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秦川路逢寒食

:
洛阳芳树映天津,灞岸垂杨窣地新。直为经过行处乐,
不知虚度两京春。去年馀闰今春早,曙色和风著花草。
可怜寒食与清明,光辉并在长安道。自从关路入秦川,
争道何人不戏鞭。公子途中妨蹴鞠,佳人马上废秋千。
渭水长桥今欲渡,葱葱渐见新丰树。远看骊岫入云霄,
预想汤池起烟雾。烟雾氛氲水殿开,暂拂香轮归去来。
今岁清明行已晚,明年寒食更相陪。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李隆基

李隆基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亦称唐明皇,公元685年出生在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712年至756年在位。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他的开元盛世是唐朝的极盛之世,在位后期宠爱杨贵妃,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侫臣,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756年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762年病逝。 72篇诗文

猜你喜欢

田家

: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
父亲在山上耕田,儿子在山下开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六月的季节,田中稻谷还没有抽穗,而官家收税仓库早已修好等待征敛。

参考资料:

1、 任三杰.聂夷中诗注析.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212、 任三杰 .聂夷中诗注析.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22

父耕(gēng)原上田,子劚(zhú)山下荒。
斸:一作“锄”,大锄,名词用作动词,挖掘。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禾:禾苗,特指稻苗。秀:谷物吐穗扬花。官家:旧时对官吏、尊贵者及有权势者的尊称,又指对皇帝的称呼。

参考资料:

1、 任三杰.聂夷中诗注析.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212、 任三杰 .聂夷中诗注析.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22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并不仅仅是写一家父子的事件,而是高度概括了千千万万个农民的家庭,所谓“夜半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正是农家普遍的情事;而“原上田”、“山下荒”也并不特指某山某原,而泛指已耕的熟田和待垦的荒地,从耕田写到开荒,简洁有力地刻划出农家一年到头的辛苦,几乎没有空闲可言。十个字具有高度的涵盖力,增加了诗意的典型性,几乎成为封建社会农村生活的一个缩影。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一句在揭露讽刺的时候,不发议论而重在摆事实,发人深省。“六月禾未秀”不单指庄稼未成熟。按正常的情况,四五月麦苗就该扬花(“秀”),“六月”应已收割而“禾未秀”,当是遇到了旱情,暗示着歉收。而按唐时两税法,六月正是应该交纳夏税的时节,所以“官家已修仓”本身就暗示着对农民劳动成果的窥伺和即将予以剥夺,而这种窥伺出现在“六月禾未秀”之际,更觉意味深长。“禾未秀”而仓“已修”,一“未”一“已”,二字呼应。

  题前摄景,洗炼概括,融情入事,其中任何一种手法都可以收到言简意长的效果。而此诗恰当地同时运用这三种手法,艺术效果也就更加显著。

参考资料:

1、 周啸天.唐诗鉴赏辞典补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686-687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长安清明

: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忽然之间,已经是细雨飘飞的春天了,像少女一样纤纤婷立的芳草青美得让人难以忍受。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宫中把新火赐给大臣,大臣们闲来无事以蹴鞠为乐。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郊野的道路旁草木繁茂,一匹匹骏马奔驰而过,绿杨掩映的庭院中秋千正上下飞舞。

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游人还记得以前太平时候的盛事,暗自欣喜这风光与往年并无不同。

参考资料:

1、 周世伟主编.中华传统节俗诗词选注.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13:80-812、 霍松林著.唐诗举要.安徽: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234

(zǎo)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qiān)芊。
蚤:“蚤”通“早”。梦雨:春天如丝的细雨。可堪:意思是不可堪,不能忍受。芊芊:草木茂盛的样子。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内官:国君左右的亲近臣僚。又指宦官太监。初赐清明火:一种古代风俗,寒食禁火,把冬季保留下来的火种熄灭了。到了清明,又要重新钻木取火。上相:泛指大臣。白打钱:玩蹴鞠游戏,优胜者受赐金钱,种“白打钱”,一说白打钱指斗鸡。

紫陌乱嘶红叱(chì)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紫陌:大路。“陌”本是指田间的小路,这里借指道路:“紫”是指道路两旁草木的颜色。红叱拨:唐天宝中从西域进汗血马六匹分别以红、紫、青、黄、丁香、桃花叱拨为名,这里泛指骏马。画秋千:装饰美丽的秋千。

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承平:太平。

参考资料:

