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话丛台

:
有客新从赵地回,自言曾上古丛台。
云遮襄国天边去,树绕漳河地里来。
弦管变成山鸟哢,绮罗留作野花开。
金舆玉辇无行迹,风雨惟知长绿苔。

有客新从赵地回,自言曾上古丛台。
有个朋友刚刚从赵国回来,说他曾经登上过古代的丛台。

云遮襄国天边去,树绕漳河地里来。
站在丛台上极目远眺,白云绵绵,飘在襄国上空;繁茂的绿树顺着张恪弯曲的河道蜿蜒而来,经过丛台的脚下;

弦管变成山鸟哢,绮罗留作野花开。
丛台上却丛台上,山鸟啼鸣,野花盛开,绿苔遍地,一片荒芜。

金舆玉辇无行迹,风雨惟知长绿苔。
早已看不见当年金舆玉辇来往的痕迹,只有在风雨的见证下不断生长的绿苔。

参考资料:

1、 潘百齐著。《全唐诗精华分类鉴赏集成》.天津:河海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9页

有客新从赵地回,自言曾上古丛台。
听话:听人论事 ; 丛台:在今河北邯郸市内。

云遮襄国天边去,树绕漳(zhāng)河地里来。
襄国:古县名,位于河北邢台西南。该句又衍“云遮襄国无边尽”。漳河:位于邯郸市南方。该句又衍“树绕漳河掌上来”。

弦管变成山鸟哢,绮罗留作野花开。
弦管:管弦乐器,代指音乐。

金舆(yú)玉辇(niǎn)无行迹,风雨惟知长绿苔。
舆:车,亦指轿子 ;辇:用人推挽的车。秦汉以后特指君侯所乘的车;金舆玉辇:此指赵武灵王宠爱的惠妃,常携其登台玩乐。

参考资料:

1、 潘百齐著。《全唐诗精华分类鉴赏集成》.天津:河海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9页
有客新从赵地回,自言曾上古丛台。
云遮襄国天边去,树绕漳河地里来。
弦管变成山鸟哢,绮罗留作野花开。
金舆玉辇无行迹,风雨惟知长绿苔。

  诗人借朋友游丛台之事,将朋友眼中见到的丛台景象加上自己的感慨,描绘出丛台一片荒凉萧索情景,抒写了自己吊古伤今之情。首联交待作诗缘由,次联写远望之景。颈联以对比手法,衬托丛台之荒凉,有声有色。尾联以往日赵武灵王之豪侈繁华与眼前台上长满绿苔的荒芜景象再作对比,更见出今日丛台之落寞凄凉。诗以写景为主,景中有情,情景交融,令人回味无穷。

  诗人不是为了写景而写景,所写景物也不是一般的景象,而是诗的意象,即这些景物包蕴诗人及客人吊古伤今的情思。为了表达这种情怀,诗人除了采用意象叠加的方法,还采用了对比联想的手法来涤化。诗中所写的白云、树木、野花、绿苔、山鸟等,无不与昔日丛台的人、事、物相关联,这是对比的关联;从昔日丛台之盛对比今日丛台之荒,从而表达出富贵不存、时光难再、人世沧桑的感叹。如诗的颈联和尾联,写当年丛台上弦管齐奏,歌声婉转,舞袖翩翩;众多美貌妃嫔和绝色宫女,身着绮罗,环绕台前,那是多么欢乐。如今各式早已风流云散,只剩得山鸟乱啼,野花怒开,年武灵王与惠妃金舆玉辇的车辙都附满青苔了。这种对比有着很强的抒情效果,且用语清新,耐人寻味,写景如画,富有景致。

参考资料:

1、 潘百齐著。《全唐诗精华分类鉴赏集成》.天津:河海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9页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有个朋友刚刚从赵国回来,说他曾经登上过古代的丛台。
站在丛台上极目远眺,白云绵绵,飘在襄国上空;繁茂的绿树顺着张恪弯曲的河道蜿蜒而来,经过丛台的脚下;
丛台上却丛台上,山鸟啼鸣,野花盛开,绿苔遍地,一片荒芜。
早已看不见当年金舆玉辇来往的痕迹,只有在风雨的见证下不断生长的绿苔。

