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顾令文为宜春令诗
亹亹明哲。在彼鸿族。
沦心浑无。游精大朴。
播我徽猷。□彼振玉。
彼玉之振。光于厥潜。
大明贞观。重泉匪深。
我有好爵。相尔在阴。
翻飞名都。宰物于南。
礼弊则伪。朴散在华。
人之秉夷。则是惠和。
变风兴教。非德伊何。
我友敬矣。俾人作歌。
交道虽博。好亦勤止。
比志同契。惟予与子。
三川既旷。江亦永矣。
悠悠我思。托迈千里。
吉甫之役。清风既沈。
非子之艳。诗谁云寻。
我来自东。贻其好音。
岂有桃李。恧子琼琛。
将子无矧。属之翰林。
娈彼静女。此惟我心。
)
)
风雪送余运,无妨时已和。
风雪送走了一年剩余的日子,气温则已经开始融和。
梅柳夹门植,一条有佳花。
门前两边种着梅与柳,那绽开的梅花一朵朵,一束束,串成一条。
我唱尔言得,酒中适何多!
我歌唱你说难得,酒中的惬意何其多!
未能明多少,章山有奇歌。
说不上酒中的快乐有多少,那石门山曾聆听过奇妙的歌。
参考资料:
1、 孟二冬.陶渊明诗选注.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104-1052、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85-186风雪送余运,无妨(fáng)时已和。
蜡(zhà)日:古代年终时大祭万物的节日。蜡,周代十二月祭百神之称。余运:一年内剩下的时运,即岁暮。时已和:时节已渐和暖。
梅柳夹门植,一条有佳花。
夹门植:种植在门两旁。佳花:指梅花。
我唱尔言得,酒中适何多!
唱:指咏诗。尔:你,指上句的佳花。言得:称赏之意。适:适意,惬意。
未能明多少,章(zhāng)山有奇歌。
未能明多少:难以明了到底有多少,意谓极多。指“酒中适”。章山:江西南城县东北五里有章山,乔松修竹,森列交荫。疑当指此。
参考资料:
1、 孟二冬.陶渊明诗选注.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104-1052、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85-186此诗开头两句写腊日一到,岁暮就会很快被送走。虽然时有风雪,但无碍于季节的转换,天气的日趋暖和,指明了自然变化规律的不可抗拒性,预示冬即去春将来,渲染了一种蒸腾向上,振奋人心的气氛。
三、四句承接“时已和”写梅、柳干粗枝繁,高大挺拔,傍屋而植,夹门而立,那绽开的梅花一朵朵,一束束,串成一条,芳香四溢,构成一个静谧恬适的境界。在此,虽未言及其中人,其中人超尘拔俗的精神风貌,却可由所居环境的幽雅揣度到八九分。
后四句集中表现所居之人的行为与思想活动。诗人写自己面对佳花把酒吟诗,觉得那花儿也似乎显得心满意足,高兴不已,深感这酒中的快乐,是多而又多。然而究竟其中有多少快乐。谁也弄不清楚,只知唯有像“双阙对峙,其前重岩映带,其后七岭之美,蕴奇于此”的章山那样的风景胜地,才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激发诗情,可写出妙言奇句佳篇的理想去处。诗人在这里恰当运用了移情于物的艺术手法,把他那种陶醉于山水,热衷隐居生活的怡然之乐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勾勒环境,清新秀雅,有力地烘染了人物的性格;抒发怀抱,移情于物,情趣盎然。尤其是“章山有奇歌”一句,既收束全诗,又有宕出远神之感,使想象由近及远,在更其广阔的空间驰骋,从而进一步拓展了诗的意境,使其更显节短韵长,余味悠然。
参考资料:
1、 王远国.中华传统节日诗赏析.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356
)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自小不同人交往,一心爱好在六经。
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行年渐至四十岁,长久隐居无所成。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
最终抱定固穷节,饱受饥饿与冷。
敝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
屋风凄厉,荒草掩没前院庭。
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
披衣坐守漫长夜,盼望晨鸡叫天明。
孟公不在兹,终以翳吾情。
没有知音在身边,向谁倾诉我衷情。
参考资料:
1、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41-170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罕人事:很少有世俗上的交往。游好:游心,爱好。六经:六种儒家经典,指《诗》、《书》、《易》、《礼》、《乐》、《春秋》。这里泛指古代的经籍。
行行向不惑(huò),淹留遂无成。
行行:不停地走,比喻时光流逝。向:接近。不惑:指四十岁。淹留:久留,指隐退无成:指在功名事业上无所成就。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
竟:最终。抱:持,坚持。固穷节:穷困时固守节操,意即宁可穷困而不改其志。饱:饱经,饱受。更:经历。
敝(bì)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