1、 周世伟主编.中华传统节俗诗词选注.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13:80-812、 霍松林著.唐诗举要.安徽: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234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这首诗语言清新,诗人通过写清明节时的人事和景物,来透露出诗人对盛世的怀念与对现实朝野状况的失望。

  首联描写自己独伤春,朝与野之人游春、赏春。开头诗人便暗用了杜甫《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的诗意,抒发别有怀抱的诗人的伤春愁绪。诗人在春雨霏霏的阴沉灭气中,内心郁苦愁闷,更由芊芊芳草增添凄迷冷落之情。“蚤是”、“可堪”这两个虚词,构成语意表达的递进关系,将诗人内心的凄楚表现得深长而急切。但是,后面所描写的并不是诗人自己的情态举止,而是朝廷内外游人的赏春之乐。

  颔联描写宫中清明节的风俗和游乐。韩翃《寒食》诗有云:“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稠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人五侯家。”此诗“内官初赐清明火”句,即描写皇宫内清明节取榆柳火赏赐近臣的节俗。一个“初”字,暗示了此时动乱刚定,朝廷复行旧日礼制。“上相闲分白打钱”一句描写宫中蹴鞠游戏之乐,一个“闲”字,则交代了贵为朝廷宰相却无所作为的状态。

  颈联描写宫外游春繁盛的景象。在京师郊野的道路上,红色的骏马嘶鸣不已,游春的男子络绎不绝;在绿杨掩映的庭院中,女子们正在欢快地荡着秋千。这里的色彩鲜艳夺目,所见所闻热闹非凡,一“乱”字、一“高”字,都尽显出晚唐时代人们沉湎在纵恣冶游的“世纪末”的狂欢之中。

  尾联展现身处其间的游人的欣慰。他们觉得如今的热闹喧闹,就像是昔年的升平风光,又可以忘却动乱的痛苦记忆,无所顾忌地享受眼前的快乐。然而,所谓的“升平”却是表象,诗人正是透过这虚假的繁荣,感受到了国势岌岌可危的形势,深藏着浓重的现实忧愁。

  诗人用冷峻的目光,看似闲淡地刻画长安城清明时分热闹如昔、游人如织的欢快场面,实则暗含着深沉的讽刺、斥责之意,以“游人”之喜乐,愈加反衬出诗人“伤时伤世复伤心”的悲郁之情。

参考资料:

1、 高峰编选.温庭筠·韦庄集.江苏:凤凰出版社,2013:160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夜雨

:
早蛩啼复歇,残灯灭又明。
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

早蛩啼复歇,残灯灭又明。
早出来的蟋蟀叫了之后又停了下来,昏暗的灯熄灭了又被重新点亮。

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
隔着窗户知道下起了夜雨,因为窗外芭蕉叶上响起了雨点声。

早蛩(qióng)啼复歇,残灯灭又明。
蛩:古指蟋蟀。也指蝗虫。

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寄东鲁二稚子

:
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
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田?
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
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
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
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
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
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
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
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
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
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
裂素写远意,因之汶阳川。

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
吴地的桑叶已经碧绿,吴地的蚕儿已经三眠。

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田?
我的家室远寄东鲁,我家的田地谁人劳作?

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
我欲春日耕种已经赶不上了,能否乘船江行而返也心感茫然。

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
南方来风吹着我的思乡之心,飞堕在家乡的酒楼门前。

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
楼的东边有一株桃树,枝条高耸被青烟笼罩。

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
这株桃树是我临行时所栽,一别至今已是三年。

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
桃树如今与酒楼一样高了,我出行在外仍未回返。

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
我的娇女名叫平阳,手折花朵倚在桃树边盼我回家。

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
折下桃花不见父亲的面,眼泪哗哗如同泉水流淌。

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
我的小儿名叫伯禽,已经与姐姐一样高了。

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
他俩并肩双行在桃树之下,谁能抚背怜爱他俩?

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
想到这里心中不定七上八下,肝肠忧煎日甚一日。

裂素写远意,因之汶阳川。
撕片素帛写下远别的心怀,借此我仿佛也回到了汶阳之川。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 .全唐诗(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405 .2、 良化.李白《寄东鲁二稚子》[J].父母必读,1983,08.3、 詹福瑞 等 .李白诗全译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503-504 .4、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 :128-129 .5、 贾文昭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290-292 .

