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岭方辞国,停轺一望家。
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
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
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
度岭方辞国,停轺一望家。
我离开京城刚刚度过大庾岭,便停下车子,再次回首遥望我的家乡。
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
我的魂魄追随着从南方向北奋飞的鸟儿,望着那向北而开的花枝,眼泪为之流不止。
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
山间连绵阴雨刚刚有了一点停止的意思,江上的云彩亦微有化作云霞的趋势。
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
只要有重回长安的机会,我是不敢像贾谊那样因为被贬而感到遗憾的。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 :31 .度岭方辞国,停轺(yáo)一望家。
岭:指大庾岭,五岭之一,在今江西大余县和广东南雄县交界处,因岭上多梅花,也称梅岭。辞国:离开京城。国:国都,指长安。轺:只用一马驾辕的轻便马车。
魂随南翥(zhù)鸟,泪尽北枝花。
翥:鸟向上飞举。南翥鸟:前人有过三种解释:一说泛指南飞的鸟;一说指鹧鸪;又一说是大雁。北枝花:大庾岭北的梅花。
山雨初含霁(jì),江云欲变霞。
霁:雨(或雪)止天晴。
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
长沙:用西汉贾谊故事。谊年少多才,文帝欲擢拔为公卿。因老臣谗害,谊被授长沙王太傅(汉代长沙国,今湖南长沙市一带)。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 :31 .度岭方辞国,停轺一望家。
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
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
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
此诗真实生动地叙述了作者过大庾岭的情景,情感凄楚悲凉,真挚感人。
起句“度岭方辞国”,扣题直叙,说明诗人已经来到“华夷”分界的梅岭之巅,将要走出中原,辞别故国了。大庾岭在古人心目中是腹地和南部边陲的分野,是文明和蛮荒的界限。此去身陷边鄙,祸福难科,家阻万山,赋归无期,忆往思来,百感交集。此句一个“方”字把“度岭”“辞国”联系在一起,顿然使人产生一种摇曳心旌的感觉,使文势陡率而高远。对句“停轺一望家”,诗人停下长途跋涉的驿车,在中原与“夷国”的边界驻足远望家乡的方向。此刻站在高高的山岭上,还能望长安于日下,指故里于云间,而“明朝望乡处,应见岭头梅”(《题大庾岭北驿》),其它全被山岭遮住了。因此,要抓紧时机,停下车来,滞留山头,深情地向家园方向再望一次。至此,一个失魂落魄的遭贬谪的宦游人的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了。这“一望”的“一”字,也甚为传神,传达出诗人去国怀乡的深沉感情。
颔联“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紧承首联中的“望”字而来,诗人遥望乡关,只见鸟儿飞翔,花儿开放。据说大庾岭南北气候差异,南枝谢了,北枝才开。人在岭北,犹如花开枝头;一入岭南,就像花残凋落。诗人眼中的鸟儿是“南翥”,花儿是“北枝”,因此触动了北人南迁的情思。心向北,身往南,距离越拉越大,矛盾痛苦越来越深,诗人的魂魄和思绪都随着那向南飞翔的故乡之鸟而去了,那岭北绽放的梅花却多情地向他频送春光。此景此情,使他黯然神伤。这联诗写得情景交融,将诗人魂断庾岭的情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颈联“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上句写山雨欲停未停,天空已放出些许晴光。