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偈 其七十
十方同一等,此是真如寺。里有无量寿,本如无名字。
凡夫不入理,心缘世上事。乞钱买瓦木,盖他虚空地。
却被六贼驱,背却真如智。终日受艰辛,妄想图名利。
如此学道人,累劫终不至。

十方同一等,此是真如寺。里有无量寿,本如无名字。
凡夫不入理,心缘世上事。乞钱买瓦木,盖他虚空地。
却被六贼驱,背却真如智。终日受艰辛,妄想图名利。
如此学道人,累劫终不至。
明神司过岂令冤,暗室由来有祸门。
英明的神灵掌管人间一切是非功过,怎会令它是非不分功过不明?即使是暗室也自有致祸之门。
莫为无人欺一物,他时须虑石能言。
请别以为暗室无人,就可以一掌遮天地!总有那么一天会来到:石头也会说话啊!
参考资料:
1、 郑在瀛.李商隐诗全集 汇编今注简释:崇文书局,2011:1602、 邓中龙.李商隐诗译注·第2卷:岳麓书社,2000:769-771明神司过岂令冤,暗室由来有祸门。
明神:对神的尊称。司过:掌握人的罪过。暗室:谓隐避之处,暗处。
莫为无人欺一物,他时须虑(lǜ)石能言。
石能言:石头能讲话。
参考资料:
1、 郑在瀛.李商隐诗全集 汇编今注简释:崇文书局,2011:1602、 邓中龙.李商隐诗译注·第2卷:岳麓书社,2000:769-771这是一首短诗,在短短的二十八个字中,包含着作者对当前局势的无限痛心。人世间事,错综复杂,诗人在无何奈何之余,只好藉明神以示警,设想到终有一天石亦能言,则一切是非恩怨,自无所遁于天地之间。语极沉痛。一二句谓神明司过,不冤枉好人,不放纵坏人;暗中策谋,乃招祸之门。三四句谓莫因无人知晓而敢于暗中欺人,将来总有一天,真相大白,石亦能为证。
此诗纯为议论,而论中有象,其象则在“暗室欺人”、“石亦能言”;而议中寓情,其情在“岂令”、“由来”、“莫为”、“须虑”,虚字呼应,一气转旋,每转愈深。对此类题目的诗,实在是很难以一般七绝的艺术技巧来衡量了。
参考资料:
1、 郑在瀛.李商隐诗全集 汇编今注简释:崇文书局,2011:1602、 邓中龙.李商隐诗译注·第2卷:岳麓书社,2000:769-7713、 黄世中.类纂李商隐诗笺注疏解 第3册:黄山书社,2009:2278少时陈力希公侯,许国不复为身谋。
从小就发奋图强希望建功立业,以身许国从未想过谋取个人幸福。
风波国跌逝万里,壮心瓦解空缧囚。
在政治风波中跌倒被贬万里之外,壮志瓦解成了未被捆绑的囚徒。
缧囚终老无余事,愿卜湘西冉溪地。
囚居到老也没有其他的事情可做,只愿在潇水冉溪边上选个居处。
却学寿张樊敬侯,种漆南园待成器。
学习那东汉的寿张侯樊重,在南园种上漆树待它成材后制作器物。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2892、 柳宗元 选编:洪迎华、尚永亮.柳宗元集:凤凰出版社,2014年10月:3页少时陈力希公侯,许国不复为身谋。
陈力:贡献才力。希:期望。公侯:古代五等爵位中最高的两级。这里指创建公侯般的业绩。许国:为国家献身,效力。许,应允。为身谋:为自已打算。
风波一跌逝万里,壮心瓦解空缧(lèi)囚。
风波一跌:指在永贞元年(805年)参加革新运动而被贬的事。跌,失足、挫折。逝万里:指被贬谪到遥远的永州。逝,去、往、迁。壮心:雄心壮志。缧囚:被拘禁的囚犯。缧,拘囚犯人的绳索。
缧囚终老无余事,愿卜(bǔ)湘西冉(rǎn)溪地。
余事:以外的事。馀,以后,以外。卜:选择。湘西:潇水西边。柳宗元诗文中常以湘代潇。
却学寿张樊(fán)敬侯,种漆南园待成器。
寿张:地名,即今山东省寿张县。樊敬侯:指东汉人樊重,字君云,汉光武帝的内戚。封寿张侯,死后缢号为“敬”,故又称樊敬侯。种漆南园:据《后汉书》记载,樊重想做器物,但没有木材,便在南园栽种梓树和漆树。当时的人都嘲笑他。日后树长成材,器物终于做成了。嘲笑过他的人都来向他借用。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2892、 柳宗元 选编:洪迎华、尚永亮.柳宗元集:凤凰出版社,2014年10月:3页全诗前四句写被贬前的事情,柳宗元少年得志,21岁考取进士,26岁又中博学宏词科高第,授集贤殿正字,后又任蓝田县蔚,监察御史里行。在“永贞革新”中,他被提升为礼部员外郎,成为改革派中的重要骨干。王叔文集团执政的时间总共半年,真正大刀阔斧改革朝政也不过两、三个月,但却有力打击了弄权的宦官和跋扈的藩镇,革除弊政,打击贪暴,选用贤能,减免赋税,“百姓相聚欢呼大喜”。这在历史上是具有进步意义的。王叔文集团被称为“二王、刘、柳”,这足可见柳宗元在改革派中的地位与影响。他后来在信中自述“于众党人中,罪状最甚”(《寄许京兆孟容书》),也充分表明了他在推动当时的改革斗争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前两句写了年青时的抱负,渴望贡献才力创建公侯般的业绩,决心报效国家不考虑个人的得失。三、四句是对参与“永贞革新”遭到挫折的概写,像一只搏击长空的苍鹰,突遭险遇,“炎风溽暑忽然至,羽翼脱落自摧藏”,变成了“笼鹰”,被贬到遥远的永州,壮心瓦解徒然落得个囚犯的身分。从“超取显美”的朝中命官到流落南荒的谪吏,打击是残酷的,身心都受到摧残,。然而,即使万受摈弃,名列囚籍,也“不更乎其内”,“不变其操”,这就他的胸襟和节操。
