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幸礼部尚书窦希玠宅

:
北阙垂旒暇,南宫听履回。天临翔凤转,恩向跃龙开。
兰气薰仙帐,榴花引御杯。水从金穴吐,云是玉衣来。
池影摇歌席,林香散舞台。不知行漏晚,清跸尚裴徊。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沈佺期

沈佺期

沈佺期(约656 — 约715),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安阳市内黄县)人,祖籍吴兴(今浙江湖州)。 唐代诗人。与宋之问齐名,称“ 沈宋 ”。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坐交张易之,流驩州。稍迁台州录事参军。神龙中,召见,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开元初卒。 146篇诗文

猜你喜欢

黄鹤楼

: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只留下空荡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白云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暮色渐渐漫起,哪里是我的家乡?江面烟波渺渺让人更生烦愁!

参考资料:

1、 李静 等 .唐诗宋词鉴赏大全集 .北京 :华文出版社 ,2009 :144 .2、 于非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 .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楼:故址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民国初年被火焚毁,1985年重建,传说古代有一位名叫费祎的仙人,在此乘鹤登仙。昔人:指传说中的仙人子安。因其曾驾鹤过黄鹤山〔又名蛇山〕,遂建楼。乘:驾。去:离开。空:只。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返:通返,返回。空悠悠:深,大的意思悠悠:飘荡的样子。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qī)萋鹦(yīng)(wǔ)洲。
悠悠:飘荡的样子。晴川:阳光照耀下的晴明江面。川,平原。历历:清楚可数。汉阳:地名,在黄鹤楼之西,汉水北岸。萋萋:形容草木茂盛。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昌县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乡关:故乡家园。烟波:暮霭沉沉的江面。

参考资料:

1、 李静 等 .唐诗宋词鉴赏大全集 .北京 :华文出版社 ,2009 :144 .2、 于非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 .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亮而不拗口。真是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传说李白登此楼,目睹此诗,大为折服。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严沧浪也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此为第一。足见诗贵自然,纵使格律诗也无不如此。历代写黄鹤楼的诗很多,但崔颢的一首七律,人称最佳,请看他是怎样写的: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之所以成为千古传颂的名篇佳作,主要还在于诗歌本身具有的美学意蕴。

  一是意中有象、虚实结合的意境美。诗从楼的命名之由来着想,借传说落笔,然后生发开去。仙人跨鹤,本属虚无,现以无作有,说它“一去不复返”,就有岁月不再、古人不可见之憾;仙去楼空,唯余天际白云,悠悠千载,正能表现世事茫茫之慨。诗人这几笔写出了那个时代登黄鹤楼的人们常有的感受,气概苍莽,感情真挚。

  二是气象恢宏、色彩缤纷的绘画美。诗中有画,历来被认为是山水写景诗的一种艺术标准,《黄鹤楼》也达到了这个高妙的境界。首联在融入仙人乘鹤的传说中,描绘了黄鹤楼的近景,隐含着此楼枕山临江,峥嵘缥缈之形势。颔联在感叹“黄鹤一去不复返”的抒情中,描绘了黄鹤楼的远景,表现了此楼耸入天际、白云缭绕的壮观。颈联游目骋怀,直接勾勒出黄鹤楼外江上明朗的日景。尾联徘徊低吟,间接呈现出黄鹤楼下江上朦胧的晚景。诗篇所展现的整幅画面上,交替出现的有黄鹤楼的近景、远景、日景、晚景,变化奇妙,气象恢宏;相互映衬的则有仙人黄鹤、名楼胜地、蓝天白云、晴川沙洲、绿树芳草、落日暮江,形象鲜明,色彩缤纷。全诗在诗情之中充满了画意,富于绘画美。

