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剧·张孔目智勘魔合罗

:

楔子

(冲末扮李彦实引净李文道上,诗云)月过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万事休。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老汉姓李,名彦实,在这河南府录事司醋务巷住坐。嫡亲的五口儿家属:这个是孩儿李文道,还有个侄儿李德昌,侄儿媳妇刘玉娘,侄儿根前有个小厮,叫做佛留。侄儿如今要往南昌做买卖去,说今日来辞我,怎生这早晚还不见来?(正末扮李德昌同旦、俫上,云)自家李德昌是也。这个是我浑家刘玉娘,这个是我孩儿佛留。我开着个绒线铺,这对门是我叔父李彦实。有个兄弟唤做李文道,乃是医士。我在这长街市上算了一卦,道我有一百日灾难,千里之外可躲。我今一来躲灾,二来往南昌做些买卖。大嫂,咱三口儿辞叔父去来。(旦云)咱去来波。(正末做见李彦实科,云)叔父,你孩儿去南昌做买卖,就躲灾难。今日是好日辰,特来拜辞叔父。(李彦实云)孩儿,你去则去,路上小心者。(正末向李文道云)兄弟,好看觑家中。(李文道云)哥哥,早些儿回来。(正末云)叔父,您孩儿今日便索长行也。(做出门科,旦云)李大,你今日做买卖去,我有句话,敢说么?(正末云)有何说?(旦云)小叔叔时常调戏我。(正末怒,云)噤声!我在家时不说,及至今日临行,说这等言语。大嫂,再也休提,你则好看家中,小心在意者。(唱)

【仙吕】【赏花时】则为你叔嫂从来情性乖,我因此上将伊曾劝解。(旦悲科,云)你去了,我怎了也!(正未唱)你可便省烦恼,莫伤怀。你则照管这家私世外,(带云)别的不打紧。(唱)你是必好觑当小婴孩。

(旦云)这个我自知道,则要你挣坐者。(正末唱)

【幺篇】则俺这男子为人须挣坐,我向这外府他乡做买卖。(旦云)你则是早些回来。(正末唱)休则管泪盈腮,多不到一年半载,但得些利便回来。(同旦下)

(李彦实云)李文道,你哥哥做买卖去了,你无事休到嫂嫂家去。我若知道,不道的饶了你哩。(诗云)正是叔嫂从来要避嫌,况他男儿为客去江南。你若无事到他家里去,我一准拿来打十三。(同下)


第一折

(旦上,云)妾身刘玉娘是也,有丈夫李德昌贩南昌买卖去了。今日无甚事,我开开这绒线铺,看有甚么人来。(李文道上,云)自家李文道便是,开着个生药铺,人顺口都叫我做赛卢医。有我哥哥李德昌做买卖去了,则有俺嫂嫂在家,我一心看上他。争奈俺父亲教我不要往他家去,如今瞒着父亲,推看他去,就调戏他。肯不肯,不折了本。来到门首也,我自过去。(见旦科,云)嫂嫂,自从哥哥去后,不曾来望得你。(旦云)你哥哥不在家,你来怎么?(李云)我来望你吃钟茶,有甚么事。(旦云)这厮来的意思不好,我叫父亲去。父亲!(李彦实上,云)是谁叫我?(旦云)是您孩儿。(李彦实云)孩儿,你叫我怎的?(旦云)小叔叔来房里调戏我来,因此与父亲说。(李彦实见科,云)你又来这里怎的?(做打,文道下)(李彦实云)若那厮再来,你则叫我,不道的饶了他哩。我打那弟子孩儿去。(下)(旦云)似这般,几时是了?我收了这铺儿。李德昌,你几时来家?兀的不痛杀我也!(下)(正末挑担上,云)是好大雨也呵。(唱)

【仙吕】【点绛唇】七月才初,孟秋时序,犹存暑。穿着这单布衣服,怎避这悬麻雨?

【混江龙】连阴不住,荒郊一望水模糊。我则见雨迷了山岫,云锁了青虚。(带云)这雨大不大?(唱)云气深,如倒悬着东大海;雨势大,似翻合了洞庭湖。好教我满眼儿没处寻归路,黑暗暗云迷四野,白茫茫水淹长涂。

(云)这雨越下的大了也。(唱)

【油葫芦】恰便似画出潇湘水墨图,淋的我湿渌渌,更那堪吉丢古堆波浪渲城渠。你看他吸留忽刺水流乞留曲律路,更和这失留疏剌风摆希留急了树。怎当他乞纽忽浓的泥,更和他匹丢扑搭的淤。我与你便急章拘诸慢行的赤留出律去,我则索滴羞跌屑整身躯。

【天下乐】百忙里鞋儿断了乳,好着我难行。也是我穷对付,扯将这蒲包上菻麻且系住。淋的我头怎抬,走的我脚怎舒,好着我眼巴巴无是处。(云)远远的一座古庙,我且向庙中避雨咱。(放担科)(云)我放下这担儿。原来是五道将军庙,多年倒塌了,好是凄凉也。(唱)

【醉中天】折供卓撑着门户,野荒草遍阶除。(云)五道将军爷爷,自家李德昌便是,做买卖回来。望爷爷保护咱。(唱)我这里捻土焚香画地炉,我拜罢也忙瞻顾。多谢神灵祐护,望爷爷金鞭指路,则愿无灾殃早到乡间。

(云)一场好大雨也,衣服行李尽都湿了。我脱下这衣服来试晒咱,(唱)

【醉扶归】我这里扭我这单布裤,晒我这湿衣服。(云)怎生这般漏?哦!元来是这屋宇坍塌了,所以这般漏。我试看这行李咱。(唱)我则怕盖行李的油单有漏处,我与你须索从头觑。(云)且喜得都不曾湿嗨!可怎生这等漏得紧。(唱)奇怪这两三番揩不干我这额头颅,(云)可是为甚么?呆汉,你慌怎的?(唱)可忘了将我这湿渌渌头巾去。

(云)我脱下这衣服来晒咱。(做脱衣科)我山这庙门看天色咱。(做出门科)哎呀!我这一会增寒发热起来,可怎了也。(唱)

【一半儿】恰便是小鹿儿扑扑地撞我胸脯,火块似烘烘烧我肺腑,(云)敢是我这身体不洁净,触犯神灵,望金鞭指路,圣手遮拦。(唱)莫不是腥臊臭秽把你这神道触?(云)李德昌,你差了也,既为神灵,怎见俺众生过犯。(唱)我可也重思虑,(带云)我猜着这病也,(唱)多敢是一半儿因风一半儿雨。(云)可怎生得一个人来寄信与我浑家,教他来看我也好。我且歇息咱。(外扮高山挑担子上,云)阿呀!好大雨也。来到这五道将军庙躲躲雨咱。(做放下担儿科,云)老汉高山是也,龙门镇人氏,嫡亲的两口儿,有个老婆婆。每年家赶这七月七,入城来卖一担魔合罗。刚出的这门,四下里布起云来.则是盆倾瓮瀽相似。早是我那婆子着我拿着两块油单纸,不是都坏了。我试看咱,谢天地,不曾坏了一个。这个鼓儿是我衣饭碗儿,着了雨皮松了也。我摇一摇,还响哩。(正末云)兀的不有人来也,惭愧。(唱)

【金盏花】淋的来不寻俗,猛听得早眉舒。那里这等小朗朗摇动蛇皮鼓?我出门来观觑,他能迭落快铺谋。他有那关头的蜡钗子,压鬓髩的骨头梳。他有那乞巧的泥媳妇,消夜的闷葫芦。

(正末做扳过,揖云)才的,祗揖!(高山云)阿呀!有鬼也。(正末云)我不是鬼,我是人。(高山云)你是人,做这短见勾当。先叫我一声,我便知道是人,你猛可里扳将过来唱喏,多年古庙,前后没人,早是我也,若是第二个,不唬杀了。(高山挝土科,正末云)你待怎么?(高山云)惊了我顖颗子哩。(正末云)老的,小人也是货郎儿。老的,你进来坐一坐咱。(高山云)老汉与你坐一坐。你勒着手帕做甚么?(正末云)老的,我在这庙里避雨,脱的衣服早了,冒了些风寒。老的,你如今那里去?(高山云)我往城里做买卖去。(正末云)老的,怎生与我寄个信去咱。(高山云)哥哥,我有三桩戒愿:一不与人家作媒,二不与人家做保,三不与人家寄信。(正末云)自家河南府,在城醋务巷居住。小人姓李名德昌,嫡亲的三口儿。浑家刘玉娘,孩儿佛留。小人往南昌做买卖去,如今利增百倍也。(高山起身,云)住!住!住!(出门看科,云)这里有避雨的,都来一搭儿说话咱,有也无?(入见正末,云)有你这等人?谁问你说出这个话来?倘或有人听的,图了你财,致了你命,不干生受一场。你知道我是甚么人?便好道: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正末云)这那里便有贼?老的,我如今感了风寒,一卧不起,只望老的你便寄个信与俺浑家.教他来看我。若不肯寄信去,我有些好歹,就是老的误了我性命。(高山云)那个夫人的倒会放刁。我今日破了戒,我则寄你这一个信。你在那里住坐?有什么门面铺席?两邻对门是甚么人家?说的我知道。你则将息你那病症。(正末唱)

