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石之歌

:

江东藏瑞简,济北蕴兵书。若非平固湖中雁,定是昆明池里鱼。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郑惟忠

郑惟忠(?~722年)唐大臣。宋州宋城(今商丘)人。仪风中进士及第,授井陉(今河北井陉)尉。天授中,以制举擢左司御胄曹参军,累迁水部员外郎。武则天还长安,授朝散大夫,迁风阁舍人。中宗即位,擢黄门侍郎,进升大理卿。开元初,为礼部尚书。官终太子宾客。 2篇诗文

猜你喜欢

县令挽纤

:

  何易于,不详何所人及何所以进。为益昌令。县何州四十里,剌史崔朴常乘春与宾属泛舟出益昌旁,索民挽纤,易于身引舟。朴惊问状,易于曰:“方春,百姓耕且蚕,惟令不事,可任其劳。”朴愧,与宾客疾驱去。

何易于,不详何所人及何所以进。为益昌令。县距州四十里,剌史崔朴常乘春与宾属泛舟出益昌旁,索民挽纤,易于身引舟。朴惊问状,易于曰:“方春,百姓耕且蚕,惟令不事,可任其劳。”朴愧,与宾客疾驱去。
  何易于,不知是什么地方人和通过什么途径做官的。他担任益昌县令。益昌离州有四十里远,刺史崔朴曾经在春天带着宾客乘船路过益昌附近,让百姓挽纤拉船,何易于亲自挽纤拉船。崔朴惊讶地问情况,何易于说:“现在是春天,百姓都在耕种养蚕,惟独我没事做,可以担负那劳役。”崔朴惭愧,和宾客们急忙骑马离开了。
何易于,不详何所人及何所以进。为益昌令。县距州四十里,剌(là)史崔朴常乘春与宾属泛舟出益昌旁,索民挽纤(xiān),易于身引舟。朴惊问状,易于曰:“方春,百姓耕(gēng)且蚕,惟令不事,可任其劳。”朴愧(kuì),与宾客疾驱去。
  何所人:什么地方人。何所以进:通过什么途径做官的。常:同“尝”,曾经.。身引舟:亲自挽纤拉船。可任其劳:可以担负那些劳役。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结客少年场行

:
紫燕黄金瞳,啾啾摇绿騣。
平明相驰逐,结客洛门东。
少年学剑术,凌轹白猿公。
珠袍曳锦带,匕首插吴鸿。
由来万夫勇,挟此生雄风。
托交从剧孟,买醉入新丰。
笑尽一杯酒,杀人都市中。
羞道易水寒,从令日贯虹。
燕丹事不立,虚没秦帝宫。
舞阳死灰人,安可与成功。

紫燕黄金瞳,啾啾摇绿騣。
紫燕这匹骏马有着黄金色的眼珠,马嘶鸣时摇动着它颈上那美丽的绿色鬃毛。

平明相驰逐,结客洛门东。
它一路奔驰,天刚亮的时候就到了长安洛门。

少年学剑术,凌轹白猿公。
年少时学习剑术,剑术高超,白猿公败在少年的手下,飞上枝头化为一只猿猴。

珠袍曳锦带,匕首插吴鸿。
少年穿着饰有珠宝的锦袍,腰间插着匕首和吴钩。

由来万夫勇,挟此生雄风。
他自小一个人就有万人的英勇,如今腰间插有宝剑就更显雄风了。

托交从剧孟,买醉入新丰。
与豪侠剧孟结为好友,二人一见如故,一同去新丰畅饮美酒。

笑尽一杯酒,杀人都市中。
少年志气豪猛,哪怕在都市中,杯酒之间就可以结束一个人的性命。

羞道易水寒,从令日贯虹。
不要说易水寒冷如冰,看看今日白虹贯日,如此晴朗。

燕丹事不立,虚没秦帝宫。
只可惜荆轲刺秦王没有成功,徒然死在秦宫之中。

舞阳死灰人,安可与成功。
像秦武阳那样的人如同死灰一样,跟他这样的人结交朋友,事情怎么会取得成功呢?