注释
听话:听人论事 ; 丛台:在今河北邯郸市内。相传战国时赵武灵王(前325—前299)为阅兵和歌舞而筑。
襄国:古县名,位于河北邢台西南。该句又衍“云遮襄国无边尽”。
漳河:位于邯郸市南方。该句又衍“树绕漳河掌上来”。
弦管:管弦乐器,代指音乐。
舆:车,亦指轿子 ;辇:用人推挽的车。秦汉以后特指君侯所乘的车;金舆玉辇:此指赵武灵王宠爱的惠妃,常携其登台玩乐。

参考资料:

1、 潘百齐著。《全唐诗精华分类鉴赏集成》.天津:河海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9页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创作背景

  此诗约作于任职京师之时,具体时间不详,是诗人听友人谈论丛台而作。2、 nbsp;

参考资料:

1、 缪钺 ,张志烈主编.唐诗精华:巴蜀书社,1995.06:第779页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赏析

  诗人借朋友游丛台之事,将朋友眼中见到的丛台景象加上自己的感慨,描绘出丛台一片荒凉萧索情景,抒写了自己吊古伤今之情。首联交待作诗缘由,次联写远望之景。颈联以对比手法,衬托丛台之荒凉,有声有色。尾联以往日赵武灵王之豪侈繁华与眼前台上长满绿苔的荒芜景象再作对比,更见出今日丛台之落寞凄凉。诗以写景为主,景中有情,情景交融,令人回味无穷

  诗人不是为了写景而写景,所写景物也不是一般的景象,而是诗的意象,即这些景物包蕴诗人及客人吊古伤今的情思。为了表达这种情怀,诗人除了采用意象叠加的方法,还采用了对比联想的手法来涤化。诗中所写的白云、树木、野花、绿苔、山鸟等,无不与昔日丛台的人、事、物相关联,这是对比的关联;从昔日丛台之盛对比今日丛台之荒,从而表达出富贵不存、时光难再、人世沧桑的感叹。如诗的颈联和尾联,写当年丛台上弦管齐奏,歌声婉转,舞袖翩翩;众多美貌妃嫔和绝色宫女,身着绮罗,环绕台前,那是多么欢乐。如今各式早已风流云散,只剩得山鸟乱啼,野花怒开,年武灵王与惠妃金舆玉辇的车辙都附满青苔了。这种对比有着很强的抒情效果,且用语清新,耐人寻味,写景如画,富有景致。

参考资料:

1、 潘百齐著。《全唐诗精华分类鉴赏集成》.天津:河海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9页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李远

李远,字求古,一作承古,夔州云安(今重庆市云阳县)人,大和五年(831)杜陟榜进士,官至御史中丞。李远善为文, 尤工于诗。 常与杜牧、许浑、李商隐、温庭筠等交游, 与许浑齐名, 时号 “ 浑诗远赋”。 40篇诗文

猜你喜欢

重登科

:
星汉离宫月出轮,满街含笑绮罗春。
花前每被青蛾问,何事重来只一人。

星汉离宫月出轮,满街含笑绮罗春。
银河仙宫明月飞出一轮,满御街都是含毫参加科考的富贵人在这春天里。

花前每被青蛾问,何事重来只一人。
在花丛前赏花常被美女问,为何好事双来只有您一人?

参考资料:

1、 (清)蘅塘退士编选;方青羽编著,唐诗三百首彩图馆,中国华侨出版社,2016.03,第358页

星汉离宫月出轮,满街含笑绮(qǐ)罗春。
罗:有花纹丝织品。绮罗人:富贵人。

花前每被青蛾(é)问,何事重来只一人。
青蛾:美女。

参考资料:

1、 (清)蘅塘退士编选;方青羽编著,唐诗三百首彩图馆,中国华侨出版社,2016.03,第358页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幽居

:
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
独无外物牵,遂有幽居情。
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
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
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
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

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
世人贵贱虽然可分为几等,而出门在外都是有所奔营。

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
我单单没有那些外物牵累,故而可以遂我闲居的心情。

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
无声的细雨曾在夜间来过,不知不觉中春草已经萌生。

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
青山一下子就迎来了曙色,小鸟雀儿盘绕着房舍啼鸣。

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
我有时会和道人邂逅作伴,有时也随着樵夫边唠边行。

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
我安分守己因为愚笨拙劣,谁又能说是鄙薄尘世尊荣。

参考资料:

1、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402-403

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
幽居:隐居,不出仕。异等:不同等级。营:谋求。

独无外物牵,遂(suì)此幽居情。
外物:身外之物。多指利欲功名之类。遂:称心,如愿。

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

青山忽已曙(shǔ),鸟雀绕舍鸣。
曙:天刚亮的时候。

时与道人偶,或随樵(qiáo)者行。
偶:相对。

自当安蹇(jiǎn)劣,谁谓薄世荣。
自当:自然应当。蹇劣:笨拙愚劣的意思。蹇:跛,行动迟缓。劣:一作“拙”。薄世荣:鄙薄世人对富贵荣华的追求。世荣:世俗的荣华富贵。

参考资料:

1、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402-403
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
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
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
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
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
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

  韦应物的山水诗“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白居易《与元九书》),形式多用五古。《幽居》就是比较有名的一首。全篇描写了一个悠闲宁静的境界,反映了诗人幽居独处、知足保和的心情。在思想内容上虽没有多少积极意义,但其中有佳句为世人称道,因而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

  “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开头二句是写诗人对世路人情的看法,意思是说世人无论贵贱高低,总要为生活而出门奔走营谋,尽管身分不同,目的不一,而奔走营生都是一样的。这两句,虽平平写来,多少透露出一点感慨,透露出他对人生道路坎坷不平,人人都要为生存而到处奔走的厌倦之情,但诗人并不是要抒发这种感慨,也不是要描写人生道路的艰难,而是用世人“皆有营”作背景,反衬自己此时幽居的清闲,也就是举世辛劳而我独闲了。

  所以“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便是以上二句作反衬而来,表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情。由于对官场现实的不满,他曾经说过:“日夕思自退,出门望故山。君心倘如此,携手相与还”(《高陵书情寄三原卢少府》),表示了归隐的愿望。如今,他能够辞官归来,实现了无事一身轻的愿望,自然是满怀欣喜。

  吴乔在《围炉诗话》中说:“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韦应物此时的心情是愉快的、安闲的,因而在他笔下所描绘出的景物也自然著上轻松愉快、明丽新鲜的色彩。下边六句是以愉悦的笔调对幽居生活作具体描写。

  “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这四句全用白描手法。“微雨”两句,是人们赞赏的佳句。这里说“微雨”,是对早春细雨的准确描绘;“夜来过”,著一“过”字,便写出了诗人的感受。显然他并没有看到这夜来的春雨,只是从感觉上得来,因而与下句的“不知”关合,写的是感觉和联想。这两句看来描写的是景而实际是写情,写诗人对夜来细微春雨的喜爱和对春草在微雨滋润下成长的欣慰。这里有一派生机盎然的春天气息,也有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愉快情趣。比之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要更含蓄、蕴藉,更丰富新鲜,饶有生意。“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是上文情景的延伸与烘托。这里不独景色秾鲜,也有诗人幽居的宁静和心情的喜悦。真是有声有色,清新酣畅。

  这四句是诗人对自己幽居生活的一个片断的描绘,他只截取了早春清晨一个短暂时刻的山中景物和自己的感受,然后加以轻轻点染,便呈现出一幅生动的图画,同时诗人幽居的喜悦、知足保和的情趣也在这画面中透露出来。

  接下去,“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时与”、“或随”,说明有时与道士相邂逅,有时同樵夫相过从,这些事都不是经常的,也就是说,诗人幽居山林,很少与人交游。这样,他的清幽淡漠、平静悠闲则是可想而知了。

  韦应物实现了脱离官场,幽居山林,享受可爱的清流、茂树、云物的愿望,他感到心安理得,因而“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这里用了《魏志·王粲传》的典故。《王粲传》中说到徐干,引了裴松之注说:徐干“轻官忽禄,不耽世荣”。韦应物所说的与徐干有所不同,韦应物这二句的意思是:我本就是笨拙愚劣的人,过这种幽居生活自当心安理得,怎么能说我是那种鄙薄世上荣华富贵的高雅之士呢!这两句不单纯是诗人的解嘲,因为诗人并不是完全看破红尘而去归隐,他只是对官场的昏暗有所厌倦,想求得解脱,因而辞官幽居。一旦有机遇,他还是要进入仕途的。所以诗人只说自己的愚拙,不说自己的清高,把自己同真隐士区别开来。这既表示了他对幽居独处、独善其身的满足,又表示了对别人的追求并不鄙弃。

