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亭松

:

俛仰不能去,如逢旧友同。曾因春雪散,见在华山中。

何处有明月,访君听远风。相将归未得,各占石岩东。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于武陵

于武陵

于武陵,会昌时人。其诗题材上以写景送别的为主,同时寄寓浓浓的乡思友情;诗风如羌管芦笛,悠扬沉郁。佳作很多,有《赠卖松人》、《早春山行》、《送酂县董明府之任》、《洛阳道》、《客中》、《寄北客》、等。其中《赠卖松人》一诗写一卖松人想“劚(音zhu逐,砍、掘之意)将寒涧树,卖与翠楼人”,但结果事与愿违,“长安重桃李”(长安人只喜欢桃李,对傲雪凌霜的松树一点兴趣也没有),由此诗人感叹他是“徒染六街尘”,空忙了一场。此诗借事讽世,确能起到遣人深思的效果,因此流传颇广。诗一卷(全唐诗中卷第五百九十五)。 51篇诗文

猜你喜欢

鹭鸶

:
闲立春塘烟淡淡,静眠寒苇雨飕飕。
渔翁归后汀沙晚,飞下滩头更自由。

闲立春塘烟淡淡,静眠寒苇雨飕飕。
春天里,鹭鸶时而悠闲地站立在烟波迷蒙的池塘边上,时而静卧在冷雨飕飕的寒苇丛里。

渔翁归后汀沙晚,飞下滩头更自由。
渔翁回去后沙汀上雾色苍茫,鹭鸶又在无人来往的滩头上自由自在飞上又飞下。

闲立春塘烟淡淡,静眠寒苇雨飕(sōu)飕。
飕飕:形容雨声或很快通过的声音。

渔翁归后汀(tīng)沙晚,飞下滩头更自由。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江南旅情

:
楚山不可极,归路但萧条。
海色晴看雨,江声夜听潮。
剑留南斗近,书寄北风遥。
为报空潭橘,无媒寄洛桥。

楚山不可极,归路但萧条。
楚地的山脉绵延不断没有尽头,返回故乡的路是如此崎岖萧条。

海色晴看雨,江声夜听潮。
看到东海日出,彩霞缤纷,就知道要下雨了;听到大江波涛澎湃的声音,就知道夜潮来临。

剑留南斗近,书寄北风遥。
我书剑飘零,羁留近于南斗之下,家乡遥远,家书难收,我家北风之下的大雁,吹到南方而不能北回。

为报空潭橘,无媒寄洛桥。
吴潭的美橘熟了,想寄一点回家,可惜无人把它带到洛阳。

楚山不可极,归路但萧条。
楚山:楚地之山。

海色晴看雨,江声夜听潮。

剑留南斗近,书寄北风遥。
南斗:星名,南斗六星,即斗宿。古人有“南斗在吴”的说法。

为报空潭(tán)橘,无媒寄洛桥。
潭橘:吴潭的橘子。洛桥:洛阳天津桥,此代指洛阳。

楚山不可极,归路但萧条。
海色晴看雨,江声夜听潮。
剑留南斗近,书寄北风遥。
为报空潭橘,无媒寄洛桥。

  这首作品里江南景色是一种意象中的景色,全诗仿佛都出于大概统一这样的视角。像“楚山不可极”,就将背景的广阔简洁得说明了;“海色晴看雨,江声夜听潮”,其实也是一种大概的描绘。不过诗里也有细节刻画,诗人主要用细节刻画表现对家乡的思念,对乡邻的牵挂,旅行中见到的优美景色固然不俗,那心中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也表露得很殷切。比如用星象和季风来说明远离故乡羁绊在外的情况,为后一句的难以找到合适人选来寄送橘子做了一个铺垫,心中的乡愁之浓烈可见是真实的。

  江南烟雨名扬天下,但是江南临海,海岸线很长,这固有的广阔风光却历来少有写者。诗人在这首诗中表现出来的就恰恰是江南山川广袤的景致。说祖咏是一位心思巧妙的诗人,确实如此。

  从感情色彩上分析这首诗,诗人的表达还是很含蓄的。也许放在今天,如果做同样的事情会显得很做作,甚至有些婆婆妈妈,但是放在诗人当时的情况下,为了找不到捎东西回家乡的人而苦恼就是一种思乡情怀的自然流露。

  对于诗中用到的来描绘景色的素材,大致上把江南既婉约又壮阔的秀丽山川写给了后人,也许里面有着些许豪气,但是豪气是藏在字句里的,不让读者有被气势所迫的感觉。在祖咏的《江南旅情》中,江南实在少了些脂粉气,多了些清爽。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送杜审言

: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
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
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
卧病在家,人事隔绝,悲叹此时你又遭贬谪去到万里之外。

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无法到河桥送你为你饯别,唯有那江边垂柳依依含情。

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
丢官职只因你才过孙楚,汨罗江把船系凭吊屈平。

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
可惜你犹如那龙泉宝剑,无人识遗弃在江西丰城。

参考资料:

1、 张学文.唐代送别诗名篇译赏.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20-22

卧病人事绝,嗟(jiē)君万里行。
嗟:悲叹。君:指杜审言。

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含情:怀着感情;怀着深情。

别路追孙楚,维(wéi)舟吊屈平。
孙楚:字子荆,西晋文学家,少负才气,盛气傲人,仕途坎坷,年四十余始参镇东军事,后团傲侮石苞,免官。维舟:停船。屈平:屈原,战国楚人,著名文学家。

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
丰城:(今江西丰城县)与杜审言的贬谪地吉州同属江西。

参考资料:

1、 张学文.唐代送别诗名篇译赏.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20-22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
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
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

  此诗首联叙事写情,平坦直露,写诗人卧病在家,人事隔绝,已使人有寂寞之感,忽闻得朋友远滴江西,惆怅万分。第二联紧扣“嗟”字写惜别深情。朋友远行,诗人因病不能相送,伤别之情倍添一层。第三联围绕“嗟"字,借孙楚、屈原的典故,交待友人行踪,喻写友人品性遭遇,抒发诗人对宦海沉浮之感和对友人的惋惜之情。最后两句仍用典故,以“可惜”归结“嗟”字。全诗笔墨饱满,情意厚重。诗人以龙泉剑埋丰城的故事,暗点出友人的贬所,寄寓了怀才不遇的慨叹,同时也是对友人的安慰,暗示他会被再度起用,重施抱负。

  诗的前四句通俗晓畅,选词用字,不事雕饰,抒发感慨,委婉深沉。

  首联直起直落,抒写自如。“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叙事写情,平坦直露,正如实地反映了诗人作此诗时的处境和心情。当时,诗人卧病在家,人事隔绝,社会交往甚少,自不免孤零寂寞之感;偏偏这时又传来了友人因贬谪而远行的消息,使诗人有寂寞之感,更是惆怅倍增,感慨无限,为全诗定下了凄伤哀怨的基调。“嗟”字用得好,自然而又蕴藉:一是惜别,因同知己离别而怅惘;二是伤怀,为故人被贬而感伤;三是慨叹,由友人被贬而感慨宦海沉浮,宠辱无常。这一“嗟”字,直贯篇末,渲染了一种悲凉沉重的气氛。

  “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紧扣“嗟”字写惜别深情,突显出诗人的思想感情曲折起伏、波澜叠出,又写出了想象中的送别情景:朋友远行,诗人因病不能相送,伤别之情倍添一层。这时诗人忽发奇想,以江边依依杨柳比心中缠绵之情,虚景实情,浑然无迹,朴实自然,蕴藉深厚。第四句流露出诗人身虽未去河桥,而其心已飞往江滨,形象而含蓄地写出了诗人自己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使“送别”二字有了着落,与第三句对照起来看,又是一层波澜。

  “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诗人围绕“嗟"字,既暗点友人杜审言的贬谪,交代其行踪,更是以孙楚、屈原的身世遭遇,喻友人杜审言才学之高超、仕途之坎坷,以及世道之不平,寄托了诗人对宦海沉浮之感和对友人杜审言的惋惜之情。孙楚,西晋文学家,名重一时,但“多所凌傲,缺乡曲之誉”,年四十始参镇东军事。屈平才华卓绝,遭谗被逐,流落沅湘,自沉汨罗而死。贾谊贬长沙王太傅时,途经湘水,感怀身世,曾作《吊屈原赋》。友人杜审言也是个“恃才謇傲”的人,此番由洛阳流贬吉州,正好取道两湖,浪迹潇湘,沿途恰是前贤足迹所到之处。诗人借抚今思昔,感慨友人杜审言仕途坎坷,惋惜之情跃然纸上。

  最后两句“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仍用典故,以“可惜”归结“嗟”字。诗人用龙泉剑埋丰城的故事,暗点出友人的贬所,寄寓了怀才不遇的慨叹,同时也是对友人的安慰,暗示他会被再度起用,重施抱负。这两句典与事融,密不可分,富有形象性和艺术感染力,收到了一石三鸟之效。

  律诗要求中间两联对仗,此诗的第二联对偶虽不甚工致,但流走匀称,宛转如意,说明作者于此重在达意抒情,而不拘泥于形式上的刻意求工,这也体现了初期律诗创作中比较舒展自由的特色。

  综观全诗,笔墨饱满,情意厚重。诗人后四句接连用典,熨贴工稳,不伤晦涩,仍保持了全诗自然朴素的风格。诗人用龙泉剑被埋没的故事,分明是喻友人的怀才不遇,进一步丰富了上联的寓意;但同时也发展了上联的思想:龙泉剑终于被有识之士发现,重见光明,那末友人也终将脱颖而出,再得起用,于愤懑不平中寄托了对友人的深情抚慰与热切期望。 宋之问在律诗的定型上有过重要贡献,但其创作并未完全摆脱六朝绮靡诗风的影响。这首诗音韵和谐,对仗匀称,而又朴素自然,不尚雕琢,可以说是宋之问律诗中的佳作之一,代表了作者在这一诗体上所取得的成就。

参考资料:

1、 张学文.唐代送别诗名篇译赏.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20-22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牧童词

