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
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
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无为守穷贱,坎坷长苦辛。
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
今天这么好的宴会真是美极了,这种欢乐的场面简直说不完。
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
这首筝曲的声调是多么地飘逸,这是最时髦的乐曲出神入化。
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
有美德的人通过乐曲发表高论,知音者能体会出音乐的真意。
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
音乐的真意是大家的共同心愿,只是谁都不愿意真诚说出来。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人生像寄旅一样只有一世犹如尘土,刹那间便被那疾风吹散。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为什么不想办法捷足先登,先高踞要位而安乐享富贵荣华呢?
无为守穷贱,坎坷长苦辛。
不要因贫贱而常忧愁失意,不要因不得志而辛苦地煎熬自己。
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
良宴会:犹言热闹的宴会。良,善也。难具陈:犹言难以一一述说。具,备也。陈,列。
弹筝奋逸(yì)响,新声妙入神。
筝:乐器。奋逸:不同凡俗的音响。‘新声:指当时最流行的曲调。指西北邻族传来的胡乐。妙入神:称赞乐调旋律达到高度的完满调和。
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
令德:有令德的人,就是指知音者。令,善也。唱高言:犹言首发高论。唱,古作“倡”,这里泛用于言谈。真:谓曲中真意。指知音的人不仅欣赏音乐的悦耳,而是能用体会所得发为高论。
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
“齐心”句:下面感慨为人人心中所有。同,一致。申:表达出来。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biāo)尘。
奄忽:急遽也。飙尘:指狂风里被卷起来的尘土。用此比喻人生,言其短促、空虚。
何不策(cè)高足,先据要路津。
策高足:就是“捷足先得”的意思。高足,良马的代称。据要路津:是说占住重要的位置。要想“先据要路津”,就必须“策高足”。路,路口。津,渡口。
无为守穷贱,坎坷长苦辛。
“无为”句:不要守贫贱,是劝诫的语气,和‘何不策高足’的反诘语气相称应,表示一种迫切的心情。轗轲:指困顿,不得志。
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
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
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无为守穷贱,坎坷长苦辛。
这首诗写得很别致。全诗十四句,是主人公一口气说完的,这当然很质直。所说的内容,不过是在宴会上听曲以及他对曲意的理解,这当然很浅近。然而诗歌看似简朴,实则却婉曲;看似浅近,实则深远。
此诗开头六句说:今天的宴会啊,真是太棒了!那个欢乐劲,简直说不安,光说弹筝吧,弹出的声调多飘逸!那是最时髦的乐曲,妙极了!有美德的人通过乐曲发表了高论,懂得音乐,便能听出其真意。这里,诗人首先就讲了宴会及其音乐的美妙。通过宴会音乐,引出了懂得音乐的人。
接着抒情主人公说:那真意,其实是当前一般人的共同心愿,只是谁也不肯明白地说出。大家都能体会,但并不是可意会不可言传,而是不愿意说出来。这样,不但突出了“新声妙入神”,而都是能“识曲听其真”,为后面表现自己的认识和对人生的思考奠定基础,做了坚实的铺垫。
后面就是对人生的思考:人生一世,有如旅客住店。又像尘土,一忽儿便被疾风吹散。诗人在此是说,人生短暂的,但漂泊不定,长年累月,浪费光阴,人生的价值又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
既然“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那么“何不策高足,先踞要路津?”为什么不捷足先登,高踞要位?这样不但安享富贵荣华,而且也不再浪费生命,体现出人生的价值。
最后主人公说:不要因贫贱而常忧愁失意,,不要因不得志而辛苦的煎熬自己,要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不要憋在心里。“不要守贫贱”就是劝诫士人不要死抱贫贱不放。可以说,诗人在劝诫士人,这与“何不策高足”的反诘语气相应,更好地强调了“策高足、踞路津”的迫切心情。也就是说,人生应该有所作为,要说出来,要行动。人具备了“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的能力,就要表现出来。
主人公这段话,是兴致勃勃地说的,是满心欢喜地说的,是直截了当地说的。中间有用了不少褒意词、赞美词。讲“宴会”,用“良”,用“欢乐”、而且“难具陈”。讲“弹筝”,用“逸响”,用“新声”,用“妙入神”,用“令(美)德”,用“高言”。讲抢占高位要职,也用了很美的比喻:快马加鞭,先踞要津。整个诗歌就借音乐之美妙,告诉士人们,或者有志之士们,要勇于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要勇于奋斗而“先踞要路津”,不要死要面子活受罪。这样,对于人生来说,才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由此可见,这首诗的确很婉曲、很深远。它含有哲理,涉及一系列人生问题、社会问题,引人深思。
参考资料:
1、 吴小如 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137-138时黄祖太子射,宾客大会。有献鹦鹉者,举酒于衡前曰:“祢处士,今日无用娱宾,窃以此鸟自远而至,明彗聪善,羽族之可贵,愿先生为之赋,使四座咸共荣观,不亦可乎?”衡因为赋,笔不停缀,文不加点。其辞曰:
惟西域之灵鸟兮,挺自然之奇姿。体金精之妙质兮,合火德之明辉。性辩慧而能言兮,才聪明以识机。故其嬉游高峻,栖跱幽深。飞不妄集,翔必择林。绀趾丹觜,绿衣翠衿。采采丽容,咬咬好音。虽同族于羽毛,固殊智而异心。配鸾皇而等美,焉比德于众禽?
于是羡芳声之远畅,伟灵表之可嘉。命虞人于陇坻,诏伯益于流沙。跨昆仑而播弋,冠云霓而张罗。虽纲维之备设,终一目之所加。且其容止闲暇,守植安停。逼之不惧,抚之不惊。宁顺从以远害,不违迕以丧生。故献全者受赏,而伤肌者被刑。
尔乃归穷委命,离群丧侣。闭以雕笼,翦其翅羽。流飘万里,崎岖重阻。逾岷越障,载罹寒暑。女辞家而适人,臣出身而事主。彼贤哲之逢患,犹栖迟以羁旅。矧禽鸟之微物,能驯扰以安处!眷西路而长怀,望故乡而延伫。忖陋体之腥臊,亦何劳于鼎俎?嗟禄命之衰薄,奚遭时之险巇?岂言语以阶乱,将不密以致危?痛母子之永隔,哀伉俪之生离。匪余年之足惜,愍众雏之无知。背蛮夷之下国,侍君子之光仪。惧名实之不副,耻才能之无奇。羡西都之沃壤,识苦乐之异宜。怀代越之悠思,故每言而称斯。
若乃少昊司辰,蓐收整辔。严霜初降,凉风萧瑟。长吟远慕,哀鸣感类。音声凄以激扬,容貌惨以憔悴。闻之者悲伤,见之者陨泪。放臣为之屡叹,弃妻为之歔欷。
感平生之游处,若埙篪之相须。何今日之两绝,若胡越之异区?顺笼槛以俯仰,窥户牖以踟蹰。想昆山之高岳,思邓林之扶疏。顾六翮之残毁,虽奋迅其焉如?心怀归而弗果,徒怨毒于一隅。苟竭心于所事,敢背惠而忘初?讬轻鄙之微命,委陋贱之薄躯。期守死以报德,甘尽辞以效愚。恃隆恩于既往,庶弥久而不渝。
时黄祖太子射,宾客大会。有献鹦鹉者,举酒于衡前曰:“祢处士,今日无用娱宾,窃以此鸟自远而至,明彗聪善,羽族之可贵,愿先生为之赋,使四座咸共荣观,不亦可乎?”衡因为赋,笔不停缀,文不加点。其辞曰:
当年黄祖的长子黄射举行宾客大会,有人献上一只鹦鹉并给祢衡敬上一杯酒说:“祢处士,今日大会没有什么可以用来娱乐宾客的,我个人认为此鸟自远而至,明彗聪善,是鸟类中十分珍贵的一种,祈望先生为它作一篇赋,使四座得以增光,您认为可不可以呢?” 祢衡于是为之作赋,一时笔不停缀,文不加点,笔下流出的文辞说:
惟西域之灵鸟兮,挺自然之奇姿。体金精之妙质兮,合火德之明辉。性辩慧而能言兮,才聪明以识机。故其嬉游高峻,栖跱幽深。飞不妄集,翔必择林。绀趾丹觜,绿衣翠衿。采采丽容,咬咬好音。虽同族于羽毛,固殊智而异心。配鸾皇而等美,焉比德于众禽?