  韦应物的诗受陶渊明、谢灵运、王维、孟浩然等前辈诗人的影响很大,前人说:“应物五言古体源出于陶,而化于三谢,故真而不朴,华而不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又说:“一寄穗秾鲜于简淡之中,渊明以来,盖一人而已”(宋濂《宋文宪公集》卷三十七)。这些评价并不十分恰当,但是可以说明韦诗的艺术价值和艺术风格的。

参考资料:

1、 张秉戍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691-693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望山

:

南山三十里,不见逾一旬。
冒雨时立望,望之如朋亲。
虬龙一掬波,洗荡千万春。
日日雨不断,愁杀望山人。
天事不可长,劲风来如奔。
阴霪一以扫,浩翠写国门。
长安百万家,家家张屏新。
谁家最好山,我愿为其邻。

南山三十里,不见逾一旬。
终南山三十里的景色,我差不多有十几天没见到了。

冒雨时立望,望之如朋亲。
冒着雨久站着凝望,看见你如同看见亲朋好友一样。

虬龙一掬波,洗荡千万春。
虬龙掬手扬波,人间万里春色如洗。

日日雨不断,愁杀望山人。
只是每天春雨不断,让爱山人心情发愁。

天事不可长,劲风来如奔。
阴暗的天气不会太久,虽然现在的狂风来的非常猛烈。

阴霪一以扫,浩翠写国门。
久雨新晴,坏心情一扫而光之后,终南山翠色欲流,如美景如画泻于一国之京城的长安。

长安百万家,家家张屏新。
如同在长安百万人家,家家门前张开一面新崭崭的屏风。

谁家最好山,我愿为其邻。
谁家的山最好看,我愿意成为他家的邻居。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天涯

:
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
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

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
繁花似锦的春天独在天涯,天涯的红日又在渐渐西斜。

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
美丽的黄莺啊你若有泪水,请为我洒向最高枝的娇花。

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
天涯:一指此处泛指家乡以外的极远之地。二指此处特指具体的天边。斜:古音读xiá,今音读xié。可以读古音,也可以按现行中小学语文教学通例上读今音。

(yīng)(tí)如有泪,为湿最高花。
莺啼:莺鸣。宋辛弃疾《蝶恋花》词:“燕语莺啼人乍还。却恨西园,依旧莺和燕。”“啼”字语意双关啼叫和啼哭。最高花:树梢顶上的花。也是盛开在最后的花。

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
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

  李商隐的这首绝句,“意极悲,语极艳”(杨致轩语),在表现手法上很有特色。

  此诗一开头诗人就制造出一种环境和心情强烈反差的氛围。首句平直叙起,蕴藏着极深沉凄惋的感情。“春日”写时光之美妙可爱,“天涯”喻飘泊之遥远;两词并用,便将旖旎的春光与羁旅的愁思交织在一起。第二句使用“顶针”格,重复“天涯”二字,再点题意。春日越是美妙可爱,落魄江湖,远在天涯的诗人更感到惆怅。“春日在天涯”已经使人黯然伤神;而“天涯日又斜”递进一层,就更加渲染了在天涯海角,踽踽独行,穷愁飘泊的悲凉气氛。“日又斜”是说时间向晚,一天又将过去,这就给艳丽的春景笼罩了一层慵倦凄暗的阴影。繁花似锦的春光,与西沉的斜阳,纵然掩映多姿,但无多时,终将沉没于苍茫暮色之中。日复一日,春天也终将红英落尽,悄然归逝。韶光之易逝,繁花之必将凋零,与诗人人生道路上的失意蹉跎,正复泯然相合。著一“又”字,则日暮途穷,苶然疲役之慨,寂寥孤独,空漠无依之痛,尽在言外。两句既包含着对美好事物无限留恋珍惜之意,也包含着生命必将凋零之可悲。