紫燕黄金瞳(tóng),啾(jiū)啾摇绿騣(zōng)
紫燕:骏马的名称。啾啾:马的鸣叫声。

平明相驰逐,结客洛门东。
洛门:指洛阳城门,汉代的长安城门。

少年学剑术,凌轹(lì)白猿公。
凌轹:欺凌,辱蔑。白猿公:这里运用了典故,越国的一名女子善于剑术,在路上遇见了一名老翁,他自称袁公,与女子比试剑术,没有胜利,而飞上树,变成了一只白色的猿猴。

珠袍曳(yè)锦带,匕首插吴鸿。
吴鸿:宝剑,吴钩的代称。

由来万夫勇,挟此生雄风。

托交从剧孟,买醉入新丰。
剧孟:人名,汉代洛阳人,著名侠士。

笑尽一杯酒,杀人都市中。

羞道易水寒,从令日贯虹。
日贯虹:白虹贯日,形容志气威猛。

燕丹事不立,虚没秦帝宫。

舞阳死灰人,安可与成功。
舞阳:指秦武阳,是荆轲的副手,见到秦王后特别惊恐,让秦王有所察觉。

紫燕黄金瞳,啾啾摇绿騣。
平明相驰逐,结客洛门东。
少年学剑术,凌轹白猿公。
珠袍曳锦带,匕首插吴鸿。
由来万夫勇,挟此生雄风。
托交从剧孟,买醉入新丰。
笑尽一杯酒,杀人都市中。
羞道易水寒,从令日贯虹。
燕丹事不立,虚没秦帝宫。
舞阳死灰人,安可与成功。

  诗人一直有“安社稷,济苍生”的壮志雄心,但总不能如愿,于是在无奈中不期然发出不平之鸣。这首诗就是此种情况下的心声。

  此诗塑造了一个剑术超过白猿公,纵横江湖的少年侠士形象。他剑术高强,却一直未能得到施展的机会,于是发出了愤恨激越的郁闷不平之鸣。

  开首写少年所骑骏马的神骏与装饰之豪华,“平明”写少年在白天骑马相互驱驰,在洛门东结交朋友。接着,“少年”两句写其剑术超过传说中的白猿公,突出其剑术之高超。

  接下来八句写其纵横江湖之勇猛形象。特别是“笑尽一杯酒,杀人都市中”两句,写尽了少年的豪侠形象。最后几句借荆轲刺秦事抒发内心的情感。与一般的咏叹荆轲刺秦的诗不一样的是,全诗没有出现荆轲的名字,但“缺场”的荆轲事实上是诗中的主角——诗人自己。诗人批评谋划行刺秦始皇失败的燕太子丹,是因为他没有给荆轲创造一个良好的施展身手的条件,反倒找来一个进入秦宫就面如死灰的秦舞阳,帮了倒忙,给剑客造成干正事的掣肘。

  这种批评正好表现出诗人渴盼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这首诗虽然有郁闷与不平,但依旧是那种扬厉雄健的风格,很好地表现了诗人的豪侠气质。

参考资料:

1、 郭宝玉,浮伟忠,张海波编著.唐诗宝鉴 壮志凌云卷:陕西人民出版社,2010-03:第49页-第50页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北齐二首

:

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
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

巧笑知堪敌万几,倾城最在著戎衣。
晋阳已陷休回顾,更请君王猎一围。

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
君主一旦为美色所迷,便种下亡国祸根,用不着到宫殿长满荆棘才开始悲伤。

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
拥有玉体的小怜进御服侍后主的夜晚,北周军队进占晋阳的战报已被传出。

巧笑知堪敌万几,倾城最在著戎衣。
哪知甜甜的笑足以抵过君主日理万机,身穿戎装的冯淑妃在后主看来最是美丽。

晋阳已陷休回顾,更请君王猎一围。
晋阳已被攻陷远远抛在了后主脑后,冯淑妃请求后主再重新围猎一次。

参考资料:

1、 李商隐 著 黄世中 选注 .李商隐诗选 :中华书局 ,2006 :74-75 .2、 刘学锴 李翰 .李商隐诗选评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3 :72-74 .3、 李商隐 著 周振甫 注 .李商隐诗选集 :江苏教育出版社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2006 :327-328 .

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jīng)(jí)始堪伤。
“一笑”句:《汉书·外戚传》李延年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此处“一笑相倾”之“倾”为倾倒、倾心之意,谓君主一旦为美色所迷,便种下亡国祸根。

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
小怜:即冯淑妃,北齐后主高纬宠妃。玉体横陈:指小怜进御。

巧笑知堪敌万几,倾城最在著(zhuó)(róng)衣。
万几:即万机,君王纷杂政务。

晋阳已陷休回顾,更请君王猎一围。
“晋阳”二句:《北史·后妃传》载:“周师取平阳,帝猎于三堆。晋州告急,帝将还。淑妃请更杀一围,从之。”所陷者系晋州平阳,非晋阳,作者一时误记。更杀一围,再围猎一次。

参考资料:

1、 李商隐 著 黄世中 选注 .李商隐诗选 :中华书局 ,2006 :74-75 .2、 刘学锴 李翰 .李商隐诗选评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3 :72-74 .3、 李商隐 著 周振甫 注 .李商隐诗选集 :江苏教育出版社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2006 :327-328 .