这是来自西域的灵鸟啊,它具有自然而奇特的身姿。洁白的羽毛体现它绝妙的气质啊,火红的嘴喙闪耀着明亮的光辉。性情智慧而善于人言啊,才智聪明而常有预见。因此它嬉游于高山峻岭,栖立于幽谷深林。高飞时不胡乱集群,翱翔时必选择佳林。深青带赤的脚趾配以红红的嘴,碧绿的衣杉饰以青翠的彩衿。神采熠熠的美丽容颜,更有清脆美妙的鸣声。虽同属于鸟类一族,却有着不同的智慧和相异的心性。它有资格与凤凰媲美,其他的鸟儿怎么能与之比较德行?
于是羡芳声之远畅,伟灵表之可嘉。命虞人于陇坻,诏伯益于流沙。跨昆仑而播弋,冠云霓而张罗。虽纲维之备设,终一目之所加。且其容止闲暇,守植安停。逼之不惧,抚之不惊。宁顺从以远害,不违迕以丧生。故献全者受赏,而伤肌者被刑。
于是它那令人羡慕的美好名声传扬四方,它那壮伟灵性的外表得到人们的嘉赏。虞人在陇坻接到命令,伯益在大漠收到诏告。这些权势的走狗们跨越昆仑而发射带绳的箭簇,穿过云霓而布下天罗地网。纲维之设置是如此之严密,最终免不了被其中的一个网眼捕获到。虽如是但其面容闲雅而从容,心性守志而安详。逼迫它它也不惧怕,抚摩它它也不惊慌。宁愿顺从以远离祸害,绝不违迕而丧失生的希望。因此奉献完好鹦鹉的将获得奖赏,而使鹦鹉受伤者将要受到惩罚。
尔乃归穷委命,离群丧侣。闭以雕笼,翦其翅羽。流飘万里,崎岖重阻。逾岷越障,载罹寒暑。女辞家而适人,臣出身而事主。彼贤哲之逢患,犹栖迟以羁旅。矧禽鸟之微物,能驯扰以安处!眷西路而长怀,望故乡而延伫。忖陋体之腥臊,亦何劳于鼎俎?嗟禄命之衰薄,奚遭时之险巇?岂言语以阶乱,将不密以致危?痛母子之永隔,哀伉俪之生离。匪余年之足惜,愍众雏之无知。背蛮夷之下国,侍君子之光仪。惧名实之不副,耻才能之无奇。羡西都之沃壤,识苦乐之异宜。怀代越之悠思,故每言而称斯。
鹦鹉啊,你天生归于绝境而委身命运,故而你应命而离开你的集体且丧失你的伴侣。被关闭在雕花的笼子里,翅羽也被剪去。漂流到万里之外,离家乡重重崎岖。间隔着岷山与障山,罹患难一年又一年。女儿辞别家庭而远嫁他人,臣子献出自身而投靠新的主人。即便是贤哲若生逢患难,也难免依附他人而栖游于外。何况禽鸟之类的卑微之物,能不驯服以祈求安泰!眷恋西归之路而长怀感叹,遥望故乡之云而久久伫立。暗自猜想如我这般陋贱的躯体,大概不会有刀俎鼎镬之虞?嗟叹自身如此的福薄命苦,不知道为什么会遭临如此的险地?难道是因为言语失当而引来祸灾,抑或是处事不密而招致危害?悲痛着母子遭永远隔离,哀惋着夫妻被生生拆开。并非惋惜自己苟延残喘的余年,只是为孩子们的年幼无知而感到悲哀。离开我蛮夷之地的下等小国,来奉承您的体面。害怕自己的名声与实际不符,也惭愧自己并无奇特的才干。虽然顾念着西都的肥美土地,但也能明了今昔苦乐已不一般。心怀从北到南的长长思念,因而一开口就常说怀乡之言。
若乃少昊司辰,蓐收整辔。严霜初降,凉风萧瑟。长吟远慕,哀鸣感类。音声凄以激扬,容貌惨以憔悴。闻之者悲伤,见之者陨泪。放臣为之屡叹,弃妻为之歔欷。
如若秋神少昊管理的时期已到,其子蓐收也整顿好了车马。严霜初降大地,凉风萧瑟肃杀。笼中的鸟儿不禁长长地吟唱以思慕远方的故乡,哀伤的鸣叫令同类感伤。那声音凄厉而激扬,那容貌惨怛而憔悴。闻其声者不禁为之悲伤,睹其容者禁不住泪如雨下。被放逐的臣子为它一次次叹息,被遗弃的妻子为它哽咽哭泣。
感平生之游处,若埙篪之相须。何今日之两绝,若胡越之异区?顺笼槛以俯仰,窥户牖以踟蹰。想昆山之高岳,思邓林之扶疏。顾六翮之残毁,虽奋迅其焉如?心怀归而弗果,徒怨毒于一隅。苟竭心于所事,敢背惠而忘初?讬轻鄙之微命,委陋贱之薄躯。期守死以报德,甘尽辞以效愚。恃隆恩于既往,庶弥久而不渝。
感叹平生同游共处的朋友,曾经如埙箎合奏般和谐。何故今日竟两相隔绝,相离犹如北胡南越?顺着笼槛而上下跳跃,偷窥着门窗却徘徊不前。思念着昆仑的高山峻岭,回想着邓林枝叶繁茂的树影。回头看被残毁的羽翼,自忖即便奋力也未必能回故里?心怀回归的愿望却难达目的,只能躲在角落里怨恨哭泣。暂且竭尽心力做好主人交给的事情吧,岂敢违背恩惠而忘记当初的主意?主人啊,我愿将我这不值钱的一生交给您,让我陋贱微薄的身躯也来依靠您。希望用我的一生来报答您的恩德,甘愿竭尽我之所能来为您效力。仰仗着您多年的巨大恩惠,或许我的待遇弥久不渝。
时黄祖太子射,宾客大会。有献鹦鹉者,举酒于衡前曰:“祢处士,今日无用娱宾,窃以此鸟自远而至,明彗聪善,羽族之可贵,愿先生为之赋,使四座咸共荣观,不亦可乎?”衡因为赋,笔不停缀,文不加点。其辞曰:
惟西域之灵鸟兮,挺自然之奇姿。体金精之妙质兮,合火德之明辉。性辩慧而能言兮,才聪明以识机。故其嬉游高峻,栖跱幽深。飞不妄集,翔必择林。绀趾丹觜,绿衣翠衿。采采丽容,咬咬好音。虽同族于羽毛,固殊智而异心。配鸾皇而等美,焉比德于众禽?
