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
据说积善有善报,夷叔饿死在西山。
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
善恶如果不报应,为何还要立空言!
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
荣公九十绳为带,饥寒更甚于壮年。
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
不靠固穷守高节,声名百世怎流传。
参考资料:
1、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41-170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
云有报:说是有报应。指善报。夷叔:伯夷、叔齐,商朝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孤竹君死后,兄弟二人因都不肯继位为君而一起出逃。周灭商后,二人耻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野菜)而食,最后饿死。
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
苟:如果。何事:为什么。立言:树立格言。
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
况:甚,更加。当年:指壮年。
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
固穷节:固守穷困的节操。
参考资料:
1、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41-170远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广。
离家远游过山川,山山水水长又宽。
振策陟崇丘,安辔遵平莽。
挥鞭策马登峻岭,提缰徐行过平原。
夕息抱影寐,朝徂衔思往。
夜宿形影自相伴,晨起含悲又向前。
顿辔倚嵩岩,侧听悲风响。
收缰驻马悬崖下,侧耳倾听悲风响。
清露坠素辉,明月一何朗。
露珠坠下闪清辉,明月皎皎多晴朗。
抚枕不能寐,振衣独长想。
抚几久久不能寐,披衣独自心怅惘。
参考资料:
1、 陈宏天,赵福海,陈复兴.昭明文选译注 第三卷:吉林文史出版社,2007:142-144远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广。
修:长。
振策陟(zhì)崇丘,安且(pèi)遵平莽(mǎng)。
振策:挥动马鞭。陟:登上。崇丘:高丘、高山。安且:按且,谓扣紧马缰使马缓行或停止。遵:沿着。平莽:平坦广阔的草原。
夕息抱影寐(mèi),朝徂(cú)衔(xián)思往。
夕:傍晚。抱影:守着影子。寐:入睡。徂:往,行走。衔思:心怀思绪。
顿且(pèi)倚嵩岩,侧听悲风响。
顿且:拉住马缰使马停下。倚:斜靠。嵩岩:即指岩石。嵩,泛指高山。
清露坠素辉,明月一何朗。
清露:洁净的露水。素辉:白色的亮光。一何:多么。朗:明亮。
抚枕不能寐(mèi),振衣独长想。
振衣:振衣去尘,即指披衣而起。
参考资料:
1、 陈宏天,赵福海,陈复兴.昭明文选译注 第三卷:吉林文史出版社,2007:142-144这首诗仍然是写陆机赴洛阳途中所见的景物和自己的心情。但是写法略有不同。
全诗借景抒情,曲折委婉,语句精炼而流畅,格调清丽凄清,形象鲜明,意蕴深远,悲楚动人,富有韵味。
“远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广。振策陟崇丘,案辔遵平莽。”首句仍然紧扣诗题来写的。陆机从家乡吴郡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赴洛阳,当然是“远游”。一路上越过万水千山,而山山水水是那样的修长和宽广。诗人有时挥鞭驱马登上高山,有时手握缰绳,在有草的平地上缓慢地向前走。从这一重重山,一条条水,忽而高山,忽而平地,可以想象到诗人长途跋涉的艰辛。因此,这里不只是描写沿途的山水景色,也透露了诗人风尘仆仆的苦情。但是,这首诗中的写景与前首不同,前首“永叹”十句写沿途山水景色讲究辞藻,大肆铺陈;这首诗只是寥寥数句,轻轻带过。这种有详有略的写法,使人感到各有特点。
“夕息抱影寐,朝徂衔思往。”晚上休息是孤零零地抱影而寐,早晨起来怀着悲伤又上路了。写出诗人的孤独、寂寞和忧伤。这些复杂感情的产生,固然是由诗人思念亲人,留恋故乡,大概也参杂了对前途的忧虑。前首诗说:“总辔登长路,呜咽辞密亲。借问子何之,世网婴我身。”呜咽辞亲,“世网”缠身,应该就是这种复杂感情的具体内容。清代刘熙载《艺概·文概》说:“六代之文丽才多而炼才少。有炼才焉,如陆士衡是也。”陆机文如此,其诗亦复如此,“夕息”二句可见其语言提炼功夫。这两句诗不仅对仗工整,而且动词“抱”“衔”的使用皆备极精巧,是陆诗中的佳句。
“顿辔倚嵩岩,侧听悲风响。”走了一段路程,停下马来,倚着高峻的山崖休息一会儿,侧耳倾听悲风的声响。这里,进一步写诗人旅途的孤独和艰辛。倚岩休息,竟无人与语,只能侧身倾听悲风,可见其孤独。称秋风为“悲风”,使秋风涂上诗人感情之色彩,又可见其心情之忧郁。诗人旅途生活中的这一细节,又使读者联想到前首诗所描写的沿途景色:“行行遂已远,野途旷无人。山泽纷纡馀,林薄杳阡眠。虎啸深谷底,鸡鸣高树巅。哀风中夜流,孤兽更我前。”这里对途中空旷无人和恐怖气氛的描写,有助于读者了解诗人的孤独和艰辛。
“清露坠素辉,明月一何朗。抚枕不能寐,振衣独长想。”意思是:夜露下滴,闪烁着洁白的光辉,啊,月光是多么的明朗!对月抚枕,不能入睡,穿上衣服独自遐想。这是写途中夜宿的情景。“清露”二句,写得幽雅净爽,清丽简远,受到前人的赞赏。结尾“抚枕”二句,表现诗人不平静的心情,饶有余味。陆机是吴国将相名门之后,素有雄心壮志。他的《百年歌》中说:“三十时,行成名立有令闻,力可扛鼎志干云。”《晋书·陆机传》说他“负其才望,而志匡世难”。可是在他二十岁时,吴国灭亡。太康十年(289年),他和弟弟陆云被迫入洛。其前途是吉是凶,难以逆料,所以他的内心忐忑不安,很不平静。
