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马长城窟

:
日日风吹虏骑尘,年年饮马汉营人。千堆战骨那知主,
万里枯沙不辨春。浴谷气寒愁坠指,断崖冰滑恐伤神。
金鞍玉勒无颜色,泪满征衣怨暴秦。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陈标

[唐](约公元八三一年前后在世)字、里、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长庆二年,(公元八二二年)登进士第。终侍御史。标所作诗,今仅见存于全唐诗者十二首。 13篇诗文

猜你喜欢

八月十五日夜瑶台寺对月绝句

:
嬴女乘鸾已上天,仁祠空在鼎湖边。
凉风遥夜清秋半,一望金波照粉田。

嬴女乘鸾已上天,仁祠空在鼎湖边。
公主不幸去世了,只留下瑶台寺还在昭陵旁边。

凉风遥夜清秋半,一望金波照粉田。
今天晚上正值凉风习习的八月十五日清秋月夜,明亮的月光照着这座用公主的汤沐所得造的寺庙。

(yíng)女乘鸾(luán)已上天,仁祠(cí)空在鼎湖边。
嬴女:指传说中的秦穆公女弄玉。鼎湖:地名。古代传说黄帝在鼎湖乘龙升天。

凉风遥夜清秋半,一望金波照粉田。

嬴女乘鸾已上天,仁祠空在鼎湖边。
凉风遥夜清秋半,一望金波照粉田。

  中唐宰相权德舆有诗《八月十五日夜瑶台寺对月绝句》:“嬴女乘鸾已上天,仁祠空在鼎湖边。凉风遥夜清秋半,一望金波照粉田。”据宋·宋敏求《长安志图》所绘的唐太宗昭陵图,在陵域范围之内,有“瑶台寺”、“广济寺”、“澄心寺”、“百城寺”、“舍卫寺”、“升平寺”、“证圣寺”、“宝国寺”等。又据《金石萃编》记载:“瑶台寺,则《昭陵图》有之,在昭陵之西、澄心寺之南也。”据今考古,瑶台寺在昭陵西南十八里处。此诗当是权德舆于昭陵所写。查其诗中之意,则与某位公主有关。

  “嬴女乘鸾已上天”。“赢女”,指秦穆公之女弄玉。萧史教弄玉吹箫引凤,后来二人乘凤乌而去。此句以弄玉成仙比喻公主去世。

  “仁祠空在鼎湖边”。“仁祠”,明·杨慎《艺林伐山·仙陀》:“佛寺曰仙陀,又曰仁祠。”在此当指瑶台寺。“鼎湖”,本为古代传说黄帝乘龙升天处,后借指帝王。如清·吴伟业《圆圆曲》“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此句指公主死后,空留下瑶台寺在唐太宗的昭陵旁边。

  “凉风遥夜清秋半”。此句扣题,点明写诗之时是凉风习习的八月十五日月夜。

  “一望金波照粉田”。“金波”,月光。“粉田”,脂粉田,即公主的汤沐邑。此句再次点明季节,及瑶台寺与公主的关系。

  全诗大意:公主不幸去世了,只留下瑶台寺还在昭陵旁边。今天晚上正值凉风习习的八月十五日清秋月夜,明亮的月光照着这座用公主的汤沐所得造的寺庙

  那么,此诗中提到的公主是谁呢?

  此诗既然写于昭陵,则公主当是唐太宗的姐妹或者女儿。查《新唐书·公主传》,唐太宗的姐妹与女儿中,葬地与佛寺有关者有二:一、比景公主,始封巴陵……显庆中追赠,立庙于墓,四时祭以少牢。二、晋阳公主……因诏有司簿主汤沐余赀,营佛祠墓侧。又据宋·赵明诚《金石录·卷三》:“第五百九十三,《唐瑶台寺碑》:许敬宗撰,诸葛思祯正书。贞观十八年。”则至迟到贞观十八年,瑶台寺就已经存在,则此庙与比景公主无关。再据《新唐书·公主传》,“因诏有司簿主汤沐余赀,营佛祠墓侧”,与“粉田”之意正合,则晋阳公主的葬地极可能就在瑶台寺附近。

  当然,瑶台寺在昭陵西南十八里,算是很外围了,比起同母姐妹们,离昭陵主峰似乎太远,不符合晋阳的身份。其实,这是有原因的。当时认为女子未及笄而亡的有戾气,不能葬在家族墓地,只能葬在佛寺中,用佛法化解戾气。所以二凤在昭陵边修佛寺,并且把小犀牛葬在那里,其实已经是在打擦边球,没办法再近了。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代别情人