于是羡芳声之远畅,伟灵表之可嘉。命虞人于陇坻,诏伯益于流沙。跨昆仑而播弋,冠云霓而张罗。虽纲维之备设,终一目之所加。且其容止闲暇,守植安停。逼之不惧,抚之不惊。宁顺从以远害,不违迕以丧生。故献全者受赏,而伤肌者被刑。
尔乃归穷委命,离群丧侣。闭以雕笼,翦其翅羽。流飘万里,崎岖重阻。逾岷越障,载罹寒暑。女辞家而适人,臣出身而事主。彼贤哲之逢患,犹栖迟以羁旅。矧禽鸟之微物,能驯扰以安处!眷西路而长怀,望故乡而延伫。忖陋体之腥臊,亦何劳于鼎俎?嗟禄命之衰薄,奚遭时之险巇?岂言语以阶乱,将不密以致危?痛母子之永隔,哀伉俪之生离。匪余年之足惜,愍众雏之无知。背蛮夷之下国,侍君子之光仪。惧名实之不副,耻才能之无奇。羡西都之沃壤,识苦乐之异宜。怀代越之悠思,故每言而称斯。
若乃少昊司辰,蓐收整辔。严霜初降,凉风萧瑟。长吟远慕,哀鸣感类。音声凄以激扬,容貌惨以憔悴。闻之者悲伤,见之者陨泪。放臣为之屡叹,弃妻为之歔欷。
感平生之游处,若埙篪之相须。何今日之两绝,若胡越之异区?顺笼槛以俯仰,窥户牖以踟蹰。想昆山之高岳,思邓林之扶疏。顾六翮之残毁,虽奋迅其焉如?心怀归而弗果,徒怨毒于一隅。苟竭心于所事,敢背惠而忘初?讬轻鄙之微命,委陋贱之薄躯。期守死以报德,甘尽辞以效愚。恃隆恩于既往,庶弥久而不渝。
东汉末年,朝廷暗弱群雄割据,面对统一天下重整纪纲的时代课题,那些凭镇压“黄巾”起家的大大小小的军政头头,个个野心勃勃欲夺天下,为此一时好像都求贤若渴、广纳贤才。可实际上个个又都惟我独尊,顺者昌逆者亡。麾下谋臣高参一旦在原则问题上表露“异见”,那就肯定没有好下场。祢衡本来是高才大才,据《后汉书》上说他少年时就以文才和辩能而扬名天下。当时身在曹营的名儒孔融也赞他“淑质贞亮英才卓荦”,还上表奏帝推荐了他。可因为他有个狂傲不羁的毛病,很快就被曹操给“打发”到刘表那儿去。刘表为了不想让曹操的借刀之计得逞,便又把他“推荐”到江夏太守黄祖那去了。起初,黄祖因他与自己的大儿子黄射很要好,对他还有几分欣赏,可后来遭他当众辱骂,盛怒之下一刀把他杀了。 祢衡死时才26岁,到死也没个官衔职称,墓碑上写的仅是“汉处士祢衡”。处士,即指未做官的文化人。如此境遇的他心里自然有着一腔愤懑的苦水了——这就是写这篇《鹦鹉赋》的心理背景。至于奉命提笔的具体缘由,他在此赋“序文”里有明确交代:一次黄射在鹦鹉洲上大会宾客,有人献鹦鹉并希望他能以鹦鹉为题作赋以“使四座咸共荣观”,于是他竟“笔不停缀、文不加点”地当即完成。因此这还是一篇颇有限制的“命题作文”。
全文给读者的总印象是寓意丰富、抒情含蓄、结构精巧、文字形象。
全文分两大层面,第一层(前三段)是咏赞“鸟之形质美”,即从多个侧面用多种手法描绘赞美鹦鹉鸟的超凡不俗。先写其丽容丽姿,再写鸟的聪明辩慧和情趣之高洁。如此便收得一箭双雕:既显扬出鹦鹉鸟之奇美,又暗示自己志向的高超和才智的出众。而其中第二段所写虞人们奉命布下天罗地网捕捉鹦鹉而献全鸟者受赏的细节,则更巧妙地影射出东汉末年权贵压迫忠正控制贤才的行径以及他自己被人几经转送的尴尬苦楚。第二层(后三段)则进一步抒写“鸟之神苦(困境与悲情)”。即美丽高洁的鹦鹉身陷笼槛却时时“想昆山之高岳,思邓林之扶疏”,又暗衬出他自己有志难酬有才无时的愤懑情怀。 以上所说便是该篇的“主脉”。此外,考虑到命题之需和扣题之宜,祢衡先生还于字里行间一石三鸟地满足了在场主客们各自的审美需求。它不仅给予了众宾客以“荣观”之乐,又点透出献鸟者的殷切之意。而面对着美鸟佳篇,宾客们得其欢乐之态和献鸟者自得之色等等,宴会主人也会油然而生得一番幸慰。所以该作真可谓是一石三鸟的神来之笔了。 鉴此,《鹦鹉赋》堪称汉以来顶尖级的赋体佳作,鹦鹉洲也因此享有盛名。比如唐代诗人崔颢那首绝妙的《黄鹤楼》里就有“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鹉洲”的名句。大诗人李白流放夜郎途中被赦返回时,眼望鹦鹉洲而触景生情便也吟得《望鹦鹉洲悲祢衡》,对作者祢衡的钦慕怜惜之情尽染笔端:“吴江赋《鹦鹉》,落笔超群英。锵锵振金玉,句句欲飞鸣。鸷鹗啄孤凤,千春伤我情。”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菽 一作:豉)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菽 一作:豉)
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参考资料:
1、 毕磊菁.《艺术知识与文学常识》: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第二次印刷:14煮豆持作羹(gēng),漉(lù)菽(shū)以为汁。(菽 一作:豉)
持:用来。羹: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漉:过滤。菽(豉):豆。这句的意思是说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萁在釜(fǔ)下燃,豆在釜中泣。
燃:燃烧。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釜:锅。泣:小声哭。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本:原本,本来。煎:煎熬,这里指迫害。何:何必。
参考资料:
1、 毕磊菁.《艺术知识与文学常识》: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第二次印刷:14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菽 一作:豉)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曹丕残害弟弟,表达了对曹丕的强烈不满,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和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沉郁愤激的思想感情。
前四句描述了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生活现象,曹植以“豆”自喻,一个“泣”字充分表达了受害者的悲伤与痛苦。第二句中的“漉豉”是指过滤煮熟后发酵过的豆子,用以制成调味的汁液。“萁”是指豆茎,晒干后用来作为柴火烧,萁燃烧而煮熟的正是与自己同根而生的豆子,比喻兄弟逼迫太紧,自相残害,实有违天理,为常情所不容。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后两句笔锋一转,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这显然是在质问曹丕:我与你本是同胞兄弟。为什么要如此苦苦相逼?“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说明此诗在人民中流传极广。
全诗以箕豆相煎为比喻控诉了曹丕对自己和其他众兄弟的残酷迫害,口吻委婉深沉,讥讽中有提醒和规劝,这一放面反映了曹植的聪明才智,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曹丕迫害手足的残忍。当然此诗的风格与曹植其它诗作不一致,因为是急就而成,所以谈不上语言的锤炼和意象的精巧,只是以其贴切而生动的比喻,明白而深刻的寓意赢得了千百年来读者的欣赏。
参考资料:
1、 中国作协创研部选编.2008年中国随笔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01:第17页2、 罗贯中.三国演义 :北方文艺出版社,2013年4月:439-444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王曰:“请闻其说。”
对曰:“亲魏善楚,下兵三川,塞轘辕、缑氏之口,当屯留之道,魏绝南阳,楚临南郑,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诛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救,九鼎宝器必出。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今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敝兵劳众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为利。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争焉,顾争于戎狄,去王业远矣。”
司马错曰:“不然。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今王之地小民贫,故臣愿从事于易。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而有桀纣之乱。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矣。故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诸侯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而又有禁暴止乱之名。今攻韩劫天子,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臣请谒其故:周,天下之宗室也;韩,周之与国也。周自知失九鼎,韩自知亡三川,则必将二国并力合谋,以因于齐、赵而求解乎楚、魏。以鼎与楚,以地与魏,王不能禁。此臣所谓危,不如伐蜀之完也。”
惠王曰:“善!寡人听子。”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蜀主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蜀既属,秦益强富厚,轻诸侯。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王曰:“请闻其说。”
司马错和张仪在秦惠王面前进行了一场争论。司马错要攻打蜀国,张仪说:“不如攻打韩国。”秦惠王说:“请你们说说各自的见解,让我听听。”
对曰:“亲魏善楚,下兵三川,塞轘辕、缑氏之口,当屯留之道,魏绝南阳,楚临南郑,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诛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救,九鼎宝器必出。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今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敝兵劳众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为利。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争焉,顾争于戎狄,去王业远矣。”