陆机说:“诗缘情而绮靡。”(《文赋》)这是认为诗歌具有注重抒情的性质和文词精妙的特点。这种诗缘情说和儒家的诗言志说不同,清代沈德潜认为“殊非诗人之旨”(《古诗源》卷七),其实这正是魏晋以来诗歌的新变化。作为“太康之英”(钟嵘《诗品序》)的陆机,他的诗就具有这样的特点,如此诗中“振策陟崇丘,案辔遵平莽”,“夕息抱影寐,朝徂衔思往”,文词华美,对偶工稳,“清露坠素辉,明月一何朗”,用词造句,刻练求工,都是例子。陆机诗精于语言的提炼,善于写景,即景抒情,具有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参考资料:
1、 吴小如 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389-391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
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
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
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
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
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
善事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
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语一何鄙?
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
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
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
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
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
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
放马饮水长城窟,泉水寒冷伤马骨。
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
找到长城的官吏对他说,“千万别再留滞太原的劳役卒!”
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
(当官的说:)“官家的工程有期限,快打夯土齐声喊!”
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
(太原差役说:)“男儿自当格斗死,怎能抑郁造长城?”
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长城绵绵无边际,绵延不断三千里。
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
边城无数服役的青壮年,家乡无数的妻子孤独居。
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
捎书带信与妻子:“快快重嫁不要等!
善事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
嫁后好好伺侯新公婆,时时记住不要忘了我这个旧男人。”
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语一何鄙?
妻子回书到边地,(妻子信中质问:)“你如今说话怎么这么难听?”
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
(太原差役信中说:)“身陷祸难回不去,为什么还留住人家女儿不放呢?
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
生下男孩千万不要养,生下女孩用肉来哺。
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
你难道没有看见长城下,死人的骸骨相交叉?”
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
(妻子信中说:)“嫁你就该随着你,想来不够牵记你。
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
明明知道边地苦,我怎能长久活着求自保?”
参考资料:
1、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item/饮马长城窟行饮马长城窟(kū),水寒伤马骨。
往谓长城吏,慎莫稽(jī)留太原卒!
慎莫:恳请语气,千万不要。慎,小心,千万,这里是告诫的语气。稽留:滞留,阻留,指延长服役期限。太原:秦郡名,约在今山西省中部地区。这句是役夫们对长城吏说的话。
官作自有程,举筑谐(xié)汝声!
官作:官府的工程,指筑城任务而言。程:期限。筑:夯类等筑土工具。谐汝声:喊齐你们打夯的号子。这是长城吏不耐烦地回答太原卒们的话。
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fú)郁筑长城。
宁当:宁愿,情愿。格斗:搏斗。怫郁:烦闷,憋着气。
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连连:形容长而连绵不断的样子。
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guǎ)妇。
健少:健壮的年轻人。内舍:指戍卒的家中。寡妇:指役夫们的妻子,古时凡独居守候丈夫的妇人皆可称为寡妇。
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
善事新姑嫜(zhāng),时时念我故夫子!
姑嫜:婆婆和公公。故夫子:旧日的丈夫。以上三句是役夫给家中妻子信中所说的话。
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语一何鄙(bǐ)?
