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离开山川湖泽而去做官已经很久了,今天有广阔无边的林野乐趣。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姑且带着子侄晚辈,拨开丛生的草木寻访废墟。
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
我往返在荒野墓地之间,依稀地可认出往日旧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杇株。
房屋的水井炉灶尚有遗迹,桑竹残存枯干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上前向在这里打柴的人打听:这里过去的居民迁往何处了?
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
砍柴之人对我说到:全都已经去世了再无后人。
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
三十年就改变朝市变面貌,此语当真一点不虚。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人生好似虚幻变化,最终都不免归于空无。
参考资料:
1、 刘继才.陶渊明诗文译释.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43-542、 曹明纲.陶渊明鲍照谢灵运诗文选评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24-283、 唐满先.陶渊明诗文选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21-264、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53-59久去山泽游,浪莽(mǎng)林野娱。
去:离开。游:游宦。这句是说离开山泽而去做官已经很久了。浪莽:放荡、放旷。这句是说今天有广阔无边的林野乐趣。
试携子侄辈,披榛(zhēn)步荒墟。
试:姑且。榛:丛生的草木。荒墟:废墟。
徘徊丘垄(lǒng)间,依依昔人居。
丘垄:坟墓。依依:思念的意思。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杇(wū)株。
杇:涂抹。这两句是说这里有井灶的遗迹,残留的桑竹枯枝。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此人:此处之人,指曾在遗迹生活过的人。焉如:何处去。
薪者向我言,死没(mò)无复余。
没:死。一作“殁”。
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
一世:三十年为一世。朝市:城市官吏聚居的地方。这种地方为众人所注视,现在却改变了,所以说“异朝市”。。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幻化:虚幻变化,指人生变化无常。
参考资料:
1、 刘继才.陶渊明诗文译释.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43-542、 曹明纲.陶渊明鲍照谢灵运诗文选评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24-283、 唐满先.陶渊明诗文选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21-264、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53-59这首诗的前四句写归田园后偕同子侄、信步所之的一次漫游。
首句“久去山泽游”,是对这组诗首篇所写“误落尘网中”、“久在樊笼里”的回顾。次句“浪莽林野娱”,是“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的作者在脱离“尘网”、重回“故渊”,飞出“樊笼”、复返“旧林”后,投身自然、得遂本性的喜悦。这句中的“浪莽”二字,义同放浪,写作者此时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身心状态;逯钦立校注的《陶渊明集》释此二字为“形容林野的广大”,似误。句中的一个“娱”字,则表达了“性本爱丘山”的作者对自然的契合和爱赏。
