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闺思二首 其一

:

游子久不返,妾身当何依。日移孤影动,羞睹燕双飞。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萧纲

萧纲

萧纲(503―551),梁代文学家。即南朝梁简文帝。字世缵。南兰陵(今江苏武进)人。梁武帝第三子。由于长兄萧统早死,他在中大通三年(531年)被立为太子。太清三年(549年),侯景之乱,梁武帝被囚饿死,萧纲即位,大宝二年(551年)为侯景所害。 200篇诗文

猜你喜欢

雨雪曲

:
雨雪隔榆溪,从军度陇西。
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
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雨雪隔榆溪,从军度陇西。
雨雪纷飞成了边塞的隔离,跟着军队度过了陇西。

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绕着营地能看见狐狸留下的踪迹,在山旁还依稀能看见雪地上马蹄的印记。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
天寒地冻,连彩旗也黯然失色,鼓声也显得低沉。

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乌云漫漫愁绪绵绵,路途苍茫迷失了回家的路。

雨雪隔榆(yú)溪,从军度陇(lǒng)西。
雨雪:此处“雨”应读为“yù”,动词,意思是“下”。雨雪:下雪,飞雪。隔:阻隔,隔断。榆溪:榆林塞。此处代指边塞。从军:参加军队。此处既是诗人自指,也指所有戍卒。陇西:在今甘肃东部。

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

(màn)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漫漫:广远无际。愁云:云气阴霾暗淡。苍苍:空阔辽远。别路:离别家乡之路。迷:迷失。

雨雪隔榆溪,从军度陇西。
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
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雨雪隔榆溪,从军度陇西。”首联破题,交代了时间、地点、事件,为下文营造了特定的氛围。首尾照应,前说下雪隔断了边塞,指隔断了回家的路,后说不要忘了回家的路。陇西一语双关,一指陇西边关要塞,可见戍边之寒远,陇又有坟墓之意,所以又指战争之残酷。(鲍照《芜城赋》边风急兮城上寒,井径灭兮丘陇残。)

  “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颔联承接首联,进一步写出了边塞的荒凉景象。“狐”字,使人联想到狐死首丘,传说狐之将死,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或对家乡的思念,与荒凉形成对比突出戍卒的思乡之情。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颈联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把边地的寒冷、阴暗、萧条与士卒压抑、沉闷的心情融合在了一起。

  “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尾联总结全诗,点出了戍卒思乡这个主题。正因为有了这个主题,则前几句诗的萧条之景也找到了落足点。“愁云”和“迷”,不只是自然景象的反映,更是戍卒内心情绪的传达。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四气诗

:

蘅若首春华,梧楸当夏翳。
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

蘅若首春华,梧楸当夏翳。
蘅芜和杜若最早在春天开花,梧桐和楸树每值夏日便绿叶成荫。

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
吹响笙管时真好是秋风乍起,安置暖酒已是冬雪漫天。

参考资料:

1、 褚斌杰主编.《中国历代诗词精品鉴赏(上册)》: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1:第588、589页2、 韦凤娟编.《古诗三百首(注音 注解 今释 插图)》:大连出版社,1994.01:第236页

(héng)若首春华,梧楸(qiū)当夏翳(yì)
四气:四季阴阳、寒热之气。这里当是指四时、四季。蘅:蘅芜,一种香草。若:杜若,一种香草。首春华:最早在春天开花。华,同“花”,开花。梧楸:梧桐和楸树。翳:遮蔽,这里指梧桐、楸树枝叶茂盛。

鸣笙(shēng)起秋风,置酒飞冬雪。
笙:一种管簧乐器,笙箫易抒悲秋之情,故说“鸣笙起秋风”。

参考资料:

1、 褚斌杰主编.《中国历代诗词精品鉴赏(上册)》: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1:第588、589页2、 韦凤娟编.《古诗三百首(注音 注解 今释 插图)》:大连出版社,1994.01:第236页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答柳恽

:

清晨发陇西,日暮飞狐谷。
秋月照层岭,寒狐扫高木。
雾露夜侵衣,关山晓催轴。
君去欲何之?参差间原陆。
一见终无缘,怀悲空满目。

清晨发陇西,日暮飞狐谷。
在天刚破晓的时分,就从陇西出发飞奔;要于夕阳落山之前,赶到狐谷客店安身。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金秋皓月当空照,凉气充满万山林;西风呼啸连日不停,折断高树扬起沙尘。

