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剧·宜秋山赵礼让肥

:

第一折

(冲末扮赵孝、正末赵礼抬老旦、卜儿上)(卜儿诗云)汉季生民可奈何,深山无处避兵戈;朝来试看青铜镜,一夜忧愁白发多。老身姓李,失主姓赵,是这汴京人氏。所生下两个孩儿:大的赵孝,小的赵礼;两个十分孝顺。争奈家业飘零,无升合之粟。方今汉世中衰,兵戈四起,士民逃窜。似此乱离,只得随处趁熟。两个孩儿不知抬着老身到这甚么去处?(赵孝云)母亲,这是宜秋山。(正未云)哥哥,似这等艰难,何以度日呵?(唱)

【仙吕】【点绛唇】这些时囊箧消乏,又值着米粮增价,忧愁杀。一日三衙,几度添白发。(赵孝云)母亲,想俺弟兄两个,空学成满腹文章。俺只在这山中负薪,兄弟采些野菜药苗,似此充饥,几时是俺弟兄们发达的时节也?(正末云)哥哥,母亲年纪高大,俺正是家贫亲老,如之奈何?(唱)

【混江龙】待着峰粗粝,眼睁睁俺子母各天涯。想起来我心如刀割,题起来我泪似悬麻。饿杀人也无米无柴腹内饥,痛杀人也好儿好女眼前花。恢恢天网,漫漫黄沙,我一身饿死,四海无家。眼看得青云兄长事无成,可怜我白头老母年高大。压的我这双肩苦痛,走的我这两腿酸麻。

(赵孝云)兄弟,俺二人抬着母亲,来到这宜秋山下,是好一派山景也!(正末云)哥哥,看了这郊外景致,好是伤感人也呵!(唱)

【油葫芦】子母哀哉苦痛杀,恨转加,我这里举头一望好嗟呀!伤心老母难安插,空对着赏心山色堪图画。故园风落花,荒村水褪沙。俺只见斜阳一带林梢挂,掩映着茅舍两三家。

(卜儿云)孩儿,你看那日落山腰,渐渐的晚了也。(正末唱)

【天下乐】我则见落日平林噪晚鸦,火涯,何处家?则俺那弟兄每日月好是难过咱。母亲也年纪高,穴臣刂力乏,被这些穷家活把他没乱煞。

(云)哥哥,如今有那等官员财主每,朝朝饮宴,夜夜欢娱,他每那里知道俺这穷儒每苦楚也?(赵孝云)俺这穷的如此,富的可是怎生?兄弟略说一遍咱。(正末唱)

【哪吒令】想他每富家,杀羊也那宰马;每日取笑恰,飞觥也那走斝;俺百姓每痛杀,无根椽片瓦。那里有调和的五味全?但得个充饥罢。母子每苦痛哎天那!

(赵孝云)兄弟,富豪家如此般受用,兀的不苦杀俺这穷儒百姓也!(正末唱)

【鹊踏枝】他可也忒矜夸、忒豪华,争知俺少米无柴,怎地存札?子母每看看的饿杀,天那!则亏着俺这百姓人家。

(卜儿云)孩儿每,似这般饥馁,如之奈何也?(正末云)母亲。(唱)

【寄生草】饿的这民饥色,看看的如蜡渣。他每都家家上树把这槐芽掐,他每都村村沿道将偷皮剐,人每都人人绕户将粮食化。(赵孝云)兄弟,俺如今衣不遮身。食不充口。兀的不穷杀俺也!(正末唱)现如今弟兄衣袂不遮身,可着纶贫寒子母无安下。(云)我安排些饭食,与母亲食用咱。(赵孝云)兄弟,你则在这里守着母亲,我安排去。(正末云)哥哥陪侍母亲说话,你兄弟去。(卜儿云)你两个孩儿休去!老身安排去。(正末云)母亲坐的。您孩儿去这轿儿后面,还有一把儿米,就着这涧泉水,我淘了这米,拾的一把儿柴,兀的那一家儿人家!我去讨一把儿火。庄院里有人么?(丑扮都子开门科,云)是谁唤门哩?(正末云)我来讨一把儿火来。(都子云)兀的是火。等你做罢饭时,剩的刷锅水儿留些与我。(正末云)你要做甚么?(都子云)我要充饥哩。(下)(正末云)俺穷则穷,更有穷似俺的。我吹着这火,可早粥熟了也。哥哥,请母亲食用。这一碗与哥哥食用。(赵孝递粥科)(卜儿云)赵礼孩儿有么?(正末云)母亲,您孩儿有。(赵孝云)兄弟,你有么?(正末云)哥哥,您兄弟有了也。(唱)

【醉扶归】我吃的这茶饭有难消化,母亲那肌肤瘦力衰乏。(卜儿云)可怎生孩儿碗里无粥汤。(正末云)母亲,你孩儿吃了也。(赵孝云)母亲,你看兄弟拿着个空碗儿哩。(正末云)哥哥,您兄弟有。(唱)量这半杓儿粥都添了有甚那?转着这空碗儿我着这匙尖儿刮,我陪着个笑脸儿百般的喜洽。(背云)母亲今日吃了这些粥汤,明日吃甚么那?(唱)不由我泪不住行儿下。

(都子、俫儿上,云)这个庄户人家吃饭哩,我叫化些儿咱。(正末云)母亲你见么?则道咱三口儿受贫,又有艰难似俺的也!(唱)

【后庭花】我则见他番穿着绵纳甲,斜披着一片破背褡。你觑他泥污的腌身分,风梢的黑鼻凹。(都子云)爹爹、奶奶,有残汤剩饭,与俺这小孩儿一口儿吃也好那。(正末唱)他抱着个小娃娃。可是他蓬松着头发,歪笴笠头上搭,粗棍子子内拿,破麻鞋脚下叵寸,腰缠着一绺儿麻,口咽着半块瓜,一弄儿乔势煞,饥寒的怎觑他?

(都子云)可怜见,叫化些儿。(正末云)母亲!哥哥!(唱)

【青哥儿】他一声声向咱向咱抄化,我羞答答将甚些甚些赍发?可怜我也万苦千辛度命咱。现如今心似油炸,肉似钩搭,死是七八,那个提拔?(带云)母亲!哥哥!(唱)似这般凄凄凉凉,波波渌渌,今夜宿谁家?多管在茅檐下。

(都子云)孩儿也,俺回去来。(俫儿云)爹爹,我肚里饥。(都子云)你肚里饥么?(俫儿云)我肚里饥。可吃些甚么?(都子云)他也没的吃,咱别处寻讨去来。(都子、俫儿下)(卜儿云)孩儿每!收拾了,咱趁熟去来。(正末唱)

【赚煞尾】我口不觉开合,脚不知高下,我则见天转山摇地塌。(跌科)(卜儿云)孩儿,你敢无食力么?(正末云)母亲,您孩儿没用,倒吓着母亲也。(唱)不是我无食力身躯闪这一滑,多管是少人行山路凹凸。(带云)母亲。(唱)你莫叫吖吖,你孩儿水米不曾粘牙,看来日饥时俺吃甚么?不冻杀多应饿杀。眼见的山间林下,可怜身死野人家。(同下)


