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昌宫中满宫竹,岁久无人森似束。
连昌宫长满了宫竹,年岁太久无人来管理,竹子长得高而密,枝叶纠结在一起。
又有墙头千叶桃,风动落花红蔌蔌。
又有墙头碧桃,红色的花瓣被风纷纷吹落。
宫边老翁为余泣,小年进食曾因入。
住在连昌宫旁的老人向我哭诉,少年时曾因向皇帝进贡食物而入到宫中。
上皇正在望仙楼,太真同凭阑干立。
唐玄宗正在望仙楼,杨贵妃一起倚着栏杆而立。
楼上楼前尽珠翠,炫转荧煌照天地。
楼上楼前都是缀戴着珍珠、翡翠的宫女们,光彩鲜明闪烁照耀天地。
归来如梦复如痴,何暇备言宫里事。
归来后如梦又如痴,哪里能从容详尽地诉说宫中之事。
初过寒食一百六,店舍无烟宫树绿。
当时刚刚过了大寒食而到了小寒食,城里的店舍都不见炊烟,只有宫边的树木翠绿如常。
夜半月高弦索鸣,贺老琵琶定场屋。
夜半月亮升得很高了,宫中传出了琴弦的鸣声,原来是贺怀志压场的琵琶声。
力士传呼觅念奴,念奴潜伴诸郎宿。
高力士传唤寻找名倡念奴,念奴潜伴皇帝的随从侍卫人员过夜。
须臾觅得又连催,特敕街中许然烛。
片刻找到又接连催促,特别下令街上准许燃起烛火。
春娇满眼睡红绡,掠削云鬟旋装束。
睡在红纱帐里的念奴满眼春意,充满娇气,用手整理一下头发很快就妆束好了。
飞上九天歌一声,二十五郎吹管逐。
来到宫中刚刚歌唱一声,邠王李承宁随即吹管笛与之相和。
逡巡大遍凉州彻,色色龟兹轰录续。
急奏整套的凉州曲调末了,各种龟兹乐曲热烈地连番演奏。
李谟擫笛傍宫墙,偷得新翻数般曲。
吹笛少年李谟靠着宫墙,偷学了许多新曲子。
平明大驾发行宫,万人歌舞涂路中。
天大亮的时候皇帝的车驾发往行宫,万人歌舞在道路上。
百官队仗避岐薛,杨氏诸姨车斗风。
百官的仪仗队避开歧王李范、薛王李业,杨贵妃的姐姐韩国夫人、虢国夫人、秦国夫人的车行轻快迅速。
明年十月东都破,御路犹存禄山过。
第二年十月洛阳被攻破,御用的道路还在,安禄山的军队经过。
驱令供顿不敢藏,万姓无声泪潜堕。
强迫供应食宿不敢有私藏,百姓们无声暗暗流泪。
两京定后六七年,却寻家舍行宫前。
西京长安和东京洛阳收复后六七年,却寻家舍在行宫前。
庄园烧尽有枯井,行宫门闭树宛然。
尔后相传的六位皇帝不到离宫,宫门久闭。
尔后相传六皇帝,不到离宫门久闭。
听来来往往的少年说起长安,知道了玄武楼建成,花萼楼荒废。
往来年少说长安,玄武楼成花萼废。
去年使者奉皇命来连昌宫砍竹子。
去年敕使因斫竹,偶值门开暂相逐。
偶尔遇上门打开,我跟着进去了一会儿。
荆榛栉比塞池塘,狐兔骄痴缘树木。
杂草丛木像梳齿那样密密地排列着填满了池塘。狐狸、兔子胆大 ,见人并不逃逸,绕着树木。
舞榭欹倾基尚在,文窗窈窕纱犹绿。
舞榭倾斜(榭:台有屋叫榭),地基还在,雕有花纹的窗子幽深仍绿。
尘埋粉壁旧花钿,乌啄风筝碎珠玉。
尘土埋没了粉壁,陈旧的金属花片。鸟儿啄着挂在檐棱间的铃铎或金属,发出碎玉般的声音。
上皇偏爱临砌花,依然御榻临阶斜。
玄宗皇帝偏爱靠近台阶的花朵,依然将皇帝的坐具靠近台阶斜坡。
蛇出燕巢盘斗栱,菌生香案正当衙。
蛇出燕巢盘绕在斗栱之上,香案腐朽,长出菌蕈来,正在那天子所居的衙。
寝殿相连端正楼,太真梳洗楼上头。
寝殿相连的端正楼,杨贵妃在楼上梳洗。
晨光未出帘影黑,至今反挂珊瑚钩。
晨光未出,室内已有人在活动,至今反挂着珊瑚制成的帘钩。
指似傍人因恸哭,却出宫门泪相续。
我把宫中遗迹指示给人看却因此伤心痛哭,退出宫门时眼泪还不断地流淌。
自从此后还闭门,夜夜狐狸上门屋。
自从此后宫门再也没有打开过,每天晚上只有狐狸窜上门屋。
我闻此语心骨悲,太平谁致乱者谁。
我听了老人的这番话后心里也禁不住悲伤,问道:“是谁开创了太平盛世,又是谁招致这一混乱局面呢?”
