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落魄楚汉间,风尘萧瑟多苦颜。
我年轻时在楚汉一带落魄失意,到处受到冷遇,流落风尘而郁郁寡欢。
自言管葛竟谁许,长吁莫错还闭关。
自言有管葛之才而有谁推许?只好长吁短叹,闭门谢客,在家赋闲。
一朝君王垂拂拭,剖心输丹雪胸臆。
一旦天子垂顾,加以佛拭之恩,我则尽心竭力以尽忠心。
忽蒙白日回景光,直上青云生羽翼。
忽蒙天子白日之光垂照,我如同胁王两翅,直飞青云之上。
幸陪鸾辇出鸿都,身骑飞龙天马驹。
有幸陪天子銮驾东入鸿都之门,身骑官中之龙马,好不威风。
。
王公大人借颜色,金璋紫绶来相趋。
这时王公大人无不借我以颜色,金章紫绶之高官也来奔走相趋。
当时结交何纷纷,片言道合惟有君。
当时与我结交的人是何等之多,但只有您才与我真正地志同道合。
待吾尽节报明主,然后相携卧白云。
待我尽节报效明主之后,我要与君一起隐居南山,同卧白云。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 .李白诗全译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347-348 .2、 李晖编 .李白诗选读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0年09月第1版 :56-59 .少年落魄楚汉间,风尘萧瑟多苦颜。
落魄:不得志。楚汉间:今湖北汉水流域一带,古属楚地。风尘萧瑟:指流落时奔走在风尘之中。萧瑟:风吹的声音。
自言管葛(gé)竟谁许,长吁(xū)莫错还闭关。
管:春秋时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的管仲。葛:三国时辅佐刘备成就蜀汉事业的诸葛亮。许:认可。莫错:冷落寂寞。闭关:关门。
一朝君王垂拂拭,剖心输丹雪胸臆(yì)。
垂:受到垂青。拂拭:擦拭。输:送。丹:赤心。雪:洗,使呈露,指全部露出来。
忽蒙白日回景光,直上青云生羽翼。
忽蒙白日回景光:骤然间受到皇帝的恩遇。蒙:受。白日:指皇帝。回:返照。景光:日光。比喻皇帝的恩遇。直上青云生羽翼:长上翅膀,直上青云,飞黄腾达。
幸陪鸾(luán)辇(niǎn)出鸿都,身骑飞龙天马驹(jū)。
幸陪鸾辇出鸿都:走出了翰林院荣幸地去陪从皇帝。鸾辇:皇帝坐的车子。鸿都:东汉时宫廷有鸿都门,文学之士都集中于此,这里指翰林院。身骑飞龙天马驹:我骑着宫廷里飞龙厩养的骏马。飞龙:唐禁中马厩名。唐代宫廷马厩有六个,以飞龙厩养的马为最好。天马:相传是西域大宛国产的好马。驹:骏马。唐制,翰林学士初入院,赐中厩马一匹,谓之长借马。其时李白供奉翰林,故得骑飞龙厩马。
王公大人借颜色,金璋(zhāng)紫绶(shòu)来相趋。
王公大人借颜色:封王封公的大贵族都以笑脸相迎。借颜色:犹言给面子。借:给。颜色:故作笑脸。金璋紫绶来相趋:带着铜印和紫色印带子的大官僚都跑来同我交往。金章:铜印。汉制,垂相、太尉、列侯、将军,皆金印紫纷。紫绶:紫色系印的带子。当时戴紫色印带子的是最高级的官。这里以金章紫绶代指大官僚。趋:跑,趋奉。
当时结交何纷纷,片言道合惟有君。
君:指杨山人。
待吾尽节报明主,然后相携卧白云。
待吾尽节报明主:等我尽到了一个臣子的义务,报答了贤明的君主。然后相携卧白云:然后同您并肩携手去隐居。卧白云:指到山林隐居。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 .李白诗全译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347-348 .2、 李晖编 .李白诗选读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0年09月第1版 :56-59 .此诗前一二句通过叙铺手法,写诗人年青时在楚汉一带流落“落魄”不得志、奔走在风尘之中的愁苦回忆。“落魄”、“风尘”、“萧瑟”、“多苦颜”,勾画出一副诗人流落不得志、凄凉冷清的感伤景致。