下句是描绘江中云影即将变作彩霞的霎那间。这两句专门写景,避免正面表达感情,迂回取道,曲径通幽,在结构上是转折,在情绪上是顿挫,宕开一笔,别开生面。诗人描写景色的渐变,衬托自己心情的变化。“初含”、“欲变”等字眼,赋予云雨以灵性。写云,不直接表现天空的云,而是描绘江中的倒影。可见山雨是濛濛细雨。这样写可以一箭双雕,将山的空明、水的澄澈同时生动地表现出来了。诗人在《早发大庾岭》诗里写道:“晨跻大庾险,驿鞍驰复息。雾露昼未开,浩途不可测。兄弟远沦居,妻子成异域。羽翮伤已毁,童幼怜未识。踌躇恋北顾,亭午晞霁色。春暖阴梅花,瘴回阳鸟翼。”由此可知《度大庾岭》是《早发大庾岭》的续篇。这首诗中写的“山雨初含霁”,大约是在中午或午后;“江云欲变霞”,可能是在下午或傍晚。
在这样美好的山水景色中,诗人的心潮逐渐趋于平静,开始振作起来面对现实考虑自己的出路。在《早发大庾岭》里有这样的诗句:“适蛮悲疾首,怀恐泪沾臆。感谢鹓鹭朝,勤修魑魅职。生还倘非远,誓以报恩德。”可见他希望勤奋修职,争取早日赦归。由于天气的好转,诗人心情也逐渐开朗,由天气的变化联想到自己的命运,也充满了希望。于是不禁发出了“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的感慨,表示他只希望有回去的那天,就心满意足了,对自己受贬迁不敢有所怨恨。这是用了西汉贾谊遭权臣们排挤被贬为长沙王太傅的典故,说自己不敢像贾谊谪居长沙时那样因不适应湿热的气候“自以为寿不得长”而心生“恨”意。这种以退为进的写法,更把那希望生还的拳拳之心衬托了出来。尾联以直抒胸臆而作结,但上句的“归有日”又与首联的“辞国”、“望家”遥相呼应。
此诗起势不凡,有如醍醐灌顶,在读者心上激起冲击浪,浪一重,愁一重,水一曲,肠一曲,几经曲折,最后以绵绵无尽的情意作结,给人以余味无穷之感。
这首诗感情真挚,以景衬情,情景交融,达到一个较高的境界;章法严谨,对仗工整,音韵和谐,表现出一种自然而又流动的整齐美,是一首成熟的五言律诗,堪称“示后进以准”的佳作。
参考资料:
1、 周啸天 等 .唐诗鉴赏辞典补编 .成都 :四川文艺出版社 ,1990 :50-51 .古人无宿诺,兹道以为难。
古人重视信守诺言,而您躬行重然诺之道并不感到困难。
万里赴知己,一言诚可叹。
您为报答知己,不辞奔波万里,赴边杀敌,您这信守诺言的品格实在令人感叹。
马蹄经月窟,剑术指楼兰。
您驱马纵横驰骋于西域极远之地,您高妙的击剑之术直指楼兰古国。
地出北庭尽,城临西海寒。
您出征的行程穷尽北庭地区,您出击的锋芒直逼西海这寒冷的地带。
森然瞻武库,则是弄儒翰。
您学识渊博令人肃然仰望,您文笔俊秀令儒者钦佩。
入幕绾银绶,乘轺兼铁冠。
您进入幕府,被委以重任,奉命赴执法者之任。
练兵日精锐,杀敌无遗残。
您勤于训练士卒,队伍在训练中日益精锐,征战中杀尽敌寇,无一漏网。
献捷见天子,论功俘可汗。
战胜后面见天子,进奉俘虏和战利品,论起功勋,狄司马以赫赫战绩居于首位。
激昂丹墀下,顾盼青云端。
您在宫殿之前激昂陈词,顾盼之间,神采飞扬,如身处青云之端一般令人景仰。
谁谓纵横策,翻为权势干。
谁曾想到,如此纵横战阵之间的谋略,竟被权势者从中干扰,不被君王采纳。
将军既坎壈,使者亦辛酸。
您因此而不得一展抱负,亲见此事的传令使者也为您感到悲哀和不平。
耿介挹三事,羁离从一官。
您光明磊落,不肯趋附权贵,因而被迫客居他乡担任一个小官。
知君不得意,他日会鹏抟。
我知道您现在很不得志,但我相信,有朝一日您会像鹏鸟一样直上高空,实现凌云壮志。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106-107页古人无宿诺,兹道以为难。
无宿诺:实现诺言不过夜。
万里赴知己,一言诚可叹。
马蹄经月窟(kū),剑术指楼兰。
月窟:月生之地,指极西之地。剑术:击剑的技术。楼兰:古西域国名,遗址在今新疆若羌。
地出北庭尽,城临西海寒。
北庭:唐朝都护府,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西海:今新疆吐鲁番。
森然瞻(zhān)武库,则是弄儒翰(hàn)。
森然:严肃貌。翰:长而硬的鸟羽,借指毛笔、文字等。
入幕绾(wǎn)银绶(shòu),乘轺(yáo)兼铁冠。
入幕:入为幕僚。绾:旋绕打结。铁冠:即法冠,以铁为柱,置于冠上,执法者服之。
练兵日精锐,杀敌无遗残。
献捷见天子,论功俘可汗。
献捷:战胜后,进奉俘虏和战利品。