报书:回信。鄙:粗野,浅薄,不通情理。这是役夫的妻子回答役夫的话。
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
他家子:犹言别人家女子,这里指自己的妻子。这是戍卒在解释他让妻子改嫁的苦衷。
生男慎(shèn)莫举,生女哺(bǔ)用脯(fǔ)。
举:本义指古代给初生婴儿的洗沐礼,后世一般用为“抚养”之义。哺:喂养。脯:干肉,腊肉。
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hái)骨相撑拄。
撑拄:支架。骸骨相互撑拄,可见死人之多。
结发行事君,慊(qiàn)慊心意关。
结发:指十五岁,古时女子十五岁开始用笄结发,表示成年。行:句中助词,如同现代汉语的“来”。慊慊:空虚苦闷的样子,这里指两地思念。关:牵连。
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
久自全:长久地保全自己。自全,独自活着。
参考资料:
1、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item/饮马长城窟行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
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
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
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
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
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
善事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
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语一何鄙?
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
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
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
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
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
本诗用乐府旧题,以秦代统治者驱使百姓修筑长城的史实为背景,通过筑城役卒夫妻对话,揭露了无休止的徭役,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诗中用书信往返的对话形式,揭示了男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他们彼此间地深深牵挂,赞美了筑城役卒夫妻生死不渝的高尚情操。语言简洁生动,真挚感人。
第一层(1—8句),写筑城役卒与长城吏的对话:
“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让马饮水,只得到那长城下山石间的泉眼,那里的水是那么的冰冷,以致都伤及到了马的骨头里。
“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一位筑城役卒跑去对监修长城的官吏恳求说:你们千万不要长时间的滞留我们这些来自太原的役卒啊!
“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监修长城的官吏说:官府的工程自有一定的期限,哪能由你们说了算!赶紧拿起工具,大家一齐唱打夯的号子,尽力干活去吧!
“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筑城役卒心里想:男子汉大丈夫,宁愿上战场在与敌人的厮杀中为国捐躯,怎么能够满怀郁闷地一天天地修筑长城呢?
第二层(9—12句),过渡段,承上启下:
“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长城啊长城,是那么的蜿蜒曲折,它一直连绵了三千里远。
“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边城多的是健壮的年轻男人,家中大多只剩下独居的女人了。
第三层(13—28句)写筑城役卒与妻子的书信对话:
“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这位筑城役卒写信给在家的妻子说:你赶紧趁年轻改嫁吧,不必留在家里等了。
“善待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你要好好服侍新的公公婆婆,也要时时想念着原来的丈夫啊!
“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语一何鄙?”妻子在送往边地的信中说:你把我当成什么人了,你这时候还说出这么浅薄的话来?
“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筑城役卒回信说:我自己处在祸难当中,也许今生我们再也没有团圆的可能了,为什么要去拖累别人家的女儿呢?
“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将来如果你生了男孩,千万不要去养育他;如果生下女孩,就用干肉精心地抚养她吧!
“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你难道没看见长城的下面,死人尸骨累累,重重叠叠地相互支撑着,堆积在一块吗?
“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妻子回信说:我自从结婚嫁给你,就一直伺候着你,对你身在边地,心里虽然充满了哀怨,可时时牵挂着你啊。
“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现在我明明知道在边地筑城是那么地艰苦,我又怎么能够自私地图谋长久地保全自己呢?
大象转四时,功成者自去。
天地四时自运转,完成功业当归还。
借问衰周来,几人得其趣?
请问东周未世后,几人能把其意传?
游目汉廷中,二疏复此举。
放眼汉代朝廷内,二疏举止可称赞。
高啸返旧居,长揖储君傅。
欢快高歌返故乡,告别太子长辞官。
饯送倾皇朝,华轩盈道路。
皇朝官吏皆出送,华贵轻车填路问。
离别情所悲,余荣何足顾!
悲叹之情为送别,荣华富贵岂足恋!
事胜感行人,贤哉岂常誉!
德操高尚感行人,贤哉之誉岂一般!
厌厌阎里欢,所营非近务。
乡里安逸相聚欢,经营之事不简单。
促席延故老,挥觞道平素。
邀来故老促席坐,饮酒共将往事谈。
问金终寄心,清言晓未悟。
儿女关心遗产事,疏广晓谕出清言。
放意乐余年,遑恤身后虑!
