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马西从天外归,扬鞭只共鸟争飞。
我骑着马独自从西方那远在天边的地方归来,扬起马鞭急切地赶路,好像是和鸟儿在争先一样。
送君九月交河北,雪里题诗泪满衣。
九月时节我在交河北岸给你送别,风雪中题完诗时不觉泪水已经沾满了衣服。
匹马西从天外归,扬鞭(biān)只共鸟争飞。
天外:指塞外离家乡远得好像在天外一样。交河:指河的名字。争飞:争着和鸟儿飞,比喻急切的心情。
送君九月交河北,雪里题诗泪满衣。
雪里题诗泪满衣:一是对好友还京离去的不舍,另一更重要的是反映出作者自身仍得滞留异域的苦闷,久戍塞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若耶溪旁,三三两两的采莲女正在采莲子;隔着荷花谈笑风生,互相嬉戏。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阳光照耀采莲女的新妆,水底也显现一片光明。只见那高高举起的香袖在空中飘荡。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那岸上是谁家公子在游荡?三三五五、似隐非隐在垂杨下。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身边的紫骝马的嘶叫隆隆,落花纷纷飞去。见此美景,骚人踟蹰,愁肠空断。
参考资料:
1、 赵乃增主编 . 唐诗名篇赏析 :吉林文史出版社 ,2011 .若耶(yé)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市南。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mèi)空中举。
袂:衣袖。全诗校:“一作袖。”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游冶郎:出游寻乐的青年男子。
紫骝(liú)嘶入落花去,见此踟(chí)蹰(chú)空断肠。
紫骋:毛色枣红的良马。踟蹰:徘徊。
参考资料:
1、 赵乃增主编 . 唐诗名篇赏析 :吉林文史出版社 ,2011 .通过描写精心装扮的采莲少女们在阳光明媚的春日里快乐嬉戏的旖旎美景,以及岸上的游冶少年们对采莲少女的爱慕。来表达 春日里,少年男女之间微妙萌动的爱情。以及诗人对时光飞逝、岁月不饶人的感叹,及对美景易逝的无奈之情,寄托着作者因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而发出的愁思。
首联是说溪边采莲花的女孩,隔着荷花谈笑风生,互相嬉戏,或是和风细雨,或是娇喘微微。荷叶田田,芙蓉朵朵,与春风满面的姑娘的粉颊交相辉映,正如王昌龄《采莲曲》中所道“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隔着莲花,似有似无的朦胧之美,意趣盎然,富有生活气息。“笑隔荷花”将采莲女纤手拨荷花愉快交谈的神态细腻的表现出来,生动形象。
颔联是说温和的阳光,浓抹的新妆,清澈的流水,风飘香袖的妩媚,勾勒出一幅清新明丽的采莲图,节奏轻快,活泼自然。采莲女不知是在挥手还是在故意摆弄,将香袖高举,河面倒映着采莲女精心准备的新妆,最是那一低头的闲花照水,露出她娇羞的神态,腼腆不胜凉风的吹拂,正如“照花前后镜,画面交相映”,人花难辨。这两句勾勒出了“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的美好意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让人感受到一股勃勃生机,领略到采莲人内心的欢乐,所谓“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
颈联两句写欢声笑语吸引了岸上的游冶郎,不知哪家的公子,三三五五、似隐非隐在垂杨下,我们可以想象出此时的采莲女面对岸边的游冶郎会有多么的娇羞,所谓“女为悦己者容”,心里怦跳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李白笔下的娇羞之态并未点明,只是从“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袖空中举”联想到的,有着明丽可人的浪漫情调,自有一种清新脱俗。诗人将她们置于青翠欲滴的荷叶丛中,又以游冶郎的徘徊搔首来衬托她们的娇美,使用乐府写罗敷的手法,从而更加委婉传神。
