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雨中春望诗

:

雨后山川光正发,云端花柳意无穷。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苗晋卿

苗晋卿(685年-765年),字元辅,潞州壶关(今山西壶关)人,唐朝宰相。苗晋卿出身儒学世家,进士及第,历任修武县尉、奉先县尉、徐州司户参军、万年县尉、侍御史、兵部员外郎、吏部郎中、中书舍人、吏部侍郎、安康太守、魏郡太守、河东太守、工部尚书、宪部尚书。安史之乱爆发后,苗晋卿因不肯出镇陕郡,被勒令致仕。长安失陷,苗晋卿逃奔金州,被唐肃宗召赴凤翔,拜为宰相。他两次担任侍中,进封韩国公,并开创宰相奏对延英殿的先例。广德元年(763年)以太保致仕。永泰元年(765年),苗晋卿病逝,追赠太师,赐谥懿献,改谥文贞。大历年间配享肃宗庙庭。 3篇诗文

猜你喜欢

寒食城东即事

:
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绿蒲涵白芷。
溪上人家凡几家,落花半落东流水。
蹴踘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
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绿蒲涵白芷。
一条清澈溪流穿过桃李花林,水波荡漾着绿蒲滋润着白芷。

溪上人家凡几家,落花半落东流水。
溪流旁边总共只有几户人家,落花多半都漂流在东流水里。

蹴踘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
踢出的皮球屡屡高出飞鸟上,荡起的秋千争相飞出绿杨林。

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年轻人分开日子每天来游玩,全不需要等候到清明和上巳。

参考资料:

1、 邓安生 等.王维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96-97

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绿蒲涵(hán)白芷(zhǐ)
一道:一条。穿:穿过。演漾:荡漾。涵:沉浸。白芷:一种可入药的香草。

溪上人家凡几家,落花半落东流水。
凡:总共,一共。

(cù)(jū)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
蹴踘:同“蹴鞠”,亦称“打毬”,即古代踢球的游戏。蹴,踢。踘,皮制球,球内充塞以柔软的东西。古时有在寒食蹴鞠的习俗,参见《荆楚岁时记》。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为古代游戏用具,相传是春秋齐桓公时期从北方山戎传入。

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sì)
分日:安排好日期,计划好如何玩。一说犹逐日,意为一天天、每天。又说指春分之日。清明:节气名。在夏历三月初,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春分之后谷雨之前。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上巳:节日名。古代以三月上旬巳日为上巳节,有在流水边洗濯祓除、去除灾病的习俗。魏晋以后固定为夏历三月三日。

参考资料:

1、 邓安生 等.王维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96-97
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绿蒲涵白芷。
溪上漾家凡几家,落花半落东流水。
蹴踘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
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此诗开头两句,写一道清澈的溪流,穿过桃李花丛;而溪水边荡漾的水草和被水滋润的白芷,安逸而柔静。古代习俗,三月上巳桃花水下时,王公以下,携眷聚于水畔洗濯,驱除不祥。这里表现的就是这个习俗,展现的是春天的力量。

  三四两句,写溪流边的几户漾家,落在流水里的桃李花,又是柔美宁静的意象,表现出浓厚的早春气息,有很强的画面感。

  五六两句又转换为力量和青春的意象。古代秋千是在清明、寒食节前后才有所见,而且仅仅局限于豪门贵族家的红男绿女游戏之用。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寒食之时,造大麦粥,漾们常以斗鸡、蹴鞠、打秋千为娱乐。这两句在前四句写清溪桃李的背景上又添几笔不时飞上高空的秋千与皮球,使整幅画面更加充溢这清新灵动的青春活力。尤其是“过”“出”二字用得好,分别写出了少年男女游玩时的热烈气氛,使漾感受到年轻漾沉湎于游乐中的景象,透露出无限的羡慕之情。

