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道诗

:
仰天惟龙。
御地以骥。
利有攸往。
不期而至。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孙楚

(?—293)西晋太原中都人,字子荆。才藻艳拔,年四十余始参镇东军事,迁著作郎。参石苞骠骑军事。恃才傲物,遂构嫌隙,致湮废积年。后扶风王司马骏与楚旧好,起为参军。官终冯翊太守。 9篇诗文

猜你喜欢

饮酒·十六

: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
敝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
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
孟公不在兹,终以翳吾情。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自小不同人交往,一心爱好在六经。

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行年渐至四十岁,长久隐居无所成。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
最终抱定固穷节,饱受饥饿与冷。

敝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
屋风凄厉,荒草掩没前院庭。

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
披衣坐守漫长夜,盼望晨鸡叫天明。

孟公不在兹,终以翳吾情。
没有知音在身边,向谁倾诉我衷情。

参考资料:

1、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41-170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罕人事:很少有世俗上的交往。游好:游心,爱好。六经:六种儒家经典,指《诗》、《书》、《易》、《礼》、《乐》、《春秋》。这里泛指古代的经籍。

行行向不惑(huò),淹留遂无成。
行行:不停地走,比喻时光流逝。向:接近。不惑:指四十岁。淹留:久留,指隐退无成:指在功名事业上无所成就。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
竟:最终。抱:持,坚持。固穷节:穷困时固守节操,意即宁可穷困而不改其志。饱:饱经,饱受。更:经历。

(bì)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
弊庐:破旧的房屋。交:接。悲风:凄厉的风。没:掩没,覆盖。庭:庭院。

披褐(hè)守长夜,晨鸡不肯鸣。
“披褐”二句:表现寒夜饥寒交迫的窘状,即《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诗中所说“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之意。

孟公不在兹,终以翳(yì)吾情。
孟公:东汉刘龚,字孟公。皇甫谧《高士传》载:“张仲蔚,平陵人。好诗赋,常居贫素,所处蓬蒿没人。时人莫识,惟刘龚知之。”陶渊明在这里是以张仲蔚自比,但是慨叹陶渊明却没有刘龚那样的知音。翳:遮蔽,隐没。此处有“郁闷”之意。

参考资料:

1、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41-170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答庞参军

:
庞为卫军参军,从江陵使上都,过浔阳见陵。
衡门之下,有琴有书。
载弹载咏,爰得我娱。
岂无他好,乐是幽居。
朝为灌园,夕僵蓬庐。
人之所宝,尚或未珍。
不有同好,云胡以亲?
我求良友,实靓怀人。
欢心孔洽,栋宇惟邻。
伊余怀人,欣德孜孜。
我有旨酒,与汝乐之。
乃陈好言,乃著新诗。
一日不见,如何不思。
嘉游未斁,誓将离分。
送尔于路,衔觞无欣。
依依旧楚,邈邈西云。
之子之远,良话曷闻。
昔我云别,仓庚载鸣。
今也遇之,霰雪飘零。
大藩有命,作使上京。
岂忘宴安,王事靡宁。
惨惨寒日,肃肃其风。
翩彼方舟,容裔江中。
勖哉征人,在始思终。
敬兹良辰,以保尔躬。

庞为卫军参军,从江陵使上都,过浔阳见赠。
庞君担任卫军将军的参军,从江陵奉命去京都,途经浔阳,作诗赠送我。

衡门之下,有琴有书。
房屋虽然简陋,但有琴又有书。

载弹载咏,爰得我娱。
边弹琴边咏唱,我心乃得欢娱。

岂无他好,乐是幽居。
岂无其他爱好,最是乐此幽居。

朝为灌园,夕僵蓬庐。
日出浇水园中,日入仰卧茅庐。

人之所宝,尚或未珍。
世俗金玉以为宝,我意鄙之不足珍。

不有同好,云胡以亲?
若非志同道合者,如何相近得相亲?

