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王十三维偶然作十首

:
仲夏日中时,草木看欲燋。田家惜工力,把锄来东皋。
顾望浮云阴,往往误伤苗。归来悲困极,兄嫂共相譊.
无钱可沽酒,何以解劬劳。夜深星汉明,庭宇虚寥寥。
高柳三五株,可以独逍遥。
北山种松柏,南山种蒺藜。出入虽同趣,所向各有宜。
孔丘贵仁义,老氏好无为。我心若虚空,此道将安施。
暂过伊阙间,晼晚三伏时。高阁入云中,芙蓉满清池。
要自非我室,还望南山陲。
野老本贫贱,冒暑锄瓜田。一畦未及终,树下高枕眠。
荷蓧者谁子,皤皤来息肩。不复问乡墟,相见但依然。
腹中无一物,高话羲皇年。落日临层隅,逍遥望晴川。
使妇提蚕筐,呼儿榜渔船。悠悠泛绿水,去摘浦中莲。
莲花艳且美,使我不能还。
浮云在虚空,随风复卷舒。我心方处顺,动作何忧虞。
但言婴世网,不复得闲居。迢递别东国,超遥来西都。
见人乃恭敬,曾不问贤愚。虽若不能言,中心亦难诬。
故乡满亲戚,道远情日疏。偶欲陈此意,复无南飞凫。
草木花叶生,相与命为春。当非草木意,信是故时人。
静念恻群物,何由知至真。狂歌问夫子,夫子莫能陈。
凤凰飞且鸣,容裔下天津。清净无言语,兹焉庶可亲。
黄河流向东,弱水流向西。趋舍各有异,造化安能齐。
妾本邯郸女,生长在丛台。既闻容见宠,复想玄为妻。
刻画尚风流,幸会君招携。逶迤歌舞座,婉娈芙蓉闺。
日月方向除,恩爱忽焉暌。弃置谁复道,但悲生不谐。
羡彼匹妇意,偕老常同栖。
日暮登春山,山鲜云复轻。远近看春色,踟蹰新月明。
仙人浮丘公,对月时吹笙。丹鸟飞熠熠,苍蝇乱营营。
群动汩吾真,讹言伤我情。安得如子晋,与之游太清。
耽耽铜鞮宫,遥望长数里。宾客无多少,出入皆珠履。
朴儒亦何为,辛苦读旧史。不道无家舍,效他养妻子。
冽冽玄冬暮,衣裳无准拟。偶然著道书,神人养生理。
公卿时见赏,赐赉难具纪。莫问身后事,且论朝夕是。
空山暮雨来,众鸟竟栖息。斯须照夕阳,双双复抚翼。
我念天时好,东田有稼穑。浮云蔽川原,新流集沟洫。
裴回顾衡宇,僮仆邀我食。卧览床头书,睡看机中织。
想见明膏煎,中夜起唧唧。
四邻竞丰屋,我独好卑室。窈窕高台中,时闻抚新瑟。
狂飙动地起,拔木乃非一。相顾始知悲,中心忧且栗。
蚩蚩命子弟,恨不居高秩。日入宾从归,清晨冠盖出。
中庭有奇树,荣早衰复疾。此道犹不知,微言安可述。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储光羲

储光羲

储光羲(约706—763)唐代官员,润州延陵人,祖籍兖州。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开元十四年(726年)举进士,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宣、下邽等地县尉。因仕途失意,遂隐居终南山。后复出任太祝,世称储太祝,官至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叛军攻陷长安,被俘,迫受伪职。乱平,自归朝廷请罪,被系下狱,有《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诗,后贬谪岭南。江南储氏多为光羲公后裔,尊称为“江南储氏之祖”。 156篇诗文

猜你喜欢

鸣雁行

:
七月朔方雁心苦,联影翻空落南土。
八月江南阴复晴,浮云绕天难夜行。
羽翼劳痛心虚惊,一声相呼百处鸣。
楚童夜宿烟波侧,沙上布罗连草色。
月暗风悲欲下天,不知何处容栖息。
楚童胡为伤我神,尔不曾任远行人。
江南羽族本不少,宁得网罗此客鸟。

