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花

:
琼花今日多从辩,玉蕊唐人早有诗。
天上神仙曾枉驾,世间草木敢连枝。
无风亦识飘香处,有眼谁看堕地时。
三十年来成一梦,摩挲石刻鬓添丝。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郑损

郑损,唐诗人。 唐郑州荥阳人,生卒年不详。字庆远,郡望荥阳(今属河南),郑处冲子。初任推官。僖宗光启时,累官中书舍人。二年(886),沙陀军入长安,损随僖宗避难兴元。寻知礼部贡举,后官至礼部尚书。事迹散见《唐摭言》卷八、《太平广记》卷一八三、《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五上》。《全唐诗》存诗6首。 8篇诗文

猜你喜欢

绝句漫兴九首·其四

:
二月已破三月来,渐老逢春能几回。
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

二月已破三月来,渐老逢春能几回。
二月已过,三月来临;人渐渐老了,像这样的春天还能遇到几回?

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
不要忧思身外无数烦恼之事,且把眼前的杯中美酒饮尽。

二月已破三月来,渐老逢春能几回。

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
莫:不要。思:想,忧思。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霁雪 / 韩舍人书窗残雪

:
风卷寒云暮雪晴,江烟洗尽柳条轻。
檐前数片无人扫,又得书窗一夜明。

风卷寒云暮雪晴,江烟洗尽柳条轻。
大风卷走寒冷的云朵,昨晚虽然下了雪但今天天气晴朗了。江边的烟雾一扫而空,于是柳树的枝条显得更加轻盈。

檐前数片无人扫,又得书窗一夜明。
(诗人目光所及处)屋檐下几片空地的积雪没有人打扫,(诗人挑灯夜读)不经意间,又是一个晚上过去。

风卷寒云暮雪晴,江烟洗尽柳条轻。
檐前数片无人扫,又得书窗一夜明。

  首句点出残雪产生的背景。

  “风卷寒云”既是雪后天晴的征兆,又是次句“江烟洗尽柳条轻”的基础。大风卷走寒云,也将江面上的云烟雾气一扫而空,又吹落了柳枝上的积雪,使柳枝轻摆。雪晴在天“暮”之时,为结句“一夜明”作了极好的铺垫。

  次句意境清朗,容量很大。雪后天晴,烟云荡尽,江天高朗明净,江边柳条轻盈,随风婀娜摆动。“洗”字,“轻”字,用得极为准确。原来江面上霰雪纷纷,白雾蒸腾;现在一下廓清,纤尘不染,仿佛洗过的一般。原来柳枝低垂,没精打彩,不胜积雪之重压;如今一旦卸下重负,感到特别轻松,显得特别轻盈。如此一来,雪的世界当然已不复存在,只留下一些残余的踪迹了。这么纷繁的意象,仅用了七个字,真是精炼至极。

  三句转笔蓄势。目光由远处转向近处,范围从整个江郊转向韩舍人的檐前,景象从壮阔转向细微。“数片”说明雪之残存不多,故只得“一夜明”;“无人扫”突出环境之幽雅清静,故能映雪夜读。如此蓄足笔势,结句的出现便如顺水之舟了。结句“又得书窗一夜明”仍紧扣住“残雪”写想象中之虚景。说明雪还没有融尽,檐前还保留一点洁白的残雪,想象着它的反光映照在书窗上,显得环境格外清幽,可以像晋代孙康那样映雪夜读。但可惜只得一夜享受,明天残雪一化,雪的踪迹全无,就不能再有这种享受了。表达对残雪充满无限喜悦留恋的心情。据《尚友录》载:“晋孙康,京兆人。性敏好学,家贫无油,于冬月尝映雪读书。”此句暗用其事,还兼有赞美韩舍人刻苦好读之意。如此用典,咸淡自知,却了无痕迹,真是进入了化境。

参考资料:

1、 《唐诗鉴赏辞典补编》.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年6月版,第177-178页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题招提寺

