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薛存义将行,柳子载肉于俎,崇酒於觞,追而送之江浒,饮食之。且告曰:“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凡民之食于土者,出其什一佣乎吏,使司平于我也。今我受其直,怠其事者,天下皆然。岂惟怠之,又从而盗之。向使佣一夫于家,受若值,怠若事,又盗若货器,则必甚怒而黜罚之矣。以今天下多类此,而民莫敢肆其怒与黜罚者,何哉?势不同也。势不同而理同,如吾民何?有达于理者,得不恐而畏乎!”
存义假令零陵二年矣。早作而夜思,勤力而劳心;讼者平,赋者均,老弱无怀诈暴憎。其为不虚取直也的矣,其知恐而畏也审矣。
吾贱且辱,不得与考绩幽明之说;于其往也,故赏以酒肉而重之以辞。
河东薛存义将行,柳子载肉于俎,崇酒於觞,追而送之江浒,饮食之。且告曰:“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凡民之食于土者,出其什一佣乎吏,使司平于我也。今我受其直,怠其事者,天下皆然。岂惟怠之,又从而盗之。向使佣一夫于家,受若值,怠若事,又盗若货器,则必甚怒而黜罚之矣。以今天下多类此,而民莫敢肆其怒与黜罚者,何哉?势不同也。势不同而理同,如吾民何?有达于理者,得不恐而畏乎!”
河东人薛存义将要启程,我准备把肉放在盘子里,把酒斟满酒杯,追赶进而送到江边,请他喝,请他吃,并且告诉说:“凡是在地方上做官的人,你知道地方官的职责吗?(他们是)老百姓的仆役,并不是来役使老百姓的。凡是靠土地生活的人,拿出田亩收入的十分一来雇佣官吏,目的是让官吏为自己主持公道。现在自己做官的接受了老百姓的俸禄却不认真给他们办事,普天之下到处都是。哪里只是不认真?而且还要贪污、敲诈等行径。假若雇一个干活的人在家里,接受了你的报酬,不认真替你干活,而且还盗窃你的财物,那么你必然很恼怒进而赶走、处罚他。现在的官吏大多是像这样的,而百姓却不敢尽情地把愤怒发泄出来并责罚他们,这是为什么呢?情势不同啊。地位情况不同而道理一样,对我们的老百姓该怎么办?有明于事理的人,能不惶恐并敬畏吗?”
存义假令零陵二年矣。早作而夜思,勤力而劳心;讼者平,赋者均,老弱无怀诈暴憎。其为不虚取直也的矣,其知恐而畏也审矣。
薛存义代理零陵县令两年了。每天很早便起床工作,晚上还在考虑问题,辛勤用力而耗费心血,打官司的都得到公平处理,缴纳赋税的都均衡合理,老的少的都没有内怀欺诈或外露憎恶的,他的行为的确没有白拿俸禄了,他知道惶恐和敬畏也明白无误。
吾贱且辱,不得与考绩幽明之说;于其往也,故赏以酒肉而重之以辞。
我低贱并且被贬谪。不能在官员的评议中参与什么评议,在他临行的时候,因此,赠给酒肉而再加上这些赠言。
河东薛存义将行,柳子载肉于俎(zǔ),崇酒於觞(shāng),追而送之江浒(hǔ),饮(yìn)食(sì)之。且告曰:“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凡民之食于土者,出其什一佣乎吏,使司平于我也。今我受其直,怠其事者,天下皆然。岂惟怠(dài)之,又从而盗之。向使佣一夫于家,受若值,怠若事,又盗若货器,则必甚怒而黜(chù)罚之矣。以今天下多类此,而民莫敢肆其怒与黜罚者,何哉?势不同也。势不同而理同,如吾民何?有达于理者,得不恐而畏乎!”
