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

:

皇女璚台天汉浔,星桥月宇构山林。飞萝半拂月题影,瀑布环流玉砌阴。

菊浦香随鹦鹉泛,箫楼韵逐凤凰吟。瑶池驻跸恩方久,璧月无文兴转深。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卢藏用

卢藏用(约664 - 约713),字子潜,唐代诗人,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市)人。少以文辞才学著称,举进士,不得调,与兄征明偕隐终南山。长安(701-704年)中召授左拾遗,神龙中,为礼部侍郎,兼昭文馆学士。以托附太平公主,流放岭南。与陈子昂友善,曾编辑《陈伯玉文集》赞子昂“卓立千古,横制颓波,天下翕然,质文一变”。是陈子昂诗文变革的积极支持者。能属文,工草隶、大小篆、八分。书则幼尚孙(过庭)草,晚师逸少(王羲之),八分有规矩之法。有文集三十卷,《全唐诗》录存其诗八首。《唐书本传、书断》 10篇诗文

猜你喜欢

落叶

:
陈绿向参差,初红已重叠。
中庭初扫地,绕树三两叶。

陈绿向参差,初红已重叠。
落叶参差不齐排列,微红叶子层层相积。

中庭初扫地,绕树三两叶。
庭院中才开始打扫,零散落叶环绕大树。

参考资料:

1、 全唐诗:卷301_15:扬州:扬州诗局刻本:清代

陈绿向参(cēn)(cī),初红已重叠。
参差:长短、高低不齐的样子。重叠:相同的东西层层相积。形容多。

中庭初扫地,绕树三两叶。

参考资料:

1、 全唐诗:卷301_15:扬州:扬州诗局刻本:清代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题随州紫阳先生壁

:
神农好长生,风俗久已成。
复闻紫阳客,早署丹成名。
喘息餐妙气,步虚吟真声。
道与古仙合,心将元化并。
楼疑出蓬海,鹤似飞玉京。
松雪窗外晓,池水阶下明。
忽耽笙歌乐,颇失轩冕情。
终愿惠金液,提携凌太清。

神农好长生,风俗久已成。
追求长生之道,自从神农就开始了。

复闻紫阳客,早署丹台名。
听别人说:紫阳真人是在仙人名录中挂了号的。

喘息餐妙气,步虚吟真声。
呼吸真妙之气,吟颂〈步虚〉仙词。

道与古仙合,心将元化并。
所行之道符合仙人规程,心灵与自然融合,人天合一。

楼疑出蓬海,鹤似飞玉京。
居住的高楼仿佛来自蓬莱仙岛,饲养的白鹤即将载你飞到天庭。

松雪窗外晓,池水阶下明。
清晨,窗外松雪明媚,玉阶下池塘水波潋滟。

忽耽笙歌乐,颇失轩冕情。
喜欢听歌赏琴,管他什么皇帝公卿。

终愿惠金液,提携凌太清。
希望赐予我金丹妙药,一起飞往天庭。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韩碑

:
元和天子神武姿,彼何人哉轩与羲。
誓将上雪列圣耻,坐法宫中朝四夷。
淮西有贼五十载,封狼生貙貙生罴。
不据山河据平地,长戈利矛日可麾。
帝得圣相相曰度,贼斫不死神扶持。
腰悬相印作都统,阴风惨澹天王旗。
愬武古通作牙爪,仪曹外郎载笔随。
行军司马智且勇,十四万众犹虎貔。
入蔡缚贼献太庙,功无与让恩不訾。
帝曰汝度功第一,汝从事愈宜为辞。
愈拜稽首蹈且舞,金石刻画臣能为。
古者世称大手笔,此事不系于职司。
当仁自古有不让,言讫屡颔天子颐。
公退斋戒坐小阁,濡染大笔何淋漓。
点窜《尧典》《舜典》字,涂改《清庙》《生民》诗。
文成破体书在纸,清晨再拜铺丹墀。
表曰臣愈昧死上,咏神圣功书之碑。
碑高三丈字如斗,负以灵鳌蟠以螭。
句奇语重喻者少,谗之天子言其私。
长绳百尺拽碑倒,粗砂大石相磨治。
公之斯文若元气,先时已入人肝脾。
汤盘孔鼎有述作,今无其器存其辞。
呜呼圣王及圣相,相与烜赫流淳熙。
公之斯文不示后,曷与三五相攀追。
愿书万本诵万遍,口角流沫右手胝。
传之七十有二代,以为封禅玉检明堂基。

