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僧竹院

:
一生爱竹自未有,每到此房归不能。
高人留宿话禅后,寂寞雨堂空夜灯。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周贺

周贺,[唐],约唐穆宗长庆元年前后在世(即约公元八二一年前后在世)字南乡,(全唐诗作南卿。此从唐才子传)东洛人(今四川广元西北)。生卒年均不详。初居庐山为浮屠,名清塞。后客南徐,又来少室、终南间。工近体诗,格调清雅,与贾岛、无可齐名。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姚合守钱塘,因往谒。合见其哭僧诗有云:“冻须亡夜剃,遗偈病中书”。大爱之,加以冠巾,复姓氏,更名贺。后亦不得志,往依名山诸尊宿自终。贺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99篇诗文

猜你喜欢

重赠

:
休遣玲珑唱我诗,我诗多是别君词。
明朝又向江头别,月落潮平是去时。

休遣玲珑唱我诗,我诗多是别君词。
不要让歌伎玲珑来唱我的诗,我的诗大多是与你的离别词。

明朝又向江头别,月落潮平是去时。
明天早上你我又要江边告别,月儿西落潮水涨平便是别时。

参考资料:

1、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568

休遣(qiǎn)玲珑唱我诗,我诗多是别君词。
重(chóng):再一次。赠:赠别。休遣:不要让。休,莫,别。遣,差遣。玲珑:指唐代歌妓商玲珑。别:一作“寄”。

明朝(zhāo)又向江头别,月落潮平是去时。
明朝:明天。江头:江边,江岸。潮平:谓潮水涨至最高水位。又叫满潮。去:离开。

参考资料:

1、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568
休遣玲珑唱我诗,我诗多是别君词。
明朝又向江头别,月落潮平是去时。

  陆时雍《诗镜总论》说:“凡情无奇而自佳者,景不丽而自妙者,韵使之然也。”有些抒情诗,看起来情景平常,手法也似无过人处,但回肠荡气,经久不忘,其艺术魅力主要来自回环往复的音乐节奏,及由此产生的“韵”或韵味。《重赠》就是这样的一首抒情诗。首句提到唱诗,就引人进入离筵的环境之中。

  此句用“休遣玲珑唱我诗”作呼告起,发端奇突。唐代七绝重风调,常以否定、疑问等语势作波澜,如“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休唱贞元供奉曲,当时朝士已无多”(刘禹锡《听旧宫中乐人穆氏唱歌》),这类呼告语气容易造成动人的风韵。不过一般只用于三、四句。此句以“休遣”云云发端,劈头喝起,颇有先声夺人之感。

  好朋友难得重逢,分手之际同饮几杯美酒,听名歌手演唱几支歌曲,本是很愉快的事,问题是何以要说“休唱”,次句就像是补充解释。原来,筵上唱离歌本已添人别恨,何况玲珑演唱的大多是作者与对面的友人向来赠别之词,那不免令诗人从眼前情景回忆到往日情景,百感交集,难乎为情。呼告的第二人称语气,以及“君”字与“我”字同现句中,营造了一种亲切的氛围。上句以“我诗”结,此句以“我诗”起,就使得全诗起虽突兀而款接从容,音情有一弛一张之妙。句中点出“多”“别”,已暗逗后文的“又”“别”。

  三句从眼前想象“明朝”,“又”字上承“多”字,以“别”字贯串上下,诗意转折自然。四句则是诗人想象中分手时的情景。因为别“向江头”,要潮水稍退之后才能开船;而潮水涨落与月的运行有关,诗中写清晨落月,当近望日,潮水最大,所以“月落潮平是去时”的想象具体入微。诗以景结情,余韵不尽。

  从艺术特色上看,此诗只说到就要分手(“明朝又向江头别”)和分手的时间(“月落潮平是去时”)便结束,通篇只是口头语、眼前景,可谓“情无奇”、“景不丽”,但却有无穷余味,能留下深刻印象。这是因为该诗虽内容单纯,语言浅显,却有一种萦回不已的音韵。它存在于“休遣”的呼告语势之中,存在于一、二句间“顶针”的修辞格中,也存在于“多”“别”与“又”“别”的反复和呼应之中,处处构成微妙的唱叹之致,传达出细腻的情感:与故人多别之后重逢,本不愿再分开;但不得已又别,恋恋难舍。更加上诗人想象出在熹微的晨色中,潮平时刻的大江烟波浩渺,自己将别友而去的情景,更流露出无限的惋惜和惆怅。多别难得聚,刚聚又得别,这种人生聚散的情景,借助回环往复的音乐律感,就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这里,音乐性对抒情性起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参考资料:

1、 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954-955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鹅赠鹤

:
君因风送入青云,我被人驱向鸭群。
雪颈霜毛红网掌,请看何处不如君?

