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
曹将军是魏武帝曹操后代子孙,而今却沦为平民百姓成为寒门。
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
英雄割据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曹家文章丰采却在你身上留存。
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
当年为学书法你先拜师卫夫人,只恨得没有超过王羲之右将军。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你毕生专攻绘画不知老之将至,荣华富贵对于你却如空中浮云。
开元之中常引见,承恩数上南薰殿。
开元年间你常常被唐玄宗召见,承恩载德你曾多次登上南薰殿。
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
凌烟阁的功臣画象年久褪颜色,曹将军你挥笔重画又别开生面。
良相头上进贤冠,猛将腰间大羽箭。
良相们的头顶都戴上了进贤冠,猛将们的腰间皆佩带着大羽箭。
褒公鄂公毛发动,英姿飒爽来酣战。
褒公鄂公的毛发似乎都在抖动,他们英姿飒爽好象是正在酣战。
先帝御马五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
开元时先帝的天马名叫玉花骢,多少画家画出的都与原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阊阖生长风。
当天玉花骢被牵到殿中红阶下,昂首屹立宫门更增添它的威风。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澹经营中。
皇上命令你展开丝绢准备作画,你匠心独运惨淡经营刻苦用功。
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片刻间九天龙马就在绢上显现,一下比得万代凡马皆成了平庸。
玉花却在御榻上,榻上庭前屹相向。
玉花骢图如真马倒在皇帝榻上,榻上马图和阶前屹立真马相同。
至尊含笑催赐金,圉人太仆皆惆怅。
皇上含笑催促左右赏赐你黄金,太仆和马倌们个个都迷惘发怔。
弟子韩干早入室,亦能画马穷殊相。
将军的门生韩干画技早学上手,他也能画马且有许多不凡形象。
干惟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
韩干只画外表画不出内在精神,常使骅骝好马的生气凋敝失丧。
将军画善盖有神,必逢佳士亦写真。
将军的画精美美在画中有神韵,偶逢真名士才肯为他动笔写真。
即今漂泊干戈际,屡貌寻常行路人。
而今你漂泊沦落在战乱的社会,平常所画的却是普通的行路人。
途穷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贫。
你到晚年反而遭受世俗的白眼,人世间还未有人象你这般赤贫。
但看古来盛名下,终日坎壈缠其身。
只要看看历来那些负盛名的人,最终已经坎坷穷愁纠缠其身了。
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shù)为清门。
魏武:指魏武帝曹操。庶:即庶人、平民。清门:即寒门,清贫之家。玄宗末年.霸得罪。削籍为庶人。
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
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
卫夫人:名铄,字茂猗。晋代有名的女书法家,擅长隶书及正书。王右军:即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官至右军将军。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开元之中常引见,承恩数上南薰(xūn)殿。
开元:唐玄宗的年号(公元713年——711年)。引见:皇帝召见臣属。承恩:获得皇帝的恩宠。南薰殿:唐宫殿名。
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
凌烟:即凌烟阁,唐太宗为了褒奖文武开国功臣,于贞观十七年命阎立本等在凌烟阁画二十四功臣图。少颜色,指功臣图像因年久而褪色。开生面:展现出如生的面貌。
良相头上进贤冠,猛将腰间大羽箭。
进贤冠:古代成名,文儒者之服。大羽箭:大杆长箭。
褒(bāo)公鄂(è)公毛发动,英姿飒(sà)爽来酣(hān)战。
褒公:即段志玄、封褒国公。鄂公:即尉迟敬德,封鄂国公。二人均系唐代开国名将,同为功臣图中的人物。
先帝御马五花骢(cōng),画工如山貌不同。
先帝:指唐玄宗。死于公元762年。五花骢:玄宗所骑的骏马名。骢是青白色的马。山:众多的意思。貌不同:画得不—样,即画得不象。貌,在这里作动词用。
是日牵来赤墀(chí)下,迥立阊(chāng)阖(hé)生长风。
赤墀:也叫丹墀。宫殿前的台阶。阊阖:宫门。
诏谓将军拂绢(juàn)素,意匠惨澹(dàn)经营中。
诏:皇帝的命令。意匠:指画家的立意和构思。惨澹:费心良苦。经营:即绘画的“经营位置 ,结构安排。
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九重:代指皇宫,因天子有九重门。真龙、古人称马高八尺为龙,这里喻所画的玉花骢。
玉花却在御榻(tà)上,榻上庭前屹(yì)相向。
至尊含笑催赐金,圉(yǔ)人太仆皆惆怅。
圉人,管理御马的官吏。太仆:管理皇帝车马的官吏。
弟子韩干早入室,亦能画马穷殊相。
韩干:唐代名画家。善画人物,更擅长鞍马。他初师曹霸,注重写生,后来自成一家。穷殊相:极尽各种不同的形姿变化。
干惟画肉不画骨,忍使骅(huá)骝(liú)气凋丧。
将军画善盖有神,必逢佳士亦写真。
盖有神:大概有神明之助,极言曹霸画艺高超。写真:指画肖像。
即今漂泊干戈际,屡(lǚ)貌寻常行路人。
干戈:战争,当指安史之乱。貌:即写真。
途穷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贫。
但看古来盛名下,终日坎(kǎn)壈(lǎn)缠其身。
坎壈:贫困潦倒。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玉门关孤独地耸峙在高山中。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突厥首领来到中原求和亲,北望拂云堆神祠,回想昔日曾经多次在此杀马登台祭祀,然后兴兵犯唐,颇有几分踌躇满志。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但现在唐朝天子神武超绝,不肯与突厥和亲只好无功而返。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年12月版 :第52-53页 .2、 蘅塘退士 等 .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 .北京 :华文出版社 ,2009年11月版 :第96页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凉州词:又名《出塞》。为当时流行的一首曲子《凉州》配的唱词。凉州,属唐陇右道,治所在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远上:远远向西望去。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河”一作“沙”,“远”一作“直”。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约等于213厘米或264cm厘米)。