第二折

(卜儿上,诗云)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老身两个孩儿:赵孝、赵礼。大孩儿每日山中打柴为生;小的孩儿每日山中采野菜药苗,俺三口儿充饥。两个孩儿山中去了,老身家中做下些饭食,等两个孩儿回来食用咱。(下)(正末上,云)小生赵礼,哥哥赵孝,因趁熟来到这南阳宜秋山下,盖了一间草房居止。哥哥每日山中打柴;小生提着篮儿采些野菜药苗,与母亲哥哥充饥。赵礼也!空学成满腹诗书,何日是你那发迹的时节也呵?(唱)

【正宫】【端正好】则我这身似病中鹤,心若云间鹗,我本待要驾清风万里扶摇。半生四海无着落,空着我穷似投林鸟。

【滚绣球】文章教尔曹,诗书访先觉。我如今居无安食无求饱,慕颜回他也有一个陋巷箪瓢。挣着我这饿肚皮,拳挛着我这冻躯壳,我道来学好也啰!(带云)似赵礼这等受窘啊!(唱)我道来不学的也好,似这般无经营日月难熬!可不道人无举荐穷无奈,说甚么贫不忧愁富不骄,赤紧的众口嗷嗷。

(云)来到这山中,采些野菜,与老母食用波。(唱)

【倘秀才】我绕着这浅水深山寻些个中吃无毒的药苗,我行过这高岭长堤采些个叶嫩枝新的野蒿。吃了呵则愿的年老的尊堂得安乐,挨日月,度昏朝,我猛转过山林隘角。

【脱布衫】见腾腾的鸟起林梢,(内偻罗打鼓科)(唱)听冬冬的鼓振山腰。(敲锣科)(唱)珰珰的一声锣响。(打哨科)(唱)飕飕的几声胡哨。

(众偻儸出围住科)(正末唱)

【小梁州】我则见齐臻臻的强人摆列着。(云)不中!我与你走、走、走。(马武领偻儸冲上科,云)你走那里去?(正末唱)吓的我肉战身摇,黑黯黯杀气震青霄。(马武云)与我拿住那厮者!(正末唱)他那里高声叫,多咱是得命也无毛。

(马武云)这的是俺的地面,你怎敢擅便到此那?(正末唱)

【幺篇】这的是您占来水泊山林道,(马武云)这所在则许俺打围射猎也!(正末唱)则许您官人每射猎渔樵。(马武云)你这些不合来!(正末唱)小生也是不合信脚行,差来到。(马武云)这个是你的不是了也!(正末唱)这的是小生的违拗,告太仆且耽饶!(马武云)小校,与我拿上山来者!(拿到寨科,云)某中酒也!小偻儸打下泉水,磨的刀快,待某亲自剖腹剜心,做个醒酒汤儿吃。(众偻儸云)理会的。(正末唱)

【倘秀才】我见他料绰口凹凸着面貌,眼嵌鼻眍挠着脸脑,这厮那不劣缺的心肠决奸狡!宽展那猿猱臂,侧坐着虎熊腰,雄纠纠施呈那燥暴!(马武云)小偻儸,我请他吃筵席来。去了那厮巾帻者!(正末云)太仆请息雷霆之怒!(唱)

【滚绣球】则是这尘蒙了的贡禹冠。(马武云)剥了那厮衣服者!(正末唱)止不过霜侵了的季子袍。(马武云)有甚么金珠财宝,将来买命!(正末唱)我又无那邓通铸的钱,那里取金珠财宝?(马武云)某亲自下手也!(正末唱)又不是比干心七孔三毛。(马武云)这厮倒吃的好哩!(正末唱)止不过黑林侵的肌体羸,又无那红馥馥的皮肉娇。我这里骨崖崖欲行还倒,我是个饿损的人有甚么脂膘?我这里战钦钦膝跪和莎草。(马武云)小偻儸,与我把那刀磨的快者!(众偻儸云)理会的。(正末唱)他那里碜可可的人磨着带血的刀,吓的我怯怯侨侨。

(马武云)好是奇怪!我这虎头寨上,但凡拿住的人呵,见了俺丧胆亡魂。今朝拿住这厮,面不改色。兀那厮!你有甚么话说?(正末云)小生有一句话,可是敢对太仆说么?(马武喝云)口退!兀那厮,你说某听咱!(正末云)小生是个穷秀才,家中有老母、兄长。母亲年纪高大,哥哥软弱。太仆可怜见,告一个时辰假限,辞别老母、兄长,上山来受死。(马武云)噤声!我跟前调喉舌。我和你有个比喻:便似那小孩儿笼里盛着个鹊儿,那鹊儿在那笼里东撞西撞,不能勾撞出那笼去。不晓事的小的开了那笼门儿,那鹊儿忒楞楞飞在那树上。那小的可害慌也,点手叫那鹊儿:"你入笼里来!"他可是肯入来么?我如今拿住你,要杀了你。你告一个时辰假限,下山辞别老母、兄长。我放了你去呵,你可是肯来也不肯来?你辞呵待怎的?不辞呵待如何?你说某听咱。(正末唱)

【呆骨朵】我辞一辞呵着俺那年高老母知一个消耗。(带云)太仆!(唱)岂不闻道是哀哀父母劬劳?(马武云)你辞那母亲怎的?(正末唱)争奈俺老母年高,家兄软弱。(马武云)对你哥哥说些甚么?(正末唱)我着俺哥哥行仁孝,将俺那老母恩临报。(马武云)某不放你去!(正末唱)你做的个损别人安自己;母亲也,你可甚么养小来防备老!

(马武云)我放你去呵。你有甚么质当?(正末云)有,小生当下这个信字。(马武云)这个信字打甚么不紧!(正末云)俺秀才每仁义礼智信,唯有个信字不敢夫了。天无信四时失序,地无信五谷不生,人无信而不立。"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既是孔子之徒,岂敢失信于人乎?(马武云)既然如此,我放你下山去。(正末云)索是谢了太仆。(下)(马武云)小偻儸,那厮去了也。若是来呵,咱取一面笑;若不来呵,便罢。小偻儸,俺后山中饮酒去来。(下)(卜儿云)老身是赵孝、赵礼的母亲。两个孩儿不在家:一个孩儿负薪,一个孩儿采野菜药苗去了。不知两个孩儿有甚么勾当?老身这一会儿肉似钩搭,发似人揪,身心恍惚,不见两个孩儿回来。(正末慌上,云)走、走、走!(唱)

【倘秀才】走的我这口枯渴热烘烘面皮上浑如火燎,走的我遍体汗湿渌渌浑如水浇。(云)到家中,母亲道:孩儿你来了也。(唱)我可甚么买卖归米汗未消?(云)母亲,开门来!开门来!你孩儿来了也。(见科,卜儿云)孩儿,你这般慌做甚么?(正末唱)我入门来他问个端的,我欲待要说根苗。(云)您孩儿恰才山中撞……(卜儿云)孩儿,你撞着甚么来?(正末唱)一句话到我这舌尖上我便咽了。