从第三句诗,则可见作者归田园后不仅有林野之娱,而且有“携子侄辈”同游的家人之乐。从第四句“披榛步荒墟”的描写,更可见其游兴之浓,而句末的“荒墟”二字承上启下,引出了后面的所见、所问、所感。
陶诗大多即景就事,平铺直叙,在平淡中见深意、奇趣。这首诗也是一首平铺直叙之作。诗的第五到第八句“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杇株”,紧承首段的末句,写“步荒墟”所见,是全诗的第二段。这四句诗与首篇中所写“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那样一幅生机盎然的田园画适成对照。这是生与死、今与昔的对照。既淡泊而又多情、既了悟人生而又热爱人生的作者,面对这世间的生与死、时间的今与昔问题,自有深刻的感受和无穷的悲慨。其在“丘垄间”如此流连徘徊、见“昔人居”如此依依眷念、对遗存的“井灶”和残杇的“桑竹”也如此深情地观察和描述的心情,是可以想象、耐人寻绎的。
诗的第九到第十二句是全诗的第三段。前两句写作者问;后两句写薪者答。问话“此人皆焉如”与答话“死没无复余”,用语都极其简朴。而简朴的问话中蕴含作者对当前荒寂之景的无限怅惘、对原居此地之人的无限关切;简朴的答话则如实地道出了一个残酷的事实,而在它的背后是一个引发古往今来无数哲人为之迷惘、思考并从各个角度寻求答案的人生问题。
诗的第十三到第十六句“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是最后一段,写作者听薪者回答后的所感。这四句诗参破、说尽了盛则有衰、生则有死这样一个无可逃避的事物规律和自然法则。诗句看似平平淡淡,而所包含的感情容量极大,所蕴藏的哲理意义极深;这正是所谓厚积而薄发,也是陶诗的难以企及之处。读陶诗,正应从中看到他内心的境界、智慧的灵光,及其对世事、人生的了悟。
有些赏析文章认为作者此行是访故友,是听到故友“死没无复余”而感到悲哀。但从整首诗看,诗中并无追叙友情、忆念旧游的语句,似不必如此推测。而且,那样解释还缩小了这首诗的内涵。王国维曾说,诗人之观物是“通古今而观之”,不“域于一人一事”(《人间词话删稿》),其“所写者,非个人之性质”,而是“人类全体之性质”(《红楼梦评论·馀论》)。这首诗所写及其意义正如王国维所说。作者从“昔人居”、耕者言所兴发的悲慨、所领悟的哲理,固已超越了一人一事,不是个人的、偶然的,而是带有普遍性、必然性的人间悲剧。
参考资料:
1、 刘继才.陶渊明诗文译释.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43-542、 曹明纲.陶渊明鲍照谢灵运诗文选评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24-283、 吴小如 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3:523-5324、 吴小如 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951-952翼翼归鸟,晨去于林。
归鸟翩翩自在飞,清晨离巢出树林。
远之八表,近憩云岑。
天空辽阔任飞翔,就近歇息在云岑。
和风不洽,翻翮求心。
和暖春风迎面吹,掉转翅膀求遂心。
顾俦相鸣,景庇清阴。
且看同伴相鸣叫,身影藏在清树荫。
参考资料:
1、 陈庆元等编选.陶渊明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29-312、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40-43翼翼归鸟,晨去于林。
翼翼:形容鸟飞翔的样子,具有一种闲适从容之态。去:离开。
远之八表,近憩(qì)云岑(cén)。
之:到,往。八表:八方以外极远的地方。泛指天地之间。憩:休息。云岑:高耸入云的山峰。
和风不洽,翻翮(hé)求心。
洽:融合,这里是“顺”的意思。翻翮:掉转翅膀。求心:追求所向往的。
顾俦(chóu)相鸣,景庇(bì)清阴。
俦(:同伴。景:同“影”,身影,指归鸟。庇:隐藏。清阴:指清凉树荫。
参考资料:
1、 陈庆元等编选.陶渊明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29-312、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40-43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树林里有一只奇异的鸟,它自言是凤凰鸟。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凤凰清晨饮用甘甜的泉水,黄昏时栖息在高高的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凤凰鸟高声鸣叫响彻九州,伸长头颈眺望八荒那僻远的地方。
