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行

:
辽阳在何处,妾欲随君去。义合齐死生,本不夸机杼。
谁能守空闺,虚问辽阳路。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于濆

于濆

于濆,字子漪,自号逸诗,晚唐诗人,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乾符初(约876年前后)在世。咸通二年(681年)举进士及第,仕终泗州判官。濆患当时诗人拘束声律而入轻浮,故作古风三十篇,以矫弊俗,自号逸诗,有《于濆诗集》、《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49篇诗文

猜你喜欢

题所居村舍

:
家随兵尽屋空存,税额宁容减一分。
衣食旋营犹可过,赋输长急不堪闻。
蚕无夏织桑充寨,田废春耕犊劳军。
如此数州谁会得,杀民将尽更邀勋。

家随兵尽屋空存,税额宁容减一分。
军兵离去,家室一空。财物掠夺走,男子抓了丁。税赋的数额又哪里容许减去一分?

衣食旋营犹可过,赋输长急不堪闻。
缺衣少食尚可勉强解决,赋税常交又急迫,听到传令让人心惊。

蚕无夏织桑充寨,田废春耕犊劳军。
到了夏天,桑树疯长充塞村寨,却无人养蚕,无丝可织。到了春耕时节,田野荒芜,耕牛都被犒劳了军队。

如此数州谁会得,杀民将尽更邀勋。
这样下去,哪一州县会得到好处呢?只有那些军棍酷吏靠宰杀榨取百姓得到更多功勋。

参考资料:

1、 霍松林著,霍松林选集 第十卷 历代好诗诠评,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0.10,第362页

家随兵尽屋空存,税(shuì)额宁容减一分。
税额:规定应缴赋税的数字。宁容:岂容,不许。

衣食旋营犹可过,赋(fù)输长急不堪闻。
旋营:临时对付。赋输长急:官府长年都在急迫地催缴赋税。输,送。

蚕无夏织桑充寨,田废春耕(gēng)(dú)劳军。
充寨:充作修营寨的木料。犊劳军:将耕牛牵去慰劳官军。犊,小牛。

如此数州谁会得,杀民将尽更邀勋(xūn)
“如此”二句:多州县都处于如此水深火热之中,没谁去理会,那些作地方宫的却一味不顾人民的死活,只管敲榨勒索,争取立功受赏、升官发财。

参考资料:

1、 霍松林著,霍松林选集 第十卷 历代好诗诠评,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0.10,第362页
家随兵尽屋空存,税额宁容减一分。
衣食额营犹可过,赋输长急不堪闻。
蚕无夏织桑充寨,田废春耕犊劳军。
如此数州谁会得,杀民将尽更邀勋。

  这首墙头诗,题在作者所住村舍的墙上,意在叫大家看,所以写得很通俗。某些前人和今人以“鄙俚近俗”贬斥杜苟鹤反映民间疾苦的诗,孰不知既反映民间疾苦,又力图写得通俗易懂,尽可能争取更多的读者,正是杜苟鹤的难能可贵之处。

  离乱之后,诗人寄居在一个被战争蹂躏的满目疮痍的村庄里,他见到许多农舍,空无人居,由于赖以蚕织的桑树竟被砍伐,充作修营寨的材料,所有耕牛也都被杀掉犒劳了士兵,使得蚕没法养,帛不能织,大片田地也遭到了荒芜,人们缺衣少食,只能凑合着过,但是就在这种情况下,农家所负担的赋税一分也不能少,催缴赋税官吏的呼喊声仍然非常急迫,实在惨不忍听,作者最后指出,遭到兵燹之害得并不只这一个村庄,而是许多州县。官府怎么一点也不予理会,减免赋税呢,原来这些地方官吏都是一群不顾人民死活的家伙,老百姓都被杀害完了,他们还在多收税向上面邀功请赏。

参考资料:

1、 霍松林、霍有明.唐诗精品:时代文艺出版社, 2009:548 2、 潘同生.中国经济诗今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642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春夕 / 春夕旅怀

: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胡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溪水流走,花儿凋零,这是多么无情啊。正是这无情的时节,我送着最后一缕春风吹过了楚城。

胡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往事如梦,离家万里,醒来时正值夜里三更时分,树枝上杜鹃在凄厉地啼叫。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家乡的来信长年断绝,春天万物萌生,镜中的我却已是满头白发了。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我现在是因为自己抱负未展而不愿归去,我要归去时自然就归去了,五湖的风景又有谁来与我争抢呢?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7082、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439-440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chǔ)城。
楚城:指湖北、湖南一带的城市,泛指旅途经过的楚地。