张仪回答说:“应先与魏、楚两国表示亲善,然后出兵三川,堵塞辕、缑氏两个隘口,挡住通向屯留的路,让魏国出兵切断南阳的通路,楚国派兵逼近南郑,而秦国的军队则攻击新城和宜阳,兵临二周的近郊,声讨周君的罪行,(随后)乘机侵占楚、魏两国的土地。周王室知道已经不能拯救自身,一定会交出九鼎和宝器。我们占有了九鼎,掌握地图和户籍,挟持周天子,用他的名义来号令天下,天下没有敢于违抗的,这就能建立王业了。如今,蜀国是西边偏僻(落后)的国家,戎狄为首领。攻打蜀国,会使士兵疲惫,使百姓劳苦,却不能以此来建立名望;即使夺取了那里的土地,也算不得什么利益。我听说:‘争名的要在朝廷上争,争利的要在市场上争。’现在的三川地区和周王室,正是整个天下的大市场和朝廷,大王不去争夺,反而与那些野蛮的人争夺名利,这就离帝王之业远了。”
司马错曰:“不然。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今王之地小民贫,故臣愿从事于易。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而有桀纣之乱。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矣。故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诸侯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而又有禁暴止乱之名。今攻韩劫天子,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臣请谒其故:周,天下之宗室也;韩,周之与国也。周自知失九鼎,韩自知亡三川,则必将二国并力合谋,以因于齐、赵而求解乎楚、魏。以鼎与楚,以地与魏,王不能禁。此臣所谓危,不如伐蜀之完也。”
司马错说:“不对。我听到过这样的话:‘想使国家富庶,一定要扩大他的领地,想使军队强大的一定让他的百姓富足,想建立王业的一定要广布他的恩德。这三个条件具备了,那么,王业就会随之实现了。’现在大王的土地少,百姓贫困,所以我希望大王先从容易办的事做起。蜀国是西边偏僻的国家,以戎狄为首领,而且有像桀、纣一样的祸乱。用秦国的军队前往攻打,就如同用豺狼驱赶羊群一样。得到它的土地,能够扩大秦国的疆域;得到它的财富,能够使百姓富足,整治军队又不伤害百姓,蜀国已经归服了。因此,夺取了蜀国,但天下人不认为我们暴虐;取尽了蜀国的财富,诸侯国也不认为我们贪婪。这就是说,我们用兵一次,就能名利双收,还能得到除暴、平乱的好名声。如果现在去攻打韩国,胁迫周天子,胁迫周天子必然招致坏名声,而且不一定有利,又有不义的名声。去进攻天下人都不希望进攻的地方,这是很危险的!请允许我讲明这个缘故:周王室,现在还是天下的宗室;韩国,是周国的友好邻邦。如果周天子自己知道要失去九鼎,韩王自己知道要丧失三川,那么,两国一定会联合起来,共同采取对策,依靠齐国和赵国,并且向楚、魏两国求援,以解除危难。把九鼎送给楚国,把土地送给魏国,大王是不能阻止的。这就是我所说的危险,不如攻打蜀国那样万无一失。”
惠王曰:“善!寡人听子。”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蜀主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蜀既属,秦益强富厚,轻诸侯。
秦惠王说:“很对。我采纳你的意见。”结果,出兵进攻蜀国。十月夺取了那里的土地,然后平定了蜀国。蜀国的君主改称为侯,秦国派遣陈庄去辅佐蜀侯。蜀国归附以后,秦国就更加强大富庶,看不起其他诸侯国了。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shǔ),张仪曰:“不如伐韩。”王曰:“请闻其说。”
司马错:秦将,公元前316年率兵伐蜀,前301年再次出蜀平定叛乱。张仪:魏国贵族后代,战国时著名纵横家。秦惠王(即秦惠文王,前337年至前311年在位)十年(前328年)为秦相,曾以连横政策游说各国,有功于秦,封武信君。
对曰:“亲魏善楚,下兵三川,塞轘(huàn)辕(yuán)、缑(gōu)氏之口,当屯留之道,魏绝南阳,楚临南郑,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诛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救,九鼎(dǐng)宝器必出。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今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róng)狄(dí)之长也,敝(bì)兵劳众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为利。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争焉,顾争于戎狄,去王业远矣。”
下兵:出兵。三川:指当时韩国境内黄河、伊水、洛水三水流经的地区,在今河南省黄河以南、灵宝市东部一带。轘辕、缑氏:当时的两个军事要地。二周:指战国时周室分裂而成的两个小国东周、西周。东周都城在今河南省巩义市西南,西周都城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戎狄:古代对西部落后少数民族的泛称。
司马错曰:“不然。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今王之地小民贫,故臣愿从事于易。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而有桀(jié)纣(纣)之乱。以秦攻之,譬(pì)如使豺(chái)狼逐群羊也。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缮(shàn)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矣。故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诸侯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而又有禁暴止乱之名。今攻韩劫天子,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臣请谒其故:周,天下之宗室也;韩,周之与国也。周自知失九鼎,韩自知亡三川,则必将二国并力合谋,以因于齐、赵而求解乎楚、魏。以鼎与楚,以地与魏,王不能禁。此臣所谓危,不如伐蜀之完也。”
有桀纣之乱:以夏桀商纣之乱喻指巴蜀之乱。当时蜀王封其弟于汉中,号苴侯。苴与巴国交好,而巴与蜀为敌国。于是蜀王伐苴侯,苴侯奔巴。蜀又伐巴,苴侯求救于秦。陈庄:秦臣。公元前314年任蜀相。
惠王曰:“善!寡人听子。”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suì)定蜀,蜀主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蜀既属,秦益强富厚,轻诸侯。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王曰:“请闻其说。”
对曰:“亲魏善楚,下兵三川,塞轘辕、缑氏之口,当屯留之道,魏绝南阳,楚临南郑,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诛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救,九鼎宝器必出。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今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敝兵劳众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为利。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争焉,顾争于戎狄,去王业远矣。”
司马错曰:“不然。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今王之地小民贫,故臣愿从事于易。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而有桀纣之乱。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矣。故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诸侯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而又有禁暴止乱之名。今攻韩劫天子,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臣请谒其故:周,天下之宗室也;韩,周之与国也。周自知失九鼎,韩自知亡三川,则必将二国并力合谋,以因于齐、赵而求解乎楚、魏。以鼎与楚,以地与魏,王不能禁。此臣所谓危,不如伐蜀之完也。”
惠王曰:“善!寡人听子。”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蜀主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蜀既属,秦益强富厚,轻诸侯。
这是记叙战国时秦国关于外交军事的一交论争,是秦惠王进行军事扩张,推进王业的军事论辩。秦相张仪主张伐韩,秦将司马错主张伐蜀,二人针锋相对,各陈己见。
文章先列张仪的观点。首先,张仪认为伐韩可分三步:第一,亲善魏,楚,出兵三川,扼住轘山和缑氏山的出口,挡住屯留的通道;第二,由魏绝南阳,楚临南郑,牵制韩军,秦军乘机直逼二周郊外,声讨周天子之罪,迫其交出象征王权的九鼎宝器;第三,拥九鼎而挟天子以令诸侯,成就王业。其次,张仪驳司马错伐蜀之论。认为蜀地偏远,劳师乏众,不足以成威名,也不足以得厚利。而创建王业的关键之地在三川,周室,伐蜀离成功之业太远,不宜采用。
针对张仪之论,司马错斩钉截铁地用“不然”二字进行反驳,然后也分三步论证伐蜀的理由。第一,从宏观上提出建立王业的三条件,即地广物丰,兵强民富,博德广施。而秦地小民贫,尚不具备成就王业的条件,宜从易处着手,增强国力;第二,蜀有桀,纣之乱,易攻易伐,用兵不伤众,取其地可广域富民,道义上还可获得禁暴平乱之名,一举数得,既有利又师出有名,不会引起诸侯国的反对;第三,伐韩不可行。伐韩未必有利,又有挟天子的恶名,势必迫使各诸侯国联合抗秦,使秦处于危险的境地,故伐蜀是为上策。
两人观点迥异,但从论辩中可看出:张仪的主张多主观唯心的空想,诸如魏,韩是否同秦国友善,是否愿出兵牵制韩军;尤其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诸侯国是否臣服,均是不可知因素。司马错是从实际出发,知己知彼,提出积极稳妥的办法,既能发展壮大自己,又能在舆论上站住脚。
逢尤
悲兮愁,哀兮忧!