吴地桑(sāng)叶绿,吴蚕已三眠。
吴地:即今江苏一带,春秋时此地属吴国。三眠:蚕蜕皮时,不食不动,其状如眠;蚕历经三眠,方能吐丝结茧。

我家寄东鲁,谁三龟阴田?
东鲁:即今山东一带,春秋时此地属鲁国。龟阴田:这里借此指李白在山东的田地。

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
春事:春日耕三之事。

南风吹归心,飞堕(duò)酒楼前。
酒楼:据《太平广记》所载,李白在山东寓所曾修建酒楼。

楼东一株桃,枝叶拂(fú)青烟。
拂青烟:拂动的青烟,形容枝繁叶茂状。

此树我所三,别来向三年。
向三年:快到三年了。向:近。

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
旋:还,归。

娇女字平阳,折花倚(yǐ)桃边。
“娇女字平阳”:此句下一作“娇女字平阳,有弟与齐肩。双行桃树下,折花倚桃边。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

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

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

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
抚背:抚摩肩背;长辈对晚辈的抚爱举动。

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jiān)
失次第:失去了常态,指心绪不定,七上八下。次第,常态,次序。

裂素写远意,因之汶(wèn)阳川。
裂素:指准备书写工具之意。素,绢素,古代作书画的白绢。之:到。汶阳川:指汶水,因汶阳靠近汶水故称。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 .全唐诗(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405 .2、 良化.李白《寄东鲁二稚子》[J].父母必读,1983,08.3、 詹福瑞 等 .李白诗全译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503-504 .4、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 :128-129 .5、 贾文昭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290-292 .
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
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田?
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
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
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
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
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
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
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
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
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
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
裂素写远意,因之汶阳川。

  这是一首情深意切的寄怀诗,诗人以生动真切的笔触,抒发了思念儿女的骨肉深情。诗以景发端,在读者面前展示了“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的江南春色,把自己所在的“吴地”(这里指南京)桑叶一片碧绿,春蚕快要结茧的情景,描绘得清新如画。接着,即景生情,想到东鲁家中春天的农事,感到自己浪迹江湖,茫无定止,那龟山北面的田园不知由谁来耕种。思念及此,不禁心急如焚,焦虑万分。春耕的事已来不及料理,今后的归期尚茫然无定。诗人对离别了将近三年的远在山东的家庭,田地,酒楼,桃树,儿女,等等一切,无不一往情深,尤其是对自己的儿女更倾注了最深挚的感情。“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他想象到了自己一双小儿女在桃树下玩耍的情景,他们失去了母亲(李白的第一个妻子许氏此时已经去世),此时不知有谁来抚摩其背,爱怜他们。想到这里,又不由得心烦意乱,肝肠忧煎。无奈之下,只能取出一块洁白的绢素,写上自己无尽的怀念,寄给远在汶阳川(今山东泰安西南一带)的家人。诗篇洋溢着一个慈父对儿女所特有的抚爱、思念之情。

  这首诗一个最引人注目的艺术特色,就是充满了奇警华赡的想象。

  “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诗人的心一下子飞到了千里之外的虚幻境界,想象出一连串生动的景象,犹如运用电影镜头,在读者眼前依次展现出一组优美、生动的画面:山东任城的酒楼;酒楼东边一棵枝叶葱茏的桃树;女儿平阳在桃树下折花;折花时忽然想念起父亲,泪如泉涌;小儿子伯禽,和姐姐平阳一起在桃树下玩耍。

  诗人把所要表现的事物的形象和神态都想象得细致入微,栩栩如生。“折花倚桃边”,小女娇娆娴雅的神态维妙维肖;“泪下如流泉”,女儿思父伤感的情状活现眼前;“与姊亦齐肩”,竟连小儿子的身长也未忽略;“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一片思念之情,自然流泻。其中最妙的是“折花不见我”一句,诗人不仅想象到儿女的体态、容貌、动作、神情,甚至连女儿的心理活动都一一想到,一一摹写,可见想象之细密,思念之深切。

  紧接下来,诗人又从幻境回到了现实。于是,在艺术画面上读者又重新看到诗人自己的形象,看到他“肝肠日忧煎”的模样和“裂素写远意”的动作。诚挚而急切的怀乡土之心、思儿女之情跃然纸上,凄楚动人。

  全诗由见吴人劳作而思家里当是春耕时节,继而对家中的桃树展开描写,随即由树及人,抒发对儿女的一片想念之情。结尾点明题意,表达寄托思念之意。全篇如同一封家书,言辞亲切,充满关爱之情。

