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城雀

:
嗷嗷空城雀,身计何戚促。
本与鹪鹩群,不随凤凰族。
提携四黄口,饮乳未尝足。
食君糠秕馀,尝恐乌鸢逐。
耻涉太行险,羞营覆车粟。
天命有定端,守分绝所欲。

嗷嗷空城雀,身计何戚促。
嗷嗷待哺的空城雀,生计是多么的戚促啊!

本与鹪鹩群,不随凤凰族。
本与鹪鹩为群,不随凤凰之类逐飞。

提携四黄口,饮乳未尝足。
提携、哺育着四只雏鸟,饮乳常常不足。

食君糠秕馀,尝恐乌鸢逐。
吃人间的秕糠的时候,常常畏惧乌鸢来抢逐。

耻涉太行险,羞营覆车粟。
以涉太行险为耻,羞于相随着覆车粟而飞往食之。

天命有定端,守分绝所欲。
天命自有定数,安守着自己的职分,不得不屡屡断绝自己这小小的欲望。

嗷嗷空城雀,身计何戚促。

本与鹪(jiāo)(liáo)群,不随凤凰族。
鹪鹩:鸟名,似黄雀而小。

提携四黄口,饮乳未尝足。
黄口:雏鸟。

食君糠(kāng)秕馀,尝恐乌鸢(yuān)逐。
鸢:鹰类的猛禽。

耻涉太行险,羞营覆车粟(sù)
覆车粟:这里运用的是典故。

天命有定端,守分绝所欲。
分:名分,职分。

嗷嗷空城雀,身计何戚促。
本与鹪鹩群,不随凤凰族。
提携四黄口,饮乳未尝足。
食君糠秕馀,尝恐乌鸢逐。
耻涉太行险,羞营覆车粟。
天命有定端,守分绝所欲。
  《空城雀》,乐府《杂曲歌辞》旧题。诗人在这首诗里表达的是自己志向不得伸展,又不想屈节钻营,只能过着悲苦日子的愤懑与无奈之情。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嗷嗷待哺的空城雀,生计是多么的戚促啊!本与鹪鹩为群,不随凤凰之类逐飞。提携、哺育着四只雏鸟,饮乳常常不足。吃人间的秕糠的时候,常常畏惧乌鸢来抢逐。以涉太行险为耻,羞于相随着覆车粟而飞往食之。天命自有定数,安守着自己的职分,不得不屡屡断绝自己这小小的欲望。

注释
鹪鹩:鸟名,似黄雀而小。
黄口:雏鸟。
鸢:鹰类的猛禽。
覆车粟:这里运用的是典故。
分:名分,职分。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简析

  《空城雀》,乐府《杂曲歌辞》旧题。诗人在这首诗里表达的是自己志向不得伸展,又不想屈节钻营,只能过着悲苦日子的愤懑与无奈之情。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859篇诗文

猜你喜欢

元丹丘歌

:
元丹丘,爱神仙,朝饮颍川之清流,
暮还嵩岑之紫烟,三十六峰长周旋。
长周旋,蹑星虹,身骑飞龙耳生风,
横河跨海与天通,我知尔游心无穷。

元丹丘,爱神仙,朝饮颍川之清流,
元丹丘啊,爱神仙,早上你还在颍川的清流中饮水,

暮还嵩岑之紫烟,三十六峰长周旋。
晚上就回到紫烟缭绕的高山中来了,你常在嵩山的三十六峰上来回盘旋。

长周旋,蹑星虹,身骑飞龙耳生风,
你来往于群峰之间时,身骑飞龙,耳边呼呼生风,其速度之快可追赶流星。

横河跨海与天通,我知尔游心无穷。
你可横跨河海与天相通,我知道你是想游无穷之境,追求无边的快乐啊。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262-263

元丹丘,爱神仙,朝饮颍(yǐng)川之清流,
爱神仙:一作“好神仙”。“好”字似更合理。颍川:这里指颍水,即今颍河,源出河南省登封市嵩山西南阳乾山,东南流至今安徽颍上县东南入淮河。

暮还嵩(sōng)(cén)之紫烟,三十六峰长周旋。
嵩岑:嵩山之颠。岑,山小而高曰岑,此泛指山。紫烟:紫色的云气。

长周旋,蹑(niè)星虹,身骑飞龙耳生风,
蹑星虹:谓登上星宿和彩虹。蹑是踏的意思。星虹,指流星和虹霓。身骑飞龙:道家有驾龙飞升之说。

横河跨海与天通,我知尔游心无穷。
与天通:上通天界。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262-263
元丹丘,爱神仙,朝饮颍川之清流,
暮还嵩岑之紫烟,三十六峰长周旋。
长周旋,蹑星虹,身骑飞龙耳生风,
横河跨海与天通,我知尔游心无穷。