【后庭花】俺家里有一遭新板闼住两间高瓦屋。隔壁儿是个熟食店,对门儿是个生药局。怕老的若有不是处你则问那里是李德昌家绒线铺,街坊每他都道与。

(高山云)我知道了,你放心!(正末云)老的,在心者,是必走一遭去。(唱)

【赚煞】你是必记心怀,你叮也休疑虑,不是我嘱咐了重还嘱咐。争奈自己耽疾难动举,你教他借马寻驴莫踌躇。争奈纸笔全无,怎写旷安两字书?老的只要你莫阻,说与俺看家拙妇,教他早些来把我这病人扶。(下)

(高山云)出得这庙门来,住了雨也。则今日往城里卖魔合罗,就与李德昌寄信走一遭去。(下)


第二折

(李文道上,云)自家李文道。今日无甚事,我且到这药铺门前觑者,看有甚么人来。(高山上,云)老汉高山是也。来到这河南府城里,不知那里是醋务巷。我放下这担儿,试问人咱。(见李文道科,云)哥哥,敢问那里醋务巷?(李文道云)你问他怎的?(高山云)这里有个李德昌,他去南昌做买卖回来,利增百倍,如今在城南五道将军庙里染病,教我与他家寄个信。(李文道背云)好了。(回云)老的,这是小醋务巷,还有大醋务巷。你投东往西行,投南往北走,转过一个湾儿,门前有株大槐树,高房子,红油门儿,绿油窗儿,门上挂着斑竹帘儿,帘儿下卧着个哈叭狗儿,则那便是李德昌家。(高山云)谢了哥哥,(做挑担行科)好哥哥说与我,投东往西行,投南往北走,转过湾儿,门前一株大槐树,高房子,红油门儿,绿油窗儿,挂着斑竹帘儿,帘儿下卧着个哈叭狗儿。假若走了那啥叭狗儿,我那里寻去?(下)(李文道云)便好道人有所愿,天必从之。他如今得病了,我也不着嫂嫂知道。我将这服毒药走到城外药杀他,那其间老婆也是我的,钱物也是我的。凭着我一片好心,天也与我半碗饭吃。(下)(旦同俫儿上,云)妾身刘玉娘,自从丈夫李德昌南昌做买卖去了,音信皆无。今日开开这铺儿,看有甚么人来。(高山上,云)走杀我也,把那贼弟子孩儿!他说道还有个大醋务巷,那里不走过来。(放下担科,云)我把那精驴贼丑生弟子孩儿,原来则这个醋务巷,着我沿城走了一遭,左右则在这里。(旦出门见科,云)兀那老子,好不晓事,人家做买卖去处,你当着门做甚么?(高山云)你看我的造物,头里着小弟子孩儿哄的我走了一日,如今又着这婆娘抢白我。哎!高山,你也怨你自己当初不与李德昌寄信,可也没这场勾当。(旦云)兀那老的,你那里见李德昌来?请家里吃茶波。(高山云)搅了你家买卖。(旦云)老的,你那里见李德昌来?(高山云)嫂子敢是刘玉娘?(旦云)则我便是。(高山云)这小的敢是佛留?(旦云)正是。老的你怎么知道?(高山云)嫂嫂,如今李德昌利增百倍,在城外五道将军庙里染病,你快寻个头口取他去。(旦云)多多亏了老的,等李德昌来家,慢慢的拜谢你老人家。(俫儿上,云)奶奶,我要个魔合罗儿。(旦打俫科,云)小弟子孩儿,咱家买菜的钱也无,那得钱来?(高山云)你休打孩儿,我与他一个魔合罗儿,你牢牢收着,不要坏了。底下有我的名字,道是高山塑。你父亲来家呵,见了这魔合罗,我寄信不寄信,久后做个大证见哩(下)(旦云)谁想李德昌在五道将军庙染病。我将孩儿寄在邻舍家,锁了门户,借个头口去看李德昌走一遭去
来。(下)(正末抱病上,)自从南昌回来,感了风寒病症,一卧不起。我央高山寄信去,教我浑家来看我。怎生这早晚不见来?李德昌,这的是时也,命也,运也,信不虚也呵。(唱)

【黄钟】【醉花阴】干着我贩卖南昌利钱好,急叫来又早病魔缠着。盼家门咫尺似天遥,好教我这会儿心焦,按不住小鹿儿拘拘地跳。端的是最难熬,只一阵头疼险些就劈破了。

【喜迁莺】教谁来医疗,奈无人古庙萧萧。量度,又怕有歹人来到。不由人小中添懊恼,不由人不泪雨抛。迭屑屑魂飞胆落,扑速速肉颤身摇。

【出队子】似这般无颠无倒,越趣人厮窨约。一会家阴阴的腹痛似锥挑,一会家烘烘的发热似火烧,一会家撒撒的增寒似水浇。

(云)大嫂,你在那里也呵!(唱)

【刮地风】悬望妻儿音信杳,急煎煎心痒难揉。(云)我出庙门望一望波。(唱)我这里慢腾腾行出灵神庙,举日偷瞧。我与你恰下涩道,立在檐梢,觉昏沉刚挣揣把门倚靠。我则道十分紧闭着,原来是不插拴牢。靠着时呀的门开了,滴留扑仰剌叉吃一交。

【四门子】这的是严霜偏打枯根草,哎哟!正跌着我这残病腰。一会家疼一会家焦,想钱财莫不是无福消?一会家疼一会家焦,我将这神灵祷告。(李文道慌上)来到这庙也,哥哥在那里?(正末见科)(唱)

【古水仙子】呀、呀、呀,猛见了,嗨、嗨、嗨,唬的我悠悠魂魄消。将、将、将,纸钱来忙遮,把、把、把,泥神来紧靠,慌、慌、慌,我这驻掩映着。(李文道云)我来望哥哥,受你兄弟两拜。(正末唱)他、他、他,走将来展脚舒腰,我、我、我,向前来仔细观了相貌。是、是、是,我兄弟间别身安乐,请、请、清,免拜波李文道。

(云)兄弟,我自从南昌回来,感了风寒病症,不能还家。你嫂嫂在那里?(李文道云)嫂嫂便来也。哥哥,你这病几日了?(正末唱)

【寨儿令】也不昨宵,则是今朝,被风寒暑湿吹着。(李文道云)我与哥哥把把脉咱。(做把脉科,云)哥哥,我知道这病也,我就带将药来了。(做调药,与正末吃科)(正末云)兄弟且住,等你嫂嫂来我吃。(李文道云)不要等他,你吃了就好了。(正末咽科)(唱)我咽下去有似热油浇,烘烘的烧五脏,火火的燎三焦。(带云)兄弟也,(唱)这的敢不是风寒药?

【神仗儿】他将那水凋,我氵虢的咽了,不觉忽的昏迷,他把我丕的来药倒。烟生七窍,冰浸四稍。谁承望笑里藏刀,眼见的丧荒郊。

(做倒科)(李文道云)药倒了也。我收拾了东西回家中去来。(下)(正末唱)