弊庐:破旧的房屋。交:接。悲风:凄厉的风。没:掩没,覆盖。庭:庭院。
披褐(hè)守长夜,晨鸡不肯鸣。
“披褐”二句:表现寒夜饥寒交迫的窘状,即《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诗中所说“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之意。
孟公不在兹,终以翳(yì)吾情。
孟公:东汉刘龚,字孟公。皇甫谧《高士传》载:“张仲蔚,平陵人。好诗赋,常居贫素,所处蓬蒿没人。时人莫识,惟刘龚知之。”陶渊明在这里是以张仲蔚自比,但是慨叹陶渊明却没有刘龚那样的知音。翳:遮蔽,隐没。此处有“郁闷”之意。
参考资料:
1、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41-170
)
翼翼归鸟,戢羽寒条。
归鸟翩翩自在飞,收敛双翅落寒条。
游不旷林,宿则森标。
空阔林间尽游乐,夜来止宿高树梢。
晨风清兴,好音时交。
晨风吹拂添清兴,众鸟谐呜乐陶陶。
矰缴奚施,已卷安劳!
矰缴已无施用处。射者藏之莫操劳!
参考资料:
1、 陈庆元等编选.陶渊明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29-312、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40-43翼翼归鸟,戢(jí)羽寒条。
戢羽:收敛翅膀。条:树枝。
游不旷林,宿则森标。
旷:空阔。森标:高枝。
晨风清兴,好音时交。
清兴:雅洁淡然的兴致。
矰(zēng)缴(zhuó)奚施,已卷安劳!
矰缴:猎取飞鸟的射具。矰,拴有丝绳的短箭。缴,系在箭上的丝绳。奚施:何所施用。卷:同“倦”,收藏。安劳:焉劳,何劳。
参考资料:
1、 陈庆元等编选.陶渊明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29-312、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40-43
)
与子别无几,所经未一旬。
与您分别时间还不久,经过的时间还不到十天。
我思一何笃,其愁如三春。
我的思念多么的深厚,这愁绪就像多年没见一般。
虽路在咫尺,难涉如九关。
虽说(我俩)相距近在咫尺,(相见)却难如越过九重天。
陶陶朱夏德,草木昌且繁。
和暖的夏天,草木是那样的昌盛繁茂。
参考资料:
1、 李明忠主编.《潍坊诗词》:齐鲁书社,1992年08月第1版:第2-3页2、 吴云,冀宇选注.《汉魏六朝诗三百首注》: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01:第145-146页3、 唐满先编注.《建安诗三百首详注》: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6.12:第272页4、 吴云主编.《建安七子集校注》: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11月第1版:第293页5、 韩格平著.《建安七子诗文集校注译析》: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第349页与子别无几,所经未一旬。
刘桢(170?—217),字公干,东平宁阳(今山东宁阳县)人,汉魏之际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为曹操掾属。其五言诗风格道劲,语言质朴,当时负有盛名,后人以他与曹植并举,称为“曹刘”。作品已散佚,明人辑有《刘公干集》。作者好友之一。子:你,对刘桢的尊称。无几:表示时间过去不久。所经:经过的时间。一旬:十天。
我思一何笃(dǔ),其愁如三春。
一何:多么。笃:深厚,真诚。三春:多年。三,虚指多数。春,指年,古代常以季节名代表年。
虽路在咫(zhǐ)尺,难涉如九关。
咫尺:比喻距离很近。咫为古代长度名,周制八寸,合今制市尺六寸二分二厘。涉:度过,越过。九关:九重天门。关:闭门的横木,这里指门。
陶陶朱夏德,草木昌且繁。
陶陶:和暖的样子。朱夏:夏天。昌且繁:(草木)昌盛繁茂的样子。
参考资料:
1、 李明忠主编.《潍坊诗词》:齐鲁书社,1992年08月第1版:第2-3页2、 吴云,冀宇选注.《汉魏六朝诗三百首注》: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01:第145-146页3、 唐满先编注.《建安诗三百首详注》: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6.12:第272页4、 吴云主编.《建安七子集校注》: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11月第1版:第293页5、 韩格平著.《建安七子诗文集校注译析》: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第349页“与子别无几,所经未一旬”,写分别之日并不长,只有短短的十天。这两句为后面写二人感情之深做铺垫。
“我思一何笃,其愁如三春”,我对你的思念是多么深重,虽然分别没几天,但我的感觉如同分别了好多年那样漫长。此句明显套用《诗经·王风·采葛》中“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之诗句的意境。
“虽路在咫尺,难涉如九关”,这里将相距之近与相见之难对比,更加重了对友人的思念。刘桢《赠徐干》“谁谓相去远,隔此西掖垣……我独抱深感,不得与比焉”之句,二人处于不同的部门:刘祯因罪被拘禁,而徐干为官在西掖园,两地很近,但两人却无故不得相见,因此才有路在咫尺,难涉九关之叹。
