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补阙亡友綦毋学士
词学张平子,风仪褚彦回。崇仪希上德,近侍接元台。
曩契心期早,今游宴赏陪。屡迁君擢桂,分尉我从梅。
忽遇乘轺客,云倾构厦材。泣为洹水化,叹作泰山颓。
冀善初将慰,寻言半始猜。位联情易感,交密痛难裁。
远日寒旌暗,长风古挽哀。寰中无旧业,行处有新苔。
反哭魂犹寄,终丧子尚孩。葬田门吏给,坟木路人栽。
遽泄悲成往,俄传宠令回。玄经贻石室,朱绂耀泉台。
地古春长闭,天明夜不开。登山一临哭,挥泪满蒿莱。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原野上长满茂盛的青草,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野火无法烧尽满地的野草,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3552、 吴大奎 马秀娟.元稹白居易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79-8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kū)荣(róng)。
离离:青草茂盛的样子。一岁一枯荣:野草每年都会茂盛一次,枯萎一次。。枯:枯萎。荣:茂盛。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3552、 吴大奎 马秀娟.元稹白居易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79-81此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它可以看成是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的颂歌。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对仗工整,写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浑成,是“赋得体”中的绝唱。原上草或有所指,但喻意并无确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却作为一种“韧劲”而有口皆碑,传诵千古。
诗的首句“离离原上草”,紧紧扣住题目“古原草”三字,并用叠字“离离”描写春草的茂盛。第二句“一岁一枯荣”,进而写出原上野草秋枯春荣,岁岁循环,生生不已的规律。
第三、四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写“枯”,一句写“荣”,是“枯荣”二字意思的发挥。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只要春风一吹,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极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第五、六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用“侵”和“接”刻画春草蔓延,绿野广阔的景象,“古道”“荒城”又点出友人即将经历的处所。最后两句“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点明送别的本意。用绵绵不尽的萋萋春草比喻充塞胸臆、弥漫原野的惜别之情,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韵味无穷。此二句不但写出“原上草”的性格,而且写出一种从烈火中再生的理想的典型,一句写枯,一句写荣,“烧不尽”与“吹又生”是何等唱叹有味,对仗亦工致天然,故卓绝千古。而刘句命意虽似,而韵味不足,远不如白句为人乐道。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880-882远公爱康乐,为我开禅关。
萧然松石下,何禅清凉山。
花将色不染,水与心俱闲。
一坐度小劫,观空天地间。
客来花雨际,秋水落金池。
片石寒青锦,疏杨挂绿丝。
高僧拂玉柄,童子献霜梨。
惜去爱佳景,烟萝欲瞑时。
远公爱康乐,为我开禅关。
就像慧远公喜爱谢灵运一样,昌禅师也喜欢我,并为我开启禅关。
萧然松石下,何异清凉山。
坐在萧疏的松石上,就像坐在佛教圣地清凉山。
花将色不染,水与心俱闲。
花空色不染,心与水俱闲,全身空净。
一坐度小劫,观空天地间。
一坐禅关就是一小劫,天地无一实在。
客来花雨际,秋水落金池。
正值你读经读得天花雨纷纷飞落之时,我来做客,秋水清落而池塘金底显见。
片石寒青锦,疏杨挂绿丝。
青色锦垫铺在条石上一片清凉,杨树上挂着疏稀的绿叶。
高僧拂玉柄,童子献霜梨。
高僧你手挥白丝玉柄拂尘,童子为你献上秋天的霜梨。
惜去爱佳景,烟萝欲瞑时。
现在虽然是黄昏时刻,萝藤笼烟,爱你山池佳景而不忍心离去。
远公爱康乐,为我开禅关。
萧然松石下,何异清凉山。
花将色不染,水与心俱闲。
一坐度小劫,观空天地间。
客来花雨际,秋水落金池。
片石寒青锦,疏杨挂绿丝。
高僧拂玉柄,童子献霜梨。
玉柄:谓尘尾。
惜去爱佳景,烟萝欲瞑时。
夜渚带浮烟,苍茫晦远天。
江中小洲笼罩在一片烟雾之中,天空也呈现一片苍茫晦暗之色。
舟轻不觉动,缆急始知牵。
船只轻小人不觉其动,看到船边缆绳被拉直才知道船夫正背纤而行。
听笛遥寻岸,闻香暗识莲。
听见笛声从对岸传来知道离岸不远了,又闻到荷花香味知道岸边长满了荷花。
唯看去帆影,常恐客心悬。
夜色虽然晦暗却可看见隐约的帆影,在黑暗中好像悬挂在空中犹如渡客提心吊胆一般。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0月版:第646页2、 《古代汉语字典》编委会.古代汉语字典.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05年1月版夜渚(zhǔ)带浮烟,苍茫晦(huì)远天。
渚:水中的小块陆地。晦:光线不明,昏暗。
舟轻不觉动,缆急始知牵。
听笛遥寻岸,闻香暗识莲。
唯看去帆影,常恐客心悬。
恐:一作“似”。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0月版:第646页2、 《古代汉语字典》编委会.古代汉语字典.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05年1月版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0月版禅客归心急,山深定易安。
禅客归山心情急,山深禅定易得安。
清贫修道苦,孝友别家难。
清贫生涯修道苦,孝友情牵别家难。
雪路侵溪转,花宫映岳看。
雪路迢遥随溪转,花宫山岳相映看。
到时瞻塔暮,松月向人寒。
到山仰望暮时塔,松月向人送夜寒。
禅客归心急,山深定易安。
清贫修道苦,孝友别家难。
孝友:善事父母为孝,善事兄弟为友。
雪路侵(qīn)溪转,花宫映岳看。
花宫:佛教中,花为6种供物之一。花皆可开敷结实,以譬万行之因皆有成就佛果之能。花之形色相好,可以之庄严法身。花又从慈悲生义,花有柔软之德。花之取义甚丰,因此,寺院多以花装饰,诗中称之为“花宫”。门云:‘花药栏。’”
到时瞻(zhān)塔暮,松月向人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