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
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

巧笑知堪敌万几,倾城最在著戎衣。
晋阳已陷休回顾,更请君王猎一围。

  这两首诗是通过讽刺北齐后主高纬宠幸冯淑妃这一荒淫亡国的史实,以借古鉴今的。两首诗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有两个共同的特点:

  一、议论附丽于形象。既是咏史,便离不开议论。然而好的诗篇总是以具体形象感人,而不是用抽象的道理教训读者。议论不脱离生动的形象,是这两首诗共同的优点。

  第一首前两句是以议论发端。“一笑”句暗用周幽王宠褒姒而亡国的故事,讽刺“无愁天子”高纬荒淫的生活。“荆棘”句引晋朝索靖预见西晋将亡的典故,照应国亡之意。这两句意思一气蝉联,谓荒淫即亡国取败的先兆。虽每句各用一典故,却不见用事痕迹,全在于意脉不断,可谓巧于用典。但如果只此而已,仍属老生常谈。后两句撇开议论而展示形象画面。第三句描绘冯淑妃进御之夕“花容自献,玉体横陈”,是一幅秽艳的春宫图,与“一笑相倾”句映带;第四句写北齐亡国情景。公元577年,北周武帝攻破晋阳,向齐都邺城进军,高纬出逃被俘,北齐遂灭。此句又与“荆棘”映带。两句实际上具体形象地再现了前两句的内容。淑妃进御与周师攻陷晋阳,相隔尚有时日。“已报”两字把两件事扯到一时,是着眼于荒淫失政与亡国的必然联系,运用“超前夸张”的修辞格,更能发人深省。这便是议论附丽于形象,通过特殊表现一般,是符合形象思维的规律的。

  如果说第一首是议论与形象互用,那么第二首的议论则完全融于形象,或者说议论见之于形象了。“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是《诗经》中形容美女妩媚表情。“巧笑”与“万机”,一女与天下,轻重关系本来一目了然。说“巧笑”堪敌“万机”,是运用反语来讽刺高纬的昏昧。“知”实为哪知,意味尤见辛辣。如说“一笑相倾国便亡”是热骂,此句便是冷嘲,不议论的议论。高纬与淑妃寻欢作乐的方式之一是畋猎,在高纬眼中,换着出猎武装的淑妃风姿尤为迷人,所以说“倾城最在著戎衣”。这句仍是反语,有潜台词在。古来许多巾帼英雄,其飒爽英姿,确乎给人很美的感觉。但淑妃身著戎衣的举动,不是为天下,而是轻天下。高纬迷恋的不是英武之姿而是忸怩之态。他们逢场作戏,穿著戎衣而把强大的敌国忘记在九霄云外。据《北齐书》载,高纬听信淑妃之言,在自身即将成为敌军猎获物的情况下,仍不忘追欢逐乐,还要再猎一围。三、四句就这样以模拟口气,将帝、妃死不觉悟的昏庸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尽管不著议论,但通过具体形象的描绘及反语的运用,即将议论融入形象之中。批判意味仍十分强烈。

  二、强烈的对比色彩。在形象画面之间运用强烈对比色彩,使作者有意指出的对象的特点更强调突出,引人注目,从而获得含蓄有力的表现效果,是这两首诗的又一显著特点。

  第一首三、四两句把一个极艳极亵的镜头和一个极危急险恶的镜头组接在一起,对比色彩强烈,产生了惊心动魄的效果。单从“小怜玉体横陈”的画面,也可见高纬生活之荒淫,然而,如果它不和那个关系危急存亡的“周归入晋阳”的画面组接,就难以产生那种“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惊险效果,就会显得十分平庸,艺术说服力将大为削弱。第二首三、四句则把“晋阳已陷”的时局,与“更请君王猎一围”的荒唐行径作对比。一面是十万火急,形势严峻;一面却是视若无睹,围猎兴浓。两种画面对照出现,令旁观者为之心寒,从而有力地表明当事者处境的可笑可悲,不着一字而含蓄有力。这种手法的运用,也是诗人巧于构思的具体表现之一。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1137-1138 .2、 李商隐 著 黄世中 选注 .李商隐诗选 :中华书局 ,2006 :74-75 .3、 刘学锴 李翰 .李商隐诗选评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3 :72-74 .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萤火