  前人有“文以气为主”之说,此诗前四句看似随口说出,一气旋转,顺势而下,绝无半点滞碍。“黄鹤”二字再三出现,却因其气势奔腾直下,使读者“手挥五弦,目送飞鸿”,急忙读下去,无暇觉察到它的重叠出现,而这是律诗格律上之大忌,诗人好像忘记了是在写“前有浮声,后须切响”、字字皆有定声的七律。试看:首联的五、六字同出“黄鹤”;第三句几乎全用仄声;第四句又用“空悠悠”这样的三平调煞尾;亦不顾什么对仗,用的全是古体诗的句法。诗人未必是有意在写拗律,但他跟后来杜甫的律诗有意自创别调的情况也不同,是知之而不顾,如《红楼梦》中林黛玉教人做诗时所说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在这里,崔颢是依据诗以立意为要和“不以词害意”的原则去进行实践的,所以才写出这样七律中罕见的高唱入云的诗句。此外,双声、叠韵和叠音词或词组的多次运用,如“黄鹤”、“复返”等双声词,双声词组,“此地”,“江上”等叠韵词组,以及“悠悠”、“历历”、“萋萋”等叠音词,造成了此诗声音铿锵,清朗和谐,富于音乐美。

  此诗写得意境开阔、气魄宏大,风景如画,情真意切。且淳朴生动,一如口语,不能不令人叹为观止。这一首诗不仅是崔颢的成名之作、传世之作,也为他奠定了一世诗名的基础。下这样的结论绝不是哪一个人,更不是我硬要往开封人脸上贴金。《唐诗三百首》是后人对唐诗的选集,就把崔颢这首诗列为七律诗中的第一首。可见对此诗的器重。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记李白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崔颢此作,为之敛手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有人说此说或出于后人附会,未必真有其事。但我以为也决非全部子虚乌有,李白写的有关黄鹤楼的诗,我手头就有两首:一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另一首为《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虽都与黄鹤楼有关,然皆另有所托,并非完全写景。同时他的《鹦鹉洲》前四句“鹦鹉东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与崔诗句法何其相似。其《登金陵凤凰台》诗亦如此,都有明显仿崔诗格调的痕迹。因此,既如“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两句非李白之言,承认崔诗绝好,对于李白来说还是可以认定的。《沧浪诗话》(严羽)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虽然有争议,如胡应麟称杜甫的《登高》为古今七律之冠,但也确是代表大家意见的中肯之语。这样一来,崔颢的《黄鹤楼》名气就更大了。

  以丰富的想象力将读者引入远古,又回到现实种种情思和自然景色交融在一起,有谁能不感到它的凄婉苍凉。这首诗历来为人们所推崇,被列为唐人七律之首。

  传说李白壮年时到处游山玩水,在各处都留下了诗作。当他登上黄鹤楼时,被楼上楼下的美景引得诗兴大发,正想题诗留念时,忽然抬头看见楼上崔颢的题诗。

参考资料:

1、 蔡义江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367-368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明神

:
明神司过岂令冤,暗室由来有祸门。
莫为无人欺一物,他时须虑石能言。

明神司过岂令冤,暗室由来有祸门。
英明的神灵掌管人间一切是非功过,怎会令它是非不分功过不明?即使是暗室也自有致祸之门。

莫为无人欺一物,他时须虑石能言。
请别以为暗室无人,就可以一掌遮天地!总有那么一天会来到:石头也会说话啊!

参考资料:

1、 郑在瀛.李商隐诗全集 汇编今注简释:崇文书局,2011:1602、 邓中龙.李商隐诗译注·第2卷:岳麓书社,2000:769-771

明神司过岂令冤,暗室由来有祸门。
明神:对神的尊称。司过:掌握人的罪过。暗室:谓隐避之处,暗处。

莫为无人欺一物,他时须虑(lǜ)石能言。
石能言:石头能讲话。

参考资料:

1、 郑在瀛.李商隐诗全集 汇编今注简释:崇文书局,2011:1602、 邓中龙.李商隐诗译注·第2卷:岳麓书社,2000:769-771
明神司过岂令冤,暗室由来有祸门。
莫为无人欺一物,他时须虑石能言。