天生我兮当闇时,被诼谮兮虚获尤。
心烦憒兮意无聊,严载驾兮出戏游。
周八极兮历九州,求轩辕兮索重华。
世既卓兮远眇眇,握佩玖兮中路躇。
羡咎繇兮建典谟,懿风后兮受瑞图。
愍余命兮遭六极,委玉质兮於泥涂。
遽傽遑兮驱林泽,步屏营兮行丘阿。
车軏折兮马虺颓,惷怅立兮涕滂沱。
思丁文兮圣明哲,哀平差兮迷谬愚。
吕傅举兮殷周兴,忌嚭专兮郢吴虚。
仰长叹兮气噎结,悒殟绝兮咶复苏。
虎兕争兮於廷中,豺狼斗兮我之隅。
云雾会兮日冥晦,飘风起兮扬尘埃。
走鬯罔兮乍东西,欲窜伏兮其焉如?
念灵闺兮隩重深,原竭节兮隔无由。
望旧邦兮路逶随,忧心悄兮志勤劬。
魂茕茕兮不遑寐,目眽眽兮寤终朝。
怨上
令尹兮謷謷,群司兮譨譨。
哀哉兮淈淈,上下兮同流。
菽藟兮蔓衍,芳虈兮挫枯。
硃紫兮杂乱,曾莫兮别诸。
倚此兮岩穴,永思兮窈悠。
嗟怀兮眩惑,用志兮不昭。
将丧兮玉斗,遗失兮钮枢。
我心兮煎熬,惟是兮用忧。
进恶兮九旬,复顾兮彭务。
拟斯兮二踪,未知兮所投。
谣吟兮中野,上察兮璇玑。
大火兮西睨,摄提兮运低。
雷霆兮硠磕,雹霰兮霏霏。
奔电兮光晃,凉风兮怆悽。
鸟兽兮惊骇,相从兮宿栖。
鸳鸯兮噰噰,狐狸兮徾徾。
哀吾兮介特,独处兮罔依。
蝼蛄兮鸣东,蟊蠽兮号西。
蛓缘兮我裳,蠋入兮我怀。
虫豸兮夹余,惆怅兮自悲。
伫立兮忉怛,心结縎兮折摧。
疾世
周徘徊兮汉渚,求水神兮灵女。
嗟此国兮无良,媒女诎兮謰謱。
鴳雀列兮譁讙,鸲鹆鸣兮聒余。
抱昭华兮宝璋,欲衒鬻兮莫取。
言旋迈兮北徂,叫我友兮配耦。
日阴曀兮未光,阒睄窕兮靡睹。
纷载驱兮高驰,将谘询兮皇羲。
遵河皋兮周流,路变易兮时乖。
濿沧海兮东游,沐盥浴兮天池。
访太昊兮道要,云靡贵兮仁义。
志欣乐兮反征,就周文兮邠歧。
秉玉英兮结誓,日欲暮兮心悲。
惟天禄兮不再,背我信兮自违。
逾陇堆兮渡漠,过桂车兮合黎。
赴昆山兮馽騄,从邛遨兮栖迟。
吮玉液兮止渴,齧芝华兮疗饥。
居嵺廓兮尠畴,远梁昌兮几迷。
望江汉兮濩渃,心紧絭兮伤怀。
时昢昢兮且旦,尘莫莫兮未晞。
忧不暇兮寝食,吒增叹兮如雷。
悯上
哀世兮睩睩,諓諓兮嗌喔。
众多兮阿媚,骪靡兮成俗。
贪枉兮党比,贞良兮茕独。
鹄窜兮枳棘,鹈集兮帷幄。
罽蕠兮青葱,槁本兮萎落。
睹斯兮伪惑,心为兮隔错。
逡巡兮圃薮,率彼兮畛陌。
川谷兮渊渊,山阜兮峉峉。
丛林兮崟崟,株榛兮岳岳。
霜雪兮漼溰,冰冻兮洛泽。
东西兮南北,罔所兮归薄。
庇廕兮枯树,匍匐兮岩石。
蜷跼兮寒局数,独处兮志不申。
年齿尽兮命迫促,魁垒挤摧兮常困辱。
含忧强老兮愁无乐,须发苎悴兮顠鬓白。
思灵泽兮一膏沐,怀兰英兮把琼若,
待天明兮立踯躅。
云蒙蒙兮电鯈烁,孤雌惊兮鸣呴呴。
思怫郁兮肝切剥,忿悁悒兮孰诉告。
遭厄
悼屈子兮遭厄,沉王躬兮湘汨。
何楚国兮难化,迄于今兮不易。
士莫志兮羔裘,竞佞谀兮谗阋。
指正义兮为曲,訿玉璧兮为石。
殦雕游兮华屋,鵔鸃栖兮柴蔟。
起奋迅兮奔走,违群小兮謑訽。
载青云兮上昇,適昭明兮所处。
蹑天衢兮长驱,踵九阳兮戏荡。
越云汉兮南济,秣余马兮河鼓。
云霓纷兮晻翳,参辰回兮颠倒。
逢流星兮问路,顾我指兮从左。
俓娵觜兮直驰,御者迷兮失轨。
遂踢达兮邪造,与日月兮殊道。
志阏绝兮安如,哀所求兮不耦。
攀天阶兮下视,见鄢郢兮旧宇。
意逍遥兮欲归,众秽盛兮沓沓。
思哽饐兮诘诎,涕流澜兮如雨。
悼乱
嗟嗟兮悲夫,殽乱兮纷挐。
茅丝兮同综,冠屦兮共絇。
督万兮侍宴,周邵兮负刍。
白龙兮见射,灵龟兮执拘。
仲尼兮困厄,邹衍兮幽囚。
伊余兮念兹,奔遁兮隐居。
将升兮高山,上有兮猴猿。
欲入兮深谷,下有兮虺蛇。
左见兮鸣鵙,右睹兮呼枭。
惶悸兮失气,踊跃兮距跳。
便旋兮中原,仰天兮增叹。
菅蒯兮楙莽,雚苇兮仟眠。
鹿蹊兮躖躖,貒貉兮蟫蟫。
鹯鹞兮轩轩,鹑鹌兮甄甄。
哀我兮寡独,靡有兮齐伦。
意欲兮沉吟,迫日兮黄昏。
玄鹤兮高飞,曾逝兮青冥。
鶬鶊兮喈喈,山鹊兮嚶嚶。
鸿鸬兮振翅,归雁兮于征。
吾志兮觉悟,怀我兮圣京。
垂屣兮将起,跓俟兮硕明。
伤时
惟昊天兮昭灵,阳气发兮清明。
风習習兮和暖,百草萌兮华荣。
堇荼茂兮扶疏,蘅芷彫兮莹嫇。
愍贞良兮遇害,将夭折兮碎糜。
时混混兮浇饡,哀当世兮莫知。
览往昔兮俊彦,亦诎辱兮系纍。
管束缚兮桎梏,百贸易兮传卖。
遭桓缪兮识举,才德用兮列施。
且从容兮自慰,玩琴书兮游戏。
迫中国兮迮陿,吾欲之兮九夷。