  最后两句意谓青春年少的漾,应该每天都有开心游玩的心态,无忧无虑,不用等到清明和上巳两个节日才出去游玩,含有及时行乐的意味。

  在《寒食城东即事》中,作者表达了“及时行乐”的思想,漾的青春,甚至生命,都很短暂。诗漾认为,如果想要在短暂的时光中去建功立业、修身齐家、做学问,终究都不牢固实在,只有抓紧时间享受快乐才是真实的。全诗描绘出美丽的早春景象,交错着青春朝气的蓬勃力量和家常安宁的闲适气息,充分体现了王维诗“诗中有画”的特色。

参考资料:

1、 邓安生 等.王维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96-97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哥舒歌

: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黑夜里北斗七星挂得高高,哥舒翰勇猛守边夜带宝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吐蕃族至今牧马只敢远望,他们再不敢南来越过临洮。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206-207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哥舒:指哥舒翰,是唐玄宗的大将,突厥族哥舒部的后裔。哥舒是以部落名称作为姓氏。北斗七星:大熊座的一部分。

至今窥(kuī)牧马,不敢过临洮(táo)
窥:窃伺。牧马:指吐蕃越境放牧,指侵扰活动。临洮:今甘肃省洮河边的岷县。一说今甘肃省临潭县。秦筑长城西起于此。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206-207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这是唐代西北边民对唐朝名将哥舒翰的颂歌。此诗从内容上看,是颂扬哥舒翰抵御吐蕃侵扰、安定边疆的;同时也通过这个形象寄寓了人民渴望和平、安定的理想和愿望。“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第一句是起兴,诗人用高挂在天上的北斗星,表达边地百姓对哥舒翰的敬仰。“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牧马,就其含意而言,也就是代指一切侵扰活动。自从遭到哥舒翰的抵御,吐蕃再也不敢越过临洮进行骚扰。

  这首诗题为《哥舒歌》,哥舒之所以值得歌唱,是因为他戍边抗敌,保国为民。但是,作者并不从激烈的战斗中直接表现他如何英勇善战,如何机智果敢,用兵如神等等,而是通过侧面描写的手法来突出主题。诗的第一句就把哥舒翰在人民心中的威望渲染出来。人民为何赞扬,吐蕃何故畏惧;过去吐蕃长驱直入,如今又为什么“不敢过临洮”,这都是宣扬哥舒翰的赫赫武功。可见这样的描写是很富于启发性的。“哥舒夜带刀”,这个“夜”字是颇有讲究的,它把起兴的第一句和第二句巧妙地联系起来了,把赞扬和崇敬之情融注于人物形象之中;同时又将边地的紧张气氛和人物的警备神态刻画出来了。“哥舒夜带刀”五个字干净利落,好像是一幅引人注目的人物画像。在那简炼有力、富有特征的形象中,蕴藏了一股英武之气,给人一种战则能胜的信心,而给吐蕃以“屏足不敢近”的威慑。因此,就反映人物内心世界和表现诗的主题来讲,“哥舒夜带刀”比起那种冲锋陷阵的形象更丰富、更传神,更能诱导人们的想象。

  这首《哥舒歌》可能是经过修改加工后的作品,但是它那种朴实和巧妙、明朗和含蓄相统一的风格,依然显示出民歌的特色。

参考资料:

1、 赵其钧 等.唐诗鉴赏辞典补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237-238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溪兴

:
山雨溪风卷钓丝,瓦瓯篷底独斟时。
醉来睡着无人唤,流到前溪也不知。

山雨溪风卷钓丝,瓦瓯篷底独斟时。
垂钓时突然雨大风急,只能卷起钓丝,走进船舱,拿出盛酒的陶罐,对着风雨自斟自饮。

醉来睡着无人唤,流到前溪也不知。
酒醉睡着后无人唤醒,待到酒醒,才知船儿已经顺着山溪漂流到前溪。

山雨溪风卷钓丝,瓦瓯(ōu)篷底独斟时。
瓦瓯:陶制的小盆。

醉来睡着无人唤,流到前溪也不知。

山雨溪风卷钓丝,瓦瓯篷底独斟时。
醉来睡着无人唤,流到前溪也不知。

  这首诗是诗人老年归隐九华山后即兴所作的一首不同于他以往风格的诗篇。此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借溪流表达了诗人随遇而安,独乐其乐的闲适心情和隐逸之乐。