君因风送入青云,我被人驱向鸭群。
鹤借助风力飞入青天自由翱翔,鹅却命运不济被迫和鸭子为伍。

雪颈霜毛红网掌,请看何处不如君?
我鹅长有雪白的脖颈、洁白的羽毛和红红的脚掌,哪一点比不上鹤?

君因风送入青云,我被人驱向鸭群。
雪颈霜毛红网掌,请看何处不如君?
  白居易感叹命运的不济,同样是禽类,鹤可以一飞冲天,鹅却只能与鸭群为伍,同样的才华,有人被接纳、被赏识,可以一展抱负,有人却被埋没,郁郁不得志。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咏史

:
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
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

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
像须贾这样的小人尚且有赠送绨袍的举动,可见范雎的贫寒是多么惹人同情。

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
现在的人不了解像范雎这样的天下治世贤才,只把他当成凡夫俗子看待。

参考资料:

1、 陶冶.千家诗故事: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00年01月第1版:第20页2、 刘薇等.新世纪少年儿童知识文库 千家诗:吉林摄影出版社,2001年06月第1版:第258页

尚有绨(tì)袍赠,应怜范叔寒。
尚有:尚且还有。绨袍:用粗丝绸做成的长袍。怜:同情。范叔:范雎,字叔。战国时期的范雎。由于须贾告状,他被毒打得几乎死去,后来逃到秦国当了宰相。须贾来秦,他特意以贫穷的面貌去相见,须贾送绨袍给他御寒,他感到须贾还有故人之情,就宽恕须贾。

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
天下士:天下豪杰之士。犹作:还当作。布衣:指普通老百姓。

参考资料:

1、 陶冶.千家诗故事: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00年01月第1版:第20页2、 刘薇等.新世纪少年儿童知识文库 千家诗:吉林摄影出版社,2001年06月第1版:第258页
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
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

  高适在仕途辉煌时,曾官至淮南、西川节度使,封渤海县侯,诗名远播。一些优秀的边塞诗赞扬了边防将士的斗志,歌颂了他们以身殉国杀敌立功的豪情,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充满了乐观情绪和爱国主义精神,表现出高适的为国“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的政治抱负。但是他在少年时,相当落魄,其诗歌大多感慨怀才不遇,仕途失意。这首诗则写于未入仕途之时。

  “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这两句歌咏历史上范睢的一段故事。诗中的“尚有”,还有;“绨袍”,用一种比绸子厚实、粗糙的纺织品做成的袍子。“范叔”,指范睢。范睢字叔,故称。《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记载:战国时范睢事魏大夫须贾,因随须贾出使齐国,齐王赐他金十金和牛酒。须贾怀疑范睢通齐,告诉魏相。魏相派人凌辱范睢,几欲置之死地。范睢装死得以逃到秦国,游说秦昭王获得成功,被拜为相,封于应(今河南省宝丰西南),称“应侯”。“范睢既相秦,秦号曰‘张禄’,而魏不知,以为范睢已死久矣。魏闻秦且东伐韩、魏,魏使须贾于秦。范睢闻之,为微行,敝衣间步之邸,见须贾。须贾见之而惊曰:“范叔固无恙乎!”范睢曰:‘然。’须贾笑曰:‘范叔有说于秦邪?’曰:‘不也。睢前日得过于魏相,故亡逃至此,安敢说乎!’须贾曰:‘今叔何事?’范睢曰:‘臣为人庸赁。’须贾意哀之,留与坐饮食,曰:‘范叔一寒如此哉!’乃取其一绨袍以赐之。”后须贾知范睢已为秦相,前往谢罪,范睢没有处死他,说:“然公之所以得无死者,以绨袍恋恋,有故人之意,故释公。”放须贾回魏国。诗中的“寒”,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寒冷,而应有贫寒、穷困潦倒的意思;“尚有”与“应怜”相连接,说明须贾虽然曾得罪于范睢,差一点置范睢于死地,但他对故人还有一点同情、怜悯之心,这是非常可贵的。也就是这样的同情、怜悯之情,救了他的命。这说明,为人不可太势利,太刻薄,要宽容,要大度。