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
恰好遇到秋风吹起,它把自己的羽翼破坏藏拙起来。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凤凰鸟一离开林中飞往昆仑山的西边,什么时候才能再飞翔回来啊。
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
只遗憾凤凰鸟处在不恰当的位置,这让我内心非常悲伤。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lǐ)泉(quán),日凤栖(qī)山冈。
醴泉 :亦名甘泉。泉水略有淡酒味。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
商风:秋风。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但恨处非位,怆(chuàng)悢(liàng)使心伤。
怆悢:悲伤。
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凰”高洁(或“超然脱俗”、“清高傲世”)的品性。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托物言志(或“比兴”、“象征”)的表现手法,以凤凰自喻,抒发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壮志难酬(或“报国无门”)的悲伤情怀。根据凤凰“饮醴泉”、“栖山冈”、“彻九州”、“望八荒”的举动,可以判断出凤凰志向远大、高洁。显然作者以凤凰自比(自况),根据它的心情“催藏”、“恨”、“心伤”几个词及伤心的原因的描写“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和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可以推知,作者是孤独苦闷、壮志难酬。
阮籍的《咏怀诗》历来被誉为“旷代绝作”,同时也是绝对的难解之作,“百代之下,难以情测”。而飞鸟则是《咏怀诗》中最重要的诗歌意象,它们是阮籍主体人格的诗性外化,各种飞鸟意象体现着阮籍隐晦难测的内心世界。
阮籍的八十二首《咏怀诗》,直接用飞鸟意象者29首,间接用者13首,总计42首。这些飞鸟意象的渊源,可追溯至《国风》、《离骚》、《庄子》、《山海经》。《国风》中的自然物象,多用以起兴;《离骚》的美人香草、俊鸟恶禽,多具象征意味,或以之刺激奸邪,或以之寓己高洁之志;《庄子》中的飞鸟意象,则多寓示不同的精神境界。而阮籍《咏怀诗》中的飞鸟意象,则三种意义皆有:他时而以俊鸟如凤凰、玄鹤寓其高洁之志和现实追求;时而以高鸟如鸿鹄、海鸟寄其逍遥之梦;时而借孤鸟寒鸟起兴,写其孤苦之思。各种不同的飞鸟意象,折射出阮籍不同的心理侧面,最终建构了阮籍复杂、矛盾的多重人格。《咏怀诗》第一首云:“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徘徊”二字,既为八十二首《咏怀诗》奠定了基调,也反映了阮籍和其他竹林名士共同的人格特点。
蕙草生山北,托身失所依。
蕙草生长在大山的北面,无依无靠,孤苦伶仃。
植根阴崖侧,夙夜惧危颓。
蕙草生长在背阳的高峰上,日夜担忧唯恐坠落下来。
寒泉浸我根,凄风常徘徊。
冰冷的泉水浸泡着我的根,寒冷的风随时吹打着我的身躯。
三光照八极,独不蒙余晖。
日、月、星的光辉能普照大地,然后由于山崖的阻隔,蕙草只能承受到一点微弱的光线。
葩叶永雕瘁,凝露不暇晞。
花和叶子一直都很枯槁,身上也一直披着露霜。
百卉皆含荣,己独失时姿。
百花盛开之季,而蕙草却独独发育迟缓而显得与季节不合。
比我英芳发,鶗鴂鸣已衰。
待到蕙草开花的时候,已是暮春时节,百花凋零了。
参考资料:
1、 夏传才主编;张兰花,程晓菡校注.《三曹七子之外建安作家诗文合集校注(上册)》:河北教育出版社,2013.06:第35-36页2、 萧涤非,姚奠中,胡国瑞等著.《汉魏晋南北朝隋诗鉴赏词典》: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03:第172页蕙(huì)草生山北,托身失所依。