  转句在宛曲回环中见奇警,结句余音袅袅,哀艳动人。“莺啼”本来是非常宛转悦耳的,可是由于此时此境,诗人却觉得像在啼哭。这是因为诗人蜡炬成灰,泪已流干,只有托啼莺寄恨了。诗中“啼”写听觉,看花写视觉,“湿”是触觉,为我而湿最高之花乃是意觉,这就把诗人敏锐的联想和深切的感受写出来了。诗人移情及物,使黄莺感叹悲啼而垂泪;而泪水所湿之花,自然也泪痕斑斑,凄楚欲绝。莺花之娇艳,最足以代表阳春的盛景,然而春归花落,总不免于凋零寂灭。是莺花为诗人而悲者,正所以自悲也。

  “最高花”之所以会引起诗人如此深情的关注,是因为树梢顶上的花,也就是开到最后的花,意味着春天已过尽,美好的事物即将消逝,莺儿的啼声也倍觉哀绝了。再者,也因为树梢顶上的花,上无庇护,风狂雨骤,峣峣者易折,这和人世间一切美好事物容易遭到损坏的命运非常相似,和李商隐这位有才华、有抱负而潦倒终身的诗人的命运也是非常相似。李商隐所处的时代,唐王朝已经到了崩溃的前夕,诗人对国家和个人的前途深感绝望,因而生命的短瞬,人生的空虚,使诗的伤感情调更加显得沉重。诗人的悲痛已经远远超过了天涯羁旅之愁,而是深深浸透着人生挫伤和幻灭的痛苦。

  这种韵外之致,荡气回肠,往往会令人不能自持,溺而忘返。这首美艳而凄绝的绝句既是春天的挽歌,也是人生的挽歌,更是诗人那个时代的挽歌。

参考资料:

1、 宋廓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205-1206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陪族叔当涂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风亭

:
化城若化出,金榜天宫开。
疑是海上云,飞空结楼台。
升公湖上秀,粲然有辩才。
济人不利己,立俗无嫌猜。
了见水中月,青莲出尘埃。
闲居清风亭,左右清风来。
当暑阴广殿,太阳为徘徊。
茗酌待幽客,珍盘荐雕梅。
飞文何洒落,万象为之摧。
季父拥鸣琴,德声布云雷。
虽游道林室,亦举陶潜杯。
清乐动诸天,长松自吟哀。
留欢若可尽,劫石乃成灰。

化城若化出,金榜天宫开。
化城寺像是佛法化成,金榜高悬有如天宫顿开。

疑是海上云,飞空结楼台。
我怀疑它是海上的云气,飞至空中结成了楼台。

升公湖上秀,粲然有辩才。
这湖上惟升公独秀,粲然微笑具有善辨之才。

济人不利己,立俗无嫌猜。
一心助人而不利己,立身俗世却没有疑忌的心怀。

了见水中月,青莲出尘埃。
清净如水中之月,又如洁净的青莲不染尘埃。

闲居清风亭,左右清风来。
闲散之人独居于清风亭中,左右清风为之徐徐吹来。

当暑阴广殿,太阳为徘徊。
暑热之时又居于广大的化城寺殿中,灼热的太阳也只能殿外徘徊。

茗酌待幽客,珍盘荐雕梅。
今天你茗茶小酌款待幽客,珍贵的盘子上盛满了雕梅。

飞文何洒落,万象为之摧。
你行文如飞何其洒落,自然界的万物都可被你的文思驭来。

季父拥鸣琴,德声布云雷。
族叔弹鸣琴而当涂治,德政之声响如云天之雷。

虽游道林室,亦举陶潜杯。
虽然时时寄迹于佛门,也仍像陶渊明一样饮酒举杯。

清乐动诸天,长松自吟哀。
古制的清商之曲传于诸天,长松在风中的声音却是怨哀。

留欢若可尽,劫石乃成灰。
留下的欢乐若可止尽,磐石在劫难中也就变成了尘埃。

参考资料:

1、 百度百科.陪族叔当涂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风亭

化城若化出,金榜天宫开。
化城句:化城,《法华经》卷三:导师“以方便力,于险道中过三百由旬,化作一城。……是时,疲极之众,心大欢喜未曾有。我等今者免斯恶道,快得安稳。于是众人前入化城,生已度想,生安稳想。”王本注:“寺之立名,盖取此义。”安本注:“化城,佛法化出之城也。佛教谓一切众生成佛之所为宝所。到此宝所,道途悠远险恶,故恐行人疲倦退却,于途中变作一城郭,使之止息,于此处养精力,遂到宝所。寺之名盖取此义。”若,《文苑英华》作如,注云:“集作若。”金榜句句:《神异经·中荒经》:“门有金榜,以银楼,题曰:天皇之宫。”安本注:“句谓化城寺金榜高悬,有如天宫。”

