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叹

: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肠肠。
安得万里风,飘飖吹肠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
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
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
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
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
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
漫长的白昼难以日暮,暑热熏蒸得我心如汤煮。

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如何才能唤来万里长风,飘飘然吹起我的衣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
天空升起皎洁的月亮,茂林上承映着稀疏的月光。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仲夏之夜苦于太短,打开窗子享受一下微凉。

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
夜色空明能见到细微之物,昆虫也在振翅飞翔。

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生命之体无论大小,当然都以自得其乐为常情。

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
于是我想到那些执戈的士兵,一年到头守卫边疆。

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
怎样才能使他们能够洗洗澡呢?他们苦于炎热却无可奈何地互相观望!

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
整夜在敲击刁斗忙于警戒,喧呼声响遍四面八方。

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青紫官服虽然加在他们身上,也不如早日回到故乡。

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
华州城北吹响了悲凉的胡笳,鹳鹤哀号着四处飞翔。

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唉,这乱世已令人忧伤,再加上天热烦躁身体疲惫,我不禁热切地将太平时世盼想。

参考资料:

1、 海兵.杜甫诗全集详注: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1302、 彭定求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0月版:518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
永日:夏日昼长,故称。不可暮:言似乎盼不到日落。毒我肠:热得我心中焦燥不安。我,一作“中”。

安得万里风,飘飖(yáo)吹我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
昊天:夏天。华月:明月。延:招来。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仲夏:夏季的第二个月,即阴历五月。轩:窗。

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
虚明:月光。羽虫:夜飞的萤火虫。

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巨细:大小。自适:自得其乐。

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
荷戈士:戍卒。穷年:一年到头。

何由一洗濯(zhuó),执热互相望。
洗濯:洗涤,沐浴。执热:苦热。

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
竟夕:整夜。刁斗:古代军中用具,铜制,三足有柄。白天用来做饭,夜晚敲击示警。

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青紫:贵官之服。

北城悲笳(jiā)发,鹳(guàn)鹤号且翔。
北城:指华州。鹳鹤:水鸟名,即鹳,长嘴,能捕鱼。

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复:一作“怀”。时康:天下安康太平。

参考资料:

1、 海兵.杜甫诗全集详注: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1302、 彭定求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0月版:518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
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
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
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
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
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
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夏夜叹》描写的是窗下纳凉的情景,开始两句就是对酷暑的控诉:“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然后就是对清凉的期盼:“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后面就是他纳凉时的情形,接着是由此的所思:关中大旱,灾民流离失所,局势动荡,对唐肃宗和朝廷中把持大权的重臣们已失去了信心。

  此章起结各四句,中二段各八句。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这四句感叹白日漫长,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夜晚,酷暑难耐,使杜甫的心情烦躁。他希望能够唤来万里长风,疏解夏日的燥热。这几句日暮思风,引起下面八句的夜景。

  “昊天出华月”以下八句,描写的是夏日夜凉之景:天空升起皎洁的月亮,茂林上承映着稀疏的月光。杜甫感叹仲夏之夜太过于短暂,白日漫长。他的诗真是道出了人民的心声啊,夏日的夜晚哪里是微凉啊,只能说不是很热罢了,要是夜再长一些,也许会凉快点儿!他打开窗户,能看到夜色下的细微之物、昆虫振翅飞翔。于是,他便由此联想到生命之体无论大小,当然都以自得其乐为常情。物情各适,起下文征人。

  “念彼荷戈士”以下八句,描写的是夜热之感。杜甫由景联想到人,想到那些执戈的士兵,一年到头守卫边疆,想到他们的痛苦,炎炎夏日怎么才能使他们能够洗澡呢?他们苦于炎热,却只能无可奈何!他们整夜在敲击刁斗忙于警戒,虽然身穿官服,却还不如早日回到故乡。

  “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末四句乃夜触所闻,而伤叹世事也,他期盼着太平盛世。在此时,他似乎对唐肃宗和朝廷中把持大权的重臣们已失去了信心。

参考资料:

1、 海兵.杜甫诗全集详注: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130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漫长的白昼难以日暮,暑热熏蒸得肠心如汤煮。
如何才能唤来万里长风,飘飘然吹起肠的衣裳?
天空升起皎洁的月亮,茂林上承映着稀疏的月光。
仲夏之夜苦于太短,打开窗子享受一下微凉。
夜色空明能见到细微之物,昆虫也在振翅飞翔。
生命之体无论大小,当然都以自得其乐为常情。
于是肠想到那些执戈的士兵,一年到头守卫边疆。
怎样才能使他们能够洗洗澡呢?他们苦于炎热却无可奈何地互相观望!
整夜在敲击刁斗忙于警戒,喧呼声响遍四面八方
青紫官服虽然加在他们身上,也不如早日回到故乡。
华州城北吹响了悲凉的胡笳,鹳鹤哀号着四处飞翔。
唉,这乱世已令人忧伤,再加上天热烦躁身体疲惫,肠不禁热切地将太平时世盼想。

注释
乾元二年(759)夏天,华州及关中大旱,杜甫写下《夏日叹》和《夏夜叹》。
永日:夏日昼长,故称。不可暮:言似乎盼不到日落。
毒肠肠:热得肠心中焦燥不安。肠,一作“中”。
昊天:夏天。华月:明月。
延:招来。
仲夏:夏季的第二个月,即阴历五月。
轩:窗。
虚明:月光。
羽虫:夜飞的萤火虫。
巨细:大小。
自适:自得其乐。
荷戈士:戍卒。
穷年:一年到头。
洗濯:洗涤,沐浴。
执热:苦热。
竟夕:整夜。
刁斗:古代军中用具,铜制,三足有柄。白天用来做饭,夜晚敲击示警。
青紫:贵官之服。
北城:指华州。
鹳鹤:水鸟名,即鹳,长嘴,能捕鱼。
复:一作“怀”。
时康:天下安康太平。

参考资料:

1、 海兵.杜甫诗全集详注: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1302、 彭定求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0月版:518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创作背景

  该诗是杜甫于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在华州所作。那一年,关中大旱,灾民到处逃荒,流离失所。杜甫从洛阳回到华州以后,仍然时时忧虑动荡的局势和苦难的人民,但似乎对唐肃宗和朝廷中把持大权的重臣们已失去了信心。这一年夏天他写下《夏夜叹》一诗,明确地表达了这种心情。

参考资料:

1、 王艳娥.榜样的力量-杜甫的故事.长春: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10年5月版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赏析

  《夏夜叹》描写的是窗下纳凉的情景,开始两句就是对酷暑的控诉:“永日不可暮,炎蒸毒肠肠”,然后就是对清凉的期盼:“安得万里风,飘飖吹肠裳”。后面就是他纳凉时的情形,接着是由此的所思:关中大旱,灾民流离失所,局势动荡,对唐肃宗和朝廷中把持大权的重臣们已失去了信心。

  此章起结各四句,中二段各八句。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肠肠。安得万里风,飘飖吹肠裳。”这四句感叹白日漫长,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夜晚,酷暑难耐,使杜甫的心情烦躁。他希望能够唤来万里长风,疏解夏日的燥热。这几句日暮思风,引起下面八句的夜景。

  “昊天出华月”以下八句,描写的是夏日夜凉之景:天空升起皎洁的月亮,茂林上承映着稀疏的月光。杜甫感叹仲夏之夜太过于短暂,白日漫长。他的诗真是道出了人民的心声啊,夏日的夜晚哪里是微凉啊,只能说不是很热罢了,要是夜再长一些,也许会凉快点儿!他打开窗户,能看到夜色下的细微之物、昆虫振翅飞翔。于是,他便由此联想到生命之体无论大小,当然都以自得其乐为常情。物情各适,起下文征人。

  “念彼荷戈士”以下八句,描写的是夜热之感。杜甫由景联想到人,想到那些执戈的士兵,一年到头守卫边疆,想到他们的痛苦,炎炎夏日怎么才能使他们能够洗澡呢?他们苦于炎热,却只能无可奈何!他们整夜在敲击刁斗忙于警戒,虽然身穿官服,却还不如早日回到故乡。