“陶陶朱夏德,草木昌且繁”全句说,盛阳的夏季,草木是那样的昌盛而繁茂。全诗前六句写情,结尾两句写景,以草木之繁茂喻比诗人与刘桢情谊之绵长,融情于景,以景写情,情景交融,表现出无限的回味和深长的意境。
这首诗明白如话,无丝毫矫揉造作,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诗歌以“与子别无几”领起,以“其愁如三春”相接,极写相思之深;以“虽路在咫尺”与“难涉如九关”相对比,续写相见之难。在相别与难见的内心情感矛盾冲突中,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作者思念友人的思想情感。
全诗只有八句,四十个字,从其所表达的形象的生动性和情感的丰富性中,可见诗人之功力。
参考资料:
1、 李文禄著.《建安七子评传》:沈阳出版社,2001.01:第90-91页
)
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
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
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
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
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
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
善事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
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语一何鄙?
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
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
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
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
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
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
放马饮水长城窟,泉水寒冷伤马骨。
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
找到长城的官吏对他说,“千万别再留滞太原的劳役卒!”
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
(当官的说:)“官家的工程有期限,快打夯土齐声喊!”
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
(太原差役说:)“男儿自当格斗死,怎能抑郁造长城?”
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长城绵绵无边际,绵延不断三千里。
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
边城无数服役的青壮年,家乡无数的妻子孤独居。
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
捎书带信与妻子:“快快重嫁不要等!
善事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
嫁后好好伺侯新公婆,时时记住不要忘了我这个旧男人。”
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语一何鄙?
妻子回书到边地,(妻子信中质问:)“你如今说话怎么这么难听?”
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
(太原差役信中说:)“身陷祸难回不去,为什么还留住人家女儿不放呢?
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
生下男孩千万不要养,生下女孩用肉来哺。
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
你难道没有看见长城下,死人的骸骨相交叉?”
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
(妻子信中说:)“嫁你就该随着你,想来不够牵记你。
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
明明知道边地苦,我怎能长久活着求自保?”
参考资料:
1、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item/饮马长城窟行饮马长城窟(kū),水寒伤马骨。
往谓长城吏,慎莫稽(jī)留太原卒!
慎莫:恳请语气,千万不要。慎,小心,千万,这里是告诫的语气。稽留:滞留,阻留,指延长服役期限。太原:秦郡名,约在今山西省中部地区。这句是役夫们对长城吏说的话。
官作自有程,举筑谐(xié)汝声!
