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四

:
枫林已愁暮,楚水复堪悲。
别后冷山月,清猿无断时。

枫林已愁暮,楚水复堪悲。
黄昏时分的枫林似乎在惆怅夜晚即将降临,楚水向东,水声催人心中悲起。

别后冷山月,清猿无断时。
和你分别后,山寒月冷,两岸猿声似永无断绝之时。

枫林已愁暮(mù),楚水复堪悲。
暮:傍晚。

别后冷山月,清猿无断时。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黄昏时分的枫林似乎在惆怅夜晚即将降临,楚水向东,水声催人心中悲起。
和你分别后,山寒月冷,两岸猿声似永无断绝之时。

注释
暮:傍晚。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王昌龄

王昌龄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168篇诗文

猜你喜欢

江畔独步寻花

: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来到黄师塔前江水的东岸,温暖的春天使人困倦,只想倚着春风小憩。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一株无主的桃花开得正盛,究竟是爱深红还是更爱浅红呢?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全唐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555-5562、 萧涤非.杜甫诗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163-1653、 邓魁英 聂石樵.杜甫选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194-1964、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3085、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1786、 韩成武.杜甫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382-384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yǐ)微风。
江畔:指成都锦江之滨。独步:独自散步。塔:墓地。

桃花一簇(cù)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一簇:一丛,无主:没有主人。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全唐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555-5562、 萧涤非.杜甫诗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163-1653、 邓魁英 聂石樵.杜甫选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194-1964、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3085、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1786、 韩成武.杜甫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382-384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诗题为独步寻花,组诗的第五首则写到黄师塔前看花。“黄师塔前江水东”,写具体的地点。“春光懒困倚微风”则写自己的倦态,春暖人易懒倦,所以倚风小息。但这为的是更好地看花,看那“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这里叠用爱字,爱深红,爱浅红,爱这爱那,应接不暇,但又是紧跟着“开无主”三字来的。“开无主”就是自由自在地开,尽量地开,大开特开,所以下句承接起来更显出绚烂绮丽,诗也如锦似绣。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1782、 周啸天.唐诗鉴赏辞典补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276-277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送二兄入蜀

:
关山客子路,花柳帝王城。
此中一分手,相顾怜无声。

关山客子路,花柳帝王城。
游子要踏上关险山高的旅途,这里是繁华热闹的长安城。

此中一分手,相顾怜无声。
在这里我们分手告别,默默相望哀伤得说不出话。

参考资料:

1、 杨佐义主编. 全唐诗精品译注汇典 (上)[M].长春:长春出版社,1994 ,67-68.2、 陈世钟编. 唐代送别诗新注[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 ,4.

关山客子路,花柳帝王城。
关山:这里指入蜀的关隘山川。客子:旅居异地的人,这里指二兄。花柳:古指游赏之地,这里形容繁华。帝王城:指长安,自汉至唐,不少帝王建都于此。

此中一分手,相顾怜无声。
相顾:相看。怜:关切同情。

参考资料:

1、 杨佐义主编. 全唐诗精品译注汇典 (上)[M].长春:长春出版社,1994 ,67-68.2、 陈世钟编. 唐代送别诗新注[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 ,4.
关山客子路,花柳帝王城。
此中一分手,相顾怜无声。

  在古代,人们十分珍视兄弟之间的手足之情。卢照邻的《送二兄入蜀》就形象地表现了诗人与其兄弟之间深厚的手足亲情。

  首句“关山客子路”,是向“二兄”说明前方路途遥远、山峦叠嶂、十分艰险,提醒亲人要多加珍重。古时由长安入蜀,必须经过秦岭太白山、青泥岭和大剑山、小剑山之间的一条栈道——剑门关。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曾清晰描绘了蜀道的艰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虽然剑阁有“天梯石栈相钩连”,却仍旧是“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最后不得不发出“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乡”的叹息。

  卢照邻这首诗没有细致刻绘,而用“关山”二字概括了蜀道上的艰险,与兄弟惜别的沉重心情却清晰可见。

  次句“花柳帝王城”,是指“二兄”出发的地点——长安,繁华似锦,歌舞升华,一派繁华的景象。

  这一句与首句形成鲜明对比。诗人以长安的“花柳”繁华反衬亲人在艰险的蜀道上将会碰到的孤苦、凄凉,着墨不多,感情却倍显深沉。

  三、四句“此中一分手,相顾怜无声”,是抓取临分手时的瞬间情景的一个细节描写,将兄弟二人依依不舍相互牵挂的惜别情态刻划地细致入微,淋漓尽致。“相顾”二字将相互间情深意切的目光传神地刻绘了出来,一个“怜”字泻出了二人心中只有亲人间才会存在的滔滔挚爱之情,“无声”二字显示了不可名状的离别之恸,颇有“此时无声胜有声”之意。