  “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末四句乃夜触所闻,而伤叹世事也,他期盼着太平盛世。在此时,他似乎对唐肃宗和朝廷中把持大权的重臣们已失去了信心。

参考资料:

1、 海兵.杜甫诗全集详注: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130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1115篇诗文

猜你喜欢

赠何七判官昌浩

:
有时忽惆怅,匡坐至夜分。
平明空啸咤,思夜解世纷。
心随长风去,吹散万里云。
羞作济南生,九十诵古文。
不然拂剑起,沙漠收奇勋。
老死阡陌间,何因扬清芬。
夫子今管乐,英才冠三军。
终与同出处,岂将沮溺群?

有时忽惆怅,匡坐至夜分。
有时我忽觉心情惆怅,兀然独坐直至夜半。

平明空啸咤,思欲解世纷。
天亮时空怀壮志,仰天长啸,欲为世间解乱释纷,一展怀抱。

心随长风去,吹散万里云。
我的心随长风直上万里,吹散天空中的浮云。

羞作济南生,九十诵古文。
我羞作济南伏生,九十多岁了还在啃书本,吟诵古文。

不然拂剑起,沙漠收奇勋。
不如撰剑而起.到沙漠上去拚杀厮斗,为国立功。

老死阡陌间,何因扬清芬。
一辈子老死于阡陌之间,怎能扬大名呢?

夫子今管乐,英才冠三军。
夫子您是当今的管仲和乐毅,英才名冠三军。

终与同出处,岂将沮溺群?
我想您终会一起建功立业,岂能一辈子与长沮、桀溺为伍呢?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 .李白诗全译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343-344 .2、 裴 斐 .李白诗歌赏析集 .成都 :巴蜀书社 ,1988 :300-302 .

有时忽惆(chóu)(chàng),匡坐至夜分。
匡坐:正坐。夜分:夜半。

平明空啸咤(zhà),思欲解世纷。
平明:天明。啸咤:高号长啸。纷:世间的纷争。

心随长风去,吹散万里云。

羞作济南生,九十诵古文。
济南生:即西汉伏生,名胜,济南人。曾为秦博士,秦时焚书,伏生壁藏之。传九篇,即今文《尚书》。汉文帝时召伏生,是时伏生年九十余,老不能行,于是乃诏太常使掌故晁错往受之。

不然拂剑起,沙漠收奇勋。

老死阡陌间,何因扬清芬。

夫子今管乐,英才冠三军。
夫子:指何昌浩。管乐:指春秋时齐相管仲、战国时燕国名将乐毅。

终与同出处,岂将沮(jǔ)(nì)群?
将:与。沮溺:指春秋时两位著名隐士长沮、桀溺。见《论语·微子》。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 .李白诗全译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343-344 .2、 裴 斐 .李白诗歌赏析集 .成都 :巴蜀书社 ,1988 :300-302 .
有时忽惆怅,匡坐至夜分。
平明空啸咤,思欲解世纷。
心随长风去,吹散万里云。
羞作济南生,九十诵古文。
不然拂剑起,沙漠收奇勋。
老死阡陌间,何因扬清芬。
夫子今管乐,英才冠三军。
终与同出处,岂将沮溺群?

  此诗最显著的特点是善于抒发诗人内心的矛盾和苦闷,最终以摆脱这种苦闷而展示出诗人乐观向上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是可分三段,第一段为前四句。开篇”有时忽惆怅,匡坐至夜分“两句,直接点出积郁于心的”惆怅“。这惆怅虽仅时而出现,但对积极进取、乐观豪爽的诗人来说,却也是非常严重的。为此,他正襟危坐,自夜至明,最后竟不得不用长啸声来加以发泄:”平明空啸咤!“然而,”啸咤“是无济于事的,只不过聊以发泄胸中的不平之气而已,所以用了一个”空“字。”思欲解世纷“,用了战国时鲁仲连的典故。由此可以看出诗人之所以”惆怅“,原因是为了解除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苦难。这就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诗中的矛盾和苦闷心情也是产生于这里。