翁言野父何分别,耳闻眼见为君说。
老人说:“乡野老人哪能分辨得出呢?我就把耳闻目见的事情跟你说说吧。
姚崇宋璟作相公,劝谏上皇言语切。
姚崇、宋璟作宰相时,劝谏皇帝李隆基言语恳切。
燮理阴阳禾黍丰,调和中外无兵戎。
宰相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粮食丰收,调和中外没有战争杀伐之事。
长官清平太守好,拣选皆言由相公。
长官清正廉洁,太守杰出,人材的选用都说由于用人施政至为公正。
开元之末姚宋死,朝廷渐渐由妃子。
开元末年姚崇、宋璟相继逝世,朝廷渐渐信任听从杨贵妃。
禄山宫里养作儿,虢国门前闹如市。
安禄山自请为杨贵妃养子,出入宫廷,无所禁忌。
弄权宰相不记名,依稀忆得杨与李。
虢国夫人门前倚势弄权,钻营者不绝于门,如市上一样热闹。
庙谟颠倒四海摇,五十年来作疮痏。
当时弄权宰相名字记不得了,依稀记得是杨国忠和李林甫。朝廷制定的国家大计颠倒,四海飘摇,安史之乱所留下的民生调敝的残破混乱局面持续了五十年。
今皇神圣丞相明,诏书才下吴蜀平。
当今皇帝圣明,丞相裴度贤明,诏书刚下,便平定了吴蜀两地的藩镇叛乱。
官军又取淮西贼,此贼亦除天下宁。
官军又攻克了叛乱藩镇淮西节度使吴元济,此贼又除,天下安宁。
年年耕种宫前道,今年不遣子孙耕。
我年年耕种宫前道路旁的土地,现在乱世既平,为迎接皇帝出巡,今年就不叫子孙在宫前耕种了。”
老翁此意深望幸,努力庙谋休用兵。
老人这样做的意思是殷切地盼望皇帝前来,希望皇帝努力于国家大计,不要再起战争杀伐。
参考资料:
1、 吴大奎 马秀娟 .元稹白居易诗选译 .成都 :巴蜀书社 ,1991年10月版 :第63-74页 .2、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年12月版 :第333-336页 .连昌宫中满宫竹,岁久无人森似束。
连昌宫:唐代皇帝行宫之一,公元658年(唐高宗显庆三年)建,故址在河南府寿安县(今河南宜阳)西九里。森似束:指竹子丛密,如同扎成一束束的。森:森森然,密貌。
又有墙头千叶桃,风动落花红蔌(sù)蔌。
千叶桃:碧桃。簌簌:花纷纷落下貌。
宫边老翁为余泣,小年进食曾因入。
小年:年少时。
上皇正在望仙楼,太真同凭阑(lán)干立。
上皇、太真:指唐玄宗与杨贵妃。望仙楼 ,本在华清宫,此是作者的想象。
楼上楼前尽珠翠,炫转荧(yíng)煌(huáng)照天地。
炫转荧煌:光彩闪烁。
归来如梦复如痴,何暇(xiá)备言宫里事。
备言:说尽。
初过寒食一百六,店舍无烟宫树绿。
寒食:冬至后的一百零六天为寒食节。唐俗在此前后三天禁火。
夜半月高弦索鸣,贺老琵琶定场屋。
贺老:指玄宗时以善弹琵琶闻名的一个艺人,名贺怀智。压场屋:即今“压场”意。唐人称戏场为场屋。
力士传呼觅(mì)念奴,念奴潜伴诸郎宿。
“念奴”句诗人自注云:念奴,天宝(742—756)中名娼。善歌。每岁楼下杯醭宴,累日之后,万众喧隘,严安之、韦黄裳辈辟易不能禁,众乐之罢奏。明皇遣高力士呼于楼上:欲遗念奴唱歌,分二十五郎吹小管逐,看人能听否?”未尝不悄然奉诏。其为当时所重如此。然而玄宗不欲夺侠游之盛,未尝置在宫禁,或岁幸汤泉,时巡东洛,有司遣从行而已。”高力士,唐玄宗宠幸的宦官。诸郎:侍卫或其他艺人。
须臾(yú)觅得又连催,特敕(chì)街中许然烛。
特赦:因禁火,故特许燃烛。
春娇满眼睡红绡(xiāo),掠削云鬟(huán)旋装束。
掠削:稍稍理一下,旋装束:马上就装束停当。
飞上九天歌一声,二十五郎吹管逐。
九天:宫中。二十五郎:邠王李承宁善吹笛,排行二十五。吹管逐:即吹管伴奏意。
逡(qūn)巡大遍凉州彻,色色龟(qiū)兹轰录续。
逡巡:指节拍舒缓貌。大遍:相当于“一整套(曲子)”的意思。凉州:曲调名。彻:完了,终了。色色龟(qiū秋)兹:各种龟兹乐曲。轰录续:陆续演奏。
李谟擫(yè)笛傍宫墙,偷得新翻数般曲。
“李谟”句下自注云:“玄宗尝于上阳宫夜后按新翻一曲,属明夕正月十五日潜游灯下,忽闻酒楼上有笛奏前夕新曲,大骇之。明日,密遣捕捉笛者诣验之。自云:‘其夕窃于天津桥玩月,闻宫中度曲,遂于桥柱上插谱记之。臣即长安少年善笛者李暮也。’玄宗异而遣之。”厌笛:按笛。