  这是一首短诗,在短短的二十八个字中,包含着作者对当前局势的无限痛心。人世间事,错综复杂,诗人在无何奈何之余,只好藉明神以示警,设想到终有一天石亦能言,则一切是非恩怨,自无所遁于天地之间。语极沉痛。一二句谓神明司过,不冤枉好人,不放纵坏人;暗中策谋,乃招祸之门。三四句谓莫因无人知晓而敢于暗中欺人,将来总有一天,真相大白,石亦能为证。

  此诗纯为议论,而论中有象,其象则在“暗室欺人”、“石亦能言”;而议中寓情,其情在“岂令”、“由来”、“莫为”、“须虑”,虚字呼应,一气转旋,每转愈深。对此类题目的诗,实在是很难以一般七绝的艺术技巧来衡量了。

参考资料:

1、 郑在瀛.李商隐诗全集 汇编今注简释:崇文书局,2011:1602、 邓中龙.李商隐诗译注·第2卷:岳麓书社,2000:769-7713、 黄世中.类纂李商隐诗笺注疏解 第3册:黄山书社,2009:2278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游襄阳怀孟浩然

:
楚山碧岩岩,汉水碧汤汤。
秀气结成象,孟氏之文章。
今我讽遗文,思人至其乡。
清风无人继,日暮空襄阳。
南望鹿门山,蔼若有余芳。
旧隐不知处,云深树苍苍。

楚山碧岩岩,汉水碧汤汤。
楚山的青翠山峰巍峨耸立,汉水的碧波浩浩荡荡。

秀气结成象,孟氏之文章。
山水的灵秀凝聚成为气象,在孟浩然手下变成文章诗句。

今我讽遗文,思人至其乡。
今天我吟咏孟浩然流传下来的诗篇,好像来到他的家乡。

清风无人继,日暮空襄阳。
清风没有人继承,日暮下只留下襄阳。

南望鹿门山,蔼若有余芳。
向南遥望鹿门山,仿佛闻到了山中树木花草的香气。

旧隐不知处,云深树苍苍。
不知他隐居何处,只知道在那云树苍茫处。

参考资料:

1、 袁湘生著.白居易诗词新释:经济日报出版社,,2014.07:第145页2、 霍松林,白居易诗选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59年07月第1版,第231页

楚山碧岩岩,汉水碧汤(shāng)(shāng)
岩岩:高耸貌。汤汤:浩荡貌。

秀气结成象,孟汤之文章。
象:形象,有形之物。

今我讽遗文,思人至其乡。
讽遗文:吟咏孟浩然流传下来的诗篇。

清风无人继,日暮空襄阳。

南望鹿门山,蔼(ǎi)若有余芳。

鹿门山:在襄阳城东南,孟浩然曾隐居于此。蔼:树木茂盛貌。

旧隐不知处,云深树苍苍。

参考资料:

1、 袁湘生著.白居易诗词新释:经济日报出版社,,2014.07:第145页2、 霍松林,白居易诗选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59年07月第1版,第231页
楚山碧岩岩,汉水碧汤汤。
秀气结成象,孟氏之文章。
今我讽遗文,思人至其乡。
清风无人继,日暮空襄阳。
南望鹿门山,蔼若有余芳。
旧隐不知处,云深树苍苍。

  该诗首联山水相对,第二联接前联之笔,由描写山水转入对孟氏诗文进行赞誉。第三联写明白氏来襄阳的原因,第四联描写了故居的坏境,末二联承接第四联的情绪,将诗人内心的情感传达下来。全诗前半部分写景叙事较为理性,后半部分毫无过渡地陡然转入感性的喟叹,表达了诗人内心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首联山水相对,“楚山”与“汉水”扣题,点明了作者描写的地方不是别处,而是位于楚地的“襄阳”。二句皆以“碧”字来形容当地山水之色泽,初看觉得重复,但当细品后文内容,这一反复出现的“碧”字却有着强调的意味,它体现出天地间一片青绿的美景 ,令人遥想到孟氏诗歌的景物色彩.以及能由此体味到他那清丽的诗风。而其后以“岩岩”突出山之险峻,“汤汤”展现水之奔流浩荡,铺绘出颇具气势的襄阳山水。此联二句描写清秀壮阔的景色,“赋”中带“兴”,不仅向读者展现出当地的秀丽美景,亦对后文赞誉孟氏涛文奠定气氛,可谓是一举两得。