我求良友,实靓怀人。
我待寻觅知心友,恰遇意中所念人。

欢心孔洽,栋宇惟邻。
两相欢心甚融洽,屋宇相接为近邻。

伊余怀人,欣德孜孜。
君为我所思念者,乐修德操勤不止。

我有旨酒,与汝乐之。
我今有美酒佳肴,与君同乐当及时。

乃陈好言,乃著新诗。
知心话语互倾诉,言志抒情谱新诗。

一日不见,如何不思。
一日不见如三秋,如何教我无忧思!

嘉游未斁),誓将离分。
同游甚乐未尽兴,君行匆匆又离去。

送尔于路,衔觞无欣。
送你来到大路上,举杯欲饮无欢意。

依依旧楚,邈邈西云。
江陵故地心依恋,遥望西云深情寄。

之子之远,良话曷闻。
斯人离我去远方,知心话语难再叙。

昔我云别,仓庚载鸣。
昔日你我相离别,当春黄莺始啼鸣。

今也遇之,霰雪飘零。
今日你我喜相遇,雪珠雪花正飘零。

大藩有命,作使上京。
王公大人既有命,遣君出使赴上京。

岂忘宴安,王事靡宁。
谁人不想获安逸,王事繁多无安宁。

惨惨寒日,肃肃其风。
寒日惨淡暗无光,寒风肃肃刺骨凉。

翩彼方舟,容裔江中。
君乘方舟伏轻波,驶向江中态安详。

勖哉征人,在始思终。
远行之人当自勉,最终归处先思量。

敬兹良辰,以保尔躬。
值此良辰多谨慎,保重身体得安康。

参考资料:

1、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9-252、 陈庆元等编选.陶渊明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15-18

庞为卫军参军,从江陵使上都,过浔阳见陵。
参军:古代官职名,是王、相或将军的军事幕僚。卫军:当指谢晦,时任荆州刺史,督七州军事,号卫将军。江陵:地名,在今湖北省江陵县。使:奉命出行。上都:京都,中央政权所在地,当时在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见陵:有诗陵给我。

(héng)门之下,有琴有书。
衡门:横木为门,代指简陋的房屋。语出《诗经·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衡,同“横”。

载弹载咏,爰(yuán)得我娱。
载:且,于是。爰:乃。

岂无他好,乐是幽居。
好:爱好,喜尚。幽居:幽静的居处,指隐居。

朝为灌(guàn)园,夕僵蓬庐。
灌园:在园中浇水种菜。《高士传》记楚王遣使聘陈仲子为相,仲子逃去,为人灌园。这里特指隐居的生活。蓬庐:茅舍,简陋的房屋。

人之所宝,尚或未珍。
“人之”二句:是说别人以为宝贝的,我却看得很轻,不以为珍贵。《礼记·儒行》曰:“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不有同好,云胡以亲?
同好:共同的爱好,这里指志同道合。意本《礼记·儒行》:“儒有合志同方,营道同术,并立则乐,相下不厌。”云胡:如何。

我求良友,实靓怀人。
靓:遇见。怀人:所思念的人,指庞参军。

欢心孔洽,栋宇惟邻。
孔:甚,很。洽:和谐。栋宇:房屋。惟:语助词。此二句有双关意:一是庞参军曾与诗人为邻居。陶渊明五言诗《答庞参军》诗序中有“自尔邻曲,冬春再交”语可证。二是以德为邻,即“不有同好,云胡以亲”之意。

伊余怀人,欣德孜(zī)孜。
伊:语助词。欣德:喜悦于德操。孜孜:努力不怠。

我有旨酒,与汝乐之。
旨酒:美酒。

乃陈好言,乃著新诗。
陈:陈述,指交谈。

一日不见,如何不思。
“一日”二句:语本《诗经·王风·采葛》:“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三秋:三年。如三秋,如同隔了三年那样长。陶诗此二句中间省略,意思是:一日不见,尚如三秋,何况我们这么久没见了,怎能让我不思念呢?