【节节高】这厮如损人利己,不合大道。钱物又不多,要时分明要,怎生下得教哥哥身夭。更做道钱心重,情分少,任辱没杀分金管鲍。

【者刺古】身躯被病执缚,难走难逃。咽喉被药把捉,难叫难号。托青天暗表,望灵神早报。行善得善,行恶得恶。天呵!莫不是今年灾祸招。

【挂金索】我则道调理风寒,谁想他暗里藏毒药。他如今致命图财,我正是自养着家生哨,疑怪来时,不将着亲嫂嫂。万代人传,倒惹的关张笑。

【尾】所有金珠共财宝,一星星早不剩分毫,他紧紧的将马儿驮去了。

(卧桌下)(旦上,云)可早来到也。下的这头口,进的这庙来。怎生不见李大?原来在这供桌底下病重了也。(做扶正末科)李大,你骑上头口,咱家去来。(下,旦随慌上,云)谁想李大到家中,七窍迸流鲜血死了也。须索与小叔叔说知,做一个计较。(做唤李文道科,云)小叔叔!(李文道上,云)这妇人害怕,叫我哩。嫂嫂,你叫我怎的?(旦云)您哥哥来家也。(李文道云)请哥哥出来。(旦云)李大到的家中,七窍流血死了也。(李文道云)死了哥哥也!有甚么难见处。哥哥做买卖去了,你家里有奸夫,见哥哥回来,你与奸夫通谋,药杀俺哥哥也。(旦云)我是儿女夫妻,怎下得便药杀他?(李文道云)俺哥哥已死了,你可要官休私休?(旦云)怎生是宫休私休?(李文道云)官休,我告到官司,教你与我哥哥偿命;私休,你与我做老婆便了。(旦云)你是甚么言语?我宁死也不与你做老婆。(李文道云)我和你见官去。(旦云)我情愿见官去。李大,则被你痛杀我也。(拖旦下)(挣扮孤引张千上,诗云)我做官人单爱钞,不问原被都只要。若是上司来刷卷,厅上打的鸡儿叫。小官是河南府的县令是也。今日坐起早衙,张千,看有告状的,着他进来。(张千云)理会的。(李文道同旦上,云)你寻思波。(旦云)我只和你见官去。(李文道云)我和你见官去来。冤屈也。(孤云)拿过来。(张千云)当面。(孤做跪科)(张千云)相公,他是告状的,怎生跪着他?(孤云)你不知道,但来告的,都是衣食父母。(张千喝旦跪科)(孤云)你两个告甚么?(李文道云)小人是本处人氏,嫡亲的五口儿。这个是我嫂嫂,小人是李文道。有个哥哥李德昌,去南昌做买卖回来,利增百倍。当日来家,嫂嫂养着奸夫,合毒药杀死亲夫。大人可怜见,与小人做主咱。(孤云)我问你,你哥哥死了么?(李文道云)死了。(孤云)死了罢,又告甚么?(张千云)大人,你与他整理。(孤云)我那里会整理,你与我去请外郎来。(张千云)外郎安在?(丑扮令史上)(诗云)官人清似水,外郎白如面。水面打一和,糊涂成一片。小人是萧令史。正在司房里攒造文书,只听得一片声叫我,料着又是官人整理不下甚么词讼。我去见来。(令史见犯人科,云)这厮我那里曾见他来?哦!这厮是那赛卢医。我昨日在他门首借条板凳也借不出来,今日也来到我这衙门里。张千,拿下去打着者。(张拿科,李做舒三个指头科,云)令史,我与你这个。(令史云)你那两个指头瘸?(李文道云)哥哥,你整理这桩事。(令史云)我知道,休言语。你告甚么?原告是谁?(孕文道云)小人是原告。(令史云)你是原告,说你那词因来。(李文道云)小人
是本处人氏,是李文道。有个哥哥是李德昌,去南昌做买卖,利增百倍还家。俺嫂嫂有。奸夫,合毒药药杀俺哥哥。令史,与我做主咱。(令史云)是实么?画了字者。张千,拿过那妇人来。兀那妇人,你怎生药杀丈夫?从实招来。(旦云)大人可怜见。小妇人是刘玉娘,俺男儿是李德昌,南昌做买卖回来,在城外五道将军庙内染病。妾身寻了个头口,直至庙中,问着不言语,取到家中,七窍进流鲜血,蓦然气绝而死。妾身唤小叔叔来问他,小叔叔说妾身有奸夫。妾身是儿女夫妻,怎下的药杀男儿。大人,妾身并无奸夫。(令史云)不打也不招。张千,与我打着者。张千打科(令史云)你招了罢。(旦云)小妇人并无奸夫。(令史云)不打不招。张千,与我打着者。(张千又打科)(旦云)住、住、住!我待不招来,我那里受的这等拷打,我且含糊招了罢。是我药杀俺男儿来。(孤云)你休招,招了就是死的了也。(争史云)他既招了,将枷来上了枷了,下在死囚牢中去。(孤云)张千,取枷来上了枷者。(张千云)枷上了,下在牢中去。(旦云)天那!谁人与我做主也呵?(下)(孤云)令史,你来,恰才那人舒着手与了你几人银子,你对我实说。(令史云)不瞒你说,与了五个银子。(孤云)你须分两个与我。(同下)


第三折

(外扮府尹引张千上,诗云)滥官肥马紫丝缰,猾吏春衫簌地长。稼穑不知准坏却,可教风雨损农桑。老夫完颜女直人氏。完颜者姓王,普察姓李。老夫自幼读书,后来习武,为俺祖父多有功勋,因此上子孙累辈承袭,为官为将。这河南府官浊史弊,往往陷害良民。圣人亲笔点差老夫为府尹,因老夫除邪秉正,敕赐势剑金牌,先斩后奏。老夫上任三个日头,今日升厅,坐起早衙。怎生不见掌案当该司吏?(张千云)当该司吏,大人呼唤。(令史上,云)来了,来了。(见科)(府尹云)你是司吏?(令史云)小的是。(府尹云)兀那厮,你听者,圣人为你这河南府宫浊吏弊,敕赐老夫势剑金牌,先斩后奏。若你那文卷有半点差错,着势剑金牌先斩你那驴头。有合佥押的文书。拿来我佥押。(令史云)有、有、有!就把一宗文卷大人看。(府尹看科,云)这是那一起?(令史云)这是刘玉娘药死亲夫,招状是实,则要大人判个斩字。(府尹云)刘玉娘因奸药死丈夫,这是犯十恶的罪,为何前官手里不就结绝了?(令史云)则等大人来到。(府尹云)待报的囚人在那里?(令史云)见在死囚牢中。(府尹云)取来我再审问。(令史云)张千,去牢中提出刘玉娘来。(张千云)理会的。(旦上,云)哥哥唤我做甚么?(张千云)你见大人去。(令史云)兀那妇人,如今新官到任,问你,休说甚么,你若胡说了,我就打死你。张千,押上厅去。(张千云)犯妇当面。(旦跪科)(府尹云)则这个是那待报的女囚?(令史云)则他便是。(府尹云)兀那女囚,你是刘玉娘?你怎生因奸药死丈夫?恐怕前官枉错了,你有不尽的言语,从实说来,我与你做主咱。(旦云)小妇人无有词因。(府尹云)既他囚人口里无有词因,则管问他怎么?将笔来我判个斩字,押出市曹杀坏了者。(张千押旦出科)(旦云)天也,谁人与我做主也呵?(正末扮张鼎上,云)自家姓张名鼎,字平叔,在这河南府做着个六案都孔目,掌管六房事务。奉相公台旨,教我劝农已回。今日升厅坐衙,有几宗合佥押的文书,相公行佥押去。我想这为吏的扭曲作直,舞文弄法,只这管笔上,送了多少人也呵。(唱)

【商调】【集贤宾】这些时曹司里有些勾当,我这里因佥押离了司房。我如今身耽受公私利害,笔尖注生死存亡。详察这生分女作歹为非,更和这忤逆男随波逐浪。我可又奉官人委付将六案掌,有公事怎敢仓皇。则听的冬冬传击鼓,偌偌报撺箱。

【逍遥乐】我则抬头观望,官长升厅,静悄悄有如听讲。我索整顿了衣裳,正行中举目参详。见雄纠纠公人如虎狼,推拥着个得罪的婆娘。则见他愁眉泪眼,带锁披枷,莫不是竞土争桑?

(云)则见禀墙外,一个待报的犯妇,不知为甚么,好是凄惨也呵。(唱)

【金菊香】我则见湿浸浸血污了旧衣裳,多应是碜可可的身耽着新棒疮,更那堪死囚枷压伏的驼了脊梁。他把这粉颈舒长,伤心处泪汪汪。

(云)你看那受刑的妇人,必然冤枉,带着枷锁,眼泪不住点儿流下。古人云:"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又云:"观其言而察其行,审其罪而定其政。"(唱)

【醋葫芦】我孜孜的觑了一会,明明的观了半晌,我见他不平中把心事暗包藏。婆娘家怎生遭这般冤屈纲,偏惹得带枷吃棒,休、休、休道不的自己枉着忙。

【幺篇】我这里慢慢的转过两廊,迟迟的行至禀堂。他那里哭啼啼口内诉衷肠,我待两三番推阻不问当。(张千云)刘玉娘,你告这个孔目哥哥,他与你做主。(旦扯住正末衣科,云)哥哥救我咱。(正末唱)他紧拽定衣服不放,不由咱不与你做商量。(云)张千,把那妇人唤至跟前,我问他。(张千云)刘玉娘近前来。(旦跪科)(正末云)兀那妇人,说你那词因我听咱。(旦诉词,云)哥哥停嗔息怒,听妾身从头分诉。李德昌本为躲灾,贩南昌多有钱物。他来到庙中困歇,不承望感的病促。到家中七窍内迸流鲜血,知他是怎生服毒。进入门当下身亡,慌的我去叫小叔叔。他道我暗地里养着奸夫,将毒药药的亲夫身故。不明白拖到官司,吃棍棒打拷无数。我是个妇人家怎熬这六问三推,葫芦提屈画了招状。我须是李德昌绾角儿夫妻,怎下的胡行乱做。小叔叔李文道暗使计谋,我委实的衔冤负屈。(正末云)兀那妇人,我替你相公行说去。说准呵你休欢喜,说不准呵休烦恼。张千,且留人者。(张千云)理会的。(末见科,云)大人,小人是张鼎,替大人下乡劝农已回。听的大人升厅坐衙,有几宗合佥押文书,请相公佥押。(府尹云)这个便是六案都孔目张鼎。这人是个能吏,有什么合禀的事你说。(正末递文书科)(府尹云)这是甚么文书?(正末唱)