蕙草:香草名,又名熏草、零陵香,俗名“佩兰”,绿叶紫花,有清香味,魏武帝(曹操)以之为香烧之,俗习以为佩带它可以除臭避疫。
植根阴崖侧,夙(sù)夜惧危颓(tuí)。
阴崖:背阳的山崖。夙夜:朝夕,日夜。危:原指危险,这里是高处之意。颓:坠落。
寒泉浸我根,凄风常徘(pái)徊(huái)。
徘徊:回旋往返,意为随风摇摆。
三光照八极,独不蒙(méng)余晖(huī)。
三光:指日、月、星的光芒。八极:八方之极远之地,极言其远。蒙:蒙受,承受。余晖:傍晚的阳光,这里指微弱的光线。
葩(pā)叶永雕瘁(cuì),凝露不暇(xiá)晞(xī)。
葩:花。瘁:同“悴”,憔悴,枯萎,枯槁。暇:闲暇。晞:消失,逝去。
百卉(huì)皆含荣,己独失时姿。
百卉:百花。荣:花木的花。时姿:时节下的姿态。
比我英芳发,鶗(tí)鴂(jué)鸣已衰。
比:等到。鶗鴂:杜鹃鸟。杜鹃鸟常常暮春时鸣叫,因而它的叫常常是花落时节的象征。
参考资料:
1、 夏传才主编;张兰花,程晓菡校注.《三曹七子之外建安作家诗文合集校注(上册)》:河北教育出版社,2013.06:第35-36页2、 萧涤非,姚奠中,胡国瑞等著.《汉魏晋南北朝隋诗鉴赏词典》: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03:第172页在古代的咏兰诗中,大多是赞美兰花的高洁品性的,然而该首咏兰诗与一般咏兰诗不同,它咏叙了兰花因托身非地而遭遇的不幸。
全诗可分为两个部分。从“蕙草生山北”至“独不蒙馀晖”为第一部分。写兰花所生长的环境。“蕙草生山北,托身失所依”是总写,兰花生长山的北面,生非其地。接下来“植根”六句,是具体描写这一恶劣的环境。
在这恶劣的环境中,幼小的生命怎么生活。诗的后半部分就着重描述了在险恶环境中的蕙草是怎样顽强抗争的。但任凭环境再恶劣,蕙草也没有丢掉自己的芳香,尽管百花都已开过,蕙草也在最后一个发出了动人心魄的芳香,即使这芳香姗姗来迟,却显示了一种精神,一种顽强的、百折不挠的精神。但是蕙草刚刚发出芬芳,却又到了百花凋谢的季节,对于花草来说,开花吐香是其一生最辉煌的时期,然后蕙草的辉煌是如此的短暂。诗到这里,黯然而收,透出一种不言而伤的情调,诗人对此寄予了深深的同情与惋惜。
诗人身处东汉末年,当时各个势力割据,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诗作也正是反映了一部分中下层文士的极端苦闷又不甘沉沦的情绪,诗中那个阴冷凄清的环境正是东汉社会黑暗的一个侧面写照。
全诗采用“比兴”的手法,“怨而不怒”的态度,并用叙事体第一人称的口气,以形象的语言把咏物与身世之慨结合的天衣无缝,表现的感情有时哀怨动人,生动形象。
参考资料:
1、 俞为民编选.《深谷幽香·兰花》: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08月第1版:第16页停云,思亲友也。罇湛新醪,园列初荣,愿言不从,叹息弥襟。
霭霭停云,濛濛时雨。
八表同昏,平路伊阻。
静寄东轩,春醪独抚。
良朋悠邈,搔首延伫。
停云霭霭,时雨濛濛。
八表同昏,平陆成江。
有酒有酒,闲饮东窗。
愿言怀人,舟车靡从。
东园之树,枝条载荣。
竞用新好,以怡余情。
人亦有言:日月于征。
安得促席,说彼平生。
翩翩飞鸟,息我庭柯。
敛翮闲止,好声相和。
岂无他人,念子实多。
愿言不获,抱恨如何!
停云,思亲友也。罇湛新醪,园列初荣,愿言不从,叹息弥襟。
《停云》这首诗,是为思念亲友而作。酒樽里盛满了澄清的新酒,后园内排列着初绽的鲜花,可是我美好的愿望不能实现,叹息无奈,忧愁充满我的胸怀。
霭霭停云,濛濛时雨。
阴云密密布空中,春雨绵绵意迷蒙。
八表同昏,平路伊阻。
举目四顾昏沉色,路途阻断水纵横。
静寄东轩,春醪独抚。
东轩寂寞独自坐,春酒一杯还自奉。
良朋悠邈,搔首延伫。
良朋好友在远方,翘首久候心落空。
停云霭霭,时雨濛濛。
空中阴云聚不散,春雨迷蒙似云烟。
八表同昏,平陆成江。
举目四顾昏沉色,水阻途断客不前。
有酒有酒,闲饮东窗。
幸赖家中有新酒,自饮东窗聊慰闲。
愿言怀人,舟车靡从。
思念好友在远方,舟车不通难相见。
东园之树,枝条载荣。
东园之内树成行,枝繁叶茂花纷芳。
竞用新好,以怡余情。
春树春花展新姿,使我神情顿清朗。
人亦有言:日月于征。
平时常听人们言,日月如梭走时光。
安得促席,说彼平生。
安得好友促膝谈,共诉平生情意长。
翩翩飞鸟,息我庭柯。
鸟儿轻轻展翅飞,落我庭前树梢头。
敛翮闲止,好声相和。
收敛翅膀悠闲态,呜声婉转相唱酬。
岂无他人,念子实多。
世上岂无他人伴,与君情意实难丢。
愿言不获,抱恨如何!