嘉游未斁(yì),誓将离分。
嘉游:美好的、令人愉快的游赏。斁:满足,厌烦。誓:同“逝”,发语词。

送尔于路,衔(xián)(shāng)无欣。
尔:你。衔:含。衔觞:指饮酒。

依依旧楚,邈(miǎo)邈西云。
依依:依恋的样子。旧楚:指江陵。江陵是古代楚国的国都郢,所以称江陵为“旧楚”。邈邈:遥远的样子。西云:西去的云。

之子之远,良话曷(hé)闻。
之子:此人,指庞参军。之远:走向远方。曷:同“何”,怎么。

昔我云别,仓庚载鸣。
云:语助词。仓庚:黄莺。载:始。黄莺始鸣在春天,此处点明上次分别的季节。

今也遇之,霰(xiàn)雪飘零。
霰:小雪珠。

大藩有命,作使上京。
大藩:藩王,指谢晦。时谢晦封建平郡王。谢晦有檄京邑书云:“虽以不武,忝荷蕃任。”上京:同“上都”,京都。

岂忘宴安,王事靡宁。
宴安:逸乐。王事:指国家的事情。靡宁:没有停息。这两句的意思是说,难道谁还会忘记安逸享乐的生活,只是国家的事情无休无止,使你不得安宁。

惨惨寒日,肃肃其风。
惨惨:暗淡无光的样子。肃肃:疾速的样子。

翩彼方舟,容裔江中。
翩:轻快前进的样子。方舟:两船相并。容裔:犹容与,形容船行舒闲的样子。

(xù)哉征人,在始思终。
勖:勉励。征人:远行之人,指庞参军。

敬兹良辰,以保尔躬。
敬:戒慎。躬:身体。

参考资料:

1、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9-252、 陈庆元等编选.陶渊明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15-18
庞为卫军参军,从江陵使上都,过浔阳见赠。
衡门之下,有琴有书。
载弹载咏,爰得我娱。
岂无他好,乐是幽居。
朝为灌园,夕僵蓬庐。
人之所宝,尚或未珍。
不有同好,云胡以亲?
我求良友,实靓怀人。
欢心孔洽,栋宇惟邻。
伊余怀人,欣德孜孜。
我有旨酒,与汝乐之。
乃陈好言,乃著新诗。
一日不见,如何不思。
嘉游未斁,誓将离分。
送尔于路,衔觞无欣。
依依旧楚,邈邈西云。
之子之远,良话曷闻。
昔我云别,仓庚载鸣。
今也遇之,霰雪飘零。
大藩有命,作使上京。
岂忘宴安,王事靡宁。
惨惨寒日,肃肃其风。
翩彼方舟,容裔江中。
勖哉征人,在始思终。
敬兹良辰,以保尔躬。

  此诗共分六章,章章相连,层层相生,气象声响,宛如《诗三百》。诗中既写出幽居之乐,交情之厚,又写出赠别之意。

  首章写诗人幽居之乐。这里有似《归去来兮辞》中环境起居的描写:偃卧衡门之下,琴书相伴,无人事之劳,但有灌园劳碌之欢欣。之所以这样开头,是因为庞参军尽管身在官场,但十分仰慕陶渊明的隐居生活。

  第二至三章由幽居转写与庞参军的交情。二人德相尚,酒共饮,作诗唱和,志趣相同,故能彼此亲近,“欢心孔洽,栋宇惟邻”。二人所居“惟邻”为其接近创设了便利条件,然若无相志趣,所居虽近而无益,故此“邻”恐所谓“与心为邻”。庞参军出使上都后仍要回到江陵供职,而诗人在三十七岁前后曾在江陵为官,对江陵感情很深,所以下章说“依依旧楚,邈邈西云”。

  第四章写离别之痛楚,此等痛楚不仅仅是“衔觞无欣”的惨淡之情,更是知心者远去,“良话曷闻”的揪心。

  第五章道出此次离别的原委,是“王事靡宁”,庞参军依然不得已要从命而去。这章四句仿《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忧悲词句,以渲染离情别绪。

  末章乃赠别之意,希望友人身处此世,敬始善终,“以保尔躬”,表现出对友人殷殷的勖勉之情。这章曲折地反映了当时刘宋中央政权君臣相残、危机四起的特点。因此诗篇结尾忠告友人“保躬”。