  “山雨溪风卷钓丝”,句中隐含一个因果关系:因为有“山雨溪风”,所以“卷钓丝”了。稍有垂钓常识的人都知道,如果下的是小雨,刮的是柔风,反而更能刺激钓鱼人的兴趣,更容易钓到鱼,给垂钓活动蒙上一层朦胧的诗意,古诗“斜风细雨不须归”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而雨疾风狂才足以让钓者收竿停钓。诗人大概是想放长线,钓大鱼吧,无奈天公不作美,才有“卷钓丝”的无奈。

  从诗句上也看不出来,也许是诗人有意忽略季节特点,表明自己一年四季都垂钓溪上,季节并不是他强调的重点。诗人的着眼点在于:用垂钓这一表示隐逸的传统话题昭示自己的生活状态――隐居。诗人晚年奔走无门,不得不回到家乡九华山过清苦的隐居生活。也许生活艰难,垂钓还有维持生计的意思,鱼可作为吃食的一点补充。又因雨大风急,连这点小小的心愿都不能实现,诗人心里该有几分酸楚吧。

  “瓦瓯蓬底独酌时”与上句互为因果:“卷钓丝”是“因”,“独酌时”是“果”。按照常理,收竿了,应该划船回家了,但诗人却没有,而是躲进船里,面对风雨迷茫,倒出瓦罐中的酒自斟自饮起来,或许诗人是想等雨稍稍小一点儿再继续垂钓;也可能是因为“山雨溪风”,正好有了过酒瘾的借口,诗人才有机会喝一杯。然而,透过画面的情景和气氛,这种闲适自乐的背后,却似乎隐藏着溪上人内心的无可奈何的情绪。

  “醉来睡着无人唤”,让小舟在山溪中任意飘流,看来潇洒旷达,实在也太孤寂,有点看透世情、游戏人生的意味。

  “流到前溪也不知”又和“醉来睡着无人唤”构成因果。因为醉了,睡着了,才不知不觉被船儿载到了前溪。此时诗人醒了,还有一点懵懂,仔细一看,才发现自己到前溪了。这里似乎透露出诗人一刹那的欣喜,人隐逸的日子很清苦,难得有欢乐的时候,即便像睡一个好觉这样微不足道的乐趣恐怕都少之又少吧,所以印象深刻,作诗述之。

  诗人身处暗世,壮志难酬,他的《自叙》诗写道:“平生肺腑无言处,白发吾唐一逸人”,老来奔走无门,回到家乡九华山,过着清苦的隐逸生活。《溪兴》中所描写的这个遗身世外的溪上人,当是诗人的自我写照。

参考资料:

1、 《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1360页2、 李立朴.唐才子传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桃源图

:
神仙有无何渺茫,桃源之说诚荒唐。
流水盘回山百转,生绡数幅垂中堂。
武陵太守好事者,题封远寄南宫下。
南宫先生忻得之,波涛入笔驱文辞。
文工画妙各臻极,异境恍惚移于斯。
架岩凿谷开宫室,接屋连墙千万日。
嬴颠刘蹶了不闻,地坼天分非所恤。
种桃处处惟开花,川原近远蒸红霞。
初来犹自念乡邑,岁久此地还成家。
渔舟之子来何所,物色相猜更问语。
大蛇中断丧前王,群马南渡开新主。
听终辞绝共凄然,自说经今六百年。
当时万事皆眼见,不知几许犹流传。
争持酒食来相馈,礼数不同樽俎异。
月明伴宿玉堂空,骨冷魂清无梦寐。
夜半金鸡啁哳鸣,火轮飞出客心惊。
人间有累不可住,依然离别难为情。
船开棹进一回顾,万里苍苍烟水暮。
世俗宁知伪与真,至今传者武陵人。