  居其境,怀其人。诗歌第二联接前联之笔,由描写山水转入对孟氏诗文进行赞誉;如此壮丽的山水聚结而成的气象.正是孟氏诗文所散发出来的气势与风格。

  前二联由彼及此,由景及人,衔接过渡极为自然,在景物的画卷中体味孟氏之作;虽未能多读孟氏诗作之人,亦能经由此景联想到其作品之风味。

  第三联似有说明白氏来襄阳的原因:因诵读他留下来的作品而思念他,来到他的故乡。能令一个人由读其文而产生“至其乡”的想法的,其涛文必是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此二句文辞平白,直书其事,却在字句间深蕴了对孟氏的景仰,而且。亦可从侧面使人感受到孟氏涛文所具有的魅力。

  然而,来到孟氏故里的白居易所生发的极大感触又是什么,白氏在第四联中对孟氏之后再继无人的现状怅惘愁叹。再也没有谁的作品能如孟氏的诗文那般。散发出清淡畅逸之气。这样的心境有些苍凉和无望,就像日暮时分所带给人的感觉一般;而这样的诗坛。也像夕阳中空荡的襄阳城那样清冷。前句书写感想,后句以带有空凉之气的日暮景色烘托心境,作者的情绪,顿时由前三联对孟氏的高誉跌入了对后继无人的慨叹之中。

  末二联承接第四联的情绪而有所平缓。襄阳城东南面的鹿门山曾是孟浩然隐居的地方。于今当白氏南望此山之时,草木郁郁葱葱,好像还有当年留下来的芳草树木,好像还有当时隐者留下来的余韵。但这一切都只是好像。事实是,旧时的隐者已寻不到踪迹。只留下望不到边的苍郁林木。寻隐者之踪影不见,是令人失落之事;但对于白氏来说,真正的失落是在这世上,再也寻不到如“旧隐”孟浩然一样,能创作出那般清逸诗篇的人。惟留下一片苍茫。末句“云深树苍苍”颇有些以实写虚之笔;虽然触目所见的是林木莽莽,但心中所感受到的,实则是“旧隐不知处”而“清风无人继”的空空荡荡。

  全诗可以对半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写景叙事较为理性,对孟氏诗文进行了类比和高度赞誉.字里行间令人能够想见孟氏诗文的风格与成就,感受到白氏对孟氏深深的景仰。而后半部分毫无过渡地陡然转入感性的喟叹之中。景物从壮阔清丽变为苍茫空旷;情绪从赞誉落人无人继之的伤感中。虽只是欲借诗抒发个人情绪,但这一前一后的截然变化和情绪一高一低的对比,却使得无论是赞誉仰慕还是伤感慨叹,都抒发有力,情绪随之跌宕,对诗作者所表达的赞与叹皆感受深刻。

参考资料:

1、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白居易诗文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08,第62页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江行无题一百首·其九十八

:
万木已清霜,江边村事忙。
故溪黄稻熟,一夜梦中香。

万木已清霜,江边村事忙。
秋天到了,树叶上已有寒霜,江边的稻子也已成熟,农民们正在忙着收割。

故溪黄稻熟,一夜梦中香。
此时家乡苕溪两岸,也是稻熟金黄了吧,昨夜睡梦中还闻到金谷飘香呢!