超五岭兮嵯峨,观浮石兮崔嵬。
陟丹山兮炎野,屯余车兮黄支。
就祝融兮稽疑,嘉己行兮无为。
乃回朅兮北逝,遇神孈兮宴娭。
欲静居兮自娱,心愁慼兮不能。
放余辔兮策驷,忽飙腾兮浮云。
蹠飞杭兮越海,从安期兮蓬莱。
缘天梯兮北上,登太一兮玉台。
使素女兮鼓簧,乘戈和兮讴谣。
声噭誂兮清和,音晏衍兮要婬。
咸欣欣兮酣乐,余眷眷兮独悲。
顾章华兮太息,志恋恋兮依依。
哀岁
旻天兮清凉,玄气兮高朗。
北风兮潦洌,草木兮苍唐。
蛜蚗兮噍噍,蝍蛆兮穰穰。
岁忽忽兮惟暮,余感时兮悽怆。
伤俗兮泥浊,矇蔽兮不章。
宝彼兮沙砾,捐此兮夜光。
椒瑛兮湟汙,葈耳兮充房。
摄衣兮缓带,操我兮墨阳。
昇车兮命仆,将驰兮四荒。
下堂兮见虿,出门兮触螽。
巷有兮蚰蜓,邑多兮螳螂。
睹斯兮嫉贼,心为兮切伤。
俛念兮子胥,仰怜兮比干。
投剑兮脱冕,龙屈兮蜿蟤。
潜藏兮山泽,匍匐兮丛攒。
窥见兮溪涧,流水兮沄沄。
鼋鼍兮欣欣,鱣鲇兮延延。
群行兮上下,骈罗兮列陈。
自恨兮无友,特处兮茕茕。
冬夜兮陶陶,雨雪兮冥冥。
神光兮颎颎,鬼火兮荧荧。
修德兮困控,愁不聊兮遑生。
忧纡兮郁郁,恶所兮写情。
守志
陟玉峦兮逍遥,览高冈兮峣峣。
桂树列兮纷敷,吐紫华兮布条。
实孔鸾兮所居,今其集兮惟鸮。
乌鹊惊兮哑哑,余顾盼兮怊怊。
彼日月兮闇昧,障覆天兮祲氛。
伊我后兮不聪,焉陈诚兮效忠。
摅羽翮兮超俗,游陶遨兮养神。
乘六蛟兮蜿蝉,遂驰骋兮升云。
扬彗光兮为旗,秉电策兮为鞭。
朝晨发兮鄢郢,食时至兮增泉。
绕曲阿兮北次,造我车兮南端。
谒玄黄兮纳贽,崇忠贞兮弥坚。
历九宫兮遍观,睹秘藏兮宝珍。
就传说兮骑龙,与织女兮合婚。
举天罼兮掩邪,彀天弧兮射奸。
随真人兮翱翔,食元气兮长存。
望太微兮穆穆,睨三阶兮炳分。
相辅政兮成化,建烈业兮垂勋。
目瞥瞥兮西没,道遐回兮阻叹。
志稸积兮未通,怅敞罔兮自怜。
乱曰:
天庭明兮云霓藏,三光朗兮镜万方。
斥蜥蜴兮进龟龙,策谋从兮翼机衡。
配稷契兮恢唐功,嗟英俊兮未为双。
逢尤
悲兮愁,哀兮忧!
我的心中是多么悲愁,我的心中是多么哀忧。
天生我兮当闇时,被诼谮兮虚获尤。
天生我遇到昏暗时候,蒙受毁谤无故遭罪尤。
心烦憒兮意无聊,严载驾兮出戏游。
我心里烦乱情绪愁闷,赶紧乘车去外面远游。
周八极兮历九州,求轩辕兮索重华。
八方和九州要去游遍,黄帝和虞舜要去寻求。
世既卓兮远眇眇,握佩玖兮中路躇。
世代已经非常的遥远,握着玉佩半路上踌躇。
羡咎繇兮建典谟,懿风后兮受瑞图。
羡慕皋陶建立了典谟,赞美风后接受了瑞图。
愍余命兮遭六极,委玉质兮於泥涂。
可怜我命中遭难受苦,拋弃美质在泥泞路途。
遽傽遑兮驱林泽,步屏营兮行丘阿。
仓皇中驱向山林水泽,惊慌中走进深山老林。
车軏折兮马虺颓,惷怅立兮涕滂沱。
车辕折断了马也疲病,我怅然呆立眼泪纵橫。
思丁文兮圣明哲,哀平差兮迷谬愚。
思武丁文王圣明智慧,哀平王夫差糊涂谬愚。
吕傅举兮殷周兴,忌嚭专兮郢吴虚。
用傅说吕望殷周兴盛,靠无忌伯嚭郢吴成墟。
仰长叹兮气噎结,悒殟绝兮咶复苏。
仰天长叹我气结心头,忧郁愤怒我死而复苏。
虎兕争兮於廷中,豺狼斗兮我之隅。
虎兕在廷中争权夺利,豺狼在身旁打架斗殴。
云雾会兮日冥晦,飘风起兮扬尘埃。
云雾聚集遮蔽了太阳,旋风刮起来尘土飞扬。
走鬯罔兮乍东西,欲窜伏兮其焉如?
我惆怅迷惘东西乱跑,想隐居躲藏能往何方?
念灵闺兮隩重深,原竭节兮隔无由。
思君王居室深而又深,愿竭尽忠诚阻隔不通。
望旧邦兮路逶随,忧心悄兮志勤劬。
望故乡道路曲折遥远,心中忧愁心志很疲惫。
魂茕茕兮不遑寐,目眽眽兮寤终朝。
灵魂孤单没空暇去睡,睁开双眼又过了一夜。
怨上
令尹兮謷謷,群司兮譨譨。
令尹在上胡乱说,群臣在下流言多。
哀哉兮淈淈,上下兮同流。
悲伤举国乱糟糟,君臣上下都龌龊。
菽藟兮蔓衍,芳虈兮挫枯。
蓬蒿遍地已蔓延,香芷折断已枯烂。
硃紫兮杂乱,曾莫兮别诸。
红色紫色被搅乱,世上无人能分辨。
倚此兮岩穴,永思兮窈悠。
居住深山岩洞中,始终思念着美人。
嗟怀兮眩惑,用志兮不昭。
哀伤怀王看不清,独行忠信无人明。
将丧兮玉斗,遗失兮钮枢。
将会丧失北斗柄,将会遗失天枢星。
我心兮煎熬,惟是兮用忧。
我的内心如火焚,想到这些就悲痛。
进恶兮九旬,复顾兮彭务。
进思仇牧和荀息,退想彭咸和务光。
拟斯兮二踪,未知兮所投。
照着他们脚印走,不知投身哪条江?