神仙有无何渺茫,桃源之说诚荒唐。
神仙到底是有是无还非常地渺茫,桃源仙境的传说也实在是荒唐可笑。

流水盘回山百转,生绡数幅垂中堂。
流水盘旋绕着千回百转的山峦,这样的景象是画在生绡上的几幅图画,它们被挂在中堂。

武陵太守好事者,题封远寄南宫下。
武陵守是一位喜欢作画的人,他将桃源图题上字,装上封寄到远方京城的尚书省南宫中。

南宫先生忻得之,波涛入笔驱文辞。
南宫先生得到画卷非常高兴,在图上挥笔题词,笔势浩荡,波浪起伏。

文工画妙各臻极,异境恍惚移于斯。
图画妙绝传神,文章精巧工稳,奇异的仙境也恍恍惚惚好像移到了这里。

架岩凿谷开宫室,接屋连墙千万日。
画面上所画在山谷岩壁,上开凿建筑的房屋,房屋接着房屋,墙接着墙连绵不断。

嬴颠刘蹶了不闻,地坼天分非所恤。
秦朝与汉朝的衰败从来没有听说,天开地裂的变化他们也毫不关心。

种桃处处惟开花,川原近远蒸红霞。
远近的地方都种满了开花的桃树,盛开的桃花仿佛在川原上蒸腾出灿烂的红霞。

初来犹自念乡邑,岁久此地还成家。
刚刚来到这里还思念着故乡,经过长久的时间后这里反倒变成了家园。

渔舟之子来何所,物色相猜更问语。
不知道乘船的渔人来自什么地方,根据他的不同形象人们纷纷猜测向他打听。

大蛇中断丧前王,群马南渡开新主。
渔人说起了刘邦斩蛇取代了秦朝,五马南渡之后如今已是东晋的天下。

听终辞绝共凄然,自说经今六百年。
听完渔人的叙述大家都凄然感叹,自己说迁移到桃源今天已有了六百年的时间。

当时万事皆眼见,不知几许犹流传。
当年的万千事件我们都曾亲眼见过,不知到今天还有多少在流传着。

争持酒食来相馈,礼数不同樽俎异。
大家都争着拿出酒食来款待渔人,他们的礼节与器物都与世人大不相同。

月明伴宿玉堂空,骨冷魂清无梦寐。
渔人在月明之夜独宿在空空的玉堂中,骨冷魂清感觉到万念俱消,梦也不做一个。

夜半金鸡啁哳鸣,火轮飞出客心惊。
半夜的时候听到金鸡在啁哳啼叫,太阳出来也让渔人感到怦然心跳。

人间有累不可住,依然离别难为情。
在人家他还有家室之累因而不敢在此处逗留太久,最终还是怀着恋恋不舍的惜别之情离开了仙境。

船开棹进一回顾,万里苍苍烟水暮。
船启动之后挥桨而进,再要回首仙境时,只看见一片暮色苍茫的水面。

世俗宁知伪与真,至今传者武陵人。
世上一般人哪能知道桃源究竟是真是假,到如今传说此事的人也还是那些武陵的居民。

参考资料:

1、 卞孝萱,张清华编选. 韩愈集[M]. 南京:凤凰出版社, 2014.10.第169-173页2、 (唐)韩愈著. 韩昌黎全集 上[M]. 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9.01.第98-99页

