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余闲书院拟赋蝉)

:
翠云深锁齐姬恨,纤柯暗翻冰羽。锦瑟重调,绡衣乍著,聊饮人间风露。相逢甚处。记槐影初凉,柳阴新雨。听尽残声,为谁惊起又飞去。
商量秋信最早。晚来吟未彻,却是凄楚。断韵还连,余悲似咽,欲和愁边佳句。幽期谁语。怕寒叶凋零,蜕痕尘土。古木斜晖,向人怀抱苦。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王易简

王易简

王易简(生卒年不详)字理得,号可竹,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宋末登进士第,除瑞安主簿,不赴。入元,隐居不仕。易简笃于议论,多所著述,有《山中观史吟》。《乐府补题》有其咏物词四首,《绝妙好词》卷六载其词三首。 24篇诗文

猜你喜欢

竹枝词二首·其一

: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却有晴 一作:还有晴)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岸上杨柳青,江中风浪平,忽然江上舟中传来男子的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却有晴 一作:还有晴)
就像东方出太阳,西边落雨。你说它不是晴天吧,它又是晴天。

参考资料:

1、 梁守中.刘禹锡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422、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831-8323、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476-477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却有晴 一作:还有晴)
晴:与“情”谐音。《全唐诗》:也写作“情”。

参考资料:

1、 梁守中.刘禹锡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422、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831-8323、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476-477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却有晴 一作:还有晴)

  《竹枝词》是古代四川东部的一种民歌,人民边舞边唱,用鼓和短笛伴奏。赛歌时,谁唱得最多,谁就是优胜者。刘禹锡任夔(kuí)州刺史时,非常喜爱这种民歌,他学习屈原作《九歌》的精神,采用了当地民歌的曲谱,制成新的《竹枝词》,描写当地山水风俗和男女爱情,富于生活气息。体裁和七言绝句一样。但在写作上,多用白描手法,少用典故,语言清新活泼,生动流畅,民歌气息浓厚。刘禹锡创作多首《竹枝词》,这是其中一首。

  这是一首描写青年男女爱情的诗歌。它描写了一个初恋的少女在杨柳青青、江平如镜的清丽的春日里,听到情郎的歌声所产生的内心活动。

  首句“杨柳青青江水平”,描写少女眼前所见景物,用的是起兴手法。所谓“兴”,就是触物起情,它与后文要表达的情事。并无直接关系,但在诗中却是不可少的。这一句描写的春江杨柳,最容易引起人的情思。

  次句"闻郎江上唱歌声"叙事。在这动人情思的环境中,这位少女忽然听到了江面上飘来的声声小伙子的歌声。这歌声就像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江水,溅起一圈圈涟漪一般,牵动了姑娘的感情波澜。

  三、四两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写姑娘听到歌声后的心理活动。她心中早就爱上了这个小伙子,但对方还没有明确表态。今天从他的歌声中多少听出了点情意,于是她觉得:这个人的心就像捉摸不定的天气一样,说它是晴天吧,西边却下着雨;说它是雨天吧,东边却又出着太阳。“道是无晴却有晴”一句,诗人用谐音双关的手法,把天"晴"和爱"情"这两件不相关的事物巧妙地联系起来,表现出初恋少女忐忑不安的微妙感情。

  此诗以多变的春日天气来造成双关,以“晴”寓“情”,具有含蓄的美,对于表现女子那种含羞不露的内在感情,十分贴切自然。最后两句一直成为后世人们所喜爱和引用的佳句。

  用谐音双关语来表达思想感情,是我国从古代到现代民歌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这首诗用这种方法来表达青年男女的爱情,更为贴切自然,既含蓄,又明朗,音节和谐,颇有民歌风情,但写得比一般民歌更细腻,更含蓄。因此,历来为人们所喜爱传诵。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831-832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巴陵赠贾舍人

:
贾生西望忆京华,湘浦南迁莫怨嗟。
圣主恩深汉文帝,怜君不遣到长沙。

贾生西望忆京华,湘浦南迁莫怨嗟。
贾生您举首西眺忆念京华,如今迁滴湘水之浦可别怨嗟。

圣主恩深汉文帝,怜君不遣到长沙。
当今圣上恩典甚于汉文帝,怜爱您而未把您迁谪到长沙。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436

贾生西望忆京华,湘浦(pǔ)南迁莫怨嗟(jiē)
贾生:即西汉人贾谊。这里以贾谊比贾至。京华:京城之美称。因京城是文物、人才汇集之地,故称。湘浦:湘江边。南迁:被贬谪、流放到南方。怨嗟:怨恨叹息。

圣主恩深汉文帝,怜君不遣(qiǎn)到长沙。
圣主:泛称英明的天子。此处有讽刺意味。汉文帝:贾谊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为博士,迁至太中大夫后受排挤,为长沙王太傅。长沙:在巴陵南,离京师更远。汉文帝时贾谊被谪往长沙。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436
贾生西望忆京华,湘浦南迁莫怨嗟。
圣主恩深汉文帝,怜君不遣到长沙。