元和天子神武姿,彼何人哉轩与羲。
元和天子禀赋神武英姿,可比古来的轩辕、伏羲。

誓将上雪列圣耻,坐法宫中朝四夷。
他立誓要洗雪历代圣王的耻辱,坐镇皇宫接受四夷的贡礼。

淮西有贼五十载,封狼生貙貙生罴。
淮西逆贼为祸五十年,割据一方世代绵延。

不据山河据平地,长戈利矛日可麾。
自恃强大,不去占山河却来割据平地;梦想挥戈退日,胆敢反叛作乱。

帝得圣相相曰度,贼斫不死神扶持。
圣君得到贤相名叫裴度,逆贼暗杀未成,自有神灵卫护。

腰悬相印作都统,阴风惨澹天王旗。
他腰悬相印,统兵上战场,天子的军旗在寒风中飘扬。

愬武古通作牙爪,仪曹外郎载笔随。
得力的将官有、武、古、通,仪曹外郎任书记随军出征。

行军司马智且勇,十四万众犹虎貔。
还有那智勇双全的行军司马韩愈,十四万大军,龙腾虎跃陷阵冲锋。

入蔡缚贼献太庙,功无与让恩不訾。
攻下了蔡州,擒住叛贼献俘太庙,功业盖世皇上加恩无限。

帝曰汝度功第一,汝从事愈宜为辞。
天子宣布裴度功劳第一,命令韩愈撰写赞辞。

愈拜稽首蹈且舞,金石刻画臣能为。
韩愈在朝堂拜舞行礼接受诏命说歌功的文章他能够胜任。

古者世称大手笔,此事不系于职司。
从来撰述都推崇大手笔,此事本不属佐吏的职司。

当仁自古有不让,言讫屡颔天子颐。
既然自古有当仁不让的箴言,韩愈欣然领受圣上的旨意。天子听完这番言辞,频频点头大加赞许。

公退斋戒坐小阁,濡染大笔何淋漓。
韩公退朝后斋戒沐浴坐于小阁,笔蘸饱墨挥洒淋漓。

点窜《尧典》《舜典》字,涂改《清庙》《生民》诗。
推敲《尧典》《舜典》的古奥文字,化用《清庙》《生民》的庄严笔意。

文成破体书在纸,清晨再拜铺丹墀。
一纸雄文,别具一格,朝拜时铺展在玉陛丹墀。

表曰臣愈昧死上,咏神圣功书之碑。
上表说“臣韩愈冒死呈览”,歌颂圣君贤相的功业,刻写在石碑之上。

碑高三丈字如斗,负以灵鳌蟠以螭。
碑高三丈字大如斗,灵鳌驼负,螭龙盘围。

句奇语重喻者少,谗之天子言其私。
文句奇特语意深长,世俗难以理解;有人便向皇上进谗,诬蔑此文偏私失实。

长绳百尺拽碑倒,粗砂大石相磨治。
百尺长绳把韩碑拽倒,粗砂大石磨去了字迹。

公之斯文若元气,先时已入人肝脾。
韩公此文浩浩真气却无法磨灭,已经深入众人的肝脾。

汤盘孔鼎有述作,今无其器存其辞。
正象那汤盘孔鼎的铭文,古器虽早就荡然无存,世间却永远流传着文辞。

呜呼圣王及圣相,相与烜赫流淳熙。
啊,圣王与贤相的不朽功勋,显耀人寰辉煌无比。

公之斯文不示后,曷与三五相攀追。
韩公碑文倘不能昭示百代,宪宗的帝业,又怎得与三皇五帝遥相承继!

愿书万本诵万遍,口角流沫右手胝。
我甘愿抄写一万本、吟诵一万遍,哪怕是我口角流沫,右手磨出茧皮!

