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独坐(一作邢邵诗)

:
危弦断客心,虚弹落惊禽。新秋百虑净,独夜九愁深。
枯蓬唯逐吹,坠叶不归林。如何悲此曲,坐作白头吟。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袁朗

袁朗,雍州长安人。勤学,好属文。在南朝陈时释褐秘书郎,甚为江总所重。尝制千字诗,当时以为盛作。陈后主召入禁中,使为月赋,染翰立成。迁太子洗马。仕隋,为仪曹郎。唐朝初年,授齐王文学,转给事中。贞观初年逝世。唐太宗称其谨厚,悼惜之。集十四卷,今存诗四首。 4篇诗文

猜你喜欢

观博平王志安少府山水粉图

:
粉壁为空天,丹青状江海。
游云不知归,日见白鸥在。
博平真人王志安,沈吟至此愿挂冠。
松溪石磴带秋色,愁客思归坐晓寒。

粉壁为空天,丹青状江海。
墙壁雪白正可作天空,用丹青绘出江海。

游云不知归,日见白鸥在。
浮云不知归还,白鸥日日长在。

博平真人王志安,沈吟至此愿挂冠。
博平真人王志安,沉吟画前欲辞官。

松溪石磴带秋色,愁客思归坐晓寒。
秋色笼罩着松溪和石阶,拂晓的凉意使愁客想把家还。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924-9252、 刘继才.中国古代题画诗释析:甘肃人民出版社,1986年02月第1版:19-203、 李儒光编著.画中诗 中国题画名诗鉴赏:岳麓书社,1995年12月第1版:8

粉壁(bì)为空天,丹青状江海。
粉壁:用白石灰粉刷的墙壁。

游云不知归,日见白鸥在。
游云:指在外做官的人,一作浮云。

博平真人王志安,沈吟至此愿挂冠。
博平:唐河北道博平郡的博平县,在今山东省聊城市西北。王志安,生平不详。真人:道家称存养本性的得道的人。挂冠:挂冠,即辞官。冠,帽子。

松溪石磴(dèng)带秋色,愁客思归坐晓寒。
石磴:石阶。《韵会》:“磴,登涉之道也。”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924-9252、 刘继才.中国古代题画诗释析:甘肃人民出版社,1986年02月第1版:19-203、 李儒光编著.画中诗 中国题画名诗鉴赏:岳麓书社,1995年12月第1版:8
粉壁为空天,丹青状江海。
游云不知归,日见白鸥在。
博平真人王志安,沈吟至此愿挂冠。
松溪石磴带秋色,愁客思归坐晓寒。

  “粉壁为空天,丹青状江海”这两句运用铺叙的手法,描绘出一幅粉壁为天、下有江海的绝妙景致,意境极为开阔,易使读者产生激昂振奋的感觉。侧面表现出诗人超脱的想像力,虽写观画感受,却使读者如身临其境,表达出诗人在咏物题画等方面有相当高超的技巧。

  “游云不知归,日见白鸥在”描绘一幅浮云飘泊不定、在烟云深处寻找鸥鸟身影的景致,意境极为幽闲,表现了作者隐逸的思想、追求自由的精神和旷达的情怀。此两句有紧扣上文,烘托气氛,皆写画中景物:天空、江海、浮云、白鸥,为下文写王志安的归隐之思作铺垫。

  “博平真人王志安,沈吟至此愿挂冠”通过写借用博平真人王志安欲“挂冠”的归隐心,表露出诗人的江海之志。既是明写,亦是喻己。

  “松溪石磴带秋色,愁客思归坐晓寒”运用融情于景的手法,笼罩在“秋色”中的“松溪”、“石磴”无不带有诗人、画家的感情因素。结得自然,而又落脚于“秋”字,自然地点明了寄诗抒怀的时间,从而联想到自已的身世,漂泊不定如浮云一般。“愁客”、“思归”,字里间处处充溢着客居思归的酸楚之情,让诗句意境显得清寂或清峭,情绪上则带着比较重的孤独感。

