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门。季札

:
吹毛霜刃过千金,生许徐君死挂林。
宝剑徒称无价宝,行心更贵不欺心。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周昙

生卒年不详,籍贯未详。唐代诗人。唐末,曾任国子直讲。著有《咏史诗》八卷,今台湾中央图书馆有影宋抄本《经进周昙咏史诗》三卷。《全唐诗》将其编为二卷,共195首,这种形式与规模的组诗在中国文学史上颇为罕见。 155篇诗文

猜你喜欢

感镜

:
美人与我别,留镜在匣中。
自从花颜去,秋水无芙蓉。
经年不开匣,红埃覆青铜。
今朝一拂拭,自照憔悴容。
照罢重惆怅,背有双盘龙。

美人与我别,留镜在匣中。
美人与我分别时,赠我的铜镜一直被我收藏在匣中。

自从花颜去,秋水无芙蓉。
自从你离开后,镜中再无如花娇颜,就像秋水中不见临水芙蓉。

经年不开匣,红埃覆青铜。
许多年不曾打开匣子,因被氧化而变红的铜镜上已满是尘埃。

今朝一拂拭,自照憔悴容。
今日取出铜镜拂去尘埃,镜中照出我的憔悴面容。

照罢重惆怅,背有双盘龙。
照完之后,又拿着这把背面刻有双盘龙雕饰的铜镜再次叹息惆怅。

美人与我别,留镜在匣(xiá)中。

自从花颜去,秋水无芙蓉。

经年不开匣,红埃覆青铜。
经年:经过很多年。

今朝一拂(fú)拭,自照憔悴容。
拂拭:掸掉或擦掉。

照罢重(chóng)惆怅,背有双盘龙。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献从叔当涂宰阳冰

:
金镜霾六国,亡新乱天经。
焉知高光起,自有羽翼生?
萧曹安屹屼,耿贾摧欃枪。
吾家有季父,杰出圣代英。
虽无三台位,不借四豪名。
激昂风云气,终协龙虎精。
弱冠燕赵来,贤彦多逢迎。
鲁连善谈笑,季布折公卿。
遥知礼数绝,常恐不合并。
惕想结宵梦,素心久已冥。
顾惭青云器,谬奉玉樽倾。
山阳五百年,绿竹忽再荣。
高歌振林木,大笑喧雷霆。
落笔洒篆文,崩云使人惊。
吐辞又炳焕,五色罗华星。
秀句满江国,高才掞天庭。
宰邑艰难时,浮云空古城。
居人若薙草,扫地无纤茎。
惠泽及飞走,农夫尽归耕。
广汉水万里,长流玉琴声。
雅颂播吴越,还如泰阶平。
小子别金陵,来时白下亭。
群凤怜客鸟,差池相哀鸣。
各拔五色毛,意重泰山轻。
赠微所费广,斗水浇长鲸。
弹剑歌苦寒,严风起前楹。
月衔天门晓,霜落牛渚清。
长叹即归路,临川空屏营。

金镜霾六国,亡新乱天经。
显明的正道在海内已经昏暗,皇帝的废立已经不按天之常道。

焉知高光起,自有羽翼生?
难道不知汉高祖和汉光武帝的崛起,是因为羽翼丰满的原因?

萧曹安屹屼,耿贾摧欃枪。
萧何曹参安稳了摇摇欲坠的国家,耿弇和贾复摧毁了社会上的邪恶势力。

吾家有季父,杰出圣代英。
你是我们家族的项梁季父,杰出的圣代英豪。

虽无三台位,不借四豪名。
现在虽无三台宰相高位,也不借取四豪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春申君的名义。