  毋庸置疑,诗人情景并茂的奇丽想象,是这首诗神韵飞动、感人至深的重要原因。过去有人说:“想象必须是热的”(艾迪生《旁观者》),意思大概是说,艺术想象必须含有炽热的感情。读者重温这一连串生动逼真、情韵盎然的想象,就不难体会到其中充溢着怎样炽热的感情了。如果说,“真正的创造就是艺术想象的活动”(黑格尔语),那么,李白这首充满奇妙想象的作品,是无愧于真正的艺术创造的。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 :128-129 .2、 贾文昭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290-292 .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莫相疑行

:
男儿生无所成头皓白,牙齿欲落真可惜。
忆献三赋蓬莱宫,自怪一日声烜赫。
集贤学士如堵墙,观我落笔中书堂。
往时文采动人主,此日饥寒趋路旁。
晚将末契托年少,当面输心背面笑。
寄谢悠悠世上儿,不争好恶莫相疑。

男儿生无所成头皓白,牙齿欲落真可惜。
生为七尺男儿却一生无所成就,如今满头白发,牙齿将要脱落,实在值得惋惜。

忆献三赋蓬莱宫,自怪一日声烜赫。
回想当年我献三大礼赋于皇宫,为皇帝所赏识,自己也奇怪竟一日之间便声名显赫。

集贤学士如堵墙,观我落笔中书堂。
集贤殿的学士们站立围观者密集众多,排列像堵墙,争相观看我在中书堂下笔应试文章。

往时文采动人主,此日饥寒趋路旁。
以往的时候以文彩惊动君王,而如今却因饥寒交迫奔走在路旁。

晚将末契托年少,当面输心背面笑。
晚年时把自己的真情托给年轻的同僚,而他们却当面推心置腹,背地里把我嗤笑。

寄谢悠悠世上儿,不争好恶莫相疑。
告知你们这些世俗的世间小儿,我无心与你们争竟好恶,请不要相互猜疑于我。

参考资料:

1、 姜海宽主编.《杜甫诗歌选读·详注本》.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4:471

男儿生无所成头皓白,牙齿欲落真可惜。
男儿生无所成:意谓男子汉大丈夫生活在世上无所成就。皓白:纯白,洁白。落:脱落。真:实在,的确。可惜:值得惋惜。

白献三赋蓬莱(lái)宫,自怪一日声烜(xuān)(hè)
白:回想。献三赋:三赋,指杜甫所作的三大礼赋,即《朝献太清宫赋》、《朝享太庙赋》、《有事于南郊赋》。蓬莱宫:唐宫名,在陕西省长安县东。原名大明宫,唐高宗时改为蓬莱宫。自怪:自己也奇怪。怪,奇怪、惊奇。煊赫:即显赫。

集贤学士如堵墙,观我落笔中书堂。
堵墙:指集贤殿内的学士们站立围观者密集众多,排列如墙。落笔:下笔。中书堂:中书省的政事堂。

往时文采动人主,此日饥寒趋(qū)路旁。
往时:以往的时候。往,即过去、从前。动:惊动,触动。人主:指唐玄宗。此日:即如今。趋:奔走。

晚将末契(qì)托年少,当面输心背面笑。
末契:指长者与晚辈的交谊。输心:掏心,表示真心。

寄谢悠悠世上儿,不争好恶莫相疑。

参考资料:

1、 姜海宽主编.《杜甫诗歌选读·详注本》.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4:471
男儿生无所成头皓白,牙齿欲落真可惜。
忆献三赋蓬莱宫,自怪一日声烜赫。
集贤学士如堵墙,观我落笔中书堂。
往时文采动人主,此日饥寒趋路旁。
晚将末契托年少,当面输心背面笑。
寄谢悠悠世上儿,不争好恶莫相疑。
  这首诗作于唐永秦元年(765年)辞掉严武幕职后,杜甫居草堂之时。唐广德二年(764年),严武复镇成都后,杜甫应邀入幕,于唐永泰元年(765年)正月初二日辞幕府,归浣花溪草堂,作此诗一为一吐心中的积郁与不快,二为向幕僚们表明自己的心志。

参考资料:

1、 姜海宽主编.《杜甫诗歌选读·详注本》.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4:4712、 张忠纲、孙微编选.《杜甫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237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