神仙有无何渺茫,桃源之说诚荒唐。
眇芒:本意为细小得使人看不清楚,此指因遥远而模糊不清。荒唐:本意谓广大无际貌,引申 为错误到使人觉得奇怪的程度。

流水盘回山百转,生绡(xiāo)数幅垂中堂。
盘回:迂回曲折。百转:弯曲处特别多。生绡:用细丝织成的极薄的绫帛之类的绸布,可作画画及裱画的底布。生绡数幅:指桃源图。垂中堂:悬挂堂屋正中。

武陵太守好事者,题封远寄南宫下。
武陵:在今湖南常德市。太守:窦常(—),字中行,叔向子,弟兄五人,为长,京兆金平(今陕西兴平)人。好:本作美好解,此引申为善,喜欢讲。好事者,喜欢作画的人。题封:题字捆札封贴。

南宫先生忻(xīn)得之,波涛入笔驱文辞。
南宫:南宫本为南方列宿,汉用以比喻尚书省。后汉郑弘为尚书令,取前后尚书省政事,著为《南宫故事》一百卷。后又称礼部为南宫,礼部属尚书省。又唐代尚书省位置在大明宫南,习称南宫。南宫先生:疑指卢汀,时卢为虞部郎中,属尚书省官。之:代词,指《桃源图》。波涛入笔:指南宫先生在图上题字,笔势浩荡,波浪起伏。驱文辞:遣词造句,指题辞。

文工画妙各臻(zhēn)极,异境恍惚移于斯。
文工:文章精巧工稳。画妙:图画得妙绝传神。臻:达到极点。异境:异地。恍惚:好像、仿佛。斯:代词,此处。

架岩凿谷开宫室,接屋连墙千万日。
四接屋连墙:房屋接着房屋,墙接着墙,即连绵不断。千万日:年深日久,房屋愈建愈多。

嬴颠刘蹶(juě)了不闻,地坼天分非所恤。
赢:秦朝的国君姓赢,代指秦朝。颠:颠覆、倒塌,指秦灭亡。刘:汉朝的皇帝姓刘,代指汉朝。蹶:跌倒,亦指灭亡。地坼天分:天地分开。指三国及东晋两段中国分裂割据的历史。

种桃处处惟开花,川原近远蒸红霞。
近远:或作远近。蒸:同蒸,焕发。红霞:形容红艳艳的桃花遍地盛开若天上摆布红霞。

初来犹自念乡邑,岁久此地还成家。
乡邑:家乡、故里。

渔舟之子来何所,物色相猜更问语。
渔舟之子:即《桃花源记》中的武陵渔人。物色:访求、查寻。相猜:相互怀疑。

大蛇中断丧前王,群马南渡开新主。
大蛇中断:指汉高祖刘邦斩蛇起义。丧前王:指汉灭秦。群马南渡:指西晋亡,晋君臣南渡偏安,是为东晋。开新主:指晋元帝司马睿建立东晋新政权。

听终辞绝共凄然,自说经今六百年。

当时万事皆眼见,不知几许犹流传。
几许:多少。

争持酒食来相馈,礼数不同樽(zūn)(zǔ)异。
相馈:给酒食招待渔人。礼数:风俗礼节。樽俎:盛酒食的器具。

月明伴宿玉堂空,骨冷魂清无梦寐。
玉堂:本为宫殿的美称,也指仙人居所。

夜半金鸡啁(zhāo)(zhā)鸣,火轮飞出客心惊。
啁哳:杂乱的叫声。火轮:太阳。客:渔人。惊:惧怕,指渔人怕与桃源中人分别。

人间有累不可住,依然离别难为情。
人间有累:指人间有家人牵挂。不可住:不能久在桃源。

船开棹进一回顾,万里苍苍烟水暮。
苍苍:空旷迷茫貌。烟水暮:暮色苍茫的水面。

世俗宁知伪与真,至今传者武陵人。
世俗:世上一般人。宁:那能。

参考资料:

1、 卞孝萱,张清华编选. 韩愈集[M]. 南京:凤凰出版社, 2014.10.第169-173页2、 (唐)韩愈著. 韩昌黎全集 上[M]. 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9.01.第98-99页
神仙有无何渺茫,桃源之说诚荒唐。
流水盘回山百转,生绡数幅垂中堂。
武陵太守好事者,题封远寄南宫下。
南宫先生忻得之,波涛入笔驱文辞。
文工画妙各臻极,异境恍惚移于斯。
架岩凿谷开宫室,接屋连墙千万日。
嬴颠刘蹶了不闻,地坼天分非所恤。
种桃处处惟开花,川原近远蒸红霞。
初来犹自念乡邑,岁久此地还成家。
渔舟之子来何所,物色相猜更问语。
大蛇中断丧前王,群马南渡开新主。
听终辞绝共凄然,自说经今六百年。
当时万事皆眼见,不知几许犹流传。
争持酒食来相馈,礼数不同樽俎异。
月明伴宿玉堂空,骨冷魂清无梦寐。
夜半金鸡啁哳鸣,火轮飞出客心惊。
人间有累不可住,依然离别难为情。
船开棹进一回顾,万里苍苍烟水暮。
世俗宁知伪与真,至今传者武陵人。

  此诗巧妙地借王维、刘禹锡等的“桃源仙境”之说,摒排众议,指出朝代神仙之说的荒唐,认为桃园的本来面目只不过传说。全诗以议论始又以议论终,中间夹以桃源故实的铺叙与桃源图画的描绘,从而使议论新而不空,描叙平中见奇。

  王维《桃源行》只重本事,层层叙写,句句本色,不露凿痕,被后世誉为千古绝唱。后人再作,必出新意,若无意,不必重作。韩愈借桃源图画为题材,力辟神仙之说,指出“神仙有无何眇芒,桃源之说诚荒唐。”摒排众议,恢复桃花源的本来面目;桃花源不过是传说之乡、想象之境。

  韩诗所以能与王诗并肩要在有二:一是否定了前人,包括王维把桃花源写成“仙境”,而蛊人“出世”的主题。指出“神仙有无何眇芒,桃源之说诚荒唐。”这种思想在韩愈的时代是进步的,也是韩诗高出的原因。二是诗的写法与语言的运用,起结照应,道出题旨,中先叙画作案,次写本事,间议提顿,语尽铺张,通畅流利,雄浑奇伟。章法结构翻波叠浪,曲折有致。在句法上,其它七言古多用对句,而韩诗多用奇句,句法多变,形成了这首诗流利奇伟的特点。

  全诗以议论开始,以议论结束,中间夹以桃花源中的故实,既突出了议论的意义,又不显得空泛。

参考资料:

1、 卞孝萱,张清华编选. 韩愈集[M]. 南京:凤凰出版社, 2014.10.第169-173页2、 汤贵仁. 韩愈诗选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137.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小重山·一闭昭阳春又春

:
一闭昭阳春又春。夜寒宫漏永,梦君恩。卧思陈事暗销魂。罗衣湿,红袂有啼痕。
歌吹隔重阍。绕亭芳草绿,倚长门。万般惆怅向谁论?凝情立,宫殿欲黄昏。

一闭昭阳春又春。夜寒宫漏永,梦君恩。卧思陈事暗销魂。罗衣湿,红袂有啼痕。
从那一次闭隔昭阳,冷居深宫,年复一年,春来春去,岁月飏逝。长长春夜,寒意料峭,直袭人心底。宫中清漏,点点滴滴,似乎永远没有停止的时节。恍惚中又回到了承汁君思的时候,名花倾国,君王笑看,玉楼金屋,笙歌遍彻,醒来却是一梦。往事不再,昨日如烟,回首只能独自伤心泪下。