官作:官府的工程,指筑城任务而言。程:期限。筑:夯类等筑土工具。谐汝声:喊齐你们打夯的号子。这是长城吏不耐烦地回答太原卒们的话。
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fú)郁筑长城。
宁当:宁愿,情愿。格斗:搏斗。怫郁:烦闷,憋着气。
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连连:形容长而连绵不断的样子。
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guǎ)妇。
健少:健壮的年轻人。内舍:指戍卒的家中。寡妇:指役夫们的妻子,古时凡独居守候丈夫的妇人皆可称为寡妇。
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
善事新姑嫜(zhāng),时时念我故夫子!
姑嫜:婆婆和公公。故夫子:旧日的丈夫。以上三句是役夫给家中妻子信中所说的话。
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语一何鄙(bǐ)?
报书:回信。鄙:粗野,浅薄,不通情理。这是役夫的妻子回答役夫的话。
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
他家子:犹言别人家女子,这里指自己的妻子。这是戍卒在解释他让妻子改嫁的苦衷。
生男慎(shèn)莫举,生女哺(bǔ)用脯(fǔ)。
举:本义指古代给初生婴儿的洗沐礼,后世一般用为“抚养”之义。哺:喂养。脯:干肉,腊肉。
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hái)骨相撑拄。
撑拄:支架。骸骨相互撑拄,可见死人之多。
结发行事君,慊(qiàn)慊心意关。
结发:指十五岁,古时女子十五岁开始用笄结发,表示成年。行:句中助词,如同现代汉语的“来”。慊慊:空虚苦闷的样子,这里指两地思念。关:牵连。
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
久自全:长久地保全自己。自全,独自活着。
参考资料:
1、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item/饮马长城窟行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
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
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
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
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
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
善事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
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语一何鄙?
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
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
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
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
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
本诗用乐府旧题,以秦代统治者驱使百姓修筑长城的史实为背景,通过筑城役卒夫妻对话,揭露了无休止的徭役,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诗中用书信往返的对话形式,揭示了男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他们彼此间地深深牵挂,赞美了筑城役卒夫妻生死不渝的高尚情操。语言简洁生动,真挚感人。
第一层(1—8句),写筑城役卒与长城吏的对话:
“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让马饮水,只得到那长城下山石间的泉眼,那里的水是那么的冰冷,以致都伤及到了马的骨头里。
“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一位筑城役卒跑去对监修长城的官吏恳求说:你们千万不要长时间的滞留我们这些来自太原的役卒啊!
“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监修长城的官吏说:官府的工程自有一定的期限,哪能由你们说了算!赶紧拿起工具,大家一齐唱打夯的号子,尽力干活去吧!
“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筑城役卒心里想:男子汉大丈夫,宁愿上战场在与敌人的厮杀中为国捐躯,怎么能够满怀郁闷地一天天地修筑长城呢?
第二层(9—12句),过渡段,承上启下:
“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长城啊长城,是那么的蜿蜒曲折,它一直连绵了三千里远。
“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边城多的是健壮的年轻男人,家中大多只剩下独居的女人了。
第三层(13—28句)写筑城役卒与妻子的书信对话:
“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这位筑城役卒写信给在家的妻子说:你赶紧趁年轻改嫁吧,不必留在家里等了。
“善待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你要好好服侍新的公公婆婆,也要时时想念着原来的丈夫啊!
“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语一何鄙?”妻子在送往边地的信中说:你把我当成什么人了,你这时候还说出这么浅薄的话来?
“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筑城役卒回信说:我自己处在祸难当中,也许今生我们再也没有团圆的可能了,为什么要去拖累别人家的女儿呢?
“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将来如果你生了男孩,千万不要去养育他;如果生下女孩,就用干肉精心地抚养她吧!
“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你难道没看见长城的下面,死人尸骨累累,重重叠叠地相互支撑着,堆积在一块吗?
“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妻子回信说:我自从结婚嫁给你,就一直伺候着你,对你身在边地,心里虽然充满了哀怨,可时时牵挂着你啊。
“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现在我明明知道在边地筑城是那么地艰苦,我又怎么能够自私地图谋长久地保全自己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