胡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胡蝶:即蝴蝶。胡蝶梦:意即往事如梦。子规:一作“杜鹃”,其鸣声凄切。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jìng)生。
动:动辄、每每之意。经:一作“多”。绝:一作“别”。华发:白发。唯:一作“移”。满镜:一作“两鬓”。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五湖:春秋时,范蠡佐越王勾践成就霸业之后,辞宫,乘扁舟泛五湖而去。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7082、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439-440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胡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此诗用清丽的语言、工整的格律,把暮春之夜时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写得深婉感人,极富诗意,反映了诗人羁旅生涯中浓烈的苦闷情绪。全诗意象朦胧,意境深婉,格调沉郁。

  首句一起笔,就渲染出一片暮春景色:春水远流,春花凋谢。流水落花春去也——诗人深深感叹春光易逝,岁月无情。诗第二句“送尽东风过楚城”更加感伤。诗人把春光(“东风”)拟人化了,依依为她送别。这里,不是春风他送我回故乡,而是他在异乡送春归。这一“送”字表达了诗人凄楚的情怀。诗人面对着落红满地、柳絮漫天的残春景物,不可能不更加思念故乡。由送春而牵动的思乡之情,笼罩全篇。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这一联进入正题,写“春夕”,写得极为精粹,是传诵的名句。诗人运用了新奇的造语,对仗工整,韵律和谐,创造出一种曲折幽深的情境。上句巧写梦境。由于游子日有所思,夜间便结想成梦,梦见自己回到了万里之外的家园。然而,这只不过象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翩翩飞舞于花间,虽然有趣,毕竟虚幻而短暂,醒来之后,蝴蝶还是蝴蝶,庄周还是庄周。游子从“蝴蝶梦”中获得片刻的回乡之乐,但梦醒以后,发现自己依旧孤眠异乡,家园依旧远隔万里,岂不更加空虚、失望,更加触动思乡之情。何况此时又正当“子规枝上月三更”——夜深人静,月光如水;子规鸟(即杜鹃)在月下哀哀啼唤:“子归!子归!……”听着子规啼,想着蝴蝶梦,游子的心,该是何等的痛苦哀伤,真如李白诗句中所谓道“一叫一回肠一断!”这里,十四个字写出了三层意思:由思乡而入梦,一层;梦醒而更思乡,二层;子规啼唤,愁上加愁,三层。这三层,一层比一层深,而且互相烘托、映衬,如蝴蝶梦与家万里,一虚一实;蝴蝶梦与子规啼,一乐一悲;子规啼与三更月,一声一色,构成一片清冷、凄凉、愁惨的气氛,令人触目伤怀。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诗人长期不能回家,连家信也动不动长年断绝,音讯杳然,他不可能不望眼欲穿,忧心如焚。这句中的一个“动”字,把诗人那种由期待而沮丧、而嗟怨的复杂的心理,逼真地传达出来了。“书动经年绝”暗示当时社会动乱不安。诗人愁家忧国到“华发春唯满镜生”的程度。春天万物萌生,欣欣向荣,而诗人却唯独生出了白发满头。一个“唯”字,更加突出了他的内心愁苦之深。如此深愁,难以解脱。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这两句是倒装。从暗用五湖典故看,这里的“归”字,还含有归隐田园之意。诗人仆仆风尘,仕途坎坷,“自是不归归便得”一语,是无可奈何的伤心话,深刻地反映出诗人在政治上走投无路、欲干不能而又欲罢难休的苦闷、彷徨的心理。

  这首诗情切境深,风格沉郁。诗的前四句通过对暮春之夕特定情景的描绘,缘情写景,因景抒情,景物之间互相映衬、烘托,构成一片凄凉愁惨的气氛。诗中没有直接点出思乡,而一片思乡之情荡漾纸上。后四句直抒心曲,感情真切,凄婉动人。尾联自慰自嘲,墨中藏意,饶有情味。

参考资料:

1、 何庆善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367-1368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古风·五鹤西北来