【金菊香】这的是打家劫盗勘完的脏,这个是犯界茶盐取定的详该咱一地方。这个是新下到的符样,这个是官差纳送远仓粮。

(府尹云)这宗是什么文卷?(正末唱)

【醋葫芦】这的是沿河道便盖桥,这的是随州城新置仓。这的是王首和那陈立赖人田庄,这的是张千殴打李万伤。(带云)怕官人不信呵,(唱)勾将来对词供状,这的是王阿张数次骂街坊。

(府尹云)再无了文卷也?(正末云)相公,再无了。(府尹云)都着有司发落去。张鼎,与你十个免帖,放你十日休假。假满之后,再来办事。(正末云)谢了相公。(做出门科)(张千云)孔目哥哥,这件事曾说来么?(正末云)我可忘了也。(唱)

【幺篇】又不是公事忙,不由咱心绪穰。若有那大公事失误了惹下灾殃,这些儿事务你早不记想,早难道贵人多忘。张千呵,且教他暂时停待莫慌张。(云)我只禀事,忘了。我再向大人行说去。(张千云)哥哥可怜见,与他说一声。(正末再见科)(府尹云)张鼎,你又来说甚么?(正末云)大人,恰才出的衙门,只见禀墙外有个受刑妇人,在那里声冤叫屈。知道的是他贪生怕死,不知道的则道俺衙门中错断了公事。相公试寻思波。(府尹云)这桩事是前官断定,萧令史该房。(正末云)萧令史,我须是六案都孔目,这是人命重事,怎生不教我知道?(令史云)你下乡劝农去了,难道你一年不回,我则管等着你?(正末云)将状子来我看。(令史云)你看状子。(正末看科,云)供状人刘玉娘,见年三十五岁,系河南府在城录事司当差民户。有夫李德昌,将带资本课银一十锭,贩南昌买卖。前去一年,并无音信。至七月内,有不知姓名男子一个来寄信,说夫李德昌在五道将军庙中染病,不能动止。五娘听言,慌速雇了头口,直至城南庙中,扶策到家,入门气绝,七窍迸流鲜血。玉娘即时报与小叔叔李文道,有小叔叔说玉娘与奸夫同谋,合毒药药杀丈夫。所供是实,并无虚捏。相公,这状子不中使。(令史云)买不的东西,可知不中使。(正末云)四下里无墙壁。(令史云)相公在露天坐衙哩。(正末云)上面都是窟笼。(令史云)都是老鼠咬破的。(正末云)相公不信呵,听张鼎慢慢说一遍。(府尹云)你说我听。(正末云)"供状人刘玉娘年三十五岁,系河南府在城录事司当差民户。有夫李德昌,将带资本课银一十锭,贩南昌买卖。"这十锭银可是官收了?苦主收了?(令史云)不曾收。(正末云)这个也罢。"前去一年,并无音信。于七月内,有不知姓名男子前来寄信。"相公。这寄信人多大年纪?曾勾到官不曾?(令史云)不曾勾他。(正末云)这个不曾勾到官,怎么问得?又道:"夫主李德昌在五道将军庙中染病,不能动止。玉娘听说,慌速雇了头口,到于城南庙中,扶策到家,入门气绝,七窍迸流鲜血。玉娘即时报与小叔叔李文道。小叔叔说玉娘与奸夫同谋。"相公,这奸夫姓张姓李姓赵姓王?曾勾到官不曾?(令史云)若无奸夫,就是我。(正末云)"合毒药药杀丈夫。"相公,这毒药在谁家合来?这服药好歹有个着落。(令史云)若无人合这药,也就是我。(正末云)相公,你想波,银子又无,寄信人又无,奸夫又无,合毒药人又无,谋合人又无。这一行人都无,可怎生便杀了这妇人?(府尹云)萧令史,张鼎说这文案不中使。(令史云)张孔目,你也多管,干你甚么事?(?
┰?萧令史,我与你说。人命事关天关地,非同小可。古人去:"系狱之囚,日胜三秋。外则身苦,内则心忧。或笞或杖,或徒或流,掌刑君子,当以审求。赏罚国之大柄,喜怒人之常情。勿因喜而增赏,勿以怒而加刑。喜而增赏,犹恐追悔。怒而加刑,人命何辜?"这的是霜降始知节妇苦,雪飞方表窦娥冤。(唱)

【幺篇】早是这为官的性忒刚,则你这为吏的见不长,则这一桩公事总荒唐。那寄信人怎好不细防,更少这奸夫招状。(带云)相公,你想波。(唱)可怎生葫芦提推拥他亡云阳?

(令史云)大人,张鼎骂你葫芦提也。(府尹云)张鼎,是谁葫芦提?(令史云)张鼎说,大人葫芦提。(府尹云)张鼎,是谁葫芦提?(正末跪科)小人怎敢!(府尹云)张鼎,这刘玉娘因奸杀夫,是前官断定的文案,差错是萧令史该管,你怎生说老夫葫芦提?我理任三日,就说我葫芦提,这以前须不是我在这里为官。兀那厮,近前来,这桩事就分付与你,三日便要问成。问不成呵,我不道的饶了你哩。哎!(词云)你个无端的贼吏奸猾,将老夫一谜里欺压。刘玉娘因奸杀夫,须则是前官问罢。你道是文卷差迟,你道是其中有诈。合毒药是李四张三?养奸夫是赵二王大?寄信人何姓何名?谋合人或多或寡?不由俺官长施行,则随你曹司掌把。你对谁行大叫高呼,公然的没些惧怕。我分付你这宗文卷,更限着三日严假。则要你审问推详,使不着舞文弄法。你问的成呵,我与你写表章,骑驿马,呈都省,奏圣人,重重的赐赏封官。问不成呵,将你个赛随何,欺陆贾、挺曹司、翻旧案,赤瓦不刺海猢狲头,尝我那明晃晃的势剑铜铡。(下)(令史云)左右你的头硬,便试一试铜铡,也不妨事。(诗云)得好休时不肯休。偏要立限当官决死囚。正是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下)(正末云)张鼎,这是你的不是了也。(唱)

【后庭花】揽这场不分明的腌勾当,今日将子人来无事讲。你早则得福也萧司吏,则被你送了人也刘玉娘。我这里自斟量,则俺那官人要个明降。这杀人的要见伤,做贼的要见脏,犯奸的要见双,一行人怎问当?

【双雁儿】多则是没来山葫芦提打关防,待推辞早承向。眼见得三日时光如反掌,教我待不慌来怎个慌?待不忙来怎不忙?

(云)张千,将刘玉娘下在死囚牢中去。(张千云)理会的。(正末唱)

【浪里来煞】那刘五娘罪责虚,萧令史口诤强。我把那衔冤负屈是非场,离家枉死李德昌,知他来怎生身丧?我直教平人无事罪人偿。(下)


第四折

(正末上,云)自家张鼎是也。奉相公台旨,与我三日假限,若问成有赏。问不成呵,教我替刘玉娘偿命。张鼎,这是你的不是了也。(唱)

【中吕】【粉蝶儿】投至我勘问出强贼,早忧愁的寸肠粉碎,闷恹恹废寝忘食。你教我怎研穷,难决断,这其间详细,索用心机,要搜寻百谋千计。

【醉春风】我好意儿劝他家,将一个恶头儿揣与自己。原来口是祸之门,张鼎也你今日个,悔,悔!则要你那万法皆明,出脱的众人无事,全在你寸心不昧。

(云)张千,押过那刘玉娘来。(张千云)理会的。犯妇当面。(旦跪科(正末唱)

【叫声】虎狼似恶公人,可扑鲁拥推、拥推阶前跪,我则见暗着气吞着声把头低。(云)张千,且疏了他那枷者。(张千云)理会的。(做卸枷科,旦起身拜,云)谢了孔目,我改日送烧饼盒儿来。(做走科)(正末云)那里去?你去了呵,我替你男儿偿命那?(旦云)我则道饶了我来。(正末云)兀那妇人,你说你那词因来。若说的是呵,万事罢论;若说的不是呵。张千,准备下大棒子者。(唱)

【喜春来】你道是衔冤负屈吃尽亏,则你这致命图财本是谁?直打的皮开肉绽悔时迟。不是我强罗织,早说了是便宜。

(旦云)孔目哥哥.打死孩儿也,则是屈招了。(正末唱)

【红绣鞋】我领了严假限一朝两日,你恰才支吾到数次十回,又惹场六问共三推。听了你一篇话,全无有半星实,我跟前怎过得。

【迎仙客】比及下拶指,先浸了麻槌,行仗的腕头加气力。直打得紫连青,青间赤。枉惹得棍棒临逼,待悔如何悔。

(旦云)便打杀我,则是屈招了也。(正末唱)

【白鹤子】你道是便死呵则是屈,硬抵对不招实。(带云)我不问你别的,(唱)则问你出城时主何心?则他那入门死因何意?