(卜儿云)孩儿,你这般慌呵,为着甚么?(正末唱)

【滚绣球】您儿恰才山中觅吃食,不想疏林外遇着贼盗。他那片杀人心可敢替天行道,他便待下山来将您儿紧紧的相邀。他那里茶饭忒整齐,筵席忒宽绰,这恩临可端的杀身难报,他行那管夷吾德行才学。在先结下知心友,我可敢道今日番为刎颈交,也是我命运州招。

(卜儿云)孩儿,有谁人怎的你来,你说咱。(正末云)我说则说。母亲,你则休烦恼。(卜儿云)孩儿也,你说,我不烦恼。(正末云)你儿啥才采野菜药苗,不想遇着一伙贼盗。拿我到虎头寨里。待要杀坏了我。我告了一个时辰假限,下山来辞别了母亲、哥哥,上山受死去也。(卜儿云)孩儿,痛杀老身也!作不去呵也罢。等你哥哥来,俺三口儿亲身告他去!(正末云)母亲,告他去也不济事了。(唱)

【二煞】你道是办着一个耐心儿三口亲身告,恼犯那贼人瞪眼把俺来杀坏了。我宁可身做自当,自遭自受;我怎肯愁死愁生,向他行求免求饶!(带云)母亲。(唱)你省可里啼啼哭哭。怨怨哀哀,忄敞忄敞焦焦。我奈家贫也那亲老,穷火院怎生熬?

(云)母亲,俺哥哥何处去了?(卜儿云)你哥哥打柴去了。便回来也。(正末云)我眼见的不能勾见俺哥哥一面了也!(做哭科,唱)

【一煞】我共埯哥哥半生情分干休了。(带云)母亲!(唱)这的是你养儿女一世前程无下梢。我不能勾进取功名,干撇下母亲兄长,割舍我七尺身躯,和这满腹文学。(云)母亲请坐!受您孩儿几拜。(唱)我这里拜辞在阶下,知咱每相见在何年?不想我死在今朝。(卜儿云)孩儿也!等哥哥见一面去也好。(正末唱)我也等不的哥哥来到,怎肯失口信与儿曹!

【随煞尾】我猛然拜罢那双脚。(卜儿哭云)儿也!则被你痛杀我也!(正末唱)哎呀!不阻防脑背后番身吃一交。(带云)母亲!(唱)那残病的身躯省懊恼,鼻痛心酸两泪抛,腹热肠慌乱刀绞。我想他毒害的强贼,我今日死不可逃。母亲也,则您这生分的孩儿,我其实送不的你那老!(哭下)

(卜儿云)孩儿受死去了也。不见大的个孩儿来,怎生是好?(赵孝上,云)小生赵孝,山中打柴去来。不知家中有甚么勾当?肉如钩搭。发似人揪,心中恍惚。来到门首也,见母亲去来!(见科,云)母亲,您孩儿来家也。母亲,你这般慌做甚么?(卜儿云)孩儿,你不知道。有你兄弟山中遇着一伙强贼,要杀坏了您兄弟。他告了一个时辰假限,辞别了老身,等不见你来,怕误了假限,上山受死去了也!(赵孝云)是真个?母亲,你则在家中。他是我一父母的亲兄弟,兄弟有难,要我做甚么?可不道"兄弟如同手足",手足断了难续。舍了我这性命,不管那里,我救兄弟去走一遭也!(下)(卜儿云)谁想有这场事?两个孩儿都去了也,要我这老性命做甚么?我掩上这门,我一步一跌也赶将去,救两个孩儿性命走一遭。孩儿也,兀的不痛杀我也!(下)


第三折

(马武引偻儸上,诗云)涧水湾湾绕寨门,野花斜插渗青巾。带糟浊酒论盆饮,叶子黄金整秤分。某姓马名武,字子章,乃邓州人氏,学成十八般武艺。当年应武举去来,嫌某形容丑叉,以此上不用某。某今在这宜秋山虎头寨,落草为寇,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每一日要吃一副人心肝。今日拿住一头牛,欲待杀坏他;他哀告某,告一个时辰假限,下山辞别他那老母、兄长去了。这早晚敢待来也。(正末上,云)走、走、走,误了时辰也!(唱)

【越调】【斗鹌鹑】好着我东倒西歪,失魂丧魄,北去南来。(带云)苦也啰!苦也啰!(唱)只恁的天宽地窄,你也好别辨个贤愚,怎么的不分个皂白!俺母亲年纪高,筋力衰,怎当他一迷里胡为,百般家布摆!

【紫花儿序】投至得长营大寨,我可甚么乐道安贫?(带云)天那!天那!(唱)怎遭这场横祸非灾!则你那睡魂不醒,怪眼难开。哀哉!只我这七尺身躯本贯世才,你刬的将我似牛羊般看待?我又不曾乐极悲生,那里是苦尽甘来?

(云)可早来到山中也,不免见太仆去。(跪见科)(马武云)兀那厮,你来了也!(正末云)大仆,小生来了也,与个快性,杀、杀、杀。(唱)

【凭阑人】由你将我身躯七事子开,由你将我心肝一件件摘。我道来、我道来,除死呵无大灾。(赵孝慌上,云)那里不寻我那兄弟?兀那里不是我兄弟!(赵孝见正末哭科,云)兄弟,痛杀我也!(马武云)好、好、好,又走将一头牛来了也。(正末唱)

【调笑令】兀的不快哉,好着我痛伤怀!不俫,这的是那里每哥哥走到来?咱两个好心实无赛,一任将俺肉折皮开。将俺这残零骨殖儿休要损坏,将俺这弟兄每一处里藏埋。

(卜儿上,云)远远的一簇人闹,敢是我那两个孩儿么?(卜儿做见哭科)(马武云)又走将一头牛来了也。(正末云)兀的不是母亲来了也!(唱)

【秃厮儿】至死也休将口开,谁着你杀人处钻出头来?这搭儿里问甚好共歹。也是我年月日时衰,应该。

【圣药王】谁着你头不抬,眼倦开,大踏步走向舍身崖。不索你三个争,那个乖,也是前生注定血光灾。(带云)好也啰!(唱)今日早福谢一时来。(马武云)你来了也,我不杀你,是我失信;你若不来呵,便是你失信。(拿正末科,云)我杀了这厮者!(赵孝云)太仆可怜见,小生肥,留着兄弟,杀了我者!(马武云)好,好,好。留着你兄弟。我则杀你。(拿赵孝科)(正末云)太仆可怜见,小生肥,杀了小生者;留着我哥哥,侍奉母亲。杀了小生者!(马武拿正末科,云)好,好,好。我杀了这厮者。(卜儿云)太仆可怜见。两个孩儿寻觅将来的茶饭,都是老身吃了,老身肥,留着两个孩儿,杀了老婆子者!(马武云)好,好,好。我则杀了这个老婆子者。(赵孝同正末云)太仆可怜见,留着老母,俺两个肥,杀了俺两个者!(马武怒科,云)噤声!你看他波。杀着这厮,大的道:太仆可怜见。留着兄弟,侍养母亲,杀了我者;杀这大的,那小的道:留着哥哥,侍养老母,杀了我者;杀这两个小厮,这婆子道:老婆子肥,杀了我者。我不杀你,你倒杀了我罢!马武也,你寻思波。兀的不是兄爱弟敬,为母者大贤,为子者至孝。你家中也有一爹二娘,三兄四弟,五姊六妹,知他死在谁人剑锋之下,填于草野沟壑之中?说兀的做甚!(诗云)从头一一说行藏,和我腮边泪两行;我是个杀人放火搊搜汉,则他这孝心肠感动我这铁心肠。罢、罢、罢。我不杀你,我饶了你,放你回去。(正末谢科,云)谢了太仆!(唱)