  诗人在短短四句诗中能够由远及近地刻划双方的心灵,善于节制感情,平衡抑扬,在前两句的对仗中巧含对比的成份,使全诗感情异常深厚浓烈,跌宕起伏,令人感动。

  作为抒写骨肉亲情和送别诗来说,《送二兄入蜀》或许并非最上乘之作,但却以其简洁质朴的诗风和语言有力地冲击了宫体诗的形式主义藩篱,给初唐诗坛带来了清新之气,也为后来的盛唐诗歌产生了很大影响。

参考资料:

1、 于国俊 何鸥. 唐诗英华[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5 ,11-12.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侍宴咏石榴

:
可惜庭中树,移根逐汉臣。
只为来时晚,花开不及春。

可惜庭中树,移根逐汉臣。
可怜庭院中的石榴树,跟随着张骞,被从西域移植到了中原。

只为来时晚,花开不及春。
只是因为到中原的时间比较晚,所以无法在春天里绽放。

可惜庭中树,移(yí)根逐(zhú)汉臣。
移根:移植。逐:跟随。汉臣:汉朝的臣子,此处指张骞。

只为来时晚,花开不及春。
为:由于。不及:赶不上。

可惜庭中树,移根逐汉臣。
只为来时晚,花开不及春。

  这首诗读起来,总有种酸溜溜的感觉。孔绍安和夏侯端都曾是隋朝的御史,后来李渊反隋称帝,夏侯端首先归顺了李渊,授秘书监,三品官,而孔绍安归唐晚了一些,只被授于内史舍人,五品官,远不及夏侯端。

  晋代·张华《博物志》记载:“汉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以归,故名安石榴。”孔绍安作此诗时,夏侯端恰巧也在场,所以诗人以石榴自喻,发出了“只为时来晚,开花不及春”这样的感慨。“逐汉臣”,却“不及春”,人才得不到重用,这也从一个侧面表达了诗人对唐高祖李渊的不满。同时诗中又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只是“来时晚”而已。

  “只为来时晚,花开不及春”此句历来被人称颂,成为了感叹怀才不遇或大材小用的名句。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九日登山

:
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
为无杯中物,遂偶本州牧。
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
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
题舆何俊发,遂结城南期。
筑土按响山,俯临宛水湄。
胡人叫玉笛,越女弹霜丝。
自作英王胄,斯乐不可窥。
赤鲤涌琴高,白龟道冯夷。
灵仙如仿佛,奠酹遥相知。
古来登高人,今复几人在?
沧洲违宿诺,明日犹可待。
连山似惊波,合沓出溟海。
扬袂挥四座,酩酊安所知?
齐歌送清扬,起舞乱参差。
宾随落叶散,帽逐秋风吹。
别后登此台,愿言长相思。

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
陶渊明写了《归去来》,表明不追逐俗世的高志。

为无杯中物,遂偶本逐牧。
因为没有酒喝了,所以就到逐牧那里去喝酒。

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
于是就想象着和陶渊明一起一边观赏菊花一边饮酒。

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
我此时的心情不好,白白辜负了重阳佳节。

题舆何俊发,遂结城南期。
能得到“题舆”这样的待遇是怎样的俊杰才能有的啊!我自认为自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就想干脆隐居在城南算了。

筑土按响山,俯临宛水湄。
在山上建一座小房子,下面可以看到宛溪。

胡人叫玉笛,越女弹霜丝。
整日可以听到笛声、琴声,这是多么自在啊。

自作英王胄,斯乐不可窥。
我以为即使是皇亲国戚也不能有这样的享受。

赤鲤涌琴高,白龟道冯夷。
琴高乘着红鲤鱼跃出水面,仙龟为河伯引路,这是像神仙一样的生活。

灵仙如仿佛,奠酹遥相知。
举酒祭奠和自己志趣相投的先贤。

古来登高人,今复几人在?
自古九月九日登高的人,有几个仍然在世呢?