激昂风云气,终协龙虎精。
激昂的精神风生云起,犹如龙虎神采奕奕。

弱冠燕赵来,贤彦多逢迎。
你二十来岁从燕赵来,德才俱佳的贤人对你逢迎有加。

鲁连善谈笑,季布折公卿。
你像鲁连善于谈笑,就像季布征服众多公卿。

遥知礼数绝,常恐不合并。
我知道现在很多人不讲究礼节了,常恐与他们不合群。

惕想结宵梦,素心久已冥。
梦里常有忧思,纯洁的心地也已经受到损伤。

顾惭青云器,谬奉玉樽倾。
面对你这个青云人物,心有惭愧,又喝了你那么多美酒,真不好意思。

山阳五百年,绿竹忽再荣。
五百年前的山阳嵇康﹑向秀等尝居此为竹林之游,如今山阳的绿竹又再次繁盛。

高歌振林木,大笑喧雷霆。
高歌振动林木,笑声喧喧犹如雷霆。

落笔洒篆文,崩云使人惊。
你挥笔拨洒古篆文,好像云崩天裂使人吃惊。

吐辞又炳焕,五色罗华星。
你吐辞鲜明华丽,宛如五色的罗华星。

秀句满江国,高才掞天庭。
你的秀丽诗句传遍江南,华丽的辞藻,高妙的文才,天庭尽知。

宰邑艰难时,浮云空古城。
在这艰难时刻当一县之长,城内空空如也。

居人若薙草,扫地无纤茎。
居民如锄过的草,没有几个,遍地而扫,也找不到几个恩。

惠泽及飞走,农夫尽归耕。
你来以后,恩惠遍及所有的生灵,农夫也全部回尽耕种。

广汉水万里,长流玉琴声。
万里长江水,流趟着你的玉琴声。

雅颂播吴越,还如泰阶平。
高雅的颂乐传播吴越,高昂的乐声直冲天空的星辰而去。

小子别金陵,来时白下亭。
小子我离别了金陵,来的时候大家在白下亭送我。

群凤怜客鸟,差池相哀鸣。
就像群凤怜客鸟一样,熟人们被我哀鸣抱不平。

各拔五色毛,意重泰山轻。
每个人都赞助了我一点小钱,钱不多而意重泰山轻。

赠微所费广,斗水浇长鲸。
但是钱真不多,花费又太大,如同舀一斗水去浇长鲸,不够啊。

弹剑歌苦寒,严风起前楹。
弹着宝剑高歌苦寒曲, 寒风起于堂屋前的柱子间,呼呼地响。

月衔天门晓,霜落牛渚清。
天快亮了,月亮衔在东方七宿角宿中的室女座之间,秋霜落满牛渚,水静泉明。

长叹即归路,临川空屏营。
长叹一声,回家吧!面临长江我彷徨不决。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同诸隐者夜登四明山

:
半夜寻幽上四明,手攀松桂触云行。
相呼已到无人境,何处玉箫吹一声。

半夜寻幽上四明,手攀松桂触云行。
为寻幽静,半夜上四明山,手攀松桂,触云而行。

相呼已到无人境,何处玉箫吹一声。
到达了无人之境。忽然,从远处传来悠扬的洞箫声,飘飘忽忽。

半夜寻幽上四明,手攀(pān)松桂触云行。
四明山:在浙江省宁波市西南,为天台山支脉。寻幽:探访幽隐之处。攀:紧紧地抓住。

相呼已到无人境,何处玉箫(xiāo)吹一声。
箫:是一种乐器。

半夜寻幽上四明,手攀松桂触云行。
相呼已到无人境,何处玉箫吹一声。
  首句“半夜寻幽”四字,让人产生一种好奇心理,“上四明”三字,就更使人觉得神秘而不可捉摸:这些人究竟要干什么?深更半夜为什么去登四明山?倘若读者懂得“隐者”是怎么一回事,那么,产生的就不会是重重的疑问,而会是一种兴趣,一种对这些隐者奇特性格与志趣的浓厚兴趣。隐者,一般说来都是一些有一定才能的知识分子,他们厌弃尘世的恶俗与平庸,孤高自许,傲世独立,寄情于山水或放浪形骸,兴趣与常人不同。这首诗写的“诸隐者”就属于这类人。或许是突如其来的兴致,兴之所至,身之所至,所以相约一同夜登四明山。前两句写登山的艰险。手攀松桂枝,身与浮云齐,慢慢地终于到了顶峰。三、四句写深夜四明山万籁俱寂的情景。众人登上山顶,你呼我应,空山寂静,传响不绝;突然不知从哪儿传来玉箫的奏响,划破夜空,众人屏气静听,却再无声息。写来逼真而有意趣。因为是“夜登”,又是“同诸隐者”,所以此诗反映的是作者平静淡泊的心志、寄情山水的雅趣,别无他意。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更漏子·玉炉香

: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画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玉炉散发着炉香烟,红色的蜡烛滴着烛泪,摇曳的光影映照出华丽屋宇的凄迷。她的蛾眉颜色已褪,鬓发也已零乱,漫漫长夜无法安眠,只觉枕被一片寒凉。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窗外的梧桐树,正淋着三更的冷雨,也不管屋内的她正为别离伤心。一滴一滴的雨点,正凄厉地敲打着一叶一叶的梧桐,滴落在无人的石阶上,一直到天明。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bìn)云残,夜长衾(qīn)枕寒。
画堂:华丽的内室。鬓云:鬓发如云。衾:被子。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梧桐:落叶乔木,古人以为是凤凰栖止之木。不道:不管、不理会的意思。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温庭筠共写过六首内容相仿的《更漏子》。这首《更漏子》,借“更漏”夜景咏妇女相思情事,词从夜晚写到天明。