(云)兀那妇人,我问你。(唱)

【幺篇】莫不他同买卖是新伴当?(旦云)我不知道。(正末唱)莫示是原茶酒旧相知?他可也怎生来寄家书?因甚上通消息?

(旦云)孔目哥哥,我忘了那个人也。(正末云)你近前来,我打与你个模样儿。(旦云)日子久了,我忘了也。(正末唱)

【幺篇】那厮身材是长共短?肌肉儿瘦和肥?他可是面皮黑面皮黄?他可是有髭髟

力无髭髟

力?

(旦云)我想起些儿也。(正末云)惭愧。圣人道:"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唱)

【幺篇】投至得推详出贼下落,搜寻的案完备。兀的不熬煎的我鬓斑白,烦恼的我心肠碎?(云)兀那妇人,(唱)

【幺篇】莫不是身居在小巷东?家住在大街西?他可是甚坊曲甚庄村?何姓字何名讳?

(云)我再问你咱。(唱)

【幺篇】莫不是买油面为节食?莫不是裁段匹作秋衣?我问你为何事离宅院?有甚干来城内?(云)张千,明日是甚日?(张千云)明日是七月七。(旦云)孔目哥哥,我想起来也。当年正是七月七,有一个卖魔合罗的寄信来,又与了我一个魔合罗儿。(正末云)兀那妇人,你那魔合罗有也无?如今在那里?(旦云)如今在俺家堂阁板儿上放着哩。(正末云)张千,与我取将来。(张千云)理会得。(做行科)我出的这门,来到这醋务巷。问人来,这是刘玉娘家里。我开开这门,家堂阁板上有个魔合罗,我拿着去。出的这门,来到衙门也。孔目哥哥,兀的不是个魔合罗儿。(正末云)是好一个魔合罗儿也。张千,装香来。魔合罗,是谁图财致命,李德昌怎生入门就死了?你对我说咱。(唱)

【叫声】你曾把愚痴的小孩提,教诲、教诲的心聪慧,若把这冤屈事说与勘官知。

【醉春风】不强似你教幼女演裁缝,劝佳人学绣刺?要分别那不明白的重刑名,魔合罗全在你。你若出脱了这妇衔冤,我教人将你享祭,煞强如小儿博戏。

(云)魔合罗,你说波。可怎不言语?想当日狗有展草之恩,马有垂缰之报,禽兽尚然如此,何况你乎?你既教人拨火烧香,你何不通灵显圣。可怜负屈衔冤鬼,你指出图财致命人。(唱)

【滚绣球】我与你曲湾湾画翠眉,宽绰绰穿绛衣,明晃晃凤冠霞帔,妆严的你这样何为?你若是到七月七,那其间乞巧的,将你做一家儿燕喜,你可便显神通,百事依随。比及你露十指玉笋穿针线,你怎不启一点朱唇说是非,教万代人知。

(云)魔合罗,是谁杀了李德昌来?你对我说咱。(唱)

【倘秀才】枉塑你似观音像仪,怎无那半点儿慈悲面皮?空着我盘问你将我不应对。我彻上下,细观窥到底。

【蛮姑儿】我则道在那壁,原来在这里,谁想这底座儿下包藏着杀人贼。呼左右,上阶基,谁把高山认的?

(云)张千,你认的高山么?(张千云)我认的。(正末云)你与我一步一棍打将来。(张千云)理会的。我出的衙门来试看咱。(高山上,云)我去城里讨魔合罗钱去咱。(张千做拿科,云)快走,衙门里等你哩。(高山云)哎呀!打杀我也。(做见跪科)(正末云)你便是那高山?(高山云)是便是,不知犯甚罪?被这厮流水似打将来。(正末云)兀那老子,你曾与人寄信来么?(高山云)老汉自小有三戒:一不作媒,二不做保,三不寄信。我不曾与人寄信。(正未云)着这老子画了字者。(高山云)我不曾寄信,教我画甚么字?(正末云)兀那老子,这魔合罗是谁塑的?(高山云)是我塑的。(正末云)着那妇人出来。(旦见高,云)老的,你认的我么?(高山云)姐姐,你敢是刘玉娘?你那李德昌好么?(旦云)李德昌死了也。(高山云)死了也,到是一个好人来。(正末云)可不道你不曾寄信?(高山云)我则寄了这一遭儿。(正末云)兀那老子,你怎生图财致命了李德昌?你从实招来。(高山诉词,云)听我老汉一一说真实,孔目哥哥自思忆。去年时遇七月七,来到城里觅衣食。行到城南五道庙,慌忙合掌去参谒。忽然有个李德昌,正在庙中染病疾。哭哭啼啼相烦我,因此替他传信息。一生破戒只这遭,谁想回家救不得。老汉担里无过魔合罗,并没一点砒霜一寸铁。怎把走村串疃货郎儿,屈勘做了图财致命杀人贼?(正末云)兀那老子,你与我实诉者。(高山云)正面儿的头戴凤翅盔,身穿锁子甲,手里仗着剑。左壁厢一个,戴黑楼兜子,身穿着绿襕,手拿着一管笔,挟着个纸簿子。右壁厢一个,青脸獠牙。朱红头发,手拿着狼牙棒。(正末云)那个不是泥的。(高山云)你叫我实塑。(正末云)张千,与我打这老子。(张千做打科)(正末唱)

【快活三】魔合罗是你塑的,这高山是你名讳。今日个并脏拿贼更推谁?你刬地硬抵着头皮儿对。

【鲍老儿】须是你药杀他男儿,又带累他妻。呀!你畅好会使拖刀计,漾一个瓦块儿在虚空里,怎生住的?呀!到了呵须按实田地,不要你狂言诈语,花唇巧舌,信口支持。则要你依头缕当,分星劈两,责状招实。

(高山云)孔目哥哥,休道招状。我等身图也敢画与你。(做画字科)(正末云)兀那老子,你近前来我问你波。(唱)

【鬼三台】你和他从头里,传消息,沿路上曾撞着谁?(高山云)我不曾撞着人。(正末云)兀那老子,比及你见刘玉娘呵,城中先见谁来?(高山云)我想起来也。我入的城来,撒了一胞尿。(正末云)谁问你这个来?(高山云)我入城时,曾问人来,那人家门首吊着个龟盖。(正末云)敢是鳖壳?(高山云)直这等鳖杀我也。他那门前又有个石船。(正末云)敢是石碾子?(高山云)若是碾着,骨头都粉碎了。我见里面坐着个人,那厮是个兽医。(正末云)敢是个太医?(高山云)是个兽医。(正末云)怎生认的他是兽医?(高山云)既不是兽医,怎生做出这驴马的勾当?他叫做什么赛卢医?(正末云)刘玉娘,你认的赛卢医么?(旦云)他就是我小叔叔。(正末云)你叔嫂可和睦么?(旦云)俺不和睦(正末唱)听言罢,闷渐消,添欢喜,这官司才是实。呼左右问端的这医人与谁相识。

(云)张千,将老子打上八十?为他不应塑魔合罗。打着者。(张千打科,云)六十,七十,八十。抢出去。(高山云)哥哥为什么打我这八十?(张千云)为你不应塑魔合罗。(高山云)塑魔合罗打了八十,若塑个金刚就割下头未?(下)(正末云)张千,将刘玉娘提在一壁,你与我唤将赛卢医来。(张千云)我出的这衙门来,这个门儿就是。赛卢医在家么?(李文道上,云)谁唤哩?我开门看咱,哥哥叫我怎的?(张千云)我是衙门张千,孔目哥哥相请。(李文道云)咱和你去来。(张千云)到也,我先过去。(报科)赛卢医来了也。(正末云)着他进来。(见科)(李文道云)孔目哥哥,叫我有何事?(正末云)老相公夫人染病,这是五两银子,权当药资,休嫌少。(李文道云)要甚么药?(正末唱)