平明大驾发行宫,万人歌舞涂路中。
大驾:皇帝的车驾。队仗:仪仗队。岐、薛:指玄宗弟岐王李范,薛王李业。(两人皆死于开元年间,这是诗人的误记。)
百官队仗避岐(qí)薛,杨氏诸姨车斗风。
杨氏诸姨:指杨贵妃的三姐姐。为玄宗封为韩国、虢国、秦国三夫人。斗风:形容车行快。
明年十月东都破,御路犹存禄(lù)山过。
东都破:指安禄山占洛阳。安于公元755年(天宝十四载)旧历十二月占洛阳,此是约言之。过:指安禄山叛军沿途的所造成的破坏。
驱令供顿不敢藏,万姓无声泪潜堕(duò)。
供顿:即供应。
两京定后六七年,却寻家舍行宫前。
两京:指西京长安与东都洛阳。
庄园烧尽有枯井,行宫门闭树宛然。
门:一作闼,指门中小门。
尔后相传六皇帝,不到离宫门久闭。
六:应作五。
往来年少说长安,玄武楼成花萼(è)废。
玄武 :唐德宗时建,花萼楼:玄宗时建。
去年敕(chì)使因斫(zhuó)竹,偶值门开暂相逐。
斫:砍。
荆榛(zhēn)栉(zhì)比塞池塘,狐兔骄痴缘树木。
栉比:像梳齿一样紧挨在一起。
舞榭(xiè)欹(qī)倾基尚在,文窗窈窕纱犹绿。
文窗:雕有花纹的窗子。窈窕:深貌。
尘埋粉壁旧花钿,乌啄(zhuó)风筝碎珠玉。
花钿:金属花片,妇女饰物。风筝:此指一种檐鸣器。
上皇偏爱临砌花,依然御榻临阶斜。
蛇出燕巢盘斗栱,菌生香案正当衙。
寝殿相连端正楼,太真梳洗楼上头。
晨光未出帘影黑,至今反挂珊瑚钩。
指似傍人因恸哭,却出宫门泪相续。
自从此后还闭门,夜夜狐狸上门屋。
我闻此语心骨悲,太平谁致乱者谁。
翁言野父何分别,耳闻眼见为君说。
姚崇宋璟作相公,劝谏上皇言语切。
燮理阴阳禾黍丰,调和中外无兵戎。
长官清平太守好,拣选皆言由相公。
开元之末姚(yáo)宋死,朝廷渐渐由妃子。
姚崇、宋璟:皆开元(713—741)年间贤相。燮理:调和。阴阳:代指社会秩序。
禄山宫里养作儿,虢(guó)国门前闹如市。
弄权宰相不记名,依稀忆得杨与李。
杨与李:指杨国忠、李林甫。
庙谟(mó)颠倒四海摇,五十年来作疮痏(wěi)。
庙谟:朝廷大计。疮痏:疮疤。
今皇神圣丞相明,诏书才下吴蜀平。
吴蜀平:指平江南的李奇与蜀中的刘辟。
官军又取淮西贼,此贼亦除天下宁。
年年耕种宫前道,今年不遣子孙耕。
老翁此意深望幸,努力庙谋休用兵。
深望幸:深深希望皇帝临幸东都。
参考资料:
1、 吴大奎 马秀娟 .元稹白居易诗选译 .成都 :巴蜀书社 ,1991年10月版 :第63-74页 .2、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年12月版 :第333-336页 .全诗基本上可分为两大段。
第一段从“连昌宫中满宫竹”至“夜夜狐狸上门屋”,写宫边老人诉说连昌宫今昔变迁。
前四句是一段引子,先从连昌宫眼前乱竹丛生,落花满地,一派幽深衰败的景象下笔,引出宫边老人。老人对作者的泣诉可分两层意思。
第一层从“小年进食曾因入”至“杨氏诸姨车斗风”,写连昌宫昔日的繁华盛况。
寒食节,百姓禁烟,宫里却灯火辉煌。唐玄宗和杨贵妃在望仙楼上通宵行乐。琵琶专家贺怀智作压场演奏,宦官高力士奉旨寻找著名歌女念奴进宫唱歌。邠王李承宁(二十五郎)吹管笛,笙歌响彻九霄。李谟傍靠宫墙按着笛子,偷学宫里新制的乐曲。诗人在描绘了一幅宫中行乐图后,又写玄宗回驾时万人夹道歌舞的盛况。
第二层从“明年十月东都破”至“夜夜狐狸上门屋”,写安禄山叛军攻破东都洛阳,连昌宫从此荒废。安史乱平后,连昌宫也长期关闭,玄宗以后的五位皇帝都不曾来过。直到公元817年(元和十二年),使者奉皇帝命来连昌宫砍竹子,在宫门开时老人跟着进去看了一会,只见荆榛灌木丛生,狐狸野兔恣纵奔驰,舞榭楼阁倾倒歪斜,一片衰败荒凉。安史乱后,玄宗依然下榻连昌宫,晚景凄凉。宫殿成为蛇燕巢穴,香案腐朽,长出菌蕈来。当年杨贵妃住的端正楼,如今物是人非,再不见倩影了。
第二大段从“我闻此语心骨悲”至“努力庙谟休用兵”。通过作者与老人的一问一答,探讨“太平谁致乱者谁”及朝政治乱的因由。