三四句写诗人经常以管仲、诸葛亮等人物自比,对他们自布衣一举而为卿相干一番进步事业衷心向往。“长吁莫错”,流露出社会现实的残酷,诗人政治抱负难以实现的痛楚与无奈,表现出诗人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失落之情。
五六句写诗人幻想得到唐玄宗赏识提拔,通过辅佐唐玄宗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诗人借“垂拂拭”喻受到统治者赏识和提拔,用擦拭物件上的灰尘来比喻对人才的提拔,形象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渴望建功立业、施展才华的抱负,给读者以深刻鲜明的形象,使说理更加透彻。
七八句写写诗人被唐玄宗召入朝廷,供奉翰林后的欣喜心情。“白日”、“景光”、“直上”、“青云”、“生羽翼”,使得诗意具有飞扬跋扈、不可一世的气慨,表现出诗人建功立业、施展才华的时机即将来临。
九十句写李白以不胜荣耀的感情,述说皇帝对他的恩宠,表现出诗人得到唐玄宗的宠幸后的政治地位发生变化。“骑飞龙”、“天马驹”、“借颜色”,侧面衬托出诗人政场得意的声势浩大。
十一十二句写诗人夸耀自己受到皇帝恩宠的地位,也揭露了统治集团中趋炎附势、黑暗腐朽的情形。“借颜色”、“来相趋”,突显官僚贵族追求功名利禄的真实写照。
十三十四句通过杨山人与官僚贵族的鲜明对比,表现出诗人对腐朽权贵的鄙视和厌恶。“惟有君”,侧面赞美杨山人清绝超拔、不与官僚贵族同流合污的品格,能起到点明题旨、升华主题的作用。
末两句写诗人辅佐君主实现政治理想抱负后归隐山林的愿望,流露出诗人不追求功名利禄,只愿“卧白云”的浪漫洒脱情怀。
此诗语言通俗易懂、言简意赅,结构严紧,前四句写诗人进入长安之前,自己虽然有理想和才干,但不为当权者所用,只好四处流浪。侧面衬托出唐玄宗统治集团的昏庸腐朽统治之下,具有进步政治理想的人才受到了排斥与打击。接而中间八句是写诗人终于受到唐玄宗的提拔,因而感到“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诗人觉得实现自己政治抱负的时候到了,流露出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那种一旦得志,受宠若惊的庸俗的一面也随之溢于言表。最后四句是写诗人自己决不跟那些腐朽的官僚贵族一样去追求功名利禄,而是选择实现政治理想之后就归隐山林。
“待吾尽节报明主”,是他把实现自己政治抱负的希望唐玄宗的真心话。诗人希望通过辅佐君主,施展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报答君主的“恩遇”。这时的李白还没有认识到唐玄宗已经完全成为一个顽固的大地主特权阶层利益的代表者,而是认为,只要有好的宰相,唐玄宗是会继续“贤明”起来。这只不过是李白的幻想罢了。李白在许多诗中提到退隐,这首诗里也要“卧白云”。李白所要的是在实现自己的进步的政治理想之后,不追求功名利禄,退出仕途,这与一般封建士大夫在不得志时那种逃避现实的“归去来兮”是有区别的。
参考资料:
1、 李晖编 .李白诗选读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0年09月第1版 :56-59 .