传之七十有二代,以为封禅玉检明堂基。
让它流传千秋万代,好作封禅的祭天玉检、明堂的万世基石。

元和天子神武姿,彼何人哉轩与羲(xī)
元和:唐宪宗年号。轩、羲:轩辕、伏羲氏,代表三皇五帝。

誓将上雪列圣耻,坐法宫中朝四夷。
列圣:前几位皇帝。法宫:君王主事的正殿。四夷:泛指四方边地。

淮西有贼五十载,封狼生貙(chū)貙生罴。
淮西有贼:指盘踞蔡州的藩镇势力。封狼:大狼。貙、罴:野兽,喻指叛将。

不据山河据平地,长戈利矛日可麾(huī)
日可麾:用鲁阳公与韩人相争援戈挥日的典故。此喻反叛作乱。麾通“挥”。

帝得圣相相曰度,贼斫(zhuó)不死神扶持。
度:裴度。

腰悬相印作都统,阴风惨澹(dàn)天王旗。
都统:招讨藩镇的军事统帅。天王旗:皇帝仪仗的旗帜。

(shuò)武古通作牙爪,仪曹外郎载笔随。
愬武古通:愬,李愬;武,韩公武;古,李道古;通,李文通,四人皆裴度手下大将。仪曹外郎:礼部员外郎李宗闵。

行军司马智且勇,十四万众犹虎貔(pí)
行军司马:指韩愈。虎貔:猛兽。喻勇猛善战。

入蔡缚(fù)贼献太庙,功无与让恩不訾(zī)
蔡:蔡州。贼:指叛将吴元济。无与让:即无人可及。不訾:即“不赀”,不可估量。

帝曰汝度功第一,汝从事愈宜为辞。
从事:州郡官自举的僚属。愈:韩愈。为辞:指撰《平淮西碑》。

愈拜稽(jī)首蹈且舞,金石刻画臣能为。
稽首:叩头。蹈且舞:指古代臣子朝拜皇帝时手舞足蹈的一种礼节。金石刻画:指为钟鼎石碑撰写铭文。

古者世称大手笔,此事不系于职司。
大手笔:指撰写国家重要文告的名家。职司:指掌管文笔的翰林院。

当仁自古有不让,言讫(qì)屡颔(hàn)天子颐(yí)
屡颔天子颐:使皇帝多次点头称赞。颐,指面颊。

公退斋(zhāi)戒坐小阁,濡(rú)染大笔何淋漓。
公:指韩愈。斋戒:沐浴更衣。濡染:浸沾。

点窜(cuàn)《尧典》《舜典》字,涂改《清庙》《生民》诗。
点窜、涂改:运用的意思。尧典、舜典:《尚书》中篇名。清庙、生民:《诗经》中篇名。

文成破体书在纸,清晨再拜铺丹墀(chí)
破体:指文能改变旧体,另一说为行书的一种。丹墀:宫中红色台阶。

表曰臣愈昧死上,咏神圣功书之碑。
昧死:冒死,上书用谦语。圣功:指平定淮西的战功。

碑高三丈字如斗,负以灵鳌(áo)(pán)以螭(chī)
灵鳌:驭负石碑的,形似大龟。蟠以螭:碑上所刻盘绕的龙类饰纹。

句奇语重喻者少,谗之天子言其私。
喻:领悟,理解。谗:进言诋毁。

长绳百尺拽(zhuài)碑倒,粗砂大石相磨治。
拽:用力拉。磨治:指磨去碑上的刻文。

公之斯文若元气,先时已入人肝脾。
斯文:此文。若:像。元气:无法消毁的正气。

汤盘孔鼎有述作,今无其器存其辞。
汤盘:商汤浴盆,《史记正义》:“商汤沐浴之盘而刻铭为戒”。孔鼎:孔子先祖正考夫鼎。此以汤盘、孔鼎喻韩碑。

呜呼圣王及圣相,相与烜赫流淳熙。
相与:相互。赫:显耀。淳熙:鲜明的光泽。

公之斯文不示后,曷与三五相攀追。

愿书万本诵万遍,口角流沫右手胝(zhī)
书:抄写。胝:因磨擦而生厚皮,俗称老茧。

传之七十有二代,以为封禅玉检明堂基。
明堂基:明堂的基石曷:何,怎么。

元和天子神武姿,彼何人哉轩与羲。
誓将何雪列圣耻,坐法宫中朝四夷。
淮西有贼五十载,封狼生貙貙生罴。
不据山河据平地,长戈利矛日可麾。
帝得圣相相曰度,贼斫不死神扶持。
腰悬相印作都统,阴风惨澹天王旗。
愬武古通作牙爪,仪曹外郎载笔随。
行军司马智且勇,十四万众犹虎貔。
入蔡缚贼献太庙,功无与让恩不訾。
帝曰汝度功第一,汝从事愈宜为辞。
愈拜稽首蹈且舞,金石刻画臣能为。
古者世称大手笔,此事不系于职司。
当仁自古有不让,言讫屡颔天子颐。