七月朔方雁心苦,联影翻空落南土。
七月北方的大雁心里充满了愁苦,成群结队的飞到南方的土地上。

八月江南阴复晴,浮云绕天难夜行。
八月的江南的天气总是时阴时晴,浮云弥漫整个天空夜里难以飞行。

羽翼劳痛心虚惊,一声相呼百处鸣。
翅膀伤痕累累心里充满恐惧,呼唤一声就能听见四面八方的回应。

楚童夜宿烟波侧,沙上布罗连草色。
楚地的孩童夜间露宿在烟雾笼罩的江水河畔,在沙滩布满了罗网,一直连接到了草丛里。

月暗风悲欲下天,不知何处容栖息。
月色昏暗风儿悲鸣,想从天上飞下来,却不知哪里才是容身栖息之地。

楚童胡为伤我神,尔不曾任远行人。
楚地的孩童啊你为何令我如此伤神,想必你不曾做过远离家乡的行人。

江南羽族本不少,宁得网罗此客鸟。
江南的鸟儿本来有许多,你为何偏要捕捉这远到而来的大雁呢?

七月朔(shuò)方雁心苦,联影翻空落南土。
朔方:古朔方城,位于内蒙古河套地区,原为赵国领地。后为北方寒冷之地的代名。朔气,指北方的寒气。雁心苦:鸿雁内心非常辛苦。联影:联合身影。翻空:翻越天空。在空中翻腾飞翔。落:降落在。南土:南方的土地。南方的疆土。

八月江南阴复晴,浮云绕天难夜行。
八月:农历八月,约合阳历九月。江南:长江以南地区。阴复晴:阴天又晴天。复,再,又。浮云:飘浮的乌云。绕天:环绕天空。难夜行:难于夜间飞行。

羽翼劳痛心虚惊,一声相呼百处鸣。
羽翼:长羽毛的翅膀。劳痛:辛劳疼痛。虚惊:虚假的惊恐。指不必要的惊慌。仅受到惊吓,而无实际遭受灾祸。相呼:互相呼唤。百处:上百个处所。喻许多地方。鸣:回声鸣响。鸣啼,回鸣。

楚童夜宿烟波侧,沙上布罗连草色。
楚童:楚国或楚地的孩童。夜宿:夜间露宿在。烟波:(南方)烟雾笼罩的江湖水面。侧:一侧,旁边。沙上:沙滩上。布罗:布施或布置罗网。连草色:连接着草的颜色。

月暗风悲欲下天,不知何处容栖(qī)息。
月暗:月亮昏暗。风悲:风声悲吟。欲下天:将要降下天空。想要从天而降。何处:什么处所。容:容纳。允许。栖息:栖止休息。

楚童胡为伤我神,尔不曾任远行人。
胡为:胡乱的行为。胡作非为。伤:伤及。伤害。我神:我的精神、精力或神经。尔:你。指楚童。不曾:不曾经。未尝,没有。任:担任。充任。远行人:远途行路的人。

江南羽族本不少,宁得网罗此客鸟。
羽族:长有羽翼的族群。泛指禽鸟类。本:原本。本来。宁得:难道非得。宁,岂,难道。网罗:以竹罗或丝网捕捉。捕捉鱼鸟的器具。罗,张网捕捉。客鸟:作客的禽鸟。外地飞来的鸟。多喻旅人。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送蔡山人

:
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
一乘无倪舟,八极纵远舵。
燕客期跃马,唐生安敢讥。
采珠勿惊龙,大道可暗归。
故山有松月,迟尔玩清晖。

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
我本来就没有放弃俗世,但世人却抛弃了我。

一乘无倪舟,八极纵远舵。
一乘上无尽头的航程,就远纵八极无法回头。

燕客期跃马,唐生安敢讥。
燕客蔡泽极尽荣华,唐举这小子还敢讥笑?

采珠勿惊龙,大道可暗归。
采撷龙下颌的明珠时别把龙惊醒了,可暗暗让其归顺大道而不自知。

故山有松月,迟尔玩清晖。
故乡的山岭有古松明月,等待你一起玩赏清晖。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刘崇德,葛景春.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杜,1997年:628页2、 司马迁.史记.蔡泽传[M].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社,2013.