  诗的第二个特点便是在积极用世和消极思想的对比之中进行多层次的交叉抒写。这一特点主要体现在诗的第二段。这一段共八句,在揭示诗人内心活动方面较之第一段更加深入具体。”心随长风去,吹散万里云“二句,上承”解世纷“作飞动的描写,用以状写理想与抱负的远大。这是正面的直抒。”羞作济南生,九十诵古文“是反面的对比。就李白看来,面对安史之乱的混乱局面,即使自己已年逾花甲,但也不能像伏生那样,老死于经文之中,于国于民毫无补益。这是一层。”不然拂剑起,沙漠收奇勋“又是一层。这两句承上而言。如果自己不能乘风破浪,实现”济苍生,安黎元“的抱负,那么,也应在国难当头之时,拔剑而起,为统一祖国而建立功勋。这是正面的发挥。”老死阡陌间,何因扬清芬“又是反面的对比。

  诗的第三个特点是把古人、友人与自己交织在一起来加以描写。这明显地体现在第三段,即最后四句里边。”夫子今管乐,英才冠三军。“诗人用管仲、乐毅来比喻何昌浩,同时,也是在写自己的怀抱。李白在诗中多次把管仲、乐毅作为自己仰慕和效法的榜样。最后”终与同出处,岂将沮溺群“二句表示,自己将跟何昌浩一样,为国为民干一番事业,而决不能像长沮、桀溺那样做逃避现实的隐士。

参考资料:

1、 裴 斐 .李白诗歌赏析集 .成都 :巴蜀书社 ,1988 :300-302 .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邯郸客舍歌

:
客从长安来,驱马邯郸道。
伤心丛台下,一带生蔓草。
客舍门临漳水边,垂杨下系钓鱼船。
邯郸女儿夜沽酒,对客挑灯夸数钱。
酩酊醉时日正午,一曲狂歌垆上眠。

客从长安来,驱马邯郸道。
我这个游客从长安来,策马走上了邯郸道。

伤心丛台下,一带生蔓草。
令人伤心的是,在那丛台之下,一旦长满了丛生的蔓草。

客舍门临漳水边,垂杨下系钓鱼船。
客舍的大门向着漳水边,垂杨下系着钓鱼船。

邯郸女儿夜沽酒,对客挑灯夸数钱。
邯郸的姑娘晚上也卖酒,挑亮灯光对着客人大数钱。

酩酊醉时日正午,一曲狂歌垆上眠。
已是月上中天,我喝得酩酊大醉,狂歌一曲就在酒垆上酣眠。

参考资料:

1、 杨佐义主编.全唐诗精品译注汇典 (上):长春出版社,1994年01月:第876页2、 章培恒,安平秋,马樟根主编;谢楚发译注.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 高适岑参诗选译 修订版:凤凰出版社,2011.05:第138-139页

客从长安来,驱马邯(hán)(dān)道。
邯郸:战国时赵国都城,在今河北省邯郸市西南。唐时置邯郸县,即今邯郸市。

伤心丛台下,一带生蔓草。
丛台:战国时邯郸的名观之一。

客舍门临漳水边,垂杨下系钓鱼船。

邯郸女儿夜沽(gū)酒,对客挑灯夸数钱。
沽:卖。

(mǐng)(dǐng)醉时日正午,一曲狂歌垆(lú)上眠。
酩酊:形容大醉。垆:酒店里安放酒瓮的土台子。

参考资料:

1、 杨佐义主编.全唐诗精品译注汇典 (上):长春出版社,1994年01月:第876页2、 章培恒,安平秋,马樟根主编;谢楚发译注.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 高适岑参诗选译 修订版:凤凰出版社,2011.05:第138-139页
客从长安来,驱马邯郸道。
伤心丛台下,一郸生蔓草。
客舍门临漳水边,垂杨下系钓鱼船。
邯郸女儿夜沽酒,对客挑灯夸数钱。
酩酊醉时日正午,一曲狂歌垆上眠。