后四句写今后的打算,“缧囚终老无馀事,愿卜湘西冉溪地。”囚徒到老没有别的事情可做,只希望在潇水冉溪边选择一块地安居。调子不高,先抑后扬。他喜爱这里的风光“尤绝”,“清莹秀澈,锵鸣金石”,故改“冉溪”为“愚溪”,还在溪边构建“愚堂”,并写了一系列以愚溪为题材的诗文。“却学寿张樊敬侯,种漆南园待成器。”姑且学习寿张侯樊重的榜样,在南园种上漆树,待它长大成材后制做器具。柳宗元在这里引用樊敬侯这一历史典故,表明自己不甘心无所作为,决心像樊重那样,不怕打击嘲笑,经过长期努力,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种漆南园”不过是一个比喻,不仅仅局限于种树,而包括培养人才,“复操为文”等等。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289迟开都为让群芳,贵地栽成对玉堂。
红艳袅烟疑欲语,素华映月只闻香。
剪裁偏得东风意,淡薄似矜西子妆。
雅称花中为首冠,年年长占断春光。
迟开都为让群芳,贵地栽成对玉堂。
迟迟的开放是为了避让百芳,在您的贵府邸栽成每天对着玉堂华院。
红艳袅烟疑欲语,素华映月只闻香。
红牡丹袅挪含烟,依依向人欲语还羞。白牡丹皎洁似与月相融,让人看不见花月的界限,只闻到清香。
剪裁偏得东风意,淡薄似矜西子妆。
东风将你剪裁的如此美丽,淡泊的妆容仿佛西子一般。
雅称花中为首冠,年年长占断春光。
人们雅称你为花中之王,年年的春光都被你占尽了。
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
黄台下种着瓜,瓜成熟的季节,瓜蔓上几长了很多瓜。
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
摘去一个瓜可使其他瓜生长得更好。再摘一个瓜就看着少了。
三摘犹自可,摘绝抱蔓归。
要是摘了三个,可能还会有瓜,但是把所有的瓜都摘掉,只剩下瓜蔓了。
参考资料:
1、 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一):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13-142、 张国动.中国历代讽刺诗选注: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413、 郝洪亮.让青少年受益一生的雅致诗词: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3:209-210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
黄台:台名,非实指。离离:形容草木繁茂。
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
三摘犹自可,摘绝抱蔓(màn)归。
自可:自然可以,还可以。蔓:蔓生植物的枝茎,木本曰藤,草本曰蔓。
参考资料:
1、 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一):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13-142、 张国动.中国历代讽刺诗选注: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413、 郝洪亮.让青少年受益一生的雅致诗词: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3:209-210这首诗形式上为乐府民歌,语言自然朴素,寓意也十分浅显明白。以种瓜摘瓜作比喻,讽谏生母武则天切勿为了政治上的需要而伤残骨肉,伤害亲子。
开始两句描写种瓜黄台下,果实累累。诗人者使用“离离”这一叠词,简括而又形象鲜明地点染出瓜熟时长长悬挂在藤蔓上的一派丰收景象。接着写出“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的植物生长的自然规律。一个“好”一个“稀”,言简意赅,形象鲜明,对比强烈,深刻地揭示出事物生长变化的辩证规律,于轻描淡写中寄托了诗人的深远用意。“三摘犹自可”使用让步修辞手法,以突出“摘绝抱蔓归”的可悲结局。诗人的原意是借以对武后起到讽喻规劝作用,希望她做事留有余地,切勿对亲子一味猜忌、过度杀戮。否则,犹如摘瓜,一摘、再摘,采摘不已,最后必然是无瓜可摘,抱着一束藤蔓回来。