【剔银灯】他又不是多年旧积,则是些冷物重伤了脾胃。则你那建中汤我想也堪医治,你则是加些附子当归。(李文道云)我随身带着药,拿与老夫人吃去。(张千云)将来,我送去。(做送药,回科)(正末与张千做耳喑科,云)张千,你看老夫人吃药如何?(张千云)理会的。(下,随上,云)孔目哥哥,老夫人吃了药,七窍迸流鲜血死了也。(正末云)赛卢医,你听得么?老夫人吃下药七窍迸流鲜血死了也。(李文道慌科,云)孔目哥哥救我咱。(正末云)我如今出脱你,你家里有甚么人?(李文道云)我有个老子。(正末云)多大年纪了?(李文道云)俺老子八十岁了。(正末云)老不加刑,则是罚赎。赛卢医,你若合的你老子,我便出脱的你。你若舍不的呵,出脱不的你。(李文道云)谢了哥哥。(正末云)我如今说与你:我便道赛卢医,你说小的。我便道谁合毒药来?你便道是俺老子来。我便道谁生情造意来?你便道是俺老子来。我便道谁拿银子来?你便道是俺老子来。我便道不是你么?你便道并不干小的事。你这般说,才出脱的你。(李文道云)谢了哥哥。(正末云)张千,你着他司房里去,你与我一步一棍打将那老子来者。(唱)那老子我亲身的,问他是实,(带云)张千,(唱)你只道见有人当官来告执。

【蔓青菜】你说道是新刷卷的张司吏,一径的将你紧勾迫,教我火速来唤你。但若有分毫不遵依,你将他拖向囚牢内。

(张千云)我出的这门来,老李在家么?(李彦实上,云)是谁唤我哩?(张千云)衙门里唤你哩。(李彦实云)我和你去来。(李老做见正末科,云)唤老汉有甚么事?(正末云)兀那老子,有人告着你哩。(李彦实云)是谁告我?老汉有甚罪过?(正末云)是你孩儿李文道告你。你不信须认的他声音也。(唱)

【穷河西】谁向宫中指攀着伊,是你那孝子曾参赛卢医。又不是恰才新认义,须是你亲侄。哎!老丑生无端忒下的。

(李彦实云)我不信,李文道在那里?(正末云)你不信,听我叫,赛卢医!(李文道云)小的有。(正末云)谁合毒药来?(李文道云)是俺父亲来。(正末云)谁土情造意来?(李文道云)是俺父亲来。(正末云)谁拿银子来?(李文道云)是俺父亲来。(正末云)都是谁来?(李文道云)并不干我事,都是俺父亲来。(正末云)兀那老子,快快从实招来。(李彦实云)哥哥,这都是他做的事,怎么推在我老子身上?(正末云)既是他,你画了字者。(李老画字科)(张千云)他画了字也,我开开这门。(李老打文道科,云)药杀哥哥也是你,谋取财物也是你,强逼嫂嫂私休也是你。都是你来,都是你来。(李文道云)不是,我招的是药杀夫人的事。(李彦实云)呀!我可将药杀了哥哥的事都招了也。(李文道云)招了咱死也,老弟子孩儿。(正末唱)

【柳青娘】只着这些儿见识,瞒过这老无知。却不你干悔万悔,泼水在地怎收拾。唬的个黄甘甘脸儿如地皮,可不道一言既出,便是驷马难追。已招伏,怎改易,要承抵。

【道和】方知端的,知端的、虚事不能实。忒跷蹊,教俺、教俺难根缉,教俺、教俺耽干系。使心机,啜赚出是和非。难支吾,难支对,难分说,难分细。那些、那些咱欢喜,咱伶俐,一行人个个服情罪。若非、若非有大理,这当堂假限刚三日,可不的势剑倒是咱先吃。

(云)一行人休少了一个,跟我见相公去来。(府尹上,云)张鼎,问的事如何?(正末云)问成了也,请相公下断。(府尹云)这件事老夫已明知了也。一行人听我下断:本处官吏不才,仗一百永不叙用。李彦实主家不正,仗八十,年老罚钞赎罪。刘玉娘屈受拷讯,请敕旌表门庭。李文道谋杀兄长,押赴市曹处斩。老夫分三个月俸钱,重赏张鼎。(词云)奉圣旨赐赏迁升,张孔目执掌刑名。刘玉娘供明无事,守家私旌表门庭。泼无徒败伦伤化,押市曹正法严刑。(旦拜谢科,云)感谢相公。(正末唱)

【煞尾】想兄弟情亲如手足,怎下的生心将兄命亏。我将杀人贼斩首在云阳内,还报的这衔冤负屈鬼。

题目李文道毒药摆哥哥

萧令史暗里得钱多

正名高老儿屈下河南府

张平叔智勘魔合罗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孟汉卿

元代杂剧作家。安徽省亳州市人。生平不详。所作《张鼎智勘魔合罗》存有元、明刊本多种。 1篇诗文

猜你喜欢

人月圆·吴门怀古

:
山藏白虎云藏寺,池上老梅枝。洞庭归兴,香柑红树,鲈鲙银丝。
白家池馆,吴宫花草,可似当时。最怜人处,啼乌夜月,犹怨西施。

山藏白虎云藏寺,池上老梅枝。洞庭归兴,香柑红树,鲈鲙银丝。
相传这座高山因隐藏一只白虎而得名,虎丘寺淹没在这高山密林之中。池水旁和山崖上长满了桠权苍老的梅树。望着眼前虎丘山的美景,不禁想起了当年范蠡功成归隐泛舟太湖之行;仿佛看到了陆续怀揣红桔从枫林归来赠母的情景;似乎听到了张翰不图名爵而起驾回乡欲吃鲈鱼细丝的命令。

白家池馆,吴宫花草,可似当时。最怜人处,啼乌夜月,犹怨西施。
伴着思绪观赏着美景,又仿佛出现在白居易的池馆前、吴王的姑苏台边,似乎听到东坡仍在长吟虎丘美景。就在这美妙的遐思中,耳畔又仿佛传来了乌鸦在月夜中的哀鸣,这声声凄惨的啼叫,莫不是西施发出的亡吴之恨的哀声。

参考资料:

1、 王月馥,周更文.古典诗词曲阅读与鉴赏: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1.12:336-3372、 黄克,颜长珂,刘祯.元曲精选: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5.09:490

山藏白虎云藏寺,池上老梅枝。洞庭归兴,上柑(gān)红树,鲈(lú)(kuài)银丝。
吴门:指苏州。山:指虎丘山,苏州城西北七里。池:指剑池。洞庭归兴:借用范蠡功成隐退之典,后人常用此事称道鄙薄名利的品格。洞庭:指苏州西南太湖中的洞庭山。上柑红树:作者由四时果鲜的太湖洞庭而想到尤为出名的洞庭红橘,又由红橘追忆了三国时陆绩怀橘归遗其母的典故。上柑:橘子,洞庭山的名产。鲈鲙银丝:用晋人张翰之典。鲈鲙:苏州名菜,把鲈鱼切成片生吃。

白家池馆,吴宫花草,可似当时。最怜人处,啼乌夜月,犹怨西施。
白家:指白居易。他在唐敬宗宝历元年(825)曾任苏州刺史,历时一年多。吴宫:指吴王夫差为西施扩建的宫殿,叫馆娃宫。怜人:令人可怜。

参考资料:

1、 王月馥,周更文.古典诗词曲阅读与鉴赏: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1.12:336-3372、 黄克,颜长珂,刘祯.元曲精选: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5.09:490
山藏白虎云藏寺,池上老梅枝。洞庭归兴,香柑红树,鲈鲙银丝。
白家池馆,吴宫花草,可似当时。最怜人处,啼乌夜月,犹怨西施。

  该曲开头的“山藏白虎”是指苏州西北的虎丘。相传吴王阖闾死后就葬在这里,三日后,“白虎蹲踞其上,故名虎丘”。以虎丘为题材的作品,往往发思古之幽情,写兴亡之感叹。“云藏寺”说的是虎丘山寺的风光。苏轼曾在此写过一篇《虎丘诗》:“东轩有佳致,云水丽千顷”,梵宇入云、宝塔耸霄的虎丘寺被“千顷”云涛所遮掩。青山葱郁,白云缭绕,金寺若现,就在读者沉浸在阆苑仙葩的虎丘山景之中时,作者把镜头拉近,描绘“池上老梅”。这里的池是虎丘山下的剑池。池边飞岩如削的崖壁上斜伸着几株槎枒苍老的梅树,与上句结合起来,远近相辅,高低错落,虚实交映,尽显笔致的空灵。

