃花:指凋残的桃花。小小,极小,词中有亲昵意味。得人怜:惹人喜爱。

参考资料:

1、 温庭筠等著;崇贤书院释译.图解婉约词:黄山书社,2016.03:第238页2、 任溶溶主编;李剑亮译注.宋词精选: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11.01:第261页-第262页
此处情怀欲问天,相期相就复何年。行过期江三十里,泪依然。
早宿半程芳草路,犹寒欲雨暮春天。小小桃花三两处,得人怜。

  这首词写作者在一次离舟中的所见所感。上片抒情,下片写景。

  这首词词上片主以抒情,可分两层意思。“此处情怀欲问天,相期相就复何年。”二句写出情人分别后不知何时再能欢会的激情呼喊。“此处情怀欲问天”句,突兀而起激情顿现。“此处”,即此时。何以有此一问?“相期相就复何年”句作了回答。别时两人相与誓约,必当重会,而实在又不知,何时可成,苦心焦虑至极,难免要呼天而问了。“相就”一词,取“兰袂褪香,罗帐褰红,绣枕旋移相就”(周邦彦《花心词》)之义,谓男女之间的幽期欢会。“复何年”即更在何年,以反问语气,意指相会之遥遥无期,故而才如此激动。“行过期江三十里,泪依然”,在感情上是余哀未尽,在词情上是明转暗连。“行过”之“行”,又补道出是在别后。

  下片以写景为主,笔调明丽淡雅。“早宿半程芳草路,犹寒欲雨暮春天”一句,写暮春沿途所见。笔用对仗,曲折动人。上句谓为求早宿因只走了一半路程。诚如方夔诗中所云:“客怕远行催早宿”,早宿是由于怕远行;然则这半程旅途却只见了两岸的萋妻芳草。下句写暮春时的风雨,暮春时有风雨,寒意犹存。两句互相缀合,颇具跌宕纡曲之趣。“芳草”是我国古代诗文中表达乡思离情的传统意象,早在淮南小山的《招隐士》之中即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之句。暮春时节,芳草遍野,离人目睹,更添无限惆怅之情。暮春天气,犹寒欲雨,更使行人的离恨倍添。

  结尾“小小桃花三两处,得人怜”二句,用是舟中偶见。“小小”极小之义。词中所用,又含有亲昵的意味。刘辰翁词中常用此语,如“花日穿窗梅小小”(《望江南·晚晴》)、“池塘小小水漫漫”(《浪淘沙·有感》)等都是。此句还使人想起苏轼《惠崇春江晓景》其一的“竹外桃花三两枝”之句。但苏诗强调的是早春,与该诗的“春江水暖鸭先知”等句都表示作者对春天到来的敏感和喜悦;这首词却不然,他写的是晚春桃花的凋谢,花期已过仅存残枝。含有美人迟暮的明显寓意,因而下句紧承说:“得人怜。”可见,桃花是他意中人的化身。

  刘辰翁另有一首《浣溪沙·感别》中有一句“为伊憔悴得人怜”,此词“小小桃花三两处,得人怜”,意思相同,但用笔不同,前者用的是直笔,后者用的是曲笔,情景结合,既写景又寓人。

参考资料:

1、 夏承焘等著.宋词鉴赏辞典 下:上海辞典书出版社,2013.08:第1965页-第1966页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长歌行

:
人生不作安期生,醉入东海骑长鲸;
犹当出作李西平,手枭逆贼清旧京。
金印辉煌未入手,白发种种来无情。
成都古寺卧秋晚,落日偏傍僧窗明。
岂其马上破贼手,哦诗长作寒螿鸣?
兴来买尽市桥酒,大车磊落堆长瓶;
哀丝豪竹助剧饮,如锯野受黄河倾。
平时一滴不入口,意气顿使千人惊。
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
何当凯旋宴将士,三更雪压飞狐城!

人生不作安期生,醉入东海骑长鲸;
一个人活在世上,就算没法做个安期生那样的仙人,喝醉了,在东海里骑着鲸鱼玩耍游荡;

犹当出作李西平,手枭逆贼清旧京。
也该做个李晟那样的名将,带兵杀敌,收复沦陷的国土与首都长安。

金印辉煌未入手,白发种种来无情。
可怜我,什么功名也没建立,年龄却已老大,白发萧骚;

成都古寺卧秋晚,落日偏傍僧窗明。
傍晚躺在这成都的古庙,眼见着落日的余晖,装点这僧房的纱窗。

岂其马上破贼手,哦诗长作寒螿鸣?
哎,难道我这个驰骋沙场的杀敌能手,就成了这么个做做诗的无用之辈,像寒蝉那样?