【络丝娘】我只道你杀人刀十分的利害,元来这活人心依然尚在。便做道俺两个该死的游魂甚耽待,也则是可怜见白头奶奶。

(马武云)你母子三个,我都不杀了,快回去罢!(卜儿同赵孝、正末再拜谢科)(正末唱)

【东原乐】敢道是凶年岁,瘦骨骸,便剐将来也填不满一餐债。因此在饿虎喉中乞得这免死牌,蒙恩贷。从今后遥望着你的营门常常礼拜!

(做行科)(马武云)你回来!(正末云)太仆莫不番悔么?(马武云)男子汉一言已出,岂有番悔!敢问贤士姓甚名谁?(正末云)小生赵礼,哥哥赵孝。(马武云)谁是赵孝、赵礼?(正末云)小生二人便是。(马武云)莫非是汉朝中三请不至的么?(正末云)然也,然也。(马武云)我寻贤士、觅贤士,原来在于此处。贤士请坐,受马武几拜!(正末云)太仆年纪大,如何倒拜小生?(马武云)我拜德不拜寿。我把哥哥擒于山寨,触犯着贤士休怪。请贤士稳稳安坐,受取马武八拜!(正末还礼科。云)壮士请起!敢问壮士姓甚名谁?(马武云)某姓马名武,字子章。(正末云)壮哉,壮哉!闻名不曾见面。壮士为甚么不下山应武举去?(马武云)某也曾应举来,嫌某丑叉不用,不得已而为之。小偻儸,将那衣服一套、金银一秤、白米一斛,与两个贤士侍养老母。休嫌轻微也!(正末云)壮土,你若肯去进取功名,到于帝都阙下呵,(唱)

【收尾】稳情取马步禁军都元帅。骨剌刺两面门旗展开。(带云)写着道是:风高放火,月黑杀人;图财致命,你死我活。(唱)我将你九江四海是非心,(带云)倒换做腰悬金印,身挂虎符,名标青史,图像麒麟。(唱)兀的万古千年那姓名来改。(并下)


第四折

(外扮邓禹引众将官、祗从上,诗云)少小生来胆气雄,曾将长剑倚崆峒。凌烟阁上丹青画,肯着他人第一功。吴姓邓名禹,字仲华。辅佐光武皇帝,平定天下,官拜高密侯之职。如今建武元年,着某在丞相府差定二十八个开国功臣。只有铜刀马武,是他战功独多,封为天下兵马大元帅,以下各随次第加官赐赏。这且不在话下。某又泰圣人的命,道各处盗贼已灭,思得贤士,以佐太平。已曾分付功臣马武等,但有所知。即便举荐入朝。听某择用。怎么这几时还不见有甚贤士到来?令人,你与某请将马武来者。(祗从云)理会的。马武安在?(马武上,诗云)男儿立事业,何用好容颜;铜刀安社稷,匹马定江山。某乃铜刀马武是也。自从离了宜秋山虎头寨,来到京师。谢圣恩可怜,用某为将,讨灭了赤眉、铜马大盗,屡立战功。观如今某为兵马大元帅之职,奉邓老丞相分付,着某等举荐贤士,佐理太平。想得当今贤士,再无有过如赵礼、赵孝的。已曾将他名姓,着令所在地方,安车蒲轮,传送入朝去了,今日老丞相呼唤,不如更有何事,须索见去,可早来到也。不必报复,某自过去。(见科,云)老丞相呼唤末将,那厢调遣?(邓禹云)即今圣人卧寐求贤,好生悬望。前者分付汝等保举的贤士如何?(马武云)据末将所知,有赵礼、赵孝二人,节义无亏,堪充保举。(邓禹云)这贤士今在何处?(马武云)据末将已令人请去了,这早晚敢待来也。(邓禹云)你且一壁住者,待他来时,看道可认的你么?令人,只等贤上到来。报复我知。(祗从云)理会的。(正末同母、兄上,云)小生赵礼是也。母亲,哥哥,谁想有今日也呵!(唱)

【双调】【新水令】贤臣良将保銮舆,正遇着得收成太平时序。一人元有庆,四海永无虞。顿首山呼,显见的圣大子百灵助。

(赵孝云)兄弟,我和你安车驷马,一路传送到京,全不似抬着母亲。到宜秋山下这段光景也。(正末唱)

【沉醉东风】想当时受尽了千辛万苦,谁承望有今日驷马安车。随着这同胞共乳兄,将着俺皓首苍颜母,稳请受皇家俸禄。煞强似一片荒山掘野蔬,才得个平生愿足。

(云)可早来到丞相府了也。令人,报复去,道有赵孝、赵礼母子三人,在于门首。(祗从报见科)(邓禹云)贤士,你敢是赵礼、赵孝么?(正末云)小生便是。(邓禹云)这里有你个大恩人在班中,你自认他去。(正末做认科,唱)

【乔牌儿】对着这两班文共武,排头儿认将去,则俺那大恩人是甚的亲和故?(马武云)贤士躧脚也。(正未唱)猛抬头好教我添怕怖。

【挂玉钩】吓的我手儿脚儿滴羞蹀躞战笃速。(马武云)贤士,你怕甚么?(正末唱)想着你那摘胆剜心处。(马武云)宜秋山下不成一个管待,至今犹自惭愧。(正末唱)当日个管待杀我也峨冠士大夫,谁想道这搭儿重相遇。多谢你个架海梁、擎大柱!生死难忘,今古谁如?

(云)左右,将那礼物过来!白米一斛、金银一秤、衣服一套,权送将军,做答贺之礼。(马武云)这是宜秋山虎头寨我与你的东西,怎生不用,留到今日?(正末云)老母严教,断然不用!(唱)

【雁儿落】休道是莽将军不重儒,肯放我泼书生还奉母。既当日你金银曾受来,我如今这酬答何推拒?