  “洞庭归兴”由景人情,引发作者联想。“洞庭归兴”借用范蠡功成隐退之典。后人常用此事称道鄙薄名利的品格。“香柑红树”一句,作者由四时果鲜的太湖洞庭而想到尤为出名的洞庭红橘,又由红橘追忆了三国时陆绩怀橘归遗其母的典故。“鲈鲙银丝”用晋人张翰之典。作者连用三个典故,不仅切合怀古之题,也表达了一生沉抑下僚、偃蹇仕途的作者终于勘破世情的顿悟:一切功名富贵,荣辱兴亡只不过是过眼云烟,故应尽快知机隐退,远祸全身。

  “自家池馆”写的是白居易任苏州刺史时来虎丘游玩的遗迹。“吴王花草”化用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中的诗句“吴宫花草埋幽径”。吴宫相传为阖闾、夫差所建,多有奇花异草,吴亡之后被焚烧。这里有吊古伤怀之意。“长似坡诗”是前面两句的归旨,说的是虎丘仍然像当年苏东坡《虎丘寺》中描写得那么美好,但已物是人非,曾在这里留

  下足迹的人却福祸无常,最终都流散在沧桑的历史长河之中,只剩下虎丘的美景告诫着世人历史兴亡之感和人世幻灭之伤。

  作者承“吴王花草”而下,进一步感慨兴亡。西施以美色诱惑吴王,最终导致吴国灭亡。而今这冷清的月夜里,凄厉的乌啼还在诉说着荒淫误国之恨。这种凄凉的意境更深化了“可人怜处”的兴亡之感。

  该首小令由景人情,抒发怀古伤今之叹。作者还工于用典,几乎做到“无一字无来历”,正如明王骥德所说“曲之佳处,不在用事,亦不在不用事”,而在于是否“引得的确,用的恰好”(《曲律·论用事》)。作者虽然在曲中频繁用典,也化用了许多人的诗句,但却结合了作者的领悟和构思,创造出新的意境,堪称张小山怀古小令中的佳品。

参考资料:

1、 赵义山.元曲鉴赏辞典: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12.01:633-634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寿阳曲·江天暮雪

: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天色将晚,突然下起了大雪,那纷飞的雪花像盛开梅花又像飘飞的柳絮。江上的晚景美的就像画般,江面上一位披着蓑衣的渔翁正划着小船归去。

参考资料:

1、 毕宝魁,尹博著.元曲三百首译注评.北京:现代出版社,2015年:109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堪:值得。钓鱼人一蓑归去:柳宗元《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张志和《渔父》:“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本句综合上述二句诗意而成。一蓑,一领蓑衣,即一个人。

参考资料:

1、 毕宝魁,尹博著.元曲三百首译注评.北京:现代出版社,2015年:109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这首小令是元人马致远所作的“潇湘八景”组曲之一。潇湘八景,因宋代画家宋迪以潇湘风景写平远山水八幅而得名。八景为:山市晴岚、远浦帆归、平沙落雁、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夕照、江天暮雪、洞庭秋月。后多有画家、诗人以此题材进行创作,马致远的《寿阳曲·潇湘八景》即是以此为题材创作的组曲。

  这首小令以“天将暮”起笔,点明时间,为整个画面铺垫了一层幽探的色彩,奠定了全曲的基调。第二句“雪乱舞”,笔锋承接上句,紧扣题目·写雪景,“舞”字暗示出有风,“乱”字则突出了风的强劲,隐然有呼啸之声透出。作者借雪之“乱舞”传达风声和风势,凌虚造景,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雪借风势,更显出雪之大,雪之猛。若说“雪乱舞扮极写雪之动态,“半梅花半飘柳絮”则进一步通过一个“飘”字串起“梅花”、“柳絮’两个虚拟的意象,拓展想象的审美空间,从视觉形象上扩大艺术容量。作者以虚实相生的笔法绘声、摹形、传神,风神蕴藉,韵味隽永。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秋莲

:

瘦影亭亭不自容,淡香杳杳欲谁通?
不堪翠减红销际,更在江清月冷中。
拟欲青房全晚节,岂知白露已秋风。
盛衰老眼依然在,莫放扁舟酒易空。

瘦影亭亭不自容,淡香杳杳欲谁通?
盛开在夏季的莲花到了秋天经受不住风霜的侵袭而渐渐凋萎了。

不堪翠减红销际,更在江清月冷中。
淡淡的清香也不再引起路人欣赏的兴趣了。在江清月冷中,更不能让人忍受的是秋莲的花叶已经败落了。

拟欲青房全晚节,岂知白露已秋风。
本来还以为莲蓬成长起来可以保持秋莲的晚节,哪里知道白露之时秋风已经刮起。

盛衰老眼依然在,莫放扁舟酒易空。
大自然的变化和人世的变化一样,盛衰都在我的老眼中历历分明,还是不要让小船上的酒杯空着,珍惜眼前的好时光吧。

参考资料:

1、 邓安生,叶君远.《中国古典诗歌基础文库·元明清诗卷》.杭州:浙江文学出版社,1996:502、 王德明.《古代咏物诗精选点评》.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2623、 胡光舟,周满江.《中国历代名诗分类大典(1)》.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6034、 武安国,聂振弢.《元诗选注》.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995、 黄益庸,张亚真.《千年千家诗》.哈尔滨:黑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1990:1726、 容城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容城县拒马诗社.《容城诗选》.北京:改革出版社,1989:177、 王坤.《中华古诗文精品导读》.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2958、 《新编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编委会.《新编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

瘦影亭亭不自容,淡香杳(yǎo)杳欲谁通?
秋莲:宋代理学创始人周敦颐有一篇著名的散文《爱莲说》,借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寄托高洁的志趣。亭亭:耸立的样子。不自容:形容荷茎细弱不能自持。杳杳:深远的样子。此处形容香气飘得很远。欲谁通:想同谁人同消息呢?

不堪翠减红销(xiāo)际,更在江清月冷中。
不堪:不能忍受。翠减红销:指秋天红花凋残,绿叶飘零。

(nǐ)欲青房全晚节,岂知白露已秋风。
拟:打算。青房:指莲蓬。白露:节气名,这里亦可解释为露水。

盛衰老眼依然在,莫放扁(piān)舟酒易空。
盛衰:有双关之意,既可指莲花的盛衰,也可以指世代的盛衰、朝代的更迭。老:这里借指阅历多有经验。莫放:不要让,不要使得。扁舟:小舟。

参考资料:

1、 邓安生,叶君远.《中国古典诗歌基础文库·元明清诗卷》.杭州:浙江文学出版社,1996:502、 王德明.《古代咏物诗精选点评》.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2623、 胡光舟,周满江.《中国历代名诗分类大典(1)》.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6034、 武安国,聂振弢.《元诗选注》.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995、 黄益庸,张亚真.《千年千家诗》.哈尔滨:黑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1990:1726、 容城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容城县拒马诗社.《容城诗选》.北京:改革出版社,1989:177、 王坤.《中华古诗文精品导读》.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2958、 《新编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编委会.《新编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

瘦影亭亭不自容,淡香杳杳欲谁通?
不堪翠减红销际,更在江清月冷中。
拟欲青房全晚节,岂知白露已秋风。
盛衰老眼依然在,莫放扁舟酒易空。

  孟浩然诗有“看取莲税净,应方不染心”之句;周敦颐谓。莲,花之君于者也”,极赞其。出淤泥而不染”。自古以来,莲花便是人们心圆中高洁品性的象征,诗家墨客每每称叹颂美,寄情写意,留下不少名篇佳句。

  然而,刘因这首《秋莲》却独脱旧制,不是正面歌颂莲花之洁美形质,而是以深沉抑郁的笔调伤惋秋后莲花之凋萎衰残。诗旨所在,是对美好事物横遭厄运的悼惜,也是自己坎坷身世、苦闷心绪的写照,别具一番情味,别呈一种意趣。

  首联开笔于“瘦影”二字,写出了“秋莲”枯衰的躯形,虽然仍是“亭亭”竖起,却瘦弱乏力,难以自持。“影”固如此,“香”更微淡,杳杳飘散之时,不知欲与谁相通消息。“不自容”,已见立身极其不易,随时均有倒下的可能;“欲谁通”,又显寂寞无朋,四周寻不到足以互慰的同伴,自怜、自叹、孤立、怅惘,种种辛酸情绪在两句中流露无遗。

  颔联进一步针对。秋莲’的遭遇与严酷的环境作了具体描述,当日盛开的花朵凋谢了,碧绿的叶子枯萎了,正是不堪忍受的“翠减红销”之际。尤有甚者,眼前的环境,江水清凉,月色冷漠,更增添了寒惨凄苦的气息。如果说前两句写了“秋莲”萎顿落寞的状态,那么,这两句则点明造成此种状态的原因是大自然消长生杀的基本规律所致,这是一种不可抗拒的规律。