:
清水本不动,桃花发岸傍。
桃花弄水色,波荡摇春光。
我悦子容艳,子倾我文章。
风吹绿琴去,曲度紫鸳鸯。
昔作一水鱼,今成两枝鸟。
哀哀长鸡鸣,夜夜达五晓。
起折相思树,归赠知寸心。
覆水不可收,行云难重寻。
天涯有度鸟,莫绝瑶华音。

清水本不动,桃花发岸傍。
你像清水一样矜持,我像桃花生长在河岸。

桃花弄水色,波荡摇傍光。
桃花戏弄水色,水波荡漾起傍光。

我悦子容艳,子倾我文章。
我喜欢你的容颜,你喜爱我的文章。

风吹绿琴去,曲度紫鸳鸯。
我用绿绮琴弹指奏起:紫鸳鸯,琴声随风飘扬。

昔作一水鱼,今成两枝鸟。
我们曾经欢如鱼水,如今却成为两颗树上的鸟儿。

哀哀长鸡鸣,夜夜达五晓。
夜夜相对哀鸣,一直到天亮。

起折相思树,归赠知寸心。
我折一支相思树枝送给你,聊表我寸心。

覆水不可收,行云难重寻。
泼出去的水难以收回,飘出去的云朵哪里找回。

天涯有度鸟,莫绝瑶华音。
就算我们分隔天涯,别忘记托鸟儿带来你的音讯。

参考资料:

1、 张厚余.太白诗传 上.长傍市: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91页2、 杨辇宗,杨实诚.爱情诗注析.太原市: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271-272页

清水本不动,桃花发岸傍。
发:生长。

桃花弄水色,波荡摇春光。
波荡:水波荡漾。

我悦子容艳,子倾我文章。
悦:喜欢。子:你。这里是男子对女子的美称。倾:钦佩,倾慕。

风吹绿琴去,曲度紫鸳(yuān)(yāng)
绿琴:即绿绮琴,司马相如之琴。这里代指诗中男主人公弹奏的琴。曲度:即度曲,作曲,按曲谱弹奏歌唱。紫鸳鸯:即诗中男子所弹奏的曲谱名。

昔作一水鱼,今成两枝鸟。
一水:同一池中。

哀哀长鸡鸣,夜夜达五晓。
五晓:即五更,指天快亮的时候。

起折相思树,归赠(zèng)知寸心。
相思树:能够表达男女相思之情的树,红豆等,都称为相思树。寸心:即区区之心。

(fù)水不可收,行云难重寻。
覆水:指水泼在地上,比喻不可挽回。行云:飘来飘去的云彩。

天涯有度鸟,莫绝瑶(yáo)华音。
天涯:即天边,指极远的地方。度鸟:一个人孤独地生活。如台湾相思树、红豆树、海指飞来飞去的鸟,比喻男子一个人孤独的生活。莫绝:不要断绝。瑶华音:珍贵的音信。瑶华:指仙境中的玉花,比喻珍贵美好。

参考资料:

1、 张厚余.太白诗传 上.长春市: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91页2、 杨辇宗,杨实诚.爱情诗注析.太原市: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271-272页
清水本不动,桃花发岸傍。
桃花弄水色,波荡摇春光。
我悦子容艳,子倾我文章。
风吹绿琴去,曲度紫鸳鸯。
昔作一水鱼,今成两枝鸟。
哀哀长鸡鸣,夜夜达五晓。
起折相思树,归赠知寸心。
覆水不可收,行云难重寻。
天涯有度鸟,莫绝瑶华音。

  这首诗的最大特点是大量运用比喻。“清水本不动,桃花发岸旁。桃花弄水色,波荡摇春光。”诗中的男子自比清水,借以象征自己的纯洁心灵和贞洁的感情;他把情人比作桃花,借以表现女子的艳丽动人。一池静静的清水,岸边长着一株桃树。桃枝的摆动,引起了水中倒影的摆动;水波荡漾,仿佛春光也在颤动。诗中的男主人公与情人就像这桃花和清水荡起爱情的波纹。比喻形象、生动,洋溢着诗情。

  诗人又用比喻手法描绘了分离后的凄惨图景。“昔作一水鱼,今成两枝鸟。哀哀长鸡鸣,夜夜达五晓。起折相思树,归赠知寸心。”过去二人如同一个池中的游鱼一样,相亲相爱在一起,二人分居两地,变成了两个树枝上的鸟,天天如长鸡呜叫,夜夜哀鸣到东方欲晓。我彻夜不眠,清晨起来折下一枝相思树枝,把它赠给你,你见到树枝后就一定会知道我想念你的苦苦心思。这里的比喻既恰切,又给人一种伤感的气氛,牵动人们的情感。