  开头三个字,表面看是景语,不像后来李清照《醉花阴·重阳》的“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含有以炉烟袅袅来表示愁思无限的意思。次句“红蜡泪”就不同了:夜间燃烛,用以照明,但多了一个“泪”字,便含有了人的感情。说“玉炉”,既见其精美,又见其色洁;“红蜡”则透出色泽的艳丽而撩人情思,而闺中的寂寞也隐隐流露出来了。“画堂”,写居室之美,与“玉炉”、“红蜡”相映衬。这句紧承上句,说红蜡所映照是画堂中人的秋思。“秋思”,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深藏于人心中的情愫,红蜡是不能“照”到的,可是作者却执拗地强调“偏照”。“偏照”者,非照不可也。这一来,将室内的华美陈设与人的感情,巧妙地联系起来了。此刻,在这美丽的画堂中,冷清寂静,只有玉炉之香,红蜡之泪,与女主人公相伴,不管它们是有意、无意,但在她看来,却是“偏照”。至此,是蜡在流泪,抑或人在流泪,浑融一体,更反衬女主人公的“秋思”之深。概言之,第一句主要是衬景,二句景中含情,三句感情色彩强烈,女主人公的愁肠百结,呼之而出了。陈匪石云:“词固言情之作,然但以情言,薄矣。必须融情入景,由景见情。”(《旧时月色斋词谭》)这里“融情入景”是逐步深入的,至“偏照”始喷涌而出。

  “眉翠薄,鬓云残”,两句写人。以翠黛描眉,见其眉之美。鬓云,是形容美发如云,可知其人之美。但紧接着用了一个“薄”字,一个“残”字,景况便完全不同了。“薄”字形容眉黛褪色,“残”字描绘鬓发不整。这两个字反映出她辗转反侧、无法入睡的情态,不仅写外貌,也同时写出了她内心难言的苦闷。“夜长衾枕寒”,继续写思妇独处无眠的感受,它不仅点明了时间:长夜漫漫;写出了人的感觉:衾枕生寒,如李清照怀念外出丈夫时的“半夜凉初透”。由此可知上面的一切景物,都是夜长不寐之人目之所见,身之所感。这些景物如粒粒珍珠,用“秋思”这条线把它们串了起来。

  上阕写画堂中人所见,下阕从室内转到室外,写人的所闻。秋夜三更冷雨,点点滴滴在梧桐树上,这离情之苦没有人可以理解。它与“偏照画堂秋思”呼应,可见“秋思”即是离情。下面再作具体描述:“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潇潇秋雨不理会闺中少妇深夜怀人的苦情,只管让雨珠洒在一张张梧桐叶上,滴落在窗外的石阶上,一直滴到天明,还没有休止。秋雨连绵不停,正如她的离情连绵无尽。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由玉炉生香、红蜡滴泪的傍晚,到闻“三更雨”,再看“滴到明”,女主人公的彻夜不眠,当然更非“一个愁字了得”了。

  这首词通首写画堂人的“秋思”“离情”,上阕的意境,在《花间集》中颇常见,下阕的写法则独辟蹊径。陈廷焯说“梧桐树”数语,用笔较快,而意味无上文章之厚。其实,“用笔快”如果一泻千里,言尽意止,固然不好;但这里并非如此。谭献说“梧桐树”以下似直下语,正从“夜长”逗出,亦书家“无垂不缩”之法。书法中的所谓“垂”,指竖笔;在作竖笔时,最后须往上逆缩一下,使字体不失其气势。比之于词,即是看似直率,纵笔而下,但须顿挫深厚,跌宕而有情致,似直而实纡也。《更漏子》下阕,写梧桐夜语,正有此特色。这里直接写雨声,间接写思妇,亦是“夜长衾枕寒”的进一步说明;但整夜不眠却仍用暗示,始终未曾点破,这就是直致中有含蓄之处。所以说此词深得书家 “无垂不缩”之法,即是指它“直说”中仍适当地配合以“含蓄”,否则便会使人有一览无余、索然寡味之感了。宋人聂胜琼《鹧鸪天·别情》词有句云:“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当是从此词脱胎而来,写得语浅情深;但全词并不像此词上下片浓淡相间,又缺乏转折变化,相较之下,韵味亦是略逊一筹。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马诗二十三首·其一

:
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
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

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
龙马脊毛图案像连接着的铜钱,银蹄奔驰白色一片如踏着云烟。

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
可是没有人为它编织锦绣障泥,又有谁肯为它铸就饰金的马鞭。

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
龙:健壮的马。连钱:形容毛色斑点状如连接的铜钱。

无人织锦韂(chàn),谁为铸金鞭(biān)
韂:也叫障泥,垂覆在马腹两侧以遮挡泥土的布帘。金鞭:以金为饰物的马鞭。

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
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
  李贺的《马诗》共二十三首,这是第一首。这首诗开头一个“龙”字写此马非比寻常,又有背脊连钱图案之奇特外观,银蹄踏烟之矫健体格,定是良马。可纵是良马,无人赏识,织得锦韂,铸成金鞭,又有何用,徒悲而已。诗以龙脊银蹄的骏马自比,慨叹纵有千里马但却没有识千里马的伯乐,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抱负不能施展的抑郁与愤懑之情。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