这首诗在格调上比较类似于曹植的那首“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七步诗》)但曹植用豆和豆萁比喻兄弟相煎的情形,而李贤这首诗却是用藤和瓜比喻母子“相煎”。所以,相比于曹诗“相煎何太急”这样激烈的言辞来,李贤的这首《黄台瓜辞》更多的是一种哀惋。他在诗句中也没有办法进行指责,因为“敌人”是自己的母亲。李贤的诗中,并没有太抱怨自己的厄运,而是奉劝母后“三摘犹自可,摘绝抱蔓归”,不要对亲生儿女们赶尽杀绝。
全诗虽只六句三十个字,却表现出一个完整的主题思想。语言平易晓畅,体现了乐府民歌的特色。全诗运用比喻,寓意蕴藉深婉,能收到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艺术效果。
参考资料:
1、 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一):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13-142、 郝洪亮.让青少年受益一生的雅致诗词: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3:209-210烟霞春旦赏,松竹故年心。
郊外院子里烟雾云霞蒸腾的春光,已被我早早欣赏到了。那青翠的松树和竹子,已经寄托了我多年的心愿。
断山疑画障,悬溜泻鸣琴。
断裂的山崖,好像有图画的屏风。悬崖上飞流直下的山泉,发出了弹琴一样动听的响声。
草遍南亭合,花开北院深。
南亭周围的草都长满了,由于花开叶茂,北院显得更幽深了。
闲居饶酒赋,随兴欲抽簪。
不问世事,闲居有很多乐趣,可以尽兴饮酒赋诗。为了追求这种乐趣,我打算弃官归隐。
参考资料:
1、 倪木兴.初唐四杰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28-29页2、 马庆洲 李飞跃 郭金雪.初唐四杰:中华书局,2010年:37页烟霞(xiá)春旦赏,松竹故年心。
郊园:城外的园林。即事,以目前事物为题材作诗。春旦:春天的早晨。旦,一作“早”。松竹:松与竹,喻坚贞的节操。故年心:多年的心愿。
断山疑画障,悬溜(liū)泻鸣琴。
断山:陡峭壁立的高山。画障:有图画的屏风。悬溜:山泉。泻:从上而下流。鸣琴:琴声,喻泉声。
草遍南亭合,花开北院深。
南亭:南边亭子。开:一作“浓”。北院:北面的庭院。
闲居饶酒赋(fù),随兴欲抽簪(zān)。
饶:多。酒赋:指喜好饮酒赋诗。抽簪:谓弃官引退。古时作官的人,须束发整冠,用簪连冠于发,故称引退为“抽簪”。簪,古人用来绾定发髻或冠的长针。
参考资料:
1、 倪木兴.初唐四杰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28-29页2、 马庆洲 李飞跃 郭金雪.初唐四杰:中华书局,2010年:37页这首描写春天的诗写得清新自然、开合有度。全诗不仅仅局限于客观地描写景色,而是更多地融入了作者自己的感受,正如刘勰所说:“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文心雕龙·物色》)
首联表明诗人的心迹,同时也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描写春天,吟咏春天。颔联描写春天的山景、山泉,用画障、鸣琴作比,用“疑”这个表示作者主观感受的词连接,说明两者之间极为相似。虽然没有直接描写色彩、声音的词语,但处处充满艳丽的颜色、动听的音乐;虽然是侧面描写,但比正面描写更能激发想象力,更加兴趣盎然。颈联转入正面描写春天的花草,用“合”、“深”二词渲染春天无处不在,春天的勃勃生机尽现眼前。尾联写诗人游春后的感受,与首联相照应,也抒发了诗人陶醉于大自然、想要回归田园的心志。
整体来看,全诗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相结合,首尾呼应,前后勾连。与其他只作正面描写的诗比起来,如唐代王涯的诗“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在绿波中”(《春游曲》),此诗更加含蓄新颖、耐人寻味。全诗通过描写迷人的满园春色,抒发了诗人想要弃官回归山园的愿望。
参考资料:
1、 杨晓彩 姜剑云.王勃集:三晋出版社,2008年:32-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