思念良朋不得见,无可奈何恨悠悠。
参考资料:
1、 袁行霈.中国文学作品选注(第二卷).北京:中华书局,2011:922、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4停云,思亲友也。罇(zūn)湛(zhàn)新醪(láo),园列初荣,愿言不从,叹息弥(mí)襟。
停云:凝聚不散的云。罇:同“樽”,酒杯。湛:没,有盈满之意。醪:汁滓混合的酒,即浊酒,今称甜酒或醒糟。这一句说酒罇之中斟满新酿之醪。列:排列。初荣:新开的花。愿:思念。言:语助词,无意义。从:顺。不从:不顺心,不如愿。弥:满。襟:指胸怀。
霭(ǎi)霭停云,濛(méng)濛时雨。
霭霭:云密集貌。濛濛:微雨绵绵的样子。时雨:季节雨。这里指春雨。
八表同昏,平路伊阻。
八表:八方以外极远的地方。泛指天地之间。伊:语助词。阻:阻塞不通。
静寄东轩,春醪(láo)独抚。
寄:居处(chū),托身。轩:有窗槛的长廊或小室。抚:持。
良朋悠邈(miǎo),搔(sāo)首延伫(zhù)。
悠邈:遥远。搔首:用手搔头,形容等待良朋的焦急情状。延伫:长时间地站立等待。
停云霭霭,时雨濛濛。
八表同昏,平陆成江。
平陆:平地。
有酒有酒,闲饮东窗。
愿言怀人,舟车靡(mǐ)从。
靡:无,不能。
东园之树,枝条载荣。
载:始。荣:茂盛。
竞用新好,以怡余情。
新好:新的美好景色,指春树。
怡:一作“招”。
人亦有言:日月于征。
于:语助词。征:行,这里指时光流逝。
安得促席,说彼平生。
促席:彼此坐得很近。促:迫近。席:坐席。
说:同“悦”。彼:语助词。平生:平时,这里指平生的志趣、素志。
翩(piān)翩飞鸟,息我庭柯(kē)。
翩翩:形容飞鸟轻快飞舞的样子。柯:树枝。
敛翮(hé)闲止,好声相和(hè)。
翮:鸟的翅膀。敛翩:收敛翅膀。止:停留。相和:互相唱和。
岂无他人,念子实多。
子:您,古代男子的尊称,这里指朋友。
愿言不获,抱恨如何!
如何:意为无可奈何。
参考资料:
1、 袁行霈.中国文学作品选注(第二卷).北京:中华书局,2011:922、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4停云,思亲友也。罇湛新醪,园列初荣,愿言不从,叹息弥襟。
霭霭停云,濛濛时雨。
八表同昏,平路伊阻。
静寄东轩,春醪独抚。
良朋悠邈,搔首延伫。
停云霭霭,时雨濛濛。
八表同昏,平陆成江。
有酒有酒,闲饮东窗。
愿言怀人,舟车靡从。
东园之树,枝条载荣。
竞用新好,以怡余情。
人亦有言:日月于征。
安得促席,说彼平生。
翩翩飞鸟,息我庭柯。
敛翮闲止,好声相和。
岂无他人,念子实多。
愿言不获,抱恨如何!
此诗从首句中摘取二字为题,题目与诗的内容无关。这首诗的内容,就是序中所说“思亲友也”。诗中运用比兴的手法和复沓的章法,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烘托描写,和不能与好友饮酒畅谈的感慨,充分抒发了诗人对好友的深切思念之情。
诗歌全篇贯穿了陶渊明因不能和友人共享美好的抱恨之意,这充分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一片热肠,和希望与友人共享美好的深情。无论是“良朋悠邈,搔首延儜”的烦急,还是“愿言怀人,舟车靡从”的无奈,无论是“安得促席,说彼平生”的愿望,还是 “岂无他人,念子寔多”的担忧,无不尽显诗人的火热心肠和深情厚意。
正因为对友人的一片热肠和一往情深,而使诗人陷入寂寞孤独:“竞用新好,以怡余情。”—— 始发新芽的东园之树,都竞相用发着嫩芽的枝叶让我快慰,这正是因寂寞孤独而生幻觉,或聊以自慰。因为寂寞孤独,诗人才羡慕那“翩翩飞鸟”的“好声相和”,而益发“抱恨”了。
诗中“八表同昏”等诗句,表面看是写天气,而用夏天雷雨前或冬天雪前的景象来形容春季的天色,似乎形容过量,显然,这里是暗喻国政时局被封建贵族、军阀争夺中央政权而搞得天昏地暗,暗寓着诗人关怀世难的忧心。
参考资料:
1、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