  云、风、雷、电,天、海、月、日、涛,是李白爱入诗的事物。凌、挥、飞、吼,奔、卷、横、啸是李白最爱入诗的动词。此诗借用“空天”、“江海”、“游云”、“日见”、“带”、“坐”等有巨大气势的事物和表现大起大落的动词,使得诗意具有飞扬跋扈、迅猛阔大、不可一世的气势,易使读者产生激昂振奋的感觉,同时描写了画上的美景,又表达了思乡的感情。在诗歌格式上,五言与七言融合一体,也体现了李白不拘一格、自由奔放的诗歌特色。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924-9252、 刘继才.中国古代题画诗释析:甘肃人民出版社,1986年02月第1版:19-203、 李儒光编著.画中诗 中国题画名诗鉴赏:岳麓书社,1995年12月第1版:8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早上五盘岭

:
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
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
栈道谿雨滑,畬田原草干。
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
清晨我驱赶着四匹马拉的高车,空旷绵延的五盘岭尽收眼底。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江流曲折回转,两岸石崖对峙;太阳尚未出山,群峰聚在一起。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
曙光中烟霭笼罩着苍翠的山色,入云的树木幽暗阴沉充满寒气。

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
稀疏的松柏间露出孤零零的驿站,湍急的河道隐藏在繁密的花丛里。

栈道谿雨滑,畬田原草干。
雨后溪水潺潺栈道湿滑难行,农田里的荒草干枯没有绿意。

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我一点也不觉得蜀道难行,因为此次远行是为了知己。

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cuán)
攒:积聚。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

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tān)
回滩:曲折流急的河道。

栈道谿(xī)雨滑,畬(shē)田原草干。
谿:同“溪”。畬田:采用刀耕火种的方法耕种的田地。

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
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
栈道谿雨滑,畬田原草干。
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诗人入蜀作杜鸿渐的幕僚,感知遇之恩,兼寄济国心愿,诗人心绪也较为明快开朗。全诗以开合变幻笔法写远景布近景,着力于染,归结于点,皴染调匀其色泽,勾勒妙画其形神,风烟美景,琳琅满目,尽人于画面,而又疏密有致,层层有序,诗人从容悠然的心绪也豁落落地毕现。诗句组对精严,语言华美而不繁缛,是岑参融六朝丰美华艳的艺术风格与唐之清新俊逸于一体的佳作。

  诗末说“此行为知己,不觉行路难”,前文也只是比较有节制地描写蜀道之难。杜鸿渐也是一位作家,岑参的新诗肯定是要给他看的,这就不可能完全自由地抒写,也就不可能十分精彩了。

  先前杜甫入蜀时也经过此地,有《五盘》诗云:“五盘虽云险,山色佳有馀。仰凌栈道细,俯映江木疏。地僻无网罟,水清反多鱼。好鸟不妄飞,野人半巢居。喜见淳朴俗,坦然心神舒。东郊尚格斗,巨猾何时除?故乡有弟妹,流落随丘墟。成都万事好,岂若归吾庐!”《杜诗详注》卷九:“栈道盘曲有五重”,仇注云:“栈在上,江在下,岭在中间,故云仰凌俯映”。杜诗及其注释可以与岑诗互参。

参考资料:

1、 (唐)岑参著.岑参集:三晋出版社,2008.10:106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秋日

:
反照入闾巷,忧来与谁语。
古道无人行,秋风动禾黍。

反照入闾巷,忧来与谁语。
夕阳的斜照,射入了深深的闾巷,有谁和我说话,排解新来的忧伤。

古道无人行,秋风动禾黍。
古道荒凉,黄昏时很少看到行人,秋风掀动禾黍,我愁思绵绵无量。

参考资料:

1、 蒙万夫 等.千家诗鉴赏辞典.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331-332

反照入闾(lǘ)巷,忧来与谁语。
反照:即返照,夕阳的返光。闾巷:里巷,乡里。忧来与谁语:一作“愁来谁共语”。

古道无人行,秋风动禾黍(shǔ)
无:一作“少”。禾黍:禾与黍。泛指黍稷稻麦等粮食作物。

参考资料:

1、 蒙万夫 等.千家诗鉴赏辞典.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331-332
反照入闾巷,忧来与谁语。
古道无人行,秋风动禾黍。