  最后以比喻结尾。“覆水不可收,行云难重寻。天涯有度鸟,莫绝瑶华音。”过去相亲相爱的日子,就如倒在地上的水一样不可收起,就如飘去的浮云一样难以把它重新找回。但愿你不要忘记在遥远的天边有一个孤苦伶仃的亲人。希望不断地给我带来瑶华一样珍贵的音信。这里的“覆水”、“行云”、“瑶华”都比喻得精当,以这样的比喻结尾,留下凄凄情意让人去体会。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诗中两人的感情发展经过为主题结构,首先追思年轻时的恋慕,其次写尔后分离,再写两人别离已久已不可能在一起,最后寄以希望再通音讯来结尾。

参考资料:

1、 杨辇宗,杨实诚.爱情诗注析.太原市: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271-272页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蓟中作

:
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
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
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
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
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

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
打马驱驰越过沙漠,长途跋涉来到边疆。

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
边城一带如此萧条,日光惨淡白云昏黄。

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
身临沙场争战之处,常为胡虏的反复侵扰而忧伤。

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
胸中不是没有安边良策,无奈将帅己得封赏无心边防。

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
才如孙吴却无处施展呀,只好归来闭门独自惆怅。

参考资料:

1、 余正松编选,边塞诗选,凤凰出版社,2012.04,第220页2、 朱德才,杨燕主编,唐宋诗词 上册,山东文艺出版社,1992.10,第206页

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yuán)
垣:城上矮墙。

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
萧条:冷落。

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lǔ)翻。
翻:同“反”,反叛。

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
安边书:安边的策略。诸将:指安禄山等人。

(chóu)(chàng)孙吴事,归来独闭门。
孙吴事:指孙武、吴起用兵之事。孙武,春秋齐国人,古代著名军事家,著有《孙子兵法》十三篇。吴起,战国时卫人,任魏国将军,大败秦兵,亦有兵法行世。

参考资料:

1、 余正松编选,边塞诗选,凤凰出版社,2012.04,第220页2、 朱德才,杨燕主编,唐宋诗词 上册,山东文艺出版社,1992.10,第206页
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
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
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
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
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

  蓟中指蓟城,在今北京市大兴县西南。高适于公元752年(天宝十一年)春南返封丘,写下了这首诗。

  诗一开篇,就以“沙漠”、“塞垣”这样特有的塞外景物,勾勒出一幅浩瀚伟岸的典型图画。接着以“策马”、“长驱”和“登”这三个动作,勾画出一个挥鞭驰骋、飞越大漠、慷慨激昂、勇赴国难的英雄形象。

  三、四句,则写诗人登上塞垣的所见:映入眼帘的,是衰草遍地、寒风呼啸的“萧条”荒凉景象;纵目远眺,只见“白日”昏暗,寒云苍茫,天地玄黄。开始四句叙事写景,以白描之法大笔勾勒,境界阔大,人物虽尚未出场,但通过“策马”“长驱”的壮烈之举,落日黄云的苍茫之色,特别是“落日何萧条”句中的“何”字,突出了主人公的感慨之深,忧愁之重。

  “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这两句既是由前面的叙事写景到下文议论抒情的转折,又是具体揭示前文“边城何萧条”的原因:征战不息,原来是“胡虏”的反叛造成的,同时也暗示对安禄山以“边功市宠”,引起战端。据《通鉴·玄宗天宝四载》记载:安禄山欲以边功市宠,数侵掠奚、契丹,逼得“奚契丹各杀公主以叛。”可见天宝时期东北边境的“边患”,主要是安禄山进行不义战争造成的。尽管当时安禄山手握三镇雄兵,是被唐玄宗封为东平郡王的显赫人物,而高适“栖迟一尉”,人微言轻,对此倒行逆施却已难捺愤怒,因此感情的激流勇掀波澜,以一强烈的反诘:“岂无安边书?”对统治者进行了强烈的抨击,同时也表现出自己安边定远的高度自信心。

  史言高适“喜言王霸大略”,“逢时多难,以安危为己任。”(《旧唐书·高适传》)对给国家、人民带来苦难的不义战争,高适坚决反对。但现实却是贤者沉沦,奸邪得志。“诸将已承恩”一句回答,包含着诗人多少深沉的愤慨!这一起一伏之中,诗人的感情又由激越转向沉痛。这样自然引出末尾两句,“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这两句各用一典,孙、吴指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孙膑和吴起,“闭门”指东汉末年大名士陈寔有感于世道黑暗,拒绝入仕,故“闭门悬车,栖迟养老”(见《后汉书·陈寔传》)。此二句含蕴的情感十分深厚强烈,有言少意多之妙。不过,第二句的“闭门”之说,是对现实极为不满的反语,其实高适对现实是十分关注的,对政治是极为热衷的。正如钟惺所评:“ 欲言塞下事,天子不召见,归咎于君;‘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成恩’,归咎于臣。”“‘已承恩’三字偷惰欺蔽二意俱在其中,可为边事之戒。”(《唐诗归》卷十二)。