歌吹隔重阍。绕亭芳草绿,倚长门。万般惆怅向谁论?凝情立,宫殿欲黄昏。
重重宫门之外传来笙歌乐舞之声,当年也是这样的热闹繁华。而此时宫门这边,只有满庭芳草,凄凄而生。独倚长门,万般惆怅,脉脉此情,千回百转,只能独自体味,谁来倾听一个冷宫弃女的诉说呢?凝情而立,又是落寞黄昏,又是寂寂长夜,又是魂梦伤心,又是依然的一天,一年,年复一年。

一闭昭(zhāo)阳春又春。夜寒宫漏永,梦君恩。卧思陈事暗销魂。罗衣湿,红袂(mèi)有啼痕。
昭阳:本汉代宫名,此借指王建之宫。春又春:过了一春又一春。宫漏:古时宫中的铜壶滴漏计时。永:长,慢悠悠。陈事:往事。红袂:红袖。

歌吹隔重阍(hūn)。绕亭芳草绿,倚长门。万般惆(chóu)(chàng)向谁论?凝情立,宫殿欲黄昏。
歌吹:歌唱弹吹,泛指音乐之声。重阍:宫门。阍:本指管理宫门开闭之卒隶,后引申为宫门。“重阁”,言门有多层,故深远难入。长门:汉代宫名,汉武帝皇后陈阿娇失宠之后,退居长门。

一闭昭阳春又春。夜寒宫漏永,梦君恩。卧思陈事暗销魂。罗衣湿,红袂有啼痕。
歌吹隔重阍。绕亭芳草绿,倚长门。万般惆怅向谁论?凝情立,宫殿欲黄昏。

  此词起句显出一个失宠的宫女凄凉孤独的影子。“春又春”,重复的两个“春”字淡淡点出如水流逝的时光。春来了,春去了,草荣复枯,花谢花开,恍然中不知过了多少年月。春来了,万物复苏,生命蓬勃,可是失宠的女子只能独对凄然。春去复来,青春一去不再。“梦君恩”以下是对过去爱情的怀恋。前事历历,犹在眼前,卧思旧事,仍疑幻疑真。上片结尾两句写梦醒后的无望。由思而梦,由梦而疑,由疑而绝望泪下,她曲折幽微的心里被细致入微,层次分明地刻画出来。

  哀情至此,似已无可深入。下片首句使女子长夜独泣的情景中脱离出来。宫门外的笙歌乐舞之声,是当年她也曾承欢侍宴的热闹繁华。霓裳如旧,丝竹依然,而一切已不属于她。她在重重宫门的这边,在君王早已忘却的深院里。君恩一断,咫尺天涯。这种对比是不堪体会的:昔日的承宠与今日的落寞,彼处的歌舞繁华与此地的凄清萧索。见此闻此之下,是一种极致的入骨凄凉。失宠的宫人,在强烈对比中,伤痛无奈之情又深了一层。

  芳草接天,春色寂寂,又是一年无望的等待。与上片“春又春”相应,不能不担心她年华永逝。纵能如陈皇后以千金买赋,恩情亦无法换回。独倚长门,满怀的是无可解释的绝望与无奈。天下之大,宫墙之深,竟无一人可以共语,这份凄清,烘托到极致,更让读者看到一个茕茕孑立的女子,她的无助与哀伤。

  尾句疏疏八字,凝聚的是深深浓浓的凄绝。白居易《后宫词》中说:“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诗中的宫女只是倚笼坐到明,而此词的女子又历尽了芳草斜阳,年复一年,迎来的仍是“宫殿欲黄昏”。五字平白,却令人眩目醉心,真如有黄昏的一阵风,吹遍荒凉。余韵悠然,低徊不已。

  全首词一直在淡淡娓娓地叙下来,说幽宫,说寒夜,说梦醒衣湿,芳草连天,说宫殿黄昏,说万般惆怅;无掩饰,无刻意雕琢,只是坦白率真地洒落真情。一切出于自然却并不平淡无味,真情幽怨才意蕴动人。运密于疏,寓浓于淡是韦庄词的清艳绝伦之处。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