  道教的神话常常会激超诗人的丰富想象,仿佛道士们过的也是神仙生活,也能摆脱人世间的种种限制,享受神仙的超脱和自由,以满足他们向往自由的心理和愿望。这首诗的基本内容就是这样。

  “元丹丘,爱神仙。”正因为元丹丘喜好神仙之术,所以他才长期在嵩山修炼。下三句就是他常年在嵩山中求仙学道的夸张描写:“朝饮颍川之清流,暮还嵩岑之紫烟,三十六峰常周旋。”诗中把元丹丘长期在嵩山的活动浪漫化,夸张地说成是一天之内的活动,仿佛他已成仙得道,有了神仙飞腾之术。早上,他还在清清的颍川边饮水,晚上就出现在紫烟缭绕的嵩山峰顶,在嵩山三十六峰的绝顶灿列处都有元丹丘的踪迹。嵩山在今河南登封,是五岳之一的中岳。唐时这里是道教最盛的地方。著名的道教胜地嵩阳观和中岳庙就在这里。嵩山有太室、少室二山,二山各有三十六峰,共计七十二峰。大概在唐时嵩山有名字的只有三十六峰,后来愈来愈多,但三十六峰也只是一个约数,言其多而已。

  下面诗中着重写元丹丘的神通:“长周旋,蹑星虹。身骑飞龙耳生风。横河跨海与天通。”以上诗句意即脚踏星虹,身骑飞龙,速度之快,星驰电闪,只觉得两耳生风。可以横跨江河,飞越大海,在天空自由邀游,一直通向神话中的天国。这与屈原《离骚》中的乘飞龙遨游天国是同一寓意,即借飞升以向往自由,借游仙以寄托理想。

  诗的最后一句说。“我知尔游心无穷。”《文苑英华》“游心”作“心游”,意思就更为明显。原来“蹑星虹”、“乘飞龙”,“横河跨海”的无穷之游,都只是“心游”而已。这一切都是诗人想象中的产物。并非真实。原来只是精神上的一番自由和逍遥之游。这与庄子“游心”(《庄子·则阳》:“知游心于无穷。”)的精神遨游是完全一致的。

  此诗赞扬元丹丘爱神仙。“爱神仙”是全诗之眼。诗中故意把元丹丘写成一个能骑龙升天、横河跨海的神仙,表达了诗人对老友的美好祝愿,也是对老友的戏谑。李白真心希望元丹丘像神仙一样的自由快活,当然这也是李白自己的愿望。诗是歌谣体,用三、三、七的句式,使诗句更加活泼,富有变化。诗的前半首和后半首结构重叠,有一种长短相间,循环复沓的音乐美。后半首的首句与前半首的来句还用顶针格的修辞手法,使前后段自然衔接,天衣无缝。此诗有语言明白如话,自然天成的民歌风味,读起来朗朗上口。由此可见,李白在学民歌方面是下了一番功夫的,此诗就是他学习民歌的优秀结晶。

参考资料:

1、 葛景春.李白思想艺术探骊.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260-262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田家词 / 田家行

:
牛靿咤咤,田确确,旱块敲牛蹄趵趵。
种得官仓珠颗谷,六十年来兵簇簇,日月食粮车辘辘。
一日官军收海服,驱牛驾车食牛肉,归来攸得牛两角。
重铸锄犁作斤,姑舂妇担去轮官,输官不足归卖屋。
愿官早胜仇早覆,农死有儿牛有犊,不遣官军粮不足。

牛靿咤咤,田确确,旱块敲牛蹄趵趵。
天久不雨,土地坚硬,牛拉着沉重的犁耙,喘着粗气一步一步地爬行着。牛蹄碰击着坚硬的土块,发出“趵趵”的声音。

种得官仓珠颗谷,六十年来兵簇簇,日月食粮车辘辘。
驾牛的农民还嫌牛走得太慢,不断地挥动着鞭子,发出“咤咤”的声音,驱使着,吆喝着。然而农民终年劳累,用血和汗水换来的珍珠般的果实,却尽进了官仓,自己一无所得。因为六十年来,战争不断,年年月月、日日餐餐,官兵们吃的粮食全由农民供给,并由农民驾驶的大车不停地运往前线。

一日官军收海服,驱牛驾车食牛肉,归来攸得牛两角。
自从官军征伐藩镇的战争开始以来,朝廷就把农民连人带牛和车以及农具一并征用了。农民驱牛驾车千里迢迢地把粮食运到前线后,结果连牛也被官兵宰杀吃掉了,农民只收得两只牛角而返。

重铸锄犁作斤,姑舂妇担去轮官,输官不足归卖屋。
但是战争还在没完没了地打下去,新的军输又在等待着他们。农民只得重铸犁锄,重做斤,重新开始一年的辛勤耕作,收获之后,运到官仓,终年辛勤劳动所获还交不够,甚至回来连房屋也被迫卖掉买粮纳税。