兴来买尽市桥酒,大车磊落堆长瓶;
酒兴来时我把桥边酒家的酒都买光;长长的酒瓶,把大车全都堆满。

哀丝豪竹助剧饮,如锯野受黄河倾。
唤来了乐队奏起悲壮的音乐助兴,喝起来犹如黄河水倾倒在钜野中一样。

平时一滴不入口,意气顿使千人惊。
我平时滴酒不沾,这番豪迈气概,顿时令许多人惊讶感叹。

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
国仇还没报,壮士已衰老;匣中宝剑耐不了寂寞,半夜里发出阵阵吟啸。

何当凯旋宴将士,三更雪压飞狐城!
什么时候在三更大雪中收复了飞狐城,凯旋归来,与将士宴会欢笑!

参考资料:

1、 陆游.陆游经典作品选.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6月版:第45页

人生不作安期生,醉入东海骑长鲸(jīng)
安期生:传说是秦始皇时的仙人。

犹当出作李西平,手枭(xiāo)逆贼清旧京。
犹当:应当。表愿望。李西平:唐朝名将李晟(成)因平定叛乱有功,封为西平王。枭:杀。旧京:指唐朝京城长安。唐德宗兴元元年(公元784年)六月,李晟从叛将朱泚手中收复长安城。

金印辉煌未入手,白发种种来无情。
种种:头发短的样子。来无情:无情地生长。

成都古寺卧秋晚,落日偏傍僧(sēng)窗明。
成都:今在四川省成都市。陆游时在成都,寄寓在多福院。

岂其马上破贼手,哦诗长作寒螿(jiāng)鸣?
岂其:难道。表反诘。寒螿:寒蝉。似蝉,体较小。

兴来买尽市桥酒,大车磊落堆长瓶;
市桥:桥名,在成都石牛门。磊落:酒瓶堆叠的样子。

哀丝豪竹助剧饮,如锯(jù)野受黄河倾。
哀丝豪竹:指悲壮的音乐。丝:弦乐器;竹:管乐器。剧饮:放量喝酒。钜野:古代大泽名。旧址在今山东钜野县附近,临近黄河。

平时一滴不入口,意气顿使千人惊。
顿:立刻。

国仇未报壮士老,匣(xiá)中宝剑夜有声。
匣:剑鞘。宝剑夜有声:这是表示壮志难酬的不平之鸣。

何当凯旋宴将士,三更雪压飞狐城!
何当:哪时能够。凯旋:胜利归来。飞狐城:在今河北省涞源县。当时被金人侵占。

参考资料:

1、 陆游.陆游经典作品选.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6月版:第45页
人生不作安期生,醉入东海骑长鲸;
犹当出作李西平,手枭逆贼清旧京。
金印辉煌未入手,白发种种来无情。
成都古寺卧秋晚,落日偏傍僧窗明。
岂其马上破贼手,哦诗长作寒螿鸣?
兴来买尽市桥酒,大车磊落堆长瓶;
哀丝豪竹助剧饮,如锯野受黄河倾。
平时一滴不入口,意气顿使千人惊。
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
何当凯旋宴将士,三更雪压飞狐城!

  诗用浪漫手法开始,前四句谈自己生平的抱负:或者做个安期生那样的神仙,游戏人生;要么做个李西平那样的名将,杀敌立功。这四句写得气势很雄壮,与李白《将进酒》等古风一样,给人以一种强烈的激励,使人进入振奋的状态。就表达上来说,前者又只是后者的陪衬,做神仙是幻想,做名将才是诗人努力想实现的方向。同时,用李西平事又十分贴切当时时局,陆游正是想要同李西平扫平逆贼、收复旧京长安一样扫平金虏、收复旧都汴京。

  然而,现实是残酷无情的,愿望是那么地虚无缥缈。诗人回到了现实,便把前四句放出的狂澜一下子倒挽回来,进而感叹自己,年龄老大,功业无成,只能闲居在僧寮,无聊地躺着,默送着夕阳西下。他想着,像自己这样的战士,就不能只作个诗人,发出凄苦的吟声,这决不是自己所愿意的,于是诗在沉重的压抑中再度放开,故作豪语,先写自己放浪于酒,意气奋发,从而在吐露心中郁结的烦闷时,又表现自己的豪情、对未来的向往,这就是收复失地,饮酒庆功。末两句结得很自然,既承上饮酒而来,又与起首要做李西平遥遥呼应。

  后人评放翁诗十九都是从军之作,这首诗虽然是闲居遣怀,主题仍与从军诗保持了一致。诗的格调雄放豪轶,悲中带壮,既有不满与牢骚,又充满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无论是醉歌作达还是自我排遣,都紧密围绕对国事的关心与对未来的信心,所以很有鼓舞力。

参考资料:

1、 缪钺等 .宋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7.12(2012.7重印):第942-944页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