雾露夜侵衣,关山晓催轴。
雾气漾漾露水成珠,寒气袭来侵入衣襟;千山万岭道路崎岖,天咧即走何等艰辛。

君去欲何之?参差间原陆。
您这次远去他乡,是要到哪里扎根?高原平地参差错落,相距遥远颠簸难行。

一见终无缘,怀悲空满目。
从今以后各一方,无缘用范太伤心;我胸怀离愁别恨,满目凄然暗昏昏。

参考资料:

1、 王守华 赵山 吴进仁.汉魏六朝诗一百首:上海古籍出版社,176页2、 吕晴飞 李观鼎.中国历代名诗今译:中国妇女出版社,1991年:458页

清晨发陇(lǒng)西,日暮飞狐(hú)谷。
陇西:郡名,在今甘肃省内。飞狐谷:关名,在今河北涞源县。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层岭:重重山岭。扫:扫落树叶。高木:高大的树木。

雾露夜侵衣,关山晓催轴(zhóu)
催轴:催促行车。轴,车轴,这里指车轮的转动。

君去欲何之?参差间原陆。
之:到,往。间:间隔。原陆:原野大地。

一见终无缘(yuán),怀悲空满目。
缘:机会,缘分。空:空自,徒然。

参考资料:

1、 王守华 赵山 吴进仁.汉魏六朝诗一百首:上海古籍出版社,176页2、 吕晴飞 李观鼎.中国历代名诗今译:中国妇女出版社,1991年:458页

清晨发陇西,日暮飞狐谷。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雾露夜侵衣,关山晓催轴。
君去欲何之?参差间原陆。
一见终无缘,怀悲空满目。

  “清晨”二句是应柳诗“夕宿飞狐关,晨登碛砾坂”而来,设想分手之后,柳恽的行色匆匆,日夜兼程。“陇西”是郡的名称,在今甘肃省陇西县,“飞狐谷”即柳恽诗中所说的“飞狐关”,是古代的要塞关隘,在今河北省涞源县,北跨蔚县界,古称“飞狐之口”。这两句举出两个遥远的地名,极言柳恽所去之地的辽远。“陇西”与“飞狐谷”相去不啻数千里,但这里说朝发夕至,自是夸张之辞,形容柳恽的行旅匆忙,道途艰险。这两句中用两个具体的地名,给读者以实在的感受;同时它又是想像的、夸张的,用了虚写的手法,由虚实的结合,令诗意更为明朗而形象。

  “秋月照层岭”四句想象柳恽旅途中的景象与经历,极言其风霜雾露之苦。秋月照在层层的高岭之上,令人感到凄清而幽冷,寒风吹拂着高高的树木,枯黄的树叶纷纷飘零。“扫”字下得极有力,使人想见寒风阵阵,木叶尽脱的景象,渲染出了边地秋天的萧杀气氛。因为是夜行,所以说雾露侵湿了衣衫,经过一夜的旅途颠顿,至天色拂晓时分,关山才在晨曦中露出了它峥嵘的面貌,似乎在催促着行人快快前去。这里的“月”、“风”、“雾露”等天象与“层岭”、“高木”、“关山”等景物结合起来构成了索莫而壮阔的画面,“侵衣”、“催轴”则将人点缀其中,一幅“关山行旅图”宛然在目,柳恽旅途的艰险与辽远于此可见。

  “君去欲何之”以下四句写自己由分别而引起的悲哀。“君去”两句以设问的形式说明友人远去,去向那参差起伏的高原和平陆之间,正因为路途遥远,因而最后说,今后会面恐不容易,旧时情景虽历历在目,然也只是徒增悲伤,空怀追忆而已。以“君去欲何之”一问从描写行旅而过渡到抒怀,极为自然。“参差”二字描写高原平陆,也很形象,最后落实到送友,别情离绪,油然而生。

  吴均是描写山水的能手,他的诗文多模山范水之作,风格清新挺拔,此诗描述离情,却能从想象中的旅况落笔,构思巧妙。诗中刻画山川阻隔,风露凄凉,形象而准确,体现了诗人描摹自然物象的本领。同时,诗的炼意炼字也都相当著力,如“寒风扫高木”之“扫”字,“雾露夜侵衣”之“侵”字,“关山晓催轴”之“催”字,都是锤炼得之,开了后代诗中“字眼”的风气,令读者想象出旅途中的风霜之苦,行程的匆遽无息,由此加强了诗的感染力,令离愁别绪更有了基础,“一见终无缘,怀悲空满目”,就不是无病呻吟了。