:
招提精舍好,石壁向江开。
山影水中尽,鸟声天上来。
一灯传岁月,深院长莓苔。
日暮双林磬,泠泠送客回。

招提精舍好,石壁向江开。
招提精舍地势好,石壁陡峭向江开。

山影水中尽,鸟声天上来。
山影深深水中映.鸟声遥遥天上来。

一灯传岁月,深院长莓苔。
明灯一盏传岁月,深院无人长莓苔。

日暮双林磬,泠泠送客回。
日暮山中万物静,磐声清越送客回。

参考资料:

1、 蒋述卓《禅诗三百首赏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第61页

招提精舍好,石壁(bì)向江开。
招提:梵语“四方”之译音,本应译为“招斗提奢”,误省作“招提”。“招提”一般作为寺名。精舍:旧时书斋、学舍,集生徒讲学之所。后亦称僧、道居住或讲法之所为精舍。此处为后一意。

山影水中尽,鸟声天上来。

一灯传岁月,深院长莓苔。

日暮双林磬(qìng),泠泠送客回。
双林:即娑罗双树之林,原为释迦涅檠之处,后借指极乐净土。泠泠:形容磐声之清越。

参考资料:

1、 蒋述卓《禅诗三百首赏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第61页
招提精舍好,石壁向江开。
山影水中尽,鸟声天上来。
一灯传岁月,深院长莓苔。
日暮双林磬,泠泠送客回。
  奔逝的大江边,耸峙着一座山峰,峰顶上陡起一道石壁,这就是招提精舍。由于其地势峻峭,作者一见便为之叫好。这是非常人所选择的构造屋宇的地址,也是常人不轻易涉足的领域。接着,作者既写山寺的独特环境,又语带禅机地写僧人进入的禅境。山影既可在水中消尽,则一切幻象与妄念亦可消逝在水中;天上既可传来乌声,这绝顶之上则或许亦可闻见天国妙音。一盏孤灯伴僧人渡过漫漫岁月,而菩提般若之智也如灯火代代相传。深院莓苔自然是外人久所不至而生成。目色已暮,这方外之地更觉清静,磬声泠泠,替寺僧送走来访之客。这一片清静、超脱,只属于那些深入禅道的人。

参考资料:

1、 蒋述卓《禅诗三百首赏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第62页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寄远

:
欲忘忘未得,欲去去无由。
两腋不生翅,二毛空满头。
坐看新落叶,行上最高楼。
暝色无边际,茫茫尽眼愁。

欲忘忘未得,欲去去无由。
想忘也忘不了,想离去也没有理由。

两腋不生翅,二毛空满头。
身上长不出翅膀,黑白相间的头发长满了头。

坐看新落叶,行上最高楼。
因为看新落的树叶,我上了最高的楼。

暝色无边际,茫茫尽眼愁。
傍晚的颜色没有边际,两眼茫茫然充满了愁绪。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 / 浮舟过滕逸人别业

:
水亭凉气多,闲棹晚来过。涧影见松竹,潭香闻芰荷。
野童扶醉舞,山鸟助酣歌。幽赏未云遍,烟光奈夕何。

水亭凉气多,闲棹晚来过。涧影见松竹,潭香闻芰荷。
夏日的水亭格外凉爽,水中倒映着藤萝青竹,潭间散发出芰荷的芳香。

野童扶醉舞,山鸟助酣歌。幽赏未云遍,烟光奈夕何。
村野小童扶着醉步蹒跚的老翁,山间的鸟儿欢叫助人高歌。如此清爽幽静、怡然自得的境界,使人游赏忘返。

水亭凉气多,闲棹(zhào)晚来过。涧(jiàn)影见松竹,潭来闻芰(jì)荷。
芰:菱角。两角的是菱,四角的为芰。

野童扶醉舞,山鸟助酣(hān)歌。幽赏未云遍,烟光奈夕何。
云:助词,无实义。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