公退斋戒坐小阁,濡染大笔何淋漓。
点窜《尧典》《舜典》字,涂改《清庙》《生民》诗。
文成破体书在纸,清晨再拜铺丹墀。
表曰臣愈昧死何,咏神圣功书之碑。
碑高三丈字如斗,负以灵鳌蟠以螭。
句奇语重喻者少,谗之天子言其私。
长绳百尺拽碑倒,粗砂大石相磨治。
公之斯文若元气,先时已入人肝脾。
汤盘孔鼎有述作,今无其器存其辞。
呜呼圣王及圣相,相与烜赫流淳熙。
公之斯文不示后,曷与三五相攀追。
愿书万本诵万遍,口角流沫右手胝。
传之七十有二代,以为封禅玉检明堂基。

  全诗意在记叙韩愈撰写“平淮西碑”碑文的始末,竭力推崇韩碑的典雅及其价值。情意深厚,笔力矫健。韩碑既未抹煞李愬雪夜破城的丰功,也未特别铺张裴度的伟绩,态度比较公允。李商隐极力推崇韩碑,也就是同意韩氏的观点。叙议相兼,在艺术风格何受到韩愈《石鼓歌》的影响。清人屈复《玉溪生诗意》中说:“生硬中饶有古意,甚似昌黎而清新过之。

  这首诗是一则历史。公元817年(宪宗元和十二年),宰相裴度率兵平定淮西,但首先破蔡州生擒叛者吴元济的是大将李愬。宪宗命韩愈撰《平淮西碑》时,韩主要是突出了裴度在执行宪宗旨意后的运筹帷幄,引起李愬不满。愬妻(唐安公主之女)进宫诉说碑文不实,宪宗就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新撰文勒石,观点迥然不同。李商隐是完全赞同韩愈观点的,诗中强烈地表达以对《韩碑》被磨去的愤慨,更热情地歌颂了这篇碑文。本诗基本何是叙述性的,但笔力矫健,很有感情,诗中一些名句也一直为人传诵。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石榴

:
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
可羡瑶池碧桃树,碧桃红颊一千年。

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
碧绿的石榴树婀娜迎风,鲜红的石榴像挂满灯笼。里面有一层透明的薄膜,白玉般的石榴子鲜美齐整。

可羡瑶池碧桃树,碧桃红颊一千年。
瑶池的碧桃树有什么值得羡慕,哪比得上石榴树扎根民众。碧桃虽美结果要经千年,石榴每年都能带来农家小院的笑声。

参考资料:

1、 (清)梁修撰;梁中民,廖国楣笺注. 花埭百花诗笺注[M].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9.04.第37页 .2、 熊四智主编. 中国饮食诗文大典[M]. 青岛:青岛出版社, 1995.01.第214页3、 宋金鼎著. 李商隐诗今译[M]. 郑州:海燕出版社, 2012.08.第132页

榴枝婀(ē)(nuó)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
石榴:一种落叶乔木或灌木,是从西域引进中原的。

可羡(xiàn)瑶池碧桃树,碧桃红颊(jiá)一千年。
可羡:何羡,岂羡。碧树:传说中长于仙山的异树。

参考资料:

1、 (清)梁修撰;梁中民,廖国楣笺注. 花埭百花诗笺注[M].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9.04.第37页 .2、 熊四智主编. 中国饮食诗文大典[M]. 青岛:青岛出版社, 1995.01.第214页3、 宋金鼎著. 李商隐诗今译[M]. 郑州:海燕出版社, 2012.08.第132页
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
可羡瑶池碧桃树,碧桃红颊一千年。