  唐人作诗,常常喜欢把历史上与现实中有同种遭遇的人联系在一起。因西汉的贾谊是洛阳人,能文,曾被贬长沙太傅,而贾至不仅与他同姓,而且同为洛阳人,也擅长作文,被贬岳州的地方与长沙也很相近,因此诗人开首就以贾谊来比贾至。由于西汉和唐代的京城都在长安,位在岳阳、长沙的西北面,故诗中称“西望”。而贾谊、贾至本来都是朝中京官,都是由京城被贬而出,但又时时关心朝政的状况,因此诗中又用上了“忆京华”三字,这一“望”一“忆”二字,实际上已将贾至当时被贬后的失意而又关心朝政的复杂心理揭示了出来。

  正因为贾至当时失意怨望,却又时时地向往着京城,故而诗人在第二句中就开始劝慰起友人,既然已被南贬迁徙到湘浦这地方来了,就不要再去哀怨嗟叹了,次句中的“莫怨嗟”三字,完全是从首句“西望忆京华”中来的;因为“望”、“忆”之中有怨嗟意,所以才劝其“莫怨嗟”。

  李白既然是劝慰朋友,总不能空口相劝,最好能找出一些劝慰的话或事来,这样对朋友才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于是诗人想到:贾至虽然被唐肃宗贬至岳阳,但岳阳毕竟在长沙的北面,距离京城要比长沙近些,从这一点上来说,唐肃宗还不算太薄情,他至少没像汉文帝那样把贾至贬到长沙。于是,末二句中有所谓的“圣主恩深”、“怜君”等,都是从这个意思上来说的,都是一些宽慰之词,并不意味李白认为唐肃宗就是明君。相反,诗中话中有话,那唐肃宗与汉文帝的做法实只五十步与一百步之差,屈才则同。这讽刺意味是十分委婉而深长的。

  此诗一无华词,二无想象,却一气流走,天然成韵,既有着关切同情,又有着安慰宽解和委婉的措意,充溢着诗人对被贬友人的一片真挚之情。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4362、 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补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159-160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有所思

:
我思仙人,乃在碧海之东隅。
海寒多天风,白波连山倒蓬壶。
长鲸喷涌不可涉,抚心茫茫泪如珠。
西来青鸟东飞去,愿寄一书谢麻姑。

我思仙人,乃在碧海之东隅。
我所思的仙人,在碧海之东。

海寒多天之,白波连山倒蓬壶。
那里海寒多天之,掀起的巨浪可以冲倒蓬莱和方壶。

长鲸喷涌不可涉,抚心茫茫泪如珠。
巨大的鲸鱼喷涌出清泉,像白茫茫的泪珠。由于长鲸的阻隔,这个地方根本无人可以到达。

西来青鸟东飞去,愿寄一书谢麻姑。
只有西王母的青鸟可以东飞渡海而去,我想托青鸟寄一封书信,捎给碧海之东的仙女麻姑。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3862、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127-128

我思仙人,乃在碧海之东隅(yú)
仙:一作“佳”。东隅:东角;东方。

海寒多天风,白波连山倒蓬(péng)壶。
山:一作“天”。蓬壶:即蓬莱,古代传说中的海中仙山。

长鲸(jīng)喷涌不可涉,抚心茫茫泪如珠。
长鲸:巨大的鲸鱼。此处是比喻用法。抚心:抚摸胸口,表示感叹。

西来青鸟东飞去,愿寄一书谢麻姑。
青鸟:神话传说为西王母使者。麻姑:传说中的女神仙。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3862、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127-128
我思仙人,乃在碧海之东隅。
海寒多天风,白波连山倒蓬壶。
长鲸喷涌不可涉,抚心茫茫泪如珠。
西来青鸟东飞去,愿寄一书谢麻姑。

  一腔忠贞而不被体察,满怀抱负而无从得施,这是封建社会中许多知识分子的共同悲剧。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但对于具体的作家而言,当着社会生活的内容有不敢直说、不便明言者时,这种反映往往是曲折、隐晦的。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因此在《离骚》中“上下而求素”,出入于风伯日驭之间,去寻找自己的理想。正是从他开始,中国文学中出现了以游仙的形式来表现政治内容、抒发生活感慨的传统。这一传统,在魏晋时期得到了全面继承,而到了李白手中,又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此篇在李白的游仙诗中,不算最出色的,但仍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他运用这种形式所取得的成就。

  一起两句,开门见山,点出所思对象及其所在地点。据《十洲记》云;“东海之东登岸一万里,东复有碧海,广狭浩汗,与东海等。水既不咸苦,正作碧色,甘香味美。”碧海在东海之东一万里,而仙人又在碧海之东隅,可见其远。碧海之水“甘香味美”,迥别于人间,可见仙人居处的奇异、优美。诗人于仙人不能不萦之于心,而于路途的遥远、凶险亦不能不念念于怀,因而逗出下面数句。