疑是海上云,飞空结楼台。
楼台句:《三齐略记》:“海上蜃气,时结楼台,名海市。”《史记·天官书》:“海旁蜃气象楼台。”

升公湖上秀,粲然有辩才。
升公湖上(一作中)秀:升公,化城寺僧,名清升,亦名升朝。咸本无一作中注。萧本、玉本、郭本、刘本、全唐诗本俱注:“一作山。”王本注:“一作山,一作中。”胡本、《文苑英华》俱作湖山秀。
辩才:佛家语,善巧说法义之才能。《维摩诘所说经》卷中:“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彼上人者,难为酬对,深达实相,善说法要,辩才无滞,智慧无碍。”《文苑英华》作辨才。

济人不利己,立俗无嫌猜。
嫌猜:疑忌。

了见水中月,青莲出尘埃。
了见句:了,王本注云:“萧本作子。误。”水中月,《维摩诘所说经》卷中:“菩萨观众生为若此,如智者见水中月。”青莲:梵语优缶本罗花之意译。此花清静香洁,不染纤尘。

闲居清风亭,左右清风来。
左右:《文苑英华》作右左。当暑,《文苑英华》作当署。误。

当暑阴广殿,太阳为徘徊。
徘徊:全唐诗本作裴回。

茗酌待幽客,珍盘荐雕梅。

飞文何洒落,万象为之摧。
飞文句:飞文,《昭明文选序》:“飞文染翰,则卷盈乎缃帙。”洒落,潇洒脱俗。

季父拥鸣琴,德声布云雷。
鸣琴:《说苑》:“宓子贱治单父,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

虽游道林室,亦举陶潜杯。
道林:《法苑珠林》卷六一:“支遁,字道林,本姓关氏。陈留人,或云河东林虑人。幼有神理,聪明秀彻,晋王羲之睹遁才藻惊绝罕俦,遂披衿解带留连不能已,乃请往灵嘉寺,意存相近。又投迹剡山,于沃州小岭立寺行道,僧从百余,常随禀学。”亦(一作不)举陶潜杯:咸本、萧本、玉本、郭本、全唐诗本俱无一作不注。陶潜杯,《晋书·陶潜传》:“在县公田,悉令种秫谷,曰:‘令吾尝醉如酒,足矣。’”萧本注:“‘虽游道林室,亦举陶潜杯’,是暗用渊明嗜酒与远公游事。”

清乐动诸天,长松自吟哀。
清乐句:清乐,《唐会要》卷三三:“清乐,九代之遗声,其始即清商三调是也。并汉魏氏已来旧曲,乐器制度;并诸歌章古调与魏三祖所作者,皆被于史籍,自晋氏播迁,其音分散,不复存于内地。苻坚灭凉得之,传于前后二秦。及宋武定关中,收之,入于江南。及隋平陈后获之。隋文听之,善其节奏,曰:‘此华夏正声也。’因更损益,去其哀怨者而补之,因置清商署,总谓之清乐。至炀帝,乃立清乐、西凉等为九部。隋室丧乱,日益沦缺。天后朝,犹有六十三曲。”诸天,佛家谓三界共有三十二天,自四天王天至非有想非无想天,总谓之诸天。

留欢若可尽,劫石乃成灰。
劫石句:劫,佛家术语,梵语劫簸之略。劫石,佛示劫量之长,以天衣拂石为喻,因而谓之磐石劫。劫灰,劫烧时之灰也。《搜神记·劫灰》:“汉武帝凿昆明池,极深,悉是灰墨,无复土。举朝不解,以问东方朔。朔曰:‘臣愚,不足以知之。可试问西域人。’帝以朔不知,难以移问。至后汉明帝时,西域道人入来洛阳,时有忆方朔言者,乃试以武帝时灰墨问之。道人云:‘经云:天地大劫将尽则劫烧,此劫烧之余也。’乃知朔言有旨。”末二句言留欢可长。

参考资料:

1、 百度百科.陪族叔当涂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风亭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