)
金天之西,白日所没。
康老胡雏,生彼月窟。
巉岩容仪,戍削风骨。
碧玉炅炅双目瞳,黄金拳拳两鬓红。
华盖垂下睫,嵩岳临上唇。
不睹诡谲貌,岂知造化神。
大道是文康之严父,元气乃文康之老亲。
抚顶弄盘古,推车转天轮。
云见日月初生时,铸冶火精与水银。
阳乌未出谷,顾兔半藏身。
女娲戏黄土,团作愚下人。
散在六合间,濛濛若沙尘。
生死了不尽,谁明此胡是仙真。
西海栽若木,东溟植扶桑。
别来几多时,枝叶万里长。
中国有七圣,半路颓洪荒。
陛下应运起,龙飞入咸阳。
赤眉立盆子,白水兴汉光。
叱咤四海动,洪涛为簸扬。
举足蹋紫微,天关自开张。
老胡感至德,东来进仙倡。
五色师子,九苞凤凰。
是老胡鸡犬,鸣舞飞帝乡。
淋漓飒沓,进退成行。
能胡歌,献汉酒。
跪双膝,立两肘。
散花指天举素手。
拜龙颜,献圣寿。
北斗戾,南山摧。
天子九九八十一万岁,长倾万岁杯。
金天之西,白日所没。
在遥远的西方,太阳落山的地方。
康老胡雏,生彼月窟。
传说中的胡人神仙文康就出生在那里。
巉岩容仪,戍削风骨。
老胡文康仪容奇特,五官就像陡峭的山峰一样古怪,骨骼清瘦,风度不凡。
碧玉炅炅双目瞳,黄金拳拳两鬓红。
他的双眼眼瞳碧绿而有光,头发金黄而弯曲,两鬓呈红色。
华盖垂下睫,嵩岳临上唇。
眼眉下垂着长长的睫毛,高耸的鼻子像山峰一样耸立在嘴唇的上方。
不睹诡谲貌,岂知造化神。
要不是看到这样离奇古怪的容貌,真不知道天地造物的神奇。
大道是文康之严父,元气乃文康之老亲。
大道应该是文康的严父,元气是文康之老亲。
抚顶弄盘古,推车转天轮。
老胡文康站起身举手可以像盘古一样摸到天顶,可以像推车一样推动天地转动。
云见日月初生时,铸冶火精与水银。
日月初生时云雾漫天,用它来铸冶火精与水银。
阳乌未出谷,顾兔半藏身。
三足乌还没有出谷,月中阴精还没有积成兔形,半隐着身子。
女娲戏黄土,团作愚下人。
女娲百无聊赖地用黄土捏造了富贵人,把泥浆撒落在地上,变成了一个个贫贱的人。
散在六合间,濛濛若沙尘。
把他们散落到人间,茫茫就像沙尘一样。
生死了不尽,谁明此胡是仙真。
文康生命不息,长生不老,谁又能说明他不是神仙呢?
西海栽若木,东溟植扶桑。
在西海栽上若木,在东海种植扶桑。
别来几多时,枝叶万里长。
过些日子再来看,神树的枝叶已经长了有几万里那么长了。
中国有七圣,半路颓洪荒。
安禄山叛乱,两京覆没,天下就像上古时期的洪荒之世。
陛下应运起,龙飞入咸阳。
陛下应运而起,即位于灵武,克复西京,大驾还都。
赤眉立盆子,白水兴汉光。
安禄山已死,群贼又拥立他的儿子为首领,但这不足为患,这就像汉代赤眉军叛乱立刘盆子为天子一样,成不了什么气候,陛下您就要像光武帝一样,励精图治,光复汉室。
叱咤四海动,洪涛为簸扬。
天下振动,寰宇洗清,边关无事,贸易开通。
举足蹋紫微,天关自开张。
举足登蹋紫微,天关为你开张。
老胡感至德,东来进仙倡。
西方的老胡文康感激陛下您的恩德,不远万里来到长安朝拜。
五色师子,九苞凤凰。
他带来了五彩狮子、九苞凤凰等。
是老胡鸡犬,鸣舞飞帝乡。
五色的狮子是老胡犬,九苞的凤凰是老胡的鸡,鸡鸣狮舞在帝乡。
淋漓飒沓,进退成行。
表演酣畅淋漓,英姿飒爽,进退有序,纵横成行。
能胡歌,献汉酒。
他们唱胡歌,献上美酒。
跪双膝,立两肘。
朝拜陛下时,都双膝跪地,前臂举起。
散花指天举素手。
素手指天如散花状。
拜龙颜,献圣寿。
给陛下祝寿。
北斗戾,南山摧。
即使北斗破裂,南山摧毁。
天子九九八十一万岁,长倾万岁杯。
愿陛下寿比南山,万寿无疆!