  接着诗人列举了四事,说明欲至仙人居处的“碧海之东隅”的凶险程度。首先是气温低寒,其次是海风凶狂。风狂则浪大:“白波连山倒蓬壶”(木华《海赋》:“波如连山。”),更别提还有凶猛的怪物作祟了:“长鲸喷涌不可涉”。由于这层层险阻,诗人痛感无望的悲哀,于是只好“抚心茫茫泪如珠”了。

  去既不能,罢亦不忍,“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终竟是意难平。那么,这一份惓惓之情便只有托那神奇的青鸟代为传递了。青鸟是西王母的信使,见《汉武故事》。麻姑是传说中的一位美丽的仙女,见《神仙传》。这里,诗人请青鸟代为向麻姑(即篇首的“仙人”)表示歉意:他不是不想去,实在是去不成。

  从李白的生平经历来看这首诗,它的寓意相当明显。可以说,它反映了李白追求美好的理想,虽遭权奸们的诋毁,而始终惓惓情切的真实处境,浓缩了这位伟大诗人一生的遭遇,是不能把它当作一般的游仙诗看待的。

  《有所思》是一个古题,出自汉乐府。用此题者,一般但言男女离思。而李白将其引入游仙,将所思对象改为仙人,并赋予整首诗以深刻的寓意,不能不说是用古题写出了新意,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了诗人的创造力。

参考资料:

1、 宋绪连 初旭.三李诗鉴赏辞典.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122-126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登柳州峨山

:
荒山秋日午,独上意悠悠。
如何望乡处,西北是融州。

荒山秋日午,独上意悠悠。
一个秋天的中午我登上了荒山,独自一人形影孤单意乱心烦。

如何望乡处,西北是融州。
无可奈何望不到故乡的踪影,西北方向尽是融州的高大山峦。

参考资料:

1、 吴文治注评.柳宗元诗文选评:三秦出版社,2004年07月:5-62、 谢汉强主编.柳宗元柳州诗文选读:西安地图出版社,1999.12:81

荒山秋日午,独上意悠(yōu)悠。
峨山:现名鹅山,在柳州市区西部,其形似鹅,是柳州市区内第一高山,已建成公园。荒山:指峨山。柳宗元在《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记》中说,“峨山在野中,无麓”。悠悠:指无限的忧思。如何:奈何。

如何望乡处,西北是融(róng)州。
乡:故乡。这里是指京城长安。融州:唐武德四年置,古称融州、玉融州,治所在今融水苗族自治县。

参考资料:

1、 吴文治注评.柳宗元诗文选评:三秦出版社,2004年07月:5-62、 谢汉强主编.柳宗元柳州诗文选读:西安地图出版社,1999.12:81
荒山秋日午,独上意悠悠。
如何望乡处,西北是融州。

  这首诗就眼前景下笔,“秋”点节令,“午”点时间,“荒山”即峨山,荒凉萧疏,写景为抒写“意悠悠”之情作渲染。身遭贬谪,远离家乡,独上荒山,心绪万千,可见“意悠悠”涵盖着诗人当时复杂纷繁的情感。第三句虚接,转出“望乡”情,这悠悠情思中,乡情是诗人当前最重要的情愫。然而,登上峨山望乡,“西北是融州”,隔断了诗人的视线,故乡不可见。

  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显得自然和淡,含蓄有味。诗人先写“荒山”,后写“独上”,最后以疑问作结:为什么我望乡的地方,偏偏却只见融州。下面让读者自己去回味、深思,以想象和推论作补充。这里没有秾丽鲜艳的色彩,没有絮絮滔滔的叙述,仅仅二十字,既构思完整,又感情充沛。这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这首诗实景虚写,表面是题写山水,实际抒发其归国无路的隐痛。作者以眼前之景,道难言之苦,构想自然,神妙无比。又蕴含离乡之情、迁谪之思,言简意赅,语近情遥,深于哀怨,真是绝妙好诗。

参考资料:

1、 (唐)白居易等著;王一娟,傅绍良选注.白居易元稹韩愈柳宗元诗精选200首:山西古籍出版社,1995.10:3112、 金涛.柳宗元诗文赏析集:巴蜀书社,1989年03月:249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卢溪别人

:
武陵溪口驻扁舟,溪水随君向北流。
行到荆门上三峡,莫将孤月对猿愁。

武陵溪口驻扁舟,溪水随君向北流。
你的小船停泊在武陵溪口,溪水还要伴随着你向北奔流。

行到荆门上三峡,莫将孤月对猿愁。
当你驶过荆门进入三峡的时候,切莫同孤月一样,听着猿的悲啼发愁。

武陵溪口驻扁舟,溪水随君向北流。
驻:停留。扁舟:小船。

行到荆(jīng)门上三峡,莫将孤月对猿愁。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