诗中称赞姚崇、宋璟作宰相秉公选贤任能,地方长官清平廉洁,因而出现了开元盛世。姚、宋死后,朝廷渐渐由杨贵妃操纵。安禄山在宫里被贵妃养作义子,虢国夫人门庭若市。奸相杨国忠和李林甫专权误国,终于给国家带来了动乱和灾难。接着诗笔转而称赞当时宪宗皇帝大力削平藩镇叛乱,和平有望。结句,作者意味深长地点明主旨:祝愿朝廷努力策划好国家大计,安定社稷,结束内战,不再用兵。
这首诗针砭唐代时政,反对藩镇割据,批判奸相弄权误国;提出所谓“圣君贤卿”的政治理想。它含蓄地揭露了玄宗及皇亲骄奢淫佚的生活和外戚的飞扬跋扈,具有一定的历史上的认识意义。前代诗评家多推崇这首诗“有监戒规讽之意”,“有风骨”,把它和白居易《长恨歌》并称,同为脍炙人口的长篇叙事诗。
这首《连昌宫词》在艺术构思和创作方法上,受到当时传奇小说的影响。诗人既植根于现实生活和历史,又不囿于具体的历史事实,虚构一些情节并加以艺术的夸张,把历史人物和社会生活事件集中在一个典型环境中来描绘,写得异常鲜明生动,从而使主题具有典型意义。例如,有关唐玄宗和杨贵妃在连昌宫中的一段生活,元稹就不是以历史家严格实录的“史笔”,而是用小说家创造性的“诗笔”来描摹的。据陈寅恪的考证,唐玄宗和杨贵妃两人没有一起去过连昌宫。诗中所写,不少地方是根据传闻加以想象而虚拟。如连昌宫中的所谓望仙楼和端正楼,实际上是骊山上华清宫的楼名。李谟偷曲事发生在元宵节前夕东都洛阳的天津桥上,并不是在寒食节夜里连昌宫墙旁。其他如念奴唱歌,二十五郎吹笛,百官队仗避岐薛,杨氏诸姨车斗风等,都不出现在寿安县的连昌宫内或宫前。元稹充分发挥艺术的想象力,把发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上的事件集中在连昌宫内来铺叙,并且还虚构一些情节,用以渲染安史之乱前所谓太平繁华的景象,突出主题思想。从诗的自注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作者对念奴唱歌、李谟偷曲等事所产生的历史背景,并不是不知道的,他如此处理,实在是有意识地学习唐人传奇所常用的典型化方法来创作。这样一来,整首《连昌宫词》在某些细节上虽不符合具体的历史事实,但却形象地反映了历史和社会生活发展的某些本质方面,具有艺术的真实性。至于诗中说到平吴蜀、定淮西等历史事件,则又具有历史的真实性和浓烈的现实感。
这首诗的情节,写得真真假假,假中有真,真假相衬,互相对照。正如陈寅恪所指出的那样:“连昌宫词实深受白乐天、陈鸿长恨歌及传之影响,合并融化唐代小说之史才诗笔议论为一体而成。”(《元白诗笺证稿》第三章)在我国叙事诗的发展史上,《连昌宫词》有独自的风格特色。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年12月版 :第955-958页 .参考资料:
1、 宗传璧.韩愈诗选注:,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年06月第1版:292、 (唐)白居易等著.;王一娟,傅绍良选注,白居易元稹韩愈柳宗元诗精选200首:山西古籍出版社,1995.10:1333、 卞孝萱张清华编选.韩愈集:凤凰出版社,2014.10,:624、 张在军.吴秀军编著,新课标小学生必备古诗词 一年级: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57参考资料:
1、 宗传璧.韩愈诗选注:,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年06月第1版:292、 (唐)白居易等著.;王一娟,傅绍良选注,白居易元稹韩愈柳宗元诗精选200首:山西古籍出版社,1995.10:1333、 卞孝萱张清华编选.韩愈集:凤凰出版社,2014.10,:624、 张在军.吴秀军编著,新课标小学生必备古诗词 一年级: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57该小诗仅短短十六个字,却色彩斑斓,对比强烈,既有绘画般效果,又有山水动静之韵味,在以追求险怪为主的韩愈诗中可谓别具一格。