  “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这两句写须贾并不知道范睢已贵为秦相,还把他当成平民看待。诗人在这里是在借题发挥,意在讽刺须贾徒有怜寒之意而无识才之眼,竟然把身为秦相,把天下所重的范睢看成是布衣寒士,实在可悲可叹。诗中的“天下士”,即国士,杰出的人才。“布衣”,代指平民。古时一般平民穿布衣。平心而论,这两句议论与须贾不识范睢为宰相相衔接,有些牵强附会。范睢被魏相羞辱、鞭挞后,世人都以为魂归地府了;须贾使齐,要拜见的是秦相张禄,不可能知道范睢改名换姓。范睢布衣往见须贾,装作一副穷酸相,没有人会把他与威风八面的秦相张禄联系在一起。因此,说须贾不识国士,不以国士待之,是有些强人所难;而须贾在那样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留他吃饭,赠以衣服,应当说是做得不错的,说明他的人性没有完全泯灭,这与他当初向魏相报告范睢受齐人之金,范睢受到凌辱,奄奄一息,而他不加丝毫劝阻相比,不知要胜过多少倍。也正因为如此,范睢才留他性命,让他回国。但是,诗人是有感而发,向诗人这两句中所说的现象,在当时的社会中比比皆是,诗人少年落魄,晚年才发迹,少年时虽然没有范睢那样的遭受奇耻大辱,但也没有少遭达官贵人的白眼和冷嘲热讽,没有人在他没有发迹的时候把他当作人才来看。因此诗人借范睢之事批判了这种糟蹋人才、埋没人才的社会现象;同时,也间接地表明,自己要做一个“天下士”,要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让世人刮目相看。

  这首诗叙事和议论结合,充满情感。诗人在诗中发古之幽情,给人一种强烈的感受,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诗中几个连接词的运用也恰到好处,上两句的“尚有”、“应怜”,写出须贾赠袍时的那种怜悯心态,并不以为范睢能够发迹,更没有看出范睢已经发迹,看出须贾只是一个平庸之人;下两句的“不知”、“犹作”,看上去是心平气和借事说事,而实际上是充满激情,对这种把人不当人看待的社会现象深恶痛绝,同时心高气傲,让世人为之瞻目。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丽春

:
百草竞春华,丽春应最胜。
少须颜色好,多漫枝条剩。
纷纷桃李枝,处处总能移。
如何此贵重?却怕有人知。

百草竞春华,丽春应最胜。
春天花草丰茂,丽春花开得最好。

少须颜色好,多漫枝条剩。
刚开时色彩好,茂盛时很烂漫。

纷纷桃李枝,处处总能移。
那么多的桃李枝,移到哪里都成活。

如何此贵重?却怕有人知。
为什么丽春贵重?说出来怕被人知。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答杜秀才五松见赠

:
昔献长杨赋,天开云雨欢。
当时待诏承明里,皆道扬雄才可观。
敕赐飞龙二天马,黄金络头白玉鞍。
浮云蔽日去不返,总为秋风摧紫兰。
角巾东出商山道,采秀行歌咏芝草。
路逢园绮笑向人,两君解来一何好。
闻道金陵龙虎盘,还同谢朓望长安。
千峰夹水向秋浦,五松名山当夏寒。
铜井炎炉歊九天,赫如铸鼎荆山前。
陶公矍铄呵赤电,回禄睢盱扬紫烟。
此中岂是久留处,便欲烧丹从列仙。
爱听松风且高卧,飕飕吹尽炎氛过。
登崖独立望九州,阳春欲奏谁相和?
闻君往年游锦城,章仇尚书倒屣迎。
飞笺络绎奏明主,天书降问回恩荣。
肮脏不能就珪组,至今空扬高蹈名。
夫子工文绝世奇,五松新作天下推。
吾非谢尚邀彦伯,异代风流各一时。
一时相逢乐在今,袖拂白云开素琴,弹为三峡流泉音。
从兹一别武陵去,去后桃花春水深。

