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语不涉难,已不堪忧。
是有真宰,与之沉浮。
如渌满酒,花时返秋。
悠悠空尘,忽忽海沤。
浅深聚散,万取一收。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不用文字明确表达,就能显示生活的美妙。
语不涉难,已不堪忧。
文辞虽未说到苦难的情状,读时却使人十分哀伤。
是有真宰,与之沉浮。
事物存在着实在的情理,作品和它一起沉浮呼吸。
如渌满酒,花时返秋。
含蓄,就像漉酒时酒汁渗漏不尽,又如同花开时遇到满天霜气。
悠悠空尘,忽忽海沤。
空中的沙尘游荡不定,海里的泡沫飘荡涌流。
浅深聚散,万取一收。
万物不断变化聚散,诗歌需要博采精收。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语不涉难,已不堪忧。
是有真宰,与之沉浮。
如渌满酒,花时返秋。
悠悠空尘,忽忽海沤。
浅深聚散,万取一收。
唐代是中国诗歌文化发展的巅峰,不论是从诗人规模还是作品质量上,再没有哪个时期能望其项背。这一时期,诗歌理论发展也达到了一个巅峰,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便是其中的代表作,这部着重探讨诗歌美学问题的理论著作也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名篇。
《含蓄》一则是《二十四诗品》的第十一品,是全书最具文采的篇章之一,向来为人所称道。既名曰“含蓄”,下笔就不能太露骨,提出要“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作诗也好,行文也罢,神韵首先是摆在第一位的,就是要让读者品出“韵外之致”和“味外之旨”来。紧接着,为具体阐述这种思想,作者首先举了个例子,“语不涉难,已不堪忧”:在措辞上没有苦大仇深的句子,但蕴含在字间的忧患就足以让人唏嘘不已,以文已尽而意有余,回味无穷为上。
第二段是在第一段基础上的递进,主要是想说明含蓄所要达到的境界,“是有真宰,与之沈浮”。所谓的“真宰”语出《庄子•齐物论》,即指万物运行的内在规律,在此则是指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含蓄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作品的“沈浮”而“与之”,须得自然。如酒之溢出于器,虽已积满,而仍不休;抑如花之将绽,遇有秋寒之气,则必放慢其速,含而不露。这两个比喻,不仅切合命题,而且给人以美的享受,所以说这则很有文采。
文到第三段而境界始大,空中之尘、海中之沤,无穷无尽,而诗人只要取其九牛之一毛,也就理解他们的特质了。进而以一驭万,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而末句之“万取一收”与首句“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这一纲领性判断相照应,这也正是一种含蓄的笔法。
志适不期贵,道存岂偷生?
只期达到明道志,不求富贵怕偷生。
久忘上封事,复笑升天行。
今久淡忘曾上奏,更笑求仙学道人。
窜逐宦湘浦,摇心剧悬旌。
才贬永州司马时,食宿不安心担惊。
始惊陷世议,终欲逃天刑。
先怕横遭世人议,后恐帝王赐死刑。
岁月杀忧栗,慵疏寡将迎。
担心今随岁月去,闲散无事少应承。
追游疑所爱,且复舒吾情。
畅游山水本所爱,排遣郁闷舒我情。
石角恣幽步,长乌遂遐征。
幽静石角信步至,远村长乌得空行。
磴回茂树断,景晏寒川明。
茂林遮断石磴路,穿林突现平川明。
旷望少行人,时闻田鹳鸣。
远望但见行人少,时闻田鹳三两声。
风篁冒水远,霜稻侵山平。
风吹竹低远水现,傲霜稻海与山平。
稍与人事间,益知身世轻。
参与人间俗世事,更知小我身世轻。
为农信可乐,居宠真虚荣。
为农确有真欢乐,居官满篇虚荣心。
乔木余故国,愿言果丹诚。
朝中不乏栋梁材,但愿为国献忠诚。
四支反田亩,释志东皋耕。
我欲弃官归田园,躬耕东皋慰平生。
志适不期贵,道存岂偷生?
久忘上封事,复笑升天行。
封事:奏章。升天行:指求仙学道之举。
窜逐宦(huàn)湘浦,摇心剧悬旌(jīng)。
摇心:心忧不宁。
始惊陷世议,终欲逃天刑。
天刑:朝廷的惩罚。天,上天,指朝廷,皇上。
岁月杀忧栗(lì),慵(yōng)疏寡将迎。
将迎:送迎。指人际交往应承。
追游疑所爱,且复舒吾情。
石角恣幽步,长乌遂遐征。
磴(dèng)回茂树断,景晏寒川明。
旷望少行人,时闻田鹳鸣。
风篁(huáng)冒水远,霜稻侵山平。
风篁:风吹竹丛。篁,竹丛。
稍与人事间,益知身世轻。
稍:已,既。
为农信可乐,居宠真虚荣。
乔木余故国,愿言果丹诚。
丹诚:即赤诚。
四支反田亩,释志东皋(gāo)耕。
四支:即四肢。反:通返。
仲尼既已没,余亦浮于海。
孔夫子已经死了许多年,我如今也在乘船浮游大海。
昏见斗柄回,方知岁星改。
天黑见北斗星斗柄掉转,才知道新的一年已经到来。
虚舟任所适,垂钓非有待。
任轻便的木船随意飘去,垂下钓竿并没有什么期待。
为问乘槎人,沧洲复何在。
问一问那乘槎归来的人,海上仙洲究竟在什么地方?
参考资料:
1、 邓安生 孙佩君.孟浩然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33-34仲尼既已没,余亦浮于海。
仲尼:即孔子。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后世尊称为孔子。浮于海:语意,表示不得志而避世。
昏见斗柄(bǐng)回,方知岁星改。
昏:黄昏,天色将晚时。斗柄:指北斗七星第五至第七的三颗星。回:指回复到前一年年终时的位置。岁星:即木星。古人以其岁行一次,用以纪年。岁星改,是说一年又要过去了。
虚(xū)舟任所适,垂钓非有待。
虚舟:轻舟。
为问乘槎(chá)人,沧洲复何在。
乘槎人:槎,指竹、木筏。沧洲:指海上可供隐居之处。
参考资料:
1、 邓安生 孙佩君.孟浩然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