  吴均的诗文后人以为“清拔有古气”(《南史》本传),即指出他的诗貌似信手写来,却不乏清新劲拔之气。此诗的描述中就可见既遒练清劲,又古朴自然的风格,全诗一气流走,似行云流水,自然写来,却不乏匠心,所以被后人视为一首成功的惜别之作。

参考资料:

1、 《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9月版,第1085-1086页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山中杂诗

: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山与天相接的地方缭绕着阵阵岚气云烟,从竹林的缝隙里看洒落下余晖的夕阳。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鸟儿从我山中小屋的屋檐上飞过,洁白的云儿竟然从窗户里轻轻地飘了出来。

参考资料:

1、 张永健,王芝主编 .中外名诗三百首 :长江文艺出版社 ,1990.10 :14-15 .2、 王运熙著 .历代诗歌浅解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年09月第1版 :55 .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kuī)落日。
山际:山边;山与天相接的地方。烟:指山里面的雾气。竹中:竹林丛中。窥:从缝隙中看。

鸟向檐(yán)上飞,云从窗里出。
檐:房檐。

参考资料:

1、 张永健,王芝主编 .中外名诗三百首 :长江文艺出版社 ,1990.10 :14-15 .2、 王运熙著 .历代诗歌浅解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年09月第1版 :55 .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本篇是诗人吴均《山中杂诗》的三首之一。作品通过对山居小屋悠远、静谧的环境描写,表现了诗人崇尚自然,热爱自然的闲适自在的心情。

  “山际见来烟。”“这里的山际”说的是目所能及的山与天相接的地方,写的是极目远望之处。“来烟”,写的是诗人远望所见的动感物象,即远远地看见岚气云烟从天边飘来,这一描写有力地再现了山居小屋环境的深邃和悠远,给人创建了一个极其丰富的幽深神秘的美感想象空间。

  “竹中窥落日。”这句的“竹中”,从一个“窥”字可以看出说的应该是竹林的空隙,“落日”就是诗人从竹林的空隙中“窥”见到的明亮清新的一个动感物象。从这个“窥”字我们不难看出,诗人这里写的是近景,即从竹林的空隙中窥视到的红红的落日。这一“窥”,巧妙而又生动地增强了夕阳余晖洒落竹林时刻山居小屋环境优雅、明亮的美感。

  如果说在前两句中诗人不惜笔墨为我们再现了山居小屋的环境,那么下边两句写的则是小屋本身的特点。

  “鸟向檐上飞。”“向”可以理解为“从”,也可理解为“在”。“ 檐上飞”,说的是傍晚了,鸟儿们快要归巢了,于是在房檐儿上悠闲地,自由自在地,叽叽喳喳地,一会儿飞过来,一会儿又飞过去。这一句写的是山居小屋的近景,是近距离的所见,描绘的是一种清新、明快的场景,它在向人们透露着一种愉悦与欣喜的情怀。

  “云从窗里出。”“云”是不可能从“窗里出”的,诗人写的其实也就是一种感觉,我们不妨体会一下,如果站在山脚下,远看山居小屋窗前的景象,那洁白的云朵在小屋的窗前悠闲地飘动,仿佛就是从窗户里飘出来的。这感觉是何等的神奇呀。

  诗写得十分精炼。四句写出四个各自独立的画面,如同电影镜头的连接那样,合起来使人感到高而深的山中是那么清幽,甚至冷寂。烟、日、鸟、云都在动,但给人的印象却是无限的静。由这一片寂静,又使人感到诗人心中是那么清静。他没有一点儿杂念,只是静静地观赏着这一切。如果细细吟味,还可感到三、四句隐隐流露出诗人的几分新奇感。高飞的鸟与屋檐齐高,白云由窗间流出,这种景象在平地上见不到,因而使诗人感到有趣。

  四句是两副对子。前两句“见”、“窥”的主体是诗人,后两句的主体则是“鸟”和“云”。前两句的节奏是二、一、二,后两旬是二、二、一。这样,全诗虽然篇幅短小,内容单纯,却因旬式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以至于不显得单调了。