:
五鹤西北来,飞飞凌太清。
仙人绿云上,自道安期名。
两两白玉童,双吹紫鸾笙。
去影忽不见,回风送天声。
我欲一问之,飘然若流星。
愿餐金光草,寿与天齐倾。

五鹤西北来,飞飞凌太清。
五只仙鹤从西北的天边,盘旋翱翔而来。

仙人绿云上,自道安清名。
绿色云彩上骑鹤的仙人自报家名:吾乃安清生。

两两白玉童,双吹紫鸾笙。
四个白玉般靓丽的小童,双双吹着紫色的鸾笙。

去影忽不见,回风送天声。
突然间仙人消失,只有回旋的风留下了丝丝天籁之声。

我欲一问之,飘然若流星。
我待追问几句,他们已如流星,无影无踪。

愿餐金光草,寿与天齐倾。
我真想得到仙草灵药,人与天共老。

参考资料:

1、 百度百科.古风·五鹤西北来

五鹤西北来,飞飞凌太清。
凌太清:经过天空。凌,历经。太清,即天空。

仙人绿云上,自道安期名。
安期:即安期生,仙人名。《史记·封禅书》中说,方士李少君自言于海上见过安期生,给他吃过大枣,其大如瓜,居海上蓬莱仙山。

两两白玉童,双吹紫鸾(luán)(shēng)

去影忽不见,回风送天声。
回风:回旋之风。天声:巨响。

我欲一问之,飘然若流星。

愿餐金光草,寿与天齐倾。
倾:本意超越,这里指相匹。

参考资料:

1、 百度百科.古风·五鹤西北来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船夜援琴

:

鸟栖鱼不动,月照夜江深。
身外都无事,舟中只有琴。
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
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

鸟栖鱼不动,月照夜江深。
晴朗之夜,鸟与鱼都不动了,那轮皓月浸在幽深的江水里,入了它们的梦吧?

身外都无事,舟中只有琴。
此刻身心澄净,除了舟中的琴,没有任何事情的骚扰,且独坐,淡然一曲吧!

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
琴上的七根银弦就是最知心的朋友,双耳就是他的知音。

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
当那恬淡自然的声音溶入心海,整个世界永恒而美丽,谁知,哪里是古,哪里是今?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阴雨

: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今天的山中雾气特别的重,天涯广阔,自己却身处如此偏僻遥远的地方。

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
滩头江水带来的秋意扑面而来,山谷的气候湿润,晴天也多像阴天。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望向帝京但是云雾遮住了双眼,思念着故乡,雨声落地滴滴打在心头。

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
用什么来安慰我这幽深彷徨的思绪,只能依靠这北窗下的琴排解心中孤独了。

参考资料:

1、 王克俭主编.白居易诗词选: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2010:78

(lán)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岚雾:二者实一物,在江曰雾,在山曰岚。此地:指忠州。

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
峡气:指雾气。

望阙(què)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望阙:眷念朝廷。阙,宫门楼观,代指朝廷。

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
幽独:寂寞孤独。北窗琴:晋陶渊明曾置无弦琴一张,又喜卧北窗下,此句化用此事。

参考资料:

1、 王克俭主编.白居易诗词选: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2010:78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

  这是白居易诏授忠州刺史时写的一首诗。诗人通过对山岚雾霭、滩头江水、峡气弥漫的描述,抒发了自己浓浓的思乡之切和郁闷之情,也寄托了诗人愿早日回京报效朝廷的拳拳之心。

  诗中前四句写景,寥寥数语展现出此时此地的景象:山岚雾霭特别浓重,江山辽阔,自己却身处如此偏僻遥远的地方。滩头江水带来的秋意扑面而来,山谷中气候湿润,晴天也多像阴天。

  后四句则笔锋一转,写到自己望向帝京,表达了自己心中对故乡的思念;最后两句化用晋陶渊明置无弦琴的故事,说自己只能依靠这北窗下的琴来排解心中孤独了,表达了自己不甘寂寞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诗中所写,虽是溯江西上所经历的美丽而又险峻的风光,却恰如其分地透露了诗人萦绕心头的宦海波澜,其中“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写得情景交融,将澎湃于心间的万千波涛,同三峡所见的逆风惊浪完全吻合,情溢于景,动人心扉,这也正是白居易山水吟咏的特有风采。

参考资料:

1、 王景霓著.烛光集:暨南大学出版社,2015.06:160-1612、 忻志伟,周骥著.报纸新闻标题制作与编排艺术: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09:1503、 黄武煜著.何人不起故园情 古诗词里斩不断的乡愁: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6.04:123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