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

一乘无倪(ní)舟,八极纵我舵(duò)
倪:边际。无倪即无边际。八极:八极:最边我之处。《淮南子·地形》:“八绘之外,乃有八极。”

燕客期跃马,唐生安敢讥。
燕客:燕客两句出自《史记-范帷蔡泽列传补》,蔡泽燕国人,游学于诸侯小大甚众,不遇。唐举曰:‘先生之寿。从今以往者四十三岁。”蔡泽笑谢而去,谓其御者曰:悟持粱刺齿肥,跃马疾驱。怀黄金之印,结紫缓于要,揖让人主之前,食肉富贵,四十三年足矣。”

采珠勿惊龙,大道可暗归。

故山有松月,迟尔玩清晖(huī)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刘崇德,葛景春.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杜,1997年:628页2、 司马迁.史记.蔡泽传[M].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社,2013.
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
一乘无倪舟,八极纵远舵。
燕客期跃马,唐生安敢讥。
采珠勿惊龙,大道可暗归。
故山有松月,迟尔玩清晖。

  前两句说明自己本意并不想弃世,是积极想融入这个社会的,但却被无情的社会抛弃。有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的诗味。

  第三、四两句叙说了自己一旦放下世俗,获得自由,天宽地阔无人能管制,很有点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第五、六句用典,借燕人蔡泽早年不得志,但仍不放弃,最终大器晚成的故事来勉励自己。

  第七、八句运用哲学思想,说明不惊动猎物的猎人才是好猎人,一个好的樵夫不会随意毁坏乔木。

  最后两句说出归隐乡间呼朋唤友,与志同道合者聚集一起也是一种乐趣。

  名家认为“潦倒”一词用在李白身上是恰当的,而《送蔡山人》这诗正是李白在其仕途路上所遭遇的不幸的写照。李白金门传诏,但是在担任供奉翰林后,他与李林甫针锋相对,毫不相让:“戏万乘若僚友,视俦列如草芥”(苏轼《李太白碑阴记》)。他深深憎恶“群沙秽明珠,众草凌芳孤”的黑暗现实,对横行跋扈的权贵和趋炎附势的小人强烈愤慨“奸臣欲窃位,树党自相群”。把批判的矛头直指天子,“殷后乱天纪,楚怀亦己昏。” 他决心披肝沥胆,直谏天子,横批逆鳞。提出十条勤政务本的建议,李隆基不悦,李白被“出宫思过”。他悲愤彷徨,过分高估天子的爱才之心,低估奸臣的诽谤中伤。这条理想道路竟然如此泥泞难行,“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行路难》之一)。结构的巨大跳跃,突兀奇来、不可端倪的诗句间激荡着李白矛盾的内心,他靠诗歌排解郁结胸中的不平之气。他日渐消极,“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行路难》之三),怀着无限惆怅失落和郁闷难抑的苦楚,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冬天的等待,天宝三年春,李白傲然请辞离开长安!“赐金放返”后的李白,悲愤不平,“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赠蔡山人》)。他借酒消愁,“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他一直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在永王再三恭请下,李白从军李璘幕府。他以为自己从此走上从军报国之路,踌躇满志地为李璘出谋划策。“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永王东巡歌》其二)。以至于后来他落得个“长流夜郎”的下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这句诗便是描写李白被赐金放还时其内心的孤独与寂寞,即“尔时情景虽复潦倒”。