  颈联笔意转深,谓“秋莲”虽已落尽铅华,却欲留得青青莲房,以保持美好的“晚节”;不料白露寒霜中吹来了凛冽秋风,连这一颗微小的秋实也将被横扫净尽。显然无论往日的花开得何等鲜艳,无论它的本质何等洁美,在严酷的季节,面临无情的风霜,“秋莲”被摧残而衰亡的命运是不可逃脱的。

  至此,这三联六句,字面上是句句写“秋莲”,但实际上却是处处写诗人自己。联系刘因的身世,他是南宋入元的遗民,作为元初的一位有影响的诗人,他在不少诗作中表露了对宋朝的追忆和怀恋、对当代政治与社会现实的不满以及对自己坎坷遭遇的感伤。这首诗正是以象征的手法,借咏“秋莲”来寄托感慨,诗中所写“秋莲”的一切情状都暗示着诗人自身的遭遇。因此,尾联两句,便明确点出世道、人生的盛衰变化,在自己眼中依然历历分明,还是聊且逍遥自乐,不要令小船上的酒杯空着。于愁闷之时想到了酒,希望在“醉乡”中逃避现实、自我完善,这是古代历遭磨难的不得志的知识分子常常采用的一种“解脱”手段;就诗歌作品中的此类内容而论,所造成的感情韵味,则宛如发出一声无可奈何的叹息。

  这首律诗以四分之三的笔墨吟咏秋莲,笔触细腻入微,既写了此花在特定环境下的形态、香气、色泽、花实,又写了江、月、风、露等与之同时并存的自然景物。其中以“瘦影亭亭”对“淡香杏杏”、“翠减红销”对“江清月冷”(此为句中对)。“青房全晚节”对“白露已秋风”,均见工巧贴切,独开新意。至于末两句的抒情,可谓真挚沉痛,寓旨幽深,为读者留下了品味回思的余地。

参考资料:

1、 王坤.《中华古诗文精品导读》.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295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塞鸿秋·代人作

:
 战西风几点宾鸿至,感起我南朝千古伤感事。展花笺欲写几句知感事,空教我停霜毫半晌无才思。往常得兴时,一扫无瑕疵。今日个病厌厌刚写下两个相思字。
战西风几点宾鸿至,感起我南朝千古伤心事。展花笺欲写几句知心事,空教我停霜毫半晌无才思。往常得兴时,一扫无瑕疵。今日个病厌厌刚写下两个相思字。
迎着西风,疏疏落落飞来北雁几只,这让我回想起有关南朝兴亡的悠久往事。铺开华美的信纸,想写几句知心的话语,却只是停住笔尖半天也没有什么奇妙的才思。往日兴致高时,写文章都是一挥而就毫无瑕疵,今天却病恹恹的萎蘼不振,才刚写下“相思”两个字。

参考资料:

1、 王星琦.元曲三百首注评.南京:凤凰出版社,2015:1032、 滕 森.元曲三百首彩图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6:1143、 曾永义.黑暗时代的自由颂——元人散曲.北京:线装书局,2012:212-2144、 李雁 吴冰沁.元散曲经典品读.北京:蓝天出版社,2015:60-62
战西风几点宾鸿至,感起我南朝千古伤心事。展花笺(jiān)欲写几句知心事,空教我停霜毫半晌无才思。往常得兴时,一扫无瑕(xiá)(cī)。今日个病厌(yàn)厌刚写下两个相思字。
正宫:宫调名。十二宫调之一。塞鸿秋:曲牌名。全曲七句,押六个仄声韵。战西风:迎着西风。宾鸿:即鸿雁,大雁。大雁秋则南来,春则北往,过往如宾,故曰“宾鸿”。 南朝:指中国历史上宋、齐、梁、陈四朝,它们都是建都在南方的建康(今南京市)。吴花笺:精致华美的纸,多供题咏书札之用。霜毫:白兔毛做的、色白如霜的毛笔。一扫无瑕疵:一挥而就,没有毛病。瑕疵,玉上的斑点,引申为缺点或毛病。病厌厌:即“病恹恹”,病得精神萎靡不振的样子。

参考资料:

1、 王星琦.元曲三百首注评.南京:凤凰出版社,2015:1032、 滕 森.元曲三百首彩图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6:1143、 曾永义.黑暗时代的自由颂——元人散曲.北京:线装书局,2012:212-2144、 李雁 吴冰沁.元散曲经典品读.北京:蓝天出版社,2015:60-62
 战西风几点宾鸿至,感起我南朝千古伤心事。展花笺欲写几句知心事,空教我停霜毫半晌无才思。往常得兴时,一扫无瑕疵。今日个病厌厌刚写下两个相思字。

  这首曲子描摹一个失恋者给恋人写情书的情景。作者用两三句话就勾勒出失恋者少情没绪的典型神态,手法新颖别致。

  曲子首句按照诗曲见景生情、托物寄兴的习惯思路,先形象地勾画出一幅萧瑟凄凉的深秋雁空图,为下文抒写作情感铺垫。领头字“战”,既可解为寒战、抖索,也可解为挣扎、抗争。“战”字总领全篇,营造出一派秋日肃杀之气。西风也好,鸿雁也好,全由这“战”字的点染,涂上灰冷的色调,赋以情感的分量。

  次句写萧瑟秋景所激起的悲秋心绪,“感起我南朝千古伤心事”。但作品却故意不直说“伤心事”的具体内涵,而采用了欲擒故纵、跌宕起伏的表达方式。先是“展花笺欲写几句知心事”,打算向知心的人儿写信,这就使人想到主人公之所以见雁伤心,必定与雁能传书的因素有关,其“伤心事”也必然包含在“知心事”中。“欲写”,信纸也已经铺好了,但其结果是来了个“停霜毫”,一字都没写出来。这就产生了全曲的第一层波折。

  主人公自言“半晌无才思”,看来此时写信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曲中偏偏又出现第五、六句对“往常得兴时”的补叙。“一扫无瑕疵”,生动地描绘了往常行文作曲文思敏捷的程度,与上句“停霜毫半晌无才思”形成鲜明、强烈的对比。今昔的这种反差,就形成了第二层波折。

  末句又从“往常”返回到“今日”,花笺上终于勉强写了,但只有两个字:“相思。”“病厌厌”与“得兴时”,“两个相思字”与“一扫无瑕疵”的鲜明对照,又构成了第三层波折。“今日个病厌厌刚写下两个相思字”,说明前时的“伤心”,正是深深的离恨与苦苦的相思。

  全曲处处曲笔,跌宕起伏,一波三折,显示了主人公相思成愁的心境。大量运用的衬字,则应合了她“病恹恹”的相思绵情。

参考资料:

1、 蒋星煜 等.元曲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435-4362、 滕 森.元曲三百首彩图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6:1143、 李雁 吴冰沁.元散曲经典品读.北京:蓝天出版社,2015:60-624、 李汉秋 李永祜.元曲精品.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2:36-37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四块玉·叹世三首

:

带野花,携村酒,烦恼如何到心头。谁能跃马常食肉?二顷田,一具牛,饱后休。

佐国心,拿云手,命里无时莫刚求。随时过遣休生受。几叶绵,一片绸,暖后休。

戴月行,披星走,孤馆寒食故乡秋。妻儿胖了咱消瘦。枕上忧,马上愁,死后休。

带野花,携村酒,烦恼如何到心头。谁能跃马常食肉?二顷田,一具牛,饱后休。
带着野花,拿着村酒,烦恼怎么能来到心头?谁能够骑大马,常吃肉?种两顷田,养一头牛,能吃饱也就满足了。

佐国心,拿云手,命里无时莫刚求。随时过遣休生受。几叶绵,一片绸,暖后休。
辅佐国王安邦治国的心,能上天揽云的手,如果命里注定没有就不要强求。顺其自然地生活,不要辛苦地云追求。有几叶绵,一片绸,能够保暖就够了。

戴月行,披星走,孤馆寒食故乡秋。妻儿胖了咱消瘦。枕上忧,马上愁,死后休。
带着月光行,披着星星走,独自住旅店,过寒食日,离开家乡又到了凄凉的秋天。妻儿胖了我却瘦了。睡觉时在忧愁,出行时刀在忧愁,直到死了才算到头了。

带野花,携(xié)村酒,烦恼如何到心头。谁能跃马常食肉?二顷田,一具牛,饱后休。
跃马常食肉:指高官厚禄,富贵得志。一具:一头。

(zuǒ)国心,拿云手,命里无时莫刚求。随时过遣(qiǎn)休生受。几叶绵,一片绸(chóu),暖后休。
刚求:硬去追求。刚,此指刚硬意、偏意。过遣:消遣、过活。生受:辛苦、为难。

戴月行,披星走,孤馆寒食故乡秋。妻儿胖了咱消瘦。枕(zhěn)上忧,马上愁,死后休。
寒食:节令名,清明的前一天或两天,古俗此日禁止生火。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