纵情享乐度余年,死后之事不挂牵。
谁云其人亡,久而道弥著。
谁说二疏已亡去?日久其德更粲然。
参考资料:
1、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228-231大象转四时,功成者自去。
二疏:指疏广与疏受,汉宣帝时兰陵(今山东省枣庄市东南)人。疏广任太子太傅,其侄疏受任太子少傅,任职五年;疏广认为名已成立,不离去恐有后患,便与疏受一道辞职还乡。当离去时,公卿大夫等送行者车百辆,观者皆叹日:“贤哉二大夫。”皇帝和太子送给二疏很多财物,他们还乡后便以赐金日与亲友宾客宴饮共乐,而不留金为子孙置办房屋田产。事见《汉书·疏广传》。大象:指天,大自然。转:运行。
借问衰周来,几人得其趣?
借问:请问。衰周来:自东周末期以来。趣:旨趣,意旨,道理。
游目汉廷中,二疏复此举。
游目:随意观览,这里是放眼、回顾的意思。复:再,恢复。此举:这种行为,指“功成者自去”。
高啸返旧居,长揖(yī)储君傅。
高啸:犹高歌,形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长揖:旧时拱手高举,自上而下的相见或道别的礼节。《汉书·高帝纪上》:“郦生不拜,长揖。”诗中是指辞谢。储君傅:指太子大傅与太子少傅的职位。储君:太子。
饯(jiàn)送倾皇朝,华轩盈道路。
饯行:以酒食送行。倾:尽。华轩:华贵的轻车,指富贵者乘坐的车子。盈:满。
离别情所悲,余荣何足顾!
余荣:剩下的荣华。即指二疏所辞去的官职俸禄。
事胜感行人,贤哉岂常誉!
胜:盛大,佳妙。贤哉岂常誉:《汉书·疏广传》:“道路观者皆曰:‘贤哉二大夫!’或叹息为之下位。”常:普通,一般。
厌(yān)厌阎里欢,所营非近务。
厌厌:安逸、安详的样子。阎里:乡里。近务:眼前之事,指日常平凡的事情。
促席延故老,挥觞(shāng)道平素。
促席:接席,座位靠近。表示亲近。延:邀请。挥觞:举杯,指饮酒。道:叙说。平素:指往日的事情。
问金终寄心,清言晓未悟。
问金终寄心:指疏广的子孙托人间疏广,给他们留下多少钱财以置办房舍田产。寄心:藏在心中的想法,关心。清言:指疏广所说“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等语。晓未悟:晓谕不明白的人。
放意乐余年,遑(huáng)恤(xù)身后虑!
放意:纵情。余年:剩下的岁月,指晚年。遑恤身后虑:哪有闲暇考虑死后的事。遑:闲暇。恤:忧虑。《诗经·邶风·谷风》:“遑恤我后。”《笺》:“追,暇也。恤,忧也。”
谁云其人亡,久而道弥著。
其人:指二疏。道:做人之道,指清操。弥:更加。著:显著,昭著,指广为人知。
参考资料:
1、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228-231此诗内容可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开头的六句,为作者对二疏实现“功成者自去”之目标的积极评价;第二部分是继之的八句,是作者根据史实描写二疏辞官回到乡里的场面;第三部分开头八句笔法一转,描写二疏归乡后所过的自由自在的日子,以及他们不屑于“近务”而每日邀请在一起饮宴的情景,接着告诫亲族不要过分关注钱财之事,最后以二疏所奉行的“道”经过时间的洗礼仍闪耀着光辉作结。
此诗在陶渊明的作品中不算很重要,但仍大有意味。诗的写法基本是敷衍史传,这本是咏史诗的老传统,自班固《咏史》以下,作品指不胜屈,陶渊明的高明之处在于“据事直书,而寄托之意自见”。当然,陶渊明也有自己的选择和重点,他固然关注二疏的功成身退,似有自喻之意,而重点并不在此,诗中尤其强调的是疏广“放意乐馀年”,不让子女当“啃老族”——这也曲折地表达了他本人的人生态度。