  回到《送蔡山人》“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这是李白对世俗的看法,认为自己主观还是积极的,而消极的世道容不下李白本身。李白出长安,游走四方,一句无倪舟,一句纵远舵,道出了游走四方的迷茫,天下之大,何处是我李白的容身之所?燕客期跃马这句笔锋这转,又回到了我本不弃世,这哪是我李白不想干一番事业,我也想像蔡泽一样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那怕我的年纪也像蔡泽一样不在年轻。唐生安敢讥又承接了前句世人自弃我,那些笑我,嘲我,讥我,讽我的人安能如此?为什么自己落到如此境地?自己现在的默默无闻,并不是自己的才能问题,而自己只是一个高明的猎手或是好的樵夫那样,不惊动自己的猎物,不毁损乔木罢了。一时的失意我并不放在心上,我可以回到乡间与朋友到处游玩,等待着时机。因为李白所选定的人生道路,在当时的情况下,是注定要以寂寞与潦倒为伴的,所以除了自己,他是没有人可以依靠的。这也是他之所以在一生中最崇拜的鲁仲连这种独往独来的英雄的原因所在吧。因此他要说“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所以他只能引蔡泽这样的暮年英雄为自己一生的知己。与山间的松月为友,自然而然地暗示当时世态炎凉与人情冷暖,可以想象李白当初在长安待诏翰林任上,他人对其如此奉承殷勤,可是离开京城、身陷囹圄之际,却饱尝了世态炎凉。但是,透过期跃马,勿惊龙,人们可以清楚地感到,李白仍然是历尽挫折,初衷不改。这种乐观主义精神还是十分令人佩服的。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寒夜思友三首·其一

:
久别侵怀抱,他乡变容色。
月下调鸣琴,相思此何极?

久别侵怀抱,他乡变容色。
久别后的孤寂渐渐侵入我的心怀,客居他乡使我脸色变得憔悴不堪。

月下调鸣琴,相思此何极?
夜不成眠,只有在月色之下弹琴相慰,这样的相思之情怎样才能到尽头?

参考资料:

1、 任国绪.初唐四杰诗选.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43

久别侵怀抱,他乡变容色。
侵:侵扰。此处有渐进之义。容色:面容,脸色。容是容貌,色是神色。

月下调鸣琴,相思此何极?
调:整理。何极:什么时候才能终结。

参考资料:

1、 任国绪.初唐四杰诗选.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43
久别侵怀抱,他乡变容色。
月下调鸣琴,相思此何极?

  这首诗写诗人因思念友人而苦苦煎熬,心情焦虑神情憔悴,以弹琴寄托思绪,也难以排遣痛苦。

  首句“久别侵怀抱”,点明写诗的缘起。长久的离别所产生的孤独、乡愁,慢慢地侵入了诗人的怀抱之中,即占据了他的身心,弥漫了他的精神,让他在这种愁思中难以自拔。

  因为久别之思慢慢侵入、充溢情怀,所以就有了第二句:“他乡变容色。”乡愁之苦,可谓是一至于斯。排解愁思的办法之一,是“月下调鸣琴”,即在乡愁最深切之月夜整理琴弦,歌之咏之。

  但是,从下句“相思此何极”来看,这相思仍然是排遣不了的,所以オ有这个感叹。

  这首诗几乎就是直抒胸臆之作,这既是初盛唐之际的唐诗风格,更是王勃的特殊风格,或者说,是由他开创的一种诗风。

参考资料:

1、 苏爱风.王勃诗歌艺术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7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织妇词

:
织妇何太忙,蚕经三卧行欲老。
蚕神女圣早成丝,今年丝税抽征早。
早征非是官人恶,去岁官家事戎索。
征人战苦束刀疮,主将勋高换罗幕。
缫丝织帛犹努力,变缉撩机苦难织。
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
檐前袅袅游丝上,上有蜘蛛巧来往。
羡他虫豸解缘天,能向虚空织罗网。

织妇何太忙,蚕经三卧行欲老。
织妇为什么忙呢,原来蚕种三卧之后就要老了。

蚕神女圣早成丝,今年丝税抽征早。
织妇们诚心祷告蚕神保佑蚕儿早点出丝,因为今年官家要提前抽征丝税。

早征非是官人恶,去岁官家事戎索。
今年提前征税并不是因为官员横征暴敛,而是去年发动了战争。

征人战苦束刀疮,主将勋高换罗幕。
打仗艰苦,丝织品可供伤兵包扎伤口,也可制成丝罗帐幕赏给军功赫赫的将军。

缫丝织帛犹努力,变缉撩机苦难织。
一般的缲丝织作本来已够费力的了,织有花纹的绫罗更是难上加难。

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
拨动织机、变动丝缕,在织品上挑出花纹极为不易,需要很高的工艺水平。

檐前袅袅游丝上,上有蜘蛛巧来往。
培养挑纹能手实为不易,竟有巧女因手艺出众为娘家羁留而贻误青春。在檐前飘动的丝网上,蜘蛛来回爬动。

羡他虫豸解缘天,能向虚空织罗网。
羡慕这小虫儿纯出天性,可以自由编制罗网啊!