  全诗采用五七言杂用的短古形式。前四句五言叙写自己从长安来驱马邯郸道上的经历和丛台访古的见闻感受。纯用简笔叙事抒情,即使是丛台怀古这样一个可以写一首长篇七古的题目,也只用“伤心丛台下,一郸生蔓草”二语轻轻郸过。这一方面固然是由于题为“邯郸客舍歌”,前四句主要是用来交代行程,引出“邯郸客舍”,笔墨不宜在丛台怀古上黏滞;另一方面也可能由于在此之前已写过一篇《登古邺城》的登临怀古诗,此处再写丛台访古,意蕴、笔法均易重复。

  后六句改用七言句式,押韵也由前四句之押去声转为平声韵,显示出所写内容、意蕴的转换。五、六句先写客舍所在:门临漳水,水边垂柳挂丝,下系渔船。寥寥二语,信笔点染,风光如画。而这钓鱼船所钓的鱼又正是乡间旅舍现成的下酒佳肴。从而自然过渡到下句的“沽酒”,衔接自然,有神无迹。

  七、八句正面写客舍主人——“邯郸女儿”,却不对她的容貌装束风姿作任何具体描绘,而是别出心裁地选取了一个“夸数钱”的镜头。这位年轻的女店主,一边卖酒,一边在面对客人挑亮灯盏,在灯下数着酒钱。“夸”字或谓是“大”的意思,恐非。夸即夸耀、夸示,“夸”字要和“对客”联系起来品味。这位邯郸女儿生长于客舍,见惯邯郸道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客商,有少女的天真无邪,却无半点少女的羞怯,她对自己的经营颇为自豪,竟面对着陌生的旅客在夸耀式地大声数钱,展示自己的业绩。“数钱”的字面也许跟“河间姹女工数钱”有些关系,但“对客挑灯夸数钱”这个细节绝对是来自亲历的生活体验。这幅素描,将“邯郸少女”的神情姿态、口吻性情描绘得生动、逼真而传神,而且把中世纪路边客舍之夜的气氛也渲染得极富情趣,较之前两句纯写客舍景物显得更富生趣。

  在这种气氛熏染下,生性好奇而浪漫的诗人不禁为之心醉。于是而沽酒买醉,痛饮狂歌,喝到尽兴时酩酊大醉,于一曲狂歌声中颓然眠卧于酒垆边。这时一轮明月,正挂中天。这两句写身为客子的诗人身心俱醉的快感,写得情景交融,畅快淋漓,具有浪漫色彩。

  丛台荒芜,表明历史的无情,难免伤心;邯郸姑娘的大方爽直,尚保存一点燕赵儿女的豪爽之气,又留恋不已。这几种复杂的感受,诗人一时难以融和,只好接着酒力去消解,于是就有“一曲狂歌垆上眠”的举动,由此也就使这首诗郸有浓郁的浪漫色彩。诗的前后两段,一写邯郸访古,一写客舍夜饮,一简一繁,适成鲜明对照。

参考资料:

1、 刘学锴撰.唐诗选注评鉴 上卷:中州古籍出版社,2013.09:第509-511页2、 谢楚发 等.高适岑参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2:138-139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西江怀古

:
上吞巴汉控潇湘,怒似连山静镜光。
魏帝缝囊真戏剧,苻坚投棰更荒唐。
千秋钓舸歌明月,万里沙鸥弄夕阳。
范蠡清尘何寂寞,好风唯属往来商。

上吞巴汉控潇湘,怒似连山静镜光。
长江上连巴蜀汉中,下接潇湘吴越,汹涌时惊涛拍岸,叠浪如山,平静时水光接天,明如平镜。

魏帝似囊真戏剧,苻坚投棰更荒唐。
曹操似囊填江就像一出闹剧,苻坚投鞭断流更是无知与荒唐。

千秋钓舸歌明月,万里沙鸥弄夕阳。
江上渔歌阵阵,沙鸥嬉戏翻飞,夕阳西下,明月东升,又何尝因为这些狂人而改变半分?