(马武云)贤士,敢道我这东西是打劫人的,故此不用。你只合就将来,首告官中,也不该私留盗赃在家,做的个知情不举!(正末唱)

【得胜令】我可也须识报恩珠,怎敢便不饮盗泉余!若非你肯发慈悲念,准替咱存留冻饿躯?(马武云)贤士,你两个那孝顺不必说了;久闻你学问过人,文章盖世,直到今日,举荐入朝,也是迟哩!(正末唱)嗟吁!还说甚有学问千金赋,踌躇,干着了荐贤良一纸书。

(卜儿云)我母子若非得老丞相保奏,岂有今日?请受妾身和两个孩儿几拜!(正末唱)

【沽美酒】离家乡万里途,要囊箧一文无,本是桑间一饿夫。今日做朝中宰辅,享荣华改门户。(邓禹云)贤士,这就是马武元帅举荐你来,老夫何功之有?(正末唱)

【太平令】我只道保奏的是当朝邓禹,却原来是马武一力吹嘘。但平生我和他有何知遇?多则是大也有安排我处。自语,甚福?托赖着帝主,则愿的万万岁民安国富!

(邓禹云)贤士,你一家儿望阙跪者,听圣人的命。俺大汉建武中兴,灭群盗四海升平。云台上二十八将,一个个图画丹青。有元帅铜刀马武,举荐你贤士来京;道宜秋山让肥争死,似这般节义堪称。封赵孝翰林学士,弟赵礼御史中丞;其老母犹为贤德,着有司旌表门庭。更赐予黄金千两,助薪水永耀清名。示群臣各加策励,休辜负圣代恩荣。

题目虎头寨马武仗义

正名宜秋山赵礼让肥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秦简夫

秦简夫,元代戏曲作家。大都(今北京)人,生卒年与生平事迹均不详。其父生前好友东堂老李实,受亡友之托,对扬州奴苦心教诲和帮助,使他痛改前非,终于浪子回头,重振家业。秦简夫为元杂剧末期之剧作者,为元代中期以后,追随关汉卿脚步,文辞本色之剧人,有别于王实甫、白朴、马致远等诗人杂剧作家之各逞词才的作风,力求剧本结构紧凑。现存作品有《东堂老劝破家子弟》、《陶母剪发待宾》、《孝义士赵礼让肥》三种,均以表现家庭伦理为主题。 3篇诗文

猜你喜欢

折桂令·春情

: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
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
证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我从出生到现在都不知道什么是相思,才刚刚懂了什么是相思,却深受着相思的折磨。

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
身体像飘浮的云,心像纷飞的柳絮,气像一缕缕游丝。

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
空剩下一丝余香留在此,殷勤盼望的情侣又到哪里去了呢?

证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相思的痛苦什么时候最猛烈呢?是灯光半昏半暗时,月亮半明半亮时。

参考资料:

1、 王震远等 .元曲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8 :908-909 .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
身似浮云:形容身体虚弱,走路晕晕乎乎,摇摇晃晃,像飘浮的云一样。

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
余香:指情人留下的定情物。盼千金游子何之:殷勤盼望的情侣到哪里去了。何之,往哪里去了。千金:喻珍贵。千金游子:远去的情人是富家子弟。

证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证候:即症候,疾病,此处指相思的痛苦。

参考资料:

1、 王震远等 .元曲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8 :908-909 .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
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
证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这是一首闺妇思夫之作。题目为“春情”显然是写男女的爱慕之意,而全曲描写一位年轻女子的相思之情,读来侧恻动人。全曲分为四个层次:首三句说少女陷入了不能自拔的相思之病;次三句极表少女处于相思中的病态心理与神情举止;后二句则点出少女害相思病的原因;最后宕开一笔,以既形象又含蓄的笔墨逗露出少女心巾所思。全曲一气流走,平易简朴而不失风韵,自然夭成而曲折尽致,极尽相思之状。

  “平生不会相思”三句,说明这位少女尚是初恋。情窦初开,才解相思,正切合“春情”的题目。因为是初次尝到爱情的琼浆,所似一旦不见情人,那相思之倩便无比深刻和真诚。有人说爱情是苦味的,“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已道出此中三昧。这三句一气贯注,明白如话,然其中感情的波澜已显然可见。于是下面三句便只体地去形容这位患了相思病的少女的种种神情与心态。

  “身似浮云”三句,是漂亮的鼎足对。“身似浮云”表现了少妇坐卧不宁的心态;“心如飞絮”表现了少妇的魂不守舍;“气若游丝”表现了少妇因思念而恹恹欲病的形态。作者通过对少妇身、心、气的描写,将少妇“便害相思”的情态表现得淋漓尽致。短短几句,就足见女主人公的相思之苦、恋情之深。

  “空一缕余香在此”,乃是作者的比喻之词,形容少女孤凄的处境。著一“空”字,便曲尽她空房独守,寂寞冷落的情怀;“一缕余香”四字,若即若离,似实似虚,暗喻少女的情思飘忽不定而绵绵不绝。至“盼千金游子何之”一句才点破了她愁思的真正原因,原来她心之所系,魂牵梦萦的是一位出游在外的高贵男子,少女日夜思念盼望着他。这句与上句对仗成文,不仅词句相偶,而且意思也对应,一说少女而一说游子,一在此而一在彼,然而由于对偶的工巧与意思的连贯,丝毫不觉得人工的雕凿之痕,足可见作者驾驭语言的娴熟。

  最后四句是一问一答,作为全篇的一个补笔。“证候”是医家用语,犹言病状,因为上文言少女得了相思病,故北处以“证候”指她的多愁善感,入骨相思,也与上文“害”字与“气若游丝”诸句给合。作者设问:什么时候是少女相思最苦的时刻?便是夜阑灯昏,月色朦胧之时。这本是情侣们成双作对,欢爱情浓的时刻,然万对于茕然一生独一身的她来说,忧愁与烦恼却爬上了眉尖心头。不可排遣的相思!

  这首曲子语言上的一个特色便是首三句都押了同一个“思”字,末四句则同抑了一个“时”字,不忌重复,信手写去,却有一种出自天籁的真味。这正是曲子不同于诗词的地方,曲不忌俗,也不忌犯,而贵在明白率真,得天然之趣,一也就是曲家所谓的“本色”。

参考资料:

1、 王震远等 .元曲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8 :908-909 .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朝天子·西湖

:
里湖,外湖,无处是无春处。真山真水真画春,一片玲珑玉。宜酒宜诗,宜晴宜雨,销金锅锦绣窟。老苏,老逋,杨柳堤梅花墓。
里湖,外湖,无处是无春处。真山真水真画图,一片玲珑玉。宜酒宜诗,宜晴宜雨,销金锅锦绣窟。老苏,老逋,杨柳堤梅花墓。
西湖春色无处不在,它兼有真山真水和真画图之美,湖水澄澈明净,就像是玲珑美玉。面对西湖,它添人酒兴,给人灵感,它在任何时候都有不同的美。西湖如此之美,一年四季游人不断,人们花在西湖上的钱难以数计。西湖又因苏堤、梅花墓而更显得清雅恬淡。

参考资料:

1、 蒋星煜 等.元曲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1250
里湖,外湖,无处是无春处。真山真水真画图,一片玲珑玉。宜酒宜诗,宜晴宜雨,销金锅锦绣窟。老苏,老逋(bū),杨柳堤梅花墓。
中吕:词曲宫调名。朝天子:曲牌名,属中吕宫。西湖:此指杭州西湖。里湖、外湖:杭州西湖以苏堤为界分里湖、外湖。销金锅:喻挥金如土,用钱如沙,像销金的锅子一样。锦绣窟:言西湖是衣锦披绣的窟穴。老苏:即宋代文学家苏轼。老逋:指北宋诗人林逋。隐居西湖,孤山,植梅养鹤,人称“梅妻鹤子”。杨柳堤:指“苏堤”。梅花墓:指林逋墓。

参考资料:

1、 蒋星煜 等.元曲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1250
里湖,外湖,无处是无春处。真山真水真画图,一片玲珑玉。宜酒宜诗,宜晴宜雨,销金锅锦绣窟。老苏,老逋,杨柳堤梅花墓。

  这首小令从多方位、多角度描写杭州西湖的水光山色,绘出西湖碧波荡漾、荷花飘香、晴阴皆美的自然风光,展示出一派欢歌笑语、天顺民昌的盛世之景。全曲赞美西湖生气盎然、甜美和熙、胜似“天堂”,展示出一派欢歌笑语、天顺民昌的盛世之景,溢美之词漾溢其间。

  开头“里湖,外湖,无处是无春处”,总览西湖之春,写出了武林胜境韶光好趁、春色满眼的诱人景象。西湖以以苏堤为界分里湖和外湖。“无处是无春处”句,并不避讳两个“无”字,自然巧妙,虽不去写具体景观,却展示了一个春到西湖,生机盎然的总印象。

  “真山真水真画图,一片玲珑玉”两句进一步渲染春满西湖的景象,先以画图作比,又以美玉相喻,景象就更为具体了。仍然是总览全景,不求细致描画。“真山真水真画图”句甚妙,明明是真山真水,而不是图画,偏说是“真图画”。三个“真”字,与上句的两个“无”字,又造成了呼应,使语言呈现出故意重复用字的规律美。“一片玲珑玉”,总括西湖之澄澈明净,犹如玲珑剔透的美玉,而且是一片,不是一块。这种写法局部上有所模糊,总体感却是十分突出的。

  “宜酒宜诗,宜晴宜雨”两句,是写西湖的迷人风景无时无处不撩人心动。诗酒唱和于西湖之上,面对绮丽景致,更发人豪兴,牵惹诗魂。“销金锅”,喻西湖是个挥金如土用钱如沙的胜地;“锦绣窟”,喻西湖如衣锦披绣的窟穴。二句极写繁盛,含无限感慨,有赞叹,也有思索。

  结尾“老苏,老逋,杨柳堤梅花墓”,以林逋和苏轼二人的高节,映衬西湖的格调清雅,并以苏堤和孤山作为西湖有代表性的景观,以收束全曲。如果说全曲前半部分写西湖是一片玉,后半部分就是具体写西湖的两个珠:苏堤和孤山。有全景也有局部,写轮廓也写细部,整个西湖春色就尽收眼底了。

  从写法上看,此曲最突出的特点是用笔简淡而又粗豪,多以全景和远景出之,不弄小巧,使画面具有淋漓酣畅之美,即使写具体景观,也以写意笔法为之,点到即止,全是远眺式的。在风格上,此曲一反《朝天子》曲牌“感叹伤悲”的传统,变为粗豪酣畅,颇有创造性。

参考资料:

1、 王星琦 等.元曲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894-896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阳春曲·题情

:

轻拈斑管书心事,细折银笺写恨词。可怜不惯害相思,则被你个肯字儿,迤逗我许多时。

鬓云懒理松金凤,胭粉慵施减玉容。伤情经岁绣帏空,心绪冗,闷倚翠屏。

慵拈粉线闲金缕,懒酌琼浆冷玉壶。才郎一去信音疏,长叹吁,香脸泪如珠。

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奶娘催逼紧拘钳,甚是严,越间阻越情忺。

笑将红袖遮银烛,不放才郎夜看书。相偎相抱取欢娱,止不过迭应举,及第待何如。

百忙里铰甚鞋儿样,寂寞罗帏冷篆香。向前搂定可憎娘,止不过赶嫁妆,误了又何妨。

轻拈斑管书心事,细折银笺写恨词。可怜不惯害相思,则被你个肯字儿,迤逗我许多时。
轻轻拈着斑纹的竹子做成的毛笔写着心里的事情,细细的信笺抒写离愁别恨的话,可怜常常害相思之苦,都是你口中说的“肯”字,挑逗我等了多时。

鬓云懒理松金凤,胭粉慵施减玉容。伤情经岁绣帏空,心绪冗,闷倚翠屏。
乌云般的鬓发懒得去梳理,头上金凤钗也松散了,脂粉也不想施抹,颜容渐渐地衰减。长时间的独守空房让人伤情,心绪混乱,愁闷地倚靠着翠屏。

慵拈粉线闲金缕,懒酌琼浆冷玉壶。才郎一去信音疏,长叹吁,香脸泪如珠。
懒得去裁剪衣裳,针线活也闲下来了,连美酒都提不起劲头了,只能让玉壶生冷。才子情郎这一去音信全无,我只有长吁短叹,香脸上流泪如珠。

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奶娘催逼紧拘钳,甚是严,越间阻越情忺。
自古以来老天爷对好事都很吝啬,瓜儿的生长也总是先苦后甜。奶娘催逼拘管得像钳子一样紧,特别严。可越是从中阻拦,咱两人的感情却越深炽。

笑将红袖遮银烛,不放才郎夜看书。相偎相抱取欢娱,止不过迭应举,及第待何如。
笑着用红袖遮挡着白色的蜡烛,不让我的才子情郎夜里苦读书。互相依偎互相拥抱欢愉取乐,只不过是为了应举才如此用功,就算考上了又怎么样?

百忙里铰甚鞋儿样,寂寞罗帏冷篆香。向前搂定可憎娘,止不过赶嫁妆,误了又何妨。
百忙中你剪什么鞋样呢,我这里罗帐空空很寂寞,连篆香都发冷了。上前搂住可爱又可恨的娇娘,只不过是为了赶做嫁妆,就是误了嫁妆又有何妨?