谣吟兮中野,上察兮璇玑。
徘徊歌吟荒野中,抬头望见北斗星。
大火兮西睨,摄提兮运低。
向西斜视大火星,又见摄提往下行。
雷霆兮硠磕,雹霰兮霏霏。
惊雷炸雷隆隆响,冰雹冰粒纷纷降。
奔电兮光晃,凉风兮怆悽。
闪电奔驰明晃晃,凉风吹拂人悲伤。
鸟兽兮惊骇,相从兮宿栖。
飞禽走兽都惊慌,成群结队去躲藏。
鸳鸯兮噰噰,狐狸兮徾徾。
鸳鸯双双在歌唱,狐狸对对相依傍。
哀吾兮介特,独处兮罔依。
悲哀自己孤单单,独处无依心忧伤。
蝼蛄兮鸣东,蟊蠽兮号西。
蝼蛄鸣叫在东边,小蝉呼喊于西方。
蛓缘兮我裳,蠋入兮我怀。
毛虫爬上我衣裳,蠋虫钻进我身上。
虫豸兮夹余,惆怅兮自悲。
虫子都来夹攻我,惆怅失意独悲伤。
伫立兮忉怛,心结縎兮折摧。
长久站立心悽怆,忧思郁结断人肠。
疾世
周徘徊兮汉渚,求水神兮灵女。
周游徘徊汉水滨,心想追求女水神。
嗟此国兮无良,媒女诎兮謰謱。
哀叹此国无良臣,媒人啰嗦嘴巴笨。
鴳雀列兮譁讙,鸲鹆鸣兮聒余。
鴳雀成群在啼叫,八哥叽喳人烦躁。
抱昭华兮宝璋,欲衒鬻兮莫取。
怀抱珍贵的玉器,想要叫卖无人要。
言旋迈兮北徂,叫我友兮配耦。
只好立即往北行,声声叫唤我佳朋。
日阴曀兮未光,阒睄窕兮靡睹。
太阳阴暗没光明,空旷寂静看不清。
纷载驱兮高驰,将谘询兮皇羲。
纷纷乘车向高驰,将要咨询帝伏羲。
遵河皋兮周流,路变易兮时乖。
沿着河岸去周游,道路变易时乖离。
濿沧海兮东游,沐盥浴兮天池。
渡过沧海向东游,盥洗沐浴咸池里。
访太昊兮道要,云靡贵兮仁义。
拜访太昊问要理,说莫重视仁和义。
志欣乐兮反征,就周文兮邠歧。
心中欢喜转向西,请教文王到邠岐。
秉玉英兮结誓,日欲暮兮心悲。
拿着玉花来结盟,太阳落山心悲戚。
惟天禄兮不再,背我信兮自违。
想到天福不再至,背弃忠信违本意。
逾陇堆兮渡漠,过桂车兮合黎。
越过陇山渡漠谷,经过桂车到合黎。
赴昆山兮馽騄,从邛遨兮栖迟。
赶到昆仑行迟疑,跟随卢敖去游息。
吮玉液兮止渴,齧芝华兮疗饥。
吮吸玉液以止渴,咬吃芝华来充饥。
居嵺廓兮尠畴,远梁昌兮几迷。
身居旷野少伴侣,走路踉跄常失迷。
望江汉兮濩渃,心紧絭兮伤怀。
眺望江汉水汪洋,内心缠绵好悲伤。
时昢昢兮且旦,尘莫莫兮未晞。
太阳刚出天将亮,灰尘蒙蒙仍飘荡。
忧不暇兮寝食,吒增叹兮如雷。
愁来吃睡都不想,怒吼哀叹如雷响。
悯上
哀世兮睩睩,諓諓兮嗌喔。
哀伤世俗怕看人,巧言善辩会奉承。
众多兮阿媚,骪靡兮成俗。
众多小人爱逢迎,柔弱顺从已成风。
贪枉兮党比,贞良兮茕独。
贪官污吏一群群,忠臣贤士孤零零。
鹄窜兮枳棘,鹈集兮帷幄。
天鹅放逐枳棘林,鹈鹕聚集帷幄中。
罽蕠兮青葱,槁本兮萎落。
野草鬼麦色青葱,香草稁本都凋零。
睹斯兮伪惑,心为兮隔错。
看到如此假和乱,内心阻隔失本性。
逡巡兮圃薮,率彼兮畛陌。
徘徊彷徨草木丛,沿着小路慢慢行。
川谷兮渊渊,山阜兮峉峉。
大川河谷深又深,高山峻岭峰连峰。
丛林兮崟崟,株榛兮岳岳。
树木茂盛长成林,草木挺拔一丛丛。
霜雪兮漼溰,冰冻兮洛泽。
寒霜白雪纷纷降,薄冰厚冰亮晶晶。
东西兮南北,罔所兮归薄。
不论南北和西东,都无地方可安身。
庇廕兮枯树,匍匐兮岩石。
栖身躲避枯树下,匍匐爬行岩石中。
蜷跼兮寒局数,独处兮志不申。
局促蜷缩寒风里,独居荒野志难伸。
年齿尽兮命迫促,魁垒挤摧兮常困辱。
生命短促寿将终,坎坷挫折常困辱。
含忧强老兮愁无乐,须发苎悴兮顠鬓白。
担心年老含忧愁,须发蓬乱鬓发白。
思灵泽兮一膏沐,怀兰英兮把琼若,
希望滋润有甘露,怀抱兰花持杜若。
待天明兮立踯躅。
站立徘徊等天明。
云蒙蒙兮电鯈烁,孤雌惊兮鸣呴呴。
云雾蒙蒙电闪烁。孤雏惊恐在哀鸣。
思怫郁兮肝切剥,忿悁悒兮孰诉告。
心中愤懣摧肝裂,满腔忧愤告何人?
遭厄
悼屈子兮遭厄,沉王躬兮湘汨。
哀悼屈原遭灾殃,玉体沉入汨罗江。
何楚国兮难化,迄于今兮不易。
楚国多么难变化,至今仍然没变样。
士莫志兮羔裘,竞佞谀兮谗阋。
士人志行不廉洁,竞相谄媚窝里斗。
指正义兮为曲,訿玉璧兮为石。
指责正义为邪曲,诋毀玉璧为石头。
殦雕游兮华屋,鵔鸃栖兮柴蔟。
斑鸠游玩华屋中,鵕鸃栖息柴窝里。
起奋迅兮奔走,违群小兮謑訽。
奋起迅速往外逃。避开群小的辱詈。
载青云兮上昇,適昭明兮所处。
乘着青云升天上,奔向太阳的地方。
蹑天衢兮长驱,踵九阳兮戏荡。
踩着天路长驰骋,踏着旸谷常游荡。
越云汉兮南济,秣余马兮河鼓。
越过银河向南渡,喂马来到牵牛星。
云霓纷兮晻翳,参辰回兮颠倒。
云霓纷纷来遮蔽,参星商星倒着行。
逢流星兮问路,顾我指兮从左。
遇到流星把路问,指示我往左驰骋。
俓娵觜兮直驰,御者迷兮失轨。
经过娵觜向前奔,车夫迷失了道路。
遂踢达兮邪造,与日月兮殊道。
于是胡乱走歪道,已和日月不同路。
志阏绝兮安如,哀所求兮不耦。
志向阻绝往何方,哀伤追求不成双。
攀天阶兮下视,见鄢郢兮旧宇。
攀向天阶向下望,看见鄢郢我故乡。
意逍遥兮欲归,众秽盛兮沓沓。
心中自然想回乡,佞人众多暗无光。
思哽饐兮诘诎,涕流澜兮如雨。
忧思郁结遭冤枉,泪如雨水往下淌。
悼乱
嗟嗟兮悲夫,殽乱兮纷挐。
长吁短叹好悲痛,忠奸混淆乱纷纷。
茅丝兮同综,冠屦兮共絇。
茅草丝线一起织,礼帽鞋子装饰同。
督万兮侍宴,周邵兮负刍。
华督宋万陪吃喝,周公邵公背草料。
白龙兮见射,灵龟兮执拘。
河里白龙遭射眼,深渊神龟被杀掉。
仲尼兮困厄,邹衍兮幽囚。
圣人孔子受困苦,贤人邹衍被拘捕。
伊余兮念兹,奔遁兮隐居。
想到这些伤心事,赶快奔逃去隐居。
将升兮高山,上有兮猴猿。
准备攀登高山上,上有猿猴爪乱舞。
欲入兮深谷,下有兮虺蛇。
想要进入深谷中,下有毒蛇头高举。
左见兮鸣鵙,右睹兮呼枭。
左边听见伯劳叫,右边看见鸱鸮呼。
惶悸兮失气,踊跃兮距跳。
心中惊恐没勇气,左蹦右跳而逃出。
便旋兮中原,仰天兮增叹。
盘旋徘徊原野里,面对天空长叹息。
菅蒯兮楙莽,雚苇兮仟眠。
丛丛茅草很繁盛,块块芦苇多茂密。