诗中写得最传神的是“促席延故老,挥觞道平素。问金终寄心,清言晓未悟”这四句。疏广之“问金”是为了“寄心”,不同于一般的查账,他的意思一时未被其族人理解,因此有必要“清言晓未悟”。“问金”,即指《汉书·疏广传》所载:“数问其家金馀尚有几所。”查询还剩下多少钱,是为了把它花光。此事最能表现疏广的风流旷达与深谋远虑。金钱在实际生活中大有作用,关键要看怎么弄钱、怎么花钱。疏广的那一大笔钱来自皇家的恩赐,来路是光明正大、完全合法的,不打算留给子女,则是怕他们因此而损志、益过——他为下一代考虑得很深远。陶渊明最重视的正是疏广拿来开导未觉悟者的那十六字“清言”。
陶渊明也是不忌讳谈钱的,据《宋书》本传载,陶渊明很明确地“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归隐也得有一定的本钱。他在《归去来兮辞》的序里说过,到彭泽去当县令,就是想弄点“公田之利”来喝酒,说法比较风雅,而不讳言过日子要花钱。然而他同疏广一样,也不打算给子女留下多少钱——事实上他也没有什么钱,想通这样的道理就显得更为必要。
其实,在陶渊明之前,西晋诗人张协已先写过一首咏二疏的《咏史》诗:“昔在西京时,朝野多欢娱。蔼蔼东门外,群公祖二疏。朱轩曜京城,供帐临长衢。达人知止足,遗荣忽如无。抽簪解朝衣,散发归海隅。行人为陨涕,贤哉此丈夫!挥金乐当年,岁暮不留储。顾谓四座宾,多财为累愚。清风激万代,名与天壤俱。咄此蝉冕客,君绅宜见书。”张协也是根据《汉书·疏广传》加以敷衍,他也关注到“多财为累愚”这样的道理,内容与陶诗大同小异;但二者之间尚有细微的差别。一是张诗多有教训别人的气味,与陶渊明的读书得间、与古人共鸣有所不同;二是张诗大抵平均使用力量,完全按史传材料敷衍,看不出独特的心得和立言的重点。当然,张协是很优秀的诗人,其人被钟嵘的《诗品》列入上品,称为“旷代之高手”,他这首诗曾被收入萧统的《文选》,但其水平离陶渊明的《咏二疏》尚有一定的差距。
参考资料:
1、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228-231言多令事败,器漏苦不密。
言语多了会导致事情失败,容器漏水是由于它不严密。
河溃蚁孔端,山坏由猿穴。
河堤溃决从蚂蚁在堤上筑巢开始,山陵崩坏从猿猴逃散可以看出。
涓涓江汉流,天窗通冥室。
缓缓细流可汇成长江、汉水,明亮的天窗可把幽深的暗室照亮。
谗邪害公正,浮云翳白日。
说坏话和不正派会危害公正,漂浮的云彩能遮蔽住天空的太阳。
靡辞无忠诚,华繁竟不实。
华丽的言辞不会有丝毫的诚意,外表华丽纷繁不会有实际的内容。
人有两三心,安能合为一。
几个人有几条心,又怎能把它们合在一起。
三人成市虎,浸渍解胶漆。
三个人谎报市上有虎,听者也就信以为真;胶漆长期浸泡在水里,也会解脱掉的。
生存多所虑,长寝万事毕。
一个人活在世上,所忧虑的事情实在太多;只有长眠不醒,才会对万事毫无知觉。
参考资料:
1、 李伯齐,李炜编著.《孔子家族全书 诗词诠释(上)》:辽海出版社,2000.01:第11页2、 王为国.《新资治通鉴(第四卷)》:光明日报出版社,1997年02月第1版:第821-822页言多令事败,器漏苦不密。
临终诗:临终之时所作的时,也叫绝命诗。言多令事败:孔融“坐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常对宾客高谈阔论,并数与曹操争执(见《后汉书》本传),遂被曹操党羽郗虑罗织罪名下狱,此即所谓“言多令事败”也。令,使。“事败”,指被捕下狱。器:用具,这里指容器。苦:苦于。不密:指容器的缝隙处相接不紧密。
河溃(kuì)蚁孔端,山坏由猿(yuán)穴。
河溃:河堤崩溃。蚁孔:蚂蚁穴。端:开头,引申为缘由。坏:崩塌,倾倒。
涓(juān)涓江汉流,天窗通冥室。
涓涓:细水流动的样子。天窗:屋顶上用以通风、采光的窗。冥室:光线很暗的房间。冥,昏暗。
谗(chán)邪害公正,浮云翳(yì)白日。
谗邪:指喜搞谗诽邪行的人。翳:遮蔽。
靡(mí)辞无忠诚,华繁竟不实。
靡辞:华丽的言辞。华:同“花”,花多而不结实,即华而不实。竟:终。
人有两三心,安能合为一。