激昂丹墀(chí)下,顾盼青云端。
丹墀:古时宫殿前涂上红色的台阶。顾盼:向左右或周围看去。
谁谓纵横策,翻为权势干。
纵横策:克敌制胜之术。权势:指居高位有势力之人。
将军既坎壈(lǎn),使者亦辛酸。
坎壈:困窘,不得志。
耿(gěng)介挹(yì)三事,羁(jī)离从一官。
耿介:光明磊落,不趋炎附势。挹:作揖。三事:即三公,泛指高级官员。羁离:寄居为客。
知君不得意,他日会鹏抟(tuán)。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106-107页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106-107页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
隋炀帝为南游江都不顾安全,九重宫中有谁理会劝谏书函。
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春游中全国裁制的绫罗锦缎,一半作御马障泥一半作船帆。
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jiàn)书函。
乘兴句:此言不戒严,意谓炀帝骄横无忌,毫无戒备。九重:指皇帝居住的深宫。省:明察,懂得。谏书函:给皇帝的谏书。
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zhàng)泥半作帆。
宫锦:供皇家使用的高级锦缎。障泥:马鞯,垫在马鞍的下面,两边下垂至马蹬,用来挡泥土。
陶诗只采黄金实,郢曲新传白雪英。
陶渊明诗中只是采黄菊的黄精。郢都歌曲中新传唱阳春白雪的白雪花英。
素色不同篱下发,繁花疑自月中生。
白色不同于黄在篱笆墙下发展(白居易有咏白菊自比白头翁诗),繁盛的白花繁白好像从月亮银水中出生。
浮杯小摘开云母,带露全移缀水精。
浮照酒杯少摘一些又打开云云母屏风,连带露水全都移植好像连缀着月亮这个水精。
偏称含香五字客,从兹得地始芳荣。
偏偏称心的五字诗人客对您含着鸡舌香的郎官来称赞,您如这白菊花从此得地就开始欣欣向荣了!
参考资料:
1、 郑在瀛.李商隐诗全集 汇编今注简释:崇文书局,2011.12:第239页陶诗只采黄金实,郢(yǐng)曲新传白雪英。
马郎中:即前水部马郎中。《移白菊见示》是马郎中的诗。陶诗:东晋诗人陶渊明之诗。黄金实:指菊花。陶渊明爱菊,诗中多有对菊花的赞美。郢曲:郢是战国时楚国都城,郢城中有《下里巴人》、《阳春白雪》等歌曲。此借《白雪歌》引出白菊之英。
素色不同篱(lí)下发,繁花疑自月中生。
素:白。素色:白色。
浮杯小摘开云母,带露全移缀(zhuì)水精。
小摘:喻花未盛开。云母:谓花似白云母。水精:即石英。此形容菊上露珠之晶莹。
偏称含香五字客,从兹得地始芳荣。
称:适合。含香:《汉旧仪)中说尚书郎在光明殿奏事之时,含鸡舌香,即丁香。得地:犹得所。
参考资料:
1、 郑在瀛.李商隐诗全集 汇编今注简释:崇文书局,2011.12:第239页菊花历来是诗人笔下的爱物。东晋陶洲明就以爱菊闻名。尤其他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千百年来脍炙人口,更抬高了菊花的“身价”。不过人们赏菊,多数人喜欢黄色的金菊。而不大喜欢寒素的白菊。唐人也是如此。刘禹锡就在诗中写过当时“家家菊尽黄”(《和令狐相公玩白菊》),虽有夸张。但却反映出大多数人的嗜好,因为“白花冷淡无人爱”(白居易《白牡丹》)。而李商隐这首诗则专为白菊写照,极言其美。
诗一开头便写道:“陶诗只采黄金实,郢曲新传白雪英。”“实”即花。晋代潘尼《秋菊赋》中就有“真人采其实花”之句。“英”也指菊花。屈原就有“夕餐秋菊之落英”(《离骚》)的诗句。“郢曲”与“白雪”都是用典。宋玉《砖楚王问》中说:“客有歌于郢(楚国都城)中者,……其为《阳春白雪》,园中属而和者数十人。”诗人觉得东晋陶渊明在他有关菊花的诗作中只写黄菊,不写白菊,似乎不大公平(其实不是不写白菊,我国汉魏及两晋还没有培育出白菊),所以马郎中移栽白菊,并以白菊赋诗,真是难能可贵,其诗作如同《阳春白雪》之曲那般高雅,和者盖寡啊!
接下去,诗人便着力刻画白菊之美。三、四两句:“素色不同篱下发,繁花疑自月中生”,主要刻画白菊之色,而“移”字也随手带出。就色而言,白菊冰肌雪骨,如白玉琢成,似秋霜初降,确实不同于篱下生长出来的黄菊。它那晶莹洁白、玲珑剔透的花朵似乎是从月宫生长出寿的,哪是人世间的凡花俗卉呢?