诗开头“条山苍”三个字。写出了中条山的苍翠之色,而仅以一个“苍”加以概括,也足见山势之大,浑然一色。同时,诗人写山,以河为比照和衬托,黄河流经中条山下,滔滔漭漭,浊浪排空,一片混黄之色,与苍翠之山色形成鲜明对比。诗写景状物,寄意深远。高山、大河为眼前实景,“苍”与“黄”,以强烈的颜色对比,强调视觉的差异,达到山水分明的艺术效果。
后两句,进一步写河、山,河之黄是因其浪涛汹涌,奔腾不息。山之苍是因其满山松柏,苍翠欲滴。一动一静,相映成趣。人生岁月就像这滔滔奔涌的黄河之水,一逝不返;生命是短暂的,但崇高的品德和人格却是永恒的,它像万古长青的松柏那样,永存人间。“松柏在高冈”这一喻象,表达了作者欲奋发有为、特立人间的宏伟理想。诗的境界博大,格调高亢。而“浪波”与“松柏”,一动一静,指一种深邃的人生哲理。
诗的立意高远,境界阔大,中口而出,率尔成章。颇有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的苍莽古劲,而格调更加高扬苍山翠柏,急水洪流,成为诗人精神的寄托,志趣的象征。因此,与其说此诗是写景,不如说是咏志。思随大河阔,志逐苍山高,青年诗人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形象,卓然而出。
参考资料:
1、 (唐)白居易等著.;王一娟,傅绍良选注,白居易元稹韩愈柳宗元诗精选200首:山西古籍出版社,1995.10:1332、 张在军.吴秀军编著,新课标小学生必备古诗词 一年级: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573、 吴小平编选.新编唐诗一百首 插图本:凤凰出版社,2006年6月:724、 吴小平.韩孟诗派作品赏析: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年02月第1版:33天马来出月支窟,背为虎文龙翼骨。
天马来自于月支窟那个地方,它脊背的毛色如同虎纹一样漂亮,骨如龙翼一样坚韧有力。
嘶青云,振绿发,兰筋权奇走灭没。
天马仰天而嘶,声震青云;它摇动着的鬃毛,像绿发一样明亮。它兰筋权奇,骨相神骏,飞跑起来,倏然而逝,连影子也看不清楚。
腾昆仑,历西极,四足无一蹶。
它腾迈昆仑,飞越西极,四蹄生风,从不失足。
鸡鸣刷燕晡秣越,神行电迈蹑慌惚。
鸡鸣时它还在燕地刷毛理鬃,到傍晚时它已在越地悠闲地吃草了。其神行之速真如电闪一般,只见其影而不见其形。
天马呼,飞龙趋,目明长庚臆双凫。
天马呼啸着驰骋而过,就像是飞龙一样窈矫。它目如明星,膀如双凫。
尾如流星首渴乌,口喷红光汗沟朱。
尾如流星,首如渴鸟,口喷红光,汗流如血。
曾陪时龙蹑天衢,羁金络月照皇都。
它曾与宫中的御马一道在天街上奔驰,羁金络月,光照皇都。
逸气棱棱凌九区,白璧如山谁敢沽。
豪逸之气,凌迈九州。此时天马的身价,就是堆积如山的白壁,也难抵其值。
回头笑紫燕,但觉尔辈愚。
那些所谓的名马,什么紫燕之类,跟它相比,真是不值一提。
天马奔,恋君轩,駷跃惊矫浮云翻。
但是时过境迁,好景不长。如今的天马,虽然依日顾恋天子的车驾。
万里足踯躅,遥瞻阊阖门。
它奔跑起来依然能驰骋万望,耸跃浮云,英姿不减当年,但却适望天门,脚因而不得进了。
不逢寒风子,谁采逸景孙。
遇不到寒风子这样的识马者,谁还认得逸景这样的名马呢?
白云在青天,丘陵远崔嵬。
想当年,曾经驾着穆天子的车驾,穿过白云,迈越丘山,前往西天与西王母相会,是何等的神气得意啊。
盐车上峻坂,倒行逆施畏日晚。
但如今却驾着盐车向着高峻的山坡上苦苦挣扎,盐车倒行下滑而力尽途中,天色已晚。
伯乐翦拂中道遗,少尽其力老弃之。
对天马此种不幸之遭遇,只有伯乐才会中适停车为之抚慰悲叹,少尽其力而老被遗弃。
愿逢田子方,恻然为我悲。
多么想能够遇到像田子方这样的仁人啊,只有他才会对老马的命运为之悲慨和同情。
虽有玉山禾,不能疗苦饥。
虽然昆仑玉山之上有仙禾,可是,却难以疗救如今落傀天马之苦饥啊。
严霜五月凋桂枝,伏枥衔冤摧两眉。
五月的严霜摧凋了桂枝,天马伏枥含冤无草可食。
请君赎献穆天子,犹堪弄影舞瑶池。
诸君有哪位可怜这匹年老的天马,请您赎献给穆天子,它虽不能出力拉车了。但在瑶池上作一匹弄影的舞马,总还是可以的吧!