沧洲违宿诺,明日犹可待。
沧洲不是自己的归宿,以后还有机会大展宏图。

连山似惊波,合沓出溟海。
海上洪波涌起,惊涛骇浪。

扬袂挥四座,酩酊安所知?
劝大家举杯为乐,喝醉了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齐歌送清扬,起舞乱参差。
边喝酒边听音乐,周围还有人伴舞。

宾随落叶散,帽逐秋风吹。
没有不散的宴席,客人们像落叶一样都散去了,都喝得醉醺醺的。

别后登此台,愿言长相思。
分别之后再有机会来到这里,请大家记得曾在这里饮酒欢乐过。

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

为无杯中物,遂偶本逐牧。

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

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
重阳:《梦梁录》:九为阳数,其日与月并应,故号曰重阳。

题舆何俊发,遂结城南期。

筑土按响山,俯临宛水湄。
响山:《方舆胜览》:响山在宣城县南五里。

胡人叫玉笛,越女弹霜丝。
霜丝:乐器上弦也。

自作英王胄,斯乐不可窥。

赤鲤涌琴高,白龟道冯夷。
琴高:《列仙传》:琴高者,赵人也。以鼓琴为宋康王舍人,行涓彭之术,浮游冀逐、涿郡之间。二百余年后,辞入涿水中取龙子。与弟子期日,皆洁斋待于水旁设祠,果乘赤鲤来,出坐祠中,旦有万人观之。留一月余,复入水去。

灵仙如仿佛,奠酹遥相知。
酹:《广韵》:“酹,以酒沃地也。”

古来登高人,今复几人在?

沧洲违宿诺,明日犹可待。

连山似惊波,合沓出溟海。

扬袂挥四座,酩酊安所知?

齐歌送清扬,起舞乱参差。

宾随落叶散,帽逐秋风吹。

别后登此台,愿言长相思。

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
为无杯中物,遂偶本州牧。
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
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
题舆何俊发,遂结城南期。
筑土按响山,俯临宛水湄。
胡人叫玉笛,越女弹霜丝。
自作英王胄,斯乐不可窥。
赤鲤涌琴高,白龟道冯夷。
灵仙如仿佛,奠酹遥相知。
古来登高人,今复几人在?
沧洲违宿诺,明日犹可待。
连山似惊波,合沓出溟海。
扬袂挥四座,酩酊安所知?
齐歌送清扬,起舞乱参差。
宾随落叶散,帽逐秋风吹。
别后登此台,愿言长相思。
  天宝十二载(753)重阳日作于宣城。清人王琦云:“玩诗意,当是偕一宗室为宣城别驾者,于九日登其所新筑之台而作,诗题应有缺文。”所言似是。另有《宣城九日闻崔四侍御与宇文太守游敬亭余时登响山不同此赏醉后赠崔侍御二首》,与此诗情景相接。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零落的桂花瓣,如同一颗颗玉珠从月亮下边撒落下来,拾起殿前的桂花,花瓣带着露珠更显湿润。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到现在也不知道天上发生了什么事,这桂花大概是嫦娥撒下来给予众人的吧。

参考资料:

1、 (宋)寇宗奭著 .《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 本草衍义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 :卷之十四

玉颗珊(shān)珊下月轮,殿(diàn)前拾得露华新。
露华新:桂花瓣带着露珠更显湿润。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zhì)与人。
嫦娥:多种说法,有说中国神话人物、后羿之妻等。

参考资料:

1、 (宋)寇宗奭著 .《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 本草衍义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 :卷之十四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零落的桂花花瓣,带着星星点点的露珠如同一颗颗玉珠从月亮边散落了下来。”多么美好的场景啊!仿佛如人间仙境一般的场景正是出自唐朝诗人皮日休的七言绝句《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此诗并不如其它描写中秋诗作一般凄凉,凋零,或是惆怅、哀绵。联系诗作背景便可得知诗人前一年高中进士,此时正在东游之中,也正是诗人意气风发之时,全诗便理所当然的轻松,毫无忧愁。诗中的一大部分是诗人的联想,并不现实,却也不让人觉得有空虚之意。巧妙的联想反而为“寂静”的诗作平添了几分“俏皮”,也可谓是恰到好处。

  虽只描写了一幅“夜赏月桂图”,却让我们得知民俗——中秋必看月赏桂,这也是八月十五中秋节的重要活动,使得诗的节气扑面而来。

  如此的好诗,读了心清气爽,也不禁对古人的中秋佳节浮想联翩。

参考资料:

1、 贾祖璋.《生物学碎锦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812、 朱义豪 衣素梅 .《秋季进补·补肺润燥 》:南京出版社,1998 :150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