最后尾联则是说诗人骑着紫骝,马儿嘶鸣着,惊花,花落,空见那一份景色,使人凄怆断肠。这里充斥着诗人对时光飞逝、岁月不饶人的感叹,及对美景易逝的无奈之情,寄托着作者因怀才不遇、壮志难伸而发出的愁思,这与他平素洒脱自信、率真不羁、清新飘逸的风格有所不同,而以一种细腻温婉的笔触,引人遐思。“踟蹰空断肠”,似是断肠人在天涯,象他《月下独酌》中一身孤傲与月为伴,与影为伴,还是免不了苍茫寂寥、清绝孤独之感,一向大气豪迈的李白也有避不了的人生悲哀。
李白诗将吴越采莲女的娇艳清纯放在荷花丛中加以表现,又用岸上游冶郎的徘徊踯躅不忍离去反衬采莲女的魅力,描绘出明艳、活泼、大方的采莲女的新形象,语言入清水芙蓉,天然雅清,毫无做作,一气呵成,展示出诗人的姿态高雅、清新脱俗。弥补了六朝以来采莲女形象的苍白与虚饰。
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
采菱泛舟体验渡头疾风正吹,拄着拐杖到树林西面看夕阳西斜。
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我就是那杏树坛边的渔父,也就是住在桃花源里的人家。
参考资料:
1、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122-123采菱(líng)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
菱: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叶子略呈三角形,叶柄有气囊,夏天开花,白色。果实有硬壳,有角,可供食用。策杖:拄着棍杖。
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桃花源:用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典故。
参考资料:
1、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122-123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我虽然身份卑微但心中道义长存,我并非来攀附权贵而是因为你也是心怀道义之人。
只望至公将卷读,不求朝士致书论。
只希望您能读读我写的文章,我(此行)不求入朝为官,只希望和你一起谈谈为文著书方面的事情。
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
雨中垂钓结下了隐居渔乡的孤傲之情,吹过树林的夜风传来了远飞鸿雁的心志。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
男子汉接受恩惠必须要有缘由,我平生也绝不能接受别人平白无故的施舍恩惠。
参考资料:
1、 胡嗣坤,罗琴.《杜荀鹤及其《唐风集》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5:133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裴(péi)侍郎:即裴瓒(zàn)。朱门:权贵之门。孔门:孔子儒家之门。
只望至公将卷读,不求朝士致书论。
至公: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谓其大公无私。指裴侍郎。
垂纶(lún)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
垂纶:钓鱼。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
地:见地,缘由。等闲:平白无故。
参考资料:
1、 胡嗣坤,罗琴.《杜荀鹤及其《唐风集》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5:133阿母亲教学步虚,三元长遣下蓬壶。
母亲亲自教我学习走路和礼仪,她就好像是从千里之外的蓬莱仙岛下来的。
云韶韵俗停瑶瑟,鸾鹤飞低拂宝炉。
我仿佛听见高雅宫廷乐曲的和和谐的民间乐曲从瑶琴上奏出,停留不散;似乎看见鸾与鹤从天上飞下来,绕着香炉低飞盘旋。
阿母亲教学步虚,三元长遣(qiǎn)下蓬壶。
步虚:步虚是道士在醮坛上讽诵词章采用的曲调行腔,传说其旋律宛如众仙飘渺步行虚空,故得名“步虚声”。现存各地道教仪式中的步虚音乐大多舒缓悠扬,平稳优美,适于道士在绕坛、穿花等行进中的诵唱。指代学习优雅的走路和行为做事的礼仪。蓬壶:即蓬莱。古代传说中的海中仙山。三元:在道教教义中原指宇宙生成的本原和道教经典产生的源流。遣:派。
云韶韵俗停瑶瑟,鸾(luán)鹤飞低拂宝炉。
云韶:黄帝《云门》乐和虞舜《大韶》乐的合称。指美妙的乐曲。韵俗:比较一般的乐声。瑶瑟:指用玉装饰的琴瑟。鸾鹤:鸾与鹤。相传为仙人所乘。宝炉:熏香炉的美称。