参考资料:

1、 陈庆元等编选.陶渊明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15-182、 龚 望.陶渊明集评议.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1:9-10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悲从弟仲德

:
衔哀过旧宅,悲泪应心零。
借问为谁悲?怀人在九冥。
礼服名群从,恩爱若同生。
门前执手时,何意尔先倾!
在数竟不免,为山不及成。
慈母沈哀疚,二胤才数龄。
双位委空馆,朝夕无哭声。
流尘集虚坐,宿草旅前庭。
阶除旷游迹,园林独馀情。
翳然乘化去,终天不复形。
迟迟将回步,恻恻悲襟盈。

衔哀过旧宅,悲泪应心零。
凭吊旧宅含悲痛,心伤难止泪飘零。

借问为谁悲?怀人在九冥。
问我如今为谁悲?所怀之人在幽冥。

礼服名群从,恩爱若同生。
按礼成服为堂弟,恩情不减同胞生。

门前执手时,何意尔先倾!
门前执手话别时,谁料你会先凋殒。

在数竟不免,为山不及成。
天数命定不免死,建功立业竟未成。

慈母沈哀疚,二胤才数龄。

双位委空馆,朝夕无哭声。
夫妻灵位置空馆,早晚寂寞无哭声。

流尘集虚坐,宿草旅前庭。
灰尘堆积在空座,隔年杂草生前庭。

阶除旷游迹,园林独馀情。
台阶荒废无踪迹,唯有园林留遗情。

翳然乘化去,终天不复形。
暗随自然消逝去,终古不再见身形。

迟迟将回步,恻恻悲襟盈。
脚步沉重缓缓归,忧伤悲痛泪沾襟。

参考资料:

1、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07-109

衔哀过旧宅,悲泪应(yìng)心零。
从弟:同祖父的弟弟,即堂弟。敬德:一作“仲德”。按陶渊明另一位从弟名“敬远”,当以“敬德”为可信。其生平事迹不详。衔哀:心怀哀痛。三国魏嵇康《养生论》:“终朝未餐,则嚣然思食;而曾子衔哀,七日不饥。”衔,含。过:访,探望。这里有凭吊之意。旧宅:指柴桑敬德的旧居。悲泪:悲伤的眼泪。应:随着。零:落下。

借问为谁悲?怀人在九冥(míng)
借问:古诗中常见的假设性问语。一般用于上句,下句即作者自答。怀人:所怀念的人。九冥:犹“九泉”,指阴间。

礼服名群从,恩爱若同生。
礼服:指五服亲疏关系。古代按血统的亲疏关系,把服丧的礼服分为五个等级,叫五服。群:众。从:指堂房亲属。如堂兄弟称从兄弟,堂伯叔称从伯叔。同生:谓同父所生。《国语·晋语四》:“其同生而异姓者,四母之子别为十二姓。”

门前执手时,何意尔先倾!
执手:握手告别。何意:哪里料到。尔:你。倾:指死。

在数竟不免,为山不及成。
在数:谓由于天数。数,指自然的定数。一作“毁”。竟不免:终不免于死。不,一作“未”。为山:指建立功业。

慈母沈哀疚(jiù),二胤(yìn)才数龄。
慈母哀伤心沉痛,二子尚且是幼童。
沈:同“沉”。哀疚:悲痛。多指居丧。疚,内心痛苦。二胤:两个孩子。胤:子嗣,后代。

双位委空馆,朝夕无哭声。
双位:夫妻灵位,指仲德与其妻之灵位。位,一作“泣”。委:置。朝夕:犹言从早到晚,整天。形容长时间。

流尘集虚坐,宿草旅前庭。
流尘:指灰尘。集:聚,落满。虚坐:空座。坐,通“座”。宿草:隔年的草。旅:寄生。一作“依”。前庭:正屋前的庭院。

阶除旷游迹,园林独馀情。
阶除;台阶。旷:空缺,荒废。游迹:行走的踪迹。指敬德而言。独:唯有。余情:遗留下来的情意。

(yì)然乘化去,终天不复形。
翳然:隐晦的样子,即暗暗地。乘化去:顺应自然的变化而逝去。化,造化。终天:终古,永久。谓如天之久远无穷。形:指形体。

迟迟将回步,恻恻(cè)悲襟(jīn)盈。
迟迟:这里形容不忍离去而行走迟缓的样子。恻恻:悲痛;凄凉。襟盈:满怀。襟:襟怀。盈:满。悲襟盈,一作“襟涕盈”。

参考资料:

1、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07-109
衔哀过旧宅,悲泪应心零。
借问为谁悲?怀人在九冥。
礼服名群从,恩爱若同生。
门前执手时,何意尔先倾!
在数竟不免,为山不及成。
慈母沈哀疚,二胤才数龄。
双位委空馆,朝夕无哭声。
流尘集虚坐,宿草旅前庭。
阶除旷游迹,园林独馀情。
翳然乘化去,终天不复形。
迟迟将回步,恻恻悲襟盈。

  陶渊明全家回到上京里后,感到物迁人非,非常恻怆,他凭吊了从弟敬德的旧宅,寡奶遗孑,虚坐生尘,更触动悲怀。

  尽管陶渊明深知自然规律不可抗拒,人死不能复活,仍为从弟功业未成一篑而悲叹,为从弟在“上有老下有小”最需要他的时候辞世而感伤。从弟的旧宅如今已物是人非,只剩下他和妻子落满灰尘的灵位和庭园荒草以及园林馀情了,陶渊明不禁步履沉重迟缓,眼泪沾满衣襟。

  礼服制度决定人与人的亲疏关系,金钱财富决定人与人的感情距离。陶渊明对失去从弟会如此悲痛,反映了他不受礼法制度和世俗偏见的约束,将情感置于礼法和世俗之上,从容于礼法和世俗之外。全诗体现了陶渊明情感至上和逍遥自佚的性格特征。

  这首诗写得较长,分五层委婉道来,有的句子似不甚精思,如“悲泪应心零”、“何意尔先倾”,殊不知悲之至而不择语,随口道来,更能体现其任真。陶渊明虽然淡泊,然对于亲友,正是一位十分重感情的人。

参考资料:

1、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07-109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杂诗

: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人生在世就如无根之木、无蒂之花,又好似大路上随风飘转的尘土。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生命随风飘转,人生历尽了艰难,人们都已不再是最初的样子了。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来到这个世界上的都应该成为兄弟,又何必在乎骨肉之亲呢?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遇到高兴的事就应当作乐,有酒就要邀请近邻一起畅饮。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美好的青春岁月一旦过去便不会再重来,一天之中永远看不到第二次日出。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应当趁年富力强之时勉励自己努力奋斗,光阴流逝,并不等待人。

人生无根蒂(dì),飘如陌上尘。
蒂:瓜当、果鼻、花与枝茎相连处都叫蒂。陌:东西的路,这里泛指路。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此:指此身。非常身:不是经久不变的身,即不再是盛年壮年之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落地:刚生下来。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斗:酒器。比邻:近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盛年:壮年。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及时:趁盛年之时。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杂诗》共有十二首,此为第一首。王瑶先生认为前八首“辞气一贯”,当作于同一年内,作于晋安帝义熙十年(414),时陶渊明五十岁,距其辞官归田已经八年。这是一组“不拘流例,遇物即言”(《文选》李善注)的杂感诗。可以说,慨叹人生之无常,感喟生命之短暂,是这组《杂诗》的基调。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无根蒂:形容飘泊不定。陌:路。这两句是说,人生在世就好像无根之木、无蒂之花,又好比是大路上随风飘转的尘土。