参考资料:

1、 白寿彝 等.文史英华·散曲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3:322、 陈思思 于湘婉.元曲鉴赏大全集(上).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333、 康 林.妙引宋词好口才.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 2007:1814、 思 履 .元曲三百首(超值彩图白金版).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3:60

轻拈斑管书心事,细折银笺(jiān)写恨词。可怜不惯害相思,则被你个肯字儿,迤(yí)逗我许多时。
阳春曲:曲牌名,又名“喜春来”、“惜芳春”。题情:曲题。斑管:有斑纹的竹子做成的毛笔。银笺:洁白的信笺。恨词:抒写离愁别恨的话。迤逗:勾引,挑逗。

(bìn)云懒理松金凤,胭粉慵(yōng)施减玉容。伤情经岁绣帏(wéi)空,心绪冗,闷倚翠屏。
鬓云:形容妇女鬓发美如乌云。金凤:凤形的首饰。玉容:美称女子的容貌。

慵拈(niān)粉线闲金缕,懒酌(zhuó)琼浆冷玉壶。才郎一去信音疏,长叹吁,香脸泪如珠。
粉线:沾有黄、白色粉的粗线,用于裁衣时打底样。琼浆:原指仙人的饮料,此处喻美酒。

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奶娘催逼紧拘钳(qián),甚是严,越间阻越情忺(xiān)
好事:指男女间的爱情。俭:约束,拘检。奶娘:即亲娘。紧拘钳:紧紧地加以拘束钳制。间阻:从中阻拦。情忺:情投意合。

笑将红袖遮银烛,不放才郎夜看书。相偎相抱取欢娱,止不过迭(dié)应举,及第待何如。
红袖:红色的衣袖。银烛:雪亮的蜡烛。止不过:即只不过。迭应举:屡次参加科举考试。及第:科举应试后中选。

百忙里铰(jiǎo)甚鞋儿样,寂寞罗帏冷篆(zhuàn)香。向前搂定可憎娘,止不过赶嫁妆,误了又何妨。
铰:用剪刀的两刃相夹切,用剪刀剪。罗帏:罗帐。篆香:犹盘香。

参考资料:

1、 白寿彝 等.文史英华·散曲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3:322、 陈思思 于湘婉.元曲鉴赏大全集(上).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333、 康 林.妙引宋词好口才.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 2007:1814、 思 履 .元曲三百首(超值彩图白金版).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3:60

轻拈斑管书心事,细折银笺写恨词。可怜折惯害相思,则被你个肯字儿,迤逗我许多时。

鬓云懒理松金凤,胭粉慵施减玉容。伤情经岁绣帏空,心绪冗,闷倚翠屏。

慵拈粉线闲金缕,懒酌琼浆冷玉壶。才郎一去信音疏,长叹吁,香脸泪如珠。

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奶娘催逼紧拘钳,甚是严,越间阻越情忺。

笑将红袖遮银烛,折放才郎夜看书。相偎相抱取欢娱,止折过迭应举,及第待何如。

百忙里铰甚鞋儿样,寂寞罗帏冷篆香。向前搂定可憎娘,止折过赶嫁妆,误了又何妨。

  这一组曲子名曰“题情”,共六首。前三首写女子的相思,后三首写男女的相会。它们是互有关联而又能独立成篇的作品。

  第一首写初恋少女被情人撩起情感的风波后又遭冷淡时的复杂心情。前两句说女主人公将银白色的信笺细细折来,然后轻拈有着美丽斑纹的毛笔,打算一字字一行行地抒写自己的心事。而她的心事,用一个词概括,就是“离恨”。第三句是女主人公的自叹之词,她初尝相思滋味,无计消除,而自悯自怜。最后两句说明女主人公这般相思这般恨,原来是因为她得到心上人的首肯。早已亲口许肯,却依然被“迤逗”,因而女主人公爱怨交加,恼恨绵绵。

  第二首和第三首可以看作是第一首中“迤逗”的具体内容:懒理鬓云、慵施脂粉;慵拈粉线,懒酌琼浆;还常常要在长吁短叹声中落泪。这样就生动地勾勒出一个陷于相思的情网中人的形象。

  第四首,表现女主人公反抗封建礼教追求自由美好爱情的强烈愿望,语言质直有力,颇有古代民歌小调色彩。“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说明任何好事都像瓜儿要先苦后甜一样,历经磨难方能成功。这后一句是元人习用俗语,常被曲家引入作品中。“奶娘催逼紧拘钳,甚是严,越间阻越情忺。”古代少女居于深闺,从小就被家长严加看管,但是人的自然天性、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求,却关锁折住。最后女主人公的态度表达得极为分明,口吻犀利,活现出一个大胆、热烈,敢于藐视礼教、冲破封建罗网的女子形象。

  第五首写女主人公对封建科举制度的蔑视。封建社会迫使青年男子追求功名,应试中举,折知拆散和破坏了多少热恋的和新婚的青年男女。女主人公的大胆举动,看似轻浪,实际是对科举制度破坏爱情幸福的批评,从另一个角度表现了青年男女的共同愿望。

  前五首都是女子的口吻,而第六首则是男子的声音,从男子角度表现这一对男女相爱的热烈程度。最后两首极具生活情趣,连起来看像是两组电影镜头,有声口,有场面,有俏皮的捣乱,有情急的嗔怪,十分生动。

参考资料:

1、 白寿彝 等.文史英华·散曲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3:322、 蒋星煜 等.元曲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167-169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瑞鹤仙·卷帘人睡起

:
卷帘人睡起。放燕子归来,商量春事。风光又能几?减芳菲、都在卖花声里。吟边眼底,被嫩绿、移红换紫。甚等闲、半委东风,半委小溪流水。
还是,苔痕湔雨,竹影留云,待晴犹未。兰舟静舣,西湖上、多少歌吹。粉蝶儿、守定落花不去,湿重寻香两翅。怎知人、一点新愁,寸心万里。

卷帘人睡起。放燕子归来,商量春事。风光又能几?减芳菲、都在卖花声里。吟边眼底,被嫩绿、移红换紫。甚等闲、半委东风,半委小溪流水。
卷帘人睡醒,放燕子飞进屋中,和它们商量春天的事情。还有多少春光能让百花吐艳露红?将逐渐叶残色衰的预兆都含藏在卖花声中。可眼前的花草并不忧虑将来的处境,它们披着嫩绿的颜色,把面容变得忽紫忽红。它们感到这只是寻常的事情,把自己的命运一半交给小溪流水,一半交给喜怒无常的东风。

还是,苔痕湔雨,竹影留云,待晴犹未。兰舟静舣,西湖上、多少歌吹。粉蝶儿、守定落花不去,湿重寻香两翅。怎知人、一点新愁,寸心万里。
苔藓还带着雨水冲刷过的痕迹,云雾又在竹林中滋生,这天气说雨不雨、说晴不晴。小船在岸边静静地泊停,西湖上此刻有多少吹拉弹唱的歌声。粉色的蝴蝶死守着落花不动,为贪寻花香它们宁可让双翅被雨水淋得沉重。谁能理解我心头涌出的一点新愁,寸心之中牵挂着他万里行程。

参考资料:

1、 刘维治.《绝妙好词》.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5:4062、 秦环明,萧鹏.《绝妙好词注析》.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2843、 徐培均.《婉约词三百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2124、 刘石.《宋词鉴赏大辞典》.北京:中华书局,2011:12615、 《新编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编委会.《新编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

卷帘人睡起。放燕子归来,商量春事。风光又能几?减芳菲(fēi)、都在卖花声里。吟边眼底,被嫩(nèn)绿、移红换紫。甚等闲、半委东风,半委小溪流水。
卷帘人:这里指闺中人。卖花声:此句谓卷帘人放燕子归家商量春天消息。而其青春不知不觉消逝。