五、六两句又一分一合更细致地描写白菊:“浮杯小摘开云母,部露全移缀水晶。”“小摘”是分开来看,“全移”是合观一体。此处诗人采取他贯用的写作手法,绕开描至对象本身,别出心裁,以他物出之因为“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舛巧”。(《文心雕龙·神思》),如果直相描写白菊本身容易直白无味,所以诗人便采用比喻的手法,借物之亡者以喻白菊,浮杯小摘,即分开来帝细观看,它晶莹剔透。如同云母一样玲珑。再“带露全移”,从整体上观察,那洁白纯净的花瓣上带着一串串透明的露珠,真如水晶一般明亮这一联笔法精妙,极尽白菊之态。
七、八两句:“偏称含香五字客从兹得地始方荣。”着重赞扬马郎中其人及其移植白菊之事。清人陆昆曾评论这两句诗的时候就说:“含香句,谓花与人称。一经郎中移植,便庆得地。而芳荣自此始矣。”(《李义山诗集注》)。“含香”与“五字客”都是用典。《汉旧仪》中说:在汉代,尚书郎奏事于光明殿。而殿中用胡粉涂墙壁,尚书郎“趋走丹墀。含鸡舌香(即今丁香),伏其下奏事。”另据《世说新语》所载,魏司马景王命中书令虞松作表,虞松写完后上呈,却不合景王之意,让他再行决定。但虞松思路枯竭,半天不能更改,心想此事,面带难色,当时钟会见之便拿过来看,为他改定了五个字,虞松心悦诚服。再送景王之时,景王惊问虞松,虞松吐实之后,景王叹道:“如此大才,应予重用。”此处“含香”与“五字客”是赞扬马郎中其人。白菊为大多数人所不赏,却遇到马郎中这样如钟会一样文采风流的知音,生得其地,也可以一显芳荣了。
这首诗句新意关。表现在:诗人写白菊之色不从白菊本身着笔,而是发挥丰富的想象,运用恰当的比喻来形容之。先是疑白菊生自月中。后又用云母水晶来比方。新颖别致,翻空出奇,同时本诗又使用了一些典故,美不胜收。
参考资料:
1、 郑在瀛.李商隐诗全集 汇编今注简释:崇文书局,2011.12:第239页2、 靖宇.唐诗多用途 多功能辞典:辽海出版社,2001年09月第1版:78-79满眼青山未得过,镜中无那鬓丝何。
满眼望去青山依依,只是没有闲情游过。镜中的我已经鬓发苍白,满心无奈又能如何呢?
只言旋老转无事,欲到中年事更多。
少时忙碌,原想着到老了就轻松自在,哪知现在人到中年,才发现尘事更多。
参考资料:
1、 天骄诗词网.书怀满眼青山未得过,镜中无那鬓(bìn)丝何。
书怀:书写胸中的感怀。无那:无奈,没有办法。
只言旋老转无事,欲到中年事更多。
旋:很快。
参考资料:
1、 天骄诗词网.书怀这首诗抒发了年华易老的感慨,并将人到中年的独特人生体验巧妙地表达出来。
前两句咏叹韶光易逝。眼前的满眼青山既是实指,更是指人生旅途中经历的种种美好风景。美景不能饱览贪看,暗示着人生有着许多错过或不得不错过的遗憾,这就为下文埋下了伏笔。以下三句写为何如此怅惘的具体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岁月催人老,一是人生多事。第二句写自己还没有充分领略人生,再看镜中已是鬓角如霜雪。这里,诗人并没有直接写自己如何白头,而是用无奈的语气写对鬓丝变白无可奈何。“无那”、“何”并未实指,也未明言,不出现“白”、“霜”、“雪”等字眼,却给人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
这既体现了岁月的不可抗拒,给人以浓厚的岁月沧桑之感,又充分表现了自己年华飞逝而功业未就的怅惘。
后两句展现复杂情怀。自己只以为很快就会老去,那时就可以清闲下来无事可做了,没想到就要到四十岁了,各种杂事反倒更多了。要知道,人一旦到了中年,人生阅历已经非常丰富,可以说人生大多数滋味都已经尝过了,胸中百味杂陈但又不容易说得清楚。而此时也是事业鼎盛的时候,往往要同时面对各种杂事冗事,穷于应付。这两句就将这种中年人普遍怀有的复杂心情生动传神地表现了出来,同时也呼应了开头。
参考资料:
1、 天骄诗词网.书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