  “分散随风转,此已非常身。”常身:常住之身。佛家认为常住之身具有永恒的法性,与死生变易无常的父母生身不同。这两句是说,由于命运变幻莫测,人生飘泊不定,种种遭遇和变故不断的改变着人,每一个人都不是最初的自我了。这四句诗,语虽寻常,却寓意奇崛,将人生比作无根之木、无蒂之花,是为一喻,再比作陌上尘,又是一喻,比中之比,象中之象,直把诗人深刻的人生体验写了出来,透露出至为沉痛的悲怆。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落地:指诞生。这两句是说,既然每个人都已不是最初的自我,那又何必在乎骨肉之亲,血缘之情呢。来到这个世界上的都应该成为兄弟。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欢:欢愉。这两句是说,遇到高兴的事就应当作乐,有酒就应该聚在一起共饮。阅历的丰富往往使人对人生的悲剧性有更深刻的认识,年龄的增长常常使人更难以寻得生活中的欢乐和激动,处于政治黑暗时期的陶渊明更是如此。但他毕竟没有完全放弃美好的人生理想,本着“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博爱精神,他转向官场宦海之外的自然去寻求美,在村居生活中去寻求精神上的欢乐,和村民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这种欢乐平淡中和、明净淳朴。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难再晨:是说没有第二个早晨。这两句是说,壮年不会第二次到来,一天之内没有第二个早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这两句是说,趁着盛年之时应当勉励自己,光阴流逝不会等待人。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结尾四句常被人们用来勉励年轻人要抓紧时机,珍惜光阴,努力学习,奋发上进。在今天,一般读者对这四句诗作如此理解,未尝不可。但在这首诗中,陶渊明的本意却与此大相径庭,是鼓励人们要活在当下,及时行乐。既然生命是这么短促,人生是这么不可把握,社会是这么黑暗,欢乐是这么难得,那么,对于生活中偶尔出现的一点点欢乐,就应该倍加珍惜,不要轻易放过,要及时抓住它,尽情享受。这种及时行乐的思想,我们必须要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加以考察。它是指示标志着一种人的觉醒,即在怀疑和否定旧有传统的标准和信仰的条件下,人对自己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发现、思索、把握和追求。陶渊明在自然中发现纯净的美,在村居生活中找到了质朴的人际关系,在田园劳动中得到了自我价值的实现。

  这首诗起笔即命运之不可把握发出慨叹,读来使人感到迷惘、沉痛。继而稍稍振起,诗人执著的在生活中寻找友爱,寻找着欢乐,给人一线希望。终篇慷慨激越,使人为之感奋。全诗用语朴实无华,取譬来自生活,质如璞玉,然而内蕴却极丰富,波澜跌宕,发人深省。

参考资料:

1、 《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9月版,第578-579页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感旧诗

:
富贵他人合,贫贱亲戚离。
廉蔺门易轨,田窦相夺移。
晨风集茂林,栖鸟去枯枝。
今我唯困蒙,留士所背驰。
乡人敦懿义,济济荫光仪。
对宾颂有客,举觞咏露斯。
临乐何所叹,素丝与路歧。

富贵他人合,贫贱亲戚离。
富贵时候他人聚集,贫贱之时众叛亲离。

廉蔺门易轨,田窦相夺移。
廉蔺门前车马改道,田窦两家相互夺移。

晨风集茂林,栖鸟去枯枝。
晨风集于茂密树林,栖鸟离开干枯树枝。

今我唯困蒙,留士所背驰。
今日的我处境困窘,众士全部背我而去。

乡人敦懿义,济济荫光仪。
乡人待我深情厚谊,庄敬之貌遮住容仪。

对宾颂有客,举觞咏露斯。
对着亲朋高颂《有客》,举起酒杯咏唱《露斯》。

临乐何所叹,素丝与路歧。
面对舞乐为何叹息?只为白丝还有路歧。

富贵他人合,贫贱亲戚离。

廉蔺(lìn)门易轨,田窦(dòu)相夺移。
廉蔺:战国时赵国的廉颇和蔺相如的并称。田窦:西汉武安侯田蚡和魏其侯窦婴的并称。

晨风集茂林,栖鸟去枯枝。

今我唯困蒙,留士所背驰。
困蒙:犹窘迫。

乡人敦懿(yì)义,济济荫光仪。
懿义:美好的情谊。

对宾颂有客,举觞(shāng)咏露斯。

临乐何所叹,素丝与路歧。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