羌(qiāng)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羌笛: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带。羌笛是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何须:何必。杨柳:《折杨柳》曲。古诗文中常以杨柳喻送别情事。春风:某种温暖关怀或某种人间春意春象。度:吹到过。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jì)几回。
单于:古代对匈奴君长的称呼,此指突厥首领。拂云堆:祠庙名,在今内蒙古五原。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来:语助词,无义。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年12月版 :第52-53页 .2、 蘅塘退士 等 .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 .北京 :华文出版社 ,2009年11月版 :第96页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其一
诗人初到凉州,面对黄河、边城的辽阔景象,又耳听着《折杨柳》曲,有感而发,写成了这首表现戍守边疆的士兵思念家乡情怀的诗作。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西北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首句抓住自下(游)向上(游)、由近及远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描绘出“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动人画面:汹涌澎湃波浪滔滔的黄河竟像一条丝带迤逦飞上云端。写得真是神思飞跃,气象开阔。诗人的另一名句“黄河入海流”,其观察角度与此正好相反,是自上而下的目送;而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虽也写观望上游,但视线运动却又由远及近,与此句不同。“黄河入海流”和“黄河之水天上来”,同是着意渲染黄河一泻千里的气派,表现的是动态美。而“黄河远上白云间”,方向与河的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远流长的闲远仪态,表现的是一种静态美。同时展示了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不愧为千古奇句。
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出现了塞上孤城,这是此诗主要意象之一,属于“画卷”的主体部分。“黄河远上白云间”是它远大的背景,“万仞山”是它靠近的背景。在远川高山的反衬下,益见此城地势险要、处境孤危。“一片”是唐诗习用语词,往往与“孤”连文(如“孤帆一片”、“一片孤云”等等),这里相当于“一座”,而在词采上多一层“单薄”的意思。这样一座漠北孤城,当然不是居民点,而是戌边的堡垒,同时暗示读者诗中有征夫在。“孤城”作为古典诗歌语汇,具有特定涵义。它往往与离人愁绪联结在一起,如“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杜甫《秋兴》)、“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王维《送韦评事》)等等。第二句“孤城”意象先行引入,为下两句进一步刻画征夫的心理作好了准备。
“羌笛何须怨杨柳”,在这样苍凉 的环境背景下,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又是《折杨柳》,这不禁勾起戍边士兵们的思乡之愁。因为“柳”和“留”谐音,所以古人常常在别离的时候折柳相赠表示留念。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中有《折杨柳枝》:“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就提到了行人临别时折柳。这种折柳送别风气在唐朝尤其盛行。士兵们听着哀怨的曲子,内心非常惆怅,诗人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戍边的士兵,只能说,羌笛何必总是吹奏那首哀伤的《折杨柳》曲呢?春风本来就吹不到玉门关里的。既然没有春风又哪里有杨柳来折呢?这句话含有一股怨气,但是又含无可奈何语气,虽然乡愁难耐,但是戍守边防的责任更为重大啊。一个“何须怨”看似宽慰,但是,也曲折表达了那种抱怨,使整首诗的意韵变得更为深远。这里的春风也暗指皇帝,因为皇帝的关怀到达不了这里,所以,玉门关外士兵处境如此的孤危和恶劣。诗人委婉地表达了对皇帝不顾及戍守玉门关边塞士兵的生死,不能体恤边塞士兵的抱怨之情。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笔调苍凉悲壮,虽写满抱怨但却并不消极颓废,表现了盛唐时期人们宽广豁达的胸襟。诗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使 诗意的表现更有张力。用语委婉精确,表达思想感情恰到好处。
其二
这首诗反映了唐朝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关系,诗中牵涉到唐玄宗对待突厥问题的一些历史事件。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年间,突厥首领小杀曾乞与玄宗为子,玄宗许之。又欲娶公主,玄宗只厚赐而不许和亲。后小杀问唐使袁振,袁振说:“可汗既与皇帝为子,父子岂合为婚姻?”后小杀遣其大臣颉利发入朝贡献,颉利发与玄宗射猎,时有兔起于御马前,玄宗引弓傍射,一发获之。颉利发下马捧兔蹈舞曰:“圣人神武超绝,人间无也。”后来玄宗为其设宴,厚赐而遣之,最终不许和亲。诗中的后两句通过突厥首领心理活动的微妙变化赞颂了唐玄宗的文治武功,说明其威势足以震慑周边少数民族,对于他们的无理要求坚决按原则办事,决不肯对之妥协以求苟安。
这首诗,从侧面赞颂了唐朝在处理少数民族关系上的有理有节,借突厥首领求和亲的失望而回反映了唐朝的强大,充满了民族自豪感。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年12月版 :第52-53页 .2、 蘅塘退士 等 .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 .北京 :华文出版社 ,2009年11月版 :第96页 .3、 萧涤非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年12月版 :第74-75页 .潮落江平未有风,扁舟共济与君同。
潮落后江面平静还没有起风,乘一只小船渡江与您相从。
时时引领望天末,何处青山是越中。
不时探头向天边眺望,您可知哪座青山是我要去的越中?