参考资料:
1、 古代汉语词典 编写组 .古代汉语词典 :中华书局 ,2009 .2、 詹福瑞 等 .李白诗全译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76-80 .天马来出月支窟(kū),背为虎文龙翼骨。
天马:即大宛马。月支窟:月支,一作月氏,西域古国名。先在甘肃敦煌祁连之间,后被勾奴所逐,迁于今阿富汗东北。虎文:马毛色似虎脊文。
嘶青云,振绿发,兰筋权奇走灭没。
绿发:指马鬃、马额上毛。兰筋:马额上筋名。权奇者:奇异非常。灭没:谓无影无声。
腾昆仑,历西极,四足无一蹶(jué)。
西极:极西之地。四足无一蹶:谓奔跑如风,绝无一失。蹶,失蹄也。
鸡鸣刷燕晡(bū)秣(mò)越,神行电迈蹑(niè)慌惚(hū)。
晡:傍晚。秣:草料,此处作喂马讲。杜预曰:以粟饭马曰秣。 电迈:疾速行进。电:喻快速。迈:前进,行进。恍惚:瞬间,极短的时间。
天马呼,飞龙趋(qū),目明长庚(gēng)臆(yì)双凫(fú)。
飞龙:指骏马。目明长庚:眼像长庚星一洋明亮。长庚,星名,又名启明、太白星,即金星。以金星运行轨道所处方位不同而有长庚启明之别:晨出东方为启明,昏见西方为长庚。臆双凫:马的前胸像一对鸭子。臆,胸脯。凫,野鸭。
尾如流星首渴乌,口喷红光汗沟朱。
流星:指慧星。渴乌:水车上灌水用的竹筒。汗沟朱:马前腿胛处沉汗如血。 汗沟:马前腿和胸腹相连的凹形部位,马疾驰时为汗所流注,故称。朱,血色,—作珠。
曾陪时龙蹑(niè)天衢(qú),羁(jī)金络月照皇都。
天衢:天街。羁金络月:指用黄金装饰的马络头。月:月题。马额上当颅如月形者也。
逸气棱(léng)棱凌九区,白璧(bì)如山谁敢沽(gū)。
棱棱:威严貌。九区:九州也。白璧如山:言白璧之多也。沽:买也。
回头笑紫燕,但觉尔辈愚。
紫燕:良马名。刘劭《赵都赋》:“良马则赤兔、奚斯、常骊、紫燕。”
天马奔,恋君轩,駷(sǒng)跃惊矫(jiǎo)浮云翻。
君轩:天子之车也。駷:勒马衔令马疾走。矫,矫首也。
万里足踯(zhí)躅(zhú),遥瞻(zhān)阊(chāng)阖(hé)门。
踯躅:欲进不进貌。阊阖:天门。此喻京城或宫廷之门。
不逢寒风子,谁采逸景孙。
寒风子:古之善相马者。逸景:良马名。
白云在青天,丘陵远崔(cuī)嵬(wéi)。
崔嵬:山高峻貌。峻坂:陡坡也。
盐车上峻坂(bǎn),倒行逆施畏日晚。
伯乐翦(jiǎn)拂中道遗,少尽其力老弃之。
伯乐:古之善相马者,姓孙名阳。剪拂:梳剪其毛鬃,洗拭其尘垢。
愿逢田子方,恻(cè)然为我悲。
为我悲:注云:一作恩。
虽有玉山禾,不能疗苦饥。
玉山禾:昆仑山之仙禾。
严霜五月凋桂枝,伏枥(lì)衔(xián)冤摧两眉。
“严霜”句:用邹衍事,谓已无罪而受冤也。枥:马槽也。
请君赎献穆天子,犹堪弄影舞瑶池。
穆天子:即周穆王。此喻当今天子。
参考资料:
1、 古代汉语词典 编写组 .古代汉语词典 :中华书局 ,2009 .2、 詹福瑞 等 .李白诗全译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76-80 .本诗可分为五段。第一段写天马的神峻,诗人以此来比喻自己非凡的才能。头一句首写出天马的不凡来历。天马并非产于中土,传说天马出产在西域月支国的山洞中。月支、大宛等国,俱在新疆伊犁河和苏联伊塞克湖一带,故在汉人的眼中,那就是“西极”。这匹天马的背上的毛色就象虎皮的花纹一样,它长着飞龙的翅膀,形象更加神奇。接着,诗人描写天马驰奔的神姿:它嘶声响彻青云,跑起来鬃毛象绿发一样飘荡;它的双目之上兰筋突起,权骨奇异,飞奔起来霎时间就不见了踪影。它从神话中的昆仑山上腾跃而起,跨越了西极的千山万水,四蹄生风,无一闪失。它飞奔的神速简直令人不敢相信。鸡鸣时它还在北方的燕地(北京、河北、辽宁一带)刷洗鬃毛、下午申时(约为三、四点钟)已经奔驰到南方的越地(浙江地区),在那里安详地吃草。它奔走的速度真如电闪流星,一闪即过,使人们来不及看清它的身影,它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这里诗人以描写天马的神异来喻自己的卓越才能。对于自已的才能,李白一向是非常自负的,甚至于在不了解他的人看来,简直是说大话。而了解他的人,都称他有王霸之才,堪为帝王之佐。
第二段,写天马也曾有过“跃天衢”、“照皇都”的得意时刻。以此来比喻他在天宝初在长安待诏供奉翰林的一段宠遇。在天马得意的时期,它仰头呼啸,扬蹄飞奔,象飞龙似的。它的眼睛象长庚星一样的明亮,它的胸脯,两块肌肉鼓鼓的,象一双鸭子一样丰满,扫尾迅似流星,昂头犹如乌鹰,口喷红光,膊出汗血,是何等的骏健精神。它曾和天子御厩中的龙马一起在长安的大道上并驾齐驱,头上的金羁络头套在月一样丰满的两颊上,金光闪耀,影照皇都。它逸然自得,威风凛凛,声传九州。一时间,它的身价倍增,即使是白璧如山,价值连城也换不去这匹天马。再回头瞧瞧那古代曾名贵一时的骏骥紫燕,相比之下,那紫燕竟笨得象条驴!诗人天宝初年的恩宠和身价,就是透过这样的描绘给反射出来的。