  石榴是美丽女子与纯洁爱情的象征,诗人盛赞了婀娜的榴枝、繁富的榴实、轻盈的榴膜、鲜丽的榴子,表现了自己的爱慕之情,然而尽管石榴比碧桃还要美丽娇艳,却也无法红颜“一千年”。《石榴》既是生命的挽歌也是爱情的悼亡诗。“榴”字凡四叠,分别写其枝、实、膜、子,突出了石榴的美艳,读来春风扑面,不独上下句复辞,联内亦复辞。“碧桃”联袂而出,深叹人间红颜易逝,唯有深藏于心底的真诚与美好的情感才真的可以“碧桃红颊一千年”。

  在艺术特色上,此诗运用了复词重言的手法,从而使节奏回环,词脉婉曲。李商隐写过许多这样的诗。有同步往复的,如“一弦一柱思华年”,“此花此叶长相映”。有同句双步往复的,如“一夕南风一叶危”,“半留相送半迎归”。这种同句不同音步的重叠往复,又可以组成对仗的一联,如“昨夜星辰昨夜风,画堂西畔桂堂东”;“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还有同联内前后一次单复的,“只知解道春来瘦,不道春来独自多”;“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还有同联前后蝉联的,如“巴江可惜柳,柳色绿侵江”;“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也有同一联前后句首尾衔顾,使回环增大,涵盖全联的,如“春风为开了,却拟笑春风”;“回肠九回后,犹有剩回肠”。惟独这《石榴》一首诗内多次连环回复,大小回环相套,读来意韵连绵,回味无穷,绕梁三日,挥之不去。

参考资料:

1、 王红军.李商隐诗复叠辞格之美[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第4期). 2、 郭清扬.石榴[J].青少年日记(小学版),2016,(第12期)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山行

: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生处 一作:深处)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生出白云的地方居然还有几户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停下马车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参考资料:

1、 赵宦光 黄习远编.万首唐人绝句.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7662、 罗时进 编选.杜牧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242-243

远上寒山石径斜(xié,旧读xiá),白云生处有人家。
远上:登上远处的。寒山:深秋季节的山。石径:石子的小路。斜:为倾斜的意思。产生,生出。另有版本作“深”。(“生”可理解为在形成白云的地方;“深”可理解为在云雾缭绕的的深处)

停车坐爱枫(fēng)林晚,霜(shuāng)叶红于二月花。
坐:因为。霜叶: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枫林晚:傍晚时的枫树林。红于:比……更红,本文指霜叶红于二月花。

参考资料:

1、 赵宦光 黄习远编.万首唐人绝句.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7662、 罗时进 编选.杜牧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242-243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生处 一作:深处)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

  首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次句“白云深处有人家”,描写诗人山行时所看到的远处风光。一个“深”字,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有人家”三字会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从而感到深山充满生气,没有一点儿死寂的恐怖。“有人家”三字还照应了上句中的“石径”,因为这“石径”便是山里居民的通道。

  对这些景物,诗人只是在作客观的描述。虽然用了一个“寒”字,也只是为了逗出下文的“晚”字和“霜”字,并不表现诗人的感情倾向。它毕竟还只是在为后面的描写蓄势—勾勒枫林所在的环境。

  “停车坐爱枫林晚”便不同了,倾向性已经很鲜明,很强烈了。那山路、白云、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这枫林晚景却使得他惊喜之情难以抑制。为了要停下来领略这山林风光,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1)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2)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3)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4)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

  第四句是全诗的中心,是诗人浓墨重彩、凝聚笔力写出来的。不仅前两句疏淡的景致成了这艳丽秋色的衬托,即使“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看似抒情叙事,实际上也起着写景衬托的作用:那停车而望、陶然而醉的诗人,也成了景色的一部分,有了这种景象,才更显出秋色的迷人。而一笔重写之后,戛然便止,又显得情韵悠扬,余味无穷。

  这是一首秋色的赞歌。诗人没有像古代一般文人那样,在秋季到来的时候,哀伤叹息。他歌颂的是大自然的秋色美,体现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有一种英爽俊拔之气拂诸笔端,表现了诗人的才气,也表现了诗人的见地。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098-1099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