愿官早胜仇早覆,农死有儿牛有犊,不遣官军粮不足。
但愿官军早日胜利,以报藩镇叛乱的仇恨,我们不要紧,累死了还有下一代,牛被杀了还有小牛犊,不会让官军的军粮缺少的。

牛靿(yào)(zhà)咤,田确确,旱块敲牛蹄趵(bō)趵。
咤咤:农民的叱牛声。确确:土块坚硬的样子。趵趵:牛蹄声。

种得官仓珠颗谷,六十年来兵簇(cù)簇,日月食粮车辘(lù)辘。
簇簇:丛集的样子,此处以兵器的丛集象征战事的频繁。辘辘:车轮声。象征着农民军输的繁重和急迫。

一日官军收海服,驱牛驾车食牛肉,归来攸得牛两角。

重铸锄犁作斤,姑舂(chōng)妇担去轮官,输官不足归卖屋。
斤:泛指农具。斤,斧子一类的工具。锄一类的农具。

愿官早胜仇早覆,农死有儿牛有犊(dú),不遣官军粮不足。
覆:覆灭,灭亡。

牛靿咤咤,田确确,旱块敲牛蹄趵趵。
种得官仓珠颗谷,六十年来兵簇簇,日月食粮车辘辘。
一日官军收海服,驱牛驾车食牛肉,归来攸得牛两角。
重铸锄犁作斤,姑舂妇担去轮官,输官不足归卖屋。
愿官早胜仇早覆,农死有儿牛有犊,不遣官军粮不足。
  元和十二年(817),元稹得刘猛、李余古题乐府诗数十首,读后感动万分,于是和作了十九首,把他在江陵、通州的所见所闻一一写进这组古题乐府诗里。《田家词》就是其中的一首,这首诗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他“息兵革”的政治主张。此诗在艺术上很有特色。它自始至终几乎完全用农民自述的口吻、用白描的手法叙事,在貌似平和顺从的话语里,表现了农民痛苦的心声,蕴涵着农民的血泪控诉,因而具有更大的真实性和感人肺腑的力量。再加上短句的安排,叠字的选用,急促重浊的入声字的韵脚,不仅加强了诗的形象性和音乐性,声情和文情更加契合,深化主题,强化了感情,渲染了气氛,而且使这首古题乐府的特色更加鲜明。这正是元稹“颇近讴谣”的代表作。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送王司直

:
西塞云山远,东风道路长。
人心胜潮水,相送过浔阳。

西塞云山远,东风道路长。
向西而行,放眼远方的西塞云山,惟有东风吹送着游子,前方的道路漫长。

人心胜潮水,相送过浔阳。
你我友情深厚,要胜过东海的潮水,送你离去直到过了浔阳才回来。

西塞云山远,东风道路长。
西塞:山名。在浙江省湖州市西南。东风:指春风。

人心胜潮水,相送过浔(xún)阳。

西塞云山远,东风道路长。
人心胜潮水,相送过浔阳。

  这是一首以送别为主题的五言绝句。诗中诗人发自内心的祝愿,又流露出诗人蒙胧的不安与对又人深情的惜别。

  严羽《沧浪诗话·诗法》中曾说:“律诗难于古诗,绝句难于八句,七言律诗难于五言律诗,五言绝句难于七言绝句。”从逻辑角度看,严沧浪显然认为五言绝句是难中之最了。后人对此当然难免有些争议,但其实严羽的感受是相当真实的。杨万里《诚斋诗话》中也说:“五七字绝句最少而最难工,虽作者亦难得四句全好者。”王世贞《艺苑巵言》说:“绝句固自难,五言尤甚,离首即尾。离尾即首,而要(通腰)腹亦自不可少。妙在愈小而大,愈促而缓。”这就不但肯定了五言绝句的“难”处,同时也指出了五言绝句的“妙”处。难,就难在“小”而“促”,妙,也妙在“小”而“促”。本诗以区区二十字,写送别情怀,着墨不多而蓄意无尽,堪称化“难”为“妙”的成功之作。

  “西塞云山远,东风道路长”对偶轻盈脱俗,工稳端丽。“西塞”是行人的目的地。云山远隔,只在想望之中,诗人的朋友即将乘舟前往。西塞山在湖北,浔阳江在江西,船行是由东向西,逆水而上的。“东风”当然是顺风,可以减少逆水行船的困难。这既是写实,也包含着作者善意的祝福。当然,即使是一帆风顺,旅程也是漫长而艰苦的。一句“东风道路长”,既蕴含了诗人发自内心的祝愿,又流露出诗人蒙胧的不安与深情的惜别,寥寥五字,真是言简意赅,余味无穷。