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县。将行:将要离开(零陵)。柳子:作者柳宗元自称。载肉于俎:把肉放在器物里。载:承。俎:古代放肉的器物。崇酒於觞:在酒杯里倒满了酒。崇:充实,充满,这里作动词用。浒:水边。饮食之:请他喝,请他吃。给……吃,喝凡吏于土者:所有在地方上做官的人。吏,做官,作动词用。若知其职乎:你知道他们的职责吗?若:你。其:指代“凡吏于土者”。民之役:百姓的仆役。役,仆役,作名词。役民:奴役人民,驱使人民。役:奴役,作动词用。凡民之食于土者:所有依靠土地生活的人。定语“食于土者”后置,中心词为“民”,倒装句式。出其十一佣乎吏:拿出他收入的十分之一来雇佣官吏。意思是:人民给官府纳赋税,官吏的俸禄就从赋税中出。使司平于我也:让官吏给我们百姓办事。司:官吏。平:治理。我:指代“民”、百姓。我受其直:我(官吏)接受了他们(百姓)的报酬。我:指代“吏”。直:同“值”,指官吏所得的俸禄。怠其事者:不认真给他们办事的。怠:懈怠。轻忽。其:指代人民。岂惟怠之:还不仅仅是玩忽职守。岂:语气助词,难道。唯:只。之:指代“其事”,即“民之事”。盗之;窃取百姓钱财,盗:指贪污和敲诈勒索。之:指代人民。向使佣一夫于家:假若你家里雇佣一个仆人。向使:假若。黜罚:责罚、逐出。黜,就官吏而言,是降职或罢免的意思。这里是指主黜仆,可解释为“逐出”。肆:爆发出来,表示出来。势不同也:官与民的关系,情势不同于主与仆的关系。意思是:人民没有办法黜罚官吏。如吾民何:对于老百姓能怎么样呢?如……何,文言固定格式,把……怎么样。达于理者:通达事理的人。
存义假令零陵二年矣。早作而夜思,勤力而劳心;讼者平,赋者均,老弱无怀诈暴憎。其为不虚取直也的矣,其知恐而畏也审矣。
吾贱且辱,不得与考绩幽明之说;于其往也,故赏以酒肉而重之以辞。
河东薛存义将行,柳子载肉于俎,崇酒於子,追而送之江浒,饮食之。且告曰:“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凡民之食于土者,出其什一佣乎吏,使司平于我也。今我受其直,怠其事者,天下皆然。岂惟怠之,又从而盗之。向使佣一夫于家,受若值,怠若事,又盗若货器,则必甚怒而黜罚之矣。以今天下多类此,而民莫敢肆其怒与黜罚者,何哉?势不同也。势不同而理同,如吾民何?有达于理者,得不恐而畏乎!”
存义假令零陵二年矣。早作而夜思,勤力而劳心;讼者平,赋者均,老弱无怀诈暴憎。其为不虚取直也的矣,其知恐而畏也审矣。
吾贱且辱,不得与考绩幽明之说;于其往也,故赏以酒肉而重之以辞。
这是一篇赠序体的政论文。作者针对中唐时期贪官污吏遍布天下,阶级矛盾日益加剧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官为民役”的进步观点。他认为人民与官吏应当是雇佣与被雇佣,主人与奴仆的关系。官吏必须“早作而夜思,勤力而劳心”,以便做到“讼者平,赋者均”。官吏如果消极怠惰,甚至贪污受贿,徇私舞弊,人民就有权像对待不称职的奴仆那样惩罚和罢免他们。这种政治理想在地主阶级专政的封建社会中虽然是无法实现的主观臆想,它却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是政治思想发展史上的珍贵资料。文章从送别始,以送别结,中间借送别论吏治,首尾呼应,紧扣文题。“官为民役”的比拟,合情合理,见解卓越。朝来临镜台,妆罢暂裴回。
一清早我就对镜梳妆,妆成后却又忍不住犹豫徘徊。
千金始一笑,一召讵能来。
古人千金才买美人一笑,陛下一纸诏书就能把我召来吗?
参考资料:
1、 王力等编撰 .古代汉语词典(第二版)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4 :765页,第783页,1064页 .2、 《成语大词典》编委会 编; 王朝晖,陈桂杰,梁超 校 .成语大词典(最新修订版)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4 .朝来临镜台,妆罢暂裴(péi)回。
镜台:上面装着镜子的梳妆台。裴回:即”徘徊”,比喻犹豫不决。
千金始一笑,一召讵(jù)能来。
千金一笑:即一笑千金,美女一笑,价值千金。形容美人一笑很难得。讵:副词。岂,难道。
参考资料:
1、 王力等编撰 .古代汉语词典(第二版)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4 :765页,第783页,1064页 .2、 《成语大词典》编委会 编; 王朝晖,陈桂杰,梁超 校 .成语大词典(最新修订版)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4 .徐惠的《进太宗》又名曰《妆殿答太宗》,是在皇帝屡召不赴情况下写就的一首难得表现作者“女儿性”的作品。
“朝来临镜台,妆罢暂徘徊”。前两句虽然不着一墨写作者如何梳妆,却让佳人对镜的优雅美态如在眼前,颇见功力。在数以千百计的后宫妃嫔中,得到君王的宣诏,本应喜悦之极应命而至。就封建文化要求女子“柔顺”、不得违抗君命的“角色规范”而言,更应该立即应诏。可徐惠却偏要君王等一等,“妆罢”后久久不去应诏,反而要在镜台前徘徊不前,故意要引逗得君王着急。等到君王真的因急生怒,她似乎又早料到了,慌不忙的借“千金一笑”的典故,戏谑地反问太宗:“古人千金买美人一笑,陛下传召我一次,我能来吗?”