万木已清霜(shuāng),江边村事忙。
清霜:寒霜;白霜。

故溪黄稻熟,一夜梦中香。

万木已清霜,江边村事忙。
故溪黄稻熟,一夜梦中香。
  此诗是作者在乾宁(894-898)年间因宰相王抟的倒台而被牵连,由中书舍人被贬为抚州(今江西抚州市)司马时,到抚州就任途中写下的。他伫立船头,目睹两岸万物洒上了一层薄霜,江边已是农事繁忙。被贬的孤愁加上萧肃的秋色,此时此地,不能不令人感触重重。作者自然也会想到家乡稻熟的情景。眼前的景物使他对故乡心往神驰,“一夜梦中香”就是当时心境的写照。至于是作者在梦中回到故乡,尽闻稻香扑鼻,还是阵阵秋风从远方把故乡的稻香吹到“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游子梦中,这倒是无足轻重的,可以把自由想象的天地留给读者。令人拍案叫的是,全诗四句,无一字言思乡,而思乡之情自现。“一夜梦中香”一句,生动、新颖、充满感情,余味无穷,把相思写透、写绝了。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这便是作者善酿浓醇诗味之功力所致。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花非花

: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花非花,雾非雾。
像花而不是花,似雾而不是雾。

夜半来,天明去。
半夜时到来,天明时离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来时仿佛美好的春梦能有多少时间呢?

去似朝云无觅处。
离去时又像清晨的云彩散去无处寻觅。

参考资料:

1、 李济洲 .全唐诗佳句赏析 :太白文艺出版社 ,1999年 .2、 中国文学网(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办) [引用日期2012-06-20] .3、 白居易《花非花》试释:黄钺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1期4、 白居易《花非花》再辨:谢虹光 -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5、 白居易的《花非花》:文青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3年04期6、 吴功正;琵琶声声 激越动人——谈《琵琶行》的艺术特色[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7、 花非花:麦子 - 《文苑(经典美文)》,2009年10期

花非花,雾非雾。
花非花:《花非花》之成为词牌始于此诗。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来如:来时。几多时:没有多少时间。

去似朝云无觅处。
去似:去了以后,如早晨飘散的云彩,无处寻觅。朝(zhāo)云:此借用楚襄王梦巫山神女之典故。

参考资料:

1、 李济洲 .全唐诗佳句赏析 :太白文艺出版社 ,1999年 .2、 中国文学网(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办) [引用日期2012-06-20] .3、 白居易《花非花》试释:黄钺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1期4、 白居易《花非花》再辨:谢虹光 -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5、 白居易的《花非花》:文青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3年04期6、 吴功正;琵琶声声 激越动人——谈《琵琶行》的艺术特色[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7、 花非花:麦子 - 《文苑(经典美文)》,2009年10期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这首诗通篇都是隐语,主题当是咏官妓。当时各级官府都有一定数目的娟妓,供那些腐朽的官僚们驱使。首句“花非花”是说官妓的容颜如花,但又并非真花。次句“雾非雾”中“雾”字是双关。借“雾”为“婺”。“婺女”即女宿星。因官妓女性,上应女宿,但又并非云雾之雾。 “夜半来,天明去”既是咏星,也是说人。语意双关,而主要是说人。官妓不同于一般的妓女,更不同于正式的妻子,她们与官僚之间互为依存,但关系又不便十分密切,只能以夜来明去为限,可谓会短别长。故末二句发出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卜的感叹。上句言会短,下句言别长。其中“梦”、“朝云”的描写是借用宋玉《高唐赋》、《神女赋》中关于楚王与巫山神女梦中相会的典故,以喻男女之幽会。因为语言文字运用得巧妙,把男女欢爱之事抒写得很含蓄,富于诗意。

  语意双关,富有朦胧美是这首小诗的最大特点。雾、春梦、朝云,这几个意象都是朦胧、飘渺的,意象之间又故意省略了衔接,显出较大的跳跃性,文字空灵,精炼,使人咀嚼不尽,显示了诗人不凡的艺术功力。

参考资料:

1、 李济洲 .全唐诗佳句赏析 :太白文艺出版社 ,1999年 .2、 周啸天:白居易《花非花》赏析 .中国文学网(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办) [引用日期2012-06-20] .3、 花非花;吴菲 - 《散文诗:下半月:校园文学》,2009年 第4期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