两三心:三心二意,心不齐。此谓人们对维护汉室不是忠贞不二。安能合为一:《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此反其意而用之。
三人成市虎,浸渍(zì)解胶漆。
三人成市虎:谓集市内本来无虎,由于传说的人多,便令人信以为真。此比喻说的人一多,就能使人认假为真。浸渍(zì):浸泡。解:溶解,分解。胶漆:胶水和油漆。
生存多所虑,长寝万事毕。
虑:思虑,忧愁。长寝:即长眠,指死亡。
参考资料:
1、 李伯齐,李炜编著.《孔子家族全书 诗词诠释(上)》:辽海出版社,2000.01:第11页2、 王为国.《新资治通鉴(第四卷)》:光明日报出版社,1997年02月第1版:第821-822页诗歌开宗明义,沉痛地惋惜“事败”,即挽救汉王朝的事业到底失败了。孔融平素“喜诱益后进”,引为奥援。身遭罢黜后仍招纳羽翼,“宾客日盈其门”。自称“昂昂累世士,结根在所固”(《杂诗》),公开植党与操抗衡。他又生性疾恶如仇,难守缄默,时复对操冷嘲热讽,“发辞偏宕,多致乖忤”;而且还经常公开炫耀自己“坐上客常满,尊中酒不空,吾无忧矣”。自己嘴巴活像一个漏器,频频漏泄自己的活动信息,隐情溢乎辞表,曹操对此不能不提高警惕和采取对策。器不密则致漏,机不密则害成,事不可能不败。
“河溃”二句,巧喻双关。承“器漏”,仍含深自悔尤,引咎切责。蚁孔导致河堤溃决,猿穴引来大山崩坏。多言多失,不慎小节,造成孔穴,留下空于,足以败乱大事,与此正相类似。更深一层,作者用“山”、“河”二字暗隐汉家山河。蝼蚁卑微善钻,附羶趋利。猿猴能言不离走兽,沐猴而冠,望之不似人君。作者所选取的动物形象,暗比篡汉的野心家,语含谴责,憎恶情烈。
“涓涓不塞,终成江河”(《周金人铭》)。屋顶天窗可以直通青冥幽深。“涓涓”两句似在警戒自己应当守口防意,谨小慎微;又似在暗示窃国篡位,其来浸渐,迹象可征。两解均堪耐人寻绎,似故弄玄虚,有意让人捉摸不定。
下边“谗邪”两句颇为显露。汉成帝时《黄雀谣》有“邪径败良田,谗口乱善人”句,系喻王莽败坏汉政,饰伪乱真。“谗邪害公正”可能暗引其意。“浮云翳白日”昭示奸臣蔽君迹象,揭发曹操当权、挟持天子实况。
“靡辞”二句表明自己进尽忠言,吐露词华;然而听者逆耳,全无效果。恰如繁花空开,并不结果。又《黄雀谣》中有“桂树花不实,黄雀巢其颠”之句,据《汉书·五行志》引注谓:“桂赤色,汉家象。花不实,无继嗣也。王莽自谓黄,像黄雀巢其颠也。”这里自不排斥作者对操、莽之间的篡逆阴谋,产生联想和比附。
“人有”两句哀叹满朝官员,大多二三其德,不能忠于汉室。“道不同,不相为谋”。自己与这帮人并列朝班,无非貌合神离,终必分道扬镳。此句颇有孤立无援、独木难支之感。
“三人”两句,说明流言可畏。城市本无猛虎,但经三人转述,便可惑乱视听,何况进谗者如郗虑、路粹之流,又决不止三人;而曹操原本疑忌自己,身遭横祸注定难免。此句重在说明造谣传播者多。胶漆一类物质难溶于水,但长期浸渍,同样也会稀释离解。此句重在说明中伤由来已久。
于是作者最终以极其沉痛的语调,作无可奈何的结笔。“生存多所虑”,活着倒是千忧百虑,无时或已,不如“长寝万事毕”,让身死来解脱苦恼,家事、国事、天下事,一齐都听任它了结去罢。
全诗叙喻错综。或单叙,或先叙后喻,或连续用喻,造成笔法参差多变。引事运典灵活,或隐括,或变用。而以双关、假托、暗示、含蓄等讽刺艺术手法,揭示曹操篡汉野心。作者持身贞正,志意高迈,秉性刚直,不畏邪恶,幼龄即曾冒死私藏党人,并与其兄争承官府罪责。又曾因面斥权贵,几遭暗杀。诗如其人,读时如感字里行间透出一种凛然生气,故远非南朝大诗人谢灵运摹拟的《临终诗》所能企及者。
参考资料:
1、 熊依洪著.《中国历代文学大观 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大观》: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1:第18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