金天之西,白日所没。
金天:西方之天。
康老胡雏(chú),生彼月窟。
胡雏:胡人小儿,胡人童仆。
巉(chán)岩容仪,戍(shù)削风骨。
巉岩:本意是指山峰陡峭,这里形容长相奇特。
碧玉炅(jiǒng)炅双目瞳,黄金拳拳两鬓(bìn)红。
黄金拳拳:金黄色弯曲的头发。
华盖垂下睫,嵩(sōng)岳临上唇。
嵩岳:嵩山,这里比喻高高的鼻梁。
不睹诡谲貌,岂知造化神。
大道是文康之严父,元气乃文康之老亲。
抚顶弄盘古,推车转天轮。
盘古:我国神话中开天辟地创世的人。
云见日月初生时,铸冶火精与水银。
阳乌未出谷,顾兔半藏身。
“阳乌”两句:古代神话传说中在太阳里有三足乌,月中阴精积成兔形,这里借指太阳和月亮。
女娲戏黄土,团作愚下人。
散在六合间,濛濛若沙尘。
生死了不尽,谁明此胡是仙真。
仙真:道家称升仙得道之人。
西海栽若木,东溟植扶桑。
别来几多时,枝叶万里长。
中国有七圣,半路颓(tuí)洪荒。
七圣:指传说中的黄帝、方明、昌寓、张若、(xí)朋、昆阍(hūn)、滑稽七人。
陛下应运起,龙飞入咸阳。
赤眉立盆子,白水兴汉光。
白水:水名,源出湖北枣阳东大阜山,相传汉光武帝旧宅在此。五色师子:即五色狮子,道家传说中元始天尊的坐骑。鸡犬:传说汉朝淮南王刘安修炼成仙后,把剩下的药撒在院子里,鸡和狗吃了,也都升天了。南山:指终南山帝乡。
叱咤四海动,洪涛为簸扬。
举足蹋紫微,天关自开张。
老胡感至德,东来进仙倡。
五色师子,九苞(bāo)凤凰。
五色师子:即五色狮子,道家传说中元始天尊的坐骑。
是老胡鸡犬,鸣舞飞帝乡。
。鸡犬:传说汉朝淮南王刘安修炼成仙后,把剩下的药撒在院子里,鸡和狗吃了,也都升天了。
淋漓飒沓,进退成行。
能胡歌,献汉酒。
跪双膝,立两肘。
散花指天举素手。
拜龙颜,献圣寿。
北斗戾(lì),南山摧。
南山:指终南山帝乡。
天子九九八十一万岁,长倾万岁杯。
金天之西,白日所没。
康老胡雏,生彼月窟。
巉岩容仪,戍削风骨。
碧玉炅炅双目瞳,黄金拳拳两鬓红。
华盖垂下睫,嵩岳临上唇。
不睹诡谲貌,岂知造化神。
大道是文康之严父,元气乃文康之老亲。
抚顶弄盘古,推车转天轮。
云见日月初生时,铸冶火精与水银。
阳乌未出谷,顾兔半藏身。
女娲戏黄土,团作愚下人。
散在六合间,濛濛若沙尘。
生死了不尽,谁明此胡是仙真。
西海栽若木,东溟植扶桑。
别来几多时,枝叶万里长。
中国有七圣,半路颓洪荒。
陛下应运起,龙飞入咸阳。
赤眉立盆子,白水兴汉光。
叱咤四海动,洪涛为簸扬。
举足蹋紫微,天关自开张。
老胡感至德,东来进仙倡。
五色师子,九苞凤凰。
是老胡鸡犬,鸣舞飞帝乡。
淋漓飒沓,进退成行。
能胡歌,献汉酒。
跪双膝,立两肘。
散花指天举素手。
拜龙颜,献圣寿。
北斗戾,南山摧。
天子九九八十一万岁,长倾万岁杯。
)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在这寂寞的旅店中有谁来看望慰问,只有一盏孤灯与人相伴相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今夜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夜晚,我还在万里漂泊未能归家。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回首前尘竟是一事无成,令人感到悲凉伤心;孤独的我只有苦笑与酸辛。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愁苦使我容颜变老,两鬓斑白,在一片叹息声中又迎来了一个新春。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6862、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254-255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此二句脱胎于梁武帝萧衍《冬歌》:“一年漏将尽,万里人未归。君志固有在,妾躯乃无依。”