:
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稠。
陂中饥乌啄牛背,令我不得戏垄头。
入陂草多牛散行,白犊时向芦中鸣。
隔堤吹叶应同伴,还鼓长鞭三四声。
牛牛食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角。

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稠。
村外草地去放牛,我看见村庄四面庄稼绿油油。

陂中饥乌啄牛背,令我不得戏垄头。
山坡上乌鸦饥饿啄牛背,害得我不敢游戏和翻跟头。

入陂草多牛散行,白犊时向芦中鸣。
山坡上草多牛儿不抬头,白牛犊儿向着芦苇丛中叫个不停。

隔堤吹叶应同伴,还鼓长鞭三四声。
吹一声芦叶回应堤那边的同伴,甩几下长鞭浑身乐悠悠。

牛牛食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角。
牛啊牛,你只管吃草可千万不要斗,你头上的角啊,皇帝有用要征收。

参考资料:

1、 郑庆笃.唐诗选 名家导读版:山东文艺出版社,2007.07:2322、 钱仓水.丑牛耕春: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01:86

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稠。
牧童词:犹牧童歌。稠:茂盛。

(bēi)中饥乌啄牛背,令我不得戏垄(lǒng)头。
陂:池泽边的坡岸。啄牛背:牛背上寄生有虮虱,鸟落在牛背上啄食之。戏:玩耍。垄头:田埂。

入陂草多牛散行,白犊(dú)时向芦中鸣。
犊:小牛。

隔堤吹叶应同伴,还鼓长鞭三四声。
吹叶:用叶子自制的小哨,吹以取乐。应同伴:和其他牧童遥相呼应。鼓:甩响鞭。

牛牛食草莫相触(chù),官家截尔头上角。
触:抵触,两牛抵角争斗。截:截割。

参考资料:

1、 郑庆笃.唐诗选 名家导读版:山东文艺出版社,2007.07:2322、 钱仓水.丑牛耕春: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01:86
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稠。
陂中饥乌啄牛黍,令我不得戏垄头。
入陂草多牛散行,白犊时向芦中鸣。
隔堤吹叶应同伴,还鼓长鞭三四声。
牛牛食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角。

  诗的前两句,作者先交待了牧童到远处放牛的原因。“绕村四面禾黍稠”,村子周围都是庄稼地,禾苗长势正好,为了避免牛群祸害庄稼,牧童只好到远处放牛,这两句在逻辑上采用了倒置的手法,先写果后写因,突出了“远牧牛”这个结果,后文也正是围绕牧牛展开。

  “陂中饥鸟啄牛黍,令我不得戏垅头。”牧童把牛赶到了水草丰美的河边陂岸,本来是想让牛专心吃草,不用担心它们会糟蹋庄稼,这样他就能和伙伴们一起嬉戏玩耍了。结果,陂中有很多饥饿的水鸟,它们不停地落在牛黍上啄食虫虱,牧童不得不留下来看顾牛群,不停地驱赶鸟雀,其郁闷的心情可想而知。这两句写出了牧童抱怨的情绪。

  “入陂草多牛散行,白犊时向芦中鸣。”因为陂中“草多”,所以牛群时常走散,在芦苇丛中的白色牛犊还不时地抬头朝空中长鸣。这说明牧牛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在儿童眼里,这艰苦的劳动里倒也有不少乐趣。正因为牛群走散,牧童们必须分开寻牛。为了彼此联络,告知对方自己所在的位置,他们“隔堤吹叶应同伴”;为了管束牛群,牧童还要不时地“还鼓长鞭三三四声”。这两句把寻牛、赶牛的过程写得生动有趣,富有立体感与生活感。

  诗到这里,还只是单纯的叙事写景,除了生活情趣的盎然和儿童的天真娇憨之态令人印象深刻,似乎也没什么特别之处。但是,张籍的乐府诗往往会在有限的篇幅中叙写情事,只在篇尾以二句话作结,正符合白居易在《新乐府序》中对新乐府诗歌的创作要求:“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诗三百之义也。”

  “牛牛食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角。”牧童一边挥鞭,一边警告牛群:“你们不要再继续打斗了,否则一旦被官府发现,就会有官兵来截断你们头上的角。”以官兵来恐吓牛群,足见牧童心性的天真、单纯。

  全诗自然清新,构思新颖,以儿童天真的口吻揭露了黑暗的社会现实,达到了更强烈的讽刺效果。

参考资料:

1、 丁敏翔,白雪,李倩.唐诗鉴赏大全集 下: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08:373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早冬

: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
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
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
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
江南的十月天气很好,冬天的景色仍然有春天的盛貌。

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
小草上落着轻轻的一层薄霜,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像被风干了的沙粒一般。

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
老柘树叶子是黄色的,犹如一棵娇嫩的小树。寒樱不依时序,开出枝枝白花。

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
这个时候的我只羡慕喝酒人的那份清闲,不知不觉走入酒家。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
春华:比喻季节盛况美丽自然风貌,又有初春形态气候之盛貌。

霜轻未杀萋(qī)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

老柘(zhè)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

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