还是,苔痕湔(jiān)雨,竹影留云,待晴犹未。兰舟静舣(yǐ),西湖上、多少歌吹。粉蝶儿、守定落花不去,湿重寻香两翅。怎知人、一点新愁,寸心万里。
湔雨:被雨冲洗。湔,洗涤。舣:泊舟靠岸。

参考资料:

1、 刘维治.《绝妙好词》.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5:4062、 秦环明,萧鹏.《绝妙好词注析》.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2843、 徐培均.《婉约词三百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2124、 刘石.《宋词鉴赏大辞典》.北京:中华书局,2011:12615、 《新编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编委会.《新编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
卷帘人睡起。放燕子归来,商量春事。风光又能几?减芳菲、都在卖花声里。吟边眼底,被嫩绿、移红换紫。甚等闲、半委东风,半委小溪流水。
还是,苔痕湔雨,竹影留云,待晴犹未。兰舟静舣,西湖上、多少歌吹。粉蝶儿、守定落花不去,湿重寻香两翅。怎知人、一点新愁,寸心万里。

  “卷帘人睡起。放燕子归来,商量春事。风光又能几?减芳菲,都在卖花声里。”这几句以人为中心,写主人公在春睡醒来后所听到的两种春之声,从春睡中醒来,忙把帘栊高卷,好放窗外那对呢喃私语的燕子进来,听听它们到底在商量些什么春事。外面的卖花声此起彼伏,词人不禁联想到春花的凋残零落,暗惜起春光的所剩无多来。这一部分中,“卷帘”句在章法上有总领全篇和开启下文的作用。是交代“视点”,以下风景皆从此写出。词人听到了两种春声,唤起了他一喜一忧两种情绪。燕子的呢喃私语使他兴奋和好奇,而卖花声则让他感到了春光的匆匆流逝,觉得春天将最终消失在这些叫卖声中。

  “吟边眼底,披嫩绿,移红换紫。甚等闲,半委东风,半委小溪流水。”这几句描摹西湖四周的暮春景象,边沉吟边观望,但见湖畔四周一片绿暗红稀,百般红紫先后零落,一半被东风吹走,一半流落于溪水之中。这几句渲染出一种“流水落花春去也”的萧瑟意境,但画面又很凄美逼真,让人如睹其色。“甚等闲”一词表达出词人对“匆匆春又归去”的深切惋惜。“移红换紫”采用借代的修辞手法,表意生动而简洁。“半委东风,半委小溪流水”与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中“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的笔法十分相近,清新而别致。

  “还是,苔痕湔雨,竹影留云,待晴犹未。”过片四句仍承上片之“吟边眼底”写词人眼中的暮春天气。还有那碧绿的青苔,被春雨滋润和冲刷得愈发青翠鲜亮。天上云卷云舒,与疏疏的竹影相互映衬,打造出一片欲晴还阴的天气。这里对江南暮春天气的描绘也很逼真,而且也与词人淡淡的喜悦与忧愁相杂的心情相吻合。

  “兰舟静舣,西湖上,多少歌吹。”此二句描绘西湖的繁盛迷人。西湖上游船如云,有的在轻轻游弋,有的正静静地泊在岸边。悠扬的丝竹歌舞之声阵阵传入耳中。此幅画面美丽而欢快。

  “粉蝶儿,守定落花不去,湿重寻香两翅。”此二句为细节描写,非常富有诗情画意。春雨之后落红满地,有一只蝴蝶停在落花上双翅轻扇,不肯离去。也不知是翅膀湿重难以飞去,还是眷恋花香不忍离开。此幅画面既生动美丽,又暗含着词人的惜花惜春之意,非常耐人寻味。

  “怎知人,一点新愁,寸心万里。”这三句回应篇首,从远近景致回到伤春之人,虚虚淡淡地写出此时此刻的内心感受。面对此情此景,词人神思飘忽,心头涌上万千复杂的况味,其中便夹杂着一丝淡淡的哀愁。

  这首词写景如画,音韵谐美,情与景有机交融,让人边品味西湖春景,边春思绵绵,有一种如梦似幻的感受。

参考资料:

1、 《宋词鉴赏大全集》编委会.《宋词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397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寿阳曲·远浦帆归

:
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夕阳西下,酒家里好像也显得宁静闲适,只有几只船儿还未曾靠岸。落花飘落在水面,好像连水也变得香了,茅舍也进入了夜色之中。断桥头上卖鱼的人也已经散去。

参考资料:

1、 李汉秋 李永祜.元曲精品.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2:19-202、 蘅塘退士 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364
夕阳下,酒旆(pèi)闲,两三航未曾着岸。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酒旆:酒店的旗帘,酒家悬于门前以招徕顾客。两三航:两三只船。航:船。着岸:靠岸。

参考资料:

1、 李汉秋 李永祜.元曲精品.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2:19-202、 蘅塘退士 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364
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有文场“曲状元”之称的马致远,其散曲描绘的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炼,流畅自然。这首曲是他所作的《潇湘八景》组曲中的一首。湘水从广西发源,流经湖南零陵,与从九嶷山北流的潇水会合,称为潇湘(今称湘江),流入洞庭。宋人曾画潇湘风景山水画八幅,称为“潇湘八景”。

  这支小令,描画出水村小镇黄昏归舟的美景,画面疏朗闲淡,颇为宁静,并写出渔人劳作后的轻松及喜悦之情。前三句用凝炼的语言,铺排了“天空的夕阳,江面上归航的渔舟,岸上酒家的酒旗”这些景物,写得清晰明白而有致,像一个个镜头,把水村镇上的风光缀成组组画面,极富动静态感。那夕阳西下,流动的江水,归航渔船的划桨拍打着江水,像悦耳的音符响起,流动着伸延着,还有那渔夫,使人感到仿佛他在唱着渔歌,而“闲”字,写出水村小镇傍晚时分宁静的气氛,令人如置身于其中,体味到江边恬静的飘香的世界。写景不刻意浓墨重彩去铺陈,而是淡描勾画,才会取得自然朴实的效果。

  “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是对渔船靠岸后的情景描写,怎样的情景?作者不写渔船靠岸后,渔民们忙乎的劳动场面,而写桥头渔市已结束,卖鱼人(包括打渔人)各自回到家中,他们居住的环境是“落花水香茅舍”,因是晚上,家家亮起了灯光,灯光映照在水里,花、水、茅舍足说明这是个优美的环境。有美的景,情又怎样呢?曲里没有明写,而是隐含在曲句里,需要读者去体会去感受去想象。也许有的人走到家门前,见妻儿迎上来,所有的劳累疲惫已消散,享受着至爱亲情;也许有的和家人一起,其乐融融盘算着企盼着渔市能给家庭带来好日子;也许有的在为家人烹饪美味佳肴,给家人予温馨予关爱……家是乐园是港湾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也体现出渔民怡然自得的乐趣。

  离家人在外奔波操劳,总有割舍不了想家念家,惦家人的情结,其浓情浓思浓愁让我们读懂了李密的《陈情表》及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拳拳之情,也让多少人唱出心中的歌《常回家看看》……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