织妇何太忙,蚕经三卧行欲老。
蚕经三卧行欲老:蚕有眠性,文中的蚕种三卧之后进入四眠,四眠后即上簇结茧。古织妇往往亦为蚕妇,所以要提前做准备。

蚕神女圣早成丝,今年丝税抽征早。
蚕神女圣:古代传说黄帝妃嫘祖是第一个发明养蚕抽丝的人,民间奉之为蚕神,诗中称她为“蚕神女圣”。丝税:唐代纺织业极为发达,荆、扬、宣、益等州均设置专门机构,监造织作,征收捐税。

早征非是官人恶,去岁官家事戎(róng)索。
戎索:本义为戎法,此处引申为战事。

征人战苦束刀疮,主将勋高换罗幕(mù)
罗幕:即丝罗帐幕。

缫丝织帛犹努力,变缉撩机苦难织。

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

檐前袅(niǎo)袅游丝上,上有蜘蛛巧来往。
袅袅:摇曳、飘动的样子。

羡他虫豸(zhì)解缘天,能向虚空织罗网。

织妇何太忙,蚕经三卧行欲老。
蚕神女圣早成丝,今年丝税抽征早。
早征非是官人恶,去岁官家事戎索。
征人战苦束刀疮,主将勋高换罗幕。
缫丝织帛犹努力,变缉撩机苦难织。
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
檐前袅袅游丝上,上有蜘蛛巧来往。
羡他虫豸解缘天,能向虚空织罗网。
  此诗作于元和十二年(817),为《乐府古题》十九首之一。虽然属于“古题”,却合乎白居易对新乐府的要求。即“首句标其目”,开宗明义;“其辞质而径”,见者易谕;“其事核而实”,采者传信;“总而言之,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此诗以荆州首府江陵为背景,描写织妇被剥削被奴役的痛苦。全篇仅一百一十字,却由于层次丰富,语言简练,显得义蕴深厚,十分耐读。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秋夜板桥浦泛月独酌怀谢脁

:

天上何所有,迢迢白玉绳。
斜低建章阙,耿耿对金陵。
汉水旧如练,霜江夜清澄。
长川泻落月,洲渚晓寒凝。
独酌板桥浦,古人谁可征。
玄晖难再得,洒酒气填膺。

天上何所有,迢迢白玉绳。
夜半天上何所有,只有这遥远的玉绳星白光闪闪。

斜低建章阙,耿耿对金陵。
继而又斜挂在建章宫门前,低吐地对着钟山。

汉水旧如练,霜江夜清澄。
寒江夜来显得更加清澈,静水依旧像一条素练。

长川泻落月,洲渚晓寒凝。
天将晓时川流不息的长江水像要把落月也泻到大海。沙洲上还凝结着夜里的秋寒。

独酌板桥浦,古人谁可征。
我独目酌酒在板桥浦,寻找着古人描写这里的诗篇。

玄晖难再得,洒酒气填膺。
可惜谢朓这样的诗人再也不得见了,洒酒江上惆帐填满胸间。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4222、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830-832

天上何所有,迢(tiáo)迢白玉绳。
玉绳:星宿名,李善《文选》注引《春秋元命苞》说,玉衡北两星为玉绳星。

斜低建章阙(què),耿(gěng)耿对金陵。
建章:宫殿名,南朝宋时建。

汉水旧如练,霜江夜清澄(chéng)
汉水:即汉江,长江最长支流,源出今陕西西南宁强县,流经湖北,在武汉注入长江。这里即借指长江。霜江:此指长江。

长川泻落月,洲渚晓寒凝。
洲渚:水中小块陆地。

独酌(zhuó)板桥浦,古人谁可征。
“独酌”二句:谢朓有《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诗。徵:即”征“。