  这是一首抒发感伤情绪的咏史怀古诗,描绘秋日傍晚的寂静凄凉景色,抒发了满怀忧愁而又无人“共语”的悲哀,语言凝练,耐人寻味。

  诗一开始从写静态的景入笔:一抹夕阳的余晖斜照在还留有残砖破瓦的街巷上。这凄凉的秋暮景色,不禁使诗人触景伤情,忧从中来。此时诗人希望有人能来听他诉说心中的忧伤。若能如此,或许能消释一点压在诗人心头的忧伤。次句紧承首句,“忧来与谁语”,可是环顾四周,竟空无一人,没有谁能来听自己倾诉。这两句诗,景中有情,情随景生。诗人以朴素简练的语言,点染出自己面对断垣残壁的空城时的悲哀,而此时的空城又恰恰是秋天里“反照入闾巷”时分的空城,这就更浓重地渲染出了作者此时的悲凉心情。

  诗的后两句把人们的视线从近景引向远景:在冷清的古道上几乎看不到行人,只见古道旁杂草丛生的田野里,禾黍在秋风中瑟缩发抖。昔日喧闹的古道上,只有秋风吹禾黍发出的肃杀凄凉的声音,这声音使古道显得越发空旷寒寂,听了愈使人愁绪纷乱,心情悲伤。这里“秋风动禾黍”一句还暗合了《诗经·王风·黍离》之意。《王风·黍离》诗序说:“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宗周之颠覆,彷徨不忍去。”作者在这里贴切自然地借“黍离之悲”抒发了昔盛今衰的无限惆怅之感。诗人在后两句诗中以极其洗练传神的笔墨轻轻地勾勒了几笔,虽无一字言“忧”,而“忧”意早已溢出言外,悠长不尽。

  这首诗结构简单,但画面十分生动,令人读后易生苍凉之感。

参考资料:

1、 蒙万夫 等.千家诗鉴赏辞典.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331-332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送元二使安西

: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客舍周围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老朋友请你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参考资料:

1、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124

渭城朝雨浥(yì)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渭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即秦代咸阳古城。浥:润湿。客舍:旅馆。柳色:柳树象征离别。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为自古赴西北边疆的要道。

参考资料:

1、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124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离别。它没有特殊的背景,有的是至深的惜别之情,所以,它适合大多数别筵离席颂唱,后来纳入乐府,成为流行,久唱不衰的歌曲。

  诗人剪裁下这临行送别时的一瞬,使其成为了永恒。老友即将远行,将赴满地黄沙的边疆绝域。此时一别,不知何日才能再见,千言万语无从说起,能说出口的只有一句:喝下这杯离别的酒吧!依依惜别之情、所有的关怀与祝福早已融进了这一杯酒中。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对将要去荒凉之地的友人元二的深深依恋和牵挂。诗的前两句明写春景,暗寓离别。其中不仅“柳”与“留”谐音,是离别的象征,“轻尘”“客舍”也都暗示了旅行的目的,巧妙地点出了送别的时间、地点和环境。后两句点明了主题是以酒饯别,诗人借分手时的劝酒,表达对友人深厚的情意。友人此行要去的安西,在今天的新疆库车县境,同时代的王之涣有“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形容,何况安西更在玉门之外,其荒凉遥远可想而知。

  绝句在篇幅上受到严格限制。这首诗,对如何设宴饯别,宴席上如何频频举杯,殷勤话别,以及启程时如何依依不舍,登程后如何瞩目遥望等等,一概舍去,只剪取饯行宴席即将结束时主人的劝酒辞:再干了这一杯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诗人像高明的摄影师,摄下了最富表现力的镜头。宴席已经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酿满别情的酒已经喝过多巡,殷勤告别的话已经重复过多次,朋友上路的时刻终于不能不到来,主客双方的惜别之情在这一瞬间都到达了顶点。主人的这句似乎脱口而出的劝酒辞就是此刻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的集中表现。