  后二句“人心胜潮水,相送过浔阳”更进一层。既然客路工远,旅程孤寂,既然情热如火,不忍分离,那就该送上一程了。然而人不能送,因为情势不容;江潮也不能送,因为船向西而水东流,条件也不许可。那么,难道就让我的挚友孤雁独飞。去承受那漫漫征途中难耐的寂寞吗?不,诗人的心将时刻伴随着他。人心不比那无知的潮水,人心能超越时空的限制。它将伴送着行人,驶过浔阳江,驶向那云山深处的西塞。句中以“人心”与“潮水”对举,而一个“胜”字,便借流水的无情反衬出友人的多情。音节虽促,而蕴蓄深远,耐人寻味。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踏歌词四首·其一

:
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
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鹧鸪鸣。

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
春江月出大堤坦平,堤上女郎牵手前行。

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鹧鸪鸣。
唱尽新词情郎不见,红霞映树鹧鸪啼鸣。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910

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mèi)行。
连袂:犹联袂。晋葛洪《抱朴子·疾谬》:“携手连袂,以遨以集。”袂:指衣袖。

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鹧(zhè)(gū)鸣。
欢:古时女子对所爱男子的爱称。映:《乐府》作“影”。鹧鸪:鸟名。为中国南方留鸟。古人谐其鸣声为“行不得也哥哥”,诗文中常用以表示思念故乡。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910
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
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鹧鸪鸣。

  民歌中,情歌一类数量很多。它不仅有较高的审美娱乐价值,而且也起到实际的爱情桥梁的作用。在我国西南民间,对歌的风俗自古很盛。刘禹锡谪居巴楚间的诗作中就有这种民俗的描写,这首《踏歌词》就是。踏歌是不用伴奏、踏地以为节拍的徒歌,是民歌的一种唱法。刘禹锡居夔州时创作了《踏歌词四首》,这是第一首。

  开篇以景起兴。春江水涨,几乎平堤。尤其在月下,堤面和江面都明晃晃连成一片,更给人水与堤平的感觉。“大堤平”三字,不仅写出江水上涨,大堤平宽,还写出月色的皎洁。就在这样的春江花月夜,堤上走着成队的“女郎”。她们都是生在村野的民间姑娘,是趁月圆之夜“踏歌”来的。她们初来的情态是彼此偎靠连袂而行,既兴奋,又含几分娇羞。一二句写“春江月出”,是暮色;三四句写到“红霞映树”,是拂晓,其间有较长的时间跨度,省略了一些情事。从三句的“唱尽新词”和“欢”等字样看,省去的正是“新词宛转递相传”的对歌的情景。民间对歌,词儿大多是即兴新编,言为心声,所以是“新词”。“欢”则是女方所悦的男子,即对歌的另一方。歌声一起,姑娘们最初的娇羞立即被赶跑了,到后来,新词唱尽,便与所欢相就。所以同组第三首《踏歌词·新词宛转递相传》就写道:“月落乌啼云雨(指男女私情)散,游童陌上拾花钿。”在这样美丽的夜晚并非十全十美,有人找到情侣,同时也有人找不到。三四句正是这样一个特写的镜头。它表现的并不是全部的女郎而是其中的某一个。在别人都凭歌声为媒介而会到自己所“欢”的时候,她却是“唱尽新词欢不见”,尝到了失望的滋味。但她仍旧怀着希望,一直等到“红霞映树”的早晨。小伙子最后是否来了,“鹧鸪鸣”声似乎有所暗示。然而终究是个谜,有两种猜法。鹧鸪雄雌和鸣,也许暗示姑娘终于等到了自己的心上人。但也可以是相反,这双双鸟儿和鸣之声反衬出她的烦恼。不光这结尾有些扑朔迷离,第三句省略的主词也有解作女郎全体的。从而这就成了一个很离奇的夜晚——小伙子们都没有来,姑娘们都有些不堪。总之,由于使用了省略和暗示的语言,使得此诗意境灵活,不易确指。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诗写出了妙龄中的女郎对爱情失望而有所期待的心情。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齐安郡晚秋

:
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
云容君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
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

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
秋风瑟瑟,柳影渐渐稀疏。我所居住的地方显得更加寂静、苍茫。

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
游赏黄州的山水,闲云倒影在水中,让人赏心悦目,闲来吟啸抒怀,日子倒也过得闲适自得。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
残灯暗淡的雨夜,一起下棋的友人已经散去,酒醒后孤枕难眠,又看到北雁南飞。

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
当年英雄豪杰争雄的赤壁还在,而如今只有我这样的蓑翁在此垂钓。

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

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zhěn)雁来初。
散后:一作欲散。

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suō)翁坐钓鱼。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