  此诗写作极有章法,动静结合。前两句形成大的环境氛围和背景;后两句点染出具体生动的景物,造成巨细相衬的艺术效果。同时,景物动静结合,构成山居特有的景物环境氛围。诗人又运用景中有人、景中含情、情景交融的手法来观察写出景物,寄托自己的情志于景物环境之中,体现了山居的清静超脱,远离尘嚣,表达了诗人安贫乐道的思想,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参考资料:

1、 杨明著 .汉唐文学研赏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0.01 :299-300 .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秋夜

:
秋夜促织鸣,南邻捣衣急。
思君隔九重,夜夜空伫立。
北窓轻幔垂,西户月光入。
何知白露下,坐视阶前湿。
谁能长分居,秋尽冬复及。

秋衣促织鸣,南邻捣衣急。
寂静的秋衣,蟋蟀在尽情鸣叫。天气渐凉,南边邻家发出急促的砧杵声,正在赶紧敲打新织好的布帛,以制寒衣。

思君隔九重,衣衣空伫立。
亲爱的人啊!与你相隔千里却惹我每晚独自空立想念。

北窓轻幔垂,西户月光入。
凝望北方只有静静的垂帘,不经不觉月已西沉、长衣过半,却无睡意。

何知白露下,坐视阶前湿。
透过窗纱,清幽的露水早已湿漉了天井边的台阶。

谁能长分居,秋尽冬复及。
问世间,有哪一对恩爱夫妻能承受这年复一年的分隔远离呢?

秋夜促织鸣,南邻捣(dǎo)衣急。
促织:蟋蟀。捣衣:中国古代服饰民俗。即妇女把织好的布帛,铺在平滑的砧板上,用木棒敲平,以求柔软熨贴,好裁制衣服。

思君隔九重,夜夜空伫立。
九重:泛指多层。这里指遥远。

北窓(chuāng)轻幔(màn)垂,西户月光入。
窓:同“窗”。

何知白露下,坐视阶前湿。

谁能长分居,秋尽冬复及。

秋夜促织鸣,南邻捣衣急。
思君隔九重,夜夜空伫立。
北窓轻幔垂,西户月光入。
何知白露下,坐视阶前湿。
谁能长分居,秋尽冬复及。

  南北朝诗人谢朓以山水诗著称,而《秋夜》却是一首闺怨诗,深刻地描写闺中怀人那种难以驱遣的愁思。古人生活落后,却战乱不断。很多新婚男子被远征离家,留下诸多留守妇人愁漫空房,思满织机的悲壮诗篇。

  诗中首写就用了“促织”、“捣衣”两种常代表秋寒将至、巧妇勤织、远寄征人的意象,寓情于象,托物起兴,引发长期分居的年青妇女对远方亲人孤苦情思。三四句怀着缠绵思愁,深深情愫,直诉衷情:思君忆君远无期,唯有梦中才能一见,梦醒情尤伤,太伤神,太伤情,无心睡眠,只有“夜夜空伫立”。

  诗中虽只写“南邻”、“北窓”、“西户”三个方位名词,却有隐却了“东落”之意,让人体会到独守空房,苦对四壁,孤寂迫人之感。依窗凝望北方,那轻轻的垂帘却阻隔着远在万里的亲人,百般煎熬唯有无穷思忆。

  诗中“西户月光入”用景物来喻示时间。“入”字用得细致入微,写出圆月西沉,长夜过半的幽静时刻,而思妇心系夫君,幽怨难眠那种寂寞难奈的心境。

  在这“百草凝霜,玉阶露湿”的时节,久伫窗前。突然手触到湿冷的罗衣。啊!是露水侵润进来了。抬头往外一看,透过窗纱,隐隐看到湿漉的台阶闪着亮光。“何知”在这里更有惊觉之意。写出闺中妇人忘情沉思的痴呆形象。更表现出多年征战对夫妻家人的极度伤害。作者借秋夜思妇伤感情怀抒发了作者对征战的深深痛恨及对因征战长期分离的人民深表同情。

  谢朓对唐代浪漫诗人李白影响极大。李白的诗中也常见谢朓所写物象。如“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就共用了谢朓《秋夜》中“捣衣”、“阶”、“露”。所以 清人王士稹《论诗绝句》说李白“一生低首谢宣城”。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