寥(liáo)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寥落:稀少,冷落。此处有孤独、寂寞之意。支离:即分散。《全唐诗》校:“一作羁离”。
愁颜与衰鬓(bìn),明日又逢春。
愁颜与衰鬓:《全唐诗》校:“一作衰颜与愁鬓”。又:《全唐诗》校:“一作去”。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6862、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254-255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此诗开篇把自己滞迹他乡的寂寞苦涩写得十分深刻,结尾处又给人一种以沉重的压抑感。全诗写出了沉思追忆和忆后重又回到现实时的自我嘲笑,蕴含着无穷的悲怆感慨和不尽的凄苦况味,写情切挚,寄慨深远。
诗人作诗,如果是思想感情的自然发泄,总是先有诗,然后有题目,题目是全诗内容的概括。这首诗的题目是“除夜宿石头驿”,可知诗的内容主要是“除夜”和“夜宿”。夜宿的地点是“石头驿”,可知是在旅途中夜宿。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写明了一个孤独的旅客夜宿在旅馆中。接着用第二联“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补充说明这个“夜”是“除夜”,这个“人”是离家很远的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转写这个“人”大年夜独宿在旅馆中的思想感情。“寥落悲前事”是说过去的一切事情,也就是种种生话遭遇,都是非常寂寞,非常失意,只会引起悲感。“支离笑此身”是说现在这个漂泊天涯的躯体,又如此之支离可笑。上句回想过去,没有得意事可供现在愉快地回忆;下句是自怜,现在已没有壮健的躯体能忍受流浪的生活。
第四句紧紧地承接上句。“愁颜与衰鬓”就是“此身”的“支离”形状。这样一个既忧愁,又衰老的旅客,独宿在旅馆里,明日又将逢到春天,真不知今后的命运如何。“明日又逢春”这一句,有两个意义:第一,它的作用是点明题目,结束全诗。今晚是除夕,明天是新年初一,春季的第一天。写的是明日,意义却在今夕。第二,作者用了一个“又”字,其思想基础是对于“逢春”并没有多大乐观的希望。年年逢春,年年仍然在漂泊中,而到了明天,又是一年的春天了。这一句底下,作者还有许多话没有说出来,给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间。这就是所谓“馀味”。
宋人姜夔在他的《白石道人诗说》中曾谈到诗语以有含蓄为贵,他说:“诗贵含蓄,东坡云:‘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也。’山谷尤谨于此,清庙之瑟,一唱三叹,远矣哉。后之学诗者,可不务乎?若句中无馀字,篇中无长语,非善之善者也,句中有馀味,篇中有馀意,善之善者也。”
可知最好的诗,必须做到句有馀味,编有馀意,总起来说,就是不可把话说尽,要留有让读者思考的馀地。作诗者固然要达到这样一种艺术高度,读诗者也需要具备一种探索馀味、馀意的高度欣赏力。
这首诗,一向被认为是唐人五律中的著名作品。其所以著名,完全是由于颔联“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历代以来,到年三十还住宿在旅馆里的人,总会感伤地朗诵这两句,以为诗人已代他形象地说出了寥落支离的情绪。因此,这两句诗成为唐诗中的名句。虽然这两句诗并不是戴叔伦的创作成果,而是化用了梁武帝《冬歌》“一年漏将尽,万里人未归”诗句,但是他换了两句的结构,强调了“夜”和“人”,放在他这首诗中,有了创新,就成为警句。