昔献长杨赋,天开云雨欢。
以前我曾经在长安和扬雄一样献《长杨赋》,那真是天开日耀云雨欢。

当时待诏承明里,皆道扬雄才可观。
当时作为翰林待诏在承明殿里,朝廷中人都称赞我有扬雄之才,文章可观。

敕赐飞龙二天马,黄金络头白玉鞍。
皇上还敕赐我两匹飞龙天马,黄金打的络头,白玉做的鞍,威风极了。

浮云蔽日去不返,总为秋风摧紫兰。
可是好日子不长,浮云蔽日,小人献谗,我一去不返;佞臣陷害,总像那萧瑟的秋风力摧紫色兰花。

角巾东出商山道,采秀行歌咏芝草。
我头戴道士的角巾,向东出商山道去了洛阳;边采秀花,边行路,边歌咏芝草。

路逢园绮笑向人,两君解来一何好。
路上人都笑说我是商山四皓。两君分手以来,情况还好吗?

闻道金陵龙虎盘,还同谢朓望长安。
听说金陵是个虎踞龙盘之地,还可以与谢脁将军一同北望长安。

千峰夹水向秋浦,五松名山当夏寒。
秋浦山峦重叠,千峰夹一水,更有五松名山四季清凉,可消夏寒。

铜井炎炉歊九天,赫如铸鼎荆山前。
铜矿井炼铜炉,热腾九天,仿佛当年黄帝在荆山前铸鼎。

陶公矍铄呵赤电,回禄睢盱扬紫烟。
陶安公精神矍铄,呼唤赤电火神,神态跋扈,飞扬紫烟。

此中岂是久留处,便欲烧丹从列仙。
这里可不是久留之处,来这里是为了炼烧金丹,飞升列仙。

爱听松风且高卧,飕飕吹尽炎氛过。
我爱听松风且喜松下高卧,飕飕清风吹尽炎气。

登崖独立望九州,阳春欲奏谁相和?
登崖独立,放眼望九州,欲奏阳春白雪,有谁相和?

闻君往年游锦城,章仇尚书倒屣迎。
听说你往年游谒锦城成都,章仇兼琼尚书对你佩服得不得了,对你倒屣相迎。

飞笺络绎奏明主,天书降问回恩荣。
并飞书奏章向明主皇上推荐你,天子还下诏天书降下恩荣。

肮脏不能就珪组,至今空扬高蹈名。
可你却傲然不愿去当官,至今到处都传扬你高尚的名字。

夫子工文绝世奇,五松新作天下推。
夫子你的文章举世奇绝,你在五松山的新作天下推举。

吾非谢尚邀彦伯,异代风流各一时。
吾可不敢说我是谢脁,你是袁宏,但异代风流各一时,各领时代风骚。

一时相逢乐在今,袖拂白云开素琴,弹为三峡流泉音。
和你相逢,其乐无穷,卷卷袖口,咱们拂着白云弹琴,先弹奏一曲《三峡流泉》的音乐。

从兹一别武陵去,去后桃花春水深。
从此一别,我要去武陵山了。去那里以后,桃花春水深,恐怕难以再见了!

昔献长杨赋,天开云雨欢。

当时待诏承明里,皆道扬雄才可观。

敕赐飞龙二天马,黄金络头白玉鞍。

浮云蔽日去不返,总为秋风摧紫兰。

角巾东出商山道,采秀行歌咏芝草。

路逢园绮笑向人,两君解来一何好。

闻道金陵龙虎盘,还同谢朓望长安。

千峰夹水向秋浦,五松名山当夏寒。
秋浦:水名,在池州,秋浦县依此水立名。

铜井炎炉歊九天,赫如铸鼎荆山前。

陶公矍铄呵赤电,回禄睢盱扬紫烟。

此中岂是久留处,便欲烧丹从列仙。

爱听松风且高卧,飕飕吹尽炎氛过。

登崖独立望九州,阳春欲奏谁相和?

闻君往年游锦城,章仇尚书倒屣迎。
锦城:即蜀郡成都府城。章仇尚书,章仇兼琼。《通鉴》:天宝五载,以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为户部尚书。《宝刻丛编》:章仇兼琼,鲁郡任城人,官至户部尚书、殿中监,谥曰忠。《三国志》:蔡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闻王粲在门,倒展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邕曰:“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

飞笺络绎奏明主,天书降问回恩荣。

肮脏不能就珪组,至今空扬高蹈名。

夫子工文绝世奇,五松新作天下推。

吾非谢尚邀彦伯,异代风流各一时。

一时相逢乐在今,袖拂白云开素琴,弹为三峡流泉音。

从兹一别武陵去,去后桃花春水深。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