第三段写天马被丢弃冷落的情状。它虽然依恋君王的车驾,不忍离去,但是已得不到君王的爱怜,只好腾跃惊矫,四方奔驰。象浮云一样飘荡万里。回首遥望天门,再也逢遇不到象寒风子那样识马的人,会用它这匹周穆王的千里马“逸景”的后代。天马的这种遭遇与李白逐出长安后的情况,何其相似。
第四段写天马的晚年。它拉着盐车,仰望青天,那天上的白云是多么悠闲自在,它自己却忍辱负重,向着陡峭的山坂攀登,真象是倒行逆施一样困难。抬头看,前面的丘陵连绵,道路遥远而没有尽头。红日西坠,天色渐晚。它想起了古代的伯乐,曾经抚摸着蹄折胫断的骏马,哀伤它少尽其力,老了而被弃。这匹遭难的天马,正象征着李白晚年因永王事件而遭难的悲惨处境。
最后一段,写天马希望能够遇到象田子方这样的仁人,同情它、起用它。田子方是战国时的仁人。一次,田子方在路上遇见了一个人赶着一匹老马,问他要干什么,那人回答说,这是他主人家的一匹马,因老而无用,要牵出去卖掉。田子方说:“少尽其力而老去其身,仁者不为也。”就掏钱将这匹马买下了。李白所需要的正是这种同情和理解。若不被理解和同情,其实就是有昆仑山上的琼草玉禾,也不能疗救自己的痛苦,这匹天马的遭遇,就象是五月的桂枝遭到了意外的严霜摧打,它有着无限的冤屈私不平。它希望有象田子方这样的识才仁人,能够把自己献给穆天子。虽然老了,已不能驾车奔驰,但是,在王母娘娘的瑶池盛会上,当一名舞马总还是可以的。严霜五月”说的是战国时邹衍的故事。邹衍奉事燕惠王,竭尽忠诚,反被小人谗毁,被关进监狱,他仰天大哭,感动了苍天,夏天五月竟下了一场严霜。在这里,李白用以说明自己被系狱流放是冤枉的,他象这匹天马一样。伏枥衔冤摧两眉”。唐玄宗时,宫中常有马戏,舞马立于台上,按着音乐节奏进退起卧,抬起前腿为君王祝寿。这里是说,如今我老了,尽管不堪大用,但是做一名宫廷文学侍臣,为国家朝廷献出些绵薄之力还是可以的。
李白一生可以说是与王侯权贵、世俗礼教相斗争、相对立的。但是,他也有妥协的一面。马克思评价歌德时说,他是一个一伟大的诗人,同时身上也有德国庸人的气味。同理,对李白的评价也适用。读者不能因他有过对统治者抱有幻想以及对功名有所追求留连而否定他对统治者反抗精神的一面。相反,通过李白在高压的痛苦下,使得他的灵魂发生扭曲的悲剧中,读者可以看到封建社会的黑暗势力对一个天才的心灵和肉体的摧残,从而更加理解诗人痛苦的心灵,更加痛恨这个不合理的社会。此诗既是咏天马,也是喻李白自己,二者浑然一体,声情并茂,表现了李白的二重性格,是一首成功的咏物诗。
参考资料:
1、 葛景春著 .李白思想艺术探骊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1年02月第1版 :340-343 .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踏晴沙。
杭州城外望海楼披着明丽的朝霞,走在护江堤上踏着松软的白沙。
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
呼啸的钱塘涛声春夜传入伍员庙,娇嫩的绿柳春色包蕴在苏小小家。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红袖少女夸耀杭绫柿蒂织工好,青旗门前争买美酒饮“梨花”。
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是谁开辟了通向湖心孤山的道路?长满青草的小道像少女的绿色裙腰弯弯斜斜。
参考资料:
1、 乔力 .《唐诗精华分卷》 :朝华出版社 ,1991 .2、 李时人 .《古今山水名胜诗词辞典》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1 .望海楼明照曙(shǔ)霞,护江堤(dī)白踏晴沙。
望海楼:作者原注云:“城东楼名望海楼。”堤:即白沙堤。
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
伍员:字子胥,春秋时楚国人。苏小:即苏小小,为南朝钱塘名妓。西湖冷桥畔旧有苏小小墓。
红袖织绫(líng)夸柿蒂(dì),青旗沽(gū)酒趁梨花。
红袖:指织绫女。青旗:指酒铺门前的酒旗。沽酒:买酒。梨花:酒名。作者原注云:“其俗,酿酒趁梨花时熟,号为‘梨花春’。”案此二句写杭州的风俗特产:夸耀杭州产土绫“柿蒂”花色好,市民赶在梨花开时饮梨花春酒。
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参考资料:
1、 乔力 .《唐诗精华分卷》 :朝华出版社 ,1991 .2、 李时人 .《古今山水名胜诗词辞典》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1 .首联,先推出“望海楼”“护江堤”,是因为楼高、堤长足可贯领通篇,它们在辉彩早霞、泛光晴沙的映照下,一“明”一“白”,渲衬成一派秾丽畅朗的气氛,渐启以下佳境。在这里,“照”楼曙色和霞光属客观现象,“踏”堤遨游则是游人的兴趣,一静一动,皆从诗人眼中见出,紧扣题目的“望”字。诗中原注:“城东楼名望海楼”,又杭城临钱塘江,故筑堤。次联转过一层,始引出显著的季节特征:春潮汹涌,夜涛摩荡,声响直振吴山顶的伍公庙;柳枝掩映,苏小家正当新绿深处,春光似乎就凝汇在她如花的年华和火一般的热情里……这两句声色交织、虚实相衬,分别从视听感知里生发出“夜入”“春藏”的美妙联想,一并融进涵纳着深沉悠远的历史内容的“伍员庙”“苏小家”里,使古老的胜迹超越时空,带上了现实感,并给读者以审美的愉悦。