:
幸因腐草出,敢近太阳飞。
未足临书卷,时能点客衣。
随风隔幔小,带雨傍林微。
十月清霜重,飘零何处归。

幸因腐草出,敢近太阳飞。
萤火虫侥幸依靠腐草而化出,不敢靠近太阳飞舞。

未足临书卷,时能点客衣。
它的光亮不足以照亮书卷,有时还会玷污衣衫。

随风隔幔小,带雨傍林微。
微小的躯体,常在慢帐外随风飘荡,或在林边树下带雨挣扎。

十月清霜重,飘零何处归。
等到十月到来清霜凝重时,不知会飘落在哪里去。

参考资料:

1、 韩成武 张志民.杜甫诗全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286-2872、 李济阻 王德全 刘秉臣.杜甫陇右诗注析: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年03月第1版:177-1783、 (唐)杜甫著.杜甫集 (第二版):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年01月第2版:第138页

幸因腐草出,敢近太阳飞。
幸:侥幸。因:依靠,凭借。敢:岂敢,不敢。

未足临书卷,时能点客衣。
未足:不足以。时;有时。点:玷污。

随风隔幔(màn)小,带雨傍林微。
幔:帷幔。微:指萤火虫闪着微光。

十月清霜重,飘零(líng)何处归。
重:清霜凝重。飘零:漂泊。

参考资料:

1、 韩成武 张志民.杜甫诗全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286-2872、 李济阻 王德全 刘秉臣.杜甫陇右诗注析: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年03月第1版:177-1783、 (唐)杜甫著.杜甫集 (第二版):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年01月第2版:第138页
幸因腐草出,敢近太阳飞。
未足临书卷,时能点客衣。
随风隔幔小,带雨傍林微。
十月清霜重,飘零何处归。

  唐中宗以后,宦官日益得势。玄宗时,多至三千人,其中有一千多人被抬上五、四、三品高位。以杨思勋、高力士最为显赫一时。比如杨思勋就被授予辅国大将军(正二品)称号,后又加骠骑大将军(从一品)称号,封虢国公。再如高力士,曾经手阅处一应进奏文表,文表所奏事项,他甚至有权自行处理,只有遇到大事方才报告皇帝。唐朝有名的将相宇文融、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安思顺、高仙芝等,都是走高力士的后门才爬上去的。

  诗人杜甫看透了“开元盛世”掩盖下的这些腐败现象,在诗中逼真地描摹萤火虫的光影形状,诗人借咏萤火虫而讽刺宦官。

  “幸因腐草出,敢近太阳飞。”句写萤火虫本质下贱,不敢在太阳下飞行的阴暗心理。“腐草出”就已经极不体面,作者又巧妙地在句首加上一个“幸”字,则显出即就是那肮脏发霉的腐草,萤火虫也只有遇到侥幸的机会,方能从中出生。另外,古代在皇宫中当宦官的人,入宫前必须接受“腐刑”(也叫“宫刑”,即男子去势)。这第一句中的“腐草”,正足以启人联想到受过腐刑的宦官。

  三、四句以“未足临书卷”否定可以照人读书的传说,写萤火虫成事不足;“时能点客衣”说专以玷污别人为能事,写萤火虫败事有余。

  “随风隔幔小,带雨傍林微。”句写萤火虫通常活动情形:它那微小的躯体,常在慢帐外随风飘荡,或在林边树下带雨挣扎。“随风”有本无根基,借势飘游的意思;“带雨’’有在将死前强作挣扎的意思。“隔慢”“傍林”写它欲潜藏形迹; “小”、“微"二字写形体,也写其本质。

  最后“十月清霜重,飘零何处归。”两句写萤火虫不久将自行消灭,表达了作者对结束宦官专权制度的强烈愿望。

参考资料:

1、 李济阻 王德全 刘秉臣.杜甫陇右诗注析: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年03月第1版:177-178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山泉煎茶有怀

: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坐着倒一鼎清凉的水,看着正在煎煮的碧色茶粉细末如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手端着一碗茶无需什么理由,只是就这份情感寄予爱茶之人。

坐酌(zhuó)(líng)泠水,看煎瑟(sè)瑟尘。
泠泠:清凉。瑟瑟:碧色。尘:研磨後的茶粉(按,唐代中国茶为粉茶,也就是日本学去的抹茶,所以用尘来形容)。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无由:不需什么理由。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