  艺术上叙事写景,形象逼真,衬托出壮烈的情怀。议论抒情,出言深睿精警,意绪起伏捭阖,透射出诗人强烈的愤懑和不愿同流合污的凛凛风仪。全诗语言看似平淡质朴,但由于“感赏之情,殆出常表”(徐献忠《唐诗品》)同样具有摄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参考资料:

1、 《唐诗鉴赏辞典补编》.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年6月版,第198-200页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酒泉子·花映柳条

:
花映柳条,闲向绿萍池上。凭阑干,窥细浪,雨萧萧。
近来音信两疏索,洞房空寂寞。掩银屏,垂翠箔,度春宵。

花映柳条,闲向绿萍池上。凭阑干,窥细浪,雨萧萧。
在这花红柳绿的春天,我闲游在绿萍池边,倚身在栏杆上,凝视着池上细波连连。那潇潇细雨如我的思愁绵绵。

近来音信两疏索,洞房空寂寞。掩银屏,垂翠箔,度春宵。
近来他的书信稀疏难见,我更难忍洞房的寂寞无边。且打开银屏放下竹帘,苦熬这长长的春夜,只怕又是孤愁难眠。

参考资料:

1、 房开江 崔黎民.花间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30-312、 邱美琼 胡建次.温庭筠词全集汇校汇注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15:38-39

花映柳条,闲向绿萍池上。凭阑(lán)干,窥(kuī)细浪,雨萧(xiāo)萧。
“花映”二句:花柳相映,正是好景,谁知风吹花落,坠于池上绿色浮萍中。闲,一作“吹”。凭:倚。阑干:即栏杆。萧萧:一作“潇潇”,形容细雨连绵。

近来音信两疏索,洞房空寂寞。掩银屏,垂翠箔(bó),度春宵。
两疏索:指双方都未得到音信。疏索,稀疏冷落。洞房,幽深的闺房。银屏:镶嵌银丝花纹的屏风,以示华丽。箔,一作“幕”,一作“泊”,意指竹帘子。

参考资料:

1、 房开江 崔黎民.花间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30-312、 邱美琼 胡建次.温庭筠词全集汇校汇注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15:38-39
花映柳条,闲向绿萍池上。凭阑干,窥细浪,雨萧萧。
近来音信两疏索,洞房空寂寞。掩银屏,垂翠箔,度春宵。

  这首词写春日闺情,抒写一位女子与相爱之人分别后寂寞、无奈的心情。

  上阕写女主人公池上凭栏闲望,用“花映柳条”领起,“雨萧萧”作结,两句都是写景,前句明艳,后句暗淡,寓意着好景不常,美人迟暮。中间“闲向绿萍池上。凭阑干,窥细浪”三句写女主人公的一系列动作,重点落在一“闲”字上,以示她凭栏窥浪,全不觉得赏心悦目,体现其百无聊赖的内心感受。

  下阕写女主人公深闺怀远的寂寞。换头二句写她的境遇和感受。“近来音信两疏索”七个字,将相思离情点出,以下的描写无不因这情思引起。音信疏索是心情寂寞的原因。接下来“洞房”“寂寞”以一“空”字修饰,与上片的“闲”字相应,足以体现其无比遗憾的心绪。最后“掩银屏,垂翠箔,度春宵”三句紧承“疏索”“寂寞”,写女主人公掩屏垂帘,苦度春宵。

  全词以外显内,用女子的行动来表现了她空虚寂寞,无限惆怅的内心世界。

参考资料:

1、 房开江 崔黎民.花间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30-312、 邱美琼 胡建次.温庭筠词全集汇校汇注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15:38-393、 赵崇祚编 徐国良注.花间集.武汉:武汉出版社,1995:10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落日忆山中

:
雨后烟景绿,晴天散馀霞。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花落时欲暮,见此令人嗟。愿游名山去,学道飞丹砂。

雨后烟景绿,晴天散馀霞。
雨后原野一片翠绿,烟景渺茫, 晴空里余霞像一幅幅绮锦。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东风跟随春姑娘回来了,催开了我家的鲜花。

花落时欲暮,见此令人嗟。
现在正是花落日暮的时候,怎么不让人嗟叹不止?

愿游名山去,学道飞丹砂。
我想去游名山大川,找仙人学道炼丹砂金丹。

雨后烟景绿,晴天散馀(yú)霞。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花落时欲暮,见此令人嗟(jiē)

愿游名山去,学道飞丹砂。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