)
船下广陵去,月明征虏亭。
船顺流而下朝广陵驶去,明月照亮了征虏亭。
山花如绣颊,江火似流萤。
远望山花如娇艳似绣颊,江上万家灯火,像无数萤火虫飞来飞去。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 .全唐诗(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421 .2、 詹福瑞 等 .李白诗全译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800-801 .船下广陵(líng)去,月明征虏(lǔ)亭。
征虏亭:东晋时征虏将军谢石所建,故址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南郊。广陵:郡名,在今江苏省扬州市一带。
山花如绣颊(jiá),江火似流萤(yíng)。
绣颊:涂过胭脂的女子面颊,色如锦绣,因称绣颊。亦称“绣面”,或“花面”。一说绣颊疑为批颊,即戴胜鸟。这里借喻岸上山花的娇艳。江火:江上的渔火。江,咸本、玉本、郭本、朱本俱作”红“。刘本注云:江,今本作红,江字为胜。流萤:飞动的萤火虫。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 .全唐诗(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421 .2、 詹福瑞 等 .李白诗全译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800-801 .诗人运用流畅的语言,生动的比喻,在诗中形象地描绘了从征虏亭(在今南京)到广陵(今扬州)一带的江中夜景,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出游的喜悦之情。全诗语言如话,意境如画,对客观景物神态的描绘逼真传神,体现了作者驾驭语言的高超能力。
“船下广陵去,月明征虏亭”两句写诗人坐在小舟上回首仰望征虏亭,只见那高高的古亭在月光映照下,格外轮廓分明。
第三句:“山花如绣颊。”唐人风俗,少女妆饰面颊,称“绣颊”。白居易有诗云:“绣面谁家婢,鸦头几岁女。”刘禹锡亦有诗云:“花面丫头十三四,春来绰约向人扶。”李白是以“绣颊”代称少女,以之形容山花。这句诗是说,那征虏亭畔的丛丛山花,在朦胧的月色下,绰约多姿,好像一群天真烂漫的少女,伫立江头,为诗人依依送别。
“江火似流萤。”意思是说,那江上的渔火和江中倒映的万家灯火,星星点点,闪闪烁烁,迷迷茫茫,像无数萤火虫飞来飞去。
全诗描绘了一幅令人心醉的春江花月夜景图:岸上山花绰约多情,江上火点迷离奇幻;古亭静立于上,小舟轻摇于下,皓月临空,波光滟滟。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美好感情和出游的喜悦,都从画面中显现出来。
这首诗的意境十分优美,作者选取江船、明月、古亭、山花、江火这些景物,把征虏亭一带的夜色描绘得既妩媚动人又生机勃勃。夜色,在一般诗人的笔下多是宁静的,呈现出倦倦睡意的,但在李白的笔下却是生动的,精神十足的。他用少女的风姿来比喻岸边的山花,一下子给江岸增添了无限的生气与活力。夜晚江船的渔火本来是静止的,但是作者却从自己行船的感受角度去写,把静止的渔火写成动态的,使江面的景象活泼起来,飞动起来。作品中的景观,归根到底,是作者性格的反映,这首小诗使我们感受到李白那种飞扬跃动的性格特征。
参考资料:
1、 何庆善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33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