  三四两句是一个整体。要深切理解这临行劝酒中蕴含的深情,就不能不涉及“西出阳关”。处于河西走廊尽西头的阳关,和它北面的玉门关相对,从汉代以来,一直是内地出向西域的通道。唐代国势强盛,内地与西域往来频繁,从军或出使阳关之外,在盛唐人心目中是令人向往的壮举。但当时阳关以西还是穷荒绝域,风物与内地大不相同。朋友“西出阳关”,虽是壮举,却又不免经历万里长途的跋涉,备尝独行穷荒的艰辛寂寞。因此,这临行之际“劝君更尽一杯酒”,就像是浸透了诗人全部丰富深挚情谊的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这里面,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对于送行者来说,劝对方“更尽一杯酒”,不只是让朋友多带走自己的一分情谊,而且有意无意地延宕分手的时间,好让对方再多留一刻。“西出阳关无故人”之感,不只属于行者。临别依依,要说的话很多,但千头万绪,一时竟不知从何说起。这种场合,往往会出现无言相对的沉默,“劝君更尽一杯酒”,就是不自觉地打破这种沉默的方式,也是表达此刻丰富复杂感情的方式。诗人没有说出的比已经说出的要丰富得多。总之,三四两句所剪取的虽然只是一刹那的情景,却是蕴含极其丰富的一刹那。

  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最有普遍性的离别。它没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挚的惜别之情,这就使它适合于绝大多数离筵别席演唱,后来编入乐府,成为最流行、传唱最久的歌曲。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195-196页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李监宅二首

:
尚觉王孙贵,豪家意颇浓。
屏开金孔雀,褥隐绣芙蓉。
且食双鱼美,谁看异味重。
门阑多喜色,女婿近乘龙。

华馆春风起,高城烟雾开。
杂花分户映,娇燕入帘回。
一见能倾座,虚怀只爱才。
盐车虽绊骥,名是汉廷来。

尚觉王孙贵,豪家意颇浓。
我一进李监你家就感觉到王孙贵裔的风韵,豪门大家的气派十足。

屏开金孔雀,褥隐绣芙蓉。
门后的屏风上画着开屏的金孔雀,内室里,棉被上绣着盛开的玉芙蓉。

且食双鱼美,谁看异味重。
桌上摆放着美味的双鱼,味道十分香浓。

门阑多喜色,女婿近乘龙。
家门庭喜气洋洋,原来是女儿新近嫁了个乘龙快婿,可喜可贺!

华馆春风起,高城烟雾开。
豪华的馆舍春风四起,高高的楼阁把云雾刺穿。

杂花分户映,娇燕入帘回。
户外一丛丛七彩鲜花相互辉映,一双双娇燕飞入珠帘,回到梁上的老巢。

一见能倾座,虚怀只爱才。
李公谈吐不凡,令满座一见倾倒;虚怀若谷,十分爱惜人才。

盐车虽绊骥,名是汉廷来。
你虽然像骐骥一样为沉重之盐车所累,但是终有一天会有大任,因为毕竟是来自汉庭的天马啊!

参考资料:

1、 百度百科.李监宅二首

尚觉王孙贵,豪家意颇浓。
李监,指李令问,唐宗室子弟,曾任秘书监,故称李监。王孙:李令问是宗室子弟,故称。

屏开金孔雀,褥(rù)隐绣芙蓉。
“屏开”句:《旧唐书》记载,高祖皇后窦氏的父亲,在门屏上画两只孔雀,给前来求婚的人两只箭,私约射中者招之。高祖发两箭,俱中,因招为婿。此用其事,言李氏则婿之雅也。

且食双鱼美,谁看异味重。
“且食”句:乃翻《孟子》舍鱼取熊掌语。

门阑(lán)多喜色,女婿近乘龙。
“门阑”句:庾信诗:“诘旦启门阑。”《礼记》:“乃有喜色。”

华馆春风起,高城烟雾开。
华馆春风:刘帧诗:“华馆寄流波,豁达来风凉。”曹植诗:“春风起兮萧条。”

杂花分户映,娇燕入帘回。
杂花:丘迟书:“杂花生树,群莺乱飞。”魏澹诗:“映户落残花。”

一见能倾座,虚怀只爱才。
一见能倾座:吴迈远诗:“一见愿道意。”《司马相如传》:“一座尽倾。”

盐车虽绊骥(jì),名是汉廷来。
“盐车”句:《战国策》云,骐骥驾盐车,上吴板,迁延负辕而不能进。此用其意,以比李令问官职闲冷。

参考资料:

1、 百度百科.李监宅二首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