徐惠的问句,不但平息了君王的火气,也向读者呈现了一位体态婀娜、不胜罗绮的艳丽宫妃,在君王面前不屈己、不媚人的独立形象。“后妃宫女拂逆君主的行为,并非完全出于手段,出于自觉意识,多数因性气所致。”由此可见徐惠的机智活泼的女儿性情,以及太宗与她之间亲昵深厚的情思。
徐惠以轻松的笔调写下了她和太宗之间这段富于情趣的小插曲,在强调庄严又玄妙的“后妃之德”的后《诗经》时代,突然冒出“千金始一笑,一召讵能来”这样充满灵性的诗句,是徐惠的天性和才华使然。后人曾作诗赞这首《进太宗》:“拟就离骚早负才,妆成把镜且徘徊。美人一笑千金重,莫怪君王召不来。”
参考资料:
1、 郭海文 .《唐代宫廷女性知识分子情怀——唐太宗贤妃徐惠诗文之分析》载于《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河南新乡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杂志社 ,2012 :第149页 .2、 黄芸珠 .徐惠的诗文创作及其《谏太宗息兵罢役疏》载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第3期 .陕西西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杂志社 ,2011 :第58页 .3、 张红 .《唐代宫室女性诗歌创作研究》,2013年博士学位论文 .陕西西安 :陕西理工学院 ,2013 :第21页 .4、 郑光仪 .中国历代才女诗歌鉴赏辞典 :中国工人出版社 ,1991 :321-323 .5、 清湘 .好时光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1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夜半醒来听到了浓重的露珠滴落声,打开门来面对愚溪西边依稀的菜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一轮清冷的月亮正在东边的岭上升起,清越的声音是水流冲刷着稀疏的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泉水从岩石上飞泻而下越远越觉响亮,山中的鸟儿不时地叫一声实在惊人心魂。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我斜靠在房柱上一直等到天亮,心中寂寞到这般还有什么话可言。
觉(jué)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觉:睡醒。繁露:浓重的露水。临:面对。西园:指诗人住房西面的菜圃。
寒月上东岭,泠(líng)泠疏竹根。
东岭:指住处东面的山岭。泠泠:形容声音清越。
石泉远逾(yú)响,山鸟时一喧(xuān)。
逾:更加。时一喧:不时叫一声。
倚(yĭ)楹(yíng)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倚:斜靠着。楹:房屋的柱子。旦:天明、天亮。言:说。
这首五言古诗作于诗人贬谪永州之时。公元810年(元和五年),柳宗元被贬永州的第六个年头,他终于在潇水西冉溪畔购得一地,经过疏泉穿池,构亭筑屋,终于与农圃为邻住了下来,还自己经营了菜园,“甘为永州民”。并与一位身份较低的女子结合,生了女儿。《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当写于在这期间。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这是一个深秋的夜晚。永州的深秋本来气候宜人,但身处异乡的柳宗元却感到寒气阵阵。是夜梦醒时分,正是夜半,四野万籁无声,窗外亮如白昼,适才的梦境仍历历在目。诗人辗转反侧,再也无法入眠,百无聊赖中,连露水滴落的细微声音也听到了,环境非常寂静。露水下降,本来是不易觉察到的,这里用“闻”,是有意把细腻的感觉显示出来。于是他干脆起床,“开户临西园”。
来到西园,只见:一轮寒月从东岭升起,清凉月色,照射疏竹,仿佛听到一泓流水穿过竹根,发出泠泠的声响。“泠泠”两字用得极妙。“月”上用一个“寒”字来形容,与下句的“泠泠”相联系,又与首句的“繁露坠”有关。露重月光寒,夜已深沉,潇潇疏竹,泠泠水声,点染出一种幽清的意境,令人有夜凉如水之感。在这极为静谧的中夜,再侧耳细听,听得远处传来从石上流出的泉水声,似乎这泉声愈远而愈响,山上的鸟儿有时打破岑寂,偶尔鸣叫一声。
“石泉远逾响”,看来难以理解,然而这个“逾”字,却更能显出四野的空旷和寂静。山鸟时而一鸣,固然也反衬出夜的静谧,同时也表明月色的皎洁,竟使山鸟误以为天明而鸣叫。“泉响”,“鸟喧”采用可通感的手法,从听觉角度来表达。“露”“月”“泉”“鸟”这四种意象相互融合,以动衬静,突显了诗人被贬谪后所处环境的空旷寂寞。
面对这幅空旷寂寞的景象,诗人斜倚着柱子,观看,谛听,一直到天明。诗人“倚楹至旦”的沉思苦闷形象,发人深思。他在这样清绝的景色中沉思直至天边破晓。“寂寞将何言”一句,可谓此时无言胜有言。“寂寞”两字透出了心迹,他感到自己复杂的情怀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这首诗,构思新巧,诗人抓住在静夜中听到的各种细微的声响,来进行描写,以有声写无声,表现诗人所处环境的空旷寂寞,从而衬托他谪居中郁悒的情怀,即事成咏,随景寓情。从表面看来,似有自得之趣,而终难如陶渊明、韦应物之超脱。