第三联从前面连辐直下的四处景点移开目光,注视到民俗人事上来。江南丝织业繁盛,故诗中自注:“杭州出柿蒂,花者尤佳也”,据宋人吴自牧《梦粱录·物产》记载,这是绫的花纹;又当地产美酒,诗中亦自注:“其俗,酿酒趁梨花时熟,号为‘梨花春’”。这里特以二者并举,描写杭州女工织艺的精巧和当时人们争饮佳醪的民俗风情,勾勒出繁荣兴旺的社会景象。而“红袖”与“青旗”、“柿蒂”与“梨花”的颜色对照、品物相衬,更象一幅工丽雅致的画图,流溢着浓郁活泼的生活情趣。尾联以登高远眺所见的阔大场景收束,暗与首句照应。“湖寺西南路”,指由断桥向西通往湖中到孤山的长堤,两旁杂花草木密布,诗中自注说:“孤山寺路在湖洲中,草绿时,望如裙腰”。请看,满湖清波如同少女的彩裙飘动,白堤上烟柳葱茏,碧草如茵,就像少女裙上的绿色飘带。上句就“谁开”提唱,故设问答,接着用了“裙腰”这个绝妙的比喻,使人联想到春天的西湖,仿佛是一位风姿绰约的妙龄少女的化身。
参考资料:
1、 余冠英 .《中国古代山水诗鉴赏辞典》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89 .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刘备出兵伐吴就驻扎在三峡,无奈战败归来去世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昔日翠旗飘扬空山浩浩荡荡,永安宫湮灭在这荒郊野庙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古庙里杉松树上水鹤做了巢,每逢节令仍举行隆重的祭祀。
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丞相的祠庙就在先王庙临近,君臣共同享受着礼仪和祭礼。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杜甫诗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252-2562、 蘅塘退士 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156-1583、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325-327蜀主窥(kuī)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蜀主:指刘备。永安宫:在今四川省奉节县。
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野寺:原注今为卧龙寺,庙在宫东。
古庙杉松巢(cháo)水鹤,岁时伏腊(là)走村翁。
伏腊:伏天腊月。指每逢节气村民皆前往祭祀。
武侯祠(cí)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杜甫诗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252-2562、 蘅塘退士 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156-1583、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325-327第四首咏怀的是刘备在白帝城的行宫永安宫。诗人称颂了三国时刘备和诸葛亮君臣一体的亲密关系,抒发了自己不受重用抱负难展的悲怨之情。
作者借村翁野老对刘备诸葛亮君臣的祭祀,烘托其遗迹之流泽。诗歌先叙刘备进袭东吴失败而卒于永安宫,继叹刘备的复汉大业一蹶不振,当年的翠旗行帐只能在空山想象中觅得踪迹,玉殿虚无缥缈,松杉栖息水鹤。歌颂了刘备的生前事业,叹惋大业未成身先去,空留祠宇在人间的荒凉景象。最后赞刘备诸葛亮君臣一体,千百年受人祭祀,表达了无限敬意,发抒了无限感慨。
此诗通过先主庙和武侯祠邻近的描写,进而赞颂刘备、诸葛亮君臣际遇、同心一体,含有作者自己论事被斥,政治理想不能实现,抱负不能施展的感慨。在艺术描写上和前几首又有所不同。全诗平淡自然,写景状物形象明朗,以咏古迹为主而隐含咏怀。
参考资料:
1、 蘅塘退士 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156-1582、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325-3273、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575-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