范蠡清尘何寂寞,好风唯属往来商。
范蠡,如今又何在呢?还不是一抔黄土、化为清尘;江上的好风依然在吹,却都付与了往来江上的商人。

上吞巴汉控潇湘,怒似连山静镜光。

魏帝缝囊(náng)真戏剧,苻坚投棰(chuí)更荒唐。
魏帝:即曹操。魏帝缝囊:三国时,魏方以沙囊填塞长江并借以南侵孙吴。苻坚投棰:秦王苻坚企图征服南方的东晋王朝。可是,许多大臣都认为进攻东晋的时机还不成熟。苻坚傲慢地笑道:“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苻坚不听劝告,进攻东晋,结果在淝水之战中被晋军彻底打败了。

千秋钓舸歌明月,万里沙鸥弄夕阳。

范蠡(lǐ)清尘何寂寞,好风唯属往来商。

上吞巴汉控潇湘,怒似连山静镜光。
魏帝似囊真戏剧,苻坚投棰更荒唐。
千秋钓舸歌明月,万里沙鸥弄夕阳。
范蠡清尘何寂寞,好风唯属往来商。

  人们常常不知道为什么登高望远、咏史怀古的诗歌总要带上一股浓浓的愁绪,仿佛凭吊历史古迹,眺望莽苍景色必然要“惆怅”。从陈子昂那首《登幽州台歌》中“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到苏轼那两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似乎让人读来浑身上下都裹了一层悲凉。

  也许,登高极目时,总会让人感到宇宙的浩瀚与自然的阔大,从而感受到“人”的渺小。凭吊古迹时,总会让人感到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无情,从而感受到“我”的短暂。所以,在时间与空间面前的悲哀、孤独、失落,是人类一种共同的心理感受,它从古到今笼罩着那些敏感的诗人,使他们一登上山峦楼阁,一看见遗址陈迹,就会从心底里透出一种哀伤悲凉的感慨。

  杜牧这首诗就是在浩荡的大江面前生出来的无限感慨。有人以为曹操能以布囊盛沙塞断长江,这荒唐的念头真是可笑;苻坚自称投鞭可以断流,这口气也实在狂妄得可以。可是这些荒唐与狂妄的人如今都早已灰飞烟灭,而江上渔歌依然、沙鸥依然,夕阳西下,明月东升,又何尝因为这些狂人而改变半分?就是那位智谋极高、财富极多,进而运筹帷幄、退而泛舟江湖的范蠡,如今又何在呢?还不是一抔黄土、化为清尘了吗?只能让人千载之下感到寂寞而惆怅。江上的好风依然在吹,但曹操享受不上,苻坚享受不上,范蠡享受不上,却都付与了往来江上的商人。惟有长江依然是长江,它千百年来仍是上连巴蜀汉中,下接潇湘吴越,汹涌时惊涛拍岸,叠浪如山,平静时水光接天,明如平镜。

  人在宇宙与历史之中永远是一个匆匆过客和一粒小小沙砾,除非缩于蜗角,坐井观天,才能获得夜郎自大的满足,否则就永远会感到存在的悲剧意味。诗人与常人不同之处就在于他总是在思索一些常人不愿意思索的问题或觉得不必思索的问题,所以他们总是比常人更多地品尝到人生的悲哀。正像杜牧另一首咏史怀古诗《江南怀古》所说:“车书混一业无穷,井邑山川今古同。”很多人都忽略了这两句的潜含意义。其实,诗人是在叹息,纵然像秦始皇那样使“车同轨,书同文”,建立了一统帝国的伟人,如今又安在呢?井邑山川却仍然是老样子,并不因为一两个伟人而改变。杜牧另一首《题敬爱寺楼》里说:“独登还独下,谁会我悠悠。”这“悠悠”就是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悠悠”,并不是《诗经》中“悠悠我心,青青子衿”的“悠悠”。冯集梧注引《淮南子》:“吾日悠悠惭于影”,也是对的;日影是时间的标志,在时间的无情流逝之前,有谁能不惭愧自己的短暂生涯?在高楼远眺,又有谁能不怅叹自己的渺小?