鹿蹊兮躖躖,貒貉兮蟫蟫。
麋鹿践踏留足迹,猪獾小貉相逐戏。
鹯鹞兮轩轩,鹑鹌兮甄甄。
只只鹯鹞飞翩翩,对对鹌鹑叫叽叽。
哀我兮寡独,靡有兮齐伦。
悲哀自己太孤寂,没有同伴在一起。
意欲兮沉吟,迫日兮黄昏。
心中想要低声唱,时已黄昏日向西。
玄鹤兮高飞,曾逝兮青冥。
玄鹤已经高高飞,高高飞翔蓝天里。
鶬鶊兮喈喈,山鹊兮嚶嚶。
黄鹂鸣叫音喈喈,山鹊啼唱声嘤嘤。
鸿鸬兮振翅,归雁兮于征。
鸿雁鸬鹚展双翅,南归大雁将远征。
吾志兮觉悟,怀我兮圣京。
我的内心已觉醒,时时怀念郢都城。
垂屣兮将起,跓俟兮硕明。
穿着拖鞋将起身,长久站立等天明。
伤时
惟昊天兮昭灵,阳气发兮清明。
只有夏天最光明,生机勃发气清明。
风習習兮和暖,百草萌兮华荣。
微风习习真暖和,百草萌生花鲜嫩。
堇荼茂兮扶疏,蘅芷彫兮莹嫇。
堇葵苦菜叶茂盛,杜蘅白芷叶凋零。
愍贞良兮遇害,将夭折兮碎糜。
哀怜忠良遭迫害,都将早死而碎尸。
时混混兮浇饡,哀当世兮莫知。
世浊有如汤浇饭,哀伤当世无人知。
览往昔兮俊彦,亦诎辱兮系纍。
看到往昔诸才俊,也遭屈辱被拘禁。
管束缚兮桎梏,百贸易兮传卖。
脚镣手铐套管仲,转手买卖百里奚。
遭桓缪兮识举,才德用兮列施。
遇到桓穆识贤能,贤才得用功烈施。
且从容兮自慰,玩琴书兮游戏。
姑且逍遥聊自慰,玩味琴书来游戏。
迫中国兮迮陿,吾欲之兮九夷。
中原局促又狭窄,我想迁居到九夷。
超五岭兮嵯峨,观浮石兮崔嵬。
超越五岭真高峻,观览浮石山耸立。
陟丹山兮炎野,屯余车兮黄支。
登上丹山热土地,黄支国里聚车骑。
就祝融兮稽疑,嘉己行兮无为。
走近祝融以决疑,“无为”行事受勉励。
乃回朅兮北逝,遇神孈兮宴娭。
于是返回到北方,遇到神孈相宴嬉。
欲静居兮自娱,心愁慼兮不能。
我想静居自欢娱,心中悲愁不可能。
放余辔兮策驷,忽飙腾兮浮云。
放开缰绳鞭打马,忽刮暴风起乌云。
蹠飞杭兮越海,从安期兮蓬莱。
跳进飞船渡大海,跟随安期到蓬莱。
缘天梯兮北上,登太一兮玉台。
攀援天梯上北方,登上太一玉高台。
使素女兮鼓簧,乘戈和兮讴谣。
命令素女吹笙竽,仙人乘戈跟着唱。
声噭誂兮清和,音晏衍兮要婬。
歌声高亢又清和,腔调怪异而淫荡。
咸欣欣兮酣乐,余眷眷兮独悲。
大家高兴很快乐,我恋家乡独悲戚。
顾章华兮太息,志恋恋兮依依。
回视章华长叹息,恋恋不舍情依依。
哀岁
旻天兮清凉,玄气兮高朗。
秋天天气已清凉,玉宇澄清气高朗。
北风兮潦洌,草木兮苍唐。
北方寒风多凄凉,花草树木渐苍黄。
蛜蚗兮噍噍,蝍蛆兮穰穰。
寒蝉噍噍叫得慌,蟋蟀纷纷变了样。
岁忽忽兮惟暮,余感时兮悽怆。
一年匆匆又将尽,感慨岁月心悲伤。
伤俗兮泥浊,矇蔽兮不章。
哀伤世俗如泥浊,贤才蒙蔽不显扬。
宝彼兮沙砾,捐此兮夜光。
沙子碎石当宝贝,夜光明珠弃一旁。
椒瑛兮湟汙,葈耳兮充房。
花椒美石被污染,恶草枲耳堆满房。
摄衣兮缓带,操我兮墨阳。
提起衣服放宽带,墨阳利剑拿手上。
昇车兮命仆,将驰兮四荒。
登上马车喊车夫,准备奔驰到四方。
下堂兮见虿,出门兮触螽。
走下堂屋见毒虿,走出房门遇马蜂。
巷有兮蚰蜓,邑多兮螳螂。
街巷里面有蚰蜒,城镇之中多螳螂。
睹斯兮嫉贼,心为兮切伤。
看到这些害人虫,心里感到很悲伤。
俛念兮子胥,仰怜兮比干。
低头思念伍子胥,抬头却把比干想。
投剑兮脱冕,龙屈兮蜿蟤。
扔掉利剑脱下帽,象龙卷曲不伸张。
潜藏兮山泽,匍匐兮丛攒。
隐藏荒山水泽中,匍匐丛林大草莽。
窥见兮溪涧,流水兮沄沄。
看见一条小溪流,溪水潺潺在流淌。
鼋鼍兮欣欣,鱣鲇兮延延。
大鳖鼍龙兴致高,鳣鱼鲇鱼身体长。
群行兮上下,骈罗兮列陈。
上上下下成群行,结成对儿排成行。
自恨兮无友,特处兮茕茕。
可恨自己没朋友,一人独处好凄凉。
冬夜兮陶陶,雨雪兮冥冥。
寒冬腊月夜漫长,天上落雪暗无光。
神光兮颎颎,鬼火兮荧荧。
荒野神光闪闪明,山中鬼火点点亮。
修德兮困控,愁不聊兮遑生。
道德美好反遭厄,愁苦不想活世上。
忧纡兮郁郁,恶所兮写情。
忧思郁积心苦闷,何处倾吐我衷肠?
守志
陟玉峦兮逍遥,览高冈兮峣峣。
登上玉峦独徜徉,看见高高大山冈。
桂树列兮纷敷,吐紫华兮布条。
桂树茂盛列成行,紫花开放枝儿壮。
实孔鸾兮所居,今其集兮惟鸮。
孔雀凤凰栖息处,如今鸱鸮居其上。
乌鹊惊兮哑哑,余顾盼兮怊怊。
乌鸦受惊哑哑叫,回头眺望我悲伤。
彼日月兮闇昧,障覆天兮祲氛。
太阳月亮暗无光,妖气蔽天不吉祥。
伊我后兮不聪,焉陈诚兮效忠。
我的君王受蒙蔽,怎表忠心尽忠诚?
摅羽翮兮超俗,游陶遨兮养神。
展翅离开俗世界,尽情遨游养精神。
乘六蛟兮蜿蝉,遂驰骋兮升云。
乘上六龙曲着行,驰骋升上半天云。
扬彗光兮为旗,秉电策兮为鞭。
挥动彗星作旗帜,抓起闪电当马鞭。
朝晨发兮鄢郢,食时至兮增泉。
清晨出发于鄢郢,午饭时候到增泉。
绕曲阿兮北次,造我车兮南端。
绕过曲阿宿北方,复又驾车去南边。
谒玄黄兮纳贽,崇忠贞兮弥坚。
拜见天帝送上礼,崇尚忠贞志更坚。
历九宫兮遍观,睹秘藏兮宝珍。
经过帝宫到处看,看见秘藏宝物珍。
就传说兮骑龙,与织女兮合婚。
走近傅说骑苍龙,又与织女来结婚。
举天罼兮掩邪,彀天弧兮射奸。
拿起天毕囚邪恶,拉满天弧射奸佞。
随真人兮翱翔,食元气兮长存。
跟随仙人飞空中,吸食元气求长存。
望太微兮穆穆,睨三阶兮炳分。
望见太微很温顺,看见三阶分外明。
相辅政兮成化,建烈业兮垂勋。
共同辅政成教化,建立伟业传功勋。
目瞥瞥兮西没,道遐回兮阻叹。
太阳转眼向西沉,道路遥远又艰辛。
志稸积兮未通,怅敞罔兮自怜。
壮志满腔未实现,惆怅迷惘自怜悯。
乱曰:
结尾:
天庭明兮云霓藏,三光朗兮镜万方。
天庭清明云霓藏,三光明朗照四方。
斥蜥蜴兮进龟龙,策谋从兮翼机衡。
斥退蜥蜴进龟龙,策励谋臣保机衡。
配稷契兮恢唐功,嗟英俊兮未为双。
德配稷契恢唐功,可叹英俊不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