参考资料:
1、 《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931页南内墙东御路旁,预知春色柳丝黄。
杏花未肯无情思,何是情人最断肠。
南内墙东御路旁,预知春色柳丝黄。
南宫内苑,东墙路旁,那是天子走过的地方。温柔的柳丝已知春的来临,又吐出嫩绿,泛起鹅黄。
杏花未肯无情思,何是情人最断肠。
杏花也在含情相望,羞红的脸上又有几分彷徨。为什么行人不解杏花的情意,却独爱柳丝只为它愁伤断肠。
参考资料:
1、 柯宝成 编注.花间集.武汉:武汉出版社,2017:192、 邱美琼 胡建次.温庭筠词全集汇校汇注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15:50-513、 房开江 崔黎民.花间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40-41南内墙东御(yù)路旁,预知春色柳丝黄。
杨柳枝:原为乐府曲名,后变为宫词,又演变为词牌名。又作“杨柳”。南内:天子的宫禁叫“大内”,简称“内”。墙:一作“桥”。御路:皇宫内的道路。旁:旁边,侧边。丝,一作“枝”。
杏花未肯无情思,何是情人最断肠。
何事:何用,何须。行:一作“情”。
参考资料:
1、 柯宝成 编注.花间集.武汉:武汉出版社,2017:192、 邱美琼 胡建次.温庭筠词全集汇校汇注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15:50-513、 房开江 崔黎民.花间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40-41南内墙东御路旁,预知春色柳丝黄。
杏花未肯无情思,何是情人最断肠。
温庭筠的八首《杨柳枝》描写的都是宫苑边的杨柳。这一首写的是春柳杏花之中,行人所触发的伤别之情。
前两句明写柳,而由柳触发起的别情却隐含其中。“南内墙东御路旁”一句,暗切杨柳。“须知春色柳丝黄”一句,明写柳色,柳丝嫩黄,置于绿的春色中,愈显娇美动人。此句似从李白诗句“春从柳上归”和“柳色黄金嫩”化出,为后两句张本。
后两句以报春的杏花之有情相衬,写行人仍然对柳最伤情,将别情点破。“杏花未肯无情思”,用杏花与柳枝对比,推进一层,说明杏花亦能含情。“何事行人最断肠”一句是写行人在杏花柳色之中,而最引人伤别的,还是柳枝,这就把柳色春思更推进了一层。最后一句用疑问语气,又未直接写柳,但因柳寓含情感,柳的艺术魁力,已在其中。
以往写离情的诗词通常借柳起兴,或见柳生情,而此词写行人离情虽然也是因柳而起,但中间以杏花相衬,于比较中将柳之牵动人情写深了一层。如此构思颇有新意,更耐寻味,堪称精妙。
参考资料:
1、 柯宝成 编注.花间集.武汉:武汉出版社,2017:192、 邱美琼 胡建次.温庭筠词全集汇校汇注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15:50-513、 房开江 崔黎民.花间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40-41三月咸阳城,千花昼如锦。
三月里的长安城,春光明媚,春花似锦。
谁能春独愁,对此径须饮。
谁能如我春来独愁,到此美景只知一味狂饮?
穷通与修短,造化夙所禀。
富贫与长寿,本来就造化不同,各有天分。
一樽齐死生,万事固难审。
酒杯之中自然死生无差别,何况世上万事根本没有是非定论。
醉后失天地,兀然就孤枕。
醉后失去了天和地,一头扎向了孤枕。
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
沉醉之中不知还有自己,这种快乐何处能寻?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851-8532、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1233、 裴 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61-69三月咸(xián)阳城,千花昼如锦。
咸阳:借指长安。“城”一作“时”。
谁能春独愁,对此径须饮。
径须:直须。
穷通与修短,造化夙(sù)所禀(bǐng)。
穷通:困厄与显达。造化:自然界的创造者。亦指自然。
一樽(zūn)齐死生,万事固难审。
齐死生:生与死没有差别。
醉后失天地,兀然就孤枕。
兀然:昏然无知的样子。孤枕:独枕。借指独宿、独眠。
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851-8532、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1233、 裴 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61-69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1232、 裴 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61-693、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347-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