玄晖(huī)难再得,洒酒气填膺(yīng)
玄晖:即谢朓。《南齐书》:谢朓,字玄晖,陈郡阳夏人。少好学,有美名,文章清丽。洒酒:一作“洒泪”。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4222、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830-832

天上何所有,迢迢白玉绳。
斜低建章阙,耿耿对金陵。
汉水旧如练,霜江夜清澄。
长川泻落月,洲渚晓寒凝。
独酌板桥浦,古人谁可征。
玄晖难再得,洒酒气填膺。

  此诗的前四句写秋夜天宇和金陵远景。起首二句:“天上何所有?迢迢白玉绳。”一问一答,天真活泼,明快自然,饶有民歌风味。诗人仰望秋空,看到在这寥廓空明的天宇上远远地闪烁着两颗银亮的玉绳星。三四两句写玉绳星照耀下的金陵城。诗人放眼远眺,但见玉绳星斜斜地、低低地嵌镶在建章宫高大的楼阙旁边,发出格外耀目的光芒,对着整个金陵古城。这四句从大处落墨,先写天空,后写地面,连接自然,展现出碧海般的青天,白玉般的明星,以及星光照耀下的金陵城巍峨宫阙的剪影,境界空阔高远,正融注了诗人秋夜泛月时那种萧散自然、风流自赏的意绪。如果更深细地品味,这四句诗已隐隐透露,出怀念前代诗人谢朓的情思。谢朓《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诗中,有“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苍苍……金波丽鳷鹊,玉绳低建章”等写景佳句,李白诗的三、四句,显然是有意点化了谢诗,借以寄寓对谢朓的缅怀、追慕。而且,这两颗璀灿的玉绳星,一颗斜照建章阙,一颗耿对金陵城,仿佛具有象征的意蕴。它们在浩渺秋空中互相映照,仿佛正是谢朓、李白这两位古今相通、精神契合的天才诗人的化身。

  中间四句写秋江月色。这里“汉水”借指长江。诗人不说“长江”而说“汉水”,是为了避免同下句“霜江”字面重复和音声相混。在板桥浦信步泛月的李白,俯视着脚下的大江,但见清澄的江水静静地流淌着,像是一条银光闪烁的白练。此刻,谢朓描写大江黄昏美妙景色的诗句“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自然跳上心头。对景吟诗,使他产生一种悠然神远的感变,仿佛自己已超越古今的界限,同小谢一起联袂步月,同赏秋江美景,推心置腹地纵论人生、品评诗文了。李白整个身心都沉浸在与古人神游的幻想境界里,以致忘怀了一切。他久久地凝望着明月逐渐西斜,月光如乳汁般倾泻在长江之中。直到月落星隐,天将破晓,朝雾弥漫洲渚,寒气侵袭发肤。这四句写秋江月色,明丽皎洁,清幽飘逸,动静相生,空灵迷人。而在这幅秋江月色图中,隐然一含情凝眺之人呼之欲出。这里表现出他的神态和心绪的变化:先是缅怀遐想古人,继而是与古人神游的畅快,接着是从遐想中醒悟过来发觉古人不可得见的寂寞与怅惘,这四句妙在不是静态的寓情于景和情景交融,而是从时间和景色的变化之中暗示出诗人复杂微妙的心理变化,不着痕迹,纯乎天籁。

  最后四句点明题旨,直抒胸臆。诗人在板桥浦自斟自酌,没有知音同欢共饮,虽追慕谢朓,但毕竟相隔数百年,谁也不能把古人找回来。而在当今现世,像谢玄晖这样才华高妙、志趣相投的人,是很难得再遇到的。想到这里,诗人深深感到孤独寂寞,挥杯洒酒无心再饮。一股悲凉抑郁之气,充满了他的胸中。结句暗用梁代诗人江淹《恨赋》“置酒欲饮,悲来填膺”句意,而融化无迹,如同己出。至此,诗人不仅婉曲尽致地抒写了对古人的缅怀遐思,而且借痛感斯人之不可复遇,宣泄出世无知音的深沉感喟。

参考资料:

1、 宋绪连.李白低首谢宣城[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03.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