  《三国演义》开篇的一首《临江仙》,有几句是“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其中的苍凉正是“人”对生存意义的困惑。同样,当读杜牧《西江怀古》时,便不由感到这个诗人当时眺望长江、缅怀古人,心里一定也在想人在无垠的空间与无际的时间里那尴尬的处境。

  诗歌里有几类主题常常是老生常谈地被人反复吟咏,像什么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包括爱情与友谊),什么理想与事业,什么山水自然的美丽等等,千人道过来,万人道过去。人生的短暂、个人的渺小与宇宙的永恒、自然的阔大,也不知道有过多少诗歌写过这个主题,像《古诗十九首》的“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飘尘”,“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等,都是这一主题的咏叹调。可是,为什么诗人总是乐而不疲地反复咏哦,而读者总是不觉其烦地愿意捧读呢?这是因为这个主题永远牵动着人类心灵深处的一个暗结,即“人生存的意义是什么”。如果人活着就是要建功立业,那么当他生命结束化为黄土之后这功业又有什么意义?但如果人存在于世不是为了建功立业,那么他活着又有什么意义?人生如果是一场戏,那么每个人似乎都成了牵线木偶式的傀儡。人生如果不是一场戏,那么表现了一番身手之后又由谁来评是说非?人生为什么只有百年之期,而宇宙却为什么永世长存?自人的角度看宇宙,那似乎是一个永远解不尽的巨大的谜,而从宇宙的角度看人类,是不是会觉得人类像忙忙碌碌的蚂蚁或不知春秋的蟪蛄?于是,这个主题在人们心中就成了一个“原型”,每当这一原型出现,人心都会发生共鸣,因为古人也罢,今人也罢,东方人也罢,西方人也罢,都有着这么一个心灵共震频率。

  所以,当杜牧的《西江怀古》以浩瀚宏大、亘古不变的长江及江上古今咏唱的渔歌、江面飞去飞回的沙鸥、永远东升西落的日月反衬人类英雄智者的渺小时,人们就不由自主地感到了一阵“人”的哀伤。尤其是当想到曹操、苻坚、范蠡虽是英雄豪杰。却不过是匆匆过客徒留笑柄,因而反观更加渺小的“我”时,这心中的怅惘便更加上了一重愁思。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女冠子·含娇含笑

:
含娇含笑,宿翠残红窈窕,鬓如蝉。寒玉簪秋水,轻纱卷碧烟。
雪胸鸾镜里,琪树凤楼前。寄语青娥伴,早求仙。

含娇含笑,宿翠残红窈窕,鬓如蝉。寒玉簪秋水,轻纱卷碧烟。
女道士含着娇态含着笑,翠眉已薄胭脂淡,青丝鬓发轻如蝉翼,身姿窈窕动人。头上的玉簪寒如秋水,身边的帷幕轻纱如卷碧烟。

雪胸鸾镜里,琪树凤楼前。寄语青娥伴,早求仙。
坐到梳妆台前,鸾镜中的她轻衣薄裳,肌肤胜雪,美丽性感;站在凤楼前,她亭亭如玲珑玉树,袅袅如弱柳扶风。她希望美丽的同修女道们,早日成为神仙。

参考资料:

1、 作品白话译文、诗词格律及文学赏析部分内容由朝阳山人根据相关资料编辑

含娇含笑,宿翠残红窈(yǎo)(tiǎo),鬓如蝉。寒玉簪(zān)秋水,轻纱卷碧烟。
“含娇”二句:带着娇态,含着微笑,隔夜的翠眉已薄,脸上的胭脂已淡,而仍然显得美丽。宿翠残红:指脸面上的残妆,未重新打扮。窈窕:形容女子文静而美丽。

雪胸鸾(luán)镜里,琪树凤楼前。寄语青娥伴,早求仙。
“雪胸”句:在鸾镜中,微露如雪的胸脯。琪树:仙家的玉树。凤楼:泛指华丽的楼阁。寄语:传信。青娥:指美丽的少女。

参考资料:

1、 作品白话译文、诗词格律及文学赏析部分内容由朝阳山人根据相关资料编辑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

滁州西涧

: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最是喜爱涧边幽谷里生长的野草,还有那树丛深处婉转啼鸣的黄鹂。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傍晚时分,春潮上涨,春雨淅沥,西涧水势顿见湍急,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

参考资料:

1、 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室.义务教育标准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2142、 孙望.韦应物诗集系年校笺.北京:中华书局,2002:204-2053、 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七).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198-200

独怜幽草涧(jiàn)边生,上有黄鹂(lí)深树鸣。
独怜:唯独喜欢。幽草:幽谷里的小草。幽,一作“芳”。生:一作“行”。深树:枝叶茂密的树。深,《才调集》作“远”。树,《全唐诗》注“有本作‘处’”。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dù)无人舟自横。
春潮:春天的潮汐。野渡:郊野的渡口。横:指随意漂浮。

参考资料:

1、 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室.义务教育标准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2142、 孙望.韦应物诗集系年校笺.北京:中华书局,2002:204-2053、 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七).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198-200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作者任滁州剌史时,游览至滁州西涧,写下了这首诗情浓郁的小诗。此诗写的虽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经诗人的点染,却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韵之画,还蕴含了诗人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与忧伤情怀,也就是作者对自己怀才不遇的不平。

  首二句写春景、爱幽草而轻黄鹂,以喻乐守节,而嫉高媚;后二句写带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的景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全诗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忧伤之情怀。

  诗写暮春景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是说:诗人独喜爱涧边生长的幽草,上有黄莺在树阴深处啼鸣。这是清丽的色彩与动听的音乐交织成的幽雅景致。暮春之际,群芳已过,诗人闲行至涧,但见一片青草萋萋。这里幽草,深树,透出境界的幽冷,虽然不及百花妩媚娇艳,但它们那青翠欲滴的身姿,那自甘寂寞、不肯趋时悦人的风标,与作者好静的性格相契,自然而然地赢得了诗人的喜爱。这里,“独怜”二字,感情色彩至为浓郁,是诗人别有会心的感受。它表露了作者闲适恬淡的心境。王安石有“绿阴幽草胜花时”之句,写初夏之景,与此同一立意。首句,写静;次句,则写动。莺啼婉啭,在树丛深处间关滑动。莺啼似乎打破了刚才的沉寂和悠闲,其实在诗人静谥的心田荡起更深一层涟漪。次句前头着一“上”字,不仅仅是写客观景物的时空转移,重要的是写出了诗人随缘自适、怡然自得的开朗和豁达。

  后二句,晚潮加上春雨,水势更急。而郊野渡口,本来行人无多,此刻更其无人。因此,连船夫也不在了,只见空空的渡船自在浮泊,悠然漠然。水急舟横,由于渡口在郊野,无人问津。倘使在要津,则傍晚雨中潮涨,正是渡船大用之时,不能悠然空泊了。因此,在这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里,蕴含着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

  在前、后二句中,诗人都用了对比手法,并用“独怜”、“急”、“横”这样醒目的字眼加以强调,应当说是有引人思索的用意的。

  这首诗中有无寄托,所托何意,历来争论不休。旧注以为这首诗有政治寄托,说是写“君子在下,小人在上之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但过于穿凿附会,难以自圆其说。有人认为“此偶赋西涧之景,不必有所托意”。实则诗中流露的情绪若隐若显,开篇幽草、黄莺并提时,诗人用“独怜”的字眼,寓意显然,表露出诗人安贫守节,不高居媚时的胸襟,后两句在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中,蕴含着一种不在位、不得其用的无奈、忧虑、悲伤的情怀。诗人以情写景,借景述意,写自己喜爱和不喜爱的景物,说自己合意和不合意的事情,而胸襟恬淡,情怀忧伤,便自然地流露出来。 这首诗表达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参考资料:

1、 孙望.韦应物诗集系年校笺.北京:中华书局,2002:204-2052、 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七).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198-2003、 倪其心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625-626
向上折叠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