参考资料:
1、 邓安生 孙佩君.孟浩然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212-2132、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380潮落江平未有风,扁(piān)舟共济与君同。
江:指钱塘江。未有:没有。扁舟:小船。舟:一作“舠(dāo)”。济:渡。
时时引领望天末,何处青山是越中。
引领:伸长脖子远望。多以形容期望殷切。《左传·成公十三年》:“及君之嗣也,我君景公引领西望曰:‘庶抚我乎!’”天末:天的尽头。指极远的地方。汉张衡《东京赋》:“眇天末以远期,规万世而大摹。”越中:即今浙江绍兴。
参考资料:
1、 邓安生 孙佩君.孟浩然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212-2132、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380孟浩然主要擅长写五言诗,风格浑融冲淡。诗人将自己特有的冲淡风格用于七绝,往往“造境飘逸,初似常语”而“其神甚远”(陈延杰《论唐人七绝》)。此诗就是这样的高作。
在杭州时,诗人有句道“今日观溟涨”,可见渡浙江(钱塘江)前曾遇潮涨。一旦潮退,舟路已通,诗人便迫不及待登舟续行。首句就直陈其事,它由三个片语组成:“潮落”、“江平”、“未有风”,初似平平淡淡的常语。然而细味,这样三顿形成短促的节奏,正成功地写出为潮信阻留之后重登旅途者惬意的心情。可见有时语调也有助于表现诗意。
钱塘江江面宽阔,而渡船不大。一叶“扁舟”,是坐不了许多人的。“舟中人”是来自四方的陌生人。“扁舟共济与君同”,颇似他们见面的寒暄。这话淡得有味,意思是:虽说彼此素昧平生,却在今天走到同条船上来了。“同船过渡三分缘”,一种亲睦之感在陌生乘客中油然而生。尤其因舟小客少,更见有同舟共济的亲切感。所以问姓初见,就倾盖如故地以“君”相呼。这样淡朴的家常话,将当时那种淳厚的世风与人情味惟妙惟肖地传达了出来,并不是一味地冲淡。
当彼岸已隐隐约约看得见一带青山,更激起诗人的好奇与猜测。越中山川多名胜,是前代诗人谢灵运遨游歌咏过的地方,于是,他不禁时时引领翘望天边:那儿应该是越中——他向往已久的地方。他大约猜不出,只是神往心醉。这里并没有穷形极象的景物描写,唯略点“青山”字样,而越中山水之美尽从“时时引领望天末”的游子的神情中绝妙传出。诗句外淡内丰,似枯实腴。“引领望天末”,原本是陆机《拟兰若生朝阳》成句。诗人信手拈来,加“时时”二字,口语味浓,如同己出,描状生动。注意吸取前人有口语特点、富于生命力的语汇,加以化用,是孟浩然特别擅长的本领。
“何处青山是越中?”是“问舟中人”,也是诗的结句。使用问句作结,语意亲切,最易打通诗与读者的间隔,一问便结,令读者心荡神驰,使意境顿形高远。全诗运用口语,叙事、写景、抒情全是朴素的叙写笔调,而意境浑融、高远、丰腴、完满。“寄至味于淡泊”(《古今诗话》引苏轼语,见《宋诗话辑佚》),对此诗也是很好的评价。
参考资料:
1、 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01-102桂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
我细细的桂叶眉很久不描了,面上的残妆和著眼泪打湿了我的红色绸衣。
长门尽日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我自是很久没有梳洗过了,你也不必送一斛珍珠来安慰我的寂寥之心。
桂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xiāo)。
红绡:红色薄绸。
长门尽日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liáo)。
寂寥:寂寞空虚。
江采萍风韵神采,无可描画,精通诗文,曾深受玄宗宠幸。只是杨玉环的到来使得清高孤傲的梅妃渐渐失宠。杨贵妃设法贬梅妃入冷宫上阳东宫。梅妃得宠时,各地争相进献梅花。但如今,大家都是忙着给杨贵妃送荔枝,谁还记得曾经专宠一时的梅妃江采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